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半路出家的學術大牛?


錢偉長,以歷史和中文雙一百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但是物理考五分,化學和數學一共只考20分。918之後毅然棄文從物,轉學清華物理系。後來師從馮.卡門,研究宇航科學。

錢先生有「萬能科學家」的美稱,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國家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他在很多領域有成果,特別在應用數學和力學方面。對於這位大師,我只有佩服二字可講。

點此鏈接至B站觀看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956768


復旦大學的幾位教授。學的中醫、針灸、材料、生物力學等等,然後扛起航空航天系大旗,還進了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半路出家的學術大師典範!


柳智宇,2006年IMO世界唯一滿分,然後在北大讀書,未畢業就真出家了 真出家了 真出家了,。。。。。


提名托馬斯·楊和菲涅爾。

在1807年,有一個偉大的實驗,被當時在科學界里一文不名的作者記錄在《自然哲學講義》當中。

他知道他的對手是多麼強大,也對於接下來並不好過的日子做足了心理準備。所以,當他的理論一經發布,就受盡了權威們的輕視與嘲諷。

這一沉默,就沉默了二十年。

這個實驗,就是在後來聞名遐邇的楊氏雙縫干涉實驗。縱觀整個科學史的進程,楊氏雙縫實驗完全可以稱為物理學史上最經典的前五個實驗之一

楊氏雙縫干涉實驗

托馬斯楊出生在英國一個教徒的家庭,2歲可以熟讀各種經典,6歲開始學習拉丁文,16歲已經熟練掌握10種語言了。

天才的光環,從他一出生起,就罩在頭頂上閃閃發光。

然後他受到叔叔的影響,理所應當的沒有去學習物理,而是選擇從醫

學醫的生活十分愜意,某天老師給大家講解了眼球的構造,他回家觀察自己眼球的時候,突然想到了那個經典的問題:我們是如何看到東西的?

於是,他開始自己研究起光學問題。

一顆珍珠加上一顆珍珠,可以得到兩顆珍珠,似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符合疊加原理。但是於光來說,卻不總是行得通。

光學裡有兩個名詞:「同相」、「反相」。

同相是指當兩列波相遇時,如果此時這兩列波的波峰對波峰、或者波谷對波谷,疊加到一起形成的波就會出現兩倍的效應——兩倍波峰或者兩倍波谷。

反相是指當兩列波相遇時,如果此時這兩列波恰好波峰對上了波谷,那麼就會出現相互抵消的情況,也就是波動消失成為一條直線。

用圖像來表示即:

他在研究牛頓環的時候,對於產生的明暗條紋相間的現象,也就有了理解。

同理與雙縫干涉實驗,當兩列波同相,在光屏上映出的光就顯示為明條紋;當兩列波反相的時候,在光屏上就會呈現為暗條紋

於是,托馬斯楊於1801年和1803年分別發表了關於牛頓環衍射現象的解釋報告。並通過試驗,推測計算出光的波長在三萬六千分之一英寸到六萬分之一英寸之間。

牛頓環

楊氏雙縫干涉實驗解析圖

光的粒子說理論大行其道,直到雙縫實驗被設計出來的很多年以後,光的波動說黨才開始扳回一局。

1809年馬呂斯發現了光的偏振現象,這一發現又給了剛剛才有點起色的波動說黨有力的一擊。

那時候,人們受到胡克思想的影響,認為光像彈簧一樣是縱波。戲劇性的情況出現了,一個年輕的法國工程師菲涅爾,第一次提出了光是一種橫波,並附以詳盡準確的報告,從而解釋了偏振現象

粒子說又敗一局。

此時的粒子說黨還有一個希望,那就是認為光在真空中速度比在水中的速度慢,而根據波動理論,光在真空中速度應該比在水中的要快。

傅科並沒有讓粒子說黨等太久,他以「傅科擺」精確的測量出了光的速度,發現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在真空中速度的3/4,這一結論直接擊潰了粒子說理論,使沉寂了一百多年的波動說取得了勝利。

後來麥克斯韋預言光是一種電磁波,這一理論後來被赫茲成功證實。正是這個理論的誕生,使得光成為了不再局限於光學領域,而歸入電磁學領域的最值得探究的問題之一。

在現在,我們都知道光既具有波動性,也具有粒子性。

但是在幾個世紀以前,人們還在為這一理論大動干戈。粒子學說先聲奪人,而後波動說將其推翻,經過艱難的求索與痛苦的磨合,科學的理論最終誕生。

科學這條道路並不好走,磨難與幸運、神秘與普遍、追求與放棄、疑惑與感悟,這一切總是成對出現,相互交織在一起,給你獲得真理的快樂,也給你偉大必經的痛苦。

有時候我在思索這樣一個問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義無反顧?


歷史學家黃仁宇,在去美國搞學術之前,是行伍軍官出身。


調戲而論,民科吧裡面各種自學成才的」大神」們,在他們看來牛頓和愛因斯坦都是渣渣。

但是有一個被稱為中國第一民間科學家的牛人,叫鄭曉廷。他初中肄業,後來賺了大錢了辦博物館,然後由於興趣開始自學古生物學。現在已經在自然和科學等頂尖雜誌發表了十幾篇論文,成為大學的客座教授,被科學雜誌稱為恐龍王,甚至學界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鄭氏曉廷龍。


沒人講「獨臂神師」祝榆生老先生么?(二更增加了兩位軍隊里半路出家的學術大牛,不過這兩位的成果跟祝老先生有較大差距,所以本文著重介紹祝榆生~)

祝老先生是99式坦克(中國第一款第三代主戰坦克)的總設計師,他設計99的時候,中國連二代主戰坦克都不會造。然而祝老先生在這樣差的基礎之上,直接設計、製造出了一款很不錯的三代主戰坦克(99式)。尤其是他提出的「體系制勝」和「125mm」方案,也成為了後續坦克設計、改進的主要思路。

但是祝老在1980年以前根本沒有接觸過坦克設計,他的專業是炮兵 以及 火炮研製。1984年臨危受命,搞出來中國第一款第三代坦克!

向祝老致敬!

註:1984年祝榆生老先生成為三代坦克總師的時候,時年66歲,跟其他答案比祝老得算「退休出家」了。不過祝老很長壽,享年96歲,應該也可以算「半路出家」吧!

更新:祝榆生老先生的事迹請參看下面回答(下面這個不是我的回答,但是他的回答真心好)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207249/answer/136081853

二更:其實人民軍隊裡面類似祝老這樣"國家需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的還很多(這些人大多都是半路出家),其中比較出名的兩位是 軍事裝備學專家「局座」張召忠 和 軍事戰略專家金一南。

局座是 翻譯、海軍聯絡官出身,金一南將軍是 車工、通信兵出身,最後都投身了學術研究,成為了各自領域的大牛(不要小看局座呀,他是軍事裝備學學科帶頭人,並獲得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這個成就放在其他領域基本會是 准千人/准長江學者 這種級別,院士應該到不了)


吾師鍾南山院士,曾經的全國四百米欄冠軍,曾經的北醫教師,歷經艱難困苦文革年代家庭動蕩,34歲回到廣州開始當醫生,一不留神(其實是堅持不懈一步一個腳印)成為中國呼吸學界的當之無愧的領袖。半路出家其實是有著堅實的努力以及堅韌不拔的毅力做事,功成不必在我,而努力必不唐捐


Edward Witten 本科學歷史和新聞 研究生學經濟 搞過總統競選 拿了菲爾茲獎 終成物理學宗師


我們熟知的,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法拉第是一名英國物理學家,在電磁學和電化學領域取得重要成果。我們初中物理課就講過,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原理,為發電機的發明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

但法拉第並沒有得到過正式教育。

由於法拉第的家庭貧困,做鐵匠的父親沒有能力支付高昂的學費,法拉第少年時期就在書店裡跑腿。也是這七年的學徒期間,讓他有機會進行大量的閱讀,並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812年,法拉第二十歲時,他開始旁聽由皇家研究機構的一員以及英國皇家學會會長漢弗里·戴維爵士以及市裡哲學協會的創始者約翰·塔特姆的演講。後來機緣巧合,法拉第將自己在演講中記錄的筆記給講師漢弗里·戴維過目,戴維給予了高度讚揚。

而後因戴維再一次三氯化氮實驗中發生意外,視力受損,他便想到法拉第,並聘用他作為自己的秘書。後來又接替成為化學助理。但因當時的英國社會階級分明,出身卑微的法拉第常常受到侮辱,也曾一度想過放棄科學研究。

後來,隨著法拉第解除了更多科學領域的翹楚,刺激出他更多的學術想法,他的科學成就漸漸超越了戴維。在約翰·富勒的贊助下,法拉第被選為皇家研究院的第一任富勒化學教授。

1824年,法拉第為選為皇家學會院士。

1825年,被任命為實驗室主任。

1833年,被選為皇家研究院終身職。

而他在科學方面的成就,除了我們熟知的電磁學和電化學領域外,還有一項不常被人們提及的貢獻。

苯(C6H6)最早便是法拉第發現的。

在製造煤氣燈所燃燒的氣體時,法拉第在蒸餾魚油的時候提取出了副產物之一的苯的粗產物,並命名為bicarburet of hydrogen。而他的這一發現也隨後在1825年刊登在英國皇家學會的期刊中。

如果說起半路出家的學術大牛,法拉第當之無愧可以算是科學界沒受過正式教育,卻在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了。

參考文獻: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A%A5%E5%8F%AF%C2%B7%E6%B3%95%E6%8B%89%E7%AC%AC

J. Chem. Educ.: Faraday"s discovery of benzene

The history behind the discovery of benzene rings


吳文俊老爺子

195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1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1年2月,獲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吳文俊高中畢業時,其實興趣在物理而不在數學。一次物理考試題很難,他卻成績出色。畢業時校方討論保送,物理老師卻以他獨特的目光推薦他學數學。(不得不說老師有眼光)到了大三他又想轉繫到物理,被老師攔住不讓(兩個導師抱住了一位數學家)。。。。。

btw老爺子今年駕鶴西去,都沒能看到有紀念的文章


陳國符

1937年 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工系,獲工學學士學位。

1937—1942年 在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化學系攻讀纖維素化學專業學位並從事研究工作。於1939年獲特許工程師學位,1942年獲工學博士學位。

1942—1946年 任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工學院副教授、教授,兼理學院化學系教授。

1946—1948年 任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紙業組簡任技正。

1948—1952年 任北京大學化工系教授、化學系教授,曾任化工系系主任。

1952—1971年 任天津大學化工系教授,天津市造紙學會理事,中國林業化學化工學會理事,《化工學報》編委。

道藏研究者


看到這個問題,不得不提沈志華老師。

答案已經一次被刪,一次修改。不討論敏感話題。只列事實。

沈志華老師的經歷絕對是學界傳奇,絕無僅有。出生高幹背景,,初中畢業後曾參軍在空軍部隊當兵數年,做過工,上過最高學府,後入獄兩年,出獄後下海經商成為成功的商人。賺到錢後,回到學術圈,繼續研究歷史,後成為中蘇關係史、國際冷戰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兼國際冷戰史中心主任。用他的話說,其人生就像一部電影。人生沉浮,不管發生什麼,一直堅持做歷史研究,並且做出了很多成就,非常令人敬佩。

整理了一下大概經歷:

1973年,高考,全北京只有他四門考試門門第一,數學100分。北京四中學校選飛行員,他是唯一一個被錄取的。

1976年,從廣州直接被送進了北京半步橋Jail,關在一間單人牢房裡。

1977年,重要事件結束,北京市公安局長劉**自縊!在他的私人檔案櫃里搜到了沈的檔案,上面有「批捕沈志華。張**」,幾個大字。

1982年,研究生快畢業,因「泄露guojia重大機密」,判刑兩年。後來在獄中完成第一部專著《新經濟政策與蘇維埃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

1984年5月,出獄南下廣州做外貿生意,後通過各種關係,見到了北京市黃金管理局的處長,把自己40年的遭遇跟他說,沈志華非常誠懇地說:「我掙點錢不為發大財,就為能有機會搞學問。」

上世紀90年代初沈志華已經掙了四五十萬,他的想法很簡單,「只要賺到一筆夠我後半輩子不愁吃喝、夠買檔案,夠坐飛機去世界各地開會的錢,我就停了」。

1991年,沈志華回到北京,成立了一個文化公司,開始做《資治通鑒》白話版,發行量很好。

1994年,蘇聯的檔案解密了。在深圳舉辦了「蘇聯解體的歷史教訓」的學術會議,沈先是去了蘇聯,後來又去美國,這一圈兒下來,終於殺回學術界了,也就不想別的,安心做學問了。

1996年至2002年間,沈志華與社科院合作,個人出資140萬元,專程到俄羅斯和美國搜集俄國解密檔案,並組織翻譯、整理、出版了36卷《蘇聯歷史檔案選編》。

可以說,「前半生,檔案砸掉了沈志華的飯碗;後半生,檔案成了他的精神食糧,人生中的大悲與大喜都與檔案密不可分 。」

(沈老師來學院講中朝關係,真的是一位非常犀利、有思想、熱愛學術研究的人,值得敬佩!)


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Louis Victor,Duc de Broglie,1892.08.15—1987.03.19)出生於迪耶普,法國理論物理學家,波動力學的創始人,物質波理論的創立者,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1929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32年任巴黎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1933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

之前是學文學的


徐復觀先生

四十一歲師從熊十力,四十六歲從事學術活動。現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國民黨軍官出身,曾任蔣介石侍從室機要秘書,台灣東海大學中文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

主要著作:《政治與學術之間》、《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兩漢思想史》、《中國藝術精神》、《中國思想史論集》、《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公孫龍子講疏》、《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格》、《中國經學史基礎》、《石濤研究》、《中國文學論集》、《中國文學集續編》等。


周衛健:英語翻譯轉行到地質學,現在是中科院院士,西安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長。

麻省理工大學的達雷爾教授:本科是工程物理,博士是高分子科學(材料學),後來成為生物學家,開設了自己的實驗室,專門研究癌症治療的靶向免疫系統。


好像沒看到被提到,畢竟音韻學如今也很冷門了。

鄭張尚芳。

鄭張尚芳教授原名鄭祥芳。高中時改從父母雙姓。1952年高中畢業後曾去北京地質學院專修班學物探。做過地質部物探隊員,當過溫州市五馬中學教師、市圖書館編目員,「文革」中還當了十幾年的漁業機械廠工人。一直熱衷自學語言學,並受到袁家驊、王力、呂叔湘、李榮、王輔世諸先生器重指導,1955至1964發表了拼音及方言等大小文章十來篇。1978年至1981年參加《漢語大詞典》溫州師院編寫組。1980年獲取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長期以來,他從事漢語方言、古音、漢藏語言比較研究,他所建立的上古音體系,被海內外漢藏語學界認同。他也因此成為國內語言學界古音韻研究的權威,漢語古音學說有代表性的八大家之一,他的專著主要為《上古音系》,此書綱要已譯為英文在法國巴黎出版。他還參與調查並編繪《中國語言地圖集》,發表論文百餘篇。多次應邀出國參與學術討論、講學等。1991年晉陞研究員,1994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鄭張尚芳現為中國語言學會、漢語方言學會、國際漢語語言學會會員,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理事、學術委員。兼北京語言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語言所教授和南開大學教授等。

鄭張尚芳沒有大學學歷,自稱是「溫州圖書館大學」畢業。他自學成材,成為語言學家並建立上古音體系,受到海內外漢藏語學界認同,被稱為「鄭張體系」。長期以來,他從事漢語方言、古音、漢藏語言比較研究,參與調查並編繪《中國語言地圖集》,多次應邀出國參與學術討論、講學等。主要專著《上古音系》綱要被譯為英文在法國巴黎出版。1991年晉陞研究員,1994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現為中國語言學會、漢語方言學會、國際漢語語言學會會員,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理事、學術委員,兼北京語言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語言所教授和南開大學教授等職。

摘自百度百科。


我的偶像目標。

李光濤,炸油條的道士出身。


沒人說我不科學啊!

——魯迅


黃仁宇是半路出家不假,但人家也是大學生啊!雖然說是南開大學機電工程專業的學生。都知道黃仁宇是中國遠征軍,卻忘了他也是正兒八經大學生。

說到中國遠征軍,恐怕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人,現代詩人——穆旦。他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地質系,半年後改讀外文系。他當年在中國遠征軍里當的是翻譯官(因為是外語系的。)他可以說是近代偉大的詩人了,畢竟花花腸子的詩人不少,但是,幾乎經歷過死亡體驗的詩人不多。順便說一句,他姓查,原名:查良錚,浙江海寧人(會不會想到某武俠小說作家,他們都是這個大家族的,有親戚關係)

列舉幾個文史哲方面學者,大家可以查一查,田餘慶、陳來、莫礪鋒、程章燦,看看他們一開始學的什麼?

最後,反覆強調一下,我的男神——葛兆光,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北大古典文獻學專業(這個專業最初設置的目的是給中華書局這樣的出版社培養人才的),目前研究的是思想史,算是半路出家了,但是他在思想史領域影響力絕對是數一數二的。等於說是從文學專業跳到了歷史專業(不好說,思想史的博士,在中國是歷史博士,外國授予的是哲學博士,從文學到史哲的轉變)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國內13個課題組的實名發聲表示沒能重複NgAgo,韓春雨表示:「我不做任何評價」?
癌細胞分裂的時候,DNA端粒不會減少,我倒是覺得癌細胞是人類通往永生的鑰匙,大家覺得呢?有人切過嗎?
為什麼很多人不看好生物專業?
各位化學大神們,能解釋一下這個圖是什麼意思嗎?
基督徒如何看待科學家觀測到來自雙中子星的引力波?

TAG:歷史 | 自然科學 | 科研 | 學術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