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腦其他部件介面日益更新的背景下,顯卡是如何實現強大的兼容性的?
CPU幾乎每升級一次就會換個介面,內存從SDRAM升級到DDR乃至DDR4,硬碟從IDE升級到SATA甚至出現mSata和m.2,而且兼容性也相互對應,比如六代i7才開始支持DDR4內存和NVMe硬碟。與此同時,拿N卡來說,從NN00GT系列到GTX9NN,和絕大多數主流硬體都是兼容的,甚至A卡N卡和AMD、Intel也都相互兼容。顯卡是如何實現如此廣闊的兼容性的?
顯卡介面是從PCI→AGP→PCI-E發展來的,帶寬不夠用的時候就會換介面。
不懂幫頂,拋磚引玉,瞎扯幾句
INTEL CPU換陣腳是出於商業考慮,換陣腳逼著你換主板,並不是原來的介面限制了CPU性能的發揮,AMD就可以好幾年不換。
顯卡不換插槽,是因為現在的顯卡性能還沒有達到PCIE 3.0插槽傳輸帶寬的上限,根據測試,即使是老PCIE 2.0介面,也能帶動最強大的980ti,性能損失極少。何況現在都是遠勝於PCIE 2.0的PCIE 3.0,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會觸及3.0的上限。
只要黃總願意,顯卡也可以做到一直換介面,弄出一堆PCIE 3.N1,3.N2,每個介面的速度都一樣,然而就是不給你互相兼容,值得慶幸的是黃總沒這個實力。只要黃總蘇總願意,A卡N卡可以是不同的介面,完全不互相兼容。只不過如果真這樣搞,吃虧的還是他們自己。——黃總,PCIE3.0介面連用好不好?
——吼啊。——NV也支持它嗎?——茲辭啊!——現在還這麼早,就說支持,會不會。。。。。。至於固態,首先說明一點並不是六代I7才能支持NVMe ,四代U配Z97板子就可以支持了,雖然普通U通道數有限,但是帶NVMe依然是沒有太大問題,也不會對顯卡性能產生影響。NVMe固態的速度顯然已經突破sata3的極限了,所以必須要有新介面。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馬克思CPU、主板和內存廠家為所有PC用戶服務,他們的整體利益是一致的,逼你換平台。只有你不停換平台它們才能不斷賣出新產品而生存。而他們逼你換平台的方式就是改CPU針腳、改內存介面,那麼只要你的老機器這裡面有任何一塊出問題,你又不想用二手部件糊弄的話,就需要按他們給你規劃的路線全部更新。顯卡廠家的利益是逼你換顯卡,顯卡廠家事實上的核心用戶是(不管是為了遊戲還是什麼其它原因而)追求顯卡性能的那些人,對於這些人而言,你不停換介面只會增加自己的麻煩(額外的開發調試成本)和給用戶更新顯卡增加成本(換顯卡的同時得換整個平台),同時這些增加的成本廠家自己還賺不到手,那麼很合理的邏輯就是,沒事不換介面,盡量榨乾現有介面的能力。
SDRAM換到DDR 1系列大概是03年左右,一直到現在DDR 4逐漸成為主流,期間有十多年,一直也是小代升級,DDR內存條的位置均有變化(應該僅僅是為了區分不同的代數有意為之),如果僅從頻率上判斷的話,從原先133、266一直到現在的1800以上,十倍以上。具體DDR1/2/3/4切換時間用戶大致有所感覺,看主板支持的類型買對應的條子。
市場上IDE到SATA 1換代大概為06年左右,後面又有SATA2、3(3是目前主流),m.sata和m2目前還不是主流。對於SATA1/2/3的換代用戶無明顯感知,反正都是同樣的介面,速度啥的用戶層面感覺不明顯。SATA技術的下一代替換技術應是PCIE+NVME+SSD,至少可以擔任主流五年以上。
顯卡的介面從很早前的AGP到PCIE,具體時間沒留意,市場上應是在05年之前,也經歷了PCIE1/2/3,3還是市面上主流,4還尚早。4代速度16Gbps X 16 = 256Gbps(最大支持16lane)的帶寬容量也遠遠超過目前的使用需求,到下一代新技術替換它還尚早,雖然已經有新技術推出了。
(以上都是我對市面上主流普通產品的感知,時間並不精準)列這個什麼意思?真實情況也沒有題主說得那麼誇張,以上從一代產品換到下一代產品的時間並不相差太多,後續還有小代數的演進,除了內存條有意把卡缺位置做得不一樣以及平時大家對這個頻率比較關心知道代數不一樣外,SATA和顯卡使用的PCIE介面因為介面一致及下代產品與上一代兼容,代數的演進並沒有被大家感知。
-------------------------------------------------------------PS:補充下,上面所說的大的換代和小的換代是指一種技術標準的升級演進,並不專指某個公司某個產品系列,而是眾多同類產品里包含的共同一種技術標準,這與大家關心的Intel酷睿五代、六代升級啦、PIN腳數不同啦這種換代並不同一個層面的問題,大家要注意這點。X86作為一種技術也存在標準,是被Intel引導、小弟AMD跟隨、眾多合作夥伴支持的通用標準,也存在更新換代的問題,比如大的換代386、486、奔騰……一直到現在的酷睿(中間應略掉了一兩代),作為小代升級應也有,我回頭查下(應不是一年更新一下的這個換代)。英偉達沒這權利,amd也不敢妄動。顯卡用pcie的介面,這是經過內定的,跟cpu介面不一樣。cpu的針腳取決於主板的晶元組,現在來講,晶元組也是cpu廠商做的,i和a兩家在針腳上早已分道揚鑣。這是既定事實了,如果統一介面,現在吃虧的多半也是amd。回到顯卡介面上,英偉達不做晶元組,所以只有amd有能力修改顯卡介面,但是amd的cpu你們懂的,對a家來說更有競爭力的還是顯卡業務,遊戲玩家買a卡更多也是配i5或者i7,如果amd擅自改了顯卡介面,導致intel的處理器只能上英偉達的顯卡,那對amd來說是得不償失。還有一點是技術導向也不一樣,現在cpu和gpu的融合是大趨勢,amd開始做apu(amd一向能看準趨勢),apu裡邊gpu和cpu地位差不多,而intel的大多數處理器里,顯卡還是個補充。這就導致兩家需要的介面也不一樣。放到顯卡裡邊,暫時還沒有這個需要。
pcie 3.0 對家用機,一般企業級用戶暫時夠用。對於介面性能要求更高的超算,nvlink介面標準已出,但估計最近幾年是不會推廣到家用機上。DOE和ibm,nvidia的合同也是到2017年年底建成summit和sierra.
pcie向下兼容而已。。。現在都到pcie3.0了。。。
推薦閱讀:
※為何同一型號筆記本國內外價差明顯?
※為什麼主動降噪沒能成汽車降噪或者飛機機艙降噪的標配?
※為什麼貼吧和知乎上對amd和英偉達的態度截然相反?
※如何DIY一個藍牙智能門鎖?
※非常複雜的CPU電路圖是如何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