如何評價劉健創作的動畫長片《大世界》(原名《好極了》)?

原標註:看新聞說它入圍了柏林電影節的獎項角逐,但為什麼國內沒有任何宣傳?

更新:

本來以為會跟《刺痛我》一樣,不會在國內上映。但現在應該會有更多觀眾能分享感受了。


我來從技術角度上稍微說一下片子的問題,都快下映了,也不算找事兒~

按道理來說這部片的製作方法是轉描。

導演應該弄過實拍的,就是類似dv拍一個鏡頭,在取出其中比較重要的兩幀。對著描一下,然後繪製背景。

整個動畫是按照靜態的玩法的話,真的沒辦法做了。因為是轉描,沒辦法找准正確的關鍵幀。另外就算拿拿電影來說事兒的話,你實拍一段戲,扣兩個鏡頭,有這麼拍電影的么?

剪輯上,由於缺少連續的動態畫面,只能採取「靜接靜」的手法。

在人物講台詞的時候,為了避免畫表情和口型,導演刻意將鏡頭打到另一個人物的畫面上,這種手法在一個鏡頭裡用用還行,結果整部電影都在這麼做。

在分鏡配置里是一種錯誤的處理手法,完全為了省錢在做。

最後因為所有的運動鏡頭缺少原畫 ,讓人看起來很不舒服。原畫決定了整部片子中期的質量,如果原畫不好,動畫也會跟著崩。

如果原畫畫得好,那其實不用加「動畫」,連起來放也會給人很流暢的感覺,換句話說,如果不是一拍一,這種轉描動畫,給人的感覺就不會很流暢。

也許有人會說是因為成本不高,沒有錢。但這並不是理由,無論是動畫還是電影都是拍給人看的。

我覺得套上實驗+藝術電影的名號,再怎麼搞觀眾都是可以理解的。引用某位配音導演的說法,如果說畫面方面存在可圈可點之處,那麼配音方面則是「流暢、自然、接地氣」,如果作為學生的畢設作品也就罷了,影院作品還全程捧讀的,可能除了小時代就是它了……

看完電影以後不小心把可樂打翻了,把地弄得挺臟。估摸著工作人員擦起來比較麻煩,怪不好意思。


昨天挺晚的時候看了這部排片少到爆(一天只有一場)的國產動漫電影,結果超出心理預期太多,以至於我到現在都還有點驚訝。

電影名叫《大世界》但電影的故事卻發生在一個比起大世界這個名字來說小得不能再小的城鄉結合部。甚至電影里的故事也沒有太長的時間線,說起來不過短短一天,然而就在這短短的一天中,電影把眾生相展示得淋漓盡致,雖然最終仍然在宿命論的結局裡倉促收場,但回想起來仍然讓人有一種悵然的感慨。

一百萬,在城郊,城郊里的一群人。

這一群人里的每一個人都想靠這一百萬改變命運,好像都有不得不得到這一百萬的理由,但最終每個人的命運都不自主地被這一百萬改變了。

工地司機小張,這個看起來呆呆傻傻卻最先動手拉開這場一百萬爭奪戰的男人。

他搶錢的理由實在是現實又俗氣,為了挽回整容失敗的女朋友燕子,搶到錢首先是想帶女朋友去韓國做整容修復,後來在殺手瘦皮的刀下,坦誠「我女朋友整容,整失敗了,我要帶她去韓國重新整容,我們就要結婚了,我媽一心等我結婚抱孫子,我不能對不起我媽,我媽為了我吃了太多苦了,我不能不結婚。」

從小張搶了一百萬開始,又遭遇飯店老闆娘,民間發明家黃眼,殺馬特情侶……每個人都有故事,看到最後我找不到主角,好像每個人都是主角,又好像只有這一百萬才是主角。

好像這群人都是在愛情,親情,事業,理想不同的緣由帶來的慾望中被迫向前,又好像是一群面目猙獰的野獸只循著自己內心的渴望去爭搶,是他們共同創造了這荒誕的一天。

我正想說這些人都不過如此的時候,又突然想到,大概這就是荒誕中的真實。

這我們看來荒誕的一天,放在城郊這個環境里,又怎麼能說它不真實呢?

就像電影里銀行路牌都畫得仔仔細細,這些人的心理也清晰無比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因為沒有一百萬在我們眼前,所以我們不屑一顧,因為我們不在城郊之中,所以我們覺得荒唐。

但如果我們真的身在其中,一百萬擺在眼前,又怎麼能保證不成為蟬,螳螂或者自以為的黃雀呢?就像電影的海報說「歡迎來到成人世界」這個金錢至上的成人世界,錢能讓人瘋狂,錢能讓人變成野獸。這個錢就是魔法的成人世界,讓人沒有辦法不感慨。

只是不管有怎樣的初衷,怎樣的緣由,故事最終還是就這樣收場了,一百萬改變了這群人的命運,又誰的命運都沒能改變。

眾生亂相,宿命收場。

《大世界》不愧對黑色幽默犯罪式動畫電影,沒有披著國漫皮走日漫風,也沒有太多的情懷,是非常貼近生活又荒誕,荒誕又真實的一部電影。

所以希望雖然排片少,但你和我都能看過這部電影就好了!


昨晚繞了好大的圈才在一個邊邊角落的電影院看了這片子,排片太少,大概是因為這片子的觀影體驗確實有種突兀的獨特,是一種旁觀甚至俯視底層人民的黑色幽默。看完之後我突然意識到,這片從製作上就已經暗示了要講述底層人民的生活,因為編劇,導演,繪畫,連配音都是同一個人←_←

畫風很獨特,有一種粗糙的刺痛感,很適合刻畫底層人民。

片中的口音聽上去很熟悉,並且出現了南京長江大橋的畫面,我回去後又查了一下,導演是江蘇人,在南京求學了很長時間,顯然這個故事的地點就是這座在江蘇經常被黑成大縣城的城市。但是故事發生的年代卻讓我有些錯覺,從片中手機的樣式還有川普當選的新聞來看,顯然是在2016年,但整部片子的風格卻讓我想起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黑幫片,換言之,其實底層人民的生活,在這一二十年里並沒有本質的改變,這個故事即使移植到十年前,二十年前,都沒有任何的違和感。

無論是開車的司機,追債的殺手,開小飯館的老闆娘,還是有夢想的發明家,泡網吧的大學生,無所事事的男女混混,都有一個發財夢,這是財富上的空虛。僅僅財富上的空虛也並不可怕,片中的人物倘若沒有被捲入這一系列事件,生活都還能勉強維持下去。但他們的實踐發財夢的方式,卻無外乎偷和搶,這就是知識與精神的雙重空虛了,既不知道致富的方法,又對暴富後的生活無比憧憬,這大概就是底層人民與生俱來的枷鎖吧。

打工的小張要帶整容失敗的女友去韓國整容,缺錢的他直接「借」走了老闆的一百萬。

一心搞發明的黃眼需要創業的啟動資金,直接劫走了小張的一百萬。

和黃眼看似親密的老闆娘在黃眼被電暈後,捲走了一百萬想要跑路。

小張女友的表姐和她的混混男友有一個去香格里拉的夢想,於是他們得知小張有錢後便去了賓館打劫。

殺手瘦皮為了送女兒留學,干著刀口舔血的營生。

網吧門口,大學生想退學去開飯店,因為他覺得飯店賺錢多。

每個人都有苦衷,但是每個人又很貪婪,而且每個人的手段都是簡單而又粗暴,最後他們的結局都是悲劇,要麼死傷要麼入獄。

這就是底層人民永恆的悲劇——如果你不安於現狀,你會發現自己除了暴力和背叛以外,沒有其他能改變現狀的辦法。你冒險,卻發現現實的世界遠比你的計劃要複雜,即使僥倖能短暫的看到改變的希望,最終還是會永遠的失去,甚至於墜入更大的痛苦中。正如片中所說,人想要改變命運,但大部分人最終被命運改變了。

導演的歲數和我父親只差一歲,他們見證了近三十年的巨變,有一夜暴富的朋友,也有鋃鐺入獄的朋友,到了知天命的年齡,把歲月釀成了一杯黑色幽默的酒。

其實我覺得,這部以南京為背景的片子,在這個時間點上映本來就是一種黑色幽默——因為今年這個年,有很多南京人註定要過不好了,錢寶網炸了,受騙的人中,很多都是片中這樣貪婪而又可憐的底層人民。

最後,用這片的英文名來結束吧

have a nice day


一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動畫的誕生

「一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動畫的誕生。」


本周五,動畫電影《大世界》全國公映。

入圍柏林,它成為了第一部進入世界三大電影節競賽單元的中國動畫;台北歸來,它成為金馬獎歷史上第一部獲獎的內地動畫長片

三年一劍,手繪作畫,當導演劉健帶著作品歸來,人們似乎還沒準備好辭彙,去形容這部無論畫風、語調、甚至氣質都有點異類的中國動畫。

於是,昆汀、科恩兄弟、蓋·里奇,這些常年縈繞在中國電影頭上的「幽靈」,再次成了人們手中的標籤,用來誇讚或者批評《大世界》。

不過,這些標籤真的靠譜嗎?

它真的很像昆汀嗎?對於暴力,昆汀總愛用遊戲性的設計,將其造成的後果消解。可到了這部片里,無論刀槍還是拳頭,每次打擊必見痛感,絲毫沒跟你開玩笑。

它真的模仿蓋·里奇了嗎?多線敘事,巧合推動,這種快被玩爛了的手法,為啥必然非得蓋導呢,君不見,庫布里克在1956年的《殺手》里就玩得很溜了啊!

它真的又是一部科恩式作品嗎?科恩的黑色幽默,往往是極端境遇里的人性掙扎,這種普世的東西,到了這部片中,加入更多看似不搭調的社會性議題。

▲昆汀《落水狗》

作為一個觀眾,當我們丟掉這些陳詞濫調,換個思路去理解它,就會發現這部片的最大優點,並不是什麼舶來的類型片技巧,而是一種對於社會現實的藝術呈現。

它就像一部味道純正的中國特色主義社會主義動畫,並不藉助什麼隱喻與寓言,而是直接刺入當下二三線城市的肌理之中,讓你看見各種光怪陸離的風景。


南京朋克

南京,這座依壁雕鑿的城市,塵土中埋藏著野蠻生長的江湖氣,它和那些不服從命運安排的當代朋克一起,成了這部動畫里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方面,它是高樓林立的大都市,永遠擁堵的車流,總在展現現代化的威力;一方面,它又是火熱建設的大工地,處處是轟鳴運作的機械,施工留下的痕迹。

經過工業化與城市化的浪潮,城市的高速擴張不再,局部地區陷入沉寂。當鋼筋混凝土遇上鄉村非主流,兩者交匯的城鄉結合部,就是《大世界》故事的發生地。

在這裡,居民魚龍混雜,店鋪簇擁而立,山下天主教堂,山上佛廟寺院,遠處是橋北大學城,近處有鐵道商務賓館,到處都是頹敗的景象。

人們在破碎的招牌之間行走,不苟言笑態度冷淡,盤算著該如何度過每一個需要花錢的日子,對別人的事情絲毫不想過問。

城鄉結合部的世界,就好像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這裡的發展似乎已經停滯,生活變得重複單調,每天的任務一成不變,就是維持基本的生計。

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中,卻有著一群不滿於現狀,不甘心服從命運的當代朋克

工地司機小張,本來只是個普通的進城務工人員,平日里老實巴交,被人看不起。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慫人,卻決心改變命運,膽大包天地劫了老闆的工程款。

專業殺手瘦皮,平日里是個賣肉的屠夫,在菜市場的他,只是常人眼中的平庸中年。可一旦接到任務,他便穿上風衣,戴起禮帽,化身辦事得力的死神信使。

誰也不會想到,開著小飯館的黃眼,私底下還是個民間發明家。

「沒有高科技是贏不了的」,初中畢業的他,憑著堅定的科學信仰,還真研製出了「超級VR紅外線全能眼鏡」這種聽上去就很厲害的神器。

一方面,自帶幾分混不吝的方言,真實地標的動畫化再現,使得以南京城郊為藍本的這個城鄉結合部,為故事留下了深深的地域烙印,增強了人物的現實質感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城市發展的同質化嚴重,這個設定在南京的故事,幾乎又能反映出二三線城市的普遍現狀,反映出小人物在蕭條環境下的掙扎


奪命金

一袋錢引發血案,一百萬改變命運。在當代中國,金錢的力量遠非人心可度量,這個因錢而起的故事,之所以會讓我們發笑,正是因為我們相信它可能發生。

為了這一百萬,人們寧願冒險與背叛,也要僥倖地奮力一搏。

工地司機小張鋌而走險,擅自動了老闆的錢,為的是實現女朋友的夢想

飯館老闆黃眼見財起意,想的是用這一百萬來資助自己的發明創造;不過,對背叛他而去的二姐來說,這一百萬應該是逃離小城的啟動資金

職業殺手瘦皮,從事這項高危職業,其實是為賺錢供女兒出國上學。他想從下一代起,改變家族的貧窮基因,不再成為弱勢群體,突出一個「親情」。

剛聽見一百萬消息,殺馬特女青年古洝洝,就像聞見了腥味的貓,立馬和混混吳力度前去要挾。因為有了這筆錢,她終於可以去文藝的香格里拉了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從階級飛躍到詩與遠方,錢被當成了實現生活夢想的通貨。

為什麼在當代生活中,錢能有如此大的魔力呢?電影中,導演用了幾處閑筆,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也許是錢能彌補信仰空缺?

當聽《聖經》的老大爺,說出「上帝和佛哪個發力大,哪個厲害信哪個」的高論;當寺廟外的東北大姐,對著電話向孩子報告准考證已開光,宣稱「北大清華哈佛耶魯都能考上」。 實用主義的我們,看來不能用宗教當信仰了,用錢當信仰也許可以?

也許是錢能帶來人生自由?

導演借路人之口,引用了網上著名的「菜市場自由、超市自由、網購自由」人生三重境界論,不過在結尾時,他又話風一轉,來了句「知足長樂最自由」。看來,關於錢到底能不能帶來自由這點,導演還是有保留的。

對於這個問題,最有發言權的,或許還得數片中的黑幫大佬劉叔,他既是最有錢的,也是被錢折騰得最厲害的人。

想當年,他資助好兄弟搞當代藝術,卻沒想到被兄弟傷害;看如今,他一直辛辛苦苦都在追討別人搶的錢,沒想到又接連發生了意外。

錢沒有留住劉叔的友誼,也沒有挽救他的命運, 但劉叔一直與錢糾纏不清。

「人人心中都有一頭野獸。」借用這句台詞,在這個金錢時代,人人心中都缺乏安全感,這「野獸」也許就是對於錢的莫名嚮往吧。


香格里拉之夢

從前作《刺痛我》到這部《大世界》,導演劉健一直用粗糲的筆觸,借犯罪片的類型,講金錢主導的當今時代,創作上一直都偏向於現實主義。

不過,除了現實主義成分,這部《大世界》還有些跨越時空的「超現實」部分。

關於社會女古洝洝,電影中有段MV式的幻想,一邊是《我愛香格里拉》的高亢歌聲,一邊是各種復古宣傳畫元素,整體洋溢著上山下鄉式的青春激情。

用艷俗浮誇的宣傳方式,來表現古洝洝渴望逃離的心情,用無私奉獻的政治標語,來反襯現實中古洝洝投機逐利的行徑,這種怪味的混搭,格外有種荒誕的喜感。

關於工地司機小張,這個悲催的始作俑者,曾經在片中被人用酒瓶給開了瓢。在他暈厥的時間裡,導演插入了一段江水的畫面,配著低聲的吟唱,顯得獨具意境。

忽明忽暗,時浮時沉,平靜的波濤下暗流涌動。江水,不僅是小張腦中混沌狀態的體現,更是象徵著他隨波逐流的命運。

關於張薔的《我的八十年代》,這首迪斯科風格的歌,就像是電影的主題曲,在結尾如魔音入腦般顯現,創造了一個超越現實的想像空間。

它就像那個理想年代對於今天的回望,代表了金錢時代的人們,對於那個純真簡樸世界的懷念。

這些「超現實」的部分,衝破了類型片的框架,充滿了導演的作者意識,使得這個現實主義的故事,變得更加豐富與有趣。

總而言之,作為一部犯罪類型片,它的故事似乎有些老套。作為一部動畫片,它是一次有趣但不夠有力的嘗試,似乎沒有充分利用好動畫的特點。

但作為一個中國特色社會的寫照,《大世界》觸及了某些真人電影沒做到的東西

橋北大學城殺人事件,城郊學海路奪金風雲,八零年代往事一去不回,社會主義朋克大有可為。大千世界裡不知多少低端勞力,寺廟教堂中不知多少求神群眾,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一顆紅心閃耀,只為照亮紙上的他。

獻給這座不算光鮮的美麗城市,獻給不能左右命運的芸芸眾生。

小十君在南京,陪你一起看電影。


該原創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第十放映室(ID:dsfysweixin)

微信版詳見: 一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動畫的誕生


終於等到《大世界》上映。

期待這部電影理由很多。

它是首部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的華語動畫電影,亞洲上次入圍三大的還是宮崎駿的神作《千與千尋》

它拿下了去年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

它擁有成人向的詭異畫風。

犯罪+黑色幽默的題材,國產動畫還能上院線的當中絕無僅有。

光是這些元素就可以讓叔翹首以待很久了。

看片之後,叔的感受是沒達到預期,但是還算有驚喜。

說起風格化的動畫風格,國產動畫電影很多其實都做得很風格化很cult,比如本周重映的《青蛙總動員》,畫風就堪比恐怖片。

不同於那些複雜的國產cult動畫,《大世界》的畫風走的是極簡路線,極簡卻又努力和現實畫上某種一致。

由於這部電影風格化又略微缺乏美感的畫風,再加上成人化的題材,讓很多人想起了今敏

但是叔不得不說兩者本質上其實區別很大。

今敏的動畫很多時候給人一種現實虛幻融為一體的夢幻感。

而《大世界》做的是用多線環形敘事,巧妙的用荒誕貼近真實。

電影的故事在一夜之中完成,劇情圍繞一百萬現金展開。

工地司機小張為了給自己整容失敗的女朋友重新整容,搶走了工地的一百萬工程款。

可以說不光天真還傻。

而盯上這些錢的人可不止他一個。

工地老闆劉叔立刻知道了這個消息,他屬於有錢有勢有手段的當地土豪。

知道消息的時候他正在花式折磨讓他戴上綠帽子的兄弟。

兄弟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畫家,所以這一段的場景也比較具有藝術性。

劉叔聽到消息馬上聯繫殺手瘦皮去追回這一百萬。

夜深人靜,小張帶著錢吃了個飯開了個房,然後又帶著錢下樓去網吧給女朋友網聊(為避免被發現,此時他已經拋棄了手機)。

結果吃飯吃進了黑店,黑店的黃眼夫婦立刻盯上了他,還尾隨至網吧將他打暈。

連人帶錢一起帶走。

殺手瘦皮趕到網吧時已經不見人影,於是他想著給小張女友燕子發信息引君入瓮。

而入瓮的卻是燕子的姐姐與她的殺馬特男友,聽說有一百萬他們立刻起了歹念。

於是一邊幻想著拿錢之後去香格里拉嗨,一邊向旅館小房間逼近。

與此同時,黃眼一行不幸遭遇電擊,黃眼被電倒,而他的妻子卻獨自拿著錢跑路。

被敲暈的小張醒來後發現錢也沒了,人也沒了,他只有往回走。

而黃眼妻子拿著錢卻陰差陽錯的坐上了失主的車。

所有因為這一百萬牽動的人,終於彙集於一個點上,兜兜轉轉在這一夜快要結束時,沒有一個人能如願以償。

這無疑是一部黑色的電影。

它當中存在著很多荒誕的形式,比如殺馬特cp電梯里突然來一曲「香格里拉」,比如沒有失手過的殺手,比如喜歡搞小發明的黃眼。

但是它的內核始終是貼近現實的。

現實的意思是無處不在修修補補的道路,沒什麼人的小旅館,隨意的路邊網吧,菜場血腥的肉攤,小廣告「怕上火喝王老太」。

現實的意思也是隻手遮天的土豪老闆也有被朋友戴綠帽的煩惱。

開著撞球的殺馬特也有屬於自己的夢想,而他做的僅僅是想。

工地的司機小張只想讓女朋友重新整容,而他的女朋友則是一個整容行業的犧牲品。

打手瘦皮自己過著不大體面的生活,可是卻一定要把女兒送到美國讀書。

這個故事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慾望與煩惱,每個人物在導演的筆下呈現得如此醜陋卻又如此自然。

社會、慾望、人性,短短77分鐘它們被命運聚合在一起。

人物之間相互追逐,又互相閉合,最後拋出一個問題,你到底想要什麼。

正如電影中拋出的台詞,這段改編自通常說的財務自由階段:

普通人的「三重自由」:第一階段是菜市場自由,第二階段是超市自由,第三階段是網購自由。

導演拋出了對生活的哲思,而接下來更深入的思考就交給了觀眾。

電影的最後畫面停在了血紅色的人民幣上面,結束了這場鬧劇。

叔非常欣喜於導演的出現,因為他是在觀察生活的,他的東西切合底層,沒有超脫生活本身。

關於底層的描繪,說句實話,國內能拍好的導演不多。

而《大世界》中對於底層社會的白描,不精緻不浮誇,但是很清晰。

很不容易的是這一切都是導演劉健獨立完成的。

在這之前他還製作過一部動畫《刺痛我》,這部動畫被稱之為「國內首部黑色動畫長片」。

這部畫風比起《大世界》更「醜陋」也更直觀。

但是《大世界》並不能算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佳作。

它的不足直觀到讓人無法忽略。

首先作為動畫,它每分鐘幀數實在太少,以至於觀眾觀感大大降低。

整部電影彷彿在觀看流動的ppt,毫無生動可言。

它的配音也讓人相當齣戲,就算為了營造風格化,叔也沒辦法給它一個合格。

而它劇本的巧合性上模仿痕迹很重,衝突設計也很一般。某種角度而言這個電影的呈現託了動畫形式的福,如果拍成真人電影認可度不會這麼高。

無疑這部電影離今敏離宮崎駿還有很遠的距離。

但其實登陸院線對於劉健而言就已經跨出了一大步,以後有了更多的投資更好的團隊,叔相信他有機會將電影製作得更好。

正如今敏拿到投資之後製作出了自己的集大成之作《紅辣椒》一樣。

縱然《大世界》問題頗多,叔依舊向大家推薦這部電影。

不是因為X年磨一劍,導演一人完成作畫之類的理由。

而是它為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動畫不一定是美好的,不一定是低幼的。

也有可能是醜陋的、成人的。這一點我們起步晚,但依舊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對於叔而言,電影市場就應該是百家爭鳴的,容得下所有的可能性,中國電影這個市場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Ps.叔很痛心明天《大世界》的排片只比《青蛙總動員》高0.1%,如果依舊允許後者的不斷重映市場也很難真正成熟。

最後以《大世界》中的一句話結尾:

這個世界是屬於瘋子和傻子的,瘋子轟轟烈烈勇往直前,傻子嘻嘻哈哈知足常樂。


我對受限於小作坊製作的那些缺點都還挺有容忍度的,包括幀數、配音等等(當然還是配音更影響觀感)。畫面美學什麼的倒都不錯 …… 但我依然覺得《大世界》不太好看。

主要問題我覺得是:對於幽默、對於諷刺的品味,太一般了。

像「香格里拉」的那段插入,既唐突又沒什麼趣味,這種所謂黑色幽默只讓我覺得是在討好那些對中國認知朦朧的西方人。而且是真的很生硬,無論之於場景切換銜接還是之於人物心理活動,都太唐突了。台詞中也夾了很多沒什麼sense的「爛笑話」。

劇情雖然算俗套,但還是有共情的,是個亮點。不過從故事、著眼的故事背景到那些文藝轉場,都讓我感覺像極了很多「為了參加電影節而拍的電影」。包括插入的那段特朗普談話,大概是和「女兒在美國念書」銜接起來吧?也稍嫌諂媚了。當然從商業上肯定是賭對了,但這條路偶然性也大,對其他國內創作者而言未必好學。單從成品上講,我還更喜歡《刺痛我》一點點。


非常小眾,非常特殊的一部電影。

《大世界》講了一個青年小夥子搶了老大一百萬去給女朋友整容,在後續追逃過程中,很多原本與這件事不相干的人也卷了進去,最後從四面八方趕赴而來死在一起的故事。電影故事中的犯罪目的,都是讓人感到滑稽的元素,其一是「整容」,其二是「旅遊」,其三是「創業」。要是沒找准這三點,影片的幽默感怕是要打對摺。

小張搶了老大的一百萬,不是因為家裡有待養的親兒,並不是因為床上有病重的老母,而是為了要給女朋友去整容。女朋友也不是第一次整容了,之前整過,還失敗了,所以才不得不繼續整。我們新聞里常見的整容上癮,十有八個都是這種。本來就沒錢,所以找不起好的醫生去做,最後做失敗了,還得攢錢去繼續微調。因為小張女朋友,有著這麼一個在大多數人看來都可有可無的,無關性命的,有些羞恥的,並不怎麼坦蕩的,甚至有些難以承認的原因與作案動機,很多人搭上了性命。

小張的女朋友的表姐,一個會把手機插在胸和連衣裙中間的短髮女人,對於環遊世界和香格里拉有著巨大的強烈的憧憬的社會大姐。她這個憧憬有多大呢,大到不惜以殺害自己表妹的男朋友為代價。表姐的男朋友也是一個成天做夢的人,特別迷信和投機,所以才將自己僅有的一些執行力傾注到犯罪事件上。很多人都搖旗吶喊地宣傳的「行萬里路」思想,被他們消化後便喪失了原本「開闊眼界」的本意,被曲解的只有懶惰和縱樂。

黃眼,一流的發明家,二流的創業者,三流的男朋友。從小就喜歡發明創造,雖然初中沒有讀完,但是依舊發做出了很多實際可行的發明方案。但是對於創業者來說,黃眼選擇的這個共進退的合伙人時眼光可不怎麼好,雖然他的女朋友二姐平時可以替他打打下手做做事,但關鍵時刻也是捲款而逃的無義之徒。而作為男朋友而言,他做的就更不好了。女朋友卷了他的錢事小,女朋友見死不救他事大。單純而可憐的理工男,他們什麼都願意為自己所愛的人去做,可是他們到底要做什麼,才能不被女人騙啊。

導演劉健是中國美術學院的教師,雖算不上沉默寡言,但也絕對不是個八面玲瓏的人。他在訪談里坦言自己其實並不懂電影,以前是學中國畫的。2001年,他給馮小剛的電影《大腕》製作了一段動畫片段,讓他對電影有了初步的認識。

《大世界》也並不是劉健的第一部動畫唱片,之前他曾做過《刺痛我》,一部風格和《大世界》很類似的作品。這部作品和《大世界》境遇也非常相似,它們都被認為是極有特色的電影,都在西方的電影節上受到很大的關注和很高的評價,但是在中國本土,這兩部電影像約好了一樣,跟一塊化不開的顏料似的,無法大面積地在中國的觀影群里去延染。

但這部電影的特殊性並沒有因此改變。在看完《大世界》後,我也看了很多其他公眾號發布的評論內容,大家的評價無非是圍繞著「動畫版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或者「手工感」這兩點展開的。這兩點固然是十分貼切的標籤,但整部電影不僅於此。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最令我感到極為特殊,特殊到甚至有些許難得的,在於這部電影的製作者,他是拿著繪畫藝術的思維來做電影的。每一個電影的製作者都會用自己最擅長和喜歡的方式來具化自己電影的藝術性。舉個例子來說,我們都熟悉的陳凱歌導演,他非常擅長從「一個女人與一群愛她的男人」的故事中尋找浪漫哲學,再比如老百姓的老朋友張藝謀導演,他非常擅長也喜歡運用鏡頭的構圖來推出台詞之外的感情。劉健在製作《大世界》的時候,也運用了自己最擅長的方式——肢解、割裂工業化的電影流程,然後以環節為單位選擇進行藝術處理。這個思路很像繪畫藝術家在自我風格探索時的邏輯,將繪畫時考慮到的所有方面,即:透視,構圖,明暗,冷暖,筆觸等,再在每個環節上逐一嘗試突破創新,最終找到最優解,奠定自己的風格。這個製作邏輯在《大世界》里最典型的反映,就是我們聽到的配音環節。劉健導演以前在做《刺痛我》的時候,是請了專門的配音老師做了一版配音的,這版配音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絕大部分電影一樣,女音柔美,男音渾厚,咬字清晰,情緒到位。但是劉健最終還是把這版配音給否掉了,他專門找了並非專業配音演員的南京市的藝術家朋友來做這件事。在《大世界》里,劉健保留了這種風格,這才有我們最後在電影里聽到的這種嘶啞,底氣不足,甚至口齒都有些不清的聲音,對此,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風格」,但我卻覺得更像是行為藝術。

劉健導演本身名字就很反搜索,為人又甚至低調,我在網上搜了很久也只搜到一段訪談。在這段訪談里,他提到在互聯網的時代下,我們每個人獲取信息的成本都降低了,這讓我們更容易能跨行業地去參與,甚至自己動手主刀去做原本不屬於自己行業、自己認知範圍之內的事情。日新月異的科技也為電影的製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工具,讓很多原本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完成的事情變得更加輕易。可電影的本質並非商業與工業,電影的本質是藝術。所以越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越不能忘記一點,拍電影的是你,而不是工具,工具只是為你所用而已。在你的絕大部分付出都將會被機械代替的時代,你一定要將自己無法被替代的那部分能力提煉出來,傾注和放大。

這也是《大世界》這部電影對所有電影製作行業的人所拋出的沉思,做好電影並不是看誰更會照貓畫虎,而是看誰捨得傾注。


它是有水平的電影。

錢本身無罪.

錢只是商品流通的交換介質,只是一張紙.

那你會問,什麼是邪惡?

邪惡是上癮的道德扭曲的慾望,

是強迫自己無休止地覬覦,

那些並不存在的夢幻.

邪惡是你內心不惜一切代價獲取經濟利益的價格標籤.

是貪得無厭,索取幸福,

直到那些虛幻的蜃景消逝.

大世界不但成為首部入圍柏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的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還是僅在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後,第二次有亞洲動畫電影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順便拿下第54屆金馬獎摘得最佳動畫長片,也是國產動畫電影首次獲此殊榮。這榮譽是牛氣的,當我知道後來導演是如何創作而成,非常欽佩劉健導演,一切都是來之不易。可惜,上映並容易,很多人等了很久,卻發現排片太少了,真的可惜!

看這部電影很多人想起兩桿大煙槍這類電影。還有人想到了教父,想到了昆汀的低俗小說。都提到了瘋狂的石頭,確實它跟瘋狂的石頭很像,而這兩部電影都獲得過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提名。

而在多年前,我看瘋狂的石頭的時候,我是輕鬆的,因為我不懂啊,我只知道笑,我對生活,人性還沒有那麼多經歷與觀察,只知道黃渤演的好搞笑啊。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去看完大世界,我是逃齣電影院的。因為這類電影的經驗,落幕的時候我知道一定故事結束了,我趕緊起身想走,我覺得太「露骨」了,有點喘不過氣。回頭一看很多觀眾完全沒動,他們似乎還以為故事沒完,整個故事確實是吸引人的。

小張為了自己的「幸福」搶劫了100萬,而這個100萬就像一個潘多拉之盒的打開,流轉在形形色色的人手裡,他們可以是任何人,如同照妖鏡一樣讓他們原形畢露。70多分鐘的電影故事講得清晰流暢毫不沓,環環相扣。雖然說它的畫風風格與以往的動畫電影大不相同,但是你根本無法說你能走神一小會,不然你就會斷了整個故事發展的線索。影片通過黑色幽默,把這場犯罪題材的成人動畫演繹了出來,它的核心都在人性的慾望與貪婪上。而電影中對人的慾望與貪婪刻畫的直白的讓我坐立難安。

為什麼這麼說它是在太直白太露骨?不過是貪婪?我們都知道,人性嘛!劉健導演你何必故作高深呢?我們都聽過了無數次,從小學課本到各種大道理甚至在影片里永遠不厭其煩的涉及到。

我們不貪婪,我們是多麼的老實好人啊。

可是面對實際的情況與主流,多少「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觀念在大行其道。「如果傷害你這件事能獲得巨大利益,且別人一定不會知道」,你覺得很多人會做如何選擇?然而,大世界它沒有故作高深的去講什麼深刻道理,也不打算給你講什麼哲理,彷彿有一個人在告訴你,你想像一下,我把一個誘人巨大的利益丟在你們族群中,而且就在你眼前唾手可得的時候,並且你傷害他人不會被發現,唯一問題它是不義之財,會發生什麼?你搖搖頭不知道,那些看起來普通的,平凡的人會幹出什麼事?那個好脾氣的隔壁王叔叔,溫柔的李阿姨,親切的鄰家哥哥姐姐,還有那個其貌不揚客客氣氣的小老頭會幹出什麼事?於是大世界放給你看,揪著我到了熒幕前,來瞅瞅這世間百態怎樣?

於是我感到用上帝視角再看了一次眾生百態,然後慚愧,丑,實在太丑了。沒有刻意的修飾,沒有給你誇張的做作,一切的行為與邏輯如此的自洽與自然。甚至近在周圍,你開始覺得真好,沒有那個天降橫財落在周圍,又恰好讓自己捲入一場暴風中。其實能夠感到直白,是因為經歷感受的深刻,見到過關係很近的人在面對快錢與利益面前,那種本能的流露,雖然並不需要去犯罪,而手段可以說非常下作了,可以說有些時候利益到來就是一個人內心潘多拉打開的開關。我幾乎在上班下班,蹉跎的歲月中快忘記了這些事,習以為常了,以為躲遠了,就又被提醒一次近在咫尺。

影片那些搞笑的「大道理」不要太當真,所謂三個自由境界不過是告訴你,貪婪不止罷了。社會金錢觀至上很好理解,就像貧窮是一種什麼體驗,關於貧窮下的辛酸事太多。你不關心,甚至不不擇手段,你就有點問題。靈魂的事沒人在乎,它能解決我的問題嗎?你們這些矯情的東西!我不知道能不能解決,但是我記得,有位朋友說,你們要好好珍惜身上那些純真寶貴的東西的,走上社會以後就會越來越少,你能保留多少就一定要保留多少,好好珍惜它們。而這番話是這朋友大學時候給他舍友們講得,如今他畢業多年,到了今天,無論是他的品德才能與建樹都是極為優秀的。其實,我們要的幸福和優秀有時候並不需要用貪婪去支撐,並不需要去標榜它們。

正好最近單曲了一首歌,MKJ的Time。特別應景,而且劉健導演也非常的"Make more time「 比起赤裸的貪婪,還有更重要的事。

錢本身無罪

錢只是商品流通的交換介質,只是一張紙

那你會問,什麼是邪惡?

邪惡是上癮的道德扭曲的慾望

是強迫自己無休止地覬覦

那些並不存在的夢幻

邪惡是你內心不惜一切代價獲取經濟利益的價格標籤

是貪得無厭,索取幸福

直到那些虛幻的蜃景消逝

讓時間更有意義(Make more time)

我並不是說你不能在經濟上取得成功

我是說有一個偉大的生活目標會超越經濟方面的成功

你的靈魂在尖叫著等你最真切的回應

如果你重新定義成功,你可能改變自己的現狀

你可能改善並重新建立你的人際關係

你可能原諒自己和傷害過你的人

在你仰慕的人的指導下你也可能成為一個領導

你可以重新調整生活的重心

你可以治癒你的婚姻並重建真愛

你在任何年紀都能成為最好的父母,甚至在86歲

但千萬別等到那時

你將來可能會賺很多錢

卻得不到更多時間

Time - MKJ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music.163.com圖標

可惜貪婪的引起的悲劇故事只能震撼人們一小會,思考意義層面的問題只能三分鐘,很快它們都會變成了茶餘飯後的笑談。於是那些哲人,藝術家們,還有很多人的,總是不厭其煩的用不同方式一再提醒著人們,有些人正在一列危險的列車上。

而這一次的藝術家叫劉健,用他三年時間,靠一個人用手工作坊式的方式,「死磕」今天本應該已經高度工業流程化的動畫藝術。3年多的時間,每天8-10個小時,畫40000多張精細而風格獨特的畫,即使不畫畫的人,也可以想像這是一個怎樣的工作量。況且他還擔任了編劇、剪輯、配音等更多的工作。製作出了這樣子的一部電影,坎坷的上映之路,靠的不是貪婪,不是金錢至上,而是別的。才能給你們呈現出一部能夠殺入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電影,獲得殊榮與好評。因為這類風格的成人動畫電影並不是為了欺騙你為了海市蜃樓般夢幻而不擇手段的存在。

謝謝閱覽。


這是一部能夠劃分電影愛好者和動畫愛好者的電影,我不想把它稱為動畫,如果一定要有一個稱呼的話,我更願意叫他抽象電影。


《大世界》是一部灰色的成人動畫,也可以說是黑色幽默,它的黑色來自於慘淡的生活底色,來自於幼草被除盡,石頭砸進泥土的城市,來自於被鋼筋混凝土碾壓卻茫然不知的城鄉結合部居民,他們終日遊盪,帶著無處安放的靈魂,他們思考的自由和遠方,不過都是皇帝有兩個金鋤頭的底端想像。

《大世界》的故事就發生在大城市南京背後的城鄉結合部(我因為片中的一句「斬個鴨子」猜出的是南京),建設中的「豪宅區」住宅,一片荒地里的大學城,火車終日從這裡走過,帶來關於摩登都市的片光零羽。這裡生活的人們有不知出路在何方的大學生(集合到偏遠郊區的「大學城」的學校,都是二三流的學校在一起爭一個辦學規模。)菜市場賣肉的屠戶,工地上的司機、保安,依賴著火車小站客流的餛飩店老闆、旅店服務員、撞球廳保安,當然還有建築承包商以及他的保鏢。故事就從承包商劉哥準備用來行賄的100萬,被司機小張劫走開始。

「人人心中都住著一頭野獸。誰說的?」

「外國人吧。」

「我以為是馬雲說的。」

「馬雲說的是人人心中有一團火焰。」

「那不是喬布斯說的嗎?」

「喬布斯說的是聽從你內心的呼喚。」

這是建築商劉哥與武術學院畢業的保鏢阿德在追款路上的一段對話。劉哥事事都要問「知識人」阿德的意見,這個闊綽的黑道建築商,內心卻在時時尋求著文化人的認同。如果你去過工地就會知道,要管理成群的沒受過多少教育的工人幹活,威脅、利誘、謾罵、體罰是常有的事情,而做到老大的位置,則必須心狠手辣。

他們去追蹤失款所坐的汽車上,後備箱里綁著劉哥曾經的好友、知名畫家方援軍,他綁架方援軍,不是為了財,為的或許是方援軍睡了自己的女人,也或許是身為知識分子的方援軍對自己的不尊重。他在方援軍潦倒的時候不遺餘力地支持他,不過是為了收穫認同和欣賞,面對背叛,他的憤怒可想而知。他不在乎方援軍的畫如今值多少錢,他為的,是他內心中更上一層的人的尊重。

名人們創造金句,無知的人們追隨,人人都表達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卻在死水微瀾的生活中掙扎。那丟失掉的一百萬無異於從天而降的餡餅,各色人等的血腥爭搶,為的是用它買一個想像中的美好未來。而那個想像中的未來,則充滿著被現代潮流裹挾後的殘渣。因為潮流,到達城鄉結合部,總是晚了那麼十幾年甚至更多。

首先搶走100萬的司機小張,為的是用這100萬送自己整容失敗的女朋友去韓國整容。城鄉結合部的人們也愛美,他們為一個美好的幻想去低端的美容院,結果把自己整成了「豬頭」,小張的動機里,有對女朋友的愛,也有對母親「趕緊結婚」的承諾;其次搶走小張100萬的餛飩店老闆黃眼,為的是用這筆錢繼續自己的發明創造,他對發明有著狂熱的愛,卻為了生計終日屈尊於一個小混沌店;一路追蹤100萬的賣肉屠戶瘦皮,為的是在美國留學的女兒,瘦皮終日在鮮血淋漓中謀生,卻一直嚮往做一個體面人,於是不惜每年花費十幾萬的讓女兒在國外讀書;想打劫小張的撞球廳殺馬特情侶,為的是離開這個無聊的地方,去想像中的「香格里拉」,去養豬植樹,去滌盪心靈。「聽從你內心的呼喚」,而這群人的呼喚,卻始終沒有合理的實現路徑,只能靠一個去剝奪另一個,只能靠相互傾軋和欺騙。

在動畫中有許多的插入背景音,比如新聞聯播,那些國家的國際的大事正在發生,卻與這裡的人們無關;比如各種打來的騷擾電話,投資商鋪、中獎了……編織著美夢的騙局。我們就在挾持彼此和騙局中生存,而我們內心的渴望,只能通過可鄙的出口。

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情,身處閉環之中,因為100萬相互砍殺撕咬,我們心中住著的野獸,完成著我們的呼喚,出路在哪裡,一場大雨過後,一切仍不過是照舊。

「儘管好幾十萬人聚居在一小塊地方,竭力把土地糟蹋得面目全非,儘管他們肆意把石頭砸進地里,不讓花草樹木生長,儘管他們除盡剛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燒得煙霧騰騰,儘管他們濫伐樹木,驅逐鳥獸,在城市裡,春天畢竟還是春天。」這是《大世界》片頭的導演按語,這段話來自托爾斯泰的《復活》開篇,「春天畢竟還是春天」,春天不曾因人們的虐待而不來,而《大世界》中人們的春天在哪裡呢,春天會不會來?留下的,只能是期待。或許我們的內心安定,便不會再有這些傾軋,而貪婪和好奇,已經使我們骨子裡的本性,心安又何處去尋?帶著十字架頸鏈的殺馬特洝洝毫不猶豫地選擇去劫持小張,我們內心的呼喚哪裡會有束縛?我給不出答案,如同科幻小說給不出人類的答案。

在影片中有一段關於「信仰」和「自由」的對話,工地保安李二詢問年長的工友,「上帝和佛哪個更厲害?」「自由是什麼?」工友的回答也頗耐人尋味,「信哪個哪個就厲害」,「自由有三重境界。」自由的三重境界,分別是去菜市場而隨意買賣的自由、去超市隨意買賣的自由和網購自由,網購自由那就是想買什麼買什麼了。這關於「自由」的探討,最終也是落在了擁有金錢的上頭。在物質貧乏的時候,我們去談論自由,或許奢侈了一些。而城鄉結合部的貧乏,說到底,也是物質的貧乏。沒有錢去好的美容院,沒有錢去搞發明,沒有錢支付留學費用,沒有錢去香格里拉,只不過這些貧乏,更多的是溫飽過後的渴望。

當滿足了溫飽,滿足了渴望,就可以同影片中劉哥的上線彪哥一樣,在傾軋與盤剝中得了利,痛痛快快去信佛,做個與世無爭的人了。

導演劉健在這部動畫中身兼場景設計和人物設計、編劇、手繪、製片人等多重身份,全部場景均靠一人之力完成,在此真的是要致以由衷的欽佩。我很喜歡這部動畫的風格,每個人物的眼睛除了獃滯便是狠絕,是生活中壓抑的表徵,動作也偏於靜態,有一種孤苦的黑色絕望。據說導演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而不願意僱傭他人,所以一人身兼多個工種,這種極致的精神,真的是需要非常強大的毅力和對自己的信心,他是一個足夠勵志的榜樣。

這部電影入圍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的提名,也獲得了去年金馬獎的最佳動畫長片,填補了國產動畫的空白,值得稱頌,但是排片太少,我查詢到了一家極遠的影院,才去看成,觀影人數也不足十人,還是希望大家多去觀影,能對這部影片給予支持。


之前看預告,感覺音樂不錯,畫面和色調不錯,字體也有點意思。今天上映,於是第一時間買票去影院看了。

差點沒給氣死,劇情很普通,我不多說了,前有Guy Ritchie的《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Quentin的《Pulp Fiction》,後有寧浩的啥石頭。

主要為問題是,請問這是一部動畫。。。電影?

1.中間的實拍海洋是什麼意思?你照片不是描的很開心的嗎?為什麼海洋不描一下,拉一個色相的變化就結束了?持續了一分多鐘?!

2. 緊接著海洋一幕的好像是那個小張在網吧被酒瓶打了的靜態畫面,這一幕的鏡頭是一個緩慢的Zoom In, 同時伴隨著飽和度逐漸增強。。持續了幾十秒?確定這不是AE小作業嗎,比如如何利用一幀靜態插畫製作一分鐘小短片

3.工地倆夥計對面喝酒,在聊網上流傳的「財務自由」的網路段子吧,這段對話,總共使用不超過10楨的靜態畫面吧。

回來看了眼知乎,說作者這裡面畫了44000幅畫面,我大概算了下,假如像日本傳統TV動畫,平均一秒能有8幀不同的畫面,這電影一共77分鐘:

那麼就是36960幀畫面。那也不用四萬多的畫面啊。何況這電影,平均下來1秒能有4幀不同的畫面嗎?

。。。


前段時間,在第54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劉健拿到了最佳動畫長片獎,本以為他會侃侃而談,說說這部榮膺第67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的電影是如何創作的,然而,很戛然,他就說了兩三句場面上的話便赧然而止了,這位留著鬍子的畫家導演便撓起了我的興趣。

《大世界》導演劉健

實話說,五個月前,我就對《大世界》燃起了興趣,不只是因為該片拿了金熊獎的提名,更是在看到它的封面和宣傳圖冊後,便知道它走的是另一番路數,而在看到正片後,更是被影片中的黑色幽默和凌厲畫風所浸染,2017年年末有《嘉年華》,2018年開端有《大世界》,算是見到了兩部有新意的片子。

《大世界》的故事並不複雜,工地司機小張為了給女友到韓國整容,不惜鋌而走險,搶了老闆劉哥的100萬現金,而隨著劉哥派出殺手,小張遭遇不測,圍繞這100萬,在一個晚上的時間內,幾路人馬首尾相奪,最終釀成了幾起兇殺慘案。

《大世界》劇照

說到底,這是一個關於貪慾的故事,所有的人都在為自己的貪慾找尋借口,小張的女友為了更好的面容去整容;小張為了能夠結婚;老闆劉哥為了奪回贓款;殺手則是為了女兒能在國外讀書;餐館老闆和女友是為了創業;小張女友的表姐和男友則是希望去香格里拉。

每個人都在被慾望驅使,不得自由,然而影片卻安排了一場佛寺下面的對話來做妙解。一對中年老漢,一個希望自己能夠自由,不受任何拘束,於是問另一個人佛祖和耶穌哪個厲害,誰厲害就信誰,以此換得自由。然而另一個老漢卻頗為得意地說道:自由有三個層面,先是菜市場自由,之後是超市自由,最終是網購自由。

諷刺意味悠然而出,老漢所謂的「自由」,還是寄托在「物質」的擁有度上,擁有的越高便越自由,但是,這卻是「有所待」,按莊子看來,只要是「有所待」,都是不自由,不逍遙的。想要自由,只有不以擁有物質的多少為最終目標才能實現。顯然,這是要打破老漢的悖論。

《大世界》劇照

然而整部電影之所以能夠讓故事有信服力,卻又無時無刻不在建立這種物質性上。片中兩個男大學生在討論未來,本來他們談論的是「創業」,雖然創業行為一般都是研發產品,創立公司,然而,這種行為的支撐點卻是「理想」,看陳可辛的《中國合伙人》和大衛·芬奇的《社交網路》都是如此,成冬青和扎克伯格為得是夢想和理念,而不是金錢和物質。

而在片中男大學生看來,所謂的創業,最終卻是「開餐館啊!能賺很多錢」。形而上的夢想最終還是化成形而下的紅色紙張。

劉健在某次採訪中提到,如果真要說《大世界》中有主角的話,那就是一百萬現金了。這種黑色電影常用的物件,也在本片中照用不誤,黑色犯罪片常用的一個手段就是「漩渦中的財富」,蓋·里奇的成名作《兩桿大煙槍》圍繞的是毒販的錢和兩桿老槍;隨後的《偷拐搶騙》則是鑽石;昆汀的《低俗小說》是一個神秘的黑手提箱;寧浩的《瘋狂的石頭》也照搬鑽石的老梗。

但是劉健區別於寧浩、昆汀等人的黑色之處,在於用了一種考里斯馬基式的幽默。考里斯馬基是芬蘭人,貌似天生攜帶北歐人的「冷」,如果看不懂他的影像語言,會很悶,如果領悟了他的那點小門道,便會心一笑了。比如在《希望的另一面》中,不斷出現的街頭吉他手唱著戲謔的民謠,貫穿了全片,這個符號不是什麼必要的故事情節,但是卻讓樂手像一個上帝,隨性注視著主角的遭遇。

而劉健的《大世界》更是如此,它從角色的配音上便開始了,只要是看過《大世界》的觀眾,相信不會忘了片中像是照著劇本讀詞的配音,配角還好,尤其是那幾個主要角色,如劉哥、小張、殺手等,都操著一種木訥生疏的調子,彷彿這些話並不是從自己的口中蹦出,而是別人安插進去的。

《大世界》劇照

這種抽離的感受便是一種現實批判的冷幽默,諸如「你是什麼星座的」,「你這是野獸派風格啊」等,這是網路世界或者知識青年會用的語詞,但是在一些粗鄙的中年男人身上乍現了,當我第一次聽到他們的對話,便不覺思索:現實中的他們會這麼說話嗎?然而劉健這部電影中的場景卻又是如此現實,在用著如《PTU》那樣一個晚上講述一個故事的時空安排時,這本身就是一種超現實主義的手段了。

用盡全部的細節,甚至連菜市場豬肉攤上的血塊都纖毫畢露時,卻不惜在配音和台詞上有著「格格不入」的調調,劉健無疑是希望讓觀眾暗自揣測他的用意,然而不少觀眾只是罵罵咧咧一句「違和」,便罷了。

《大世界》劇照

劉健曾經甚愛「艷俗藝術」,用這種藝術手法來傳達他的理念,他沉湎過一段時間,之後倒覺得不夠了,他便開始用動畫的手段來傳達,所以,他並不是一位正統意義上的導演,而是一個有言要發而不得不發的藝術家,黑色電影、荒誕風格只是一種手段,我相信劉健並不是以次為目的,畢竟,這種東西做的人還是很多,在一部電影中,百分之九十多的工作量都讓自己扛,只為一個簡單的黑色故事,不值當。

轉念一想,勾勒起片中那段一分多鐘的海水畫面,漸顯,漸隱,隨著肅穆的音樂伴奏,我在想劉健用這段海水在傳達什麼?思索了很多結果,最終卻落實到了一個簡單的猜想上:或許在讓觀眾看到如此多的醜惡之後,只是想讓潔凈的海水湧現一下,給這個「大世界」洗一洗。

畢竟,在打鑽機轟鳴著喧囂的路面時,現實中的物質罪惡正好剛剛開始。

本文首發「中影指數」

約稿或轉載請私信!


這是我見過的第一部能靠片尾字幕把觀眾逗樂的電影。

因為它的字幕風格是這樣的:

製片人 劉健

導演 劉健

編劇 劉健

藝術指導 劉健

美術設計 劉健

剪輯 劉健

……

幾乎在職員表的每一項里,都能看到「劉健」二字。

上一次見到導演這樣怒刷存在感的電影,或許還是《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吧。

按理說,這種一人身兼數職的電影,在進行前期營銷宣傳的時候是要打一波情懷牌的,何況還有「國產動畫」的光環加持,不講一下團隊多麼嘔心瀝血,實在是有點兒浪費。

言歸正傳,這是一部很正統的黑色幽默電影。如果之前看過《兩桿大煙槍》《低俗小說》之類,很容易在《大世界》里看出它們的影子。但是對於只把看電影當作不費腦子的娛樂消遣的主流觀眾群體來說,開篇就已經可以讓他們敬而遠之了(之前邀請朋友一起看《低俗小說》,朋友看到念叨漢堡那段就離開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電影中的人物登場時彼此都是毫無關係的,前幾幕感覺都是獨立的故事。一直到那包倒霉的一百萬幾經轉手,才呈現出索盤根錯節的人物關係。因為這一包錢,在幾個小時里,讓這些原本互相平行的角色有意無意地捲入這場由一連串巧合構成的漩渦中:每個人都只能看到事情的冰山一角,卻又因此改變了一生。就連主角,在結局被捕之後,可能也很難完整描述出這一天里究竟發生了哪些事情。畢竟這是我見過的最省事兒的主人公——幾乎從頭到尾都在被人不斷打暈的狀態。

等到第三段結束之後,接受了設定和邏輯,就很容易沉浸在故事裡。電影中沒有什麼包袱,卻又不乏一些抖機靈的冷幽默,每一次都能像撓痒痒一樣輕輕戳到觀眾的笑點,在緊湊的情節中,讓人的精神得到放鬆。舉幾個印象頗深的例子:

「阿德,如果你的兄弟睡了你的女人,你怎麼辦?」

「捅了他。」

「你什麼星座的?」

「白羊座。」

「阿德,你現在想怎麼釋放自己?」

「我想揍剛剛那個超車的瘋子。」

這種頗似尬聊的對話,單獨摘出來是完全體會不到笑點的,但是結合劇情,又會變得十分有趣。相信劉健本人一定受了不少昆汀的影響,才能想出這樣的對白。

比起之前看過的院線片,《大世界》的篇幅實在是太短了,加上片頭和片尾,也才只有一個多小時。但是結束的時候,完全沒有「zhe」每一幀都能用在刀刃上,故事形成閉環之後便立刻收尾,十分痛快。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不足,其一是故事太短,看得不夠過癮。另外就是殺馬特情侶和網吧青年在故事中起到的作用太少。如果可以讓每一個出場人物都能物盡其用,可能會讓人更加佩服編劇的邏輯性。

其實一開始看電影的時候,是不太能接受這種畫風的——太粗糙了。人物塑造基本上就是在五官附近畫幾個線條用以表示皺紋,說話的時候動作也很慢,有點兒對不上口型。

但是這樣的畫風,又給人一種熟悉的感覺,想了很久,隱約覺得有點像《惡童》。

(《大世界》中的黑幫老大)

(《惡童》中的黑幫老大)

單從人物形象的「粗糙」程度來看,兩者也算是不分伯仲了。

雖然對城市的表現沒有後者那樣宏大又迷幻,但是對環境的刻畫真實又細緻。路邊的小超市和蒼蠅館子,霓虹燈上掉了一半的字,斑駁的牆皮和牆上被風化的小廣告痕迹,許多小細節都讓人感同身受地覺得,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十八線小縣城。這種外表粗獷,其實粗中有細的畫風,配合叢林法則一般的情節,真實得有些殘酷。

舉幾個例子:

像霓虹燈可以代表香港一樣,這種簡陋的戶外廣告牌也是內地一切十八線小縣城的縮影。

最後糾正一點,香格里拉的冬天還挺冷的,並不像對白中說的那樣「四季如春」。即便大家被片中的《我愛香格里拉》洗腦,也千萬別在這會兒去玩。

最後,放一個神曲視頻,感受一下什麼才是正統的「土酷」范兒: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7979465


借用我們一位讀者的評論。也許,這是一部生不逢時的電影。

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首部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戛納、柏林、威尼斯)主競賽單元動畫長片,頂著這麼多光環,《大世界》在上周五上映了。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其首日排片佔比只有2.3%,票房為64萬。

截止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發稿前,《大世界》上映4天,票房不足200萬,其排片佔比也已經下降到1.1%,這也就意味著,該片的票房幾乎就要定格在這個數字了。

在此之前,國產動畫電影的「低幼向」常被詬病為限制票房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今,一部質量經過認證的「成人向」的動畫出世了,為什麼中國的動畫觀眾仍然沒有走進影院?

根據淘票票專業版數據顯示,《大世界》上映首日票房64.2萬,排片佔比為2.3%,由於首日票房表現欠佳,在上映的第二天,其排片佔比迅速滑至1.6%,全國場次也從7000場急劇縮水至4700場。與票房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映之前《大世界》在豆瓣上的想看人數卻是遠遠超過《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無問西東》等熱門影片的。

《大世界》在豆瓣上的想看人數遠遠超過同期熱門電影

為何如此多文藝青年關注的影片,在上映後卻沒了聲音和票房?

濟南百麗宮影城經理董文欣告訴壹娛觀察,雖然電影的繪畫風格很棒,但對「遇冷」的結果表示並不意外。她認為,觀眾沒有走進影院,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一個是大家對國產動畫存在一定偏見,「很多人認為國產動畫片就是低幼、不好看」;第二點就是觀眾心理上認識的差距,影片的現實題材故事與動畫以往給人的「超現實」印象不符;另一個就是,動畫片本身的營銷做得不到位

另一名院線排片經理則告訴記者,由於影片入圍了不少電影節,因此「一開始也比較關注這個影片」,但是上映前的預售和排片數據來看,觀眾並不買單,因此在第一天整條院線也就排了6場,但是上座率很低,於是第二天整條院線便只剩3場了。

「現在國內的動畫片主要還得是低幼型,小孩子喜歡可能才會有好的市場。如果是《大魚海棠》類型的,宣發必須做得很好才行。這片子口味不對小孩子,宣發也沒做好,很多觀眾都沒注意到這部影片,影院和院線的排片自然難以跟上。」

《大世界》宣傳語「歡迎來到成人世界」

《大世界》與傳統國產動畫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把一個現實題材故事高度還原到了動畫中,是一部「成人向」的真人動畫電影,這跟過往我們印象中《熊出沒》、《喜羊羊》等「低幼向」的國產動畫有所區別。

不過,這一區別也成為了觀眾們口碑分化的分水嶺。

部分「不喜歡」這部電影的觀眾認為,這是一個像《瘋狂的石頭》感覺的故事,用真人拍就夠了,而動畫電影就應該講像《尋夢環遊記》《大護法》這樣「夢幻的」,「不是現實生活中」的東西;而與之相反的意見,則是一眾影評人、影迷對影片藝術水準的高度認可,認為其創造了國產動畫電影在藝術上的一個新高峰。

製片人楊城向壹娛觀察解釋,要把這部電影拍成動畫最主要的原因便在於「單純講這樣一個故事,它就變得非常簡單,但演變成動畫的話,導演可以非常精準地去實現他的風格,而且這個風格裡面是帶著信息量和情緒的」。

《大世界》劇照

事實上,正是因為認識到該片對於普通受眾具有一定的接受門檻,《大世界》在前期路演的路線上也一直是以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為主,並希望從這群人中形成口碑發散。但是路演過後,通過數據平台「想看人數」和「短評區」的反饋,楊城很快意識到「效果並不好」。

加上團隊也不想主創人員太辛苦,路演在進行到第五站之後便被暫停了。「可能一般的大學生沒有那麼容易去理解,它到底好在哪裡」,楊城對於路演的效果,也有點疑惑。

在董文欣看來,這部電影並不僅是一部成人就能看得懂的電影,而是有了一定生活閱歷的成人才能看懂的電影。影片台詞中有相當一部分提到了哲學、人生觀、宗教信仰等話題,這些學生並不能完全感受到。「我覺得它的受眾應該是有過生活積澱的文藝片愛好者,大學生因為人生閱歷的問題對影片的了解應該並不會很深。」

這也讓董文欣想起來前幾天做過的一場李睿珺導演的《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放映,也是楊城作為製片人的作品,許多大學生和高中生會對李睿珺導演說,「不理解為何老人寧願自殺也要土葬」。

「我就說,你們都是一群花,你們根本不懂果實落到地上的那種迫切的心。」

中國動畫觀眾只能欣賞低幼的喜羊羊與精緻的好萊塢嗎?

「改寫華語電影史很難,市場拓荒更難,無論如何,作為一部以獨立動畫的形式做的藝術電影,《大世界》會為後面這類好電影多鋪一點路。」在上映三天後,面對這樣的成績,楊城在朋友圈寫道。

事實上,他所說的拓荒並非誇大。在此之前,低齡兒童題材國產動畫與好萊塢「合家歡」動畫一直是國內動畫市場的兩大主流,面向成人的現實題材動畫電影幾乎就是一片荒地。而此次《大世界》則是與《大護法》捆綁宣傳,意在共同打開成人動畫市場大門。

《大世界》試圖打開成人動畫市場大門

數據顯示,去年動畫電影總票房近50億元,僅占國產電影總票房8%,其中,國產動畫票房僅佔3成,進口動畫電影票房佔比7成,《尋夢環遊記》 單片票房便佔了動畫電影總票房的23%。

當年輕人逐步成為票房主力軍的時候,動畫電影卻並沒有給予這個群體應有的關注。在《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等出現之前,賣座的國產動畫要麼是「低幼向」題材,要麼是《熊出沒》《喜羊羊》這些系列IP。正因其低幼向,這些電影往往都會在類似兒童節、暑期檔這樣的檔期扎堆上映。

是中國公司不願意投入去製作精良動畫嗎?

並不是。前有投資高達1.3億元的《小門神》,卻輸給了同檔期的《熊出沒之熊心歸來》,網上大量影評指出其劇情不連貫,而出品公司追光動畫也通過微博回應,會引入更多編劇人才;後有老牌電影公司華誼兄弟主推,無論是投資還是豆瓣評分均高過了《大魚海棠》的《搖滾藏獒》,然而,它還是以5億的票房之差輸給了同檔期的《大魚海棠》。

華誼兄弟主推的《搖滾藏獒》

楊城認為,目前國產動畫缺乏原創性也是市場發展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原創性是一個非常高的要求,可能不但很少有人做得到,也很少有人有這個意識,所以我們的本土作品難以形成成熟的風格和實現多樣化」

「大家還停留在我們要去模仿好萊塢、迪士尼這個階段,但其實我們和國外的差距不光是在動畫製作層面的基礎,還包括它們編劇的技巧,都是非常強的,像日本動漫,他們跟日本的文化是緊密相關的,但我們去模仿做出來,總覺得很怪。」

中國對迪士尼、日漫的嚮往無可厚非,與它們動輒幾百人工業化流程土壤不同的是,中國土壤給動畫人的滋養往往帶著「孤單感」——無論是《大護法》還是《大世界》,創作者們往往會因為資金斷鏈、缺乏同伴而選擇孤軍奮戰,也因此,多數動畫電影背後都有一個情懷故事的營銷。

除了動畫電影本身存在的問題之外,觀眾是否買單或許才是這個產業興衰的決定性因素。近年來,相關數據顯示,「國產動漫的消費人群往往以家庭消費為主」,而且是父母為孩子決定內容,而非「小手」拉「大手」的消費導向。可以說,新一代的觀眾並非對內容缺失判斷力,更關鍵的一點,反而是對內容的包容力——「合家歡」固然喜聞樂見,但動畫既然是一個「超現實」的世界,它也就不該只存在一種想像力。

楊城透露,他目前已經在和劉健導演合作下一部動畫長片,依然是成人向的,當被問及是否擔心市場表現再次失利,他回應道——

「我覺得這個行業有一個很核心的規則,就是你只要一直在做好電影,你的機會一定是越來越大的。像《芳華》,放在幾年前,你覺得它會像現在這麼成功嗎?」

你還可以看——

《前任3》的意外十億之路:一場小鎮青年打臉數據與常識的狂歡

你可能沒聽過這些網劇,但它們卻能用百萬成本實現千萬收益

這個賀歲檔,大製作全部賠錢,《芳華》《前任3》票房佔比超50%


我想大部分人知道這部電影是因為金馬獎。

做為小成本獨立電影,《大世界》的「先天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畫質很像動畫學院學生的畢業設計,除了幾個主要角色外的配角的配音也都不專業,導致配角台詞像在念稿子等等,這些製作上的缺憾是可以理解的。

故事方面,蠻典型的黑色幽默,情節方面各種陰差陽錯的巧合算不上新鮮,但是因為角色的出彩以及各種詼諧的諷刺,倒使得這部電影在如今的國產電影中顯得「新鮮」。

整部電影最吸引我的是角色的設定和台詞。看完整片,有點預告片比正品精彩的感覺。

1.角色設定

國產電影的角色設定往往會走兩個極端,一個是臉譜化,二是太精緻。

臉譜化不用多說了,從台詞到動作,彷彿臉上刻著角色的性格屬性,只有戲劇性沒有人性,時時刻刻在表演,遇上不開竅的演員會更可怕。

太精緻是這幾年國產電影新養成的毛病,從服化到道具,從人物到場景,精緻到每個角色無時無刻不像是在走秀或者拍時裝大片,場景感覺也是處處透著某某開發商樣板間的氣質,總之精緻到把整個故事架出來,以至讓整個故事背景莫名其妙的讓人覺得不真實。

《大世界》沒有這樣。

從故事背景來看,是一個十足的「國產獨立電影」該有的環境,髒亂差小鎮,網吧、按摩店外加小吃店,這樣的背景奠定了整個故事的情緒基礎。在此之上,角色的設定真的是讓我眼前一亮。所有角色跟臉譜化和太精緻完全不搭邊。

每個角色都和我們看慣了的電影角色不太一樣:老實的小張從長相到做事都屌絲膽小到家,連搶錢的理由都讓人啼笑皆非;黑社會色彩的地產大佬,滿嘴名人名言,句句台詞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和以往的大哥的角色區分開來,顯得特別可愛;副業殺豬,正值職業殺手的瘦皮會因為失手覺得很抱歉;黑科技夫妻算是「雌雄大盜」的預設,各懷鬼胎;殺馬特情侶那種文化程度不高又想著一夜暴富,到了不過為了去香格里拉的設定也是實實在在把「小清新」黑了一把,感覺寫成去麗江更有趣。

這些角色身上都帶著對某一個階層和現象的。。。算是諷刺吧,但是不帶一絲戾氣,也不站在道德高地,以一種俯看的角度批判,就是很搞笑的展現出來,這種諷刺怎麼說。。。。很高級,也很難能可貴。

2.台詞

整部電影最好的幾句台詞,似乎都在預告片里了。那種很典型的「一句台詞定義一個角色」的神奇效果,和當年《瘋狂的石頭》里黑皮那句「道哥,殺人犯法這個事兒」一樣精彩,點出角色特定的設定,但又不說全,留下大量觀眾可以腦補的餘地,這種感覺會很奇妙。

其次,很多台詞也有一些「假正經,不著調」的氣質,比如「跟你這麼多年,為了什麼?不就為了心情愉快,你跟我談錢?!」,或者「啊,什麼星座的,你?」、「我得好好考慮以下我的下半輩子嘍」等等,讓人忍俊不禁,十分有趣。

其次,開篇劉叔因為他一手捧的發小畫家睡了他女人而暴打畫家的情節安排得沒頭沒尾,也很有趣,有些昆汀《低俗小說》的影子,最近我一直很喜歡這種沒頭沒腦也懶得交代清楚的情節處理,沒規沒矩,把嚴肅、殘忍的故事弄得意外的可愛。

這樣的電影肯定不會是大眾審美的好看的電影,從行業角度來看完成度也不高,但是《大世界》給出了一種回答,一種「中國電影該是一個什麼模樣」的回答。

除了製作上的不足,故事情節的安排也偏稚嫩,很多鏡頭的設計似乎也沒那麼高明,但是不妨礙《大世界》是一部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做為獨立電影,我建議看膩了好萊塢大片和國產俗套電影的觀眾不妨走進電影院看看它,它不完美,但是夠新鮮,提供些有趣的看片經歷還是可以的。

以下原答案。

瀉藥。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有排片的,正在等開場。

預告片里老大的氣質和說話節奏我很喜歡!有趣也很重要!

2個小時後再寫。


充滿污漬的城市,動不動就上去開瓢的城鎮青年,處處都是諷刺和黑色幽默,幾個毫不相干的人離了又散散了又離,螳螂捕蟬豈止黃雀在後的劇情,讓我看到了當年《瘋狂的石頭》的影子。尤其是摳後蓋的手機、20塊錢包夜的電腦室、門上貼著色情海報的小旅館,再最後來一首令人懷念的80年代,讓我這個底層的80後看得淚奔。

影片基本上承襲了上一部《刺痛我》的整體風格,灰暗的畫風、多種方言的夾雜、最後壞人全都陰陽差錯死一起的大結局,兩部片其實可以叫一部名字:《所有的壞人最後都死在一起了》。

不過老實說,《大世界》比《刺痛我》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進步。首先是節奏加快了,比《刺痛我》看起來更有快感。然後是語言和對白上的精鍊,整部片子基本上沒有什麼廢話,可以看得出台詞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張嘴就是哲理和黑色幽默,比如老趙見到黃眼的女人,問她:你老公肯定是大老闆吧?

女人:離了。(其實沒離,是她自己帶著黃眼的錢跑了。)

老趙:離了好,離了清靜。

一個沒趣一個自找沒趣,典型的底層人士們的對話。不過,這話有另一層意思:老趙當時就看中女人的那個包了,他知道裡面裝的100萬是他自己的,為的不過是找些話頭,跟女人套個近乎叫她放鬆警惕。

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包含了這麼多的內容。

比如,阿德說:「可能他(指賣豬肉的瘦皮送他兒子去美國留學)想改變命運吧?」然後長嘆一聲:「可是大部分人被命運給改變了。」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沒想到自己下一秒就被命運給改變了。

還比如劉叔說:「你說,在這世界上,要麼做個瘋子,要麼做個傻子。瘋子與眾不同,得名得利。傻子 知足常樂,逍遙快活。"

最後老張和小李兩個人喝酒吃宵夜的對話,兩個最底層的人,一個沒讀書,一個活得年紀稍大,這個對話是最有意思的。小李問老張:「人的自由是什麼?不就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幹嘛就幹嘛嗎?」

我以為老張要拿出馬斯洛理論,沒想到他回答:「人的自由分為三層:菜市場自由、超市自由、網購自由。第一層自由是你在菜市場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第二層自由是你在超市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第三層自由是你在網購時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但是,最大的自由是,知足常樂自由,一旦有了貪念,你就失去這種自由了。

老張雖然沒讀什麼書,但是用簡單的語言,講出了最深刻的人生道理。

看似多餘的兩個人喝酒的鏡頭,其實就點了整部片子的題,這裡面所有的人,都是因為貪念二字而起。

古洝洝和吳力度,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參和了進來,改變他們倆命運的是燕子他媽媽,洝洝的阿姨那裡來的一個電話:告訴她燕子男朋友手上拿了100萬,不知道是真是假……居然女兒的男朋友都信不過,還要派人去驗個真假,可見人心不古。這倆人也沒安好心,本來想搞那個100萬,沒想到最後在賓館裡遇到了瘦皮……

黃眼的女人,只要有了錢,可以六親不認,把黃眼丟在路上不管了,獨自一人帶著一袋子錢給跑了。萬萬沒想到兜了個圈子,最後又回到了老趙的手上……

小張,所謂的「老實人」,帶著劉叔的100萬跑了,為的居然是跟女朋友燕子再整一遍容,還去韓國整……小張是既幸運又不幸的,幸運的是每次都能逃過一劫,不幸的是從頭到尾,貌似就沒幾次是醒的……

說白了,所有的人都如老張喝酒時所說:「一旦有了貪念,你就失去這種自由了。」原本是想貪到100萬,最後被套進了貪戀的網裡,都是網中之魚。都以為自己是捉蟬的螳螂,結果都成了黃雀。

最後的結局依舊是劉健導演最擅長的:將所有人陰差陽錯地聚集在了一起,小張最後醒來了,他是帶著100萬逃走了,還是被警察抓住了?依舊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讓觀眾去遐想。

讓人不禁想起了最開始引用托爾斯泰《復活》里的那句話:

儘管他們肆意把石頭砸進地里,不讓花草樹木生長,儘管它們除盡剛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燒得煙霧騰騰,儘管樹木遭到砍伐,鳥獸盡被驅逐,在城市裡,春天畢竟還是春天。

身在劉健筆下的這一群城鄉結合部的青年,被社會邊緣化的這一群人,他們用儘力氣想生長,可是最後,什麼都沒有得到。在這個故事裡,有人想去整容,有人去拜佛求神,有人想送子出國改變自身命運。可整容沒有使人變美,反而需要100萬。拜佛並沒有帶來好運氣,最後被車撞。送子出國的人斷了糧,連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不了。怪天怪地最終還是得怪自己——太貪。在這個虛構的奇幻世界裡,春天依舊是春天,萬物依舊要生長。

本來想吐槽一下這部動畫片做得太簡單了,但是最後看到編劇(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導演(平遙影展「費穆獎」最佳導演)、製片人(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人物設定、場景設計、原畫、動畫、上色、口型、美術、背景描繪、色彩設定、描線、數字合成、校色、特效、剪輯、配音(共三個角色)、海報設計、主題歌作詞全是劉健一個人時,就已經啞口無言了。劉健想自己把控整部影片,他做到了,不過相應的,他也在畫面上犧牲了很多。

這讓我想起了20多年前,做《仙劍奇俠傳》的姚壯憲,江山代有才人出。

最後提一口,看了這麼多部片子,這是唯一一部放完了,燈亮了起來,10分鐘還久久不願意離去的片子(不過也有可能是太短了……)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