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多人都《追風箏的人》有極高的評價?不吝讚美之詞?


謝謝邀請,這本小說是我兩年前看的,當時看完很震動,裡面很多心理描寫特別細緻,對於人性的善惡很辯證,我們甚至能通過主人公的心理活動看到那個陰暗的自己,所以小說有很強的帶入感,無關時代、無關國別。作為一個社會性動物,我們很少真實的存在於眾人之中,從我們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們就忙著鑄造各種面具。我們自私、欺瞞,心中可能有萬種惡的想法,也許我們沒有去做,也許我們從未告訴他人。當有這麼一部小說,主人公就像活生生的自己,我們可以去感受別人的人生、懺悔、贖罪,人物便是活的,因為他,我們重新審視自己。我想,這是小說最成功的地方之一。

這本小說以阿富汗為背景,時間跨度很大,回憶延伸到主人公少年時代再回到成年,阿富汗的時代背景也在小說中起到決定性的影響,作者毫不掩飾人性本來就存在的偽善和怯懦,同時也不否認良知決定著我們成為怎樣的人,是我目前看過的最有真實感的小說之一。故事開始應該發生在70年代初,阿富汗還是實行君主立憲制,而且阿富汗也像很多國家一樣存在著種族等級制度,普什圖族人和哈扎拉人對應關係就類似清朝初期時候的滿人和漢人,而普什圖族人無論在上層建築還是人口數量上都占絕對優勢,一定程度上應該比滿漢的矛盾要大得多,種族歧視充斥著阿富汗整個社會。在這樣的背景下,主人公阿米爾身份是一個少爺,一個優良血統的普什圖人,而哈桑只是他家的僕人,低賤的哈扎拉人,儘管他們一起長大,甚至喝著一個奶媽的奶,但是成長中少爺的優越不僅僅體現在地位上,連情感上都佔據著優勢。

阿米爾的母親難產而死,因此一直覺得深愛母親的父親心裡是怪罪他的,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渴望父親的承認,但是優越的地位常常讓他能有更多的特權去避免辛苦,推卸責任,這時候往往是哈桑無條件的去保護著他,父親因為兒子的軟弱而一次次失望,哈桑卻一次次能得到父親的歡心。人總是去追求自己渴望的,儘管阿米爾可能已經擁有一切,可是卻依然嫉妒哈桑可能只是因為忠誠善良而換來的父親的憐憫。對於這個我深有體會,即使是兄弟姐妹,成長過程中也可能有各種爭端,幼年時候可能對父母行為種種認知,形成自己的預期和偏向,儘管那些可能是不完全正確的,但是小時候的視角能看到的畢竟不多,人自私的本性會促使自己產生更多利我的想法,而幼時根深蒂固的思想會造成很多的行為,會錯誤的追求那些誤導自己的東西。我不得不承認,即使到現在,童年的很多想法造成的陰影依舊存在,父親對我的嚴苛和對妹妹的縱容延伸到整個童年記憶,以及那些記憶中因此造成的揣測。直到現在我都能想起十幾年的某一個晚上,為了避免尷尬無意中拿起作文題目問我的爸爸,我甚至能想起他的每一個表情和動作,也許那只是為了在我們之間搭建一個話題,但是從爸爸那裡得到的鼓勵以後就成為了我的動力,最終寫作變成了我的興趣和優勢,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寫作上我和我妹妹會有那麼大的差異,真心與天賦無關。當然,這是站在我的視角,但是站在我妹妹的位置,我可能自然的忽略了對她造成傷害的東西,例如她需求的情感。成長中慢慢建立的親密關係可能與血緣有一定的關係,但是更多的是因為陪伴。對於哈桑而言,在學會叫爸爸前,更先學會的叫阿米爾,這個存在著一定的象徵意義,所以阿米爾對於哈桑而言也是整個的精神寄託,所以會為了他不惜一切,也會小心的試探,甚至在阿米爾因為怯懦而背叛自己以後都能選擇原諒。

小說中有很多對話很有意味,例如在一次追風箏過程中有一個這樣的對話:

「我騙過你嗎,阿米爾少爺?」

剎那間我決定跟他開開玩笑:「我不知道。你會騙我嗎?」

「我寧願吃泥巴也不騙你。」他帶著憤憤的表情說。

「真的嗎?你會那樣做?」

「真的嗎?你會那樣做?」

他疑惑地看了我一眼:「做什麼?」

「如果我讓你吃泥巴,你會吃嗎?」我說。我知道自己這樣很殘忍

「 如果你要求,我會的。」

「你是否會讓我這麼做。你會嗎,阿米爾少爺?」

我勉強露出一個笑臉,「別傻了,哈桑,你知道我不會的。」 哈桑報我以微笑,不過他並非強顏歡笑。「我知道。」他說。這就是那些一諾千金的人的作風,以為別人也和他們一樣。

阿米爾也覺得要是沒有這個對話就好了,因為對比下會有良心的不安,再腦補一下,就能感覺到哈桑言語中的小心翼翼的試探,而哈桑其實是能感覺到阿米爾這種掩飾的,等到回憶過去的時候,阿米爾才能去體會哈桑那若隱若現然後瞬間消失的失落,那是掩藏在表層之下哈桑的第二張臉,而在過程中看到的哈桑永遠是笑著的,那種眨眨眼又永遠帶著真誠的笑容的哈桑。回憶是個好東西,能把很多忽略的細節補上,然後拿出來仔細推敲,修補記憶形成新的畫面感。可悲的是,當時是看不清的。一直認為,即使感受深厚的情感也是需要閱歷的,隨著年齡的成長,隨著遇到的人越多,隨著生活的變故,越發感受到人情的冷暖,才能體會到別人為自己付出的那份情感的重量,這像是個悖論,因為這時候往往已經無法回去了。

整本小說都是主人公的一條救贖之路,因此毫不掩飾人心有時候惡的一轉念。哈桑為了守護阿米爾的藍風箏,即使被性侵也默默隱忍,這時候的阿米爾不僅僅因為害怕而逃跑,甚至在哈桑拿迴風箏之後不得不承認的確認了一下風箏的完好,因為他這時候急需用風箏去換取父親的讚許和承認,而得到讚許後走不出的良心譴責最終使他做出陷害哈桑的決定,只因為無法面對他;不僅對哈桑,在因為戰亂不得不逃往白沙瓦的途中,父親因一如既往的正直不屈被俄軍用槍指著腦袋的時候,阿米爾在想到父親可能會因此失去生命的同時,更想到的是自已失去優渥生活後再是去父親後的人生要如何支撐。這些都是人性最自利自私的表現,但是這樣的本性,在一次次的經歷中,在別人用忍耐和愛的教育中,變成生命難以承受的重量。即使被陷害也守護秘密的哈桑父親,在知道自己兒子為了幫助少爺拿到風箏承受的那些痛苦,阿米爾也曾想像過他們是如何在茅草房裡相擁哭泣,所以以後想起阿里被迫搬離呆了四十多年的家的時候那冷冷的表情,以及父親因為失去他們的失聲痛哭,那些都最終留在了阿米爾的記憶里,成了不可被原諒的折磨。最後父親的逝去,其一生為人正直剛強的形象以及後來才慢慢理解的父親的愛還有父親對哈桑的思念最終給阿米爾形成了一個自己的不可逾越的標準,因為太多無法彌補的錯誤被鎖在了過去。

所以當拉辛汗打來電話的時候,阿米爾決定再回去阿富汗一次,因為「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當然小說總是會安排一些合乎情理的橋段,最終通過拉辛汗的口知道了哈桑原來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這時童年那些跡象就一下子飛回來了,例如父親從來不會忘記哈桑的生日,即使多年後在美國生活得很幸福的時候也會突然感嘆「要是哈桑今天跟我們一起就好了」,但是同阿米爾一樣,父親也同樣背叛了願為自己付出生命的人,所以在阿里面前,即使知道哈桑是自己的兒子,也無法給他作為父親應有的愛,這時候的救贖就不僅僅是阿米爾自己的,還有父親的。小說中的伏筆埋得若影若現,父親曾經直勾勾的對阿米爾說:「世間只有一種罪行,那就是盜竊......當你說謊,你剝奪了某人得知真相的權利」。「而現在,在我葬了他十五年之後,我得知爸爸曾經是一個賊!還是最壞的那種,因為他偷走的東西非常神聖:於我而言,是得知我有兄弟的權利;對哈桑來說,是他的身份。他還偷走了阿里的榮譽。他的榮譽。他的尊嚴。」。所以最終阿米爾的父親因為負疚而找到了屬於自己善行的路,他一直以悲憫的心幫助那些需要關懷的人,因而而成為了一個人人敬重的好人。但是只是作為父親,看到阿米爾每次犯錯後躲在背後的軟弱,因為享受特權而免受懲罰的優待,而同樣是兒子的哈桑只能每次挺身而出承擔責任,還因為低賤的身份屢屢遭受奚落。所以他既無法對阿米爾展開笑顏更無法給予哈桑應有的愛,這樣的矛盾同樣折磨著他。因此在去往美國以後,過著平凡甚至貧窮的生活,阿米爾漸漸成長為一個為生活奔波操勞的成人,輾轉在跳蚤市場,穿梭在下層的阿富汗人中,他才能感受到阿米爾,同時看到些許哈桑的影子。

小說的最後依舊沒能給人一個好的結局,也許是為了貼合作者創作的初衷,為了展現深受災難的阿富汗人民,最終哈桑還是死去了,死於阿米爾回到阿富汗的半年前,看到這兒的時候,我其實忍不住想罵人了,但是作者還是安排了一個贖罪輪迴的終結-哈桑的兒子索拉博。索拉博被塔利班成員給抓走了,這個人同樣具有刻意性,抓走他的正是年少時哈桑為了保護藍風箏被侵害的施行者,這個人以同樣的方式侵害了哈桑的兒子。阿米爾在考慮是否要救索拉博的時候也是經歷一番掙扎的,畢竟他成了一個美國人,在一個天堂般的地方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還有自己的妻子等待著他回家。這本小說的真實之處還在於即使人在受到巨大的情感衝擊和道德衝擊的時候,也完整的將人性暴露出來,暴露人的害怕,暴露利益的權衡,但是同時讓我們相信人之所以是人,之所以最後能選擇一條舍己的艱難的路,因為還有良知。阿米爾最終想起父親儘管說過很多謊言但是倒是實話的一句話,阿米爾的問題在於總有人為他挺身而出,即使他從少年到壯年,從青澀到魚尾紋慢慢爬上眼角,總有人為了他付出別人也同樣珍視的東西,而阿米爾自己卻未曾做出回報甚至還背叛最親密的朋友。因此,救回索拉博變成了把自己從過去拉回的鑰匙。

最後不得不承認,創造索拉博這個人物是小說的一個亮點,最後在阿米爾跟阿塞夫決鬥的時候,在明顯不敵即將失去生命的時候,儘管害怕,索拉博還是做出了跟哈桑同樣的事情,對同一個人拉起了彈弓,這讓我們不得不再次回憶起哈桑,為那麼一個善良的人感到痛心,作者安排的巧合讓小說中的人物變成了命運,讓我們相信美好的品質是會繼承的,也讓阿米爾再次看到,儘管害怕,總有很多人能有勇氣為了自己在乎的人隨時付出生命,這也讓阿米爾對索拉博的情感得到了升華。

而不知道是不是作為懲罰,阿米爾的妻子無法生育,但是我想這也是個很玩味的安排,像是索拉博害怕阿米爾厭倦他了,或是他的妻子喜歡他怎麼辦,這都是最正常的心理,面對一個這樣的孩子,只能做這樣的安排。這樣的小說,過程中的每個人終究無法得到一個多麼幸福的結局,索拉博雖然最終和阿米爾回到了美國,但是修復創傷是需要很久的,而且對人的信任也沒辦法在短期內建立,象徵意義的風箏其實根本沒有辦法打開一扇心門,只能短暫的寬慰還活著的人,緬懷一下那些深愛的故人,但是生活還在繼續,不過,能救回自己,能找到一條寬恕自己的路終究是很好的。


因為生命中那些不計其他 與我真心相伴的朋友

那些甚至可以承受背叛的堅定友誼

那些後悔 那些付出 那些犧牲 那些償還

讀完《追風箏的人》 凌晨兩點 想起這一切


推薦閱讀:

格林童話之小紅帽,這個童話故事的主題是什麼?反映了什麼現實?
如何評價小說作家三天兩覺?
《百年孤獨》想表達什麼?有沒有人覺得人物關係或情節的發展有些意料之外,或少了一些情節鋪墊,有些難懂?
如何理解《納粹高徒》以及文章的兩個主人公?
如何評價《桂系演義》這本書?

TAG:書籍評價 | 追風箏的人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