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中的「龍」,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美好典故?

除了廣為人知的典故,還有哪些在古代典籍中存在,卻鮮為人知的關於龍的美好典故或者古文句?


找一下《柳毅傳》。。。。這個太驚悚。。雖然是課本上學的但我估計好多人都忘了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兒時聽老人們常講的一個關於禿尾巴龍的傳說,由於我出生的鎮叫龍廷鎮,並且據老人們說文革時期曾經毀壞過禿尾巴龍王的廟碑,當地人一直堅信這個故事發生在我們那裡。

我聽到的故事大概與這個故事類似:

從前,一位農婦在田地里幹活,因為困極打盹被「龍戲」而懷孕,後來生下一個怪物,即一條小黑龍。小黑龍落地即能騰雲駕霧,來去無蹤,但從那時起,那水潭變得格外動人。更為奇特的是那水的水流方向,上下午各不相同。上午水流自南向北,下午自北向南,灣中水位基本不受雨水大小的影響,從古至今都是這樣。又過了好久,有人發現灣中好象有條黑色的龍,開始人們很是驚恐,後來發現那龍從不滋擾鄉民,只是生活在水灣中,與百姓相安無事,便不再害怕了。但小黑龍每天都要回到母親身邊吃奶,非常戀母。農婦的丈夫姓李,對此非常惱火。一天,趁小黑龍來吃奶的時候,揮起菜刀向小黑龍砍去,小黑龍躲閃不及,被砍掉了尾巴,負痛逃走。

查了下典故,才知道這個故事廣泛流傳於山東,東北,甚至南方一些區域,因其母的丈夫姓李,也有地方稱其禿尾巴老李。。。這有點像哪吒。。(剛好也姓李,難道這兩者有關?)

禿尾巴老李的漢族民間傳統故事在山東廣為流傳,與現在流傳故事相似的文字記載,最為可考證的見於清朝袁枚的《子不語》:

山東文登縣畢氏婦,三月間浣衣池上,見樹上有李,大如雞卵。心異之,以為暮春時不應有李,采而食焉,甘美異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產一小龍,長二尺許,墜地即飛去。到清晨必來飲其母之乳。父惡而持刀逐之,斷其尾,小龍從此不來。

後數年,其母死,殯於村中。一夕,雷電風雨,晦冥中若有物蟠旋者。次日視之,棺已葬矣,隆然成一大墳。又數年,其父死,鄰人為合葬焉。其夕雷電又作。次日,見其父棺從穴中掀出,若不容其合葬者。嗣後村人呼為「禿尾龍母墳」,祈睛禱雨無不應。

此事陶悔軒方伯為余言之,且云:「偶閱《群芳譜》云:『天罰乖龍,必割其耳,耳墜於地,輒化為李。』畢婦所食之李,乃龍耳也,故感氣化而生小龍」。

至於東北為什麼流傳這個故事,據說原因如下:

清朝以降,大批山東人闖關東,於是,山東老家的故事也伴隨他們來到了東北。其中,禿尾巴老李的故事與東北當地風土民情相結合,得以發展出新的情節和內容,像禿尾巴老李「大戰黑龍江」與「回鄉為母上墳」兩段演繹最有代表性。

山東人到了東北,舉目無親,所見只是天蒼蒼、雪茫茫,為了立足生存,同鄉之間的相互幫助就非常必要。萊陽張培芝講述的「大戰黑龍江」的故事正說明了這一點:禿尾巴老李對山東老鄉說:「我特意求你幫助我。」老鄉說:「行!我能有什麼幫助?」禿尾巴老李說:「某朝某日,我和小白龍打仗(黑龍江那陣叫白龍江,小白龍在那裡鎮守),你幫我蒸幾車饅頭,再拉幾車石灰,放在岸邊,你看見上來黑水就往裡扔饅頭,你看見上來白水,就往裡掀石灰。」到那天,果不其然,那個江里就像滾鍋樣,一會兒上來黑水,一會兒上來白水。山東老鄉照禿尾巴老李說的辦。水下一直鬧騰了三天三夜,才風平浪靜。後來,禿尾巴老李回來了,他對老鄉說:「老鄉,我勝利了。」

如今,許多當年闖關東的山東老人,說起老家依然感情至深,過年的時候,他們會在院中豎燈杆子,越高越好,盼望家鄉的人能看見。大年初一許多東北山東人要起五更,好多人家還要踏著深深的積雪向山東老家方向走上一程,表達對家鄉的思念和對祖先的祭拜。於是,這種思鄉情結附魂於禿尾巴老李身上,有了「回鄉為母上墳」的故事,龍口魏鳳忠是這樣講述的:禿尾巴老李因鎮守黑龍江公事在身,每年只有春、秋之間尚有一點時間回家給母親上墳,由於時間緊迫,來回都是雷鳴電閃、風暴雨狂……直到今天,每逢下大雨刮大風,人們還會說:「禿尾巴老李回家給老娘上墳來了……」(這個和我兒時聽到的故事也一致,記得兒時夏天每逢打雷下雨,媽媽便和我說:禿尾巴龍王來給他娘上墳了)

  在東北,有關禿尾巴老李的故事還有很多,在那裡的山東人將創業與思鄉的情緒纏繞在一起,附會在一個古老的故事上,禿尾巴老李亦龍、亦人,因此被那裡的山東人奉為保護神。

這個故事,還有相關文物為證:

清代官窯瓷中經常可以看到一種尾巴呈禿頂狀的龍紋,簡稱「禿尾龍」(圖)。與御廠中的普通龍紋造型相比,該龍除缺少掃帚形尾部,結構略顯獨特外,再無異樣特徵可言。縱覽明清官窯,可知禿尾龍出現自清初,屬於清代御廠獨有的龍紋造型。其相關製品尤以康熙朝製作最多、使用最廣。

以上內容整理自網路。

禿尾巴老李_百度百科

淺談清官窯中的禿尾龍 刊登於2007年第4期《收藏界》


不知題主已經知道的典故有哪些?哪吒鬧海?悟空下龍宮取定海神針?我未曾系統地查過,只記得一個相當有名的帶有浪漫色彩的民間傳說:「柳毅傳書」,女主角是龍女。龍在中國神話傳說中實在太為常見,專門拿來當代表寫的反而一時語塞,好像上古日神羲和乘坐巡查的車輦就是龍車,李白蜀道難里的「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典出就是如此。文學功底只是基礎教育的水平,拋磚引玉,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我家在安徽省的一個小鎮上,小鎮名字叫烏龍鎮,相傳以前有個白衣少年住在這裡,農作物什麼的種的特別棒。後來來了頭烏黑的龍禍害百姓,白衣少年與它戰鬥,這時人們才知道他原來是條白龍。白龍在最終決戰的前一晚給村民託夢,讓村民準備白面饅頭和臭裹腳布,在他們決鬥的那片湖的岸邊等著,當黑色的波浪翻起,就投下裹腳布,當白色波浪翻起就投白面饅頭。第二天村民就照做了,原來黑色波浪就是烏龍,白色波浪是白龍,白龍得到供給,烏龍連連被打擊,後來白龍把烏龍打敗封印起來,翩然而去。然後我們那塊就命名為烏龍鎮,我是覺得如果我們的地名真是按照這個故事來的就應該叫白龍鎮,不過就當故事看看好了O(∩_∩)O


古代龍的故事和傳說 ←_←這裡不是有很多麼?萬事百度。。。

當然柳毅傳那個是很經典的。


推薦閱讀:

新時代的我們如何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論語》先進篇第一句究竟如何理解?
古文中有哪些很美的詞語?
古代對自己文章謙虛的說法有哪些?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的七十是七十歲的意思嗎,還是十分之七?

TAG:中國歷史 | 中國文化 | 中國 | 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