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踏血尋梅》?
我覺得女主角的表演成就了這部電影。
這部獲獎無數的三級片,到底想告訴我們些什麼?在今年的香港金像獎頒獎禮上,影片《踏血尋梅》大放異彩,一舉包攬了影帝、影后、男配、女配、新演員等五項演員大獎,這在金像獎35年的歷史中,還屬首次。
影片根據發生在2008年的真實事件改編,賣淫女「王嘉梅」被嫖客「丁啟泰」殺害,屍體慘遭肢解,據傳部分屍骨還被混入街市的肉鋪販賣,該事件在全香港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時隔8年後,導演翁子光在大銀幕上重現了這個殘忍的故事。由於片中含有較多血腥、裸露的鏡頭,在香港上映時被定為三級片,當然,也就失去了在大陸公映的可能。
我特意挑選了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把這部電影看完。因為我知道自己還不夠陽光。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部電影雖然在講述殺戮,卻通篇瀰漫著文藝片的特質。片中的所有畫面,都像是透過一層淺淺的水藍色的玻璃看過去的,於是那一幕幕殘忍,便被巧妙地染上了詩意。
畢竟,電影不是生活,生活要殘酷多了。那麼電影的意義,就不止在於呈現真實,更在於啟發思考,追問一個為什麼。
從敘事手法上看,《踏雪尋梅》更貼近於懸疑犯罪片。這類影片故事的核心,在於對真相的層層逼近。而懸念的設置,無外乎三種:兇手是誰?如何作案?為什麼要作案?
而《踏雪尋梅》的重點,顯然放在了最後一個問題上,即兇手為什麼要殺人。
這是個極為關鍵的問題,追問動機,往往比抓住真兇重要得多。因為在動機的背後,一定有個鮮為人知的角落,那裡存放著更為深邃的真相。
於是,在影片進行到三分之一處,真兇丁子聰(白只飾)就到警局自首了,他承認自己殺害了王佳梅(春夏飾),並詳細講述了行兇的過程。
而奇怪的地方在於,丁子聰殺害王佳梅的那天,是兩人第一次見面,這只是嫖客與小姐之間的一次普通交易,之前兩人即無利益衝突也無感情糾葛,怎麼會最終釀成血案呢?
對此,丁子聰給出的答案是:「因為她想死。」
這讓案件的偵查者臧警官(郭富城飾)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他決心追查到底,弄清背後的真相。
最終,通過一步步地調查,臧警官終於觸摸到了那個比兇案本身還要鮮血淋漓的現實。
讓我們先來講講受害者王佳梅的故事。
她從小生長在湖南,後隨母親改嫁到了香港。沒想到的是,跟在家庭破碎之後的,是整個生活的破碎。
在香港這樣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身為一個外來的新移民,是很難融入進去的。而當一個人,處處感到與主流社會的格格不入,那麼淪落底層,就成了難以逃脫的命運。漸漸地,貧窮和孤獨,成了生活的主角。心氣極高的佳梅,希望通過賺錢來重拾生活的尊嚴。
於是,她在初三時選擇退學,一心想做個模特,卻屢屢失敗;她在街上發過傳單,在麥當勞做過服務生,但又發現這些賺錢的方式都太慢了。
最終,她選擇出賣肉體,這也是掙扎在底層、青春年少的她,唯一可以出賣的東西。
可是,耳環、衣服、鞋子……這些小小的物質慾望,總是容易滿足的。而比這更為艱難的,是尋找身份和心靈的歸屬。
就在這時,她像所有青春期的少女一樣,不合時宜地遭遇了愛情。
王佳梅愛上了一個男嫖客,並以為這份愛會得到回應。可是,這一切不過是場幻覺。
為了向女朋友解釋,男嫖客指著佳梅說:「你看清楚,我可能去追她嗎?」
那女友操著英文說道:「那可說不準,如果你就喜歡垃圾呢?」
佳梅曾經天真地以為,雖然金錢、身份、地位無法衝破社會階層的桎梏,但或許愛情可以呢?
可現實卻是,那階層的圍牆比愛情要堅固得多。
她只能不斷回想著與男嫖客相處的瞬間,那畫面還是那樣真實,只是散發出的味道,卻站在了愛情的反面。
不久後,王佳梅在網上遇到了丁子聰,一個同樣孤獨無助的人。
和王佳梅一樣,丁子聰也有著不幸的童年,甚至更為不幸。小時候,在一場車禍中,他親眼目睹了母親的死亡。
這給他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創傷,也促成了他脆弱、敏感、暴戾的性格。
成年後,他同樣掙扎在香港社會的底層,成了一名貨車司機,靠為客戶運貨為生。在工作中,他被客戶呼來喚去,肆意辱罵;在生活中,他因相貌醜陋、身材肥胖,而被人叫作「肥仔」,甚至到警局自首時,連門衛也這樣稱呼他;在愛情中,他也愛上了一個誤會,那個被富豪拋棄的女人,不過是到他這裡尋求暫時的慰藉,而當陰雲散去,便無聲地消失了。
可以想像,有著相似境遇的兩個人相遇,會碰撞出多少共鳴。
果然,當臧警官查看兩人的聊天記錄時,發現他們經常徹夜長談,交換彼此的心事。
有一次,丁子聰無意問道:「佳梅,你怕死嗎?」
而王佳梅回答:「 不怕,有時候還會想,死了挺好的。」
「為什麼?」
「因為活著會痛、會恨,活著就要每天想著怎樣活得更好,我很想堅強,但是會累,特別是一個人的時候。」
就這樣,故事不可避免地來到了結局的部分。
丁子聰和王佳梅終於見了面,他們一起聊天,一起吸食毒品。
在做愛時,王佳梅說出了那句「我想死。」
而丁子聰給出的回答是「我幫你!」
而這,就是真相。
很多人會覺著這個真相過於模糊了,它並沒有為王佳梅的「尋死」給出充分的理由。但在我看來,這才是一個瀕死之人的真實狀態。其實,王佳梅並不是想死,而只是不想活了……或者可以用「生無可戀」來形容。那時,她的生命正處於一種脆弱的平衡中:活著也行,死了也沒什麼不好。於是,將她推向死亡的,也只需一個念頭。
而丁子聰的出現,則是滿足了她的一念之間。
她想死,他想殺人,兩個人用這種常人無法理解的方式,完成了給彼此最後的成全。
在入獄後,臧警官曾經問丁子聰:「你在童年失去母親,後又被女人欺騙,是不是因此討厭女人?」
丁子聰回答:「你想多了,我從來不討厭女人,我討厭的是人!」
他說,他不討厭佳梅,甚至喜歡上她。所以才不想她是「人」,所以才會在殺了她之後再分屍剝皮,因為那樣才不像個「人」。
但讓丁子聰沒有想到的是,他還是誤殺了一個人,因為此時的佳梅已經懷孕,有個無辜的小生命被無辜的牽涉到這場合謀的死亡中。
這或許才是丁子聰選擇自首並承認謀殺的真正原因。
電影的意義在於,將那些被我們忽視的角落,重新置於聚光燈下,為沉默的呼吸提供舞台。
《踏血尋梅》告訴我們,在一樁樁殺人案的背後,在一陣陣對殺人者的喊殺聲中,其實有著比個體正義更值得追尋的價值,那便是撫平一個社會所默許的制度性迫害。
具體到這部影片,便是「社會階層的僵化,對底層人士的漠視和戕害」。
無論是新移民「王佳梅」,還是老賤民「丁子聰」,在香港這片土地,都很難找到自己的上升空間,而且在可期望的未來里,似乎也沒有任何改變的可能。
金錢,尊重,愛情,這些不過是主流社會的遊戲。而對於身處邊緣的他們,卻只是奢侈的甜品,淺嘗輒止。
於是,走投無路的他們,只能用傷害彼此的極端方式,來完成來自底層的一次悲鳴。
而可以想見的是,在這樣一個社會中,還會有無數的王佳梅和丁子聰,要麼身處絕望的境地,要麼瀕臨殺戮的邊緣,而只需一個導火索,就可能釀成悲劇。這便是《踏血尋梅》,腳踏在鮮血之上,最終尋到的反思和意義。
在閃回的段落里,時間又回到王佳梅剛剛來到香港的時候。
她拖著行李走下火車,走向母親和姐姐,面帶著年輕正好的微笑。
佳梅用湖南話對姐姐說:「幹嘛哭了姐?我來了你不高興嗎?」而走在一旁的母親,也悄悄擦起了淚水。
那時候,一切似乎還是未知的,還是充滿無限可能的,但其實,結局早已註定。
影片的最後一幕,明白了一切真相的臧警官,獨自站在窗前,看著眼前的香港:有奶奶領著孫子去上學,有修女沉默地穿過街道,有赤膊的工人推著載滿貨物的手推車,有一個女孩站在行李旁,她一定是剛剛來到香港……
一切又回歸了平靜,但臧警官心裡明白,在這份平靜里,還有著許多需要我們去遏制的危險,以及更多需要我們去關照的心靈。
-End-
學廣電的我覺得蠻好的一部片子啊。我看的是刪減版的,這並不影響它給觀眾的理解啊。我覺得很多人因為看不懂一個電影或者怪它是刪減版而說是爛片的話,我只能說你對電影的了解太少。
還是那句老話~聰明的導演不會浪費任何一個鏡頭,任何一個細節。每個成功的電影背後都有富含寓意的鏡頭語言還有細節。踏血這部片子獲得了那麼多項提名大部分都是跟劇本以及導演有關。說明那麼多的評委專業人士對這部片子的劇本以及鏡頭各種方面是給予肯定的。至少在參賽作品中它是優秀的。這是從官方的角度來看待這部片子。
看完踏血以後,我個人會很感觸。因為我的內心也是一個很孤獨的人。從某意義上說,非常能理解片中的迷茫男女。有人說女主成就了這部片子,不是的,是每個演員的表現成就了這部片子。
王佳梅是一個跟著母親改嫁來香港的少女。通過整個影片你能感受到這個女孩有一種沉默的叛逆。她在家裡不怎麼跟家人袒露心跡,對於母親她更多的是物質上的索取。和母親關係最大的矛盾原因肯定是有離開父親的怨恨。因為片中從跟父親發簡訊這個細節可以知道佳梅和父親感情很好。這是最大的原因,其次從影片開頭吃飯那場戲就交代了王佳梅很想做模特所以不吃飯。而母親的態度是反對的,這樣反對的態度一直到她死的時候母親都站在家門口對著臧sir破口大罵。另一方面,王佳梅對於模特職業的熱愛體現在她不斷買高跟鞋,平時也幾乎都穿高跟鞋,因為她想變得高跟模特一樣。還有一個就是進模特公司,不管模特公司給什麼活她都做,給什麼廣告都接。就是這樣王佳梅對於這個夢想的執著和母親的反對可以說是本片的一個戲劇矛盾。
再說她為什麼做援交少女,首先影片在前面就有說她和東莞的男朋友上過床。或許對這樣的少女來說缺乏父愛還有叛逆都可能使她對於性有一種依賴。也許在性的關係中她可以得到一些慰藉。耳環是做援交少女的導火索,因為家裡窮;所以母親同事送的耳環被要求要回去並且母親拿回來一個廉價的。可以在片子里看到,王佳梅對於失去耳環的憤怒。所以為了自己能買一對真的耳環,她選擇援交。當她買到耳環的時候,你可以看到鏡子中王佳梅鬆了一口氣。
王佳梅對於愛情是極其渴望的,你可以從她坐電梯看情侶接吻那樣痴迷的表情中看出來。她多麼希望自己有一個穩定戀情而不是和援交對象逢場作戲。這樣對感情迫切的希望在她遇到那個帥的援交對象後開始萌生喜歡。她開始不收帥哥的錢,你可以從性的體驗中看出她的歡愉。因為相比之前的援交過程你可以看到王佳梅只是為了在賺錢而性交。但是在她遇到帥哥以後她享受在其中的。她對帥哥的愛體現在她在家裡聯繫帥哥,即使是被他叫去當著自己女朋友的面羞辱也極力幫助帥哥在澄清。 歇一段時間再寫??非專業。看完之後覺得特別沉重,不明白為什麼人會想到要去死,到底是經歷了什麼才會對活著感到絕望。因為我覺得死亡是一件很可怕的東西,雖然我們每一天都是朝著死亡邁進。
我覺得這個劇本還是很不錯的,根據真實的案件改編,不知道如果視角轉換為丁子聰之後會不會故事就又另一種表現呢?
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裡面的配樂也很贊。踏血尋梅:看後百味雜陳的寫實電影
當這部電影看到1小時32分鐘,我忍不住打開文檔,開始寫類似觀後感的文字。在影片第92分鐘的時候,導演(翁子光)畫風一轉,王佳梅(春夏飾)死後的兩年,臧沙展(郭富城飾)或路過,或專程探望美鳳(金燕玲飾)、王佳莉(蔡潔飾)母女。相對於前面92分鐘的壓抑,接下來的鏡頭畫面則更讓人難受。王佳梅掛在了牆上,成了母親口中對他人講述的故事,姐姐王佳莉外面「鬼混」(美鳳語),生下了野種,也可以理解為生命的延續。母親美鳳一方面走出了小女兒的死亡打擊,另方面坦然接受了大女兒的不長進,還積極幫大女兒帶孩子,順便開玩笑的「撮合」大女兒和臧沙展在一起、臧沙展的回答更讓人噓吁,原來他才剛剛享受完天倫之樂,而且還有可能和戀愛失敗的前妻(梁小冰飾)破鏡重圓!
在十六歲的花季凋零過後,母親美鳳、姐姐佳莉、熱情執著的警官,都要繼續自己的生活,我們的女主角則成了局外人,這一切的一切,跟她沒了任何關係。這一段看完,我的心情特別沉重,腦海里冒出保爾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剝奪女主角生命的失業貨車司機(白只飾)犯下的罪不可寬恕,任何時候,都沒有剝奪他人生命的權利,何況還是在他收穫精神慰藉和享受身體歡愉最高潮的時候,即便這個貨車司機也只是一個社會的邊緣人。
導演在98分鐘片長里試圖探討的多重主題,融入、慾望、人性、缺失和階層。大概十年前,美鳳帶著大女兒,擺脫經營賭球營生丈夫(太保飾)的陰霾,離開故鄉冷水江市,來到香港深水埗委身土著老頭(譚炳文飾),並拋頭露面做起歌女,閑暇之餘則混跡在麻將桌,對兩個孩子成長關懷的缺失,讓大女兒王佳莉沉默寡言,加上繼父的冷漠,幾年後從東莞來投的小女兒王佳梅也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逃離這個「家」的斗室。
港漂王佳梅也曾積努力融入香港這個光怪陸離的社會,通過練習鄭秀文歌曲掌握粵語,到麥當勞做兼職和同學互動,忍受工頭的剝削去發傳單做「嫩模」,想照相沒錢,得到喜歡的耳環被要求歸還,自小家庭的貧困又讓他自卑,為了幾千塊的首飾,或許讓她走上援交之路。援交投入的感情,卻被跑友拉來給女朋友證明清白,夜晚無家可歸的感覺。一連串的打擊,通過通宵和網友(貨車司機)聊天得到宣洩,兩人見面後,在K仔,身體歡愉的刺激下,王佳梅不由自主表達出想死的願望。
另外一個男角色,貨車司機,小時候和父母出去遊玩,發生車禍,親眼目睹母親的死去,家庭殘缺,終日和狐朋混在一起,業餘愛好就是和朋友聊女人,打飛機,某日工作時候,撞見老闆打炮現場,對身體荷爾蒙的刺激更加強烈,偶得一女炮友,也是百般愛護。在女炮友願意付出的那一刻,他首先關心的是女炮友的安全問題,可見本質上,他還是一個有好念的人。結果為了一句「讓她變成不是人樣」,而瘋狂變態的肢解分屍了「身份認同」的王佳梅,把人性之惡展示得淋漓盡致。或許導演想表達的東西,我們看不懂,不過我認為這個橋段的設計過於牽強,從貨車司機前後描述的性格上來說,很難自圓其說。
悲劇的根源,我認為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兩個悲劇騷年,在各自殘缺的家庭中自生,然而社會邊緣的階層背景,又讓他們很難通過自己的努力跳出看得見的窗(導演想表達的第四個主題),最後通過身體慰藉的相愛相殘,走向自滅。他們周圍的人,則是冷漠的看客。
整部片子,有四對家長和女兒的關係,佳梅姐妹和他們的父母(繼父),分拆為兩對(佳莉和佳梅是不同的性格,導致了不同的人生,我認為是兩對),王佳梅被男炮友精神侮辱後遇見的陌生小女孩和她的長輩(招呼他回家的老人)是一對,臧沙展和他女兒是一對,仔細一分,其實的兩種類型,佳梅姐妹是一類,陌生小女孩和臧沙展的女兒是一類,佳梅姐妹在成長道路上只能自力更生,陌生小女孩和臧沙展的女兒,則有家長的指引。這種人物設置,也清楚的展現了外來融入和家庭出身的隱示。或許這是導演想表述的,也或許只是我個人的解讀,
說說對參演藝人的感覺。我個人覺得,臧沙展這個角色,不是郭富城的巔峰之作,相對於之前的三岔口、父子,這個角色只算中規中矩,談不上驚艷。2015年香港電影,男主角方面,郭富城的競爭對手,整體不出彩,郭富城能拿到金像獎影帝實至名歸,我認為也是金像獎對他20年演員生涯的一個獎勵,有點周星馳當年拿金像獎的感覺。雲南女藝人春夏,則是一炮而紅,從平模到藝人華麗轉身,入圍就創造了拿獎和最年輕影后兩項記錄。一方面是藝人自身的努力,另方面導演把藝人自身經歷和角色高契合度的完美結合,也是春夏成功塑造這個角色的關鍵。這種選角模式的成功早有先例,2001年的榴槤飄飄,也是一部描寫香港底層的禁片,內地藝人秦海璐憑藉此片獲得當年金馬獎影后。同時作為TVB資深粉絲的我,也很高興在這部電影里看到一眾TVB藝人的出現,郭富城自不必說,譚耀文(煙鏟,臧沙展搭檔)、譚炳文(王佳梅繼父)、車保羅(貨車司機的父親)、羅鈞滿(王佳梅第二個嫖客);邵美琪(臧沙展上司)、金燕玲(母親美鳳)、梁小冰(臧沙展前妻)、楊詩敏(臧沙展女同事)都曾經或正在TVB拍戲。
導演翁子光不做分析,因為就只看過他這一部電影,需要指出的是,他設定王佳梅的父親經營的賭球代理身份以及和女兒報比分的互動,業內人士一看,就知道不專業,或許和其團隊沒人了解這個行業的原因有關。電影整體的敘事、穿插比較完美,加上杜可風掌鏡,影片色彩比較統一。
因為題材灰暗和鏡頭限制的原因,這部片子在內地不可能公映,從商業的角度,投資人預見性的會損失很大一塊市場,不過也有很多植入廣告,就不一一列舉了,應該收回了不少成本。從藝術的角度,踏血尋梅是2015年不可多得的電影佳作。最後建議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看看這部電影的原版。
時間緊張,這部電影只看了一遍,只花了2個小時,匆匆寫就,純屬玩票!
孤獨的人,不會愛惜自己。
援交女,碎屍案,這兩個關鍵詞聽起來很容易就能拼湊出有感官刺激性博人眼球的三級片,毫不費力可以引起人們的獵奇獵艷的心理,賺取噱頭和點擊率。
但是若這樣處理,也不會是我們今日可看見的《踏血尋梅》,更不會憑藉這部電影橫掃金像、金馬獎多個獎項。
一盆鮮血之中,雙手捧起人性,我想就是這個片子想要表達的。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有其原因動機,但是很多時候,世人只見了結果,卻忘記和忽略了事件背後的原因。
而往往深挖原因以後,才會明白我們看見的,只是冰山中的一角,我們看不見的才是深不見底的大海。繁華而擁擠的城市,最複雜的不是彎彎曲曲糾纏纏綿的電纜線路,而是牽牽絆絆的人心與深不見底的人性。
《踏血尋梅》分為四個段落,分別是「尋梅」、「孤獨的人」、「踏血」、「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每個段落實際上是一條線,以死者王佳梅、嫌疑人丁子聰、和臧警官的視角,還原拼湊出整個事件。
【強力提醒,以下劇透紅色預警,想看劇的還是先收藏,等看完劇再看吧。】
影片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女孩,從毫無美感的居民樓走過去,嘴裡哼著粵語歌《娃娃看天下》。這是王佳梅在東莞的時候,這時候的她還不能跟著媽媽去香港,只在這裡暫住著。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很有禮貌的女孩,對左鄰右舍都會點頭微笑打招呼。
之後她就去了悶熱的香港。
我們塑造一個人物,一般會從她的性格和心理開始表現,表面上看起來可能毫無關係的事情,其實在暗地裡是一條一通到底的暗渠,有著不同的表象相同的根系。
而在電影中,能使前因後果連貫將暗渠相通的,就是演員。
王佳梅的演員春夏,眼神塑造得尤其好。在香港教會學校上,王佳梅的同桌在壓抑的氛圍下開始割腕,老師質問王佳梅看到同學割腕為什麼不報告老師,而佳梅冷靜的回應讓老師覺得她的心理有問題,於是叫義工為其輔導,詢問之下,佳梅回答說:「因為我很怕,她為何會用刀割自己。」
眼神帶著真實的困惑和不解,這裡可以看出,佳梅實際上不是漠視生命,她只是還帶著未了解生命的懵懂與疑惑,不漠視,但是也不珍惜,所以她在facebook上寫到自己的初體驗,用到「像兩隻在屠場里的豬,在床上滾動」這樣的詞句,很客觀,很真實,卻沒有愛。
佳梅的英文名是kama,愛神,慾望的意思,她本就是一個青春期蠢蠢欲動充滿著過剩生命的少女,愛虛榮,希望愛人也渴望被愛。耳環被收走的事件正是她跑去當援交女的契機。但歸根究底,應該是她對於這個世界沒有安全感,父母離異,自己跟了媽媽,她做援交女後,錢除了用來給自己添置物品就是寄錢給她遠在大陸的父親。這應該也是她想愛人,也想被愛的一種表現。
第二段轉到臧警官的視角,他所看到的現實是一場很符合邏輯謀殺案,古往今來多少恩客殘殺妓女的案例擺在面前,無非是為錢、為情兩樣。
他本來只要做的是將兇手找出來,結案,但是他愛刨根問底的性格讓他想了解最真實的事件的原貌,此時,罪犯丁子聰出來自首以後,他問了一句「你知不知道這件事會讓你被判終身監禁?」而他的督察在知道他又開始為這個案子尋根的時候,警告他了一句話:「證據足夠了就要收手,就算下屬肯陪你玩,你也不要害你自己,你再這樣搞,快要到頭別想升職。」
這兩句話聯繫起來,很容易能猜想到臧警官以前也做多很多類似的事情,並且因為徹底調查清楚事情而多費了功夫,最後出來的結果甚至改變了不少人的人生,我們完全可以猜想,他可能在調查一個女性殺一個富二代的案子時,調查出了富二代自己也負有較大
的責任的隱情,從而使該女減刑,但是因此得罪權貴的例子。
所以這樣的一個人,工作付出了百分之300的認真,卻還是只能當著一個小警官。他的妻子也是因為他這種可以說是吹毛求疵的精神而帶著孩子離開了他。
第三段是罪犯丁子聰的視角。也是從小事講起,他是個脾氣衝動暴躁的人,卻對母親和女性有著異乎尋常的溫柔。白只的演技在片中也是一個足夠大的亮點,把那種陰鬱殘忍卻天真的眼神表現得十分到位。
他愛上過一個女人,和這個女人第一次ML的時候,那個女人來著月事,於是他之後在卡車上自W,用刀割破自己的手,帶著鮮血,以此懷念那個女人。丁子聰小時候發生過車禍,母親死亡,導致了他病態的心理。
第四段是臧警官和丁子聰兩個人一起完整的,丁子聰對警官自述自己殺人的過程。這一段落將三個人的線交織到了一起,呈現了最後的結局。
充滿旺盛生命力虛榮的少女、有精神疾病且天真的罪犯、喜愛了解案情原貌的警官,三個主要人物撐起了這個故事。
充滿旺盛生命力虛榮的少女,才可能在經歷愛情的幻滅以後想到要死,因為能夠支撐自己生命的太少,而自己的青春太重;
而只有有精神疾病且天真的罪犯才會滿足求死的少女的心愿——殺死她,正常人都會知道這樣做將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風險,甚至可以說,丁子聰在殺王佳梅的時候,是帶著一種憐愛的,想要答應她任何要求的,給她整個世界的這樣珍視的心情去殺的,而王佳梅對於死亡的最後的淚中帶笑,也是帶著一種接受別人給予的愛的來接受被殺的,她的世界深似海,全部都是她莫名的紛紛擾擾的思緒,而她的海很窄,窄到只有一口井,窄到當失去愛情的陰雲遮蔽了井口,她就沒有了光而要墜入死亡的深淵。
整片亮點很多,從硬技術層面來講,除了攝影,就是剪輯。
《踏血尋梅》採用的是網狀結構敘事,是像拼圖一樣一點一點的還原事件,這種講述故事的方法,需要超凡的剪輯能力,每個段落選擇的事件以及每個鏡頭的截點,都需要容納一定的信息且在敘述的根本邏輯線之上。
比如在臧警官戳破真相,讓不想相信自己的女兒已經死亡的母親接受自己女兒已死這裡,導演用了一個長鏡頭和近景表現母親絕望的拍打著警官的情景,而剪輯不等蒼涼的小提琴曲放完,馬上接了一段具有節奏感鼓點的回憶,母親的回憶,在這裡以母親的視角又講了一件事,就是佳梅為何要當援交女的契機——耳環事件,而在這段回憶里,也表現了母親的性格,與佳梅生活的環境,為接下來事情的發展埋下伏筆。
這裡的悲傷被強行截斷,是為了不讓觀眾不陷入太深的情緒,而要跟著導演一點點的繼續去摸索完這個未講完的故事。
而關於攝影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第一次佳梅接客的時候,她趴在客人身上ML的時候,鏡頭的處理是一推一拉,佳梅的臉忽近忽遠,造成一種心跳以及不確定的跳脫感。
在丁子聰講述他如何殺人的時候,鏡頭始終隔著一層什麼,讓人看到片段,卻總是看不清楚。而聲效卻偏偏傳了過來,是在用刀割著皮膚的聲音,放血的聲音,和著小提琴凄涼的背影音樂,隔著毛玻璃的鏡頭,帶給觀眾的是一種冰冷鈍器抵在脖子上的那種恐懼感。
這部影片可以講的太多,但是這也終究是一個社會暗角的投射而已。我們生活在陽光明媚的太陽下,滿目高樓大廈,但是撕開地皮,又有多少屍首在黑暗裡漸漸腐朽成泥,不可說。《踏血尋梅》也只是給我們掀開了一角我們腳底下的席子,終究我們還要把席子蓋上。但是我希望,在我們踏在這席子上的時候,心可以虛一點,不要那麼莽莽撞撞的往光明處走,而完全忘記了我們腳踏的是什麼樣的世界。
歡迎關注公眾號,分享影評,劇本,小說,雜文以及和戲劇有關的一切。
戲劇/電影/小說/雜文
歡迎關註明橘
公眾號ID:BrightOrange3新浪微博:明橘three
以下觀點很自我很感性,不求同,不求解。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知道這部影片是因為香港金像獎。這部電影一舉拿下了七項大獎。包攬全部五項表演獎,最佳男女主,最佳男女配和最佳新人獎。另外還有最佳攝影和最佳編劇。可謂是碩果累累。 影片女主角王佳梅的扮演者春夏,也成了勵志的典範。本身是豆瓣網紅的她,之前做過嫩模,拍過一些電視劇,卻在出演了這部電影后,一舉奪得影后。我還記得多年前看到的她的寫真,長發蓬鬆,站在飄著大雪的灰暗的背景前,眼神空靈,美得不似凡間女子。在這部影片中她的眼神充滿了靈氣,卻像極了我們身邊的那些,如野草般生機勃勃的女子。 郭富城更是因為這部影片,結束了多年陪跑,拿到了人生第一個金像獎最佳男主,成為了真正的影帝。影片中行兇者丁子聰的扮演者白只,憑藉在《踏血尋梅》中出色的表現,不光贏得金像獎的最佳男配,最佳新人。還贏得了評審範圍更廣的台灣金馬獎的最佳男配。 《踏血尋梅》這部影片是根據2008年發生在香港的真實兇殺案改編。在香港電影體系中屬於三級電影,影片中的性愛、吸毒、暴力、血腥鏡頭較多,不適合十七歲以下人群觀看。影片中兇殺細節都依據了真實證據和庭審記錄,但殺手動機卻與真實事件截然不同。這部影片不能與真實兇殺案做比較,裡面包含了太多導演的主觀因素。這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驚悚片,只是借了兇殺案的故事背景來講述人物的心路歷程罷了。這也不是一部懸疑片,在影片的開頭一段,就已經交代清楚了人物身份和兇殺過程。從兇手自首開始,這部影片已經沒有任何需要觀眾猜或者提心弔膽的梗了。但它仍然能吸引觀眾看下去,並且在之後的小一百分鐘里,讓觀眾為主角而心酸,而流淚。所以,《踏血尋梅》其實是一部不怕劇透的電影。 影片分為四個部分,尋梅,孤獨的人,踏血,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多線並行,用不斷閃回的方式進行插敘和倒敘,將導演心中的那個世界,那些人物,慢慢鋪陳在觀眾眼前。 春夏飾演的女主王佳梅,本是湖南人,跟隨改嫁的母親移居到香港,瞞著家人做了援交少女,被白只飾演的嫖客丁子聰在性交過程中掐死。丁子聰在王佳梅死後將其內臟剁碎沖入馬桶,撕下佳梅臉皮,將頭顱拋擲大海,並將部分屍體冒充豬肉混入市場。在警方追捕過程中,丁子聰自首。 影片中的人物,王佳梅,丁子聰,臧警官,佳梅的母親美鳳,每個人都有令人心酸的一面。這是一個底層人的悲劇。 王佳梅的母親改嫁到香港,佳梅因為身份問題不能立即移居香港,於是在繼父親戚的關照下先住在了東莞石龍。她和姐姐在街上的照相館看到了一張照片,照片里的陌生女人兀自笑著,明眸皓齒。那是佳梅嚮往的美吧!所以她才會懇求老闆把照片賣給她,幻想著自己將來有足夠的錢,也可以照這樣一張照片。 這世上有一件事是無法掩藏的,就是貧窮。愛美的少女因為貧窮而無法像同齡孩子一樣去追求應有的美,這從一開始就註定是悲劇。 佳梅的阿姨送美鳳一對耳環,美鳳給了女兒佳梅。阿姨後來說那是她女兒的,要收回來。美鳳回到家告訴佳梅,佳梅把耳環摘下,不情願地給了美鳳,並鬧了脾氣。美鳳打了佳梅一巴掌,佳梅心裡難過生氣,卻不知道母親在面對阿姨時的樣子,那種勉力維持尊嚴的樣子。後來佳梅用掙來的嫖資去買了一副一模一樣的耳環。她把口袋裡的零錢倒在櫃檯上,戴著心愛的耳環,眼中的光華流露出少女純粹的喜悅。但這幅耳環帶給她的喜悅和尊嚴只是一時的。她終究還是要回到悲哀的生活本身去。佳梅第一個愛上的人,卻是她不該愛上的。她愛上了自己的客人,但那個男人對他只是玩玩而已。愛情本就是沒頭沒腦的東西。她喜歡嫖客的遊戲機,想讓他送給自己。嫖客說自己可以買個新的給她。她卻說,那樣我寧願不要。 那時她的樣子,與被迫交出耳環時的樣子交疊在一起。那時的耳環她可以買一副一樣的,這時的遊戲機亦可。但她卻無法買來愛情,她終究得不到自己心愛男人的心。 她愛的男人不愛她,一點也不愛。也許因為他們不是一個階層,所以他也從未考慮過愛她。他們的關係在他眼中從來只是嫖客和妓女而已。但她愛了,哪怕是嫖客的女朋友說她是垃圾時,她還要強裝笑容為那個男人解釋,說自己和他只是打遊戲時認識的。 遊樂場里的小女孩問她,這麼晚了怎麼不回家。她笑的溫暖而慘然。小女孩的媽媽來接走了小女孩。但誰又能帶她回家呢? 後來她認識了嫖客丁子聰,兩人QQ聊天時,王佳梅的聲音變成了普通話,這是不是代表她真的敞開心扉了。她們一直聊到天光,丁子聰掀開一角窗帘看了外面一眼,溫柔地笑了。她如約來到丁子聰家,脫下高跟鞋,在做愛時把那副心愛的耳環扔在床下。這又是不是真的代表她已經放棄了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丁子聰或許是真的喜歡王佳梅的,他從沒有遇到這樣一個女人,願意和他說說心裡話。他的母親在他很小時出車禍去世,他把母親的小照片掛在逼仄的出租屋裡,永遠保持這一小片天地的純凈。後來他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女人,這個女人愛錢,愛有錢的人,自然一點不會愛他。但他卻深深地愛了,怕她受一點點的委屈而暴躁的像個瘋子,被她一個吻立刻安慰下來的樣子像個孩子。他對她的愛是卑微而強烈的。暴躁和孩子氣,哪個才是真正的他?我寧願相信他的內心有著柔軟和善良,就像他用腳趾撩逗鄰居婆婆的貓時孩子氣的笑容。 丁子聰和王佳梅都愛著不該愛的人,卻不愛自己。她在他身上赤裸地坐著,她說,我好想死,我好想死,我好想死。他說,我幫你,伸手掐住佳梅白皙細嫩的脖頸,她渴望自己如花的生命摧折在這裡,可他卻再也下不去手。她拉起丁子聰的手,再度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在窒息的痛苦中她卻微微翹起嘴角,一顆晶瑩的淚滴滑落她的臉龐。 其實王佳梅何其殘忍,她走了,卻讓丁子聰背負著所有的罪孽。她又何嘗不是兇手,他又何嘗不是受害者。 在佳梅死後,丁子聰才發現自己多殺了一個人,佳梅懷孕了。也許這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殺人了,也許這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罪大惡極。 他想到逃跑,卻又自首,也許苟活的意義對他來說並不重要,他也不需要,在哪裡他都無法得到內心的平靜,那麼在哪裡又有什麼區別呢? 在這個故事中,臧警官的作用多是串聯故事,功能性就是存在的意義。但導演卻為他增添了許多戲份,為他豐富了人格。這也許在很多專業影評人看來,是畏於明星效應的畫蛇添足。但在我看來卻無可厚非,拋開沒有郭富城這部影片可能明珠蒙塵的風險。王佳梅,丁子聰,臧警官,他們各自生活在各自的人生中,他們各有各的苦難。這其實才是真正的人世。 豐富臧警官的人格或許破壞影片詳略重點,但卻給了觀眾更多一個角度去看影片中的香港社會。臧警官一心撲在工作上,頭髮花白,麵皮鬆弛,這使得他比同齡人看起來老很多。一心工作的他沒有時間照顧家裡,婚姻的破裂似乎是理所應當。女兒由前妻撫養,所以他陪女兒的機會少之又少,彌之珍貴。當父女兩人坐在公車上寂靜無聲時,女兒乖巧地將頭靠在他的肩上,車外香港的夜景龐大而嘈雜。回到家裡,他拿著小小的滾輪按摩鬆弛的面部,一邊打電話問商家,用了你們這個,臉真的就不鬆弛了嗎?他抱著貓獨自坐在沙發上,電視的光影在他的眼睛片上閃爍,他時不時地拿滾輪在貓的臉上輕輕地滾動。這樣孤獨,這樣孩子氣,讓人忍不住心疼。 一個兇殘血腥的兇殺故事,在翁子光導演的《踏血尋梅》中,卻可以飽含疏離和漠然的美感。這裡面少不了導演、編劇和演員的貢獻,但也有一部分要歸功於攝影。《踏血尋梅》的攝影沒有喧賓奪主和故意炫技,卻踏實而又唯美地幫助故事更好地表達。整部影片看下來,攝影的感覺的確是杜可風的味道。少女在陽台上唱歌時的光與影,香港光怪陸離的玻璃幕牆反射光,空曠的回形樓里陰冷的格調,女人悲痛的迴音。就連那個色彩鮮艷的荷花窗帘被風擺起的形態,都像極了《春光乍泄》里那個永遠刮著風的陽台上被揚起的窗帘。 《踏血尋梅》的每一個細節,都值得觀眾在觀影過後久久地嘖嘖品味。 我相信,即使多年之後,提起這類作者電影時,這都將是世界影史上一部無法被忽視的作品。個人還是覺得踏雪尋梅比白日焰火高一個段位不顯山露水的內斂表演 敘事 與攝影 異曲同工 卻更勝一籌 因為出彩的演員太多啦
剛剛順下來看的時候有人問為什麼問及孩子,丁子聰就崩潰了。個人想法是:其實孩子是丁子聰之所以去自首的理由。對於丁子聰而言,殺了梅是在幫助她解脫,丁是不覺得自己有錯的,他把那視為一種救贖。他喜歡梅,也看透人厭惡人,殺了梅,撕了她的皮,讓她來世不再做人。可是對於自己扼殺了一個未出世的小生命,他是無法原諒自己的。當警察問他王佳梅知不知道時,他是崩潰的。因為他也不知道。可他寧願相信佳梅是不知道的,相信梅不是有意讓他背上這樣一生無法擺脫的自責內疚,可他也不是沒有想過另一種可能。就是梅是知道的,可依然讓他殺了她,借他的手扼殺掉梅自己不忍下手的生命,結束了自己想要擺脫的一生。他無法相信他愛的女人,媽媽,佳梅還有另外的那第一個女人,卻都深深的傷害了他。 ———————————其中的一位哈姆雷特的回答
看了簡介就不敢去看
「火車噙住軌,在黑夜裡奔。過山,過水,過陳死人的墳。」——林徽因
ENDIAN_roxanne當你走在燈火闌珊的城市某處,或是霓虹氤氳的雨夜街道。可曾某一刻,有種迷幻未知的感覺使你迷茫。也許是因為煙,酒,甚至是毒品,給了你醉生夢死的權利。每個人都太累了,我們都懶得去窺探別人的故事和秘密,身處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任何事情,都有跡可循,不無發生。
「上蒼無道,天地不仁,所以有人可以活著,有人必須得死。」——笛安三個月前在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我影響很深刻,我看的時候全程整個人都在發抖。走齣電影院時,我在鏡子上看到一張妝已經被哭花的臉。
當時最想做的就是跟愛的那個人再看一次這個電影。遺憾的是,我那時候跟他已經分手,沒過多久我就回國了,再回新加坡時,電影已經下映了,網上也沒有資源。
當時網路上關於這部電影的信息少之又少,直到今天偶然看到某音樂軟體出了這部電影里所有音樂的合集,我反覆循環歌單,聽著丁可這個天才的歌,忍不住想寫這篇文章。
算不上影評,最多算是觀後感。「當你長大後,你有權利埋怨我們為何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不管有多少人告訴你要心懷感激,你都有權利反駁他們,因為,這世界實在不是什麼好地方。」——笛安
春夏把王佳梅這個角色演譯得太讓人舒服了,我很難想像換別的女演員,王佳梅會變成什麼樣。
這個女孩其實很簡單,她只是喜歡那對心形的耳環,她只是想要買的起自己喜歡的東西。可是沒辦法,生活就是生活,命運給她的太少了。她的母親無奈地,聲嘶力竭地告訴她,我們家太窮了。太窮了。於是佳梅去工作,辛苦地掙錢,最後開始援交。她侍候不同的嫖客,感受不同的人。她卑微,她低下,她褻瀆了忠貞,出賣了靈魂,因為他們會給她錢,能讓她買到她喜歡的那對耳環。終於她買到那對喜歡的耳環了,可是離好的生活,似乎還差得很遠。
這個時候,更加殘酷的是,她愛上了她的嫖客。暗黃的燈光下,兩人身上的汗水,撕扯的慾望,一切的一切,讓佳梅以為這就是我的愛情。而對那個男人來說,她只是個妓,也許這個妓也是有情感的,也許她很可愛,也許我對她可能有一點點的好感,可是生活還是生活,她只是個妓。
被愛上的人羞辱,回憶著曾經昏黃下的撕扯,感受著當下的貧窮和痛苦。這糟糕透頂的生活,佳梅試著努力去改變它了,但是到頭來,除了身體很疲憊,心裡多了更多痛苦的回憶之外,好像什麼都沒有改變。她依然孤獨,她依然難過。
那我還活著幹嘛。
「我想死。」
「我幫你。」這樣的對白,其實不該讓你們那麼恐懼的,佳梅此時此刻生活的絕望已經讓她對死亡的渴望超過了對人生的追求。以前她最想要的是錢,是一間看得見風景的房子,現在是死亡,是結束這一切的糟糕。她一直懂得自己想要什麼而已。
一個明白自己想要什麼的人其實已經很厲害了。你捫心自問,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嗎?Life sucks,then you die.——Stephanie Meyer臧sir說:「我不想知道你為什麼殺人,我只想知道事情為什麼發生。」
很多人都在爭論,丁子聰是魔鬼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都有不同的人生態度。所以對這樣一個爭議很大的殺人兇手,大家都秉持著不同的意見,這很正常。
但我覺得他不是魔鬼。他只是一個極端的平凡人。
丁子聰想起慕容的時候,割手那一幕,我哭得最慘。之前知乎上有個問題「思念一個人到極致是什麼感受?」我覺得放到這裡再合適不過。丁子聰的愛情極端又壯烈,他愛慕容,愛到想起她的時候,想起跟有月事的她交歡的時候為了再次喚起那種感覺,他咬牙在自己的手掌割下一道深深的傷痕,血流不止,他用這隻手打飛機。用這道傷痕思念愛情。
後來他在網上碰到了佳梅,兩個人聊得很來。於是見了面,做了愛,吸了毒。
丁子聰對臧sir說:「我不恨佳梅,我甚至中意了她。」
在k粉帶來的迷幻推波助瀾之下,在慾望得到解放之下,佳梅說出了自己想要的。於是丁子聰想要幫助她得到她想要的。我中意你,所有你想要的,我給你。儘管我知道我將來會面臨什麼。丁子聰知道他殺了人會坐牢,他知道殺人他自己會有多痛苦。他看著滿地的血和一具沒有了溫度沉重的屍體時,他強忍著噁心分屍,他奔波勞累地拋屍,做這些事情,會有多痛苦。
然而他的初衷只是想給中意的人想要的。
這些痛苦,不是代價,只是結果而已。
我也想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也想有深刻而極端的愛,只要不殺人不放火不有違天地倫理,就沒有什麼錯。
佳梅和子聰,僅僅錯在太過極端,可是錯是錯了。雖然錯,但無奈,沒有更好的選擇。
想起很久以前有個人跟我說過一句話:「我想信上帝,買本聖經,這樣好像我的未來就能是天堂。」
我是基督教徒,電影最後佳梅年的那段聖經我還印象深刻。
「因為天主所造的樣樣都好,加以感恩的心領受,沒有一樣是可擯棄的」——弟茂得前書4:4這部電影好就好在,故事好,聲色也凄涼悲壯,美輪美奐,無以復加。
整部電影,每個角色都有靈魂。每一個人,都有故事。誰不孤獨。有人問我所以最後電影到底講了什麼,是人性嗎,是愛情嗎,是犯罪嗎。都不是,也都是,是生活。
萬象在渙散,法術在坍塌。
祝你們能夠找到愛的人一起看這部電影。也祝你們都能明白自己想要什麼。(電影原聲音樂歌單http://music.163.com/playlist/362208589/69349550?userid=69349550微博Endian_roxanne)想問一下有人知道導演是有想通過這一場表達些什麼嗎?(導演版)
臧sir問她「知不知道王佳梅這個人啊?」非專業答,踏血尋梅這一部電影所營造的氣氛很壓抑,看完以後心裡難免有點低沉,我們總是被教育,要在逆境的奮發向上,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而當你在追逐自己的理想時,發現自己無處借力,如同身處深淵,仰頭能看見亮光,但是卻是無法接近,當你用盡全力但是只是在原地停留是,你會何想,放棄?得過且過,堅持?忍受一次有一次的打擊。
不知道最終電影想表達什麼(???)
其實我看完第一感覺也覺得王佳梅都可以去援交,為什麼不幹脆找個人包養,故事就要變成阿Sa《雛妓》里的人生了,也不存在絕望到想死吧?
然而,且不說每個人承受力不同,我認為世間上身不由己和無望,已經不是苦痛了,是不如去死的理由。王佳梅無法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進不得,退不能,片子里好像有句「孤獨比死亡更可怕」之類的,她雖然也有過積極的追求,像是去應聘當模特兒,以為和嫖客是可以談戀愛,嘗試過這些對夢想和愛情的追求,只不過最後依然發現不可得。 也許青春期的迷茫和憂鬱很普遍,但是如果沒有任何一件事任何方面能給予哪怕一點點的溫暖和慰藉,不需要什麼痛徹心扉天崩地裂的刺激,也很容易覺得不如去死吧。 關於說出想死的時刻,我想,對於長期以來情緒低落失意的人來說,並不需要多鄭重的下決定,就像我相信不少自殺的人,可能在做這個決定的前幾秒還沒有確定。也許她只是在那天,在和一直聊的來的丁的接觸過程中,感受到難得的存在感,得到少有的溫暖(導演剪輯版有丁給她刮腋毛之類的,我還沒看過這版)有人傾聽有人去了解,直到在啪啪過程中,此刻不用想之前和之後無解難解的種種,此刻真好,那就終結在這裡吧……本來還想說一下自己理解的她去買耳環和丁殺人,忽然不想寫了…如此任性…反正這片子太容易讓人去體會沉浸,可能我容易去思考存在的合理性即原因,會容易受影響,心情略沉重…
個人見解,從來也不是個影評牛,不喜勿拍。佛雲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你不開心嗎?為什麼?
最近豆瓣很多豆友都在找著這部片子的資源,這並不是一種巧合,這部電影確實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好事者,可以看到抽絲剝繭的探案過程;是非者,可以看到人物的理還亂的情感糾結;風流者,可以一覽浴盆中的香艷和肉場的激情;獵奇者,整取麵皮和大切肋骨總讓人心驚肉跳,總之各有各的看點,百味人生,讓人唏噓不已。就像托爾斯泰說的那樣「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幸。」《尋梅》這個歲數的我們其實同王佳梅和丁子聰一樣,只是想讓自己過好一點,這並不難,也並不簡單。對於女孩兒來講這或許就是一對精美昂貴的耳環,對於男生來說就是能和自己喜歡的姑娘在一起,似乎並不難,但我們卻永遠都得不到。她很美,也跟懂事,但家庭的因素和自己的性格她總是不開心,但她並不承認。她有一個遙不可及的模特夢,躁動的音樂和幾十公分的高跟鞋是她最後的慰藉,還有每一次輸了球的曼聯。她不見了,本應可以有人留住她,但對她而言這是幸福的。《孤獨的人》她得到了那對耳環,也得到了欺騙,她為了生意快點結束也騙過客人,她並不喜歡自己的這份工作,她只是想過好點。他脾氣壞,孤僻,自卑,沒本事,但他從不騙人。他願意為自己喜歡的姑娘做任何事情,但卻依舊滿足不了慕容,他要求的並不多,只要不被拋棄就好。這份偏執的喜歡讓他回憶拋棄前的每一件事時都帶著不甘和懷念,在他劃破自己的手掌後開始自瀆時,你是否也能看到那個作繭自縛的自己?他們兩個人都是孤獨的,兩個孤獨的人走在一起究竟是幸運的還是不幸。《踏血》做人很累不是嗎?我們堅持的是什麼?「原來一個這麼瘦的人呢,也有這麼多的脂肪。」這一段是影片的高潮處,過程敘述的很細緻。切頭,取臟,撕皮,剁骨,法庭上回憶間斷時低哼聲,一切如果都那麼簡單該多好。那如果我們都不是人,是不是一切就都變的簡單了。那人性究竟是本善的還是本惡的?《看得見風景的房間》生活再困難,我們總還是渴望有一些可以期待的事情,比如某一天孤獨的我們會遇到一個聊得來的陌生人,恰好他住的房間很高有一面看得見風景的窗戶。她很美,終於遇到了一個單純又喜歡她的男孩,只是恰好,她不想活了……至於人物和畫面,兩個新人的青澀恰好是電影需要表現出來的效果。春夏時而驚艷時而樸素是角色應有的飄乎不定,白只對於角色的偏執和神經質也表現的恰到好處。郭富城經過字母+的幾部電影終於擺脫了用力過猛的痕迹,這部戲裡自然,讓人覺得親切。畫面上,大多都是灰白的色調,敘述的方式緩慢卻不會沉悶,予人反思和沉澱的時間。只是壓抑,讓久久不能釋懷。
最後。陌生人,你好~你過的開心嗎?不,是精確的劇情。在倆個小時內,寫出了倆個絕望無助的人,懷著美好的希冀,卻在現實中一點點破滅。生無所依,無可奈何,被動接受。看著別人的幸福,活著,只是一種痛苦那麼,去死吧!
貶低內地人 拔高香港人先看王佳梅 虛榮 為了四千塊錢的耳環去做小姐再看王佳梅的母親 從事著一份不怎麼正經的工作再看王佳梅的父親 喜歡賭球還有王佳梅的姐姐 最後做了單親媽媽似乎每一個內地人都是不堪的再看殺人兇手丁子聰 他殺人碎屍不是變態 而是為了完成王佳梅想死的心愿還有郭富城演的香港警察 負責任的不得了 又善良可能是我膚淺 沒有看懂王佳梅想死的原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