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國外的心理學家研究的那些心理現象,在我們國內是否也適用?

會不會因為地域特徵,風俗習慣,歷史或者其他的因素而不同?


很多不適用,中西文化差異或多或少會帶來影響。

心理學有個分支是跨文化心理學
通過比較不同文化研究社會實踐和環境對行為和經驗的影響 。

中文文獻里有很多論文照搬國外的實驗研究範式,在中國做一次,比較一下東西方的異同。【這麼做其實蠻沒技術含量的】

幾乎國外研究者研究的所有心理現象,中國的研究者都有重複研究過,所以不用擔心適用不適用的問題,自然能找到本土研究結果。

現在的趨勢是很多研究者為了迎合reviewer或者說期刊雜誌的喜好,自己就會把跨文化研究做了。即在收集數據的時候既收集本國的數據,也找國外的合作者收數據。

【就我們實驗室來說,還是蠻經常幫合作者收數據的。當然,他們也會幫我們收高加索人的數據】

更完善些的研究,除了加收高加索人的數據,還收一些少數民族(比如藏族)的數據。


當然會有很大差別,畢竟文化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 舉個在亞洲能做但國外不一定行得通的反例:比如說亞洲人在感到丟臉或焦慮的時候可能更傾向於選擇太陽眼鏡或帽子而不是鞋子可能跟留面子的文化傳統有關,而這個現象在西方社會可能並不常見。

跑題說兩句研究是否在一個社會適用的原理。

好的科學研究要做的對客觀現象的解釋,文化對於人的心理認知和行為活動的確會有影響,但這也只是心理活動的因素之一,搞清楚了這個關係就不會有什麼在一個社會文化環境下存在而在另一個環境下不存在的顧慮了。

比如說人的認知偏見問題,那這個問題是共通的,只要是人類都會有這種偏見並且現在的心理學可測試人的腦電波來觀測是什麼影響了這種認知,那在國內國外做都是一樣的。而當談到文化這個變數的時候,不同社會的認知偏差有可能會不一樣,這樣研究問題就變成了不同的社會環境對這個現象有啥影響。

總之這是兩個層面的問題:國外心理學家研究的東西在國內同樣能進行研究,只不過如果發現的模式跟人家已知的結果一樣的話,這樣的複製粘貼的研究本身也沒多大價值;如果發現有不同,那麼要麼是對原本研究結果的修改(對問題本身的貢獻),要麼是對文化這個新的因素的討論。


一般的心理現象都是以大樣本或者其他方法來盡量減少這方面的影響,但是不可否認,文化、地域等特徵的影響還是會有一些的。


推薦閱讀:

數學理論是不是因其極強的邏輯性而很少出錯?
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數學很美?
運氣到底存不存在?
有什麼東西的威力比核武器還大(別說什麼太陽什麼的,說說地球上有沒有)?
如何看待中國國防教育現狀?

TAG:心理學 | 社會學 | 科學 | 心理現象 | 心理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