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才流向互聯網科技公司,真的存在這種趨勢嗎?為什麼?
前段時間,華爾街日報有篇報道分析,華爾街不敵矽谷,
**************************************************************************************************************之前表達的不完整,其實想說的是,第一,對於畢業生會首選什麼?是互聯網還是金融業,兩個行業都很平均薪酬都很高,國外名校畢業生中出現的這種趨勢是否有背後很好的支撐。第二,現在互聯網金融火熱得很,比如P2P,網路理財等等,感覺機會和成長點很多。但是銀行業務,很多都是非常傳統的業務,整個金融行業都依賴著政策壁壘在獲取高利潤。適合年輕人久待么?是否是在銀行待幾年,熟悉業務後,趁著互聯網金融大風,跳到更具有活力和潛力的互聯網金融企業?。。。。。。。
金融機構人才流向科技公司早已司空見慣。事實真的是這樣么?這是趨勢?背後原因是什麼?薪酬?前景?人才爭奪戰:華爾街不敵矽谷
謝謝邀請。
我曾分別在華爾街和矽谷最典型的兩家公司工作過,在東西海岸都各見過從「另一邊」轉投過來的,在這裡就談談我的淺見。
(以下華爾街公司簡稱 G,矽谷公司簡稱 F)
F公司有一個很好的「午飯輪盤」項目,就是讓我這種交不到朋友的低情商症患者隨機跟另一位參與者(患者)配對吃午飯聊天。在我的輪盤生涯中,我遇到了好幾位原先在投行/諮詢業工作的飯友,有一些是直接跳槽而來,有一些則是讀完商學院(MBA)後加盟F公司。而在美國另一頭的G公司里,從矽谷科技公司跳槽而來的員工則少見得多,即使碰到一個也很可能是因為金融界嚴厲的競業協議,從另一家金融公司離開之後把矽谷科技公司當成療養院休息了一年半載,其間身在曹營心在漢,並未真正考慮在科技公司長久發展的,等競業協議期一過就毫不猶豫地回到華爾街的。從我觀察到的有限的樣本來看,「逃離華爾街」奔赴矽谷的趨勢是切實存在的。
金融界人才的流失還不止於本身在華爾街的人來到西海岸,而是從大一新生註冊「計算機科學101」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在美國讀書這些年,觀察到的現象就是,各校無論是否是傳統工科強校,計算機系的規模都在急劇擴張;而即使是不以計算機為專業的學生,也至少會修上那麼一兩門編程課。不難想像,放在從前,這些學生中的許多人是會以金融為專業,以進高盛為目標的。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轉變,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行業前景。美國新一代精英階層普遍的觀點是看衰金融業而看好科技業,即使在杜克、賓大、哥大這些白人清教徒後裔大本營、華爾街預備隊,持這種觀點的人也逐漸佔到了主流,看看沃頓商學院現在有多少人修了計算機雙專業就知道了。這其中,有少數人可以用清晰的邏輯和可靠的論據來支持他們的選擇,而絕大多數人的觀點則是從眾效應的產物:資本市場青睞科技公司導致媒體關注,而在輿論和影視作品的影響下,美國的年輕一代逐漸形成了「新錢就是比老錢更酷」的想法(以及「老錢都是寄生蟲和吸血鬼」的想法),也並不需要問為什麼,跟著感覺走就是了。這裡我並不覺得這兩種人有優劣之分,畢竟剛出校門的年輕人,憑著一股子熱血做選擇,也未見得就是一件壞事。F公司的首席運營官在她的書中寫道,某矽谷巨頭的前CEO曾對她說:
「If you"re offered a seat on a rocket ship, you don"t ask what seat. You just get on.」
也就不難理解這些人的心理了:誰都不想錯過這艘火箭啊。(雖然有的航天器登陸了火星,有的則是印度發射的)
工作環境。比起金融界西裝革履的成人商業世界氛圍,至少從表面上來看,互聯網公司簡直就是輕鬆愉快的大遊樂園。就拿F公司來說,它有著:
- 開放式的辦公樓,輕鬆俏皮的裝飾風格
- 十幾家早中晚免費的餐廳/食堂,數個免費的冰激凌店
- 每個辦公樓都有的遊戲機,和一個專門放街機的免費遊戲廳
- (免費的)健身房,(免費的)乾洗店,無限供應的飲料零食....
- 隨意的著裝風格(假如本公司以及各個競爭對手公司發的免費T恤也是風格的話)
- 靈活的辦公時間(除了需要開會的日子,其他時候隨時遠程辦公都行,中午來上班六點就回家的人也大有人在,只要把活幹了什麼都是你說了算)
- 更多跟自己相像的年輕人
而對應的,G公司有著:
- 望之令人生畏的摩天辦公大樓,嚴肅的寫字樓式裝修
- 一家死貴的食堂,晚上還不開
- 大多數時候都是放財經新聞,只有世界盃的時候才會切到ESPN的掛在牆上的小電視
- (對員工打95折的)健身房,(死貴的)乾洗店,(經常卡住需要用腳踹的)付費零食售貨機
- 嚴格的著裝要求(每周五是「隨意著裝日」,但是你要是敢穿T恤來,呵呵。。。)
- 即使刷知乎也要來公司的電腦上刷的「刷臉」時間
- 更多有家有室的中年人
大多數人討厭變化。而對於人生經歷只在校園裡面的新畢業生而言,這二者他們更熟悉更親近哪一個,自不待言。
工作本身。對於初級職位來說,互聯網科技公司的工作內容至少看上去要比大投行有趣得多,雖然我覺得大多只是搬磚頭和搬五顏六色的磚頭的區別,不過大多數人還是覺得寫一個「舉報」按鈕要比給老闆的報告改錯別字要有意思。(關於投行員工的日常工作,請關注 @蘇嗎里的專欄新銳投行民工的日常 - 知乎專欄)當然我要說,金融界最有意思的公司在買方,但是職位實在太少了,這方面 @Emily L的兩篇專欄寫得很好(本科畢業做投機 - 投資筆記 - 知乎專欄 和 本科畢業做投資 - 投資筆記 - 知乎專欄 )
人際關係。華爾街是一個殘酷的世界,你的利潤都寫在別人臉上。當然,這個的前提是你得是前台員工(對於投行來說就是投行部,資管部,交易部,投研部,私人銀行部),假如你不幸在中後台,就不要指望前台員工會給你太(ren)多(he)尊重了(見MI的老文 Holla Back, Office: 7 Reasons You Shouldn"t Work In The Back Office)。而在互聯網公司,人與人之間則要友善得多,雖然某些特定職位偶爾有些人比較有優越感,至少能做到不同崗位之間在面對面時能保持基本尊重。這一方面源於生存/競爭壓力上兩個行業的不同,另一方面也是兩岸文化的差異使然。
薪酬待遇。之所以把這條放在最後,是因為這是相對不好比較的一項。總體來說,即使是各大投行把新招畢業生的起薪提高了20%之後,和矽谷一線公司仍有20%以上的差距。傳統印象中,金融工作(在夢裡)有著更豐厚的獎金,但在今天,這方面的差距幾乎被科技公司慷慨的股權激勵抹平。很多人甚至表示,比起事先沒底而且江河日下的金融年終獎,更喜歡心裡有數可以看著一點點漲上去的期權和股票。
上面所述的原因,更多是解釋為什麼大學新生更傾向於攻讀計算機相關的學位,以及新畢業生為什麼更傾向於投奔矽谷。而對於文章開頭提到的,我在F公司遇到的那種本身已經在金融諮詢等「老錢」行業打拚數年的金融老兵,他們轉投矽谷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金融行業陡峭的金字塔,以及矽谷對非技術型商業人才需求的覺醒。在金融界,假如以跳槽到一流買方或者升為董事總經理級別人物為「成功」的話,大多數人都會在成功的媽媽那裡被卡住甚至是刷掉。在我的另一個回答(投行和商行的 VP 或者 SVP 算什麼級別的 title ? - Jianchi Chen 的回答)中,我說過在G公司,90%以上的人升到副總(VP)級別這輩子就算到頭了。對於很多有野心有抱負的金融人士來說,這是不可忍受的。而在美國的另一邊,矽谷的大小公司們在經歷了各種糟糕的管理層之後,也開始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優秀的專業企業策略、市場研發、銷售、品牌人才是多麼重要。一度倍受鄙視的MBA們,終於發現科技公司的大門對自己敞開,而且位置還不少。而從Wealthfront,Lending Club 等金融科技都沾邊的矽谷企業發展起來之後,對「另一邊」的人纔則更是求賢若渴。一邊是眼見升職之路遙遙無期,再待下去腦袋就要在天花板上頂出包了;另一邊是新的機會可以施展所長,順帶把握世界信息脈搏,選擇也就很明顯了。
不能同意 @Jianchi Chen 更多。
最近在一次公司內部交流中,某知名PE的CEO說了他對未來各行業前景的判斷,他覺得傳統行業,特別是金融行業中,無論財務、會計、投資還是銀行……都不會更好了,與互聯網科技結合的、特別是人工智慧方面,前景應該是無限的。
當然這些話可能有點耍滑頭,新的總是有更大想像空間。但畢竟科技在進步,抱著百年歷史的銀行不放,我們真沒什麼出路。可說回我們身邊的互聯網金融,雖然缺少真正有實踐經驗的金融從業者,但似乎他們也不太需要,他們還處在拼宣傳、拼規模的階段,遠沒有走到拼產品、拼人才的時候。而且中國金融從業者這個不太老的錢,似乎也不太看得起那些看起來隨時像要倒閉的新錢。
就中國來說,從金融業到互聯網的大規模人才流動可能還沒開始。1,存在。只不過需要澄清的是,大部分金融專業或者金融行業的人轉向科技產業,是因為科技產業已經成熟到一定程度,互聯網公司為首的科技公司已經轉型為複合型的企業而不是單純以某一類單向服務撐起的公司,於是公司的管理團隊開始擴大,商業人才和熟悉融資方面的人才在團隊中的地位開始提高,而不是單純以往純工程師主導的團隊。
2,也有科技行業的轉向金融的,但是就個人觀察的數量級來看,年輕人一代還是轉向科技行業的更多。至少說,即使老派精英家庭出身,對於科技行業的普遍觀點是看高的。其次,學校中開始選擇計算機專業課程作為輔修的人也越來越多。
3,矽谷普遍起薪比花街高不少,尤其是初期職位方面的篩選力度不如花街,花街的初級職位篩選排除target school和亂七八糟的簡歷審核以外,金融初級職位的工作實在沒有多大意思,而且工作時間和工作壓力普遍更高而且報酬一般。花街的個人職場的成長性似乎高於矽谷,但是從整體成長性而言,科技行業未必差,畢竟目前科技也start up受資本市場關注度很大。而且最重要的是,科技行業整體估值較高,企業對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企業很願意花大錢招人,而且科技行業的篩選門檻比金融業友善很多,大量層次的人才都可以進入這個行業。4,不僅僅是矽谷和西雅圖,哪怕是紐約本地,達拉斯,鳳凰城等地的新興科技產業地區,企業文化和風格,以及節奏都很接近於大學的節奏,團隊分工+扁平管理+時間和工作地點自由。而相對於垂直管理或者環狀管理的花街企業而言,顯然是更適合年輕人的風格。5,金融業現在被壓製得很慘,無論在民眾還是左翼政客心中,整個行業就成了完全不創造任何東西的蛀蟲行業,調控政策頻繁,財稅壓力往金融行業上面加,整個行業是陷入了中質態。而且,目前的趨勢是會繼續向金融業開刀,而且媒體業喜歡拿金融業炒題材,去迎合中產階級+底層對於所謂「99:1」的戰爭。6,人際關係系統也差很多,在花街工作幾乎要系統掌握一系列人際關係學和交往過程中的大量注意事項和規則,尤其是在工作場合中,大量的言語行為是受限制並且要考慮到在這個特殊場合可能發生的作用,於是有大量的規則你需要去遵守,比如說,表達某些傾向也是需要避免的行為。所以花街的人際關係就是「生活政治化」,尤其還處在紐約這個大環境中。科技行業,顯然是要好很多的,人際關係和大學生差不多。7,技術實現是相對更有成就感的事情,因為科技產品從研發到商業運作都是小團隊在各線集中處理,每個人在團隊中有一定「歸宿感」,對於整個項目也有成就感,這和分工鏈條龐大的金融業不一樣,公司的盈利有你一份,但是你感受不到你做了什麼東西出來。我必須旗幟鮮明地說:這是一個比較含混不清的問題。金融人才流向科技公司,從華爾街的金融機構流向科技公司,本質上他們還是做投融資相關的事情,並沒有把金融人才搖身一變成研發人員。現在很多的年輕金融人才一畢業就進入了金融公司,完全沒有和實體產業打交道的經驗,在分析企業的價值模型時只能以特定行業的benchmark來標定。對於創投風盛行的矽谷,很多科技公司的估值無法以傳統成熟企業來做參考,而這些企業卻蘊含著高速成長的基因。作為一個致力於在金融市場中有獨立觀點和睿智判斷的金融人才,到矽谷科技公司去謀求一些財務和投融資相關的工作,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創新型企業的發展軌跡。所以,我個人覺得這種含混的問題掩蓋了人才流動的實質。
事實就是:1、金融和互聯網大體上是當今最高薪的兩個行業2、金融的會有很多想去互聯網闖一闖3、互聯網的也會有很多想去金融行業看一看的。為什麼不去別的行業呢?你不會和錢過不去吧?
存在,我們院今年畢業的同學裡,收入最高的是一個去谷歌做程序員的哥們,他丫學了七年金融
金融業八成是騙子啊當然生物更多
是有這個趨勢,從Mitbbs各版的討論程度上可以看出。我畢業那會,人人都想上街。中國人大都學理工,能找個中後台的quant 職位就有種人生贏家的感覺。po主也是那時上了賊船。
這幾日再去回去看看,人人都爭相比較幾個大互聯網公司的Offer。
其實我想說的是我的感悟:作為個人發展,追著趨勢你永遠是落後者。更應該問問你有多愛那個行當。按照自己的節奏走。不要一窩蜂扎堆華爾街金融公司,目前都已經是以軟體開發為主的公司了。
個人覺得宋光的答案bug比較多,來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1.矽谷和華爾街拉仇恨程度是不相上下的。「佔領矽谷」,不僅很多人聽說過,而且是最近越來越火的topic,比如:Should Occupy Wall Street Occupy Silicon Valley Instead?
Please protesters, focus some of your energies and innovation on the West Coast and emerging markets, and don』t just protest suits on Wall Street. That makes you seem out of touch.
夠直白嗎?固然,這裡面有金融從業者的自辯,但如果沒有人聽,他們沒法這麼講。搜一下occupy silicon valley, google出 11,400,000 條結果,很不少了。
2.美國人不太喜歡批評技術進步帶來的job loss,但這次實在太嚴重。關於技術剝奪job的前景,可參閱Race Against The Machine. 當然作者也是個經濟學家——這些人某種意義上是技術進步的受害者(雖然未必波及他們個體)。
3.金融精英離開華爾街選擇矽谷的原因很簡單:
(1)近年來美國重拳打壓華爾街,鼓勵技術,矽谷經濟蓬勃發展,MBA選擇矽谷收入沒有太大變化,甚至更高。頂級MBA出來進麥肯錫年薪16-20w,進Google一個價甚至更高,進startup賭未來的機會更是金融業、諮詢業少有的。至於法律....這個行業還能養得起幾個人?少數得益者有幾個不是做IP litigation和tech firm IPO?(2)tech firm大量需要金融諮詢人才的時候通常已經進入了發展中期,lifestyle大幅好轉,跟投行諮詢律所比,能更好地實現work life balance。而另一方面,服務業精英進入tech的空間還很大,遠沒有像傳統商業服務這般飽和。
(3)乙方永遠是乙方,還是甲方好幾乎是每個服務行業從業者的心聲,掙多少錢也改不了想當大爺的願望,無論那是不是幻想,反正先進去再說。當大爺的終極是擁有自己的公司,做諮詢、投行的人行業接觸面廣但不精通具體行業,有創業理想的人會選擇在mid career進入industry是很正常的,其實從前也一樣會,只是沒現在這麼受關注。(4)我們聽到的大部分是中國人的聲音,tech firm管綠卡,投行諮詢法律因其高流動性,很少能sponsor身份。越來越多的在美商科人才會考慮為了更連貫的生活而投身tech:有錢,有work life balance,有卡,何樂不為?(5)為技術公司服務給人一種我很酷的幻覺——是的,是幻覺,越來越多的學者撰文指出tech firm在唯利是圖方面跟傳統行業沒太大區別,當你討論IPO時那恆為IPO。不過比起搗鼓錢,argument甚至更虛無縹緲的idea,覺得tech更可靠更實在,因此更reliable甚至更高尚,可能是人類本能吧...(6)加州的陽光和天氣是東部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好吧其實我主要是為了說第六點ww1、人才從金融機構流向互聯網企業,這個在國內還並不明顯,可能和國內的互聯網金融還剛起步有關。2、金融機構的人才流向互聯網企業並不是去做程序員,而還是做金融投資相關。這和最近互聯網行業發展迅速、規模擴大有關。看看谷歌、微軟和蘋果的市值,比傳統的石油、電信巨頭的市值還高,說明互聯網行業的繁榮,那麼人才流向更繁榮的行業是合理的。3、互聯網金融並不是和傳統金融行業割裂的,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或者平台,只是金融拿到互聯網的平台上來做而已。所以人才從金融機構流向互聯網公司的金融部門,其實本質上是人才從一個飽和的行業流向了新興行業而已。4、注意,只是今年從事互聯網的金融人才增量大於傳統金融行業而已;如果論全部數量的話,毫無疑問還是華爾街遠多於矽谷。
Jianchi Chen 已經說的很好,我再就從投行轉tech的情況來補充幾點.
1.就目前來看,tech的exit options要多很多.畢竟大的投行里升職機會就那麼多,買方更難進.ib裡面的升職競爭激烈,沒有那麼容易.
2.防患於未然,在ib里干久了的話,如果遇到危機被裁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08年的時候,很多vp被裁後都找不到工作,找其他行業當時都很難.現在,科技業很多公司主動招手,strategy/marketing/product/finance都招人,給的待遇base要比投行高.
3.能進投行的人,很多人本身都有想法,有很多startup idea,性格比較aggressive,偏向take risk,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很多出來辦自己的startup或者加入大學同學開的startup.
4.有些人打算拿entrepreneur的經歷美化簡歷,為申請頂級商學院做準備.畢竟投行和諮詢公司出來的人申請頂級商學院的競爭最激烈,因為類似背景的人太多了.
5.role model和peer的力量,曾經的大學朋友或者同公司的人出來辦startup成功的例子也有一定激勵作用.
我個人感覺,現在科技業的火是有基礎和支持的.很多傳統公司都想做millennials的生意,但是卻沒有那麼容易.millennials的消費習慣會改變很多傳統行業,產生大量startup.畢竟,我們現在的生活跟十年前,十五年前大不一樣了.美國的發展向來是靠變革式的創新發展的,而不是像歐洲很多國家賣包賣表賣情懷.我現在在一個做金融的互聯網公司。。。這該怎麼算?
金融行業新的一輪人員迭代,互聯網才發展幾年,金融發展了多久了,想想也能明白去互聯網公司的人估計吃不透金融領域。
首先 確實有這個現象,包括在中國這個趨勢也表現的特別明顯
其實 原因:1.金融脫媒 2.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 3.人才過剩 4.邊際成本 5.規模效應
最後 趨勢:金融會越來越互聯網化,計算機化。金融做為資金中介提高效率的作用,會大大落後於計算機系統,未來就看監管層是怎麼定義的,不過在歷史發展面前,沒有什麼能擋住互聯網改造每個行業的車輪的。金融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互聯網是一個嶄新的行業,然而兩者的結合是必然的,原因就在於兩個行業最本質的特徵在於融通——金融就是財富的融通,而互聯網是信息的融通。如果認同這一點,就能明白互聯網金融行業,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觸網還是互聯網公司跨國界玩金融,目標就是在業務上能同時處理相關聯的錢流和信息流。
互聯網金融的特點要求需要什麼樣的從業人才?外匯投資理財平台需要什麼樣的團隊?以英倫國際的投資理財專家團隊為例,互聯網金融,需要這樣的人才。
首先是節奏匹配的人才。英倫國際的專家團隊成員都是金融行業的專家,長期從事金融交易行為,因此能更匹配互聯網金融的節奏。因為互聯網行業的節奏太快,在主動和被動之間,互聯網傾向於主動,而金融則傾向於被動。金融創新是要讓步於風險防控的,互聯網行業的從業人員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理解金融行業從業人員所具備的對於風險防控的重視程度。
其次是服務理念至上的人才。英倫國際的專家團隊的講師和策略師常年帶領客戶穩定盈利、分享交易理念。金融行業也屬於服務行業,但同樣叫做客戶關懷,和互聯網行業的做法就有著天壤之別。互聯網是冰冷的,無論多麼便捷和草根;金融是熱情的,無論多麼高端和貪婪。因此樹立了服務於客戶的理念,擺脫互聯網冰冷的桎梏的人才,才是互聯網金融平台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