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行業,你認為目前國內自主品牌發展的瓶頸是什麼?


1)國企缺幹勁,民企缺資源缺人才。

2)缺少高端研發人才。拿汽車電子來說,我在國外某車企技術中心呆過,他們是1位有30年經驗的專家帶著3~4個20年左右經驗的經理和主管、30多個3~10年經驗的工程師在做;而國內是3~4個5年左右經驗的經理和主管帶著30多個1~3年經驗的工程師在做。。。


——&>

個人感覺這其實是一個蠻沉重的話題。

100多年以前,中國大街上跑的汽車都是「萬國牌」汽車。100多年過去了,中國大街上跑的依然還是「萬國牌」汽車,只不過多了一批中國產的自主品牌,這還是李書福和尹同耀們奮爭的結果。

——&>

先說說國營汽車企業。我的父輩們就在某國營汽車企業工作,言傳身教之下對其也有一些了解。大家其實都知道,國企是有很多國家給的便利性政策與補貼的,但是他們本身沒有太多的發展意識。所以很多時候會出現某一款車賣二十年三十年的情況出現。另外一個就是他們也沒有太多的追求利益的主觀意識,曾經聽說某一國營汽車零部件企業老總說過,他們工廠一年的利潤能夠達到200萬就足夠了(言下之意沒有虧損已經是很不錯的了,他們也沒有追求更大利潤的主觀要求)。當然這也並不能代表所有的國營汽車企業,僅僅說下我的所見與所聞吧。

後來幾乎所有的國營汽車企業都開始了合資。也幾乎所有的國營車企的主要利潤都來源於合資工廠,就更加沒有發展自主品牌的主動性了。他們很多時候都在期待或者談判,希望對方能夠拿出更多的車型到國內來上市。如果對方拒絕或者不願意拿更多的車型到國內來生產,他們就變得岌岌可危了。

自從廣本推出理念與東風日產推出啟辰之後,國營車企開始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既能體現自己的品牌有發展又能繼續從國人手中賺錢的好方法。也就是拿合資工廠中已經停產或者即將停產的車,換個車標,改點造型與內飾,就說是自主品牌,自欺欺人的說是掌握了核心技術。某一國內重要車企(所謂的四大之一)就曾找到我們說要開發一款自主品牌的車,需要我們給開發零部件,說其車身、玻璃等都是和某合資品牌的車是一模一樣的(該合資品牌的車是該車企的合資廠生產,即將停產,某零部件也是我們生產的)。其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能降點價。好吧,這樣看來所謂的合資自主為何物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

這樣的自主品牌能有發展嗎?

——&>

再說說民營車企吧。當年我畢業之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某民營汽車企業的研發設計部門工作。和國營車企相比,民營車企缺資金、缺政策、缺人才、缺技術積累……凡是大家能夠想像得到的,他們幾乎都缺。特別是人才,流動性特別的大。在民營車企,幾乎大部分的設計人員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甚至於二十四歲就當上某某研發部門的主管的比比皆是。當時我在那裡工作了一年之後就已經被好幾個新來的同事稱作為「資深工程師」了(實在是汗顏!)。我在前兩個月出差順便去了一趟之前的公司,當時整個辦公室里的七八十號人,到現在我還認識的幾乎已經不超過十個人了。

在民營車企,大家幾乎是以自己的熱血與青春,在設計研發與生產著一輛輛自主品牌的車型。但這始終不是長久之計。沒有技術的積累,沒有人才的積累,生產出來的汽車(不管是抄襲還是正向開發)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小問題(同一款車從開發到生產可能已經轉手了無數個工程師了,甚至都不一定還找得到之前負責的工程師跳槽去到哪裡了,有一些小問題也是在所難免)。其實很多時候不是不想做好,而是因為種種客觀原因造成的種種問題。

順便說一下,在國內汽車行業,待遇最好的是合資廠(比如說前些年曝出的二十八個月年終獎的新聞,即是冰山一角),其次是國營車廠,最後才是民營車廠,這也是民營車廠人員流動性特別大的原因之一吧。

——&>

再說說與汽車相關的汽車零部件行業。大家都知道汽車廠商,知道很多汽車品牌,但其實很多汽車零部件企業比某些汽車廠商還要重要。打個比方來說吧,假如國際幾大汽車零部件商(博世、電裝、大陸、法雷奧、德爾福)整體退出中國(包括他們的合資企業),中國基本上就造不出幾輛車來了。在汽車行業內的都知道,電裝主要靠日系車企的支持。而在中國呢?幾乎沒有幾個真正受到車企支持的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

隨著自主品牌這些年的發展,對零部件的採購上,大家已經不再停留在能裝上、能用的層次上。很多自主車企都開始有了更多的要求,但是幾乎絕大多數都不知道該有一個什麼樣的標準(大部分國標基本上都是照抄舊版本的歐標,只能算是基本要求),而且大部分限於成本的控制,根本不願意去應用一些新的技術。

——&>

每次看到汽車銷量排行榜,都會小小的心疼一下。排在前列的幾乎大部分都是外國品牌的汽車。還是懇請國人多多支持一下自主品牌吧。謝謝大家!


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問題還是工藝方面,工藝在很多時候是衡量國家工業發展火候很好的一個依據。

首先,國內很多自主品牌的汽車造型設計都難以擺脫國外車型的影子,有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國人的創新能力不足,而是有很多非常好的設計因為國內的工藝達不到性能要求而只能停留在草稿紙上。國內的一汽大眾CC轎車也是因為國內的工藝水平不行,而本身在國外都是採用鋁合金車身的到了國內都只能用鋼製。

其次,自主品牌的發展歷史還是有限,在很多方面的調校經驗有限。而懸架調校、發動機標定等都是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的。(當然受制於工藝水平,有獨立開發發動機能力的自主品牌似乎也就只有奇瑞了)

其實還有一點最主要的,就是民族工業發展的氛圍並不好。企業的領導者太看重經濟效益(當然同時也有自己的私囊),很多技術方面的問題會知難而退,繞道而行,使用國外的成品,盡量走合資的路線,最終導致受制於人。對於本來工藝水平就亟待發展的民族工業更是雪上加霜。


品牌溢價上不去,三大件受制於供應商。


努力賺好錢or專心坐好車

從細節上看,一個車廠的不同車型,他們的隨車手冊的樣式都是五花八門的。每個項目組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利益。國內公司,國際公司,備件部門各有各的資料庫。淘汰車型,落後產能,換個標,新搞個公司繼續賣。不用問什麼瓶頸,還遠沒到說瓶頸的時候。


人機料法環,也許並不恰當,但是總想總系統思維分解問題也許是工程師職業病吧,先說關鍵我們圍繞那個點來說,產品,我們曾經總特別簡陋的生產線造出某豪華品牌國產車型中質量最好的一個車型。產品力才是關鍵。

1.人才,校園人才,畢業後最好的人才都爭先恐後進入外企/合資,一句話,掙得多,然後在外企研發中心醉生夢死,明明有RD的潛質偏偏成為PE,社會人才,做的好的學習能力強的最終還是想辦法練好英語進入合資,海龜有工作經驗的人才,在運作成熟體質下工作久了想回國干一番事業談何容易

2.我們來說設備,工藝製造設備是一個國家工業基礎水平的提現,顯然我們不行,國內主機廠日韓設備比較多,德國設備顯然我們用不起,因為我的車不掙錢,實驗驗證設備,個研究院確實不夠充足,今天看了個新聞,上汽自己改了個熱能風動實驗室,1.5個億,雖然不多但對於國內自主品牌算不錯了

3.零部件的核心質量標準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4.產品開發方法,工藝開發方法,項目管理方法,實驗驗證方法,給我最大的感覺是德國人所有東西都有一套成熟體系,買個人都從骨子裡按照這個思維推進項目。而我們就一個字亂,全屏個人素質。

5.環,這裡我只想說一個字錢,大環境不相信自主品牌所以我們掙不到錢,然後捨不得花錢,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知道怎麼做,但是老闆不會買單的。

寫的比較亂,見諒


還在以低價錯位來搶市場。總是跟在合資後面吃漏下的剩飯。

每個級別不論SUV還是轎車都比合資便宜幾萬,錯開價格後用性價比吸引想買更大尺寸更大馬力但是預算不夠的用戶購買。

確實能打開一定的市場,但是口碑品牌也受到了傷害。用戶對自主品牌更加挑剔了。

我認為破局的最好辦法就是打破常規,弄出一些獨有的東西。說白了,就是給你一些同價位甚至更好價位合資品牌沒有的東西。

哈弗H8就是個例子,既然都20多萬了,弄個全是四驅咋樣,畢竟漢蘭達和銳界也不過時適時四驅。

換句話說:給消費者一個不買合資的理由。


我覺得問題的問法是「自主品牌可以發展到什麼時候?」/「自主品牌以後會怎麼發展?」/「自主品牌還會發展嗎?」

20多年前我們打開市場換技術的時候估計很少有人會預計到這一放閘,進來了幾乎所有的洪水猛獸。自主確實有機會成功過,當所有的合資企業沒有意識到廉價車的潛在需求的時候,奇瑞、比亞迪、吉利都或多或少有過成功,但產品只是在某個價格區間有優勢,缺少品牌認知是遠遠不夠的。

前一點,一些外資認識到價格的意義,把定價策略靠近自主品牌,那麼自主品牌的價格優勢就不大了。

後一點,品牌上更是外資的優勢。所有的品牌都是建立幾十年上百年的洗禮才進入中國的,都是在其他市場獲得過成功的品牌。就好比我們都足球,所有的中超俱樂部都想打造百年品牌,但只有真正活到一百年的品牌才是一個長久的、有影響力的品牌。

我們現在最成功的自主無非是長城和長安,前者已經算得上是一個持久的成功品牌了(相比比亞迪奇瑞),但長城靠的是逆向研發、低成本高效率地佔據市場,這樣的模式可以像魏建軍期望的那樣去對標保時捷等等嘛……

還有長安的成功,如果想要想長城那樣有持續的成功,光有現在低價區間、靠著外形取勝的車型是不夠的。但是至少這兩家,還有過去的比亞迪奇瑞都的確高光過,北汽不也開創了電動車之路嗎……

自主先要成功,想要和合資對抗的路還很長。百年俱樂部也得先活過百年不解散才行啊


瓶頸在於主流的大企業都是國資背景,而汽車又是相對競爭的市場。這樣,這些大國資企業依靠政策和資金優勢,打壓了國內 民營主機廠的發展,所以民營品牌的發展受到制約。而國資企業在(真正)競爭的市場表現都很難完好。何況要發展一個好的汽車企業或者品牌需要有長期的投入,而這些大集團的主事人任命方式又很難保證現在的投入在2,3十年後收穫的時候他們能獲得相應的收益。最終的結果就是外資品牌佔領了大部分市場,而和外資合資的國資企業則取得了短期的巨大財務收益。


不少回答都很有深度,我說個不那麼深的——價格。

我們(易車)和可瑞德一起做了個調研【圖文】數說車價:自主品牌的10萬元「天花板」

根據易車等汽車類垂直網站上用戶提交的自己購車實際成交價格,針對不同品牌的自主汽車做了一些簡單的分析。

結論略悲觀,自主品牌汽車在價格上的「天花板」依然存在,相對樂觀的是,這個「天花板」提高到了10萬元這個級別,並且如長城、吉利、江淮這樣的品牌已經比較接近這個天花板了。比較特殊的是比亞迪,單車成交均價達到10.5萬元,自主品牌第一,不過仔細分析,目前熱銷的電動車貢獻最大,動輒20萬元以上的車價,直接拉高了比亞迪品牌整體單車成交均價。

放幾個對比圖,下圖是2015年自主品牌汽車的銷量榜單。

接下來是各品牌單車成交均價的榜單。

表現最搶眼的長城汽車,旗下各車型成交均價如圖。

雖然一直有不少唱衰長城汽車的聲音,但考慮到長城汽車目前75萬輛的銷量(上圖中85萬輛是包含了皮卡等商用車,轎車+SUV的量是75萬輛多一點)排名自主品牌第二,單車成交均價也是第二,這意味著無論單車利潤率,還是總體的利潤額,長城汽車依然是自主品牌中的「頭牌」!不過個人認為最有潛力的是吉利汽車,旗下各車型單車成交均價如圖。

做這個圖的時候,博越剛剛上市,還沒有銷量數字。接下來以博瑞、博越這樣的車型為代表,吉利汽車的單車均價提升潛力非常明顯。

至於銷量最多的自主品牌——長安汽車,具體表現可以在全文鏈接里查看,個人覺得表現平平,雖然銷量排名第一,但在2015年長安汽車超過100萬輛的銷量中,以微面為代表的廉價車型佔比較大,直接導致單車成交均價最低……

價格這事兒,也許消費者會覺得越便宜越好,恨不得6萬塊買個七座SUV還比漢蘭達配置高,不過大家心裡也都清楚這種思路基本上就是扯淡,隨著中國消費者對汽車認識越來越深、消費越來越理性,對價格這事兒終歸會有一個比較理性的認知,現在有這麼多人願意花十幾萬買一個自主品牌產品就已經是證明,在這方面長城、廣汽傳祺、吉利都是走在前面的品牌。

對汽車廠商來說,在消費者買單的前提下,一個儘可能高的單車成交均價意味著未來可投入的資源、研發的能力、後續的車型、企業的發展等等等等,不需要我在這裡多說了。


我個人認為瓶頸只有一點,就是國產車企無法從"追求利益最大"的泥潭中逃脫。


我感覺最大的瓶頸還是國人對品牌的認知狀態。

我之前是奇瑞A516,開了3.5年,6.5萬公里,任何毛病都沒有,而且車子做工用料都很足,配置很高。 車價只有5.68萬,但是比七八萬的悅動,福瑞迪等同級車不相上下。

現在是邁騰1.8T,車本身也不錯,但是會有小毛病,例如DSG和中控異響等

所以,我覺得發展瓶頸不是技術方面的問題,而是國人對於品牌的認知問題。


重競爭不重合作,從沒見上汽和一汽能真正坐在一起干點務實的牛b的事情


短視,現在中國人做生意都以利益為主,沒有做百年企業的夢想!


國人對品牌的認知問題,企業對利益的過分追求,以及汽車的工藝各種技術問題,都在卡著中國汽車的發展


其一,國內市場不成熟,沒有自己穩定的銷量榜。

其二,汽車品牌眾多,核心技術研發過於分散,沒有資源整合。


推薦閱讀:

國內有哪些類似無印良品、優衣庫的品牌?
ZARA這一季有哪幾款最值得購買?
凡客品牌是如何打造起來的,中間有哪些重要的節點?
國內的比較好的女包品牌有哪些?
國內有哪些逼格高的新興品牌?

TAG:品牌 | 汽車 | 汽車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