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王小波是20世紀文壇的最美收穫?

個人覺得他的文風相當怪異,像是白銀時代這書我都不知道他到底想要表達什麼,總覺得他好像很喜歡性描寫……


首先,我熱愛王小波。

其次,王小波是中國二十世紀文壇最美收穫這種話被他本人聽到了估計會從墳墓里爬出來再氣死一回。(一個像王小波這樣幾乎可以「明辨是非」的人若是聽了這種稱號大概會胡鬧一通,覺得是編輯部的母雞們在讀者脖子上的雞窩裡下蛋了。)

這種問題向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個人,尤其是名人,隨口褒揚一個作家的話很可能被記錄下來口口相傳;出版社也可能出於宣傳和提升銷量的原因,也可能隨手賦予作家們各種英雄豪情式的稱號。每個人的喜好都是很私人的;對於其他人相當有價值的作家不符合自己的審定標準也很正常,不需要因為自己不了解別人給予某作家的稱號就感到困惑。(這就牽涉到幾句題外話——你讀書是為了什麼,享受思考的趣味性,還是為了和別人交流。如果是前者,去弄明白「社會對其評價」這種事是沒什麼意義的;如果是後者,「交流」並不代表「贊同」,其出發點也依然是自身思考成果的交換,所以無需關心「最美收穫」這種出版編輯印在封頁上的蠢話。)

對於我而言,王小波的確是一個非常具有美感的作家,在我看來他的美表現在理性化的同時非常詩意化;同時也是一個格外誠實和具有爆發力的人,一個真正有趣的人。我個人覺得王小波的理性(高超的信息處理和辯證能力)與浪漫性(比詩人更加詩人,天真起來帶著純潔的傻氣)都如此濃厚以至於幾乎不可能同時存在於同一個人身上,這種根本的矛盾在王小波的文字里完美地融合,使他的思想和行文都充滿了魅力。

從王小波的小說中可以看出他的理想化和浪漫情懷,圍繞明確的主題和主體展開情節豐富的各種故事。問題里提到的白銀時代其實有著其非常清晰明了的思想宗旨,就是反烏托邦。作為時代三部曲中的未來部(第二部),白銀時代準確而近乎荒謬地描寫了王小波想像中的未來世界,全書行文有種非常深刻的無奈和無力感,並且有著與他其他作品中的情感都不太相同的東西——巨大的憤怒。白銀時代在我初中時是我最喜歡的小說之一,因為它荒誕的表面下是真實的「社會人看社會」,對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子來說簡直再新鮮不過了。並且時代三部曲的共通點是沒有一些其他作者書里心靈雞湯式的說教和論理,而是簡單的情感抒發和觀點碰撞,仔細讀進去實在非常吸引人。題主覺得「看不懂」,可能是自己讀書不夠,對當時的社會狀態了解不夠,閱歷不夠或者其他原因(例如完全沒有靜下心來好好認真讀一遍)。

相對小說,我真正喜愛的是王小波的雜文,原因非常多;而最簡潔明了和最核心的原因可以總結成一句話——在我看來王小波的雜文是思索而非辯駁的傳達工具。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對比王小波和其他一些中文大家,很容易發現他的特點——王小波寫雜文情緒非常平穩。我所指的「情緒平穩」並不是文筆中和,態度溫潤;而是一種即使諷刺和比喻用得再多也不會讓文章觀點和討論結構失控的極強的平衡能力。王小波在思考的時候是真正的「講道理」,闡述自己的思索結果,而不是像大多數作家那樣提出一個理論以後就期望讀者們全盤接受(沒錯,非常可怕的大多數作家——如果文章的目的不是表達而是說服的話,讀起來就像噩夢一樣),並且他從來不會胡攪蠻纏或無理取鬧,更不矯揉造作,而是格外平靜地把事實擺出來,冷靜而有趣地寫東西。更準確地說,當大多數雜文都在抒發感想和試圖辯駁這個階段時(甚至連我非常喜歡的錢鍾書也不能擺脫這個怪圈),王小波直接進化到了「論理」,這種究極程度上的控制力簡直再有美感不過了。讀王小波的雜文,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他是在根據有限的事實和趣例在無限地自我討論,即不是在闡述,而是寫下了一個思考的過程。當我感覺我是在通過他的思索而邊閱讀便探索他的思維,而不是邊閱讀變「被傳達」什麼信息時,我能夠在讀王小波的文章時真正享受「思維的樂趣」。


白銀時代的路數比較怪,直接看是很難接受。

可以先看一下黃金時代或者尋找無雙 萬壽寺等,對小說不感冒可以看雜文集。

不知道文壇最美收穫是哪裡的結論,不過對於我,確實是最大的收穫。


它本身就不是一個幽默的人,非要以一種插科打諢的方式來描寫,網路上很多人熱捧他,而我覺得也就那樣,一本書能記住的就那麼幾句話,而且他也是康德,羅素的腦殘粉,整天羅素說羅素說,讀者要是真這麼有品味,直接看羅素不完了嘛

其實他沒有那麼壞,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他想表達什麼,就胡亂贊,嫌煩,尤其是他老婆李銀河,更是感覺噁心,哎,吐槽多了,不厚道,匿了吧


推薦閱讀:

王小波為何有如此大的影響,他去世前到達巔峰了嗎?
王小波的紅拂夜奔是不是不尊重女性?
如何評價王小波的《三十而立》?
誰適合演王二,誰能拍好黃金時代?
什麼樣的行為才叫把肉麻當有趣?

TAG:作家 | 文學 | 王小波 | 中國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