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推算《笑傲江湖》故事發生的時間?


把現有答案基本看完,歸納一下,大致分為四個流派:

————————————————————

第一類:考據斷代流

特徵是以地名、官職等考據作為斷代依據。

對於這一類回答,私以為除了賣弄學識外,對解決本題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添亂。

難道我能根據《三國演義》中出現後代地名(如解良、德州),得出《三國演義》並不是發生在漢末三國的結論么?當然不能!

難道我能根據《俠客行》中耿萬鍾知道「觸電」的感覺,得出耿萬鍾生活在近現代的結論么?當然不能!

耿萬鍾心知石清內力厲害,這一腳倘若踢實了,柯萬鈞的右腿又非折斷不可。他武功見識卻高得多了,當下吸一口氣,內勁運到了十根手指之上,緩緩伸過去拿劍。手指尖剛觸到雙劍劍身,登時全身劇震,猶如觸電,一陣熱氣直傳到胸口,顯然石清的內力借著雙劍傳了過來。

——《俠》,2回

難道我能根據向問天給令狐沖取假名,把「沖」拆成「二中」拆的是簡體「沖」字,由向問天認識簡體字把《笑傲江湖》斷代為不早於民國?當然也不能!

向問天道:「在下姓童,名叫童化金。這位風兄弟,大名是上二下中。」

丁施二人都拱了拱手,說道:「久仰,久仰。」

向問天暗暗好笑,自己叫「童化金」,便是「銅化金」之意,以銅化金,自然是假貨了;這「二中」二字卻是將「沖」字拆開來的。武林中並沒這樣兩個人,他二人居然說「久仰,久仰」,不知從何「仰」起?更不用說「久」了。

——《笑》,19回

————————————————————

第二類:前朝斷代流

主要是引用下面這句話作為證據,認為清朝的「前朝」是明朝(引用這句話作為證據『之一』的,不在此列)。

(澄觀)心想:「古人說道,武功到了絕頂,那便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難道……難道……」——《鹿》,23回

其實這句引文本身存在兩個問題:

其一,斷句

從語法上看來,「前朝」肯定包括獨孤求敗了,但是否包括令狐沖了呢?那還真不一定。

其二,前朝

咱們不用管字典里對「前朝」是怎麼定義的。就看金書語境里的「前朝」,具體又有兩種意思。

第一種,之前的某個朝代(可以是緊挨著的,也可以不挨著)

比如清朝的「前朝」可以是明朝。

吳之榮道:「是,是。眼下我大清聖天子在位,這姓查的卻去作詩歌頌朱元璋的銅炮,不是教大家懷念前朝嗎?——《鹿》,40回

但清朝的「前朝」還可以是唐朝。

康熙笑道:「……前朝女子做元帥,倒真是有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子平陽公主,幫助唐太宗打平天下。——《鹿》,38回

宋朝的「前朝」也可以是漢朝。

蘇轍道:「以前朝史事為鑒,比方說漢武帝吧。——《天》,49回

第二種,本朝之前的某個皇帝(同樣可以是緊挨著的,也可以不挨著)

比如清乾隆朝的「前朝」可以是康熙朝。

東方耳接來看時,見是前朝詞人納蘭性德所書的一闋「金縷曲」——《書》,7回

明崇禎朝的「前朝」可以是萬曆朝或天啟朝。

崇禎這人雖然疑心重,做事三心兩意,但以抗禦滿清而言,比之前朝萬曆、天啟那些昏君,總算還是竭力以赴的。——《碧》,3回

岳飛和郭靖、楊過同在南宋,並不妨礙岳飛成為「前朝」人。

紹興十一年冬天,岳爺爺給秦檜害死……郭靖追思前朝名將,伸手指順著碑上石刻的筆畫模寫。——《射》,23回

前朝的岳爺爺不必說了,比如我們四川,朝廷就屈殺了好幾位守土的大忠臣。——《神》,33回

段延慶是段正明前一任皇帝的兒子,即「前朝皇太子」。

他(段延慶)知段正明寬仁愛民,頗得人心,通國文武百官、士卒百姓,人人擁戴,誰也不會再記得前朝皇太子。——《天》,48回

綜上所述,如果僅以這句話為依據,即便「前朝」包括了令狐沖,他也可能是漢、唐、宋、元、明、直到清順治,任意時期的人。

所以這句話的作用僅在於鎖定令狐沖所處年代的下限早於清康熙朝,不能作為斷代的單一證據,必須跟朱元璋或張三丰或其它證據一起用才有效。

————————————————————

第三類:細節斷代流

特徵是引用《笑傲江湖》書中細節,包括:時間節點、時間間隔,先整理本書時間線,再和其它金書對照起來(包括『前朝』那句話)來斷代的。

本流派得出結論,無一例外都是「明朝」。但再考證具體到哪一年時,用到的證據就五花八門,結論也不盡相同了。

對於這一類用細節斷代的方法,我再補充一個可供參考的答案。

令狐沖被囚禁在梅庄地牢中一個多月,直到黑白子初次探監,書中有明確的時間節點:七月初一。

話聲入耳,令狐沖便認出是黑白子,倘若此人在一個多月以前到來,令狐沖定然破口大罵,什麼惡毒的言語都會罵出來,但經過這些時日的囚禁,已然火氣大消,沉穩得多,又想:「他為什麼叫我任先生?是走錯了牢房么?」當下默不作聲。

只聽得黑白子道:「有一句話,我每隔兩個月便來請問你老人家一次。今日七月初一,我問的還是這一句話,老先生到底答不答允?」語氣甚是恭謹。

——《笑》,21回

三天之後,黑白子二次探監,即七月初四。

黑白子道:「是!是!三天之後,在下再來向你老人家請教。」……忽聽得黑白子的聲音在門外說道:「前輩你好,晚輩在這裡侍候多時了。」原來不知不覺間三日之期已屆

——《笑》,21回

此後令狐沖開始修鍊吸星大法,直到黑白子三次探監,又過了一個多月。

如此又過了一月有餘,他雖在地底,亦覺得炎暑之威漸減……令狐沖本來橫卧在床,當即轉身,面向里壁,只聽得黑白子走到門外,說道:「任……任老前輩,真正萬分對不起。這一個多月來,我大哥一直不出室門。在下每日里焦急萬狀,只盼來跟你老人家請安問候,總不得其便。你……你老人家千萬別見怪才好!」——《笑》,21回

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令狐沖吸干黑白子,從梅庄地牢脫困。當晚他再返回梅庄時,見到了幾名日月教長老。

鮑大楚轉頭向其餘三名長老瞧去,皺眉道:「這人胡說八道,不知說些什麼。」一個肥肥矮矮的老者道:「咱們是上月十四得到的訊息。」說著屈指計算,道:「到今日是第十七天了。」——《笑》,22回

請注意矮胖長老話中兩大關鍵詞「上月十四」和「第十七天」,掰著手指頭數一數,不難得出兩條推論:

首先,上個月只有29天,是農曆小月;

其次,當天是本月初一。

七月初四的一個多月之後的某一天是初一,這一天有三種情況:

其一,如果有閏七月,則這一天是八月初一,相應的,上個月閏七月是農曆小月;

其二,如果有閏八月,則這一天是閏八月初一,相應的,上個月八月是農曆小月;

其三,如果沒有閏月,則這一天是九月初一,相應的,上個月八月是農曆小月。

此時是《笑傲江湖》正文開始的第二年。結合林震南夫人屬虎,如果此時還活著,剛好四十周歲。可知這一年為馬年。

有了「X午年,閏七月小或八月小」的線索,查陳垣《二十史朔閏表》,可知整個明朝同時滿足的也只有9種可能性:

1,洪武十一年(約合1378),戊午年,八月小;

2,建文四年(約合1402),壬午年,八月小;

3,宣德元年(約合1426),丙午年,八月小;

4,正統三年(約合1438),戊午年,八月小;

5,天順六年(約合1462),壬午年,八月小;

6,嘉靖十三年(約合1534),甲午年,八月小,有閏二月;

7,嘉靖三十七年(約合1558),戊午年,閏七月小,八月小;

8,萬曆四十六年(約合1618),戊午年,八月小,有閏四月;

9,崇禎三年(約合1630),庚午年,八月小。

用排除法:

可能性1、2、3、4倒推八十餘年(日月教奪真武劍時間),和《倚天屠龍記》時間線重疊,當時張三丰還健在,排除。

武當派創派之祖張三丰先師所用佩劍名叫「真武劍」,向來是武當派鎮山之寶,八十餘年前,日月教幾名高手長老夜襲武當山,將寶劍連同張三丰手書的一部《太極拳經》一併盜了去。——《笑》,40回

可能性5倒推二百餘年(華山派創派時間),和《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時間線重疊,當時華山上並沒有門派,排除。

只聽岳不群說道:「我華山創派二百餘年,中間曾有氣宗、劍宗之爭,眾位武林前輩都知道的。在下念及當日兩宗自相殘殺的慘狀,至今兀自不寒而慄……」——《笑》,32回

可能性8、9,和《碧血劍》時間線重疊,排除。

神劍仙猿穆人清武功之高,當世已可算得第一人,在江湖上行俠仗義,近二十年來從未遇過對手。——《碧》,3回

剩下可能性6、7,不與其他有明確歷史背景的金書時間線重合。

但如果再考慮給另一部沒有明確歷史背景的《俠客行》騰出足夠大的地方,《笑》所在年代應儘可能向前靠,則個人更傾向於選6。

綜上所述,《笑傲江湖》開篇於嘉靖十二年(約合1533),一直到令狐沖發現思過崖山洞,肯定還沒過年。

記得去年臘月,師父見大雪飛舞,興緻甚高,聚集了一眾弟子講論劍法,最後施展了這招「無邊落木」出來——《笑》,8回

具體什麼時候過年不好判斷,到令狐沖一劍刺瞎15人30隻眼睛時,已經是第二年開春,也就是前文討論的嘉靖十三年(約合1534)。

那破廟到處漏水,眾人鋪蓋也不打開了,各尋乾燥之地而坐。梁發、高根明和三名女弟子自去做飯。岳夫人道:「今年春雷響得好早,只怕年成不好。」——《笑》,12回

直到第29回開頭,是這一年的年底。

又行數日,這日午間在一家酒樓中喝酒,見街上人來人往,甚是忙碌,家家戶戶正預備過年,一片喜氣洋洋。——《笑》,29回

令狐沖繼任恆山派掌門是在嘉靖十四年(約合1535)的二月十六。之後時間節點和時間間隔都有據可查,一直到任我行暴斃,這一年還沒過完。

令狐沖不願拂逆眾意,道:「既是如此,便定在二月十六吧。」——《笑》,29回

三年後,即嘉靖十七年年底前(按陽曆可能落在1538也可能1539),沖盈在梅庄結婚。又四個月後,嘉靖十八年(約合1539)暮春,小說結尾。

四個月後,正是草長花穠的暮春季節。令狐沖和盈盈新婚燕爾,攜手共赴華山。……令狐沖嘆道:「太師叔固然劍術通神,他老人家的內功修為也算得當世無雙。這三年半來,我修習他老人家所傳的內功,幾乎已將體內的異種真氣化除凈盡。」——《笑》,40回

————————————————————

第四類:後記斷代流

引用《笑傲江湖》後記,認為這部書刻意模糊了歷史背景,不必深究。

——其實這也是我的觀點。


既然爭議只在到底是明朝還是清朝,那麼拿其他的對比作品來斷代考一下就好。

《碧血劍》寫的是明末清初華山派弟子袁崇煥兒子的復仇記。那麼同時代肯定不會再有令狐沖的華山派。

而緊跟著之後的時代則分別是《鹿鼎記》(康熙)、《書劍恩仇錄》(乾隆)和《雪山飛狐》(乾隆末年或嘉慶年間)、《飛狐外傳》(同前)的時代。

雍正在位20多年,不會有如此大的武林動蕩卻前後兩個年代的人都不得知。——更何況四部書里有三部都有華山派露面,與笑傲人物譜系一絲關係都沒表現出來,可以見絕不是這個歷史時間段的。

也就是說,笑傲的時間不是在嘉慶後就應是在清朝前。

嘉慶後的話,洋人的問題會越來越多,也會成為避不開的問題——例如早在碧血劍、鹿鼎記就都有記述。槍炮問題會成為襲擾武林的大問題。那個時代江湖上最著名的門派是廣泛灌溉群眾的白蓮教之流,這也會成為整個避不開的話題(尤其是白蓮教和南北少林的糾葛)。但笑傲也都沒有。

即笑傲應是在《碧血劍》前,明朝時期。絕不會在清朝。

同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件:清朝的南少林(即莆田少林),一直是地下形式存在。由於多次參與反清復明被政府軍多次圍剿。若是在清朝,哪來的莆田少林傳出一部葵花寶典來?

而武當少林並立武林巔峰,則不會是明朝初年——元末武當還是新興崛起門派,且門中三代弟子里最優秀的還叛逃到了峨眉成了武林中惹人恥笑的話柄,若說三四十年就能跟沒事兒人似的執武林之牛耳,幾乎沒可能。

同時另一個判斷方式則是:明教改日月神教的原因之一,就是避諱國號。

若是清朝,還避諱什麼國號?

再以葵花寶典考據:

《葵花寶典》是前朝宦官所著。那麼若說是三寶太監的,就不要說是明朝了。

所以,葵花寶典是三寶太監創立的,沒有根據。

而期間經歷了莆田少林收管寶典,華山弟子盜看導致分裂,然後才是渡元悟得辟邪劍法,他去世後孫輩時代,產生了笑傲江湖的故事。這之前起碼近百年。

而穆人清即便是令狐沖的徒弟,笑傲也應是萬曆末年以前的事情。

所以綜合推斷,應是明朝中葉到後期,晚期以前。


笑傲江湖應該在 明朝 (公元1500年後)

論據1:書中祖千秋評酒具時提到過"元瓷",本朝之人當不會用此口吻敘述本朝之事,由此可知《笑傲江湖》的時代背景當晚於元,在明

論據2:文中所提到的官職。地名。縣府建置均為明清兩代所特有。

論據3:《鹿鼎記》中有"……前朝有令狐沖……"之句,則為清代之前無疑。

論據4:根據長江三俠《笑傲江湖年代考》一文中對華山派師承的分析,則穆人清約為令狐沖徒孫一輩。《笑傲江湖》當發生於明中葉1500年左右

論據5:文中提到"峨嵋……立派數百年……",則至少當在郭襄建派200年後。郭襄是中年後建立峨嵋,則此時至早是公元1500年以後。


金庸先生自己說過,笑傲江湖沒有歷史背景,因為這個故事說的是政治和權力的鬥爭,這樣的故事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在不停發生


先說結論,再上相關原文和具體分析。

《笑傲江湖》這個故事有比較明確的朝代,而且可以基本確認準確的年份。

笑傲故事的開篇,就是【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

原文如下:

『林震南笑道:「你知道什麼?四川省的青城丶【峨嵋】兩派,【立派數百年】,門下英才濟濟,著實了不起,雖趕不上少林丶武當,可是跟嵩山丶泰山丶衡山丶華山丶恆山這五嶽劍派,已算得上並駕齊驅。』

////////

如此過了【兩個多月】,華山頂上一日冷似一日。又過了些日子,岳夫人替令狐沖新縫一套棉衣,命陸大有送上峰來給他,這天一早北風怒號,到得午間,便【下起雪來】。

////////

記得【去年臘月】,師父見大雪飛舞,興緻甚高,聚集了一眾弟子講論劍法

////////

『任我行道:「在下拚鬥了兩位高手之餘,再與道長動手,未免小覷了武當派享譽【數百年】的神妙劍法,在下雖然狂妄,卻還不致於如此。」』

////////

神劍仙猿穆人清武功之高,當世實已可算得第一人,在江湖上行俠仗義,【近二十年來】從未遇過對手,只因所作所為大半在暗中行事,不留姓名,別人往往不知是受了他的好處,是以名氣卻不甚響亮。

////////

「古人說到,武功到與絕指,那便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

由《笑傲江湖》林震南和《鹿鼎記》澄觀的對白可知,笑傲必然是發生在鹿鼎記之前的故事。

結合線索,倚天之後才出現峨眉和武當;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清康熙八年1669年,鰲拜被擒殺;中間還有個《碧血劍》的故事。

因此,笑傲的故事只能發生在明末清初的《碧血劍》之前和元末明初的《倚天屠龍記》之後。

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定為大明。距離倚天結束不過10年。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明確的結論,笑傲的故事背景就是明朝。】

【下面進一步探索分析笑傲發生的準確年份。】

按郭襄1283年創建峨眉開始計算,數百年取最小值為200年,即笑傲開始的時間最早為1483年。

參考王夫人三十九歲屬虎的細節可知,笑傲開始於「蛇年」,時間節點應延後2年,即1485年。

結合碧血劍的細節可知,1633年往前近20年,穆人清已經未逢敵手,再減去他學藝和行走江湖成名的時間,笑傲江湖的故事不可能發生在1593年(1600年前最後一個蛇年)之後,【否則笑傲江湖和碧血劍的故事就會互相重疊擠壓】。

再結合令狐沖思過崖面壁的天氣細節和岳靈珊的探望時間和事件線索可知,【華山開始降雪至少是霜降,即十月二十三】;【並且按極限最小值計算,霜降後至少六十九天,直至令狐沖發現思過崖石壁秘密仍然沒有踏入第二年。】

因此,【笑傲開篇的第一年必定是有閏月的年份,而且必須在閏九月到閏十二月之間,才能滿足霜降後出現閏月的設定】。

在1485-1593年這個時間段,同時滿足既是蛇年,又是有閏九月往後閏月的年份,【只有1509和閏1593年,分別是閏九月和閏十一月】。

笑傲結束於沖盈大婚,故事前後約6年。

假設以最大值1593年為笑傲開篇計算,1599年的五仙教教主藍鳳凰正當盛年,但是1625年何鐵手就因為父親何教主逝世接位了,中間僅隔26年,換了2任教主。

在不出現意外早逝的情況下,是不合常理的。

與此同時,笑傲書末令狐沖不過30歲左右,就算重新出山整頓華山派,從他到穆人清首徒黃真也僅有三代,中間不過34年。

在1633年的穆人清已經是老人家了,還已經收了兩個徒弟,首徒黃真五十餘歲,也收了徒弟;也就是說,令狐衝要專門出山收一個年紀比自己還大的徒弟,而且這個徒弟還必須在短短十來年間做完學藝有成、江湖揚名、收徒授業等事件。

同一時間,還要滿足在短短二、三十年間,【華山重新振興和日月神教徹底銷聲匿跡等江湖格局的條件】,確實是很不合理的。

而且,《俠客行》應該是發生在笑傲之後碧血劍之前的故事。綜合線索可知,笑傲開始的年份不可能是1593年。】。

由於在三戰中有武當派和少林派齊名數百年的旁白,武當在1316年建立,即笑傲開始時間也許要定為1521年(1516年後的第一個蛇年)。

但是,1521年並沒有閏月,因此並不符合。

如果按張三丰成名的時間算起,1509年完全可以滿足齊名數百年的設定。

而且,碧血劍和笑傲兩個故事所間隔的時間,越充裕越好解釋門派、勢力的更迭,減少劇情互相擠壓,產生邏輯矛盾,同時也可以正好可以空出俠客行故事的發生時間。

因此,筆者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笑傲江湖開篇的準確時間就在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

以上。


根據部分答主的推斷方法,笑傲江湖有可能發生在民國呢。

  《笑傲江湖》第二回:林平之一路乞食,有時則在山野間採摘野果充饑,好在這一年福建省年歲甚熟,五穀豐登,民間頗有餘糧,他雖然將臉孔塗得十分污穢,但言語文雅,得人好感,求食倒也不難。沿路打聽父母的音訊,卻哪裡有半點消息?行得八九日後,已到了江西境內。……在南昌更不耽擱,即日西行。不一日來到湖南省會長沙,他料想長沙分局也必給青城派的人燒了。

  既然稱福建省,可知必不可能是在元朝之前的。而江西省之設立雖在元朝,但元朝江西省包括了福建在內,既然江西、福建並稱,則必非元朝事。明朝雖有江西、福建,卻並無湖南省。湖南之建省,在清朝康熙三年。

  而河北地域,在明清兩朝都屬於直隸省,並無河北名號。河北之建省,在民國1928年。只有這時候,福建、江西、湖南、河北各省都已存在。

  綜上所述,可知笑傲江湖故事發生時間,必然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期

嚴格來說,本書應屬作者虛構的一個時代背景,從歷史當中並無法找其對應到的背景。勉強來說,應為明代。根據部分資料去推斷笑傲江湖的發生時間可能會得出元朝之後的所有朝代。


明朝,武當真武劍是張三丰的配劍,被日月神教盜走是張三丰死後一百多年,可以自己算下吧。


1966-1976


引用一篇網文,加上自己觀點,未作大考證,如有疏漏請包含:

前朝太監乃何許人也?根據金庸的描述,此人「是前朝皇宮中的一名宦官」,「至於這位前輩的姓名,已經無可查考,以他這樣一位大高手,為甚麼在皇官中做太監,那是更加誰也不知道了。至於寶典中所載的武功,卻是精深之極,三百餘年來,始終無一人能據書練成。」

這裡給出了兩個信息,第一是笑傲江湖所發生時代的「前朝」,第二是三百多年前。把握這兩個信息點,就能把這位古往今來第一大高手找出來。

首先的問題是,《笑傲江湖》本身發生在什麼時代?顯然只可能是明清兩朝。看起來應該是明朝,因為《鹿鼎記》里有「前朝有個令狐沖」之類的說法,但是史學上孤證不立,後世的記載容有訛誤,應該從多方面去考察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1. 岳靈珊安慰林平之,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云云,可見笑傲的時代不像是明朝。這是笑傲中的內證,比《鹿鼎記》的外證更有說服力。

2. 笑傲中的五仙教,「其實百餘年前,這教派的真正名稱便叫作五毒教,創教教祖和教中重要人物,都是雲貴川湘一帶的苗人。」而《碧血劍》中正有五毒教的記載,可見笑傲的時代當在清朝開國近百年後。

3. 笑傲中的重要官職名稱都是清朝的,這一點已有牛人考證,引用如下:

那官員展開捲軸,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據湖南省巡撫奏知,衡山縣庶民劉正風,急公好義,功在桑梓,弓馬嫻熟,才堪大用,著實授參將之職,今後報效朝廷,不負朕望,欽此。」

巡撫,參將,全是清朝官制,明朝是沒有的。抄一段正式的明朝地方官制記錄:

1.布政司(省):設左右布政使(省長)各一人。。。

2.府:設知府一人(正四品),同知(正五品)。。。

3.州:設知州(從五品)一人,。。。

4.縣:設知縣(正七品)。。。

。。。。。。

可見清朝的巡撫,明朝叫布政使。

再補充一個證據:

第二十二回「他在懷中一搜,掏了一隻大信封出來,上面蓋有「兵部尚書大堂正印」的朱紅大印,寫著「告身」兩個大字。打開信封,抽了一張厚紙出來,卻是兵部尚書的一張委任令,寫明委任河北滄州游擊吳天德升任福建泉州府參將,克日上任。」這個便是令狐沖冒充軍官的情節.

按:游擊這種軍官,維清朝特有,別代所無.

4. 另一個證明是,日月神教本來是明教,為何要改作「日月神教」?顯然是明字招官府忌諱的緣故,所以把明拆開成了日月二字,這和「洪門」之類是一個道理。而這更可能發生在清朝而非明朝。

5. 除非在明末,否則明朝向前推三百年,只可能是宋朝而非元朝,但笑傲江湖是不太可能發生在明末的,這會與碧血劍的時代重合,發生矛盾,只能後延。 (小插曲:舊版第八十回比武奪帥--盈盈傳音說道:「別過來,那可拆穿了西洋鏡。」新版三十三回比劍(2)--盈盈傳音說道:「別過來,不可拆穿了西洋鏡。」皆未作大改動。西洋鏡傳入中國是在什麼時候?威廉·喬治·霍納於1834年發明了西洋鏡,這句俗諺的產生只能是推之更後。當然這裡金老可能存在習慣性筆誤,但是側面反映了笑傲的時代。)

因此,基本可以斷定,《笑傲江湖》中的故事發生在清朝。當然,如果是清朝,應該會有反清復明之類的活動。但是作者為了淡化時代背景,以反映普遍的人性,也為了不和其他清朝作品重合,刻意作了一些技術處理,使其清朝背景不太明顯。

如果《笑傲江湖》是在清朝發生,那麼所謂的「前朝宦官」自然是明朝,這也自然說得通。因為明朝太監的勢力,遠比宋朝,元朝為大,太監中藏龍卧虎之輩也不知道有多少。

現在的關鍵是進一步確定《笑傲江湖》的時代,以便確定這位前朝宦官的時代,因為我們知道,二者相隔約三百年略多。《笑傲江湖》不可能發生在

1.清初,康熙三十年之前;

2.清中葉,乾隆中期,因為這會和金庸其他作品重合發生矛盾。

3.晚清時期,即1800年之後,因為時代背景不適合。因此,最可能發生的時代是清康熙末年到乾隆初年,即1700年之後二三十年。以此為坐標前推300年,我們就來到明朝永樂年間。這個時代有一個太監,武功天下第一,他最有可能是誰?

答案呼之欲出:鄭和。

首先,鄭和是武林高手,這是毫無疑問的,史書記載,鄭和「初事燕王於籓邸,從起兵有功,累擢太監(這裡的太監是極高級宦官的稱呼)。」一個閹人,照理說不過是伺候人的下人,憑什麼「從起兵有功」?當然憑的是出神入化的武功。成祖皇帝當年發動靖難之變,以區區東北一隅奪取天下,其中當然有武林高 手的參與。據說成祖每次衝殺在前,卻總是安然無恙,以致後來有建文命令不許殺叔叔的傳聞,其實都是胡扯。權力鬥爭面前還有什麼叔叔侄子?根本上就是靠鄭和 的保護。 他們是背背山汗(??;)再看看鄭和在海外的紀錄,「以次遍歷諸番國,宣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則以武懾之。」武功非常驚人,擒獲過不少國家的首腦人物:

「舊港者,故三佛齊國也,其酋陳祖義,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諭,祖義詐降,而潛謀邀劫。和大敗其眾,擒祖義,獻俘,戮於都市。」

「國王亞烈苦柰兒誘和至國中,索金幣,發兵劫和舟。和覘賊大眾既出,國內虛,率所統二千餘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亞烈苦柰兒及其妻子官屬。」

「其前偽王子蘇干剌者,方謀弒主自立,怒和賜不及己,率兵邀擊官軍。和力戰,追擒之喃渤利,並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還朝。」

明軍人生地不熟,又沒有武器上的優勢,憑什麼這麼牛,逮誰滅誰?其中一大半,恐怕得靠鄭和的絕世武功。

鄭和是回人,來自雲南,又進入中原征討,後來還到了西洋海外,武功中應該融合了西域、南帝,蒙古,中原,西洋等各支派,才成就了如此高深莫測的武學。葵花寶典上的武功,當是他融合各派武學,且根據自己的情況所創。

由此,也解決了一個疑難問題:為什麼一個絕頂高手會屈居皇宮之中當太監?如果為人恬淡,找個地方退隱就是,何必要在宮裡服侍別人?因為這個太 監本來不是一般的太監,而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超級太監,而且還遠征四海,成就了無數功業,這才能滿足一個

絕頂大高手的慾望。


初中時候眉毛鬍子一把抓,是武俠就看。所以看了幾本託名金庸新著的小說。《九陰九陽》《大俠風清揚》《劍聖風清揚》。

時間過去太久了,不記得具體的了,只記得當時我真的把他當做金庸的書來讀的。而且在當時的我看來,這三本小說完美的銜接了《倚天屠龍記》和《笑傲江湖》

《九陰九陽》故事的主角是段子羽,是大理段譽後人。大概就是明朝建立後,大肆追殺明教餘孽。主角先練了九陰真經,後來又機緣巧合練了九陽神功,但是陰陽不相容,最終通過與明教聖女XXOO的方式融合了兩大奇功。。。書中張無忌張三丰小昭等均有出場。主角被逼上梁山,做了華山派掌門,收了一個徒弟叫風清揚。忘了說,主角又組織了一次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張無忌出來都沒拯救下來,最後還是靠張三丰化解了。

《大俠風清揚》《劍聖風清揚》這兩本書就是《九陰九陽》後面的故事了,講的是風清揚。書中出場人物有明教餘孽為躲避朝廷追殺改名換姓建立的日月神教(明拆開就是日月)教主任我行。手下大將東方柏(後改名東方不敗)。日月神教十大高手,被各大劍派陷害困死密室,死前將各大門派的劍招及破解方法記錄下來,後為華山派弟子令狐沖所得。

到這裡,基本就明了了,風清揚之後就是令狐沖了。

我基本認同這三本書對《倚天屠龍記》和《笑傲江湖》之間的空白填補。中間經理段子羽風清揚兩代人物,所以我認為《笑傲江湖》書中時間為明朝中葉。


不用推算,適用與任何朝代。

金庸先生曾在後記中寫道:

「劉正風追求藝術上的自由,重視莫逆於心的友誼,想金盆洗手;梅庄四友盼望在孤山隱姓埋名,享受琴棋書畫的樂趣;他們都無法做到,卒以身殉,因為權力鬥爭不容許。對於郭靖那樣捨身赴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大俠,在道德上當有更大的肯定。令狐沖不是大俠,是陶潛那樣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的隱士。風清揚是心灰意懶,慚愧懊喪而隱退。令狐沖卻是天生的不受羈勒。在黑木崖上,不論是楊蓮亭或任我行掌握生殺大權,旁人隨便笑一笑都會引來殺身之禍,傲慢更加不可。笑傲江湖的自由自在,是令狐沖這類人物所追求的目標。

因為想寫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常見現象,所以本書沒有歷史背景,這表示,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


不可推算,要在字裡行間里推算故事的年代,那麼金庸寫這小說的時候一定要設一在個時代。如果金庸沒有這樣地設定,那在文中某些語句便只是寫著順手隨筆為之。什麼任盈盈說:「明朝皇帝朱元璋」,某些官員的官名是哪個朝代的體制都只是方便行文而已。

總覺得小說不是數學的證明題,不能從幾個簡單的條件就推斷出所有的東西。一本小說數十萬乃至上百萬字哪能每一個標點都計算清楚。

老黃蓉可以叫小郭靖做靖哥哥。任盈盈說一句明朝皇帝朱元璋那又如何?


綜合@周克 和 @梁歡 的推論,你們都錯了。

笑傲江湖是架空歷史類小說,不是發生在真實的某一個朝代。

金大家是網文的鼻祖。

阿門。


在金庸應邀去台灣國立清華大學時,有讀者就問過金庸這個問題。當時金大俠是這樣回答的:

有些讀者研究是明朝,但創作時未給予朝代,因為只要不講到官場,跟朝代背景是沒太大關係的。

金庸先生已經明確表明沒有具體年代了,但我們依舊可以從書中研究出一些蛛絲馬跡。

1、《笑傲江湖》第十四回中祖千秋曾提到:

「飲紹興狀元紅須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強可用,但已有衰敗氣象,至於元瓷,則不免粗俗了。」

本朝人是不會以如此口吻訴說當朝之物的,所以應該在元代之後。

2、元朝末年張三丰還健在,而笑傲中的沖虛是張三丰的n傳弟子。可見,《笑傲江湖》肯定發生在元代之後。在《鹿鼎記》第二十三回中澄觀曾道:

「古人說道,武功到於絕指,那便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

可見,笑傲發生在元代之後清代之前。

但也有人對這點做出了反駁:「前朝」不一定指的是「朝代」,也可以指「某皇帝一朝」。萬曆年間的人,也可以說「前朝嘉靖」。

3、《笑傲江湖》中的日月神教也是論點之一:如果是在清代,為什麼不公開叫「明教」呢?而且日月神教明顯是江湖教派而非政治組織,所以反清復明是說不通的。合理的解釋是,朱元璋依靠明教的勢力當上了皇帝,但鳥盡弓藏,開始清洗明教勢力。而明教本來就是一江湖組織,所以只好避諱改名為「日月神教」。

4、

那矮胖子喝了幾口茶,將茶壺蓋敲得噹噹直響,叫道:「沖茶,沖茶!」又道:「所以哪,這明明是衡山派中的大事,各門各派中都有賀客到來,可是衡山派自己……」他說到這裡,忽然間門口伊伊呀呀的響起了胡琴之聲,有人唱道:「嘆楊家,秉忠心,大宋……扶保……」嗓門拉得長長的,聲音甚是蒼涼。眾人一齊轉頭望去,只見一張板桌旁坐了一個身材瘦長的老者,臉色枯槁,披著一件青布長衫,洗得青中泛白,形狀甚是落拓,顯是個唱戲討錢的。那矮胖子喝道:「鬼叫一般,嘈些甚麼?打斷了老子的話頭。」那老者立時放低了琴聲,口中仍是哼著:「金沙灘……雙龍會 ……一戰敗了……」.

...........

忽然間胡琴之聲漸響,調門一轉,那老者唱道:「小東人,闖下了,滔天大禍……」一個年輕人喝道:「別在這裡惹厭了,拿錢去罷!」手一揚,一串銅錢飛將過去,拍的一聲,不偏不倚的正落在那老者面前,手法甚准......

這是《笑傲江湖》第二回中的一段,其中兩段唱詞,分別是京劇《碰碑》中的反二黃和《三娘教子》中的二黃原板,而京劇正式形成大概是在道光、咸豐年間。由此可見《笑傲江湖》的故事應該是發生在清晚期。

5、《笑傲江湖》書中第二十五回岳靈珊在提到林遠圖身為和尚卻在後來娶妻生子時,說道:

「英雄豪傑,少年時做過和尚,也不是沒有。明朝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小時候便曾在皇覺寺出家為僧。」

如果岳靈珊是明朝人,怎麼可能稱本朝為「明朝」,更不可能直呼朱元璋名諱。

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不是明朝,同樣也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不是清朝。

所以關於笑傲江湖的年代我們還是不用繼續研究了。畢竟,故事本身是那麼的精彩。


第十九回

向問天道:「倘若我們輸了,這一幅圖送給四莊主。」說著解下負在背上的包袱,打了開來,裡面是兩個捲軸。他打開一個捲軸,乃是一幅極為陳舊的圖畫,右上角題著「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圖」十字,一座高山衝天而起,墨韻凝厚,氣勢雄峻之極。令狐沖雖然不懂繪畫,也知這幅山水實是精絕之作,但見那山森然高聳,雖是紙上的圖畫,也令人不由自主的興高山仰止之感。丹青生大叫一聲:「啊喲!」目光牢牢釘住了那幅圖畫,再也移不開來,隔了良久,才道:「這是北宋范寬的真跡,你……你……卻從何處得來?」

我們看溪山行旅圖

右上角的題字落款董其昌(1555-1636),與小說一字不差。根據收藏印,溪山行旅圖之後為梁清標(1620-1691)收藏,簡單加減法,可以算出向天問、令狐衝去西湖梅庄營救任我行的時間是在1555-1691這136年之間。但笑傲江湖並未提到明清鼎革這一大變局,以金庸老爺子的性子不可能不提,再加上董其昌中進士(萬曆十七年1589)之後才有可能有藏家請他題字,因此應該是發生在1589-1644的55年間。


66年-68年之間,或者從61-68年之間。

金庸反覆說,此書年代虛化。換言之,是放在任何朝代都可以,

此書的連載時間是67年,鹿鼎記是69年開始連載。由此可以推斷結尾所預測的結局僅限於到68年的大環境下的思維。

小林子家物流行業,正宗資本家,61年是反右的開始,加上余滄海那濃濃的四川口音。。。

66的開始,還是右,小林子家仇貫穿始終無人替他伸冤。


如果仔細回味笑傲江湖全書,會發現神似那個「史無前例」的時代


至少在明朝,在笑傲中已經有了武當派,而武當為張三丰於元朝建立,這在倚天中有記載,明朝可能性為最大


乃們知道「文哥」嗎?我覺得此書就是影射文哥時期,講的就是權利爭鬥,各大門派影射各大政治集團,特別是「千秋萬代,一統江湖」這些話與那時的宣傳語何其的相像,乃們還可以查一下此書的寫作時間,1967年開始寫這本書,1969年寫完,文哥1966年開始的,金庸哥是高端黑!


硬要說是有年代的哦 雖然笑傲模糊了時代的概念,但是金庸的小說是有時間脈絡的。即武功越高時代越久遠。如越女劍的年代最久遠,武功也越高。到後面明確時間的天龍八部,各種內功招式也厲害的很,而且大多脫離兵器,用兵器的一般比較醬油。而後到神鵰三部曲,周芷若只學九陰白骨爪就武林難有敵手(梅超風練得已甄化境也難武林頂尖)。再如神鵰指功夫是頂峰,別說點穴連法王說換穴都是膚淺武功。到了最晚的清朝,書劍裡面點穴已是高明武功。所以根據笑傲裡面1是用兵器為主2吸星大法和北冥神功類似且有繼承之感。推測時代應該是離宋元不遠。明朝極有可能。根據少數名族文化和劍文化也可以推測,但我還沒仔細研究。當然既然沒交代,還是當作沒朝代看就好。


推薦閱讀:

《笑傲江湖》有處BUG是否屬實?
為什麼同樣是內力傳送,張三丰可以源源不斷輸送內力給小張無忌續命,不戒和尚輸給令狐沖的內力卻成了禍害?
為什麼曲洋和劉正風不能攜手隱退,而必須得死?
《笑傲江湖》哪個版本襯的起原著 ?
笑傲江湖中任我行脫困後為何不直接救出令狐沖?

TAG:金庸 | 笑傲江湖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