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難是否真的能興邦?
中國有句話,多難興邦,每每在地震等「天災」時會被引用,大家有什麼看法,多難是否真的能興邦
多難興邦實從《左傳.昭公四年》里的「或多難以固其國」一語演化而來,考究其原文,其實說得很平實:
「鄰國之難,不可虞也。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若何虞難?」意譯過來,是說:「不應該因鄰國的禍難而高興(虞意憂患),有的多難而鞏固了國家,開拓了疆土;有的沒禍難卻喪失了國家,丟掉了國土……」用『或…或』正是表示多難可能興邦,也可能不興邦,只是舉其一種可能性而言的。而現在傳媒所大肆宣揚的『多難興邦』一語,似乎是說『多難必能興邦』——此點既違背了常識,也顯然不合原文的邏輯。當然,若是將『多難興邦』僅當成對災難的樂觀態度,對未來的美好期許,我是絕對贊成的。
沒關聯,就好像你失戀了別人安慰你會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其實安慰者也就是說說,能安慰你就夠了。難道要學魯迅,這個國家啊,哈哈哈哈哈。
多病能否健體?
四十六年,宣王崩,子幽王宮湦立。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甫曰:「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填陰也。陽失而在陰,原必塞;原塞,國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
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川竭必山崩。若國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天之所□,不過其紀。」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 ------------《史記.周本紀》多難興邦是什麼時候和天災聯繫起來的。在古代,地震啊這些都是這種性質的好不好。1、兩者之間沒有因果關係
2、脫離劑量談毒性/療效都是耍流氓,明天來50個直徑10千米的小行星平均撞在中國版圖上你覺得是興邦還是滅邦?苦難是否是一個人的財富?看人。
多難能否興邦?看國?
德國30年間在兩次世界大戰上戰敗,國土兩成廢墟,戰後迅速興起。黑非洲從殖民時代開始受盡苦難,獨立後又淪入軍閥混戰、種族衝突、疾病橫行,幾百年的苦難了,還是沒能興起。引用一下美國經濟學家 亨利·赫茲利特(Henry Hazlitt,1894年11月28日-1993年7月8日)在其書中《一課經濟學》:Economics in One Lesson
中文維基:亨利·赫茲利特 英文維基:Henry Hazlitt引用版本:一課經濟學 - 豆瓣閱讀第二篇 課程的應用:2.2多難興邦謬論
講完粗淺的「破窗謬論」,有人會說,任何人只要動腦筋想一想,一定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事實上,穿著各種偽裝的破窗謬論,在經濟學歷史上卻最為頑固不化,而且此種謬論在過去任何時候都沒有現在這麼盛行。如今,每天都有許多人在一本正經地重複著同樣的錯誤。這些人包括工業巨頭、商會和工會領袖、社論主筆、報紙專欄作家、電台與電視台的評論員、技巧高深的統計專家、一流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他們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宣揚破壞行為所帶來的好處。儘管他們中有些人不屑於承認小小的破壞行為中也存在著凈利益,但他們都確信,巨大的破壞行為能讓人們受益無窮。他們吹噓戰爭對經濟是如何如何的有利,非和平時期能比,並向我們展示通過戰爭才能實現的「生產奇蹟」。他們認為,戰爭時期龐大的需求「累積」或「滯積」,會給戰後的世界帶來繁榮。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們興緻勃勃地清點那些在歐洲被戰火夷為平地、必須重建的房子和城市。在美國,他們清點出戰爭期間無力興建的房子、短缺的尼龍襪、破舊的汽車和輪胎、過時的收音機和電冰箱。他們得出了一個令人生畏的經濟總量。其實,這只不過是我們所熟悉的老朋友——破窗謬論——換上一件臃腫的馬甲之後的形象而已。不過這一次,有更多相關的謬誤絞纏在一起,需要我們逐一駁斥。首先,它把需要(need)和需求(demand)混為一談。戰火摧毀的東西越多,它所造成的貧困越嚴重,戰後的需要量就越大。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需要並不等於需求。有效的經濟需求,光有需要還不算,還必須要有相當的購買力才行。當今中國對產品的實際需要相對於美國的需要來講簡直大得不可比,但是它的購買力,以及由此可以刺激起來的「新的生意」相對於美國來講卻是微不足道的。不過,就算繞過了上一個謬誤,接下來還有可能陷入另一種謬誤。持破窗謬論的人常犯只從貨幣的角度去思考「購買力」的錯誤。其實,只要讓印鈔機開足馬力,不愁沒有鈔票。要是以貨幣來衡量「產品」價值的話,那麼以鈔票為產品的印鈔業,無疑是當今世上規模最大的產業。但是用這種方式去解決購買力問題,所印製的鈔票數量越多,單位貨幣的價值就越貶值,貨幣貶值的程度可以用物價上漲的幅度來衡量。然而,大多數人只習慣於用金錢來衡量自己的財富和收入,所以只要手頭多了幾張鈔票,便以為自己過得更好,儘管拿這些錢能買到的東西比從前少,自己實際擁有的東西可能不如從前。現在,很多人把一些「好的」經濟成果歸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其中絕大部分是戰時通貨膨脹造成的。哪怕在和平年代,同等規模的通貨膨脹也能帶來這樣的結果,並且的確產生過這些結果。後面我們還會回過頭來談這種貨幣幻覺
這一半的真相在大部分人看來,就像是總需求增加了。從單位貨幣的購買力降低的角度來說,一部分增長是的確如此。不過更主要的原因還是需求從其它地方轉向了這些特定的產品。歐洲人蓋出了空前數量的新房子,因為他們必須先解決安居問題。可是,在他們興建更多房屋時,可用於生產其它產品的人力和生產能力的減少程度與之相當。人們買了房子之後,可用於購買其它產品的支付能力的減少程度與之相當。人總是顧得了一頭,就顧不了另一頭(當然,要除開額外增加的被饑寒交迫的緊張感所激發出來的更大的生產能量)。
簡單地說,戰爭改變了人們在戰後的努力方向;戰爭打破了各行各業原有的平衡;戰爭重塑了工業的結構。而這種情形又將有其種種後果。將來對於房宅及其他永久性物品的累積需要既經供應之後,則需求又將另作分配。至時,這些興盛一時的工業必將又復相當地萎縮,而讓供應其他需要的其他工業繁榮滋長。最後,我們必須記著,戰後的需求形式,以與戰前相較,其間將不徒無區別可言。需求將不徒從某一商品轉換到另一商品。在大多數的國家內,需求的總量且將萎縮呢。這種情形,實屬不可避免之事,蓋需求與供給就像硬幣的兩面,其實是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同一樣東西。供給會創造需求,因為歸根結底供給就是需求。人們的供給,就是他們為了換取自己需要的產品而必須貢獻出來的東西。在這種意義上,農民為城市供應小麥,即構成了他們對於汽車或其它商品的需求。汽車的供給,即構成了汽車工業中的從業者對於小麥及其他物品的需求。所有這些,是現代勞動分工和交換經濟中固有的特點毋庸置疑,這個基本事實對於大部分人(包括一些被譽為傑出的經濟學家的人)來講,由於工資支付與以及幾乎所有的現代交易都以貨幣為媒介的間接形式等形成的複雜機制,他們認識不清。約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等一批古典經濟學家,雖然有時未能對那些由於貨幣的使用而產生的複雜後果給予充分的重視,但他們至少透過「貨幣的面紗」認識到了基本的現實。就這一點來說,他們比當今那些批評他們的人更勝一籌。那些批評者非但沒能從中得到啟示,反而被金錢的表象搞糊塗了單純的通貨膨脹——也就是發行更多的貨幣,造成工資和物價上揚——看起來也許像創造了更多的需求。但從實際物品的產量和交易量來看,則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所以戰後的需求已經減少的現象,為許多人士所視而不見,蓋以習慣上仍以貨幣支付工資,工資雖經提高,而物價猛漲,所得不足彌補所失,而一般人民每不悉其奧妙,遂處之若素。
茲再贅述一句:戰後大多數國家內的需求,以與戰前的需求相較,其絕對數量必致萎縮,因為戰後的供給必已萎縮之故。此在德日兩國,當尤為顯著,蓋兩國共有數十大都市均已平毀。總之,我們如以極端例子為言,則此點必甚明白易曉。若英國本土所受戰時的損傷,不限於其因參戰而得到的結果,抑且曾下令將其各大都會平毀,各工廠搗毀,所有一切累積資本及消費物均予破毀,因而其人民的經濟水準已同於中國人民,那末,必致很少人士再願談及因戰爭而造成的累積性的及滯積性的龐大需求。購買力之已被掃除,已與生產力之已被掃除同其程度,必致為眾目共視之事。高速度的通貨膨脹,已使物價漲到千倍萬倍,而此足以使「全國進益」的貨幣數字大於戰前。但是因此而受欺騙,甚至猶自以為較戰前為更富的人士,殊不足與之談論合理的辯證。而這些原則不但適用於大規模的戰爭破壞,抑且適用於小規模的戰爭破壞。的確,戰爭也許會帶來一些補償性的因素。比方說,戰爭期間技術上的發明與進步,可以增加個人或國家在某一方面的生產力。戰爭的破壞,確會將戰後的需求從某幾個方面轉移到其他方面。而有若干人士會仍執迷不悟,仍以日益提高的工資及物價估量他們的真正經濟利益,而不深究乎此乃濫發紙幣的結果。此外,又有一種信仰,以為一種對於已經破毀或在戰時不能製造的事物的「抵補需求」(replacement demand),會促成一種真正的繁榮;實則此種信仰同樣是一種明顯的謬誤。
建議大家去看看作者在本書中提到的第一個謬論:破窗謬論。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
我個人的簡單理解就是:人們往往只看到了戰爭物資的生產帶來的生產額以及戰爭破壞所帶來的物資需要,沒有看到其實這只是一種資源的轉移罷了。如果沒有這場戰爭的話人們會用生產軍火軍糧的資源去生產更多的民用商品,人們會用修復家園的錢去將自己原本未被破壞的家修得更漂亮。我一直以為這個詞的意思是多災多難,但仍然自強不息繁榮昌盛的國家……每次看到都熱血沸騰我真沒文化,捂臉……
沒有因果關係啊,不過是災後鼓舞人心的語言。雖然很不喜歡影帝,但是看到他在黑板上寫下這四個字的時候,心裡也是激動了一下呢
非洲:多難興邦?扯淡!
第一次聽到這詞兒是從某影帝那兒 當時就下體充血想要日人
多難興邦,心靈雞湯
這純粹是。。。噗嗤!
如果多難的結果是興邦的話,那麼人類就可以創造災難,以人類的能力毀滅地球都可以,製造巨大的災難有什麼難的。所以這種話當個口號聽聽就可以了。相信了,你就太單純了。
只是一種鼓勵而已,是災禍發生後的鼓勵。
努力是很幸福的過程,解決困難未必是「多難」,努力是很充實幸福的過程,興邦一定要努力和目標明確,那才是必須的。如果「興邦」,必然伴隨「多難」我認為沒有必要興邦了。興邦必少難富足,大家才嚮往興邦,所以多難興邦只是安慰人的話,千萬為了興邦別嘬。
任何事情想好還是要努力,像有位知友回答 苦難能帶給我們什麼 的答案一樣「一個公司想上市,不是老闆帶著所有員工吃三年窩頭就能上市成功的。」 外人看來的困難在努力者眼中,不過是解體的一環,他並沒有當作「困難」去處理。
所以我們不必為了讓別人看起來「牛逼或難以超越」就渲染自己「多難」。裝逼被雷劈~這麼拼不怕把自己玩壞嗎?
不能。
破窗謬論
鄰國多難,可以興邦!
推薦閱讀:
※土耳其獨立後的發展,到底算不算好?
※「山寨文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經濟結構調整未竟,但內外經濟下行壓力很大,重回政策刺激的老路是否有效?政策刺激的方式對您所在的行業有過哪些影響,未來還會有用嗎?
※東莞市內巨型鎮長安 虎門撤鎮為市後會有什麼變化 對今後發展有何影響? ?
※國內哪些人可以稱得上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