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上獲取用戶有哪些手段?
沒有 SEO 的機會,沒有 Hao123,網路聯盟也被大網站壟斷……怎麼能較快在移動互聯網上積累用戶?
沒有顧客的商店一定會關門,沒有用戶的產品也一定會失敗。
在互聯網世界裡,沒有用戶的產品是沒有意義的。
用戶是產品持續創造價值的基礎,所以獲取新用戶(拉新)在一家公司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既然拉新如此重要,拉新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小明是一個QQ音樂的長期用戶,有一天乘地鐵上班時,往日一上車玩手機的他,一上車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整個車廂被貼上了扎眼的大紅色貼紙,無論是周圍的扶手,還是腳下踩著的地方,全部被滿滿覆蓋了紅色的廣告。
認真一看,原來是網易雲音樂的創意廣告,廣告都是一些用戶的評論,看了幾條還挺有意思的。
於是乎,小明拍了幾張照片發到朋友圈,不少朋友也給他點贊。
在他到了公司之後,連上Wifi就下載了一個網易雲音樂App,因為他想看看自己平日里喜歡的那些歌曲,會有怎樣有意思的評論。
體驗了一天之後,他決定從此之後,開始使用網易雲音樂作為他聽音樂的第一選擇。
以上這案例是在用戶新增過程中,非常常見的場景,可以簡化成3步:
1、接觸:產品選擇在地鐵上的打廣告,讓潛在用戶(小明)上班路上接觸到了產品(網易雲音樂)廣告信息。
2、感觸:產品宣傳信息上的內容、配圖、形式,激發了小明對這個產品的興趣,心裡開始產生了要去試試看的念頭。
3、行動:產生了意願後,隨即採取了行動,到公司後就開始下載並使用了這個產品。
通過這3步,一個新增用戶就誕生了,這三步可以用下面這個流程圖表示:
拉新的方法有很多種,但都是新用戶,都是一樣需要經歷這3個步驟:
接觸 → 感觸 → 行動。
那如果想要讓拉新的效果儘可能好,有什麼辦法呢?
直觀想來很簡單,既然都要經過這3個步驟,努力方向就是讓這3個步驟的每一步都做得更好。
優化放大用戶新增流程的每個環節
接下來,我將分別解釋一下,怎麼做能夠讓這三個步驟更好。
由於文章篇幅有限,此文的重點,是先讓你知道「有哪些」和「是什麼」,之後還會有文章具體告訴你「怎麼做」,講解一些具體的操作方法。
▎一、接觸信息:
傳播廣: 讓產品的宣傳信息,傳播得越廣,就會有更多人看到並轉化。
產品信息都不是自動流傳到用戶的世界裡,需要我們主動去傳播。
投放廣告: 把廣告投放到有流量的平台上,迅速增加曝光量。
雖然投放廣告有成本,但投放廣告是一個非常有效率的基本商業行為。
你回憶一下你所使用的產品、服務,有多少是完全沒有打過廣告的?
目前常見的廣告類型有線上廣告(搜索廣告、信息流廣告、Banner廣告等)、戶外廣告(地鐵、公交、樓宇等)、媒體廣告(電視、廣播、網站、公眾號等)。
只要選對投放渠道、控制好ROI、不斷優化,廣告投放獲取用戶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人工轉發: 人工手動將廣告、軟文、公關文轉到微信群、朋友圈、QQ群、貼吧、知乎、論壇等有流量的公共平台上。
雖然方法有點Low,但對於某些產品還是很有效的。
我知道一家非常成功的在線旅遊公司,創業的這幾年發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經多輪融資,最新的一輪融資已過億人民幣。他們獲取用戶的方式,其中一個就是在知乎上培養旅遊領域的KOL,在需要的時候發軟文導流到APP上。
口碑營銷: 通過創造超越用戶預期的產品或服務,激發用戶在自己的社交圈裡進行傳播。
可口可樂在2013年把眾多網路流行的昵稱印在瓶身上,很多年輕人看到之後覺得很有創意,迅速在社交媒體上走紅,很多媒體爭相報道,傳播了很廣,並且超預期的完成了銷量增長。
現在社交工具發達,當大家看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東西,往往會忍不住,想拿出手機拍照發朋友圈。
在設計產品和服務的時候,如果刻意設計上一個打動用戶的細節,也許就能獲得非常不錯的口碑和流量。
我有次在聽輕鬆到家COO付裕分享,他們在剛開始做的時候,給上門修的師傅做了一些系統規範的培訓,使得話術、著裝、行為都非常專業。
但真正讓用戶大量發朋友圈的是,維修師傅臨走前都會說的一句話——「您有垃圾需要我幫你帶下去的嗎?」
在當時普遍價格不透明、經常挨宰的家電維修市場里,這樣優質貼心的服務成了輕鬆家電(輕鬆到家的早期名字)獲取早期大量口碑傳播的一個細節。
當然超越預期這種事很快會過去,你不可能靠一個細節,想獲得長年累月的傳播,所以在服務和產品上需要持續創新優化,創造更多用戶的好口碑。
線下地推: 通過在目標用戶集中出現的線下場所,通過發傳單、遊說的方式推廣產品的方式。
在線上流量越來越貴的今天,有些用戶集中的線下場景,其地推流量性價比反而比線上的更高。
如今估值超過200億的樂信集團,其中所為人熟知的產品分期樂,早期的所有用戶都是通過校園代理地推獲得的。
樂純酸奶深入很多公司開展免費試吃福利的活動,也屬於一種創新的地推方式。
(上圖為我一朋友體驗完到試吃活動後發的鏈接)
用戶傳播機制: 通過刻意設計誘導用戶傳播的機制,讓用戶主動地在自己的社交圈裡傳播。
和前面口碑傳播不同之處在於,這個用戶傳播機制利用的更多是,用戶對利益獎賞的驅動,比如砍價、獎品、沖榜等。
製造熱點事件: 策劃在行業內廣泛傳播的熱點事件,捲入大量吃瓜群眾圍觀、討論,也引發很多媒體爭相報道。
新世相策劃的逃離北上廣和丟書大作戰都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熱點事件,不僅在很多人的朋友圈裡刷屏,還引發了很多媒體、公眾號爭相報道,帶來了很多的關注和傳播。
互換資源 : 用自己已有的資源,與有流量資源的平台合作互換。
互換資源彼此拿出自己已有價值資源的一種雙贏方式,其更大的好處在於——不花錢(嚴肅臉)。
比如應用商店首發,是一種很常見的資源互換方式,通過選擇在某個應用商店首發,且在應用啟動頁標註首發於某應用商店,能夠獲得該應用商店一段時間的免費廣告位。
你要是有領過滴滴、美團的紅包,就會發現有的紅包是由其他品牌或者某部電影提供的,這也是一種資源互換的方式。
爭取媒體報道: 主動與一些媒體聯繫,展示自己產品的獨特之處,尋求報道述求。
對於媒體來說,它也需要優質的信息源,如果你的公司確實有報道的價值,這種有公信力、有流量的媒體報道,也可以帶來一定的流量,更重要的是這對用戶建立信任很有幫助。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有公信力的平台,需要保證輸出內容的持續優質,肯定只會選擇報道那些對行業有影響力或者產品極具創新的公司。如果沒有的話,再怎麼申請也是沒用的。
開拓與管理渠道: 渠道是幫助產品方進行傳播與銷售的利益捆綁方,開拓更多有價值的渠道,會使渠道銷售大幅增長。
在2016年擁有大量線下渠道的Oppo和Vivo手機市場份額,超過了過去以電商渠道為主的小米,成為兩匹黑馬。
傳播准: 一個產品的目標用戶往往不是所有人群,同樣的投放量,人群越精準效果越好。
比如一款體育APP,雖然理論上可以倡導「人人都需要體育鍛煉變健康」,但在菜市場發傳單效果肯定不如在籃球場周圍發效果好。
我曾經見過一家上門洗車的公司,在寫字樓底下地推,掃碼關注就可以領一瓶礦泉水。這種推廣方式就非常不靠譜,即使是寫字樓下的用戶,也是大部分都沒有車的地鐵一族,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獲得了一批用戶,但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有價值的。
技術的變革,也帶來了廣告能夠更精準地投放到更多平台上。
為什麼谷歌作為一家搜索公司,能夠有那麼高的收入和市值?
因為有大量的商家會選擇在搜索引擎投放廣告,相比於傳統的Banner展示廣告,通過關鍵詞搜索展示的廣告,用戶會更加精準。
假設運營控這個公眾號要去打廣告宣傳,如果在新浪門戶首頁上去買一個廣告位的話,一天幾十萬就花出去了,流量雖然會很大,真正能夠轉化關注的用戶肯定只佔瀏覽用戶的很小一部分。這樣的話,大部分的廣告費就都浪費了。
但如果是把錢投放在基於搜索詞的Google或百度上,我只給一些搜索「內容運營」、「產品運營」、「提升轉化率」、「獲取用戶」等運營相關關鍵詞的用戶,展示我的廣告即可。
這樣展示廣告及獲得點擊的用戶,就會精準得多,增長和轉化的效果也會更好。
相比谷歌更厲害的是,像Facebook、微信這樣的產品,掌握了更多用戶大量的行為數據,能夠更多地評估出用戶的年齡、職業、興趣,投放更加精準的廣告。
通過這種方式投放地廣告,能夠更加地精準。
對於越是細分小眾的產品,就越需要更加精準地投放。
抓眼球: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每條消息停留的時間很短,如果不能馬上吸引注意力,讓用戶決定花更多時間看,這條消息就失敗了。
所以我們要避免過於平淡的標題、圖片、冗餘複雜的宣傳信息,而應該用重點突出、有創意的內容,先把用戶吸引住,才有可能會有後續的商業可能性。
選有衝擊力的圖片
在人的大腦里對圖片的感受,會比直接看文字效果更加快速、更加強烈。
選擇更有衝擊力、更有震撼感的圖片,也就更容易抓住眼球。
阿斯頓·馬丁二手車, 有個流傳很廣的銷售廣告,配圖是一個身材性感的女性背影,很容易就被這個背影所吸引。
在圖片配上了一段文案:「You know you『re not the first but do you really care?」(你知道你不是第一個,但你真的在乎嗎?),這種震撼感和衝擊力還是很強的。
增加對比度
在視覺信息中,人的大腦更容易注意到有明顯差異的內容,也就是對比度更高的信息。
所以在設計海報的時候,對於重要的信息,需要增加對比度,將重要的信息凸顯出來。
凸顯變化
用戶對於商家宣傳的「好」、「很好」往往已經沒有感覺,通過產品使用前後的對比變化,能夠讓用戶感受到產品的功效。
博朗剃鬚刀增加拍了一組猩猩與人放在一起對比的照片,在有一定相似性的同時,更有很強的對比效應。用這種誇張的藝術手法,將剃鬚刀的效果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放大細節:
在素材有限的情況下,通過放大局部細節,有可能帶來更大的衝擊力。比如下面這兩張廣告圖,是我自己找素材PS的,你覺得哪個更能吸引你的注意力?
吸睛標題:
在傳統紙媒時代,一篇文章的標題可能會四平八穩,追求務實嚴謹,因為用戶只要買了報紙,標題怎樣不太影響閱讀量;
而在新媒體時代,人們選擇看與不看的決策時間很短,如果沒能吸引用戶第一時間點進來,這篇文章閱讀量往往就會很差。
傳統媒體:《蔣介石死了》
新媒體標題: 《他當過刺客、賭徒、校長,娶過三個太太,他殺人無數,可恥地丟掉江山,退踞海島仍然各種不服,他88歲終於死了!》
▎二、感觸強烈:
切中需求:用戶都有自己產生行動的理由,切中需求才會有強烈感觸。
比如,和一個喜歡自拍的女生講性價比高是沒用的,她最關心的功能可能就是自拍效果好不好。
而對於另一些用戶來說,痛點則是手機電池不耐用,而oppo主打的「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切中了這些有電池焦慮的用戶。
而有很多手機,並沒有清晰明確的特點,只是有一個用戶無法感知的型號,並標上了一個用戶也不知道貴不貴的價格。這類沒有明確切中用戶需求的手機,雖然也一直在賣,但總銷量距離前面這兩款差距非常大。
當然,也有些產品的賣點打出的比較直接,需求卻是不痛不癢,比如小米有一款智能插座,有一個記錄用電節約電量的功能。
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個偽需求。對於一個會多花幾十塊買智能插座的人來說,查看電量、節約少量的電費並不是他們的需求。
從小米官方旗艦店來看,這個插座的銷量,也遠不及小米另一款沒那麼智能帶USB插槽的插座銷量高。
表達清晰: 清晰傳遞信息,讓用戶能夠輕鬆理解到產品賣點。
事實上我們會經常見到那種,看完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廣告。
上面這三張照片是我在深圳地鐵站拍的,這個廣告在地鐵站放了好多年,都有點發黃了。我曾經在好幾次線下分享中問了這些愛學習的互聯網從業者,讓他們猜一下這幾張廣告到底想賣的是什麼。
各路精英集思廣益各顯神通,有猜T恤、風衣、牛仔褲、帽子、自行車、滑板、旅遊、運動、眼鏡、耳機、手錶、自行車、手鏈、課程、樓盤……
把幾乎能想到的都想到了,但結果依然沒有猜中。
其實,這個廣告是深圳地鐵的廣告招租信息,希望更多的廣告商到這裡投放廣告,也就是說這個賣的是廣告位。
如果是以賣廣告為目的,像下面這種簡單直接的廣告,雖然藝術觀感上不如前者,但效果至少好一千倍以上。
對於初學者來說,要注意區別「廣告作品」與「廣告」。
衡量一個廣告作品好不好,可能會看創意、技法、美感等方面;而衡量一個廣告好不好,一般只看是否有足夠地促進了銷售,以效果作為第一準則。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這句帶有語病的廣告,從創意、藝術上來看可能很一般,但從效果來說,這絕對是一個非常牛的好廣告。
有一些在戛納廣告節上獲獎的作品,一般人看不懂,需要有個導師講解幾分鐘後,才能搞懂其中的創意,這樣的廣告作品重點在於藝術,而不是效果。
我們在初步學習的時候,不能學偏了。
激發動力:在已有需求上,加大對滿足需求的渴望,或解決麻煩的迫切。
換句話說,要麼是激發獲得快樂,要麼是激發減少痛苦。
比如「你還想每天繼續讓200萬隻蟎蟲陪你過夜嗎?XX牌除蟎機讓你擁有乾淨舒心的睡眠。」這就是利用人們的恐懼促發的減少痛苦。
我曾經也被類似的圖片和文案震驚,覺得周遭的環境很多蟎蟲,也想買一個除蟎的設備。
不過,從嚴謹的醫學科學角度證明,蟎蟲並不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危害,這其實只是商家的一面之詞。
打消疑慮:提前預判用戶會有哪些疑慮,並提前讓用戶知道如何解決。
一位優秀的運營要能夠預知到用戶,會產生哪些疑慮,並提前把這些疑慮解決掉。
一款產品如果賣得比較貴,用戶可能會有疑問「憑什麼更貴?」,你需要解釋原因可能是「原材料好、純手工打造」;
如果賣得比正常便宜很多,你也需要解釋「為什麼這麼便宜」,原因可能是「原廠直銷、新店沖鑽」。
類似的還可能有很多疑慮,比如:
如果尺碼不合適,可以退嗎?
這個是正品嗎?有保障嗎?
材料安全嗎?組團有優惠嗎?
……
當用戶疑慮減少之後,產品的轉化率也就明顯提升了。
所以現在淘寶上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贈送運費險,只要點確認收貨錢都可以無損失地全額退回貨款,就這樣用戶在購買的時候決策速度就可以更快。
以前我在淘寶上瀏覽到一些產品,他打消用戶顧慮的方式真的是到了極致:
拆了可以退,用了可以退,無效可以退,不爽也可以退……總之只要你想退,不管什麼理由都給退,來回的郵費還不用出。
(圖為淘寶某商家提供的不滿意全額退款,拆了用了都能退)
更厲害的是,我看到了一家,甚至退了之後,還可以10元的精神損失費!
我自己有開過一些線上或線下的分享課程,我一般都會加上這一句話:
本著對「從不讓讀者吃虧」的原則,參加完課程之後覺得不滿意的同學,可以無條件無門檻申請全額退款。
這句話能夠打消一些陌生用戶的疑慮,極大地提升產品的轉化率。
同時也是對於一個課程老師來說,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這更是促進自己不斷精進內容的更高要求,對我自己還是對學生來說,都是更好的一種驅動。
▎三、促使行動:
降低門檻:用戶行動的門檻越高,就越難形成轉化,適當降低門檻,可以極大地提高轉化率。
比如「不需註冊可以先體驗APP」、「優酷會員免費試用7天」。
在賓士的天貓官方旗艦店中,已經賣出了近萬台Smart,但在網店上支付15-20萬還是一個心理門檻非常高的事情。
採用先支付定金的形式,線上只需要支付666元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優惠,最後到店提車完成最終交易。
減少步驟:無論多好的產品,每增加一步,都會有流量的損失,所以如果有可能,儘可能地減少步驟,都會帶來用戶轉化的提升。
我記得之前看到有個課程,在報名的時候,可能是出於要對學員更加了解的考慮,讓學員在報名前要填一個非常複雜的報名表。
但很可能會有一部分用戶在填表的過程中,覺得麻煩就放棄了。
在完成交易轉化的過程中,應該儘可能減少步驟、減少跳轉,讓用戶直接付費為宜。對於學員情況的調研,完全可以放到用戶購買之後,再收集即可。
在這些年的產品交互趨勢中會發現,使用一個功能的步驟是越來越方便了。
比如支付功能,從網頁版支付寶最開始需要數字+字母的符合密碼,到微信支付的6位數字密碼,到現在的指紋支付,都變得越來越方便了。
促進完成:在用戶最興奮最感性的情況下,及時促進用戶購買,減少用戶的猶豫,也會使轉化效果更好。
比如「今日特價:首單3折,限今日」、「今日前1000個註冊用戶,送500金幣」。
在唯品會網站里,你會發現幾乎每個商品都是在限時特價,商品詳情的右側還有一個倒計時,不斷地提醒你及時購買和下單。
(圖片換成APP端倒計時?)
用戶產生消費往往都是一件帶有衝動的行為,如果在TA對商品有興趣和衝動的時候,不及時促進TA消費,後續再消費的概率就很低了。
很多運營和營銷在自己的拉新增長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覺得是自己在接觸信息這個環節出問題,也就是覺得是自己的廣告投放得不夠多、增粉渠道還不夠等,但其實後兩個步驟卻是很多人所忽略的重要環節。
用戶新增的3個環節,第一個是與曝光量有關,後兩個與轉化率有關。
用戶新增流程的應用示範
知道了上面這些有什麼用呢?
用戶新增的方法,也無外乎就是上面這些,有些是單獨使用,有些是組合起來使用。還沒做的可以開始做,已經做了的優化得更好,整體的增長就會明顯提升。
我們來看一下例子:
曾經有個同學付費諮詢我關於用戶增長的問題,下面是他產品的基本情況:
產品: 某在線教育App
主打特點:職場技能學習的視頻課程,有免費入門課程,也有付費進階課程App註冊用戶數:8000 日活:100左右iOS已經上架AppStore,安卓市場在應用寶、360、百度手機助手都已經投放。微信訂閱號粉絲數:2500,粉絲來源主要是之前做的一次活動,日常更新主要是關於新課程的上架。目前找了幾個微信大號推硬廣,效果並不是很好,也有去學習類的貼吧、豆瓣小組發廣告,效果也很一般。
這個產品在定位、戰略上還有一些問題,而且是運營困難的主要原因,產品差異化特點不夠明確,但我們這裡暫時先不管這些問題,一起看一下用之前提到的新增用戶流程的三個步驟,看看可以給這個產品運營有哪些建議:
▎一、接觸信息:
傳播廣:
安卓市場主流渠道還未覆蓋完,增加如華為、小米、魅族、豌豆莢等其他應用市場。
可以增加應用商店首發或聯合首發換取Banner推薦位,可以針對性地開始做一些ASO的優化,增多活動曝光。
找到產品差異化、易傳播的特點,挖掘有趣的用戶故事,然後主動找一些媒體的曝光,如36氪、最美應用、極客公園、愛范等。
傳播准:
由於有強烈學習意願的人群只佔職場人群中很小一部分,找微信大號的投放不夠精準,不如找一些垂直類或者個人成長類的自媒體。
找到職場愛好學習人員的聚集地,比如微課群、線下課程會場、知乎、個人成長類公眾號。
在知乎里撰寫優質的乾貨答案,如「對即將進入職場的新人有哪些中肯建議?」、「工作之餘如何安排學習時間?」、「有哪些優秀的職場學習平台?」,回答優質能被大量點贊的答案,並在答案中自然地植入APP軟廣,帶來流量。
在當地城市的數百上千人參加的學習課程、大會活動里,地推發放APP的傳單,吸引這部分用戶註冊。
抓眼球:
「在線教育學習平台」就是一個看起來很平淡無味的宣傳,並不會激發多少用戶的興趣,換成另外一種標題「月薪2萬的人都在用的學習APP」,會停下來看的就會多多了,然後在文章中將標題和實質圓回來即可。
▎二、感觸強烈:
切中需求: 有一些在線教育平台的廣告語是「最好的在線學習平台」,看完完全無感,不如說「5分鐘講透一個職場小技能」,可以滿足一部分用戶碎片化學習的需求。
表達清晰: 在其對外的宣傳資料中有大量表單混亂的地方逐一修改。
激發動力: 你還在迷茫的工作中乏力摸索嗎?XX課堂讓你少走彎路不再加班!
打消疑慮:無需付費,即可聽完多堂系列課程。
▎三、促使行動:
降低門檻: 註冊用戶可免費試聽所有課程的前3節。
減少步驟: 掃碼即可直接體驗課程內容,然後出來一個H5試聽頁面。
促進完成:恭喜你獲得2周的VIP課程免費體驗資格,請輸入手機號領取。
結語
這篇文章把新增用戶的三步拆解為「接觸、感觸、行動」三步,並把優化這三步的方法做了一個總結,讓你對獲取新用戶這件事有一個整體的思維框架。
在獲取新用戶的話題上,後續將會分享更多具體操作的方法與案例,歡迎持續關注。
—— END ——
1、廣告:移動廣告火的1B,不過成本預估比較難,接觸用戶的面積太小,只有簡明易懂的產品適合發布廣告(如手機新聞、視頻之類的)。2、預置:和硬體廠商合作預置客戶端永遠都是非常給力的。同樣的,預置深度和新用戶引導的有好程度決定了轉化率。3、菜市場:無論Android或者Symbian其實都有市場在布局,在前期和多家市場達成合作還是蠻容易的。iOS APP Store比較獨立,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關鍵字優化。4、換量!5、基於SocialMedia的口碑營銷
1.app store和百度無線搜索 都是可以做seo的.特別是前者的優化效果,投入看得見.2.微博+簡訊. 手機上網的人,高端的用微博,低端的用簡訊.3.讓產品價值本身就對用戶和他手機上的朋友交往起作用.
YC創業課第四課的導師Adora Cheung總結過三種增長方法,我覺得更有體系,也可以概括目前所有的答案。視頻地址為:第四課:做產品,和用戶交流,然後成長
- sticky growth(粘性增長):指的是做回頭客生意,用一次了之後還想用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這種增長在數據上顯示為留存率高。
- viral growth(病毒式增長):指的是口碑傳播。用戶一傳十,十傳百。這種在數據上顯示為用戶數指數型增加。
- paid growth(付費式增長):指的是花錢換取用戶增長,例如去做廣告、地推、贈送優惠券。「拆東牆補西牆」。
##粘性增長(Sticky Growth)##
1. 增長方法很明顯,sticky growth僅僅靠產品體驗。你很好的解決用戶的某個需求,讓他們方便快捷的使用,就會讓他們不停地繼續使用。2. 驗證方法你可以去嘗試不同的產品表達,最後是否達到目標可以用數據來檢驗:即使用同期群分析(cohort analysis)驗證。市場營銷中有一個用戶終身價值模型(Customer Lifetime Value, CLV),如下圖所示,隨著時間推移,會有部分用戶不會繼續使用你的產品,最後繼續使用的用戶近似到達一個恆定值,這些稱之為你的核心用戶(core users)。如果你產品更新版本之後,曲線上移,核心用戶比例變多了,說明你實現了粘性增長(sticky growth)。特別糟糕的CLV曲線就像下面筆直傾斜的直線,立馬沒有人用了:一個通過改進UI設計使得用戶粘性增加的例子:hitlist改變了UI之後,用戶粘性立即增加了。##病毒式增長(Viral Growth)##1. 增長方法簡單說來,你需要:- 找到用戶的痛點時刻
- 有一套用戶可以操作的推薦機制
- 優化流程使他們能夠註冊
(1)粘性增長(Sticky Growth)只要做到一般好用就好,但是病毒式增長(Viral Growth)靠口碑,需要你真正找到一個用戶使用你的產品的痛點時刻(touching point),此刻他們在使用你的產品時體驗打到高潮,這時候他們就會興奮地跟朋友推薦:這產品真tm的好!
(2)這時候,你還需要一套機制,讓用戶在痛點時刻來向朋友推薦,例如讓他們分享到簡訊/微博/微信、邀請去app store打分等等。例如你是遊戲產品,就在用戶剛剛通過第一關時邀請好友;例如你是打車軟體,可以讓用戶剛剛順利打到第一輛車時邀請好友——滴滴發紅包就是這麼乾的。(3)推薦鏈接抵達新用戶時,你需要優化他們的註冊流程,讓他們非常方便註冊成為你的用戶。否則前面的(1)(2)都白做了。2. 驗證方法
通過你的機制,完全可以從數據中看到這種邀請方法是否成功。##付費式增長(Paid Growth)##1. 增長方法這個大家非常熟悉了,具體可以有:- 搜索引擎營銷(SEM)
- 廣告
- 地推
- 開展團購或給用戶補貼(這應該是我們最熟悉的燒錢方式了)
- B2B sales
- 花錢的辦法有很多種,歡迎繼續想
2. 驗證方法
通過付費式增長,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拆東牆補西牆。我不反對燒錢,但錢要燒在刀刃上。花的這些錢增長的客戶一定要給你帶來更多的回報才對,即CLV&>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正常的增長曲線##其實正常的增長曲線是這樣螺旋式增長的:以上3種可以一起組合起來,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木品鏈接:用戶獲客一舉兩得,既多又准,沒誰了! - 知乎專欄來源:知乎
目前微信公眾平台活躍一批在線教育平台(饅頭商學院、三節課……balabala),下面來說一款在線課程的營銷活動——在線課程砍價遊戲
【簡單來說】
在線教育平台通過設計一款簡單的砍價遊戲來大量獲客。這類在線教育公眾號平台定期開發微課程,這些課程費用可通過邀請多人支持來進行砍價,參與砍價的用戶則需要關注平台同時也可發起課程砍價邀請,達到病毒式傳播的效果。
【好處多多】
NO.1 多——大量獲客,通過用戶的自有傳播迅速獲取大量真實用戶(一般地,每個發起遊戲的用戶可接受的砍價次數沒有上限直至價格為0)。
NO.2 准:吸引一批興趣相投的忠實用戶,這類用戶的粘性高,高凈值,是平台實現價值轉化的最佳用戶群(對課程內容十分感興趣的用戶會主動發起邀請並真正參與活動,最終形成一個良好的興趣群體和平台的忠實粉絲)。
另外,採用這種模式也可以很有效地控制獲客成本,遊戲規則中可以設定每位用戶一次砍價的金額,也即是,一次砍價的金額=單個用戶獲取成本。
【關鍵的是】
一是具備打造高影響力和吸引力課程或線下講座論壇的能力,邀請業界知名的專家或領導者或網紅或意見領袖等作為課程的主講人,也是課程的主要賣點;另一個重點是課程主題的確定,選擇關注度高且有深度的主題,注重內容的製作也是延續平台影響力的關鍵。
二是具備優秀的營銷宣傳能力,包括開發交互性好、簡潔有力的活動頁,明確活動的規則,簡化用戶參與的流程和操作難度,保證營銷頁面既有衝擊力又具有穩定性。
獲客本身來說,數量的確很重要,但是最關鍵地還是精準定位你要的高價值用戶群,畢竟,平台最終目的還是要將用戶價值變現。
APPS+DISPLAY ADS
移動互聯網上獲取用戶的主要手段來自於app的推廣來獲取用戶資源,app的推廣模式主要分為:In-apps廣告(帷千動媒的主要業務)、Wap推廣、應用商店上傳以及應用商店廣告位展示 ,當然適當的舉辦一些活動來刺激用戶下載也是不錯的主意,微博推廣也越來越多地受到廣大開發商的重視並且也在幫助開發商取得不錯的推廣效果。
推薦閱讀:
※就你的了解,國內的精益生產/精益管理實踐處於什麼水平?
※為什麼高速鐵路夜間不營業?
※如果做好一次APP地推(產品推薦)?
※汽車4s店獲利方式是什麼?
※如何優化亞馬遜listing和詳情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