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作家寫不出古詩詞的韻味?
RT
且不說閱讀量,學習知識的門檻越來越低,值得瀏覽的文章也越來越多。文學不應該是「站在巨人的肩膀」更上一層樓么?硬體基礎有了,做學問的人也比古代大大增加。既然其中有魚目混珠,但基數大,出大師的幾率應該也同樣增加。為什麼現代就出不了詩詞大家呢?
古: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今:此身合是詩人未,暴雨開車入劍門。
古: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今:楚客欲聽瑤瑟怨,帶上耳機網易雲。古:長亭柳,君知否,千里猶回首。
今:火車站,行人亂,沒空回頭看。或:別多言,上車先,微信可聊天。意象彼此難串聯,今象古意豈可全?但願人心皆得曠,不負詩詞一千年。不是寫不出,是寫了幹嘛?
寫都寫得出來
番菜爭推一品香,
西洋風味睹先嘗。刀叉耀眼盆盤潔,我愛香檳酒一觴。報紙於今最有功,
能教民智漸開通。眼前報館如林立,不見「中央」有「大同韓家潭裡好排場,
誰說高樓讓外洋。
請向報端看廣告,北京初創打球房。紅旗捲起農奴戟
黑手高懸霸主鞭這誰寫不出來呢,
現代事物名詞可以用虛詞用本民族詩歌習慣動詞可以鍊字,形容詞也可以套用古代習慣可是不賺錢的東西寫來有何用?
說實話
就是寫出來了大部分讀者姿勢水平不夠,少見多怪,接受不了
你說人家大清,民國人,本身寫舊詩,自己都不介意,坦坦蕩蕩拿來主義,你說一現代人寫舊詩,還那麼多拘束,不是很逗嗎
人們對詩歌的感動,陶醉,這類有意味來源於幾個方面
一是固有意象,如煙雨,煙柳畫橋,美人如玉劍如虹等等二是詞法,如動詞的疊用,尋尋覓覓,念去去;動詞的活用,春風又綠江南岸,推敲;形容詞的疊用,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數量上的誇張,千里鶯啼,千里煙波。三是句法,舊詩在斷句已經比較死了,但偶爾在斷句上也有靈活,如" 因吟「淥水揚洪波」.斷句方法就比較特別。四是修辭,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注意沒有,這裡只有第一條涉及名詞,而且範圍非常狹窄,只有有的名詞,會產生固定意像。但是其他的名詞呢,方言辭彙呢,不能產生固定意象就不用了嗎。
比方說,
青箬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虛人趁虛,是趕集的意思,是嶺南蠻荒之地的方言,這裡柳宗元照用不誤。因為第一,這些可以反映真實的環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接地氣;第二,就像我們看電影,反對不通過動作,場景,而單純依賴大段對白一樣,能訴諸視覺的東西,我們盡量不要訴諸聽覺,這才是藝術作品的。陶醉只是個結果,而且是一個惟目的論的結果我先希望自己陶醉,甚至都不明白到底陶醉於什麼情感,然後,自己把自己說服了,這是說服,不是陶醉。真正要談到語言的效力,是對細節的把握,對以上說的四點的精進,但是如果沒有最基本的內容,情感也無所依託。這就是所謂的辭上古時期,生活簡單,物質資料匱乏,所以賦比興,很多都要從自然界說起,楚辭也喜歡拿美人作比,後世物質資料發展,社會演進,雖然有時候後也會,但是很多是出於仿古。我們看,當火藥產生之後,人們能坦然地吟誦出,爆竹聲中一歲除,金屬冶煉的發展,人們可以坦然的吟誦,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貿易的發展,人們可以坦然吟誦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對於貨幣的發展,人們可以坦然吟誦"業復五銖錢"馬上相逢無筆啥,憑君傳語報平安?這些,爆竹,爐火,赧郎,市,五銖錢都是古來未有的,但是隨著社會發展,真正的詩人能坦然使用。說不夠詩意,不夠陶醉,如果不是現成的詞語,意味從來都是句子,詞語連綴而成的,你渴望從"爆竹","爐火""五銖錢"裡面陶醉出什麼呢?而且人的情感是豐富的,意味從來是豐富多彩的,而不是單純的,虛無縹緲的一言以蔽的所謂"詩意",壓根兒就沒這玩意兒。現在人人都喜歡嘮嘮的"庭中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重點在哪兒?在枇杷樹嗎?在於"吾妻"這層人際關係,"已經"這個時間副詞,"亭亭如蓋"這個表達呀。古人三天兩頭的"笳""胡琴""羌笛"甚至還有更音譯的說法,你說個"吉他""大提琴""貝斯"怎麼滴吧你說不詩意?那話怎莫說來著,世上本沒有路,
一開始說"笳"的時候就那麼詩意?
說白了要麼你自己不自信,覺得自己寫不詩意要麼文化不自信覺得覺得這麼高端的東西,本土化,用在這麼落後的體裁上,糟蹋了。每一個時代都應該自己的文化。
文化各異,百家爭鳴。其實近現代也有不少的文學大家,韻味可遇不可求,文學形式紛繁多樣。或許木心的現代詩也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受,莫言的小說富有內涵和深度,曹禺的戲劇矛盾又讓人感動。留史的古詩詞固然是經典中的經典,但是我們更不能否認近現代社會的文學大家的成就。
比如有個人叫魯班,是木匠,請問為什麼後代出不了像他一樣的大師?
還有個人叫華佗,是醫生,請問現代為什麼出不了像他一樣的神醫?其實現代的技術已經遠超這兩個大師了,只是你不知道業內有哪些人而已。在文學角度上,所謂的大家是指一些家喻戶曉的作者,而現代也有很多家喻戶曉的作家,只是不寫古詩詞了,因為語言發生了變化,大師手上的工具更新了,如果莎士比亞生活在現代,也一定會去寫小說。
各個學科都有權威學者和專家,各個領域都有佼佼者,不是他們不行,只是他們不帶你玩而已。全國人都看劇,當導演的佔多少了?
千字五分,你個人算。
古人寫詩用的是平水韻,今人還用平水韻。平水韻是中古音系統,可現在已經沒有人說中古漢語了。用非母語作詩,大概不會比母語好吧。
思索時間跨度,宏觀宇宙群星,爆炸之際也為零。線條攜彩色,立體幾何形。
引力浮沉自我,造化相對文明,此番真假可分清?科學同信仰,道理任人評。
小弟我很喜歡古詩詞,但是寫不出古詩詞的韻味,其一不過正如辛棄疾詩云「為賦新詞強說愁」。
其二,個人認為古詩詞,意在一個「古」字,今人再如何填詞造句,不過是依樣畫葫蘆。
其三,古詩詞,在古代傳唱度很高。它跟當今世上的歌曲是相似的藝術形式,我們的歌曲都是按照現今白話文所創作的,古風的也僅僅加一些文言文罷了,以及加古代的一些元素,但是符合現今世界大眾主流,與生活息息相關,不像古詩詞現在其實很抽象的。
最後總結,單純的模仿古詩詞的形式去創作古詩詞,無意是另一種形式的八股文,很難得其精髓。
古代人也寫不出來現代詩哦!
整個大環境都不一樣,人們說話方式、生活情景、以及社會環境都不一樣怎麼可能文化產物一樣??
讓現在的女生怎麼寫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怎麼寫凄凄慘慘戚戚?無聊了化妝打扮直奔這個城市最繁華的地方,找對象方式線上線下無窮盡。中國已經打開國門幾百年了,這種原始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子生活早已不復殆盡……
你讓男生怎麼寫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軍營雖然還在,怕是不能喝酒吧?也沒有劍吧?
這其實是一個方面,還有表達方式的區別,我們常常說有詩意,其實就是說古人的那種詩意,婉約或者豪放,因為古人說話也是文言文!而我們當代社會白話文慣了,詩歌也變成白話文……
你不能說古代詩好,現代詩不好,歸根究底是鼎盛時期和非鼎盛時期的區別!這也是時代的產物,人們著手與高科技時代,放眼的是未來,在生活的重壓之下,琴棋書畫詩酒花是否顯的非常不堪一擊呢?因為詩詞沒有商業價值回答完畢
試論劍術,今人的劍術不一定比古人厲害,尤其實戰。這個你應該不會覺得多奇怪,冷兵器時代的人,這項技術往往就是他們活命和顯榮的老本。
和詩詞一樣,你也可以問,今天練劍的各方面條件均遠超往代,還不用擔心動輒技不如人被人一刀斬殺,各種關於生理、器材的知識、理論資源也豐富很多,為什麼今人的劍術仍然不能碾壓古人呢?
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類似的,回答題主的問題也不難。
知識,不過是寫好優秀文學作品的基礎罷了,欲得大成,不只是知識的代數累加就可以的。
古希臘的雕塑也是後人永遠無法複製(創造類似品)的。古希臘雕塑,漢魏、六朝、唐宋各代歌詩之瑰寶,以及其他一切偉大的藝術品,其高度的藝術價值,都是玉成於一定環境中,一定天時地利人和的組合中的。
詩詞也好,廣義的文學也好,不過是個因緣產生,因緣滅卻的一般現象。萬法遷流,各有次第,隨著文學(尤其是古典文學)社會功能的下降,其日漸式微,最後退出歷史舞台,不過是時間問題。有些天真的文學愛好者認為文學天然具有什麼「春秋大義」,必「千秋萬世」,是全無根據的。說不定以後的文章全是高度實用化,功利化,經濟化,應用化的公文,人們發現藝術對那時的他們只是一種矯揉的奢侈品,復何加焉。
但對於在過去波瀾壯闊,慷慨悲歌般的歲月中的人來說,是生涯的寄託,是命運的慰藉,是自我價值的血淚叩問,是實實在在的必需品。
王國維說一代有一代之文體。周的四言,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民國雜文,當代自由詩網文。
作家寫的文章為什麼要寫出古詩詞的韻味?要把宮保雞丁做的跟麻婆豆腐一樣?川菜掌廚做的菜要跟魯菜掌廚一樣?您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蓋因為您連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兒都不會。。。。
這不是遣詞下字用韻的問題,是「氣」的問題,氣息、氣質、氣場,說來玄學,而實際上也是這麼回事。
「有古意」,對人格、對詩作、對畫作、對書作,都是極為恭維的評價,為何?所謂古意,非浸淫半生而不能有
宋人寫不出唐詩,蓋因江山半壁,不知大漠沙如雪
唐人寫不出晉字,只為天下一統,前朝衣冠成古丘非止今人難有古意,是代代都難有古意
習山水者追慕宋元,究金石者神遊三代,唐詩晉字漢文章,代代都有文化高峰,欲與古人齊肩,是中國文化er的畢生追求與宿命
為何國人好古?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則是吾國代代文字獄,好古在政治上大體總不至於是錯誤的
當然,那十年例外說什麼寫詩不賺錢所以現代沒詩人的,送你們倆字。 胡扯!詩聖杜甫一生中才風光過多少年??李白生前一身聖名單單因為他會作詩??是有多膚淺的想法才能得出這種結論。
「為什麼現代作家寫不出古詩詞?」 廢話,都說了是古詩詞,沒在古時生活過的現代作家寫出來能有那個味道嗎?
其二,你只看到了古代詩人大家,卻忽略了唐宋實際上貫穿了600年歷史。而其中脫穎而出,名留青史的有多少人?
而我們從大清亡國到現在才多少年?不要讓人笑掉大牙了。因為沒有語言環境了,而詩歌最重要的是真誠。
語言環境,這是一個沒有文言文語境的時代,所以接觸少用的少自然不會精。
自然環境,古代的燭火,現在已成檯燈,可能幾百年後後代會覺得我們說的古文很難懂,環境的變化帶動名稱變更。
這樣的環境沒有權威的大師在指導、宣傳,都是大眾審美中的古言。原因多了,閑扯幾個。
寫得出來,而未必有幾個人知道。寫不出來,那就是乾脆不知道。所以無論寫得出來還是寫不出來,都是沒人知道,大家都知道的,流傳廣的,正是那些俚俗的,讀著一下就明白,轉發量大的玩意……今人不尚文,所以文難以名揚,說到底還是沒人知道。閱讀量,閱讀重點都不在那些「韻味」上了,所以沒那韻味。古詩詞之無法複製,古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不是接收到足夠多的信息就一定能有好的創作,文化環境和生活環境更關鍵。爾曹身與名具裂,不廢江河萬古流。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題主的問題其實應該分成兩個,一是現代條件好了知識多了為啥不出大師了,二是為啥現代作家寫不出好的詩詞了。
第一個其實是所有學問目前的通病,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因為題主所說的所謂「硬體基礎」有了。實際上隨著各門各類學問的總量一下子多了起來,每個人能夠接觸到的東西也就少了。這裡其實是分成兩個面的,一是一個人一生所能做的學問的涉獵面少了,一個是,會接觸到這門學問的讀者也相應的減少了。因此出現大師的困難性大大增加,同時反過來,能夠被大部分人甚至是全民所了解的難度也大大的增加了。
第二個問題則和第一個問題有一定相關性。詩歌作為一門藝術,不像各門科學研究即使沒有觀眾,有實際用途也就好了,詩歌是要有欣賞者的。然而第一個問題的現實決定了,能夠欣賞古詩詞的人,大大的減少了。實際上所謂的藝術,其欣賞本身就一定是有門檻的。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里有提到一個所謂的「隔」的概念,感覺和題主說的就是一回事情。書里用的例子沒記錯的話是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此為不隔,而實際上就是引用這一句的「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則就隔了。個人粗淺的見解,這是因為,一旦用典,對讀者來說,想要理解就需要多一層所謂「理性的思考」,你需要從大腦的庫存里去找到這個典故。
典故或者意象當然是有好處的,「它」意味著你可以把前人的詩,前人對某件事物的情感,以相對小的代價表達出來。 然而合理的引申或者讓詩變得「隔」,這個度是隨著時代不斷變化的。
對於不同時代的人來說,「隔」的範圍是不一樣的。這就好像「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對於剛剛經歷完五胡亂華的隋唐時期而言,就該是不隔的。然而對當代就莫如是了。但是像毛的「唐宗宋祖,一代天驕」,則就不隔了,因此雖不是特好的詞,大多數人都還知道。
然而到毛一代,中國人的傳統文化,都還對大多數人生著效,但是到了如今,所謂的詩詞意象,大多數人則都不是那麼懂了。因此能不隔的,也就只有像「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發乎情,應乎景的句子了。然而這樣的句子,詩經到現在不到三千年的時間裡,也就那麼幾首詩中的幾個句子。
縱是像謝靈運,一行長詩也只有那半句「池塘生春草」名流千古。因此要真有這麼個做古詩詞的詩人,想在當下這個年代成為如同李杜一般高度的「大師」。除非他每句都能有如此高度,或者有能力通過現代的白話文甚至是網路流行用於重構出一套意象系統來。起碼在我想像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當如如果題主要算上現代詩,我覺得還是有可能的。
算了,應該也不可能了233.
現在大家都喜歡更淺顯的東西,這和民族,文化,傳統都沒關係。其實就是開頭的原因。如今每個人的知識體系構造的差異遠大於過去。因此,想要有更多共同交流的東西,也只有選擇更淺顯的方式才行。
李漁在閑情偶記里提到這事,
原文我記不起,大概意思就是說:
強扭的瓜,雖然解渴,但是不甜。
-------------------------------補充---------------------------
找到了,好像是這一篇
○脫窠臼
「人惟求舊,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稱也。而文章一道,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陳言務去,求新之謂也。至於填詞一道,較之詩賦古文,又加倍焉。非特前人所作,於今為舊,即出我一人之手,今之視昨,亦有問焉。昨已見而今未見也,知未見之為新,即知已見之為舊矣。古人呼劇本為「傳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經人見而傳之,是以得名,可見非奇不傳。「新」即「奇」之別名也。若此等情節業已見之戲場,則千人共見,萬人共見,絕無奇矣,焉用傳之?是以填詞之家,務解「傳奇」二字。欲為此劇,先問古今院本中,曾有此等情節與否,如其未有,則急急傳之,否則枉費辛勤,徒作效顰之婦。東施之貌未必醜於西施,止為效顰於人,遂蒙千古之誚。使當日逆料至此,即勸之捧心,知不屑矣。吾謂填詞之難,莫難於洗滌窠臼,而填詞之陋,亦莫陋於盜襲窠臼。吾觀近日之新劇,非新劇也,皆老僧碎補之衲衣,醫士合成之湯藥。即眾劇之所有,彼割一段,此割一段,合而成之,即是一種「傳奇」。但有耳所未聞之姓名,從無目不經見之事實。語云「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以此贊時人新劇,可謂定評。但不知前人所作,又從何處集來?豈《西廂》以前,別有跳牆之張珙?《琵琶》以上,另有剪髮之趙五娘乎?若是,則何以原本不傳,而傳其抄本也?窠臼不脫,難語填詞,凡我同心,急宜參酌。 ——閑情偶記·詞曲部·結構第一·脫窠臼
東施之貌未必醜於西施,現代文學未必陋於古文。
現代作家強行寫古詩詞,就少了一份韻味。
個人愚見!
談一下拙見
詩詞方面涉獵不多,文學是相通的所以我就已散文舉例吧
先說兩個大家所熟知的作家朱自清和沈從文,分別著有許多優秀的作品例如《匆匆》《背影》《邊城》等文章,前者被世人稱之為散文大家,後者曾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文學功底不必多說絕對算得上翹楚。
他們之後有出現好的散文作家嗎?有的,比如曹文軒、梁秋實,林清玄還有我本人很喜歡的一位作家梁湛秋先生。他們在文學創造上各有特色,獨成一派。
所以可以看的出不是沒有好的作家和好的作品,而是現在好好研讀或是品讀一部作品的讀者太少,這個世界太浮躁了,靜的下心的人真的沒多少,這是讀者方面。
我上面所舉例的現在的幾位散文作家,他們都並非是年少成才有名,才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的。一位優秀的作家往往有過許多的人生經歷和在讀者看不到的失敗中進行反覆的摸索,成功的作品也必定經歷過歲月的洗禮,優勝略汰的淘汰過程,才會讓人們所接受。這都是不爭論的事實,所以好作家需要時間,一部好的作品也需要時間,或許所需要的時間會更長,這是作者和作品方面。
最後一方面是社會和時代方面,眾所周知一部作品的誕生脫離不了大環境,社會環境,人文環境等方方面面,散文還算是在主流之中,題目中所提到的詩詞有些人會把它歸位主流之列,但是事實上在如今這個社會中詩詞早已並非是主流,即使中央和國家大力推動古詩詞,關注的人是上去了,但是實際上去寫去真心發自肺腑熱愛的十人之中不見得有二。
網路文學飛速發展的今天,紙質圖書的銷售現在都不容樂觀。言情類、重生類、穿越類、包括耽美類作品層出不窮。人們都是會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的,這是常態。古詩詞詩歌文化往往在一些人心中代表著「老舊」。
所以可以看到浮躁的大社會背景環境下,給作家也必定造成了一定的困擾。詩歌詩詞並非主流也間接意味著這種文學形式不賺錢,吃飯都解決不了的夢註定是個夢,沒人潛心研究,作品都寥寥無幾,其中韻味先不說有或無,就算是有,有誰去發現,又有誰去關注呢?
以上時代變了!唐時,一詩出而天下知,貴人賞識,加官進爵,那是他們上升的敲門磚。十年寒窗,日思夜讀,只盼馬踏春風,一世榮華。現在呢?一首詩能換來什麼?恕我見識淺薄,我真想不出詩能換來什麼?人們往往現實的很,當詩換不來人們生存的資本時,便會被拋棄。再想想,古時作詩需要什麼樣的儲備,十年寒窗!我猜想,古時讀書人用功未必輸於現在的高三學子,也未必如此用功只一年。現在會嗎?道路三百六十條,誰會選擇較苦,還帶不了收益的那一條。信息的爆炸,的確學習的成本變低,但已經少有人去學了。如果中考、高考、公務員考試,加一門古詩詞。人們討論,專家分析,學生專研。這又是另一副景象。當然,這不現實。古人需要作詩詞文章來表現自己的才華和能力,現在不需要。現在,詩詞已經帶不來需要的名聲、財富和地位了。這未必不好(?ω?)
時代不同,所用所見所思都不同,語言習慣也不同,自然無法寫出來了,找個古代人來寫現代文怕也是抓耳撓腮干著急吧!
推薦閱讀:
※有哪些形容歷盡苦楚後仍然相信世存美好的詩詞/句子?
※看過《醜陋的中國人》這本書的,你認同書中的觀點嗎?
※姜太公釣魚之前是做什麼的?
※為什麼有人說《越人歌》和《詩經·邶風·擊鼓》最初都是描寫男男之戀的?
※金庸的幾大著作在文學造詣上與《三國演義》《水滸傳》之類的相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