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詩,想形成自己的風格,選什麼路?
01-20
好玩的問題呢。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倒不在於「選什麼風格」,而是在於為什麼要去選一個風格。所謂選一個風格,無非就是先給自己定一個樣子,然後把詩捏來揉去,去像那個樣子。這永遠不能是藝術品,而只能是工藝品。其實也就是說,你要的是[寫]詩,還是寫[詩]。是要做詩人,還是詩匠。
風格之所以存在,也不過是因為每個人有他自己想寫的東西,想用的方式,想有的效果。那本來是與水泥公路告別後走出來的自己的腳印,後輩又去把它走成一條夯土路,豈不是很可笑,也很可悲么。練好基本功,盡量廣泛了解一切題材、手法以及風格,找到自己的方向,風格自然就生成了。說句難聽的,現代人的學養再也沒辦法和古人並肩了,去步趨古人,也只能讓詩更加沒有存在的意義而已。即便李商隱,也不是靠的「永憶江湖歸白髮」「詠神聖功書之碑」。
走出來的路才是風格,選出來的路不是。所以你願意選什麼就選什麼,不用上知乎來問。不要怪我這麼回答不負責任,其實這才是最負責任的。這個路子,自元稹開山以來代不乏人,前賢很多的,值得發揚值得光大。加油,少年。
會真詩,水平還是比較低級的。我還是喜歡李商隱的那句「紫鳳放嬌銜楚佩,赤鱗狂舞撥湘弦」。這才是高人嘛。
其實讀義山詩,從這個角度切入,非常有意思;而且這麼理解,也未必是錯。
比如這句,「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由夜到明,由進到出,嘖。「垂鞭直拂五雲車」的李白也有啊,「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雙雙orgasm?( ?? ? ?? )?
題主你這詩比上面二李,還是有水平差距的。努力吧。
最後再說一句,這個路子,明人走得很遠,不過不是寫在詩里,是寫在戲裡。
《西廂記》選段:1、【元和令】繡鞋兒剛半拆,柳腰兒夠一搦,羞答答不肯把頭抬,只將鴛枕捱。雲鬟彷彿墜金釵,偏宜髻兒歪。2、【上馬嬌】我將這鈕扣兒松,把縷帶兒解;蘭麝散幽齋。不良會把人禁害,怎不肯回過臉兒來?
3、【勝葫蘆】我這裡軟玉溫香抱滿懷。呀,阮肇到天台,春至人間花弄色。將柳腰款擺,花心輕拆,露滴牡丹開。4、【幺篇】但蘸著些麻兒上來,魚水得和諧,嫩蕊嬌香蝶恣采。半推半就,又驚又愛,檀口香腮。5、【後庭花】春羅原瑩白,早見紅香點嫩色。羞人答答的看甚麼?燈下偷睛覷,胸前著肉揣。暢廳哉,渾身通泰,不知春從何處來?無能的張秀才,孤身西洛客,自從逢稔色,思量的不下懷;憂愁因間隔,相思無擺劃;謝芳卿不見責。
這首寫的太硬了,比如臨淵,下澗,而且最後一句意義不明,春自去,是說春天將過去,還是春天將前去君家,如是後者,前文中應加上山中早春的意象,如是前者,則應加上惋惜的色彩,而不是何必這樣曠放的詞語。所謂風格就是上述的意思,風是一種精神面貌,格是文章的格調手法,形成風格首先是形成精神,形成一種價值觀道德觀,然後寄托在適當的文體手法之中。這需要題主你將自己現有的,不成熟的混亂的思想,形成一個理想或目標,通過反覆練習從不同角度體現在字裡行間。
不請自來。艷體詩,指男女愛情為題材的詩歌。不需要特地用某種畫面來表現。我是看到了修改後的題目,再去回讀那詩,講真,不特意聯想還真想不到那方面去。至於這樣寫有沒有價值,我挺好奇創作為什麼還要對方向進行價值判定。如果說強行價值判定,艷體詩肯定不會有太大的價值,因為是離經叛道的路子,即便在今日,最有價值的往往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近買了一本書,強烈推薦初學入門的都買。
吳丈蜀先生,《詩詞曲格律講話》
滑稽,首先,無論你走什麼路,所謂艷體詩也好,其他體的詩也罷,當代都沒有幾個大神。其次,風格說白了就是創作思路,你想多讚美愛情當然可以啦,不過你這貼的詩吧,你這是山水田園詩啊。最後,嚴肅的說,學詩者,沒必要只專攻一種風格,莫非一種風格你能寫成當代公認的大家?現實點吧,古代也沒幾個名家是只有一種風格的。
推薦閱讀:
※曹操和毛澤東誰的詩詞誰厲害?
※為什麼國內年輕人(特別是學生)流行起詩詞和漢服之類的?
※對比?
※有哪些「這詩太絕了竟然沒有被選進教材」的詩文?
※這首詞寫得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