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當選籃協主席後會面臨哪些挑戰?

姚明當選中國籃協主席 新規出台他握有3大權利


謝邀~

2月23日上午,在中國籃協的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姚明通過投票當選新一任籃協主席。這對於中國籃球和姚明來說,都是改革中邁出的重要一步。

姚明在之前接受懶熊採訪時表示:「當你跨出第一步的時候永遠不算晚,但要把這件事最終做好的話有無數步等著你去邁,向前看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現在他將要邁出第二步,依據最新版《籃協章程》,姚明將具有決策權領導權和人事任命權。對於一直致力於給中國籃球帶來一些改變的姚明來說,經過這次身份轉變,他現在有了足夠的權力去按照自己的思路,為中國籃球帶來新的提升。姚明的這次當選,也已不僅僅是簡單地利用人才或者順應民意,而是從更高層面考慮的一種體制級別的嘗試。

未來將為中國籃球承擔更大責任的姚明,也面臨新一輪重要的人生轉折。作為新當選的中國籃協主席,他需要將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中國籃球的未來發展上,有些現實情況,比如繼續留在上海並持有一直CBA俱樂部可能已經不再適合他如今的身份。

首先,挑戰之外,姚明面臨一個問題,旗下上海俱樂部的歸屬問題。姚明也做出了明確答覆:「上海俱樂部是個問題,從今天開始上海隊一切事務我會交給董事會處理,我個人將不再介入任何球隊事務,在下個賽季開始前這個問題將得到徹底解決。」而對於所謂「徹底解決」的方式,姚明表示:「徹底解決的意思就是給它尋找一個新的有熱情的投資人。」

對於中國籃球來說,今年有幾件大事需要解決,包括CBA公司的組建與運行,下一個商務周期內CBA聯賽版權及商務開發權的招標售賣,籃協與籃管中心的權力分配,這些問題的處理結果將決定中國籃球未來相當一段時間的發展風向,以及「脫鉤」與「管辦分離」的具體效果。

多年來,CBA始終是一個相當封閉的職業體育聯盟,因為早已取消了升降級,參賽名額是稀缺資源,特別是在球隊數鎖定在20支,籃協明確表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再進行聯賽擴軍後,直接成了不可再生資源。倒逼此前一直作為CBA下級聯賽存在的NBL聯賽徹底獨立,成為與CBA並行的另一項賽事。另一方面,在過去13年間,CBA的商務開發權始終牢牢地掌握在盈方手中,不要說其他資本沒有機會插手,就連各俱樂部參賽隊,也僅有球隊冠名能自己賣賣。

一項職業體育賽事的商業價值,一方面依賴於包裝與經營,以及運動本身的商業屬性,但終究還是由競技水平和精彩程度決定。由於一直被視為中國男籃幾乎唯一的人才庫,CBA不可避免地要為國家隊服務。特別是在倫敦、里約兩屆奧運會男籃10戰全負帶來的巨大成績壓力下,聯賽未來方針政策很可能會進一步向國家隊傾斜——但如果從商業角度出發,一個更有價值的CBA需要堅守一些不同的聲音與答案。

這樣的衝突,構成了擺在姚明和未來籃協領導班子面前必須考慮清楚的一系列難題:

第一,外援該限制還是放開?

聯賽與國家隊的衝突,首當其衝的就是外援問題。外援究竟是要限制還是放開,這問題始終在討論,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答案,體現在結果上就是每個賽季都在變化的外援政策。

自上賽季四川隊開創三外援奪冠先河以來,限制外援的聲音長時間佔據輿論主流。聯賽得分榜籃板榜被外援壟斷也是多年來不可改變的痼疾。然而,高水平外援的湧入是CBA精彩程度和商業價值提高的直接驅動力,從目前的外援政策來看,4節6人次加上第四節只允許單外援的政策(有八一隊參與的比賽除外,因為八一隊沒有外援,因此同該隊進行比賽時,其對手實行外援4節4人次,亞洲外援上場時間也計算在內)已經很難繼續壓縮,如果限制力度再大一些,整個聯賽的觀賞程度勢必大打折扣,商業價值同樣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至於繼續限制外援的聯賽觀賞性會差多少,看看本賽季墊底的八一隊比賽便知。

第二,聯賽是否應該為國家隊讓道?

這個問題,信蘭成當政時期的答案始終是堅定的「是」。過去幾年,CBA始終在給國家隊讓道。中國男籃的重要比賽一般集中在8、9月,為了留出足夠的時間備戰,多年來,CBA單個賽季都只有5個月的時間,從10月末開始,到次年3月結束。這樣一來,每年中國男籃都可以有將近半年的時間用於選拔、集訓、進行熱身賽,以一切為國家隊讓路的方式,來期在國際比賽中拿到更好的成績。

與此同時,賽程太短一直是CBA深受詬病的問題。在信蘭成時代,CBA常規賽基本保持著主客場雙循環的賽制,幾乎是職業聯賽最低賽程配置。作為一個商業聯盟,不管是從取悅球迷的角度還是尋求更高收益的角度,都需要盡量多的場次。NBA一個賽季常規賽有82場,CBA此前一個賽季只有二十幾場比賽,隨著球隊數量的增加才在最近幾年提升到如今38場的水平。

在李元偉時代的2004-2005賽季,CBA聯賽曾進行一次大規模改革,對14支球隊進行南北分區,同區對手常規賽交手4次,不同區對手交手2次,將常規賽總場次從132場提升到了266場。此後因備戰北京奧運會,CBA在2006-2007賽季開始取消南北分區,恢復雙循環賽制。北京奧運會結束後,2008-2009賽季又嘗試了一個賽季南北分區,使常規賽提升到史無前例的50輪,不過僅實行了一個賽季後又被取消,直到今天始終保持著雙循環的賽制。

更多的比賽對聯賽公司、俱樂部、廣告主、轉播商、媒體乃至球迷都有相當大的吸引力,但是按照目前CBA20支球隊的配置,這種改動勢必會極大拉長聯賽的持續時間,干擾現有的國家隊備戰節奏。

未來幾年,2019年有中國本土舉辦的男籃世界盃,2020年有東京奧運會,想從聯賽發展角度而不是國家隊備戰角度安排聯賽賽程,需要頂住極大的壓力。

第三,CBA裁判、技術台、安保等工作人員能否職業化?

跟NBA相比,CBA聯賽一直被批評不夠職業,這種「職業」屬性的缺失體現在很多方面,除了球員、教練員本身的職業素養之外,包括裁判、技術台工作人員、拉拉隊、安保等工作人員同樣是衡量一個聯賽是否職業的重要方面。

不管是這個賽季還是此前20年的CBA歷史,因相關工作人員不職業造成的負面事件不勝枚舉,裁判問題更是每個賽季都會被提上檯面。就以剛剛結束的這輪比賽為例,導致北京隊被絕殺的那兩次罰球究竟是不是該吹,就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從技術角度來看,這次犯規吹罰準確及時,沒有任何問題。但有不同觀點認為,按照NBA一直以來宣揚的職業籃球理念,比賽最後時刻的決定權應該交給球員而不是裁判,在這個時候如果不是有非常明顯的犯規一般不予吹罰,在最後時刻由裁判哨子決定比賽勝負的行為,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比賽的觀賞性,在職業聯賽中不值得提倡。

事實上,目前CBA聯賽的裁判和記錄台工作人員都是兼職,他們平時都有自己的工作,僅在聯賽開始後才會參與聯賽服務。這一方面導致聯賽無法對這部分工作人員進行真正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很多問題的發生埋下隱患。以這輪比賽的另一個主角四川隊為例,這支球隊就在1998-1999賽季里因為記錄台對計時器做手腳受到過直接降級的嚴厲處分。

以上這些還遠不是CBA當下面臨問題的全部。作為一個尚未成熟的聯賽,姚明和他的新團隊能為CBA帶來怎樣的改變,不僅衡量他們工作成功與否,也將影響中國籃球產業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整體走向。

對於姚明的CBA上海俱樂部,在這裡想給大家做一些拓展。

對於姚明釋放出上海男籃俱樂部將尋找新的投資人的信號,緊接著外界關注的核心焦點就是俱樂部的交易價格。上海大鯊魚俱樂部到底值多少錢,懶熊體育旗下的懶熊智庫做了以下分析。

首先在2013年,當時山西隊被轉賣給北控時,業內多認為交易價格約為1.5億人民幣,後又被汾酒1.8億元買回。如果以此計算,疊加時間周期和城市地理影響力來說,目前上海男籃核心的估值應該在5億元之上。

「上海地區核心的單一籃球俱樂部,如果交易,10億元以里都是相對便宜的價格。」一位資深體育行業投資人對懶熊體育分析。

一旦上海男籃開啟投資窗口,接下來交易價格會和幾個指標深度相關。

第一,目前俱樂部的財務數據和狀況,經營和負債是否良性和健康。

第二,現有俱樂部的成績如何,青年球員儲備怎樣,未來增值空間以及球隊戰績爆發是否會迎來較高的預期。

第三,從長期來看,俱樂部的規劃以及相應的財務是否會一直保持良好的態勢。

現有情況是,上海男籃俱樂部的財務狀況一直都未公開,外界不得而知。但在今年CBA常規賽中,上海隊取得了聯賽第三名的頭銜,戰績上已有較大提升。加上,目前隊內年輕球員儲備相對充裕,可以預見,短期俱樂部戰績上會有一個向好的行情。

目前CBA處於新商務周期開發的當口,新的商務權和轉播權合同將就現階段有巨大提升,俱樂部收入分成也將水漲船高。這方面利好也將極大提升俱樂部的估值。

除此之外,長期來看,在國內中超CBA地標性城市體育影響力越來越大的背景之下,以及CBA本身管理上將做經營調整的可能性,佔據上海這種核心城市的核心俱樂部,價值增長似乎勢在必然。

綜合以上幾點來說,我們認為,上海男籃俱樂部一旦交易,本身估值在10億元人民幣之上是件大概率事件。

聲明:本文為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註明來自:http://lanxiongsports.com


更新一下聊聊球員發展的問題,中國球員戰術素養差打球不拼這個鍋球員不背,請輿論接回去。

我們教基層比賽,吹基層比賽的時候都會被告誡一句話,我們就是來帶孩子的,小孩開心其他隨意。

很多人大概會說我讓小孩跟你學球是去學怎麼打球的,不是讓你帶著孩子開心的,不然還不如帶他去遊樂場。不衝突啊,想培養好球員首先就得讓小孩開心,或者說很巧合的是,讓小孩開心的事兒正好就是讓小孩打好籃球需要做的事情。小孩想要什麼?兩件事兒,第一,胡鬧,瞎玩,瘋,第二,在這個基礎上,贏球。小孩不需要什麼?他們不需要懂戰術,一點都不需要。一個年齡做一個年齡的事情,小孩就該做小孩子的事情。

說說為什麼這麼講哈,我拿u12/u14為例,這些小孩需要學習的是什麼?他們什麼都不會,所以得先教四樣基本功,運球投籃傳球防守,更重要的是他們得能跑能跳。u16是讓他們在有一點對抗的情況下把之前學的展示出來,有一點基礎的戰術概念,沒了。這個時候不是讓小孩贏球的。

舉個例子,聯防,這個東西比盯人難打多了,基礎概念是什麼?其實他就是一個有區域概念的盯人。五人劃片,有人進了自己的區域就要把他撿起來,自己區域有兩人的時候一個隊友就要輪換過來撿靠近隊友區域的那個。盯人打不好聯防就是漏勺,五個人都是木樁子,想怎麼切就怎麼切,區域分界線就是清晨的馬路,隨便過。man zone就是把區域分界線清理了,防守球員不斷輪換自己的區域,把進攻進下一個區域時候隊友撿的時間差拿掉,NBA以前打不了聯防就死在區域分界線換防一瞬間。所以進攻打的越好,聯防對盯人要求越高,我打球最後那兩年在小俱樂部見著聯防不會撿對位的什麼戰術都扔了,教練就叫我們幾個後衛自己拿著球玩,隨便玩反正他們腳步不會動,手也慢。球運不下去了就往區域節點上扎,總能出一個空位。

所以澳洲低齡組很反聯防,反倒u12打聯防要吃t,場監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識別聯防。u12/14聯防優勢太大了,問題是小孩把球贏了,他們自己的發展也差不多到頭了。

澳洲防守怎麼教?大俱樂部低齡代表隊組助教位置上永遠座一正經裁判,我經常就在這個位置,都快座吐了。不是跟場上裁判扯皮的,也不是我們帶不了隊,我們全部精力放在教球員怎麼在規則下面打比賽。防守,這些事情你不能做其他的你隨便搞。進攻,這個情況發生了其他全部丟開可勁兒沖就好。我們不說干擾投籃等協防的,也不說不伸手的,幹嘛要說?線在那搞清楚了放開了打對抗,一邊教小孩怎麼伸手沒哨子。伸手這個東西忌諱從上往下拍,怎麼伸那?從下往上掏,從兩側拍,這時候很少有哨子。或者運球體前變相起手的時候伸手到中間時候拍掉,這時候球的保護最薄弱(倫納德是伸手教科書,看他的球就行)。教練也這麼教,我們還會繼續往裡面加新東西,裁判在這個視角的時候,他看不見手所以要注意身體接觸,在哪個視角要反過來。這個裁判身體接觸是這個理解你可以在這和對位身體接觸,那個裁判需要退一步等接觸。

澳洲球員為什麼能把接觸打成那樣不犯規?身體接觸強不代表犯規啊,這幫小孩從小旁邊座一裁判,規則底下怎麼打球太清楚了。包括教留學生一上來也這麼教,一上來就全場盯人,包括進攻,基礎要領講明白了你們就在場上跑吧,衝起來打。也沒見這幫小孩叫苦叫累,七個人打球嗷嗷叫著要時間,對他們來說打球特開心啊,就是來胡鬧的,沒條沒框就是玩。我這種人國內教不下去的,家長就把我炒魷魚了,不就瞎胡鬧嗎?誰不會?

包括戰術,這個東西全世界統一思路,球員越早打複雜戰術將來他戰術素養越差,真的是這樣子的。戰術的核心不是戰術本身,支撐戰術的是球員做決定的能力,有了這個能力什麼戰術往板子上一畫球員都能打,反過來說沒這個能力板子畫的再漂亮沒用。

戰術打的早問題在那?泡出來的小孩知道戰術怎麼打不知道為什麼這麼打,這套戰術打順了知道怎麼打球對面把戰術打散了不知道怎麼辦了。即便戰術打散了也絕不可能不出機會的,只不過跟預設的不一樣罷了。所以越會教的教練越重視這個,戰術大家都懂,就是打最簡單的,讓小孩自己學著做決定。家長看不懂這個啊,覺著戰術這個東西越複雜越好,你打的東西我能看懂,得找個打的戰術我看不懂的教練才能把孩子教好。小孩都被帶到那些打花架子的教練那了,成人都看不懂你覺得剛接觸籃球沒幾年的孩子能懂?精力都花在記戰術怎麼跑上了哪有時間思考為什麼這麼跑?別人家小孩一看板子,哦,這個掩護這個目的,打不成我下一個選擇是什麼。自己的小孩還在研究教練讓我這麼跑我就這麼跑,逗我玩那?球商就是用無數個失誤堆出來的,我自己教小控衛給低位喂球剛開始怎麼教?找不著人傳球,防守壓上來了就傳給我或者傳給裁判,別讓對面打反擊。找不著傳球路線的時候怎麼辦?給最容易接到球的隊友。現在沒有傳球路線怎麼辦?自己製造一個。對面防守打的好自己製造不出來怎麼辦?先威脅,防守塌陷讓隊友抓另一個角度把球塞進去。隊友還是製造不出來怎麼辦?把眼前的威脅作為牽制防守注意力的點,讓隊友到下一個節點抓輪換製造。控衛對角度的把握,對進攻時間的把握,對位置的把握,對防守的把握包括對隊友的把握都是這麼栽著跟頭起來的。等他們長大一點在這麼玩,晚了。

這個放國內做不到的,家長和領導從聽到我們讓球員把球傳給我或者裁判的時候我們就完蛋了,解釋的時間都不會給。腦子裡面肯定都是這人肯定不懂球,叫球員把球往界外扔能懂什麼球?幹嘛不打戰術?肯定是這人不會。

或者說有幾個人不是這麼想的?這邊有華人家長這麼罵過我,說我一個打三角進攻,現在拿著三角進攻思路教球的一號位不懂球誤人子弟。三角進攻一號位是最會教一號位的,因為我們手裡從來沒有球。就這情況懂籃球的有幾個敢出來教的?

球員成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球員學不會打球現在把球贏了以後還怎麼玩?培養好的一號位沒十年時間很難辦到,國內一個個急成這樣那來的好一號位?靈性都讓預設戰術打廢了。球員腦子好使會打球,打什麼都行,反過來,讓波波維奇教國家隊也沒什麼用。

這個問題土姚解決不了培養無從談起,該教小孩贏球的教練需要教小孩怎麼打球,甚至要教他們努力打球,大家一起累死得了。

引出一個點,相對而言簡單的多的點,就是中國需要一套從上到下貫穿且固定的戰術體系,馬上,立刻,現在。男籃也好男足也好,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在這。

拋開美國,全世界但凡跟籃球強國沾邊的國家,看他們的球年年有新東西但是有那麼一部分打了十幾年了。為什麼這個東西這麼重要?還是培養的問題。強國小球員怎麼培養?打個比方,一個國家體系裡面三套戰術,一個戰術三個組成部分,純粹打比方實際不可能這麼少啊。每套戰術拆片,拆成小set,第一級打三套戰術的第一個片,第二級加一個,第三級打全套。

好處就在於球員成長過程中每一片打出來會是什麼情況,每一片裡面的每一個布置摸清楚了。還是同樣的原因,球員不用暫停,做點簡單的交流就知道該幹嘛。等球員進了國家隊,一切都吃透了,既不傷害球員成長,也不會影響球員對戰術的理解。

最近這幾年國家隊比賽我不太敢看,原因前面說了,怕哭鼻子。但是,土姚在那兩年包括退役之後的幾年,我沒有看到哪怕一套貫穿始終的東西在。(除了喂姚明如果有的話希望大家給我提一下)包括看的幾場熱身賽,我特別討厭無關勝負的最後時刻叫暫停,在我看來這是給球員摔跤,讓他們自由發揮的時間。但是fiba裡面不只是中國,很多國家喜歡這時候叫暫停演練戰術,演練的還是和整場比賽無關的東西。我就特別理解不了這個思路,包括跟很多教練一塊看比賽時候他們也撓頭,你和你的球員都不知道這東西打出來什麼樣,打的意義在哪?就為了多套戰術?為什麼不在青年隊打明白了?

包括我跟很多教練交流他們都在一個尷尬無比的局面里。上面需要什麼樣的球員我不清楚,但是我的球員想送上去那就只能教大雜燴了。這種球員沒特長,板子上畫不下,到了新戰術裡面需要非常久去適應。

中國很難培養出某些類型的球員在我看來很大原因就在這,國家隊需求一年一個變,省隊一年一個變,下面只能跟著變。這一變球員也要變,變來變去什麼都會一點什麼特長也沒有,板子上畫不下,拿來不好使,你會的我也會,你不會的我也不會,這個球還怎麼打?

謝 @鐵男 邀,話說哥們兒你怎麼總能找出我不睡覺也想聊的東西拽我?‥(??﹏?)…

這個東西之前寫過一段了,如何看待姚明擔任籃協主席? - 淺唱那抹傷的回答 - 知乎接著往下走吧。畢竟是土姚當主席了嗎,寫多少都不算多。

前面有人提到了CBA裁判向NBA靠攏,我個人認為CBA可以派代表去NBA以學習的性質,帶來一些技巧,或者制度上做一些調整,但不可以在吹罰思路上向NBA靠攏。

全世界頂級聯賽中只有NBA有底氣敢讓球員在最後時刻決定比賽,fiba這個圈子從上到下根本就沒有這麼一說。fiba追求的是第一秒種怎麼吹最後一秒還怎麼吹。因為全世界頂級聯賽裡面就只有NBA裁判從上到下有這麼高的水平,球員有這麼高的水平。如果水平不夠,誰被決定誰吃虧,完全變成因為裁判不作為,導致比賽變得不公平。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初學者比賽帶著advantage吹,哪怕是最輕的advantage,即便哨子做到公平的無以復加,也只會讓兩支球隊一起罵娘。裁判把握不住,而且因為次數太多這茬還讓球員知道了,最終不是球員決定比賽而是誰比較不要臉來決定,我帶著這個在fiba體系中錯誤的思路吹過一段比賽,直到今天還有人嘲諷我。fiba里的球員決定比賽是什麼那?尺度定下全場不變,球員知道可以怎麼打,球員就能公平的決定勝負。因為尺度非常統一,而且上半場就給明白了,如果球員夠聰明,裁判沒犯錯誤的話,fiba理論上有可能做到裁判像三根杆子一樣戳整個下半場一個犯規不叫一個違例不叫。當然這僅僅是理論上。所以我聊NBA是一碼事兒,聊fiba是完全徹底不一樣的思路。

如果我們看NBA裁判,這些傢伙隨便一個拽出NBA直接就是很不錯的教練。NBA和其他聯盟最大的區別,NBA是三個不僅把規則吃透了,還把籃球這玩意兒理解的極其透徹的傢伙以觀眾的心態在場上最好的席位,觀看一場他們喜歡的籃球比賽。他們和其他觀眾最直接的區別,就是當他們覺得某樣東西不應該出現在籃球場上的時候,他們能從籃球場上把這樣東西拿掉,反過來說這個東西不傷害籃球,就讓他呆在場上。

大家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想這個情況,自己打球對面做了一個特棒的動作,球進。自己剛想鼓掌旁邊裁判嗶嗶嗶吹哨子,這球不算,走步了。規則角度上裁判可能是對的,進攻可能確實滑動軸心腳了。問題是,高水平的競爭中球員是先打球後想怎麼贏球的,大家都對彼此的優秀有一個最基本的尊重,贏球過程中從裁判這找優勢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兩者本身就分開。所以,防守球員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思考過程。

首先,這個球我防不住,防不住的原因不是因為他走步了而是他動作太漂亮。這個腳步移動不是造成得分的原因,對面進攻打的比自己防守好才是。那麼,如果我也有一個漂亮的動作,是不是應該把他收起來免得傷害球隊?兩邊都是不開心的,自己流汗流出來的技術不敢用或者用起來有顧慮,憋屈不憋屈?球員能不能努力打球是裁判決定的,球員成長的好很大程度上也有裁判一部分功勞,懂球的裁判能讓球員成長的更快。

NBA為什麼好看?裁判不是第一天就在吹NBA,他們也是從純粹跟著規則吹開始一級一級篩出來的,先把規則吃透了然後再把籃球吃透了,什麼東西規則不允許卻不是造成結果的原因他們門兒清。這些東西貫穿球場的方方面面,NBA裁判是水平太高所以敢這麼玩。NBA也有底氣讓裁判這麼玩,他們跟全世界所有籃球體系脫鉤,別人怎麼打球不是他要考慮的問題。球員打的開心,球迷看得開心,NBA就開心。NBA所謂球員最後時刻決定比賽是因為不僅球員領先全世界,所有一切都能和這些最好的球員配套,還不用顧慮別人的底氣撐著的。以前全世界裁判都覺得NBA追求流暢追求的太過了,NBA根本不在乎,直到金主,也就是球迷不滿意了才開始做調整。

只要CBA有一天不領先世界,就脫離不了fiba,除非fiba吹罰思路也要靠攏否則永遠只能做到神似。fiba目前的情況是規則靠攏NBA,思路堅決不動,CBA沒有跟fiba叫板的底氣。

為什麼fiba思路不靠攏NBA?首先因為整個理論基礎就不同沒法靠,區別說了,fiba先劃線NBA先看球,球看不下去了這條線隨手一畫。還有就是裁判培養的問題,如果說NBA是一座空中樓閣,那麼fiba就是一顆參天大樹。這棵樹上最甜的果子是奧運會,世界盃這些頂尖賽事,但是真正支撐這顆大樹的是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每一個打籃球的人。所以,NBA是付錢買已經水平頂尖的裁判這張單子,對外人沒有責任。fiba卻要在最高水平的比賽中做出表率,因為fiba不在頂級比賽中這樣吹,沒有參照物相對落後國家的裁判從根本上成長不起來。

規則這個東西,在籃球裡面類似基礎入門手冊,或者說他是一本教科書。理解透了之後可以說他沒多大用,問題是沒這本教科書支撐著,裁判沒法入門。純粹懂籃球是吹不好比賽的,我見過太多球員把哨子吹成一鍋粥,規則和籃球就像兩條筷子,少一條也夾不起東西來。

所以fiba最高水平的比賽就是大神們在向我們這些小學生展示比賽應該怎麼吹。這些大神如果有必要一樣可以用NBA的思路吹比賽,這個門兒進來了沒那麼難。如果對所吹級別的比賽,這個級別因人而異,而言有非常好的感覺,可以把握比賽的走勢,知道什麼節點應該不停下哨子把比賽收回來,這麼玩是可以的。

問題是他們這麼玩,我們現在都還在蒙圈那,沒有過程這個概念從根本上我們就學不會。

想要進這個門兒有多難?拿我自己為例吧,以前球員教練都干過,從接觸這個概念開始,看了無數的比賽,算是吹了不少比賽,吃了無數小灶,才花「僅僅」兩年時間,勉強入了門,有了學習更深層次東西的資格。

這個不少如果要給出一個數字,說出來估計很多人不信,各個級別各個水平加一塊,最少三千,有資格接觸這個概念之前的鋪墊我已經算不過來了,估計接近一萬場。澳洲只要想吹到處都是比賽可吹,中國有多少機會讓裁判把比賽吹到這個頻率?我不清楚。

注意是得到了資格,換句話說在大神眼裡我勉強算得上是個裁判了。說這個思路在fiba系徹底不用也不靠譜,不過他是用來把握線下的,裁判永遠做不到完美,頂尖大神吹頂級比賽也經常要調整。只是在哪個級別這條線太細,能看得出來的都不多。(我也沒這個本事看出來,這些東西同樣是學的。)

而NBA,很多比賽根本不劃這條線。實際上NBA吹花比賽的概率比奧運會這種fiba頂尖比賽頻率更高,尤其是把這個思路執行到徹底的季後賽,但是被NBA的高觀賞性和無數的話題掩蓋了。

NBA等於是在從fiba吸血,他的裁判是高中大學一路上來的,然後在發展聯盟開始灌輸自己的東西。如果沒有這個過程這類思維的裁判根本無從談起。

CBA跟NBA有一個極大的矛盾點在於,NBA一切和所有其他體系脫鉤,裁判的培養和fiba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體系。而中國真正頂尖球員的培養全掛在CBA球隊的梯隊上,有這個前提在,因為CBA與梯隊的銜接,裁判培養體系同樣難以上下脫鉤。這個鉤子脫不開很容易出現一個情況,新鮮血液補充不進來,或者體系沒法從上到下貫穿。

請不要錯誤的認為一個人在一套體系裡面成長在另一套體系中待久了還能繼續教自己成長體系中的球員,很難的。

吹罰思路貼NBA,到目前為止全世界fiba系沒一個國家敢這麼做,好處大家都知道,差距大家都承認。個人感覺現在CBA追求思路貼近NBA,這個步子邁的太大了,中間缺的東西實在太多,就成了空談。

這就是姚明要面對的第一個挑戰,公眾對裁判高的離譜的期待。我自己是個裁判,水平不高的半吊子,但至少有一點話語權,在我看來這個期望完全就是不切實際的。

裁判放第一個說是因為在我看來他是最小的問題,今天下午總算想明白了,跟陽謀沒關係,現在籃球這個燙手山芋沒人敢接,籃協主席這把椅子沒人敢座。裁判本身就是一團亂麻,而裁判培養不起來球員更難培養。我估計沒人敢跟姚明搶位置純粹因為沒人知道球員怎麼帶,從國家隊到青年隊,現在和未來。

球員怎麼打球,打什麼風格是跟著規則走的。如果我們解讀新的fiba規則,進攻和防守的思路都需要改變。個人認為,這個時間不會太長,具體有多久取決於未來一段時間發生什麼。現在fiba每年都在給我們加新概念,每年都有新的東西被加進來。前年(或者去年年初)advantage變rsbq,包括進攻威脅等等這些東西,今年加了working platform這個站位概念,假摔警告的手勢去年年底我們實際上已經在試用了(那個折臂手勢最初就是澳洲nbl裁判弄出來的)。等等,這些都帶著一個強烈的信號,這是一個籃球變革到時代,中國的情況是不僅要考慮現在,還要為未來定下調子,不然今天的努力沒多久就白忙活了。

rsbq我吹了蠻久,心得就是如果純粹用rsbq吹比賽的話,表面上因為接觸吹的嚴有利於技巧型球員發揮,實際上真正佔便宜的反而是身體素質特棒,強壯,創造力強的球員,因為他們可以利用爆發力和力量擠過去獲得更多得分選擇。但純粹吹rsbq接觸降的極其明顯,fiba估計是不想把advantage直接扔掉,所以又加了一塊板子,叫做有效進攻威脅,兩塊板子以後怎麼一個平衡我現在看不懂,但無論他怎麼夾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身體素質未來也會在fiba被加強,只是會被加強到什麼程度不敢肯定。相應的,新規則下出手速度也必須跟著往上走,因為所有球隊都會被逼著打出更快的輪換。

我不知道獎勵好壞進攻的概念會被保留多少,唯一知道的是現在名字已經改了,最後概念會被定義成什麼樣,我同樣不清楚。

fiba要提速鼓勵進攻反聯防我還在打球的時候就開始傳,如果考慮fiba去年開始執行的四秒落位(攻守轉換中追蹤裁判要在四秒內進入底線預定位置)和這幾年fiba不停對裁判提高要求的體能,在我看來這一切都指向一種可能性,fiba要變天了,他在給自己改變做出鋪墊。

未來fiba球風發展趨勢上,會向NBA靠攏,提速,球員全能化。禁區會被清理,假摔很大程度上針對的就是這個,內線巨獸作用會被削弱。

而這一切落到中國頭上是什麼情況?小快靈已經被丟開很久了,而且傳統小快靈培養思路是跟不上今天的對抗的。全中國在找大個子,各個位置在培養大個子,讓大個子跑得快。未來趨勢很可能會是讓本來就快的小個子變得更壯,或者讓大個子跑得快的同時對抗上來,以對抗降低損失掉的技巧。

以前fiba球隊自己嘗試提速提對抗還有規則的板子夾著,現在板子可能要撤掉了,跟不上很可能變成足球的尷尬狀況,這個鍋沒人敢背。

想要跟上潮流,有一批人就要下去,多了不用我說,這是姚明碰到的第二個挑戰。

第三件事情是俱樂部之間的利益,俱樂部是中國籃球培養體系的根,單純說錢的事情在我看來實際上沒有前一條那麼難受。土姚只要抓住一個重點,用把蛋糕做大讓大家一起吃飽來誘使劃片兒而治的土霸王,這件事兒好辦。

真正難辦的是這事兒上牽扯出的讓俱樂部把人交出來,把適合自己的培養和選拔機制交出來。中國籃球最根本的問題說到底就一條,大多數人壓力太大,而籃球出路太少。

澳洲真正籃球上的出路也少,但是人閑,有空玩。所以創造一個相對封閉的競爭環境,讓球員把彼此推上去。這個環境不封死,球員教練都能回到高中,回到社區,再把下面的帶上來,所以澳洲整體的籃球學習環境和競爭環境都相當不錯。

但是純粹的澳洲體系不適合中國的國情,沒人學,學的人少,先不說這個環境起不來,就算起來了沒有基數也沒用。然而美國提供了另一個思路。

美國是一個什麼情況?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一直到NBA,無論最終在那個層次做到頂尖,都能給人帶來好處。我跟美國教練接觸的很多,籃球裡面最顯眼的,NBA,大學獎學金,本土包括海外職業聯賽。但不僅如此,只要籃球上有料,就不愁得不到額外收入。因為就算球員生涯終結了,也有很多培訓的東西可以幫助球員過渡成教練,澳洲這方面做得更好問題是小圈子不適合借鑒。

中國籃球想起來,就得讓有本事的人把牌子掛出去,有固定的方式和這些人建立聯繫。這已經到了一個不得不做的地步了,不僅僅是為了讓錢滲透到籃球每一個環節,也是因為現在世界的籃球發展速度因為各國不斷的有新東西出來而前所未有的快。直接影響就是看世青賽這一代u19還好一點,u17潛力上的競爭就已經白熱化了,這個跟各國在這次比賽上的名次無關。

天賦是選不完的,第一要讓天賦自己跳出來,第二是讓更多人知道自己有天賦。第一條就解決了,有天賦的球員回自己幫忙挖別人。這個前提是教練得先把自己的牌子立出來,去大學,去高中,讓人知道好教練在這,不然白搭。這一步走出去,下一步就可以一級一級的往下延伸。

這是最麻煩的,因為這些人是俱樂部保持自己超然地位的命根子,如果這條解決了,很多事情都好辦。

先到這吧,困得不行了,有空再聊。


謝邀。

「成人達己,將是未來中國籃協的工作態度,所謂成人達己,指的是只有通過成就和幫助他人,才能發展和完善自己,實現自己的理想,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有不斷完善和壯大自己,才能更好的為他人和社會服務。」——姚明

「成人達己」讓新上任的姚明主席就職演說成為了中國體育改革近期的焦點。從演講的內容我們可以感覺姚主席深知體制內外各種規則。「成人達己」的理念像是一股春風吹起了中國籃球深入改革的號角。吹起這號角的人不僅是因為他是全世界身高體重最大的籃協主席,同時中國國家領導人的支持,政府政策的引導也給了他吹起這號角帶來了足夠的底氣,讓中國體育產業人有種勢不可擋的感覺。非常典型的中國式改革模式讓所有體育產業人興奮和期待。

「全力為運動員營造更好的訓練,比賽環境;為教練員營造更好的深造,執教環境;為裁判員營造更好的學習,值裁環境;為俱樂部營造更好的運營,競爭環境;為贊助商、供應商、運營商提供更好的投資、經營環境;為青少年運動員提供更好的成長,成才環境;為新聞媒體提供更好的採訪,報道環境;為廣大會員單位,基層籃球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發展環境;為廣大籃球愛好者提供更好的觀賽,體驗環境。」——姚明

中國的職業聯賽改革二十幾載,在這項運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們這些與這項運動有關的人群。從我的第一個「被逼辭職」赴美留學,到現在總冠軍戒指需要在樓道里「頒發」,還有聯盟中長期出現的拖欠薪金等一些列問題...至今,有太多太多擁有才華的球員不僅沒有將自己的運動天賦挖掘貢獻給這個事業,而且還要用自己有限的運動青春跟陳舊的體製做著無畏的博弈甚至犧牲。而且還常常被慣於所謂的「愛國主義」緊密的聯繫在一起,讓簡單的籃球心混雜了太多的「調味料」而改變了籃球的初衷。相信從姚主席到我們每個是這行業的參與者都更加深有體會,疼很那陳舊的體制和觀念。如果在現代的聯賽聯盟中球員不能有自己的自主權,自身的基本利益都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和保證,那這個聯盟一定不是良性健康的。當然中國籃球跟教練水平,聯賽中裁判水平都有非常重要關係,相信姚主席自己也更加深有體會。所以保護運動員基本權利,提高教練,裁判水平已經迫在眉睫。專業人士干專業事,提高專業水平全部都應該「以人為本」開始。

「我希望中國籃協成為體教結合、社體結合,內外結合的一體,與教育部門、社會籃球培訓機構、國際籃球組織展開密切合作,特別是希望取得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使學校和社會籃球俱樂部、專業訓練營同樣成為籃球人才的培養搖籃。」——姚明

「社團法人」 這是中國籃協機構的最新定義,中國籃球已經大步邁向市場。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當2016-17季後賽剛剛開始之時,其實新一輪的CBA競標早已在暗潮湧動,中超80億的價值讓所有籃球人也同樣熱血沸騰。中職籃新賽制的改革,未來青少年籃球的方向,體教,體社的結合,國家男女籃的成績目標....等一些列問題都等著「世界最高主席」的引領,但當新任主席大權在握時候,是否能夠建立更加公正,公平及公開的各級標準規則才是我們走出這扇門的基礎,用姚主席自己的話說:道路不怕遠,但方向一定要正確。我相信挑戰必須有,但機遇也一定會相伴!

「我希望鞏固加強國際籃聯、亞籃聯,以及其他國家地區的溝通,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與2019年國際籃聯世界盃組委會密切配合,當好東道主。」——姚明

2019籃球世界盃落戶中國,從現在新上任到未來兩年半,中國隊會在2019再次上演前八的目標嗎?對於個人而言,中國籃協主席「也許」只是進入國際籃聯的必經之路,世界盃的舉辦成功與否,中國隊世界盃的戰績,不僅給中國提振士氣,同時也是最好讓中國在國際籃協掌握話語權的機會。跟各級籃協的協調溝通,從亞籃聯到各洲籃聯的交往,籃球也許是三大球男子項目里最有可能實現突破重圍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從改革CBA自己的聯賽體制,到亞洲職業聯賽的「小目標」,再到世界盃.... 新的思維理念可能會讓一切皆有可能!

「我希望和新聞媒體及文化機構合作,弘揚中國籃球文化,建設屬於我們自己的籃球博物館和名人堂。」——姚明

我希望和新聞媒體及文化機構合作: 姚明的成功離不開新聞媒體及文化機構的推廣,樹立正能量的價值觀,讓籃球這把工具變成中國最好的品牌力量需要所有人都要有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需要高規格的前瞻和設計團隊。籃球的比賽競技已經不僅是在球場上,而這場競賽場上的比分也只是個結果,真正的勝負其實更多體現在每年一個365天,12個月,52周,每一天的每時每刻的循環。姚明目前毫無疑問就是中國籃球史上「最大」的個人品牌,有媒體及文化的陪伴和輔助,他就將如虎添翼,勢如破竹!

「只要方向正確我們不怕路途遙遠,這扇大門已經打開,當我們走出這扇門,將會是一條全新的道路。」唐僧去西天取經,一定要有眾人相伴才能取回真經,每一段的路程都不會一帆風順。當所有有識之士認為這是一條正確之路時,所有人需要同舟共濟,專業的管理團隊是完成這個大目標的關鍵,清晰的財務預算健康良性健康的成長是完成這個目標的保證。當然必須要有詳細的執行計劃以便自我監督和衡量完成目標的進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看到中國籃球的步伐。中國籃球已經進入到全新階段,我們期待一個全新的開始!


謝邀

其實老姚現階段面對的挑戰並不多。

之前組織中職籃,並且把跟中國籃協的競爭擺在了檯面上,一方面說明了他獲得了CBA絕大多數老闆的認可,另一方面說明他握有迫使籃協分權的底牌。

同時,老姚首期提出來的四點,其實我覺得這都是積累他在籃協主席這個位置上威望的一個過程,都只是他的投石問路的手法。延長聯賽時間,壓縮集訓;限制外援,取消亞外;推動裁判職業化、分派聯賽經營權四條,都是糖,沒有鞭子。

延長了聯賽時間,一年的聯賽打多久?打5個月歇7個月,但事實上球員歇了嗎?沒有,他們還是在練,各種夏訓、冬訓、XX杯。其實延長聯賽,對於絕大多數球員來說是願意的,因為現在CBA逐步盈利了,比賽多了,聯賽影響力強了,俱樂部才有錢賺,球員才獲得更多直接利益,國外拉練看似美麗,可是這麼多年下來了,你們見過哪個球隊美國集訓一輪就大翻身的么?沒有,球員就得在聯賽里練出來,不管是技術,還是自信心,所以聯賽才是根本。而對於相對辛苦的國手來說,雖然聯賽延長了,但是集訓縮短了啊。聯賽可是主客制的,你一半時間可以跟家人相處,國家隊一集訓,你能嗎?這也是很多老國手不樂意去國家隊的原因之一,人家有錢有名了,有家有孩子了,胳膊腿一老,為國爭光的念頭就淡了,而你這集訓動輒就是大半年,人家自然要掂量下。

再說限制外援,取消亞外,誰吃虧了?對於俱樂部來說,大家都少了一個外援,都是平等的,而且還省錢了,何樂而不為,再加上八一肯定舉雙手支持。這事除了經紀人暫時吃點虧,對大家都是有利的。但是長遠來看,外援雖然少了,國內球員的機會自然多了,那以後就有更多的國內球員的合同可以簽啊。

推動裁判職業化,分派聯賽經營權就純粹是姚明把以前籃協的權利分發下去了,所以這一輪下來的改革肯定是順風順水,沒什麼阻礙。

4條之後呢?挑戰在哪?我覺得在各地體育局。先階段來看,光有俱樂部支持根本不行,很多東西還在體育局手裡。籃協和各省體育局從來沒有隸屬關係,部分強勢省份的體育局權力比籃協大得多,所以未來,比如說青訓啊、全運會啊,這些要跟體育局打交道的地方。才是老姚要頭疼的。但是飯要一口口吃,興許,前面4條老姚辦妥了,後面的就水到渠成了呢?反正吧,這個姚主席改革,我看行。


大致瀏覽了一下其他答案,我感覺大家對籃協主席的責權期望太高了。

在姚明以前,籃協和籃管中心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籃協主席一般由體育總局副局長兼任,是個虛職,籃協的具體事務由籃協秘書長執行。

姚明擔任主席以後,籃協和籃管中心分離。這裡就有個問題了,那就是籃協的具體職責是什麼?

現在看來,籃協的具體職責是負責國家隊的相關事務。所以姚明提議的國家隊由徵召制改成邀請制是恰如其分的, 但是他能做的也就是這麼多了。

至於期待CBA改革,CBA聯賽贊助權,裁判制度變化的朋友可以歇歇了,這些根本就不歸籃協管好嗎!CBA的相關事務由新成立的CBA聯賽公司負責,同時姚明已經表態要給上海男籃另找投資人,以後CBA的事務姚明根本就沒有發言的空間。

姚明現在面臨的挑戰很多:

首先就是2017年亞洲杯的黑鍋,今年多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到時候國家隊被人打成狗,戰績不如意,媒體排山倒海而來的指責,他要怎麼接得住。

其次還有籃協秘書長白喜林的掣肘。姚明到籃協算是空降,沒有一兵一卒,而白喜林算是地頭蛇,還有籃管中心副主任的頭銜,可以說沒有白喜林的配合,姚明寸步難行,那麼白喜林會配合嗎?我表示懷疑。


從標準上看,姚明當選籃協主席,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那隨著姚明的順利當選,中國籃球的改革也會順利進行下去嗎?

據了解,姚明已經拿出一份中國籃球系統工程改革的一攬子計劃,呈遞給體育總局,得到了高層的一致認可,這些改革內容包括——

  • 延長聯賽時間,縮短國家隊集訓時間
  • 限制外援,取消亞洲外援
  • 推動裁判職業化
  • 組合拳出擊,將給中國足球做示範

姚明當選籃協主席,自然是一件令人振奮的大事。但姚明也不是萬能的膏藥。

對於只有37歲的姚明來說,他面臨的擔子並不輕。眼前他就有三大緊迫的難題需要儘快落實:國家隊主教練到底是誰?如何在保障聯賽質量的同時,又能促使本土球員的成長?以及,新的贊助合同到底和誰簽?

就姚主席來說,他本人的信心還是很足的。一位接近姚明的人士透露,手持高層領導的「尚方寶劍」,新任總局局長的堅定支持,撲面而來的改革春風,讓姚明意氣風發,躊躇滿志。

「姚明目前對於未來的中國籃球改革,很有信心。他一直很努力,很有夢想,現在改革的局面這麼好,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他有自己的很多想法,也有在NBA多年曆練的先進理念,他想幫助中國籃球更好地發展。現階段,他絕對是最好的人選。」

我們也共同期待著,另請「高明」的中國籃球,終有再度騰飛的那一天。

我們也期待著,姚明能夠給中國體育界提供一個可供推廣借鑒的成功案例。比如,未來會出現屬於的中國足球的「姚主席」嗎?


謝邀

本來也想了一堆東西,但是今天早晨看見新聞以後才明白過來,其實問題就一個:不賺錢!

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如果讓各個參與方都有錢賺,什麼都好說,如果沒錢賺,什麼都難做!


謝邀。

概括地說有以下幾個問題:

  1. 國家隊教練班底+核心成員選擇(主教練的選擇,核心球員與預備球員的培養,集訓時間的安排協調,國青隊錄取指標等)
  2. 聯賽運營與代言(球員薪酬架構,裁判培訓,場次的安排,安保的加強,代言的選擇等)
  3. 中國籃球力量的培養(限制外援,加強青訓,基建擴展,籃球文化滲透等)
  4. 不知道女籃是不是統管的所以我再加一個「女籃的激勵與善後」

我認為,姚明之所以適合做這個籃協主席,其根本原因是他的經歷。那他能帶來的改變,自然也是源自於經歷的感悟和措施。

  • 他是個球員。

他從國青隊打到國家隊,從CBA打到NBA;他從00到08歷經三屆奧運會,定位也從潛力新星到中國籃球帶頭人。對於隊伍里每一個成員定位都有更到位的把握,對於教練班子的尊重與放權都會貫徹更徹底。更重要的是,姚明在火箭隊經歷了從范甘迪到阿德爾曼,兩種完全不同風格教練的執教,防守和進攻如何按照陣容去配置,作為中國唯一一個以核心成員出現在NBA強隊(姑且算 准爭冠級別)的運動員,他的技戰術水準,他對戰術的理解,甚至是協調不同級別隊員間關係的能力都是無可取代的。

他能協調好管理層和運動員之間的關係,「不只以奪冠為目的」不再是一句空話,球員也不會每每大賽都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姚明對於球員的激勵作用會更有效更直接,要我也不服啊,「你都不會打籃球,你和我說你懂籃球而且還要來管籃球事務?」這種心理從此是歷史。

還有一點,就是中國優秀潛力股的出國深造問題,分別是海外球員的運用,和境內優秀球員的出國。王治郅、巴特爾、易建聯、孫悅的案例(宋濤太悲劇 就不討論了)都或多或少有所可取之處,但是籃協的地位一直擺不正。球員的過度使用,和默認的「不可拒絕權」,是海外球員與國家隊間的大矛盾之一。姚明的左腳應力性骨折,很大一部分就是太疲勞了。賀天舉、郭艾倫、還沒去過的丁彥雨航,甚至未來的胡金秋都有機會登陸NBA,如何運作這些事情是個大學問,而姚明,太懂了。

  • 他是上海大鯊魚老闆。

CBA的老闆想出成績往往都是燒錢套路+擺爛三外援,姚老闆的第一年是小盧卡斯+阿巴斯+塞勒+教練鄧華德,結果證明了他的眼光,魚腩變四強。阿巴斯成為八強神器,小盧卡斯得分如切菜,鄧華德的小球戰術取得了成功,自己也升級為國家隊主教練。本賽季的上海隊選擇了弗雷代特+亞布塞萊,常規賽半程冠軍的成績與陣容的低奢侈度相比令人驚嘆。姚老闆的建隊思路是否可以給老闆們一個啟發?

同時,CBA老闆分聯賽大蛋糕的想法和做法對他來說並不陌生,如何在保證老闆利益的同時保證了球員的權益和球迷的權益?如何保證球隊不可能組成金錢戰隊壟斷冠軍?NBA的工資帽+轉播合同+靈活代言的制度是否可以借鑒參考?如何將更合理的體制加上我國特色後運用?這都是大學問,恕我直言,能解決這個的,還得是姚明。

  • 他是CBA公司副董事長

管理層的想法與經營者,球員,球迷都不一樣,管理層的立場與處事風格是特有的。姚明在去年成為CBA公司的副董事長,董事長一職由籃協中心副主任李金生擔任。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內,姚明與其代表的群體就參股百分比、運營利潤分紅、聯賽代言歸屬等問題進入過深入的交流,也許中國籃球這個遊戲的遊戲規則他已經瞭然於心。

姚明將面臨的挑戰也就是他如何以籃協主席的身份去實現那些他有能力去能解決的問題。想解決、能解決、解決好是完全不同的境界。看了一下籃協管理層的架構,7個社會人士的參與從一定程度上對沖了姚明的風險,這次全票通過我覺得可以理解成一個信號,大家就想看一下,你姚明到底有多大的本事,現在讓你放開手去干,我們拭目以待。

如若因私心而耽誤國家體育事業建設,甚至危害運動員健康的,害群之馬何須再留。

姚明,加油!


這是多方博弈,也是眾望所歸。

姚明,中國男籃的符號,亞洲人打好籃球的教科書案例。姚明的退役儀式在休斯頓舉行,看看他的演講,你就知道為什麼他不只是球打得好,他的情商、智商足以支撐他,讓他做好主席,當然,他可能還需要適應不同體制下的CBA,這是難點,但也是成就他未來符號化的轉折點。

對於CBA,選擇姚明,不只是因為他可以。這幾年CBA的形象可謂是跌落谷底,打架、裁判、亂買球員、球迷,亂的事情一大堆,所謂不破不立,藍協需要全新形象,萬眾矚目的標籤,讓所有的球迷覺得CBA做了件對的事情。

總的說,這次選擇姚明當主席,是註定讓他在CBA的歷史豐碑之上。既然當選,相關的部門自會全力支持,但是需要姚明循序漸進。

我相信,姚明也做的好,現在這個點,熱錢不入足籃球,入那裡?

------------------------------------------------------------------------------------------

這是我同學現場拍的,看看老美有多用心,有些時候做事情真不是能力的高低,就看你是否應付了事罷了。


再更新一下,針對「姚明提案被否」。

我在之前的回答里就說了,內部的事情應該交給幾位副主席。從後面的媒體報道也很清楚了,籃協幾位副主席分了幾組參與討論。這是很好的表現。姚明當選是中國籃球,籃協進步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人民(包括中國,美國,歐洲)總覺得某個人站在最高位置上就等於獨裁。人們希望好的獨裁,比如姚明;憂慮壞的獨裁,比如特朗普;也會中性的獨裁,比如奧巴馬。可是實際上,這些人並不能獨自決定一些事情,相反,這些人出現在歷史舞台是歷史進程的結果。

姚明擔任籃協主席也如是。如果他的提案能被充分討論,那麼比他站在台上說,「我想幹嘛幹嘛」就可以通過,要好的多。姚明是人,一個人,一個人的決策會犯錯。好的決策體系,永遠需要民主,集中,只有在相持不下時,才需要個人決心和承擔。

我想,姚明自己也應該很警惕自己的稱為獨裁的趨勢吧!

--------------------

更新一下,忽然看見CCTV在播04年NBA全明星賽,姚明,基里連科,諾維斯基穿著同一隊服,有點感慨萬千。

-------------------

中國籃球一直在進步,一直在改變,並不是像大家認為的那樣籃協不作為。相反,籃協做了很多工作,很多事情需要循序漸進,姚明正式當家是水到渠成,改革早就開始了。

之前中國戰勝伊朗以後,我寫下了這麼一段話:

「這支中國隊,準確的說是這兩支中國國家隊,雖然數據上看到,9人出場,9人得分。事實上這已經不是9個人再打球了。我很佩服中國籃球人的想法,我們已經建立了一支30人左右常備國家隊陣容,分兩個隊打比賽和訓練。這讓全隊有足夠的深度,也有足夠的機會試驗新想法。

同時,我們有了一個強大的教練組。7,8個人這麼多,主教練更多行使決定權和團結大家,具體訓練,偵查,都有專人負責。隊員練的更細緻。而且,這些教練都是老球員,人品球品沒得說,這和世界強隊已經接軌。

我們也有了一個很好的理念。國家隊的先進訓練和戰術打法可以通過隊員傳遞到地方隊。宮魯鳴搞的每隊兩人,可以讓所有惡CBA球隊學習國家的訓練,提高整個聯賽水平。

從基礎上,我們有了CUBA,而且越來越好。我們有CBA,亞洲最強的隊員都在中國打球,在CBA打過的外援,回NBA竟然能越打越好。我們有馬布里這樣的好外援,能幫我們教出翟小川,李根這樣的球員。

我們的籃球場的密度和參與人數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在周末和暑假練習正規籃球基本技術。這在20年前是不可想像的。那時只有專業隊。

這些加起來是什麼?

是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是伊朗,應該爭取在5年後的2020年,能把08年那場差一點點贏下的比賽贏下來(老球迷都知道我說的是哪場)。「

-----------------------------------------------------------------------------------------

姚明需要做什麼,無非是平衡好各方利益,籃協,地方,球員,贊助商。以姚明的才華,這點事情不算難。畢竟大家都需要中國籃球做好,才能獲得利益。這點和中國足球有著本質區別。

他的才華和創造力有目共睹,看看上海隊的戰績就知道了。以如此之少的投入,每年能打上季後賽,運營能力直追馬刺啊!他的魄力和血性也有目共睹,去年逼宮籃管中心,04年在希臘毫不留情地罵人,都顯示了他在合適的時機是可以帶領大家改變的。

看看籃協副主席,一個個都是行內人,這一次真的是一直到最高層都是奉獻了一輩子的籃球人了。有什麼不能幹好的?我看到之前把宋濤都請回來了,今天徹底交班,餘下的困難沒有表面上看上去的那麼多。姚明的當選標明,中國籃球人的野心不是亞洲第一,世界二流,而是挑戰美國!

籃協主席和中職籃董事長是不一樣的,籃協主席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CBA只解決上層問題。籃協主席是建築師,中職籃董事長只是包工頭!籃協主席上任最先要做的是和體育總局,教育部溝通,建立青少年培養體系,讓籃球回歸教育。說白了,身為籃協主席,首先要負責對外溝通,自家的事情,幾位副主席自然會處理好。如能建立從小學到大學的籃球人才培養體系,解決籃球人口和籃球人口素質,那麼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國籃球對抗美國的可能!其實,大家可以仔細數數籃球場的絕對數量,中國真的不少了,我們缺的是質量!

這才是姚明當選的挑戰。

順便說一句,國家隊邀請制真的絕了!這下球員們沒選擇,如果不接受邀請或者接受邀請出工不出力,就現在的輿論,自己的商業價值會大跌,贊助商們也不樂意啊!相反,要是未來有人有姚明的影響力,也可以得到充分休息,不過前提是,得先打上NBA啊!


謝邀@鐵男

先說聲抱歉,挨醫院化療呢,真沒看見邀請。

都希望籃協能有一專業人士當主席,這不把大姚找來了。

找是找來了,事兒不少啊。先說說最近的吧,遼寧絕殺新疆計時器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了。這一上任屁股還沒坐熱呢就來了這麼一出,真行。技術台人員職業素養真心不靈,這問題在CBA幾乎很常見了,早年八一主場打我大首鋼,王治郅0.3秒接球轉身投出三分絕殺,結果是沒走表。大首鋼主場戰廣東也出現過最後2.3秒不走表。規範技術台算是一個方面吧。

再說那場球的最終判決,遼寧贏了。為這事兒我還特意看了一眼2014版籃球規則(本來想考一裁判證,結果全特么讓縱隔腫瘤耽誤了),按籃球規則44-1(可糾正失誤) 和46-1(主裁判員的權利與職責)46-2(舉例),這種誤判是可以糾正的。哪怕你打加時估計也不會噴的那麼狠。所以說裁判整體的業務水平真的急需提升。但恕我直言,以我之前上學時候給一些比賽做技術統計的時候來說,現在很難找出比較好的裁判。理由?球員根本就不尊重裁判,指著鼻子罵都是輕的,打完球攢人堵裁判的估計不少。這敢吹比賽的都給揍怕了,剩下的這幫能好得了嗎?

還有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贊助。李寧的贊助合同馬上就要到期了,下一個贊助商會是誰?這對整個CBA聯賽運營可是一大問題。

球員轉會也是經常出現在網路頭條上,轉會問題也年年都有。體制內的球員想轉會實在是太費勁了,很多球員真的想走,但是體育局就不放,除非你有像吳楠、於澍龍那樣的魄力要不就踏踏實實在你隊里待著。或者等球隊摘牌。想做到自由轉會相當困難。不過這個可能要徐徐圖之,畢竟你動了地方體育局的蛋糕,人家也不樂意。

以上也都是一些自己的理解,可能比較淺顯,讓各位見笑了。


1.打通籃球和校園,也就是體育和教育部門之間的壁壘。中國籃球沉寂多年,後繼乏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直沒有處理好這兩個部門之間的聯繫。先是學歐洲,弄青年隊,結果發現投機者居多,砸錢直接買被培養出的人,青訓變成雞肋。後面學美國,弄大學生選秀,結果打爆cuba之人來到CBA簡直小學生水平。

這就是現在練體育的人少了的原因。經過多年來計劃生育,家家只有一個小孩,人人都明白有學歷不一定成功,沒學歷一定失敗的道理,除非實在沒有辦法,很少有家長會主動把孩子送進專業隊。專業隊學文化就是走走過場,考大學專心學文化就沒有這麼多時間和精力練體育。況且從專業隊再打進職業,淘汰率很高,成不了就很麻煩。大學已成為基礎教育的今天,怎麼提高運動員的素質、提高運動員的學歷、增進大學生運動員出現的幾率,是一個關乎未來的話題。

2.讓職業聯賽真正職業起來。CBA、WCBA、NBL國內三大職業籃球聯賽,一個比一個尷尬。其實除了少數幾支球隊外,你看這些比賽並不能感受到什麼叫職業。和前些年好多地方縣份里組織打野球,請幾個老外、找點高個兒球員就能參加相比,所謂的職業聯賽不過就是多了很多程序上的複雜。好在今年的CBA季後賽還是有不少看點,也許正在一步步好起來吧。

但是聯賽的場館、賽場服務、娛樂氣氛、體育精神和球隊文化,在中國幾乎是零。同比比不上中超,環比連日本、韓國都不如。

3.裁判的職業性質。中國的裁判是兼職的,這點我就說到這裡,不想多說了。

4.訓練的科學態度。中國的很多教練痴迷於把隊員練成魔鬼肌肉人而又往往失敗,這裡要給籃協正個名:每年籃協都會組織多次都教練員培訓班,請來的歐美教練不少,從力量訓練到戰術思維,無不是世界一流的講解,但中國教練充耳不聞,甚至嗤之以鼻。

把聯賽做好,吸引更多的人關心和關注;把民間做好,讓孩子們有場地可以玩籃球,讓下課後和周末的校園保安不再追趕抱著籃球的孩子;把青訓做好,讓專業隊員減少後顧之憂。談何容易呢?慢慢來吧,我們正好是這個時代的見證者,很榮幸。


謝邀。

首先,姚明在體制外呆的太久,而改革需要一個對中國籃球自上而下的全面了解,目前看來姚明還不具備。他個人經歷來看,他了解的主要還是國外的籃球。

其次,姚明的籃球打的好,經商也不算差。但是,他是不是個好領導?這倒很難回答。他必須迅速適應籃協這個全國性的機構的工作方式。


謝邀,我不專業,我僅就個人期望的,說三點,

1.聯賽體制改革

這個改革是全方面的,從賽制、交易、裁判、到球場、老闆、合同,方方面面,大有可改的方向;不具體展開了,因為幾乎所有內容都需要改;

2.人才選拔改革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頭疼醫頭的方式早就不可用,天朝雖然選拔了不少人才,但同時一定埋沒了不少人才,只有真的紮根到下一代的培養,和科學的選拔,才能在10年後乃至20年後,看到一批兼具身體、球性和團隊意識的球員;

3.籃球定位改革

聯賽歸聯賽,商業化歸商業化,同時社會化歸社會化,籃球是籃協的籃球?還是國家的籃球?還是老闆的籃球?還是最終應該是社會的籃球,只有知道該最終發展成什麼,才會有的放矢的朝著方向發展,不然要麼繞彎路,要麼淪為「工具」;往大了說,籃球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帶動國家發展,雖然這可能只是很小的一方面,但,至少,有正作用,就比有負作用強。

綜上,先是聯賽自身的,然後大到籃球的全周期,最終是社會責任。

我說的,只是如果姚明想做這些,可以做到什麼;但,最終是否能做到?是否真想這麼做?不是我能揣測的,不以成敗論英雄。


瀉藥

首先,姚明的當選在情理之中。

論出身,籃球世家,頂級球員,名人堂成員!

論資歷,讀過交大,當著老闆,兼政協委員!

那麼姚明是否能把中國籃球帶上新的高度呢?

【未知數】

就目前而言,姚明必須是最合適的人選,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看上去很美!

但一個國家籃球水平的提升不是朝夕之功,調優聯賽只能帶來表象,除非3到5年再出現一個易建聯級別的天才,否則中國男籃短時間內檔次飛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中國籃球的路還很長。。。姚明需要的是時間。。。任重而道遠!

最終接受考驗的一是姚明的能力,二是相關部門包括吃瓜群眾的耐心,不懂這個道理就別期望太多!放低預期,或許有驚喜!


最大的挑戰是官僚,以及如何在保障舊體制下的利益獲得者的利益下再進行深入改革。

一句話,假如姚明墨守成規,那麼必將被眾人所唾棄。

但是如果你一下子動作大了,CBA也好,籃協相關發展的利益鏈抱怨聲就會比較大。

比較姚不是官二代,紅三代,所以很多事情不能影響太大。

那麼問題來了,首先是要明確國家對籃球的幾個發展目標:

1. CBA的改革,如何通過CBA聯賽制度,加強中國籃球的建設和發展。

2. 國際賽事。比如斯杯,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要提高成績。

3. 國家隊建設。主要是領導班子怎麼選,中國籃球隊主教練通常是背黑鍋的,選人很重要。

4. 年青球員的選拔。一個是選秀制度,一個是加強對外的輸出和控制,例如NBA,歐洲聯賽等。

所以姚明會逐步實施,我個人的判斷,主要是兩方面:

1. 聯賽。今年聯賽大改是必然的。因為今年沒有什麼太重要的國際賽事,所以重點在聯賽,目前季後賽階段,這個賽季完了之後,肯定會有很多相關改革條例,主要針對俱樂部的。

2. 國家隊。主要是國家隊集訓,選拔,及主教練這一塊。

至於其他方面,特別是選秀,外援制度等,管理起來太難。

姚明需要做的是公正,他的民眾形象是不錯的,維持下來就好,沒必要特意討好民眾,最重要的是要體現出自己的能力。

我估計後面和國際的聯繫會多起來,引入一些現成的國外管理制度,這個很有必要。


一群錙銖必較的包郵區小老闆。

其實姚明改變不了什麼。恕我直言,中國籃球想發展,指望著一群包郵區土鱉小老闆是純扯淡。歷史早就證明,任何後發國家在移植西方體系的初期都不能靠市場,日韓是典型國家資本主義搞法,先搭台再唱戲;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是靠體工大隊完全搞了一套西方體系模擬系統。現在中國是把體工大隊傳統廢了,然後指望著一群錙銖必較的土鱉搞市場化運行。不賠錢把頂級聯賽的廠子撐起來,憑什麼指望著基層聯賽能辦好?

當然,畢竟籃球人才更好發現,你把體工大隊傳統廢了,中國男籃還不至於太爛,但是現在連亞洲老大都保不住了。你再看看足球,那可真是畫美不看啊。


今天微博上看到這條↓↓

不是馬後炮看熱鬧。姚明選的這條路是無比坎坷的,很可能吃力不討好最後黯然收場。

姚明有多少實權、能否推得動一些改革的實質進行怕都是要打問號的。

祝他好運,在那麼多與籃球有關的領導力,他或許是最愛也最在乎的那個。


《天朝的崩潰》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奸臣模式」,套用在中國籃球上,就是中國籃球之所以百弊叢生,是因為領導傻叉不懂籃球,換一個懂籃球的領導中國籃球就會騰飛了。事實恐怕並不完全是這樣,中國籃球深層次問題在於體制問題,這才是大姚面對的最大難題

大姚之前是混體校、混球隊、混美國、混商界,現在他要混的是官場。官場自古以來就是自己一套規則,和他以前所處環境截然不同。在《潛規則》有幾段形容官場的文字:「科舉制實行之後,官僚大體是讀書人。他們讀了十幾年聖賢書,滿腦袋都是理論上的人際關係,如忠君愛民、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之類,書生氣十足,教條主義傾向嚴重,未必明白建立在利害算計之上的真實的人間關係。這種關係,聖賢們不願意講,胥吏和衙役的心裡卻清楚得很。…… 所謂墮落,當然是從聖賢要求的標準看。如果換成新官適應社會和熟悉業務的角度,我們看到的則是一個重新學習和迅速進步的過程,一個接受再教育的過程。第一次是接受聖賢的教育,第二次則是接受胥吏衙役和人間大學的教育。第一次教育教了官員們滿口仁義道德,第二次教育教了他們一肚子男盜女娼。」大姚即將面對就是這群人

雖然前路坎坷,還是祝願大姚帶領中國籃球越來越好


以前大家罵「籃協主席不懂籃球」;

以後大家罵「籃協主席不懂管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中國代表隊里約奧運會首日0金牌?
馬家軍興奮劑事件內幕的曝光會對中國體育造成哪些影響?
初一就被召到體育學院進行專業訓練是好是壞?
雷聲成為里約奧運會中國代表團開幕式旗手有哪些意義?
女子 10 米氣手槍選手張夢雪為中國代表團奪得 2016 里約奧運會首金有哪些意義?

TAG:姚明 | 中國體育 | 中國籃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