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比評價《釜山行》和馮小剛導演作品《一九四二》?
我個人覺得釜山行雖然是喪屍片的類型 卻也是屬於災難片的內核 都是在表現極端危險之下人性的自私或偉大 相比之下我個人認為1942表現的人性反而更加多樣且真實 尤其是人性的變化 相比之下釜山行非黑即白的設定反而顯得幼稚(尤其是某黑心乘務 之前誤以為是列車長~) 那為什麼二者的評價會截然不同呢 釜山行讚譽一片 而1942卻被指責消費苦難?亦或者釜山行是勝在了特效 攝影等其他方面?
是因為很多人逢中必反的心裡在作祟。
實際上題主提到的問題我也覺得,《釜山行》中對於人物的刻畫有點太極端了。需要作為正面人物歌頌的人性一個個都那麼的光明那麼的偉大,包括犧牲自己拯救大家的大叔和乞丐,還有那對小情侶,男孩看到女孩變異了寧可被咬也不放開女孩……
而被拿來諷刺的壞人卻一個個都塑造地壞到了極點,就比如題主誤認為是列車長的那個穿西裝的金常務,從頭到尾這個角色除了損人利己地害人根本就沒幹別的,到了結局導演似乎也意識到這個角色被塑造成一個徹頭徹尾的惡人有點太單薄,似乎是打算給他加點什麼其他的元素體現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吧,從金常務被感染後變異前最後保留人性時說的話來看,也許他童年經歷過什麼比較不堪的往事造就了他如今這種自私到了扭曲的性格?但是遺憾沒有任何說明他就直接變喪屍讓男主丟下車了,我也不知這裡沒有交代金常務那句孩子一樣的話語背後是什麼樣的過去,到底算是一個我這俗人無法理解的出彩之處呢,還是一個挖坑不填的遺憾。
相比之下《一九四二》我覺得比起《釜山行》有一個優勢就在於,他講的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故事,而且那個時代距離現在還不算太遠,經歷過那場災難的人還有健在的,民間也有不少資料和故事的記載可以參考,而《釜山行》的話也就只能完全憑空想像了,畢竟在生化危機這樣的災難面前,人都會做出怎樣的判斷和反應,這種事情都是無據可考的,因為歷史上根本沒有發生過,所以難免會顯得有些角色塑造得太極端,不夠現實。"一九四二"看完以後,我改變了多年以來浪費糧食的壞習慣。而"釜山行"看完以後,我除了罵罵中國的爛片多,不會有任何改變。
我們的青年們還有多少是能夠沉下心來思考的?
從片名就能看得出來: 為什麼叫《釜山行》,因為釜山代表政府,代表秩序,代表文明社會,是全車人的希望.無論影片中的韓國政府採取的措施多麼令人不齒(讓媒體欺騙民眾、無差別隔離等等),人民從內心深處還是相信政府,相信只要到達了釜山(政府的控制範圍),就能重新回到文明世界裡,這也是我們作為同是生活在文明世界中的觀影者所能用同理心贊同的。 但是《一九四二》完全不同,同樣是天災人禍,而且只論天災的嚴重程度要遠遠小於前者(蝗蟲對喪屍),但是在觀影過程中卻讓觀影者產生一種難以名狀的不適感。這種不適感其實就是因為完全感覺不到任何希望:普通的百姓面對一場勝負難料戰爭的絕望,面對一個充滿橫徵暴斂軍閥無能政府的絕望,面對一個饑寒尚不能解決何以為人的迷茫。那一年沒有政府,那一年沒有秩序,那一年沒有希望,那一年只剩下空蕩蕩一個年號。
根本不是一個類型的電影怎麼能拿來比較呢
喪屍片,災難片,人們看它是以娛樂的心態來看,因為知道根本就是虛構的事情,大家開心就好,所以關注點都在電影本身上。1942,看之前應該都這片講的是什麼吧,人們的關注點不是電影本身。
先說1942,這部電影只用了一條腿走路。
我從上世紀90年代的錄像廳開始接觸電影,能感覺到電影行業的一種趨勢:越到後面,電影越需要把不同的類型組合起來,才能跟上觀眾隨觀影經驗增加而升高的滿足閾值。
說兩個印象比較深的例子。《綉春刀》武俠+白領勵志故事;《唐人街探案》推理+輕喜劇。這種類型組合對導演要求比較高,如果整合不好,《唐人街探案》就會變成葡萄乾電影。
從時長上說,《1942》應該可以縮短,這個可以參照《諜影重重3》裡面伯恩在屋頂奔跑那一大段戲,尤其是當音樂淡出之後,完全變成情感戲,觀眾能把伯恩內心的情感補全,在奔跑的時候,他會想到那個陪她走過的德國女孩么,會有愧疚么,會有昔日重現的慨嘆么。整場戲沒有一句對白,卻是三部曲中最能打動人心的段落。
波恩在車站送別Nicky,當真是一生情感盡付無言相對。
一個好的導演,可以武戲文拍、可以文戲武拍、也可以文武混拍。這樣,在故事情節和電影固有的敘事節奏之間衝突時,才能進退自如。馮導在《1942》當中基本按照文本敘事在走,需知文本和電影對節奏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馮導充分發揮導演和編劇的能動性,《1942》在商業性上會好很多。
===============================其實我還沒看《釜山行》,也不打算看了,我私下以為,韓國電影出於本土觀影人群的偏好,它那個人物設置有一套固有的模式,很可能題主吐槽的,正是這部電影在韓國本土取得票房成績的一個因素。而這種人物設置,很容易引發中國觀眾吐槽。一個比較容易對比的樣本是銀河映像的《跟蹤》和韓國改編的《監視者們》,《監視者們》更像廣播體操,《跟蹤》像程小東說的「拳無三聲,棍無兩響」,推薦題主有時間看看,梁家輝在天台內訌那場戲的爆發力絕對值得一看。
這幾年看過的韓國電影似乎有分化的趨勢,一種仍然立足本土觀眾的口味,比如《柏林、柏林》、另一種在人物設置上開始向好萊塢靠攏,比如《恐怖直播》,元彬的《大叔》和孫藝珍的《摩天樓》似乎介於兩者之間。
在我的印象里,後一種似乎日漸主流,後一種韓國導演對類型片的掌控能力幾乎可以比肩好萊塢,《恐怖直播》的故事結構和丹澤華盛頓、約翰屈伏塔主演的《騎劫地下鐵》幾乎一致,把其中一個場景挪到大橋上面,整個電影的格局明顯放大不少。《摩天樓》的節奏控制,在部分段落當中要比好萊塢電影來得乾淨利落。兄弟好好看看電影再來問,哪有什麼黑心列車長
韓國 在宣傳 自己的 文化 這方面, 不論手段怎麼樣, 確實有一套.
這幾天 知乎上 各種各樣 關於 這韓國電影 的問題 太多了, 風頭都蓋過 三星的 boom 7 爆炸了推薦閱讀:
※馮小剛導演的《芳華》里,陳燦最後為什麼最後沒有選擇蕭穗子呢?
※如何看待馮小剛「中國垃圾電影太多,是因為有垃圾觀眾捧場」的言論?
※如何評價改編自嚴歌苓「自傳體小說」的馮導新片《芳華》?
※非北京人看《老炮兒》有什麼感受?
※推測一下:《我不是潘金蓮》里的首長是什麼級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