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對法律有一些小小的興趣,想選擇有關法律的專業,但是不知道它是否和我想像中的一樣,所以想請學法律的各位大神介紹一下這個專業(要detail一點哦),以及國內國外法律方面的較好的大學。還有各位律師大神,快快告訴我當律師是一種什麼體驗吧,以及當一個合格的律師需要具備那些優秀的品質。Ps:我的英語還不錯,是不是選國際法會比較有優勢勒? 現在此謝謝大家了~


亦舒師太寫過一本書叫《喜寶》,被認為是瑪麗蘇文的鼻祖,講述了一位學法律的女青年為了攢學法律的教材費被一位65歲大爺包養,最終被咣當送了一座城堡,裡面有六幅倫勃朗的故事。

然而生活是低於藝術的。。。

「我會將書單中所有的參考書都買下來。我將不會在大眾圖書館內出現,永遠不。」

——亦舒《喜寶》

這段話講出了學法律的人每年最大的心愿:要麼有很多的愛,要麼有足以買下所有教材和參考書的錢,如果都沒有的話,就要健康

「我那父親得知我要念法律,自鼻子里哼出來。他說:「念七年?念完又如何?你有沒有錢自己開律師樓?沒錢,挨完後還不是在人家公司里待一輩子!有什麼小市民要離婚賣樓你就給他們烏攪。」

——還是出自《喜寶》

還有一段,包養學法律的女主的大爺和他兒子都愛上了女主,為了爭女人眼看就要撕起來了,而女主的反應是:

勖存姿提高聲音:「是小寶嗎?為什麼不進來?我們都在等你。」

「等我?」我反問,「為什麼要等我?」我走進去,「我有大把功課要做。這件事又與我無關。」

有大把功課要做。。

還有一段,女主意識到有人要包養自己,一開始是拒絕的,但後來想到學法律的學費。。


十幾年前:卧槽,這什麼東西啊!完全看不懂!還不好就業啊!看看別人計算機,經管,不用背這麼多!隨便找工作啊!

現在:卧槽,這專業不錯啊!雖然比金融差點,但比好些專業掙錢啊!B格也還行啊!不錯不錯,朕當年英明神武,哈哈哈哈!

其實,有興趣有毅力的話,只要是實務學科,都不會是差專業。一起加油,共勉!


作為一個不入流大學畢業的,在二線城市艱難生存的小律師來說,真的面對你們這些動不動就國外留學,至少也是國內前十名大學的人,真的覺得不配給建議呀。不過學法很辛苦就是,尤其是就業前幾年,不過熬過去就好了。我有不少名牌大學畢業的,還專業對口進了公檢法的,覺得辛苦,覺得沒錢,還覺得屈才。當了律師的,覺得辛苦,覺得沒錢,被當事人坑,被沒有素質的法官凶,被行政機關刁難。當了法務的,覺得被當成了行政人員,覺得偏離了專業,覺得束縛。大家都在迷茫期,艱苦期,思考要不要轉行期,不過又捨不得放棄。若干年以後,等我三十五六,四十了,或許能回答這個問題。


按照知乎的慣例,先說謝邀.對於合格律師的標準,或者說是律師的基本素質吧,我在&<我要當律師&>(2011年法律出版社)一書中曾經做過一個總結,把其整理成為九個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先套用一個很俗的故事。據說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聚會。有人向一位獲獎者問道:「你在哪一所大學,哪一個實驗室里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裡。他的回答是:「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齊整,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會的就是這些東西……」

這個看起來很《讀者》的故事,雖然俗套,但是其中的道理並沒有錯。如千古奇書《紅樓夢》所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要學會做一個律師,其實首先也就是要學會做人;要做一個好律師,其實首先也就是要做一個好人。

對於律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實際上用我們大家在青少年時期所受到的教育就可以總結出來,那就是九個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簡單的九個字,基本就已經涵蓋了一個合格律師所應該具備的素質要求。

讓我們先來看前半部分。

一、何為「德」。

從起源上講,「德」,是一個會意字,左側的部首表示道路,右上方表示用眼睛直視前望,右下方的「心」,則表示不僅要按目光直視,走通行大路的準則去行,而且必須這樣去想。《易·乾卦》有「君子進德修業」的說法,這裡的「德」就是操守的含義;《老子》第四十九章,「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這裡的「德」指的是高尚的品格和價值觀。

「德」曾經是從周朝開端的中國傳統文明的核心,有「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的說法,「德」是選拔和任用國家領導人的一個重要標準和基本準則。隨著日後周禮成為儒家思想最為推崇的道德標準,「德」這一要求也就隨之成為中華文明價值觀中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對於律師來講,「德」當中有很多層的含義,包括「職業道德」、「公民道德」、「社會公德」等多個方面。在這些諸多方面中,其中一個核心就是操守,也可以說是忠誠。這種「忠誠」,從大的方面說,包括對國家的忠誠、對人民的忠誠、對集體的忠誠;從小的方面講,包括對父母的忠誠,對家人的忠誠。在這些方面,已經有很多的文章和論述,作者就不再詳細介紹。我這裡想說的,是律師對於我們的客戶、我們當事人的忠誠。

其實有很多行業都有對於當事人保持忠誠這一要求,比如銀行業,又比如醫生。但是從律師的角度來說,我們對於當事人的忠誠則具有更多的的社會意義,這一做法是現代法治文明與和諧社會的一種保證,是維護一個公民基本尊嚴和人權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的基本準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三十三條第二款)—在司法實踐中最重要的保障之一。當我們接受一項委託的時候,我們與客戶之間就建立了緊密的關係,這種關係的密切程度,有時候甚至能夠遠遠的超過友情和親情。忠誠於當事人,維護客戶的利益,就是這個階段律師的眼中唯一看到的東西,也是律師唯一的信念。

這點在刑事業務中,對於作為辯護人的律師來說,更是尤為重要。事實上,早在19世紀,這一觀點就已經成為律師行業的一種信條,英國律師亨利·布魯漢曾經將律師對當事人的忠誠上升到信仰的層面,他說:「辯護人對他的當事人有著非常神聖的義務,因而全世界中只知道為他一個人履行職務,且僅止於這個當事人,別無他人。為了拯救當事人而去使用各種適當的方法,或利用各種機會,以他人甚至辯護人自己為代價來保護當事人,這個是身為辯護人最重要也是最毫無疑問的義務。他不能去思考他的辯護可能給其他人緊張、折磨、痛苦或是毀滅。不但如此,如果需要的話,他必須將愛國者的責任同辯護人的義務分開,他必須要不顧後果的繼續下去,保護他的當事人。如果上天註定他的命運如此,及時會導致他的國家陷於混亂也應在所不惜」。當代最著名的刑事辯護律師、哈佛大學法學院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曾經出任辛普森案、柯林頓案等知名大案辯護人和代理人的亞倫·德蕭維奇,在其《最好的辯護》一書中也提到,「如果我決定接下一個案子,我便只有一個信念:要打贏官司。我會嘗試用所有公平合法的方式讓我的當事人無罪開釋,而不去想到後果如何」。(多說一句,德蕭維奇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一方面,他經常為一些臭名昭著的犯罪擔任辯護人;另一方面,他也經常為弱者伸張爭議、為維護民權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的名字Dershowitz曾經成為一個專有辭彙,做動詞,意思是替壞人開脫。他既發表過fight bad speech with good speech, but do not limit speech這類擲地有聲的話,卻又是為數不多的主張酷刑合法化的學者之一)。

需要說明的是,律師對於當事人的忠誠,與律師對於法律的忠誠是並不矛盾的。事實上,正如亞當·斯密在經濟學中的著名論斷「看不見的手」一樣(與有意的促進相比,在追求自己利益的過程中,往往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公益),律師對於自己每一位當事人所表現出的忠誠,最終的結果恰恰是保證了法律的尊嚴,體現了律師對於法律所處的至高無上地位的忠誠。

律師對於當事人的忠誠,體現在制度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律師拒絕作證權(也稱律師特權)。律師拒絕作證權(律師特權),就是律師對於在其執業活動中了解到的關於當事人的信息,有絕對的保密義務,同時法律允許律師對於這些信息進行保密,律師業不得作為證人將上述信息提供給司法部門或者行政部門。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的規定那樣:「律師、專利代理人、財會師、宣過誓的查賬員、稅務顧問和稅務全權代表、醫生、牙科醫生、藥劑師和助產士,對於在行使職務時被信賴告知或者知悉的事項,有權拒絕作證」。

律師特權是當前國際公認和國際通行的律師行業的基本準則之一。世界刑法學會第十五屆大會《關於刑事訴訟法中人權問題的決議》第14條規定,一切證據調查必須尊重職業秘密特權。聯合國第8屆預防犯罪大會《關於律師作用的基本原則》中規定:「各國政府應確認和尊重律師及其委託人之間在其專業關係內的所有聯繫和磋商均屬保密性的(第22條)。」日本《律師法》規定:「律師或曾任律師的人,對保守由其職務上所得知的秘密,享有權利,負有義務。(第23條)」;《歐洲共同體律師行為準則法典》第2.3.1規定,「從律師職能的本質來看,委託人告訴律師不可能講給其他人聽的事情,而且律師在保守秘密的前提下,也應當是信息的接收者,律師保守秘密才能贏得信任。因此,保守秘密是律師最基本也是要的權利與義務。賦予律師保守秘密的義務有助於實現司法管理的利益,同時也於實現委託人的利益,因此律師保守秘密在各國都得到了專門的保護。」第2.3.2規定,律師應當注重對對其在執業過程中知悉的全部信息保守秘密。」第2.3.3規定「保守秘密的義務沒有時間限制」。《美國律師職業行為示範規則》第1.6條指出:「除非委託人作出了明智同意、為了執行代理對信息的披露己經得到默示授權或者披露為(b)款所允許外,律師不得披露與代理委託人有關的信息」。

在中國也有相關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和其他人不願泄露的情況和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但是,委託人或者其他人準備或者正在實施的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嚴重危害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事實和信息除外」。《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範》第2章第8條也規定:「律師應當嚴守國家機密,保守委託人的商業秘密及委託人的隱私。」

可以說,律師特權是律師的一種權利,同樣也是律師的一種義務。律師特權中所體現出的「忠誠」就是律師的基本素質中一個重要方面,是「德」的核心內容之一。

在職業道德之外,律師也要強調的是社會公德和公民道德。其實遵守社會公德是現代文明社會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而擁有公民道德則是法制社會環境公民所擁有的健全人格要素之一。對於律師來說,不單單要能夠遵守和擁有社會公德和公民道德,更應該成為社會的表率和榜樣。作為律師,我們所擁有的技能和賴以發展的根基就是我們對於法律的熟悉,這裡不光是對法律知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對於法律精神進行掌握,並將這種法律精神貫穿於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通過我們經手的每一宗業務、接待的每位客戶,乃至解除身邊的每件小事來加以彰顯和反映,從而感染和帶動整個社會在這方面的發展。

然而比較遺憾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極少數律師不但沒有能夠提供表率作用,甚至於將自己的公德心等降低到社會平均水平之下。在現實生活中,調詞架訟、故意激化矛盾者有之;不問是非、顛倒黑白,甚至捏造證據者有之;虛假承諾、亂誇海口者有之;惡意競爭、中傷同行者有之;不顧當事人實際情況、把為當事人辯護的場所變為個人表演舞台的有之;圖個人虛名、濫用司法資源者有之……當某律師在一件社會影響比較大的刑事案件中作為辯護人時,庭審中高喊「提款機,你知罪嗎」的時候,作為同行,我們真的感覺到一陣心寒……

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Attitude is everything),在律師的「德智體美勞」五項基本素質當中,「德」是其中的一個核心內容,也是一個決定性的要素。缺少「職業道德」、「公民道德」、「社會公德」中的任何一項,一個人也許可以憑藉他的法律知識或者法律技能獲得財富、聲望與地位,但是他永遠成為不了一個真正的律師。

「德」的最後一個含義,是對律師自己而言,也就是律師要有自己的原則,尤其要能夠做到自律和慎獨,不欺暗室。如康德所說,「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二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律師的工作有很強的獨立性,經常也會遇到很多的誘惑。當面對一些利益衝突或者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能否保持住自己的底線,恪守自己的原則,也是體現一個律師「德」的重要方面。而這種「德」的培養,要從學生時代就要開始,從做一個學生的時候,就要有自律的意識。另一方面,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那種神鬼不知的事情已經很少出現。即使你能夠僥倖通過不當的手段牟取到不屬於你應有的好處,早晚有一天也會被昭然於天下,這個時候,也許你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重點大學的錄取資格,一份良好的工作機會,而是你整個做人的尊嚴。這個時候,你可能連後悔也來不及了。

二、何為「智」。

如果「德」是「上層建築」,「智」就是物質基礎;如果「德」是一個人的靈魂,決定了這個人如何思考和判斷,「智」就是這個人的肢體,讓人能夠大展身手;如果「德」是一艘船的舵,指明前進的方向,「智」就是這艘船的帆和漿,決定了船前進的速度。

「智」在佛教中指人們普遍具有的辨認事物、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或認識。從字型上就可以看出,智的核心是「知」,包括「知識」、「認知」兩個方面,是學習方法和所學習的內容兩方面的結合。

律師行業是社會公認的專業人士行業。作為專業人士,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是我們謀生的手段,也是我們回報社會、服務社會的途徑。同時,對於專業知識的精通程度也決定了你在律師領域發展的前景和所能取得的成就高下(還有一點作用,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樹立起行業准入的壁壘,以保證進入本行業人群的平均素質,進而保證行業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一定意義上,律師是一種終身學習的職業,堅實的專業知識是必備的根基,是我們日後一切職業發展的前提。一個合格的律師,正常情況下首先你要接受4-7年高等教育(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系統的學習法律知識和基本的業務知識。以北京大學法學院為例,其教育的目標是:經過4年學制和140學分的課程(相當於要學習40門核心課程——作者注),學生「應具有堅實的法學理論基礎,系統地掌握憲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經濟法、訴訟法、國際法等領域的法學知識和法律規定,了解國內外法學理論發展及國內立法信息,並能用一門外語閱讀專業書刊。在能力方面,學生應能教熟練地應用有關法律知識和法律規定辦理各類法律事務,解決各類法律糾紛,並具有從事法學教育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質,從而使其具有較廣泛的適應能力」(摘自「北京大學法律本科生的專業培養要求和培養目標」,2007)。然後你必須經過另外一個門檻——參加被譽為「天下第一考」的國家司法考試(按照2009年司法考試的大綱要求,考生所要掌握的內容共涉及到14個大類、300多部法律法規以及單行條例和司法解釋等,法條總數超過10,000條,總文字量超過500萬字。考生必須將上述內容爛熟於心,以期在長達750分鐘的四場考試內取得總分及格的成績。另按照北京律協的不完全統計,通過司法考試者平均參考的次數是2.3次),才表示你在法律應用方面可以通過基本的門檻;再在律師事務所接受為期一年的實習律師培養,以跟隨、觀察和學習指導律師的工作方法,最終才能申請成為一名正式的執業律師(期間還要參加為期四周的實習律師業務培訓以及業務考試,之後還要經歷一次由資深律師主持的面試,成績合格者方可通過)。也就是說,要有快則5年、多到10年的學習和積累,才能成為一名律師——請注意,這時你還僅僅是一名剛剛取得執業資格、處於起步階段、缺乏經驗和閱歷的「年輕律師」(目前北京、也是全中國最年長的實習律師是一位已經年過古稀、曾經參加過中國原子彈研製工作的老人,她經過10年間的8次司法考試終於通過,並於2008年開始實習)。在正式開展業務以後,你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進行業務學習。如北京律師每年都要參加36個課時的集中培訓,同時每月都會收到彙編當月最新政策法規的《律師手冊》來進行自學,此外還要根據自己的業務專長,關注本領域內相關的研究成果等。用「活到老,學到老」來形容律師行業的學習過程應該是再恰當不過了。而所有的這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我們能夠更好的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更好為當事人排憂解難,為整個國家的法制和進步作出貢獻。

知者為智。單純的書本知識本身一個方面,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對知識進行靈活運用,使之成為具有實踐價值的技巧。法律是一門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社會科學,同樣也是一門藝術。怎樣將法條中死板的文字同活生生的實際案例相結合,是每一個律師每天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每一個律師都應該仔細思考的問題。熟能生巧,技巧的產生,離不開紮實的基本功和長期反覆的練習、觀察和總結。

從「知」的角度來說,從律師的職業要求來說,至少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了解國家基本國策、基本國情,主要的政策方針和路線,政治體系特點、運行方式等;

掌握紮實的法理學基礎理論和主要部門法知識;自己所在業務領域的專門性法律規範、司法實踐案例、理論流派和研究前沿課題,以及相關業務基本流程、常見模式、主要問題,還有與主營業務相關聯的交叉領域的常識;

知曉社會熱點問題、輿論關注點,了解社會民情、公習良俗等。

在學習能力方面,則應該具有快速收集和整理信息、邏輯思維、推理能力;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和口頭表達能力等。

在《禮記·中庸》中,子思將知分解為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個遞進的層次。對於法律人來說,我們的學習過程也同樣符合這裡的論述。關於律師應該掌握的知識層次,我們會在下一章中進行更具體的討論。

「智」的另一個方面是「智慧」,也可以叫大智慧,與小聰明相對。在中文當中,「小聰明」往往不是一個帶有正面色彩的詞,而是常常用來形容目光短淺、投機取巧、考慮不周等情形。這些對於律師來講,都是屬於不利、應該摒棄的方面。律師應該具備的是「大智慧」,高瞻遠矚、深思熟慮、腳踏實地,有大局觀,不計較一時的得失,看重長遠的發展;同時又能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準確判斷局面,當機立斷,及時採取必要的行動。在實踐中,除了在思考問題、判決決策等以外,大智慧的另外一個表現方面就是處理社會關係、人際交往等方面。像前面所說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些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細節上很多時候恰恰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所以在這裡,「智」不僅是「智商」,也是「情商」的一種體現。

三、何為「體」。

體的本字是「軆」。作為漢語的常用字之一,在詞典中有超過22種含義,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指我們的身體(《廣雅》:體,身也),就是《孟子》中所提到的「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中的意思。

簡單來說,這裡的「體」就是身體健康的意思。

按照毛主席的教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一條對於律師行業來說也是同樣正確和適用的。再精明的頭腦、宏大的雄心、堅忍的毅力、不懈的追究……離開物質基礎——一個健碩的身體,就等於空談。所以有人把上述這些都形容為「零」,健康的身體形容為「一」,意思是說沒有前面這個「一」,再多的零加在一起也沒有意義。

律師作為一種自由職業者和專業人士,也是社會公認的腦力勞動者。而腦力勞動者通常來說也往往就是亞健康的代名詞。高強度的腦力勞作、長時間的工作、不規律的生活以及格外沉重的心理壓力,讓律師的健康狀況堪憂。在北京律師協會2007年公布的統計數據中,以2006年的律師行業體檢為例,各項檢測指標均合格的律師僅佔總數的3%,而體檢結果有異常者高達97%!換言之幾乎100%的律師身體都處在非健康的狀態(其中接近一半的律師體重超標,排在前位的還有咽炎、血脂異常、脂肪肝、心電圖異常和肝功異常,恰恰是同律師缺乏體育鍛煉、每天要大量說話、生活不規律、交際應酬場合多、心理壓力大等一一吻合)。2005年,中國國內規模最大的律師事務所之一的國浩律師集團,其創始人、執行合伙人張涌濤律師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年僅43歲,正當壯年。而張律師逝世的原因就是積勞成疾,最後醫治無效。2007年廣東省人大代表、廣州市律協執行會長、南國德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顏湘蓉在參加一個交流活動時在演講中間突然昏倒,經過兩個小時的搶救,最終不治身亡,享年僅40歲(正如新銳刊物《新周刊》後來總結的,「著名畫家陳逸飛,浙江大學年輕博導何勇,雲南電視台主持張小燕……「過勞死」名單向中國工作狂下了最後通牒。白領病「過勞死」由慾望催生,熬夜、加班、應酬、通宵,一切只為爭得稀缺的財富和社會地位。中國慾望榜上沒有健康,在幻想半山豪宅、美洲豹跑車和加勒比海度假的迷夢中,那些上了發條的工作狂人難保不會倒在深夜下班的路上。」這段話也可以作為當今律師行業的寫照)。

所以對律師來講,強健的體魄(包括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狀態)也是必要的基本素質之一。健康的身體狀態不僅是給自己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平台,也是給當事人一種信賴的感覺。一個氣宇軒昂、坐如鐘站如松的律師,所散發出的氣勢,在很多時候能夠給自己這一方面贏得相當的心理優勢。相反,一個面色蒼白、身體羸弱的律師,怎麼能讓當事人有足夠的信心呢?此外,律師行業本身也是一個高危險性的行業,特別是訴訟律師,往往會面對一些突發的事件和意外的情況,這個時候良好的身體素質也許會成為決定生死的關鍵。

與身體健康相關的幾個話題,就是關於良好的生活習慣、善於自我條件的心理狀態以及良好的儀錶和必要的禮儀等。這方面的論述已經多的數不勝數,也不是作者本人的專長,所以就先暫時不講啦。

四、何為「美」。

甲骨文中「美」表現的是一個站立的人,頭戴羽毛頭飾的形狀,從而帶有漂亮的含義。具體來說,美的含義至少有三層:1、美德,良好的品質;2、行善,做好事;3、表示一種帶有功利性能、正面意義和價值,讓人在接觸過程中,受其作用、影響和刺激時產生愉悅、滿足等美好感覺的過程。

從律師的角度而言,可以對應為以下幾點:

1、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能辨別是非美醜。律師行業是一個同人打交道的行業,也是一個同錢打交道的行業。在律師的執業活動中,我們往往會面對巨大的誘惑。金錢名利,地位美色……這些普通人眼中的為之嚮往的東西,對於律師而言經常是唾手可得,但是要付出的代價是自己的尊嚴和做人的原則,是行業的聲譽,甚至是對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踐踏。另外一個方面,在當今中國特殊的國情和環境下,律師的工作也常常遇到艱巨的困難和阻力,受到來自很多方面的壓力以至迫害,甚至有直接的人身威脅,來阻撓和扭曲律師的正當的工作。越是這種時候,在這樣大是大非面前,就越要求律師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律師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並且能夠用這些觀念來指導自己的行動,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成為真正的「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2、心地善良、光明磊落。客觀的講,當代中國是一個信仰缺失的社會。人沒有信仰,就也沒有畏懼;沒有畏懼,就會肆無忌憚、為所欲為。人為財,鳥為食,成為很多人行動的信條。在金錢面前,人的種種弱點和本性往往暴露無遺。如果說醫生是同病人打交道的行業,很大程度上律師就是同惡人打交道的行業。由於律師的職業特點,我們會比普通人更多的接觸到這些社會的墮落、黑暗和不公的景象,看到更多人性中虛偽、貪婪、醜惡的一面。當你初出茅廬、滿腔熱血、壯志激昂的步入社會,卻發現這個鋼鐵叢林、慾望都市裡所奉行的法則與你長期所接受的教育之間有著巨大的落差、甚至截然相反的時候;當你發現在明媚的陽光、和煦的春風背後,種種扭曲、變態卻又無比真實的情景活生生、赤裸裸,以至血淋淋的展示在你面前,很多場景會比你曾經經歷過的最恐怖的夢魘還要令人恐懼的時候,你的心靈和意志將會受到無比強烈的衝擊。正如前文中羅馬皇帝對律師的高度讚譽,律師也是一名戰士,他不但要為捍衛當事人的權益而戰鬥,同樣也要同自己的內心相抗衡。稍有不慎,你的心靈就有可能被這些黑暗的東西所浸染,你的腳步就會離亂,你前行的方向就會迷失。你不但可能喪失一個律師應有的原則和立場,甚至可能同流合污、為虎作倀,走上自我毀滅的歧途。事實上,每年都有律師因為違紀而受到行業處分,乃至觸犯刑法而鋃鐺入獄。所以,只有那些志存高遠、光明磊落、正氣凜然的人,出淤泥而不染,在黑夜中也能堅定的堅守自己的準則和方向,才能戰勝心中的私慾,保持一個律師應有的本色。套用《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中的一句話,可以說「信念是一個好東西,也許是最好的東西,而最好的東西永遠不會消逝」。這個世界上,光明和正義總是存在的,只要你堅定的相信,他們就一定存在;

3、孜孜不倦的追求更高的業務質量,不斷在更好的服務社會、服務當事人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當人們評價一項工作的好壞時候,往往會用「漂亮」這個詞語,說一個項目高水準的完成時,就可以說「這個活兒乾的真漂亮」。漂亮就是美的意思,所以精益求精的追求更高的業務水平,也屬於「美」的範疇之一。律師屬於服務行業的一種,我們提供給社會的回報和貢獻就是我們的服務,而衡量我們的標準,就是我們服務的質量。一份邏輯縝密、文筆流暢、事實清晰、適用法律準確的辯護詞,一套公正中立、設計精細、條文嚴謹、簡潔明確的合同書,一場有理有據、聲情並茂、思維敏捷的庭審發言……都可以看做律師們所產出的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身為律師,要始終將增強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力爭日新月異,不斷超越自我,更好更快的為當事人提供服務作為一種信條,時時銘記,處處用心,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出不平凡,在回報社會中實現職業價值和人生理想。當我們能夠圓滿成功的完成當事人的委託,那種酣暢淋漓和充實的成就感覺,同醫生治癒患者、畫家完成畫作、建築師看著自己的建築落成時候的心情是一樣的。

同時,提供高質量、高水準的法律服務也是律師的職業道德要求之一。在一個律師漫長的職業生涯中,我們可能會經手眾多的事務。拿一個專業的訴訟律師來講,他一生有可能辦理將近1000件案件。如果其中一件因為律師的疏忽而造成不利結果,對於律師而言,僅僅是千分之一,從統計學上講可以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對這個案件的當事人來講,就要承受百分之百的後果,也許當事人個人、他的家人、他的朋友等人的人生規矩就會因此而改變……將心比心,作為一個律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對於律師來說,對美的追求是多方面的,從內到外,從精神到行動。知道什麼是「美」的標準、如何判斷什麼是「美」,以及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去追求「美」,就構成了律師基本素質中「美」的涵義。

五、何為「勞」。

按照《說文》中所講,「勞,劇也……用力者勞」。從小篆開始,「勞」就同艱苦的勞作聯繫在一起。一見到這個字,可能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魯迅大師筆下「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形象,然後就是不辭辛苦、在田間耕種的傳統中國人民,進而還能想到今天為提供全球提供工業產品的「世界工場」……從律師的基本素質來講,這裡我們所講的「勞」主要有兩層意思,第一是勤懇,第二是堅韌。

勤懇就是勤勞踏實。前面已經反覆提到,律師是一個高門檻、高投入、終身學習的職業。10年寒窗和基礎訓練,只是入門的開始,距離成為合格的律師和以後成長為優秀的律師,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氛圍中,急功近利已經成為一種通病。這種情況,能否堅守自己的理想和職業選擇,一步一個腳印的紮實前進,是每一個想進入律師行業或者剛剛踏入律師隊伍的律場新鮮人的必須要進行決策的。無論是基礎知識、訴訟技巧、還是司法文書、法律研究,沒有埋頭苦讀、潛心鑽研、反覆實踐,在挫折和失敗中吸取教訓繼續探索,都是無法掌握的。正如律師行業的門檻——司法考試一樣,每年作者都會收到一些青年學子的來信,請教關於司法考試的複習方法,詢問有沒有可以短期內迅速提高的途徑。一般來說,作者的答覆就是兩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韓愈》)。學習沒有捷徑可走,同樣律師的業務也沒有任何捷徑可言。當你驚嘆於那些前輩對於各種業務知識了如指掌、信手拈來,詢問他們如何能有如此高度時,他們也許只是笑笑,回答一句,「我亦無他,惟手熟爾。」當我們看到那些鐵嘴鋼牙的知名律師在法庭上、談判桌前揮灑自如、舉重若輕的時候,請不要忘記他們為了達到今天的水準,在背後曾經付出過多少精力和汗水,如蘇軾所說,「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送安驚落第詩》)。

與勤懇聯繫在一起的就是堅韌。在律師成長的道路上,無論是求學還是實習,或者是日後正式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你總會遇到種種想到或者意想不到的挫折、困境、僵持和艱辛,面對種種挑戰、誘惑、威脅與阻撓,承受來自社會、家庭、客戶、同僚等方方面面的壓力和責任。很多時候,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許會成為壓倒你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時候就要要求你有能夠有堅韌的意志和心理素質,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為了回報社會,百折不撓,一往無前。

到這裡,我們所討論的律師應該具備的五種基本素質——「德智體美勞」的涵義已經全部講解完畢。但是僅僅強調這五點,還並不全面,因為還有後半句,那就是——要「全面發展」。在這五種素質中,哪一種都對於律師的發展道路、發展方向、發展空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偏廢其一都可能使你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律師。按照木桶原理,木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一塊木板來決定。同樣,人的潛力大小也是由你所最不具備的那種能力所制約的。只有全面發展、均衡進步,將上述五種基本素質有機結合,才能使你的的律師職業道路順利前行。

在討論了基本素質以後,接下來,我們將討論如何成為一名成功的律師,或者說,成功的律師身上又具有哪些共性和特點。請看下一節:成功律師的秘密。


謝邀。個人體會,在學校學法律不會有太多體驗,做實務才會讓你有更多體驗。

告訴你什麼體驗沒用,想要知道,自己行動。

先不要把法律行業想得多麼高尚,大多數法律工作者的工作和追求公平正義無關;法律工作者先求謀生,再求社會之公義;

也不要把法律行業想得那麼光鮮,辛苦和壓力是常態,要在專業上突出,度過很多痛苦的夜晚是在所難免的;

學校,專業之類的,網上資料很多,可找一找。英語只是工具,和學哪個方向關係不大,關鍵是自己是否喜歡。

答過幾個問題,可參閱:

你當初為何選擇法學 / 法律專業?你會推薦小輩選擇法學 / 法律專業嗎? - Zhang Leslie 的回答

非法本專業要過司考當律師,因為喜歡,求答疑? - Zhang Leslie 的回答

對於律師職業,您有哪些經驗之談? - Zhang Leslie 的回答

國際併購團隊能力要求的「七種武器」 - UncleLeslie的看法 - 知乎專欄

十位成功總法律顧問的職業忠告 - UncleLeslie的看法 - 知乎專欄


是時候祭出這張圖了!

個人體驗:讀Law很燒腦的,JD 尤甚。

@大濕小抽風 友情提示:燒腦≠燒壞腦。

但經上面那位閨蜜鑒定,我屬於不幸已經燒壞的那種。


「法學是典型的先苦後甜、勝者通吃的長線專業。你們必須經受各種痛苦的經歷,無法承受的人趁早出局。入學第一天你們就應該知道,這個專業要背最厚的書,參加最難的考試,忍受最低的一次就業率,更重要的是,必須在精神上脫胎換骨。法學是成年人的工作,如果不快點毀掉你們的童年,你們怎麼真正成熟!法學是統治者的事業,如果不毀掉你們的平民心態,怎麼能進入領導者的行列! 法學是研究人性惡的科學,如果不深刻的直面邪惡,你們又怎麼能徹底的明白正義!」


答主已辭職。祝各位法學青年好運。以下是原答案,只是經歷的冰山一角罷了。希望對大家有一點點借鑒意義。

法官一枚。

當年也是沖著港劇律師的慷慨激昂非法律不讀,現在8年過去了,講真,我只想安安靜靜地嫁個土豪哈哈。(當然也因為我男票是律師,我們倆都一致認為,兩個做法律的人結婚是不可能幸福的哈哈哈)

剛剛畢業的時候追逐自己的律師夢去了律所,二線省會城市頂級所,然後發現了夢想和現實的差距。

先講講這個行業的收入現狀:

律師和其他行業一樣,貧富差距大。像二線省會城市,一般律師可能收入也就是10-20萬之間,但是高的就可以到千萬。

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是能力和才華嗎?不全是,起步時期,家庭背景讓某些官富二代一飛衝天。白手起家的,就像我男票,在拚命,一點一滴積攢人脈和能力。

很多答案談司考,這個真是太小兒科了。好律師一般都是交叉背景,比如男票本科是經濟法律雙學位,之後深入研究了工程地產公司領域,一個司法考試最多就是個敲門磚吧,之後根據所鑽研領域的不同要考各種證比如注會,造價,建築,基金等等。不這樣鑽研,是不可能憑藉自己的能力做得很出色的。

關於對公平正義的理想啊。。。

當年我也是沖著這個讀了法律想要做律師,後來發現呵呵噠,偏偏我感興趣的還是刑事。做了一兩年律師後我由於種種原因考了法院,站在法官的角度我就看得很清楚。法官,拿著微薄的薪水幹活的不在少數,其實國內法官自由裁量權是很大的,這意味著法官的權力很大,而我身邊很多法官都是矜矜業業兩袖清風,這令我深深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希望就在這些他們身上。所以,如果不怕苦啊不怕累不怕收入不高啊就來法檢吧,真的是為民做主啊!!!(收入低也只是相對律師而言)

上面這段有人指出是在貶低律師,我自己認真看了一下確實有這個嫌疑,所以刪除了相關部分。情懷和行動不是一回事,做同樣的事情可能懷有不同的信念,有的人為了錢有的人為了名有的人為了公正,律師法官檢察官裡面都有。基本的良知和樸素的正義感和同情心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

毫無疑問,律師的工作客觀上會促成公正,無論是程序上還是實體上。只不過由於我個人的工作經歷原因,對每天打著公正和為民申冤的律師有一絲反感,絕沒有貶低律師的意思。

但是法院真的好悶,看著頭髮花白的副庭長我彷彿就看到了三十年以後的自己。。。


當你進入大學時,你會發現那門專業叫法學。


講真,成功的律師多半沒多少功夫玩知乎,給你大段大段碼字不如出個法律方案或者代理意見。


怎麼說呢。

我大學的時候是聽信了「上了大學就可以什麼都不管了」這句話的。所以大學時並沒有好好學習。上課不聽講、下課不複習,幾乎不上自習、不去圖書館。只是在考前一個月偷偷地啃書。——之所以「偷偷」,是因為室友都是提前一周開始複習的,我提前一個月,怕會被看不起。

上課都是聽段子去的,聽不懂就發愣,抄抄筆記啥的。

就這樣跟頭把式地念完了大學。覺得自己除了一點憤青思維,似乎什麼也沒學會。

你也許會問那你幹嘛還學法律?——我只能回答:鬼使神差選擇了這門專業,然後大一學了一個學期後,習慣了跟著這個專業上課,於是就學下來了。就這麼狗血。當初高中文理分科也是這樣,鬼使神差選擇了理科,然後覺得還行,就一直學下來了。

話題轉回來,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報了司法考試 。很明顯,我當時的法律基礎是不可能一次考過的,況且我又懶,這次沒考過,是我意料之中的。大四畢業後,半年沒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司考複習,直到那時我才開始慢慢體會到法律知識2源源不斷灌入我的腦中。——然而第二次複習,我仍然沒有考過,這次我哭了,哭得還比較慘,因為覺得自己確實努力了。

後來,找了個律所做內勤,邊工作邊複習司考,終於在第三年考過了。——感謝老天爺吧,三年的司考複習,算是對我大學四年不認真學習的補償……我終於覺得我是個學法律的了。

再後來,我就做了律師。體會著一切從不會到會,從會到精的快感。

現在,正因為沒有案源沒有收入以及沒!有!對!象!愁得經常失眠……

有時候會猶豫,會懷疑自己為什麼走上了這樣一條路。但我還是決定再走走……不然不甘心……


朋友圈的截圖,覺得挺應景。

謝邀。


首先,這行要有絕對堅強的心,作為大學階段每學期末都要補繳學分錢的我(超過學校指定學分要繳學費),利用學生階段還是對法律做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實踐後,發現學校裡面的錢算是白繳了。

法律是實踐的學科,如果只有一顆玻璃心,還是醉心法學吧。

用學校某老師的名言,不懂法,怎麼犯法


謝邀

如果可以考到不錯的院校,我相信學法律是個不錯的選擇。

可以將哲學性的思考和紛繁現實相結合,這是法學專業不變的魅力

理想

每個法學生大概都要歷經一個心理過程,一種法治思想的建立。

學完了刑法憲法,滿腔熱血,義憤填膺,看到社會不公都要尖銳的指出來,看到法盲都要一個個糾正,近似於憤青。

等學完了民法,才發現法律和生活如此貼近,如此來自於生活,開始體會法律里的人倫物理。

等學到了三門國際法和英美法,慢慢開始體會法律不僅僅是道德的防火牆,對世界、對社會,都有著深刻而決定性的影響。

待你入了社會,入了律所、法院,那些法律人的訓練和思考才會慢慢體現。

現實

法律的真諦在於實踐。你在學校坐而論道,高談人權自由以後,這些形而上學的理想並不會落空。你可以親身去實踐和成就他。也許,中國的法治不好,但也有著很多領域值得投入和提高。

(潑冷水環節)

法律行業是明顯的二八法則行業,金字塔結構。百分之二十的人分享百分之八十的機會和財富。大概你也知道法律專業就業率年年飄紅。所以選擇前還是要慎重,說的俗氣點,加油高考,爭取去更好地學校!


學習法律的過程

開始滿眼憧憬

後來漸漸失望

最終繼續懷著希望

現實糟透了

壞人太多了

但是

我們仍在努力呀

法律不過是

為了成全你我的善良


法律苦,法律累。法律就要活受罪。 法律考前不敢睡,睡了考試就要跪。 法條看著眼發黑,看完還是用不會。案例醉, 真題跪,考完立馬變殘廢。 社科不玩是敗類,人文都有奶茶妹,別人放假睡睡睡,小爺留校背背背, 回去告訴小學妹,你丫學法別後悔!別!後!悔!


貌似明年是最後一屆非法學本科可以參加的司法考試了

作為已經一腳踏上司考這條不歸路的大一法學生,每天在我們政法學院逛盪,抱著厚厚的民法和刑法。

每天上課聽著憲法老師為我們普及如何保護自身權益,在我們聽來就是怎樣在KFC什麼的等等碰瓷經驗啊,而且說的頭頭是道,

大概那天那個故事印象最深,如果有一天你去KFC吃漢堡,不小心吃到擠沙拉醬的的錫嘴,此時你該怎麼辦???

當然先給前台服務人員反映情況,但是!

錫嘴作為重要證物要自己保留,即使前台美女想用一個新漢堡和你交換也不給!

兩個也不行!

去,把你們經理叫來!

經理來了之後,下面就應該進入理賠程序了——當然不要獅子大開口~更不要要求什麼精神損失費,搞不好人家會像看智障一樣看著你

說話要委婉:

「你看,我時間也比較緊張,還要上班的(那你啰嗦什麼)這個大家商量著解決,不要耽誤太多時間好吧

(哦可,下面要放大招了,)

濟南(假設)有十家媒體,徵集新聞線索每條50-100元,(大家設想一下——作為KFC這種大型快餐企業,食品安全信譽是不是更重要)假設按最低50元來計算的話,差不多就是500元」

(這個時候經理已經聽懂暗示了有木有!!如果不想被媒體不曝光的話,500元封口費有木有!)

假設經理同意給你這五百元,出門還要不要找那十家媒體?廢話,當然要————不過這就不是曝光食品安全問題了,而是要誇獎一下如KFC這種大型企業在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上好的處理方式(撒花~鼓掌)然後五百塊錢又到手了(*ˉ︶ˉ*)

讓我們共同用知識創造財富

我都想去試試了,就是KFC給不給我這個機會了T^T

民法老師最擅長講故事,昨天逮著個案例就開始——張老三的兒子張小三和孫子小小三,以及鄰居王老五和李二妮——

法學不學高數 不學高數 不學高數

而且文理兼收,這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啊,

但是法邏還是一個邁不大過去的大坑,

馬原也是分分鐘要掛的節奏

——————————————————————————

下面講一點不那麼歡樂的事情

*

在我入學前幾天的時候,距離司法考試大約三四十天的樣子,我們學校有人跳樓了,司考壓力真的很大,

到現在我每次在敏行樓下走的時候,都想抬頭看看,他是有多絕望才在那麼高的樓上一躍而下的

在我們軍訓總結大會上,還有人拎著汽油桶衝上了主席台,估計也是司考成績不好,

只要專業選的好,年年期末似高考

司考有風險,學法需謹慎

司考改革,非法學本科不能再參加了,作為我們小二本政法類院校可以去抹眼淚了,貌似競爭壓力小了的樣子,然而事實上,沒有了那些非法學的人來打司考的醬油,我們就成了炮灰,畢竟和那些985.211院校相比還是沒有競爭力


本人國內政法院校畢業,美國llm就讀中,考慮繼續讀jd

1.關於專業

專業其實並不重要,基本只有政法專業院校才分什麼國際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blablabla,你挑個能考到的分最高的專業就好,其實學的都一樣。綜合性院校基本只有法學專業一個,沒有細分。

如果你喜歡國際法,呵呵呵呵呵呵,可以修這門課。用不著英語,美國學的國際法和中國學的國際法不一樣,其實都是本國衝突法,像是什麼cisg美國根本不用,我還在國內學了一整個學期。

2.關於擇校

在中國:本地知名高校&>本地知名法律專業院校&>外地知名院校&>外地知名法律專業院校。

能進清華北大何必去中國政法,能進復旦何必去華政……本地政法學校好處大概就是法院檢察院都是自己人。

在美國:專業排名&>綜合排名

反正好好刷績點,好好考lsat,考托福,申請一個你能申請到的最好的學校,t14最佳。

3.關於法律專業

這個是我從小的夢想,所以只能說跪著也要走完。

小學的時候想要做律師,所以一根筋地一路走來。國內司考已過,正準備考紐約司考。國內各種法條,美國各種case,再多的激情這麼些年也被消磨光了。律所實習的時候也看到過一些陰暗面,每個新工作的助理也都累的象狗。但是我仍然愛著法律,並且堅定不移地走在這條不歸路上。

說些比較光明的話吧:

如果你能進不錯的學校,然後去外資律所或者中資大所,律師助理起薪其實還是比較可觀的,發展前景也很好。

學了這麼些年,我覺得法律帶給我的不只是「下列情況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也不是案例里甲乙丙丁狗血的相愛相殺,更多的是種榮譽感。這種感覺並非每個法學生都有,我的一些同學只是把這個當作一個普通的專業。

但是當你背完法理學裡法的作用,法律與道德的關係,看到Justice Cardozo,Lord Danning, 看到千百年前人類里最聰明的一群創造出來的規則,甚至至今仍然適用。你難道不覺得有一種神聖感和使命感嗎?

如果你選擇了法律,歡迎你加入最有智慧的人類群體。


學法已經四年,經常和同學老師交流一點心得和感悟,慢慢就會覺得同學們包括老師中會慢慢分立為兩排——一派是偏批判的立法派,一派是偏保守的執法派。

老師裡面也有激進派(法理,民法民訴之類的居多),也有保守派(憲法,刑法居多)。

我曾經不斷的在思考這個問題——到底如何均衡這兩種派別與思想,好讓自己處在一個最適當的位置。

最後,我想通了。

作為法律人,我們不去批判法律,誰有資格批判?

作為法律人,我們不去捍衛法律,誰有能力捍衛?

這兩條都是法律人的宿命之路,選擇任何一條都於國於民都是有益的。

我們需要的是從一而終的心。


前法科生來轉轉,隨便扯扯。

1.學法律是一種什麼體驗。

學法學,四年(或者六年TAT)以後留下的就三個字「法感覺」,講真這東西才是四年沒白讀的鐵證,司考什麼的,對法科生來說真的只是個畢業考試而已。

具體來說,在課堂上,你很少能見到讀法條一條條給你講的老師(當然,奇葩也不是沒有....),大多時候你遇到的是一學期都在賣書賣表的民法老師、所有兇殺案一定有bug的刑法老師、監獄看守所大拿刑訴老師、每個案子在各國都能打出花來的的民訴老師、最愛討論公正與秩序的行政法老師......幾乎更多的時候你不是在學習關於某件事情法律是怎樣規定的,而是在不停的思考問題,為什麼相鄰權是物權,為什麼追小偷至小偷死亡有些入罪有些不入罪,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沉默權,濫訴與判不息訟是什麼原因,執法者的自由裁量權的邊界到底在哪....四年下來當面對同樣的社會熱點的時候,你會有更加理性的思考角度,你會更加清楚的看到問題的本質,而不是像市井遊民一樣說著「美國多自由多民主」,「當官的沒一個好東西」,「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轉行之後,總是有人問我,非專業的幾個月突擊也能過司考,你們這幾年就在學這三大本嗎?說實話,學了三年,考司考之前複習的一個月很多法條我才第一次見,但是為什麼看起來似乎是一樣的起點,法科生複習一個月,外行可能要好幾個月甚至半年一年的複習,我覺得基礎就是法感覺。入學第一天,院長講話,讓我們成為法律人,法律人不是會背法條的律師、法官、檢察官、教授,而是擁有公平正義的信念,理解社會現狀,為這個國家裡每個人生活的更有尊嚴甘願俯首的法科人才。

畢業的時候做論文,看了很多文章和理論,了解了很多法規背後的故事,很多人說現在的法制這不好那不好,但是這些背後是多少法律人皓首窮經、據理力爭、甚至流血流汗爭來的,講真,讀了法律,你會發現自己很自私很淺薄,為這個社會做的事太少但抱怨太多。

好像是有點太激動了。。。。

2.法律比較好的大學

國內必須我人,巴特,你造律師圈傳幫帶啦,所以如果不做學術,我還是極不情願的首推清北政法。。。畢竟我人大部分還是進了公務員。。。

國外這個。。。哈佛耶魯、劍橋牛津等等等等,是吧,你一搜就出來了。。。還有海德堡~夢想的學校嗷嗷嗷嗷!

3.當律師的體驗和品質

這個我沒啥發言權,跟律所最大的聯繫就是曾經實習過,有很多同學去了律所以及,我也是在賣命的事務所哇啊啊啊啊。

憑有限的經驗我覺得在事務所主要就是專業性吧,尤其是面對客戶的時候,三兩句話就把你問的不知道東西南北就有點不夠意思了,其次是服務意識吧,就是坊間傳聞的裝孫子,我覺得這個主要體現在作為服務機構要知道客戶的需求以及怎麼跟客戶溝通,不能愣頭青也不能死腦筋(根據帶小朋友的經驗TAT)。

律師的品質嗯。。。。我覺得寫文書這個是最基本的,法律功底也要好,然後就是檢索能力和分析能力吧。弱弱的講還有身體要好嗯!

4.英語對國際法的優勢

必須是有優勢的,因為三國會涉及很多很多外國文獻,如果學的深了還會有各種去外國學術交流的機會,以及小小的提醒一下,國際法是國際公法,這行學了的話不轉行就基本跟律師工作無緣了,不知道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郭敬明沒有在微博挺張晴的行為?
想跨考法碩該從何入手?
因自來水廠停水,村民下水洗澡導致其淹死的責任怎麼劃分?
母親去世後,舅姨要求我家分割撫恤金和房產,悖於人倫的法律糾紛,我該怎麼辦?
在中國,立遺囑時如何對遺產的使用提出條件和要求?

TAG:法律 | 律師 | 法律專業 | 律師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