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鏡間名錄這個欄目?


我對這節目有點好奇,於是去看了下,翻了翻我熟悉的幾個機器。

比如Technika 70

主持人指著Linhof Technika 70說「你們見過最大最亮的取景器…沒有之一…」我當時就笑了。

如果不知道Linhof 220上,我覺得話就不要說這麼滿。如果無法傳播正確的知識,那最好什麼也別說。

因為這機器的聯動測距取景器放大率是1:1,量產中畫幅上舉世無雙。

「有航拍的型號啊,有記者的型號啊,有快拍的型號啊…」

前兩個我知道是Aero 70和Press 70,最後一個【快拍】的型號我就一臉茫然了。你在講什麼?

-------------以下是針對所謂Pro版視頻的吐槽------------------

主持人說右上小圖的相機(我們店裡也有一台…今天我們沒有拿來,因為那一套太大了)。

我就把你自己的表情還給你。

Technika III 6x9和Technika 70各一套的話,顯然70型更大,帶測光的大腦門又不是擺設

順帶一提,如果你說這機器帶聯動測距習慣上人們還是稱為Super technika的

"沒有什麼代季傳承發展之間的關係"以及後來說到自己暈…

實在不明白你想表達啥…Linhof的產線關係明明很簡單:

Technika——皮腔對焦(前組能移軸)

Super——帶聯動測距的

Press——螺紋對焦新聞型號

Aero——航拍

Kardan——單軌機

然後按照畫幅分6x9和4x5就行了(當然5x7和8x10也有…)

上為 Technika 23,下為Press 23。

就是取消皮腔改為螺紋對焦。

主持人將 Technika 5x7 iii稱之為與Technika 70 同時代的機型…

嚴肅點好嗎?

您手指的Technika 5x7 iii是1955年,Technika 70是1962年。Technika 5x7 V型才是同時代的(1962)後面關於鏡頭還一堆廢話,錯漏百出。

鑒於製作者沒有在這問題里出現,懶得繼續。

我寧可去看悲劇傻缺集錦,也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這視頻上…


鏡間名錄是一檔介紹老相機的網路原創節目。

我是在bilibili上看的,相比其他原創科普或者文化類節目來說,人氣只能說一般,有一批固定觀眾,但每期的點擊量只有幾千。

節目製作其實非常精緻,整個第一部主創人員就只有兩位,但保持了比較高的水準,在選擇相機上也算是比較有代表性,有便攜機,也有賓得67這樣畫幅較大的機型。

鏡間名錄這個節目其實是希望在國內年輕一代開拓相機收藏市場,這個節目有自己的淘寶店,其中出售的中古相機大多是在節目中上過鏡的機型,對於老相機來說,都是適宜收藏的好成色,當然售價相對成色一般的更高,當然對於真正的收藏愛好者來說這個錢是值得的,根據買過的朋友反饋,這個淘寶店有非常好的消費體驗。

不過我認為這個商業模式不見得能夠成功。節目的目標人群是一些在讀學生和剛進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收入有限,不可能把大量金錢投入到相機收藏這種奢侈消費中,再更進一步講,雖然節目有一定的深度,但畢竟還是以淺顯易懂的性能和操作介紹為主,難以吸引真正的核心向愛好者。

換句話說,當一個攝影愛好者準備了一萬來塊錢購買相機的時候,他會買佳能尼康還是哈蘇的xpan?選擇xpan,馬7,徠卡m6這樣機型的同志,他們不一定喜歡佳能尼康,但他們多半都已經擁有佳能尼康的數碼單反了。所以這麼一想,市場實際上很小的,更何況鏡間名錄推薦的往往還不是哈蘇徠卡這樣對此數碼相機在某些方面存在優勢的膠片相機,而是像奧林巴斯penf(以前那個),福侖達bessa這種在設計上有情懷的迷你相機,呃。。。。。。我還是希望能多看幾期大及吹牛的。。希望他們有更多盈利途徑吧。。。。

利益相關:普通膠片相機愛好者,從未以此盈利,連膠捲都沒幫別人衝過

以上~


大致了解相機來說這個是還好的,照片和安利就不要往心裡去了


特點去瞄了一眼

對於喜愛相機 收藏器材一類的朋友

或者學習相關知識還可以


雖然剪輯很厲害,主持人就……

內容雞湯太多,但是你想要學習一點相關知識的話這個還算是比較接地氣的方式了……

不過自從他搞哈蘇新機和華為p9之後就取關了……

什麼玩意


挖坑待填

--------------------------------

分割線,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鏡間名錄這個節目看了有不短的時間了,剛開始是因為講的都是以前的膠片相機,就三兩眼的看著,後來有什麼哈蘇徠卡了,感覺過了把眼癮吧,哈哈哈,對於有的人說的節目中大及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我基本沒研究過膠片相機,可能那些問題都存在吧,但是我作為一個普通觀眾就是看個樂子,對與錯的話我不是太在意,希望節目組可以在以後的節目中更細心一點,國內這些相機評測類的節目我還是比較喜歡看的,製作的還都不錯,好了,回到正題,我對這個欄目的評價就是用常人的眼光去看還是不錯的,一些細節的地方還可以再雕琢一下,希望越辦越好


反正看視頻又不要錢,視頻製作的很精緻啊,雖然照片都不忍直視,也沒必要噴啊,人家賣相機的,又不是搞攝影的,國內沒幾家認真做相機評測的,有這樣一個有追求的人出現不是蠻好。


對某些相機吹的太過

主持表情過於賣力

太好高騖遠,雖然現在的有錢年輕人多如過江之鯽——你看權志龍的t3 life吸引不少迷妹嗷嗷購買老貴的黑色康泰時t3——我認為節目里吹的大多數相機都是老器材黨買前也要三思的玩意……他們不會是看店裡哪台成色好就吹哪台吧……

要做好市場還是該從簡單的有名的換手多的開始——不過要做好這些相機的評測怕是比吹冷門機型難多了吧……


我覺得他最大的意義就是讓大家欣賞到了膠片機在工業設計上有別於現代相機的獨特魅力吧。

我也或多或少的受這檔節目影響買了奧林巴斯om1,其實看這節目之前就想買膠捲機了不過那時候資金還不多。


推薦閱讀: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適合拍攝微距、靜物,景深、虛化效果好的,預算 2000 元左右的相機?
祿來rollei35及其後續機型各自的區別在哪呢?哪一款較為適合新手使用呢?
這個是什麼相機可以買到嗎?
老相机上的热靴是怎么联动快门的?
手機廠商都在吹捧雙攝,為什麼上萬元的相機不用雙攝?

TAG:攝影 | 優酷 | 淘寶網 | 相機 | 膠片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