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辯論會改變一個人么?

小弟熱愛辯論,也擔任我們院的辯論隊隊長,忽有一疑問,如果總是接觸一類觀點,會不會讓潛移默化的改變這個人的想法,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呢?希望如果你是打辯論的或者了解這方面的以自己的經歷或者專業知識講一講~


真的會的。

我年紀較小,接觸辯論就兩年左右,但真的覺得,打辯論的時光是最值得紀念和懷念的時光之一。

我很享受獨自一人查閱資料,披荊斬棘終獲成果的小小滿足感。

我很享受辯論帶給人的心的思維方式,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不是非黑即白。辯論讓人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任何一個事情,從任何一個角度,都能尋找到新的突破。

我很享受和小夥伴們一起討論的愉快時光。陽光灑在他們的臉上,那回憶太美。

我很享受和對手們場上互不相讓,唇槍舌劍,場下卻惺惺相惜的感覺。大有快意江湖,趕緊去一醉方休的衝動。辯論所獲得的友誼,彌足珍貴。

此外,據說打辯論的妹子都長的不錯哎(為何答主是個例外T^T),因為辯論塑造一個人的氣質。嘴上功夫了得,大可在集市上縱情吆喝,罵遍大街小巷。但因為你是辯者,踩著高跟穿著正裝,內心緊張著臉上仍要從容淡定波瀾不驚,談吐得當,舉止合宜。謙卑住進你的心,卻要始終揚起高傲的頭顱,始終微笑,這或許是一個辯者的氣質吧。

辯者無疆。


會,也不會。

會,是什麼呢?

你可能變得早出晚歸,變得不再想中學那樣專註於你的成績。

你可能變得和室友一起待的時間越來越少,和辯論圈的人待的時間越來越多。

你可能越來越多的為了打辯論和女友、父母、親人發生爭執。

你可能反應變得非常迅捷、敏銳。

你可能變得喜歡與人爭論,變得喜歡去維護辯論這個活動,變得對詆毀辯論的人冒起無名業火。

你可能吸收了越來越多的知識,學習了愈發精妙的言語。

你可能擁有了一份技能,無論什麼問題擺到你面前,你都能在一個星期內獲得有關這個問題的許多許多有價值的信息。

你可能在說話時候變得抑揚頓挫,有條有理。

你可能像蘇德超老師說的那樣,戰勝了你的偏見和狹隘,

你可能會有一個夢。一個你好像觸手可及,輕輕墊墊腳就可以達到,卻永遠留下一份遺憾的夢。

你可能畢業多年後聽到對方辯友這四個字的那瞬間,沉寂多年的夢想從衰老的深海中再次升起,改變你的年紀。

這就是情結?

也許最大的變化,就是你多了一份有關辯論的情結吧。

================================================================

那麼。不會,是什麼呢?

我以為辯論最大的價值,不是讓我變化多少。

而是讓我,把很多東西保留了下來,讓青春期過去許久之後,我依舊保有著那些東西。

辯論給予了辯手們無數的否定,帶來了無數的挫折。

但讓他們在畢業的時候,依舊和入學那年一樣充滿夢想。

辯論令辯手們徹夜痛苦,輾轉反側。

但讓他們在畢業的時候,依舊懷揣著一顆赤子之心。

辯論讓我們從未改變。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

但你要知道,辯論並不神奇。

令他神奇的,只是我們的回憶和那些淚水。

任何一個美妙的社團都有這些變與不變,

因為他們都以各自的形態展現著大學的本質:

最後一次,肆意揮霍我們的青春。


會。


曾經偏執,卻在某一次比賽中卻不小心代表了自己的對立觀點,還獲勝了~便學會了傾聽。

曾經只要得到一個結論就會停止思考,後來開始明白問題不只有一層深度,開始懂得反覆思考,嚴謹論證。基於此,發現了很多看上去理所當然的事情背後其實論據不足,因此失去了許多確信。

於是,曾經自信滿滿的我,現在總是推遲判斷。一位師兄曾說,如果彼岸是信,辯手就像一隻尋找真理的帆船,永遠沒法靠岸。

變得越來越沉默,除非辯論需要。

越來越注重讀書,因為真的感受到,讀書越多,越能真正抓的問題所在。

附:被堆積成山的比賽折磨後,熟悉高負荷運轉模式,即便天天打辯論不上課大家依然能拿好成績我會亂說?!!!(淚目)


會啦,吵架沒怎麼輸過,李菊福~

我媽咪吵不過我的時候就說:你是靠吵架吃飯的嘛?!


你回答會或者不會,只要是優秀的辯手,他們都會在第一時間告訴你你的觀點有問題。打辯論的人基本上都知道,這種問題的標準回答是:看情況,有的會,有的不會。因為對辯手來說,凡事無絕對。


會。


別聽他們的,辯論無非就是一種思維遊戲而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喝酒抽煙打牌,讀書寫字繪畫,雖然各有不同,但是誰能保證什麼會變,會怎樣變。機緣境遇和人,都很難說。至於,打辯論這事。沒多少可說的,有的人打一輩子辯論都配不上辯手。有的人從來沒有玩過,卻一直是最偉大的辯手。


答案是會,會改變很多。

這位辯友~我的經歷和你很像,我現在是北京某高校的一個小小的學院辯論隊隊長,主修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回首大學生活,對我來說,辯論隊的經歷對我的人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是我大學最寶貴的一段經歷,理由如下:

一:讓我懂得了認識問題應該「對事不對人」和「永遠反過來思考」——改變了我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看待問題的方式。上大學之前,我只是中國應試教育中的一員,在大陸的教育體系中,幾乎從未有人教我如何建立批判性思維,而我對邏輯學更是一竅不通。曾經的我,和大部分國人一樣,喜歡站在自己的道德制高點來批判他人,喜歡給他人貼標籤,喜歡把問題簡單化,主觀化,習慣於非此即彼的極端看待問題的方式。。。

可是打辯論又是怎樣的方式呢?比賽方出一個包含正反方面的辯題,你抽到哪個就打哪個,哪怕你再不認同自己抽到的題目,但也要硬著頭皮去了解,去辯論,比如關於中國是否應該廢除死刑的辯題——我初中的時候堅定支持死刑,認為對那些貪官應該實行嚴刑峻法,最好全部殺光。。。上了高中,我又到了另一個極端:中國的司法如此不公,現實中存在大量的冤假錯案,如果一個人被錯判死刑,那麼無論如何,這條生命都無可挽回。。不過辯論總是有如此多的戲劇性,上大學的一場練習賽,抽到的辯題是:當今中國不應該廢除死刑。當時的我,簡直到了精神分裂的邊緣,但是通過大量的查閱資料,和老師同學討論以及徹夜失眠的思考,我抓住了一個關鍵點——當今中國。那場比賽,我的核心觀點就是:當今中國廢除死刑的輿論/社會/民意條件遠遠不成熟(依然希望實行嚴刑峻法的底層民眾太多了,如果貿然超越了文明發展的水平來廢除死刑,給中國社會帶來的混亂和震動可想而知)——我們應該堅持在不廢除死刑的條件下,堅持少殺,慎殺,減少冤假錯案和刑訊逼供——通過社會的進步在未來逐步廢除死刑。。。於是,那一場比賽,通過抓住這個關鍵點點,我贏了。

於是,通過辯論賽不斷的磨練,可以大言不慚的說:我看問題的方式比大部分人都更加理性,成熟,客觀。相信這是我未來人生中一份非常寶貴的財富。

二:讓我學會了做事說話更有邏輯,更有說服力,有了自己的判斷力。不再被掌權者的很多謊言和煽動所蠱惑。我是一個文科生,高中的時候可是沒少背政治知識點,可是通過辯論技能的培養,我發現至少高中政治所學的很多政治知識是在邏輯上根本不能自洽的,舉個例子: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按照辯論的思路,我們應該首先查閱這句話中兩個關鍵詞的定義,比如人民的定義:在現階段,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於人民的範圍;一切反抗社會主義革命和敵視、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勢力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敵人。」---選自《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可見,關於一個人是否是「人民」,是由當權者決定的,根本沒有確定的標準,坑爹啊!更何況,人民是一個抽象的集合概念,比如「為人民服務」,並不代表要為你服務,因為你不能代表人民。而關於社會主義的定義,相信就不需要我多說了。。。這就是辯論給我帶來的寶貴的思考方式,他讓我懂得了:討論問題首先要問是不是,其次才是為什麼;一個討論如果沒有合理的標準和定義,則根本沒有討論的價值;舉例子是一個很不可靠的論證方式,因為一個例子的角度不同,會有完全不同的解讀,很容易針對這個例子陷入無意義的爭吵(比如網上甚囂塵上的把印度和中國做對比的例子,很多人拿印度的民主舉例子來論證:在中國實行民主會像印度一樣落後。我覺得非常可笑:中國和印度除了人口規模相似以外,在法律制度,歷史發展,民族組成上,有任何相似之處和可比性么)我相信,在現階段,一個人能做到辯論入門的水平,他的判斷力和思考力就能勝過大部分的同齡人乃至國人了。。。

三:讓我高效率的學習到了很多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知識,開拓了自己的眼界,掌握了」與人有效溝通「的技能(對於我未來成為HR有很大的幫助)我相信很多人對學習金字塔有所了解,在此就不貼圖啦:在塔尖,第一種學習方式——「聽講」,也就是老師在上面說,學生在下面聽,這種我們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學習效果卻是最低的,兩周以後學習的內容只能留下5%。

第二種,通過「閱讀」方式學到的內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種,用「聲音、圖片」的方式學習,可以達到20%。

第四種,是「示範」,採用這種學習方式,可以記住30%。

第五種,「小組討論」,可以記住50%的內容。

第六種,「做中學」或「實際演練」,可以達到75%。

最後一種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學習方式,是「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

愛德加·戴爾提出,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方式,都是個人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

通過這個理論你不難發現,通過準備一場辯論,你幾乎用到了所有的學習方式,而且大部分是主動學習!無論是賽前通過和隊員之間的小組辯論與互相說服,還是場上對對方,評委,觀眾的表現,你都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而我也確實感覺到,準備一場辯論所學習的知識,是很難忘記的。

最後,來一個俗套的結尾吧,辯論不僅讓我結識了很多有才華,有思想的辯友(真正的不打不相識),還讓我學會了一生受用的學習方式和羅輯思維。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觀看辯論,喜歡辯論,我相信,只要我們的國民能掌握哪怕最基本的辯論技巧和思維方式,中國互聯網上的無意義的攻訐和謾罵都能少一大半。。。希望知乎這個「辯論場」,能讓越來越多的人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不負責任的吐槽一下,知乎上關於辯論的問題永遠都這麼扯淡么?然後正經的回答一下,題主你知道辯論觀這種說法么?沒有辯論觀不要講自己打過辯論,有了辯論觀就不要來問這種奇葩問題。這問題你該問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我們。


打辯論不會。好好打辯論才會。

你會莫名其妙讀了好多書,好多資料,好多論文。

你會莫名其妙看了好多人的觀點。

你會莫名其妙不想和別人爭論。

你會莫名其妙比身邊好多人要勤奮。

你會莫名其妙變得孤獨。


為什麼總會接觸一類觀點呢?難道我們只打一次辯論賽了么?

隨著賽程的層層遞進,我們接觸的辯題越來越多,便也應越來越清楚:這件事情之所以有辯論的可能,正是因為它具有兩面性。而我們作為辯手,也許囿於規則並不能吐露自己真正的心聲,但我們既然坐在辯論台上,就應該知道——我們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這個暢言這個立論存在的合理性及必要性,我們所陳述的並不是一家之言,而是經過調查和思考得出的有事實依據的結論。

我很幸運,一二三辯手都做過,拿到的辯題常常是與自己觀點背道而馳的,在和自己隊友討論時,時不時會出現這種情況:對方的論據我們已經想了一大堆,而己方的論據卻單薄得很。有時腦漿絞盡,便攤手大呼:好啦好啦我承認我比較贊同對方觀點啦!然而比賽要求你必須找到你方觀點的合理性,這是很有挑戰性的事,也是我為什麼喜歡辯論的原因之一——我們要先和自己打一架,才能和別人打。其實這個過程就是在不斷推翻你原有的觀點,透過一個辯題,和你的隊友們一起發現更大的世界。然後便恍然:原來自己一直堅持的觀點,往往是對思想上隱形的桎梏。這是改變之一吧。

另一點改變,便是知道如何更好更高效地團隊合作。不知道題主有無這樣的經驗:隊友們在一起討論辯題時由於各持己見吵起來?或有人不好好做功課就來討論一氣拉低效率?或是是否有人介意自己的idea被他人拿去用?這些都是非常考驗人情商的事,也是讓人快速成長的鞭子。相信題主日後在遇到這些問題時會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

以辯會友,祝福題主咯。


什麼事情接觸久了不會改變一個人……?


聽見別人說點啥有時候腦子裡會蹦蹦蹦蹦出幾個類比和反駁…然後笑著說你說得對就是這麼回事…


會。

思維散亂沒邏輯性?來打辯論叭~

做事溫吞有拖延症?來打辯論叭~

視野集中不夠開闊?來打辯論叭~

想法保守有意突破?來打辯論叭~

特立獨行想尋同道?來打辯論叭~

不滿現實吐槽成癖?來打辯論叭~

滿腹溝壑無處傾訴?來打辯論叭~

投入辯論必然會帶來改變,有且不限於觀念的變化

1,.觀念

不僅僅局限在對辯題本身的認識,更是對自我三觀的重新審視。打政府監控網路信息的時候抽到了反方立場,作為普通的網民自然無法接受自己的信息流放置於第三方的監控之下,但是準備時意識到自己知識儲備上明顯對正方立場有優勢,無非是在主流媒體宣傳之下對政府方有力地分析更加翔實,為個人利益辯護是反而詞窮,猛然意識到宣傳的力量。

打辯論的人,尤其是打議會制辯論,一般對時政、宗教、科技、性、經濟、法律等話題接觸的多一些,也更敏感。業界大牛曾說過,辯論的意義不在於輸贏,而是你為了辯論準備的這些信息數據還有觀點分析方法,即便未來你走出辯論場也能付諸於生活之中,轉化成個人素養,這才是其價值所在。

2, 性格

就我個人而言,大多數時候溫和內向、感性敏感,邏輯性和反應力不夠強,這些放在辯論場上都是硬傷。而發言時,你職責就是捍衛你所代表的立場,為此必須拿出理性思辨,曾經在討論「本院將在遠駐軍區派遣合法軍妓」時顫抖不能言,指導老師直接指出:辯論時的身份就是維護政府方或者反對黨方的立場,下面坐著的是議員是民眾,你話都說不清楚如何得民心!於是一段時間裡,辯論練習就是對個人性格的背棄,現在反觀,論述的條理性、對利益相關方的考慮、陳述的技巧都有變化,時間久了性格確實有些許改變。

3,交往外表

辯論的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校際比賽多了,熟悉的面孔也多了。大家都是以舌與腦論高下,新穎的話題,尖銳的觀點在此交融。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辯友,辯手們的特質普遍體現在自信且謙遜的性格、流利自如的演說、對辯論的熱忱和對時政變動的敏銳嗅覺。 @李雷關說過,辯手的痛苦在於身為小知識分子階層卻操了統治階層的心。頓生惺惺相惜之感……

外表,作為非外貌協會成員,不得不說辯論場上出顏值,不說正裝上抬時的驚艷,哪怕就是平常裝束,論述時的專註認真,條分縷析給人的精神衝擊,舉手投足間的強大氣場足以添上主角光環。更何況,書讀多了,自然氣質出挑。

附上曾慶熹前輩的照片…如侵則刪

==============================================================

另附上二月十四日第二屆網路議會制辯論每輪辯題,請自行體會議會制辯論如何高(jie)!雅(cao)!大(diao)!氣(jin)!

?作為中國政府,本院將大幅削減學術學位授予數量。

As Chinese government, THW dramatically decrease the amount of academic degree awarding.

?作為一個有官方宗教信仰的國家的立法機構,本院反對使用安全套。

As the legislative branch of a country with an official religion, THW oppose to use condoms.

?作為中國全國人大,本院將在特別行政區部署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As the national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W deploy Chinese armed police force in th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本院將立法強制所有互聯網服務商主動配合國家安全部門的監控。

THW force all the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to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monitoring job of the country』s security department.

?作為法國政府,本院將實施更嚴格的移民政策。

As the French government, THW implement a more strict migration policy.

?作為中國全國人大,本院將宣布中國已擁有鐵路機動的戰略核武器。

As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PRC, THW announce that China has already possessed the railway motivated strategic nuclear weapons.

?作為韓國國會,本院將聯合中國政府以強力手段要求日本進行戰爭謝罪。

As the National Congress of Korea, THW associate with Chinese government and enforce Japan to apologize for WWII.

?本院將終止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

?THW Cease China"s one-child policy


會。

在回答之前說點題外話,《Legal High》這部日劇很火,原因除了雅人叔新垣妹子自帶大量粉絲,雅人叔大賣節操顏藝之類的原因外,支撐這部劇的內核是什麼?

我想大概是「常識」(或者說一般看法)和「大眾」的一次次被顛覆,三觀被洗刷推翻摧毀,然後在那片廢墟上好像又有了什麼,那種震撼的感覺。

這是我覺得這部劇最有意思的地方。

但這種感覺對很多辯手,至少對我而言,並不陌生。

打辯論的意義,真的不在於認識多少朋友,讀多少本書,鍛煉多牛的口才,這些不是辯論獨特的地方。

辯論是讓人真正放下偏執,消除固見,廣博包容的一項活動,可以說在這一點上目前還沒有其他的活動可以比擬。

喜歡周玄毅的一句話:辯論彷彿站在此岸看彼岸,但從不靠岸。


辯論是一個放大鏡,你本身的或優雅或粗魯,或委婉或豪放的質不會變,但是量會變大。換句話說,你心中早已有種子,辯論只是澆水施肥而已。

對於我而已,打辯論後發現不讀文史哲經管法不行,讀了之後卻發現不再喜歡打辯論了。


當然會改變。 我很清楚的記得,大一接觸辯論賽的時候,我開玩笑的說辯論賽是一場有組織有紀律的吵架活動。有一位學長很正色的對我說:「辯論帶給我最大的一點就是,知道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該傾聽。接觸了辯論後,我更加收斂自己,更加傾聽每一個人的聲音。辯論不是吵架,是求同存異的過程,你所說的,不管我贊不贊同,我都會去傾聽,去思考。」

題主擔心長時間接觸一類觀點,會潛移默化的改變自己的思想與性格。其實這是很好的趨勢,這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當然,我們需要引導,讓自己朝著好的一方面改變。

「切勿辯論太深,讀書太少」,這是另一位學長給我的勸誡。辯論不僅僅是技巧,更看重閱讀。當題主為了辯論廣泛的讀百家之言,並且用辯論的思維去吸收知識,你會得到很多很多的回報!

最後,祝題主羊年快樂,願你在辯論道路上不迷失自己,能越走越遠~


會。自從打了辯論,跟人吵架爭辯的次數變少了。


看你怎麼打

你要是打個醬油是肯定不會改變什麼的

你要是喜歡辯論,認認真真打比賽,你看問題的角度和方式會改變。好比我以前看到這種問題第一反應是回答會與不會,現在會考慮怎麼樣會怎麼樣不會,會怎樣不會怎樣。


推薦閱讀:

責任感是源於愛還是一種做人的品德?
對一個人太好以後,他會覺得煩,是什麼心態?
喜歡上了我的心理諮詢師,該如何處理?還應該繼續諮詢嗎?
為什麼會有「配角綜合症」?
互聯網給心理諮詢行業帶來了哪些衝擊?

TAG:心理學 | 心理 | 辯論 | 邏輯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