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將到哪裡去?」這句哲學語言?
我是誰?
原創 2016-01-15 天瓶雲水 閑人碎語
友:據說,「我是誰?」是千古一問,是嗎?
我:是的。你認為呢?
友:我認為很簡單,我就是我,有什麼問題嗎?
我:誰讓你思考這個問題的呢?
友:我自己啊。
我:你指揮大腦思考這個問題,顯然,你不是大腦,是嗎?
友:嗯,應該是。
我:是誰讓你這個肉身到這裡來喝茶聊天的呢?
友:我啊。
我:你指揮你的肉身過來,那麼你就不是這個肉身了,是嗎?
友:好像是。
我:好,大腦和肉身都不是你。你的心也是你的東西,並不是你。問題來了,你是說肉體是你的,頭腦是你的,靈魂也是你的。那麼你又是誰呢?
友:哎呀,你這一問把我問糊塗了。
我:你看,」我是誰?「的問題來了吧?好,我們換一個例子討論一下。你餓了,決定吃飯,後來又決定等家人回來一起吃。那麼,是那個感覺飢餓的肉體是你?還是根據記憶,指揮肉體移動到有食物的地方並決定吃個飽的那個大腦是你?抑或是那個心裡想起了家人,於是決定等家人一起吃的念頭是你?第一個是肉體的本能需求,第二個是大腦這個計算機的解決方案,第三個是心裡的情感。這三個哪一個是你呢?如果你說是肉體,但如果沒有後面的兩個東西,肉體就是行屍走肉,會很快餓死。如果你認為前兩者是你,那你就是機器人,沒有情感。如果是後兩者那麼你就是幽靈。
友:嗯,沒有靈魂和大腦思維,肉體就是行屍走肉。沒有肉體,靈魂就是幽靈。靈魂打理肉體,使它具有了靈性。肉體作為載體,使靈魂具有了現實性。對!這三個都是我。
我:怎麼可能有三個你呢?
友:你把我問暈了。
我:我們再換個說法。我問你,當醫生說必須去掉一腿一手才能保住性命時,大腦分析了一下認為合理,肉體認為很痛苦且不想缺胳膊少腿,而那個寄住在肉體里的主宰——靈魂——為了有一個「殼」可以「居住」,竟然決定去掉一手一腳,而肉體和大腦只能服從,為什麼呢?
友:為了顧全大局,必要的犧牲是沒辦法的。
我:好,我再問你,那個讓肉體自殺的念頭是誰?大腦是計算機,即使它能分析利弊,但它是沒有情感的,所以不會做出自我消失的決定,它的程序告訴他,它只能被動地接受靈魂的指示。肉體吃喝玩樂很舒服更不想離開這個花花世界。
友:那麼,只有那個靈魂在做決定了。
我:肉體——包括大腦——消失後,靈魂還存在嗎?拜倫也問:「當這受苦的皮囊冷卻,那不滅的精魂漂泊何方?」。如果靈魂依然存在,那麼你不是自殺而是被靈魂殺了,靈魂為什麼要做這種決定呢?如果肉體消失後,作為決定者的靈魂也不存在了,那麼又是誰讓它做這種同歸於盡的決定呢?反過來,靈魂渴望肉體永恆,而肉體卻選擇了短暫。似乎是肉體最後做了一把主,又似乎是肉體對靈魂的最後報復。如此的矛盾糾結,你的『三位一體』意義何在呢?
友:我真的有點糊塗了,我感覺我承受不了這個問題了。
我:好,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擱一下。換個話題。莊周夢蝶你是知道的。我問你,在夢中,你感覺所發生的事情是真實的嗎?
友:當然真實啦!就和白天發生的事情一樣,真不知道白天是夢還是夜裡是夢。
我:你知道嗎?現代科學證明每一段夢一般都不超過5秒。
友:是嗎?夢中的情節、心情、對話、行為是那樣地真實,幾秒鐘怎麼能完成呢?
我:為什麼不可以呢?這就是時間的相對性問題,也是「色與空」的問題。
友:我怎麼無法理解時空的相對性呢?
我:愛因斯坦認為時空本身是不存在的,只是人類大腦無法想像而已。古人說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愛因斯坦說速度越快時間越慢都是一個道理。大腦作為計算機,它的局限性很大,它無法理解非物質、非邏輯的本體世界。對於夢的神秘性,法國物理學家笛卡爾也說:「我怎麼知道自己不是在做夢?我又憑什麼將夢境和現實區分開呢?世間上包羅萬象、形形色色的東西,雖然一個也不成立,卻能在眼前無欺顯現。因此,完全可能有一個魔鬼,一直在欺騙我,讓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真的、什麼時候是假的。」。你聽說過黃粱夢的故事吧?
友:聽說過。
我: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叫盧生的人在飯館睡著了,他夢見自己考中進士,連連陞官,但又幾經浮沉,幾次遭受誣陷,虧得皇帝為他平反冤獄,後又出將入相,封為燕國公,娶了美麗的妻子,全家享盡榮華富貴,後久病不治而亡,高壽81歲。夢到這裡盧生猛地醒來,只見店主人正在煮黃粱米飯······你理解一下,一個人的一生在幾分幾秒的一場夢裡就「真真實實」地過完了,這不就是時間的相對性嗎?
友:嗯,好像是這樣。
我:一個千年的烏龜和一個只能活12小時的昆蟲,他們的生活歷程是一樣的,同樣是尋找食物、經歷意外、追求愛情、結婚生子、疾病纏身、最後走向死亡,他們並不感到時間的長短,都充分地享受了生命的歷程。我問你,如果你把一個時間跨度幾年,空間跨度幾個國家的夢理解為你的實際行為過程,那麼你需要數年才能完成。反過來,你把這個過程放在夢裡,可能只需要幾秒鐘就真真切切地完成了,是嗎?
友:是的。
我:完成同樣的事情,一個需要幾年,一個是幾秒鐘,時間和空間以及發生的一切竟然同樣真實可信,時空的相對性不就出來了嗎?但是,要真正領悟時空的虛無性只有靠人的心靈,大腦是無法理解的。
友:我似乎明白一點了。那麼,這怎麼又是「色與空」的問題呢?
我:如果現在讓你睡下,給你一個活一百歲的夢,並且編排好一生的情節,當你醒來時你會發現你又活了一輩子。在夢中,你同樣會認為自己活在現實中,跑跳打鬧丶喜怒哀樂、上學、工作等等什麼都有。是嗎?
友:是的。
我:而實際上你身體躺在床上根本沒有動,動的僅僅是你的心靈和大腦,只是心靈在夢裡有滋有味地生活,和現實中的生活一樣豐富多彩。顯然,你夢中出現的人和事都是不存在的「空」。而你卻認為那是真實的東西,是色。你感覺是「色」,而實際上還是「空」。這說明「色即是空」,反過來就是「空即是色」。是嗎?
友:的確是這樣。這就是佛家空色的含義嗎?
我:這只是一個側面,佛家的「空」還有「無常」等等含義,比如你現在看到的星星都是很多年前的樣子,它的光從遙遠的地方而來,剛剛到達你的眼睛,至於它現在是什麼樣子或是否存在我們是不知道的。再比如,我們看到的太陽是8分鐘前的太陽等等,這就是「無常」。但「空」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暗能量和暗物質是「空」;造物主是「空」;靈魂是「空」;萬物皆「空」,所以佛家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看著熱熱鬧鬧,其實就是一場影像和虛幻而已。好,再來,你體會一下,現在我們兩個人在談話,是真實存在呢還是在做夢呢?
友:這······
我:分不清了,是嗎?好了,這個問題不是大腦可以思考和回答的。回到我們的話題。既然一切皆空,我們就要問了:那個無影無形的心靈離開肉體是不是同樣可以活著呢?也就是說靈魂是不是可以獨立地活著呢?
友:應該可以。一個「空」的東西怎麼會死呢?
我:不死就意味著存在,它去了哪裡呢?你現在知道自己是誰了嗎?
友:還是不知道啊。
我:真正的你是無法言說的。
友:這就是你常說的非語言對待和非意識思量嗎?
我:是的。你知道禪定的步驟嗎?
友:不知道。
我:簡單地說,禪定的第一步是「觀念頭」,觀察念頭的來來去去;第二步是「觀空」,直到大腦的念頭消失,「空」就出現了;第三步「觀心」,心如如不動,所謂的「開悟」這時候才可能出現(這是瑜伽的最高境界,但佛教的境界還要繼續修。);第四步是「去我執」,把肉身這個「假我」從心中去掉,認識心靈這個「真我」;第五步「去習性」,達到孔子的「耳順」和顏回的「坐忘」境界。第六步是去「觀察者」,直到「觀察者」——真我——完全空掉,煩惱盡無,才能直達無餘涅槃,這才算是坐禪的最高境界。
友:你的意思是心靈還不是「真我」?
我:是「真我」,但不是本質的我,本質的「我」是不存在的。
友:太玄了。那麼「我」是空?
我:你說呢?什麼是「空」?你這樣一說不就變成「有」了嗎?有了「空」這個字就變成了「有」。漢·王弼說:孔子是知「無」的,所以他不說「無」,因為「無」是無法言說的,一說就變成了「有。」
友:那怎麼辦?不說嗎?
我:怎麼說呢?「子欲無言」,孔子說不出來;老子「道可道不可道」,老子也說不出來;孟子面對「浩然之氣」問題,嘆道:「難言也!」,同樣說不出來;釋迦摩尼明明說了四十九年佛法,但他卻對世人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誰說佛陀說了佛法就是誹謗他,你說他到底說沒說呢?
友:既然什麼都不說,那麼找到「我是誰?」的意義在哪裡呢?
我:為了尋找快樂。
友:這個問題與快樂有什麼關係呢?
我:人要獲得快樂應該關注肉體還是心靈呢?誰是主宰?誰是關鍵?大腦無情,心靈有情。喜怒哀樂皆來自心靈,只有心靈才能決定一個人是否快樂。比如,你會拒絕一個你討厭的人請你去大酒店吃飯,因為去了不快樂,所以寧可在家吃速食麵,因為這樣你感到比去大酒店快樂。這個「感到」就是「心」里的感覺,快樂就是快樂的感覺,是形而上的。快樂與形而下的物質享受沒有關係,難道你的肉體不想飽餐一頓?難道大酒店的菜沒有速食麵好吃?顯然不是。所以,快樂的本質就是心靈的感受。現在你說,肉體和心靈我們應該關注哪一個呢?
友:答案顯然是心靈。你的意思是,只在肉體和心靈之間找「真我」,覺察到心靈就是「真我」就行了,不用再往下追了?
我:是的。到這裡就足夠了。意識到心靈就是「真我」已是非常人可以做到,此時,快樂已經悄然而至了。再往前走就必須擁有聖人的智慧才行。所以不是不往下追,而是沒辦法追。你只要能夠感悟到心靈是真正的「你」就行了,這就是所謂的「開悟」,「我執」從此就放下了。
友:所謂我執就是執著於「肉身是我」嗎?
我:是的,肉身是貪婪的,吃喝玩樂、虛榮、顯擺等等,什麼都要,而且永不滿足。你把它當成了自己,你就變得貪婪了,一切都會圍繞這個「假我」轉,煩惱痛苦一生。所以,我們要覺察到,心靈通過肉身實現在這個物質世界的存在,目的是凈化自己,最終回歸永恆的快樂空寂。你是無限的,但肉身這個「住所」是有限的,肉身大限一到,身與我兩不相干。自然死亡就是肉身的大限到了,靈魂不得不走了。自殺就是靈魂感覺不快樂了,乾脆走了拉倒。這就是很多明星、富翁、官員自殺,留下一大堆財富,而許多窮困潦倒的乞丐卻活著的原因。從這裡你應該看到,人不是為了財富活著,而是為了快樂而活著,有錢不快樂寧可死。但如果活得很快樂,錢多錢少就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友:看來金錢的確解決不了快樂問題,金錢帶來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一個人擁有富足的精神世界太重要了。
我:是的,精神高於物質,精神可以戰勝物質的貧乏,而物質卻解決不了精神的空虛。所以,一個人不認識自己是可憐的,坐擁一堆財富卻煩惱一大堆,這哪裡有什麼生活質量可言?這些人正如曹雪芹所言:「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所以,通過金錢得到的快樂是靠不住的。有人說:我很快樂。我說你是暫時的快樂,不是究竟的快樂。為什麼呢?因為人有旦夕禍福,假如明天你一屁股債或生大病或地震殘疾了,你還會快樂嗎?最後你還要面對死亡,你還快樂得起來嗎?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三百六十五日不在病中就在愁中。普通人的生活大致如此,故各宗教都建立在人生是苦這個前提上的。歲月匆匆,人生苦短,在吃飽喝足後要多多關心自己的心靈,與心靈對話。
友:這樣說來,為了快樂地生活,每個人的確應該回答「我是誰?」的問題,能回答這個問題就說明知道真相了。
我:是的。心裡知道真相當然就快樂了,孔子丶顏回悟到了真相,所以在任何困苦中都"心不改其樂",這樣就有了人們追求了幾千年的"孔顏之樂"。心靈感悟了真相就是覺醒。覺醒後就會「放下」我執。放下「我執」就是遠離煩惱,遠離煩惱就是無憂,無憂就是快樂。
友:知道了。我還有一個問題,你說靈魂的來源是非物質的本體世界,就是「無」的世界,這個「無」是佛家的「空」,是老子說的「有生於無」的「無」,也是科學家說的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無」。那麼,這個「無」是如何產生的呢?
我:它不存在產生和滅亡的問題,它無生無滅,無始無終。它與人的靈魂、造物主、山川大地等萬事萬物都是一體,萬物是一體的。宇宙是一不是二。
友:怎麼理解萬物一體,宇宙是一不是二呢?
我:這也是非意識思量的問題,本不可說。我試著打個比方,你領會一下。如果那個「造物主」或那個「無」是大海的話,宇宙的本質就是海水,海水就是一,作為「真我」的靈魂就是一滴永不幹涸的海水,與整個海水一體。你的肉身就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泡沫」。海水與海面的泡沫是「二」嗎?
友:不是,是一,都是海水。
我:對。泡沫來自海水(這表明靈魂先於物質世界而存在)。這一滴海水就是「靈魂」,它「隱身」在泡沫里。而且你和別的「泡沫」是一體的,都是海水,都是全息的。而死亡就是「泡沫」消失,你從海水來,最終回歸海水,氣泡有「生死」,而海水不存在生死問題,它是永恆的。是否再次變成「泡沫」就是修行問題了。
友:世人的無明就表現把自己當成了水泡,而不知道自己是海水,是嗎?
我:是的。我們把「水泡」當成了自己,那麼我們就會非常珍惜,生怕它破滅(生老病死),但大海波濤洶湧,風吹雨打,艦船碰撞,油污纏身,怎能不痛苦?水泡生生滅滅,苦難重重,今天水泡明天破滅,如何得到安寧?明白自己是海水就是覺悟,覺悟後感到成為泡沫太苦了就會擺脫「泡沫道」,始終做一滴平靜的海水,融入大海,融入靜謐,融入永恆,永不破滅。大概就是這樣吧,這個問題本身無法言說,所以只能是打個比方,你不要著相。
友:雖然朦朦朧朧,但還是感覺醍醐灌頂,如夢初醒,至少,我已經知道到哪裡尋找快樂了。再容我細細體會,謝謝您!
我:不客氣。
更多公眾號文章請加微信號rdtpys關於「我是誰」,筆者曾經給人解說過三個比喻
其一,「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肉身好比工具或坐騎,身體與法性自性相比,就如橋面與水面相比 (注意:此偈雖有助破對身的執著,但沒悟透水橋不二,人牛不二。 寫此詩的所謂大士,日後帶弟子一起焚身祀佛,顯然是出偏了)其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水面,鏡面,也許是古人能找到最好的比喻 現代,則有顯示屏,更好一些,因為不像鏡面,沒有另一個我在這屏幕前 請試試看,把眼前的三維立體的世界看成一個平面,非台無樹,沒有厚度,鏡前無我,鏡內無物。 「本來無一物」偏空,不如「佛性常清凈」 嚴格講來,此偈也沒悟透,須知覺塵不二,塵埃也是清凈的,煩惱就是菩提 所以慧能還需要五祖再跟他講解《金剛經》方才真正覺悟其三,「千江有水千江月」,其實只有一月
此月,可以是因果緣起,也可以是老天爺、上帝、真主的安排,也可以是客觀存在 你信什麼,它就是什麼 這個比喻雖有助於破對個體的執著,但是沒一滴滴水,哪來的大海呢? 真正的救度就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互幫互助中 如果有誰覺悟後行為一點也沒改變,仍舊自私自利,甚至選擇做惡,那就是沒真正悟透 須知所有的角色都是一個演員演的, 不存在「同時」「同地」,地界和時區都是人為劃定的, 實際,一點點空間距離,都意味著已經過去,只不過是剛過去而已 (釋迦夜睹明星得悟,星星何其遠,為何出現在你面前?) 在你對面的都是另一個「平行」時空的你 害人就是害己,助人就是助己 老天真是太公平了生命即覺,覺即生命。(沒有知覺的生命還能叫生命嗎?)
我(能覺)即非我(所覺),非我(宇宙)即我(生命)。 自他不二,覺塵不二,離覺無塵,離塵無覺 好比鏡像不二,離鏡無像,離像無鏡 什麼時候學會把立體的看成平面的,大約就離悟道不遠了。 (眼前三維外物=圓滿平直的心鏡)鏡=能=我=自=性空=個體=生命=心(靈)
像=所=非我=他=緣起=集體=時空宇宙=(事)物 鏡=像,能=所,我=非我,個體=集體,生命=宇宙,心(靈)=(事)物 (把它們連起來的是什麼?你我當下之覺也)緣起是空間上的因果,因果是時間上的緣起,因果與緣起是一回事
時間和空間也是一回事,空間上的距離就意味著時間上的久遠或短暫 (想一想什麼叫「光年」,我們看到的星星是過去的,看到的人不也一樣是過去的? 只不過是剛過去而已) 時間是從我們產生空間感時開始的, 也就是從我們把平面看成立體時開始的 要想開悟,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因果=時間=事件,緣起=空間=物體
時間=空間,因果=緣起,事件=物體 (把它們連起來的是什麼?你我當下之覺也)我是誰?覺也!(肉身不過覺鏡之像中一小部分而已)
當下之覺,緣起緣滅,緣滅緣起,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無壽命可計。每一個當下都是新鮮的。 比如筆者年過四十,開始老了,但我從來也沒老過,我覺得這老也是新鮮的。有位朋友說「無壽者相」應是「無受者相」,以訛傳訛了千百年。
這也說得通。 無身相,自無受者相。 無壽者相,是因為時間上的緣起性空(時間上的無我) 無受者相(無身相),是因為空間上的緣起性空(空間上的無我) 只因我無壽命可計,反成無量壽 只因我無身量之大小可計,山河大地,蒼穹星河,皆成吾身 道德經: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其實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生死中,
這一個當下的我已經不是上一個當下的我了,好比現在的我是過去的我的子孫 之所以我們以為還是那個我,其實是「遺傳」帶給我們的錯覺, 好比視覺暫留,這一秒留下了上一秒的部分,似乎從上一秒中獨立出部分來,但這一部分能帶到下一秒去嗎? 請注意,遺傳與變異是同時進行的。 比如人們爭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卻不知,每一代雞的基因都有極細微的不同,嚴格地講都不能統稱為雞,頂多只能叫雞某代問:緣起性「空」?
答:每個看似單獨孤立的事物都由無數因緣而來。這裡面沒有一個因或緣是此事物之「唯我獨尊」之性,故曰「空」。緣起性空是佛學的基本原理
所謂三法印(用來判斷是真佛說還是魔說)其實都在說緣起性空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圓滿寂滅=緣起性空 諸行=諸法=圓滿=緣起,都是指無數無量無邊因緣的整體集體全體而言 無常=無我=寂滅=性空,都是指某個個體的事物而言個體只能是無常,無樂(有煩惱是真苦),無我,無凈(有漏,漏即煩惱,漏即私心)
常樂我凈只能是指集體而言私心即是魔
無論是從三法印,還是從四法印(加一個「有漏皆苦」)來看
許許多多披著法衣在大談特談個人的解脫,個體如何得到常樂我凈,都是魔。人(乃至所謂智慧生命)大約都有兩執:我執,法執。
(再次借用佛家概念,不喜勿看,免得添堵)我執:被壽者相,相續相所惑。執著於獨立的身或靈,不悟緣起性空,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法輪常轉,常轉法輪) 妄想、追求個體的單獨的解脫法執:被「同時」「同地」所惑,執著於同一片天空,同一個真理,唯一神……
不悟現在是過去的集合(時間上的緣起性空),見面如同聯網,分處不同的時空宇宙世界 妄圖統一思想,追求一同天下,(所謂紫薇聖人的預言,就是此類) 不知和而不同才是最理想的我們要警惕我們對單因得單果的偏好
之所以有這個偏好,是因為可以簡化現實 如果不簡化現實,我們是無法思考的, 然而現實是可以被簡化的嗎?樓主也依賴理性的思考,也要簡化現實,比如我傾向於用因緣巧合解釋一切
(碰巧也要至少二者相碰,也是一種因緣 上帝或老天爺或造化的安排,未嘗不是一種碰巧 西方有幅名畫,描寫的就是造物主與被造者兩者手指的相碰)因果與緣起是一回事
緣起是空間上的因果,因果是時間上的緣起 (時間與空間也是一回事,空間上的遠近同樣意味著時間上的遠近)強調因果忽略緣起的朋友,往往說的是單因得單果,而不是眾因和合而生,眾因和合而滅
我在上文打過一個疊麻將牌的比喻,來說明即不能說有輪迴,也不能說沒有輪迴 其實我們的一生似乎有壽命可計,很有可能,也不過就是(因緣巧合,造化自然之下)麻將牌疊得比較整齊而給我們的錯覺 那個有一根繩串起每一個當下的覺這些明珠的念頭,就是引誘我們自私自利的毒蛇 不要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迷惑了,沒有大地,種什麼都白搭緣起性空
沒有,不存在孤立的單獨的靈魂或肉體靈魂或肉體的獨立或孤立是虛妄的------------------------------------------------------------------------下文轉帖自從《壇經》說開去(第9頁)_關天茶舍如果這世上有什麼肯定不存在的東西。那就是孤獨。
只有孤獨感,沒有孤獨。 至少也有清風明月相伴。父母所生口,終不向你道。
即便有獨自解脫之道,也不傳給無情無義不忠不孝之人。實際上,佛道兩家修的是同樣的法,都是利用槓桿原理,用此窮換彼富而已。
新版紅樓夢用了兩名一臉壞笑的演員演那開場的一僧一道。不是偶然的。《悟空傳》里對滿天神佛無情無義的批判也是有來由的。
眾生,眾緣和合而生。
沒有哪一個是孤獨的。 即便是石頭裡蹦出來的美猴王也是大有來歷的。沒有孤獨,只有孤獨感。
孤獨感,獨立感,自主感,自由感,生存感(壽者相),都來自能覺與所覺的對立感鏡與像,能覺與所覺,心與物,我與非我,個體與集體的對立並不存在,
只有對立感。對立感來自像動鏡不動,像變鏡不變
然而如果沒有像的變動,怎麼知道鏡不變不動呢? 正是鏡像一體並不對立造成了鏡像對立的錯覺與假相。《楞嚴經》里有這麼一個故事譬喻:
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音痴妹,山澤中鬼也)無狀狂走。 說是有個人照鏡子,因為太愛鏡子里的頭臉面目了,以為那是別人的頭臉面目,嗔怪為什麼看不見自己的頭臉面目,以為自己已經成了鬼怪,到處狂走要找自己的頭臉面目。 這個故事是楞嚴經中的一個難點。 人們常覺得此人瘋得莫名其妙其實,演若達多瘋得很有道理
既然心與物,鏡與像是對立的,相對的 那麼像(所覺,非我)都是外物了,那麼我在哪裡呢? 楞嚴經一開始佛問阿難的,也是同一個問題:能覺的心在何處?大哉斯問。比什麼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重要多了
沒幾個人真的關心名號來歷歸宿。 但是如果內心深處不知「我在哪裡」,那怎麼能真得睡得安穩呢? 所以我稱之為大魔王
有時候我們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度日如年
有時候我們又嫌時間過得太快,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按理,要滿足個體對獨立感,自主感,自由感,生存感,的追求很容易
只要像的變動越大越快,就越能凸顯鏡的獨立自主自由自在長生永存但是有「我在哪裡?」這個大魔王在,事情就不好辦了。
恐懼,絕望,常常戰勝希望,好奇。也就是說我們即希望變動又害怕變動
特別是被我們攀緣的肉身乃至錢財或地位的變動 怎麼辦呢? 我目前觀察到的辦法是用宏觀上的不變來滿足我們對安全感的需求 用微觀上的變動甚至是巨變來滿足獨立自主自由自在長生永存等等等等 在不遠的未來我們或許會有意外之喜《太極》
太極圖告訴我們:
一、
見仁見智永遠存在,
這是自然而然、勢所必然、理所當然。
二、
相對客觀有主觀,
相對唯心有唯物,
相對微觀有宏觀,
相對矛盾有統一,
高低、內外、正反、大小、長短、遠近、新舊等等。
三、
有所變有所不變,
有絕對的相對有絕對的絕對。
矛盾是絕對的相對,
統一是絕對的絕對。
變和不變、絕對和相對,
既矛盾又統一。
四、
相對有,相對的創造性;
絕對有,絕對的局限性。
相對有,相對不斷的創造;
絕對有,絕對不斷的局限。
相對有,相對的已知;
絕對有,絕對的未知。
相對有,相對問題會不斷化解;
絕對有,絕對問題會不斷產生。
五、
天下大勢: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合中有分、分中有合;
一而二、二而一。
六、
相對:
有相對的相對,有相對的絕對。
太極:
有相對的太極,有相對的無極。
自然宇宙:
矛盾統一、相對絕對、無極太極。
七、
身心:
矛盾統一身心無極太極:
吃喝拉撒、心跳呼吸、冷熱苦甜、悲恐怒喜、思想行為、生死病康、胖瘦美醜、男女老少、壽夭殘健、嘴巴開合、眼睛睜閉、新陳代謝、手心手背、前後內外、情緒起伏、得失成敗、坐立住行、吉凶禍福等。
《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八卦易經》
一、無極太極能解釋宇宙自然
無極太極包含0123
0(易)為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1(一)為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2(異)為陰陽:相互消長,此起彼伏;
3(移)為動靜:陰陽動靜,緩速顯隱。
二、道是宇宙也是自然
道
宇宙一體合和無極太極:
易: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一: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異:陰陽——相互消長、此起彼伏;
移:動靜——善惡吉凶、緩速顯隱。
陰陽自然合和無極太極:
1.一化二——陰、陽,
2.二化三——陰、太中陰陽和合、陽;
3.陰化二——陰中陽、陰中陰,
4.陰化三——陰中陽、陰中陰陽和合、陰中陰;
5.陽化二——陽中陰、陽中陽,
6.陽化三——陽中陰、陽中陰陽和合、陽中陽;
7.和合為一。
人
身心一體合和無極太極:
陰中陰陽和合:合情合理;
太中陰陽和合:合理不變;
陽中陰陽和合:合法合理。
知行自然和合無極太極:
陰中陰陽和合:慈、靜、行、退、柔、舍、文、虛、曲等;
太中陰陽和合;
陽中陰陽和合:嚴、動、止、進、剛、取、武、實、直等。
萬事萬物合和無極太極:
公私、正邪、順逆、是非、明暗、親疏、信疑、利害、連斷等。
三、無極道太極
若有其他的一切世界,都必然符合無極太極;
無極和合道同通太極;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四、道
易:道包含無極太極;
一:儒釋道及一切文化、思想和宗教,為人體悟道而解說道;
異:無極零,無無有;太極一,有無有;
移:無極通同道合和太極。
五、太極和合道通同無極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局內常迷局外清,只因心在此局中;
化去所有及身心,一無所有身山明;
太極有無無極無,易行無有有無通。
六、0123能解釋宇宙自然
0(易)為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1(一)為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2(異)為陰陽:類比物事,矛盾統一;
3(移)為動靜:吉凶善惡,緩速顯隱。
道包含0123,
自然宇宙就是道,道就是自然宇宙。
七、生生不息
相生是相生亦會相剋,
相剋是相剋亦會相生。
自然不會僵化,自有變化,
變化不會失序,自有規律。
無終無始,
生生不息。
這根本不是哲言,這只不過是個哲思……
我給你看一個我之前回答的問題我把它複製過來 給你看看 其實有一點跑題 但仔細看完,你就爆炸。
———————————————————————————————————————————空間傳送技術邏輯上是否有可能實現?我: 最好的辦法其實是本尊進入一個箱體,把自己的意識數據化,然後通過信息的手段傳送給在遠方實體化合成的克隆人身上,克隆人進行完活動之後把學習到的經驗經歷總結等信息一併反饋給本體,克隆人完成使命被分解。此刻將信息注入本尊,然後將本尊釋放,完成一個偽傳送。
2015-3-31 20:39我: 關鍵在於克隆人必須要意識到自己現在是在用假身,而真身的自己還在某個箱體里,克隆人自己擁有著本尊的意識,自然會選擇分解自己而保留本尊。所以從理論上,克隆人本身不會選擇逃跑,而是老老實實的選擇被分解,將世界這邊的自己的意識毀滅。
2015-3-31 20:42我: 當然,話講到這裡,也許自己也會領悟到一點,什麼是我,意識究竟在哪裡。其實意識也不過是在大腦中物質的組合排列構成的,我相信世界上還是沒有非物質而真實存在的東西,比如靈魂。如果說多複製幾個自己,其實也沒任何關係,因為在自己的這個體內,也許你會覺得你是真正的本尊,但
2015-3-31 20:46我: 每個複製人都是這麼想的,這就像問自己為什麼是自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台自己的電腦。處理事物都是首先採取唯心的計算方法。才會陷於這個問題。我們現在來舉一個很通俗易懂的例子。假設舞台上有一塊幕布,你進入它後會分解掉原來的你,而走出來克隆過後的你。
2015-3-31 20:49我: 你就這麼做了,你從右邊進去,從左邊出來。什麼結果?就客觀來講,觀眾覺得還是原來的你。而從幕布後面走出來的「你」因為和你享有完全相同的意識,所以他也覺得自己只不過走過了這塊幕布,什麼變化都沒有。而原來的你已經消失,既然消失就沒有什麼想著自己還存不存在的意義,因此,過程如此合乎情理。
2015-3-31 20:52我: 想這種事情時,我們對自己的定位就不能停留在主觀,應該在客觀的基礎上了解明白自己在別人眼中,也只不過是一個個體。我們存在與否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在別人眼中,你存不存在。在這個客觀世界,你存在不存在。你的意識,也只是你的「私人電腦」給自己安的一個插件,人人都有,人人都覺的那很重要。
2015-3-31 20:57路人甲: 回復 我 :對外界所有人來說你存在了,克隆的你繼續做著你會做的所有事,可是關鍵的是主觀啊!主觀上消失了,客觀上還存在著。可是客觀跟你有半毛錢關係嗎,別人都覺得你存在著,但是你自己看來你已經消失了啊,那個你可以繼續工作,而你自己卻再也無法感受這個世界,用的著這麼無私嗎
2016-2-11 13:07我 :回復 路人甲:太棒了,你完全了解了我想表達東西,僅憑這個我就要給你高分了,而你挖了這個冷墳,迫使我重新看了遍自己的東西,我覺得你說得在淺顯的層面上確實是這樣,但是請你仔細想,你會發現自己的思維和自己身上的細胞是一樣的,都在不斷的凋零和生成。你之所以為你,是因為你的思維方式、習
2016-2-14 21:09我 :回復 路人甲:習慣和記憶,而這個記憶,隨著你的遺忘(通常你只能記住最近的一段時間和人生的幾個重要時刻)而不斷改變(新的記憶儲入和舊的記憶遺忘),當一個人的記憶不同時,其實他們也就不是同一個人了,說白了,你我之間的差異,幾乎全差在記憶的東西上了。而再舉這麼例子,你每天都要睡覺吧
2016-2-14 21:13我 :回復 路人甲 :你每天睡覺其實本質都是舊的自己的死去和新的自己的出現。
2016-2-14 21:16我:回復 路人甲 :其實你睡覺就像走了次「幕布」,從想睡——準備進幕布(有意識)到睡著——進入幕布(無意識)——走出「幕布」(醒來),也許你當下的思維主觀上會不同意這種想法,因為此時此刻操縱你思維的是此時此刻在你腦中運轉的思維而非醒來之後的,你覺得你腦中的思維是另外一個活體嗎?不,它
2016-2-14 21:19我 :回復 路人甲:其實是你身體的物質反應生成的一個【緩存】,你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證基因傳遞而活著,而你的潛意識思維命令著你保持身體的完整和存活,實際上你醒來時的思維和你昨天晚上睡覺時的思維是由大腦生成的兩股不同的火焰,他們並不連貫,在你沒有意識的時候,你的思維泯滅了,但會再升起
2016-2-14 21:24我:回復 路人甲 :因此過了一趟幕布其實本質與睡一覺是沒有區別的,甚至是說你的思維每一刻都在部分經歷這個死亡的過程,進入幕布的你是在睡覺,出了幕布的你就是醒來了,你的主觀在你自己看來就是你最重要,這沒錯,但實際上所有你的主觀全部建立在這個世界的客觀,這裡自然包括別人的注視而且有你自
2016-2-14 21:29我 :己身上的每一個原子作為物質支撐,人在時間的維度里沒有所謂的連續,只有記憶是唯一能聯繫前一幀和後一幀的東西,既然前後的記憶都是等價對接,就沒有所謂的死亡或者說不過是你每天每一刻都在經歷的簡單事而已。
2016-2-14 21:35 我:或者你這麼理解吧,你睡覺,睡著了,你就掛了,第二天醒來,興許就是另外一個你,只不過他有著和你相同的過去。——這麼理解了就滿分了吧?終於知道為什麼自己有拖延症了吧?因為現在的自己不想做,所以想推給之後的「自bie己ren」去完成。 ——結。買張車票 三個問題全解決了
唐僧見人就講,貧僧從東土大唐而來,往西天拜佛求經而去。若是有一個目的地一切將會變得有意義。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哲學的三大難題: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要到哪裡去?
小時候覺得,問這個問題的人好無聊。我不就是大林嗎?我從我媽肚子里來(有人從垃圾堆里來),死了就到墳墓里去啊!哇咔咔,機智如我!
結果長大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覺得當初的回答並沒有錯。直至我意識到思想與肉身也許是兩回事的時候,有點被自己嚇到了:那個思想是怎麼回事?難道像機器人一樣,天生就自帶系統了么?靈魂這種軟體是從哪裡來的?它是怎麼寫進肉體裡面的?
如果靈魂與肉體是分離的,那麼按照六道輪迴這種說法,惡人辣么多,人口會越來越少才對啊。但世界人口越來越多,動物也越來越多是怎麼回事?難道盤古開天劈地以前就一直存在著數量龐大的動物么?哇,想想都覺得可怕。也許什麼進化論本來就是個錯誤。。。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非凡人,因為我只能感知到自己的真實存在。而你們於我,都是虛無的。什麼意思?我的意識存在於我的身體里,我只能感知並控制自己的一切。這種個體的獨立性讓我無法感知到你們的真實存在(這裡講的是靈魂而非肉體,因為我死了之後那坨肉身就不是我了。就像裝滿了酒的高腳杯,你會說它是酒,酒沒了才叫杯)。從而導致我一直認為世間的一切也許是為了給我襯托出熱鬧的假象。簡單點說,剝離了我的存在也許都是幻象。
人類很有意思,喜歡給各種東西命名,其本質其實是為了減少溝通成本。但是我們從小被馴化之後,自然而然理所當然地就覺得那個東西應該叫做xxx,其實不是的。
我們小時候很喜歡給別人起花名(即外號),因為那時候我們簡單不受拘束,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看待這個世界。但是在這個價值觀多元的世界裡,我們需要統一名詞才能在這個講究「效率」的世界中如魚得水,因此才給各種東西統一了名稱,不然無法想像我現在該如何傳達信息給你們。
所以你可以給任何東西起任何名字,但它又什麼都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TA更不會還是TA。就像世間本來就不存在時間,時間只是人類為了衡量早晚先後而創造的名詞尺度罷了。
對於那三個問題,我現在的回答:其實我什麼都不是,所以沒從哪裡來,更加不會到哪裡去!
答案來自公眾號《一顆塵埃》
偶然間觸及到這個問題,看了好多答案,懵逼了,實在是太長了,且感覺一大堆東西和沒說一樣,也許我太水了,理解不了那些東西。
--------------------------------------------------------------------------------------------------------------------------------------
我覺得吧,簡單說是一種態度,清楚自己幾斤幾兩,從欲中來,追隨望而去。比如說門衛與車票的故事,直接就回答了。當然這是站在人的主體的角度。後來我想了想,這問題要是站在山石草木中該怎麼辦;好像也能解釋萬物:我是個東西,為了存在,而克服困難堅強的存在。等我想到這裡的時候,又迷糊了,為了存在而存在的話,那我到底是個啥,站在任何角度考慮,「我」就是個主體本身,有意義又沒意義,突然感覺好像是很矛盾。睡了一覺,又夢到了曾經夢到過的宇宙,然後突然有個想法,「我」,也許是整個宇宙(也許是其他什麼東西,宇宙暫時是我知認知內包含最全面的「玩意」),而「我」存在的意義就是宇宙存在的意義,我就是傳承,一切的傳承,若是沒有每個「我」,那宇宙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現在我認為世界上有兩個我,一個是我自己眼中的我,一個是別人眼中的我,兩個我有時很矛盾,不過都是真實的我。我自己眼中的我,所作所為都在堅持自己的價值觀。而別人眼中的我,則是別人價值觀中的被評價的我,很多人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已經迷失了價值觀,一輩子活在別人的眼中,所以很累,很不開心,很扯淡,然後抑鬱成疾,掛了,不合理的盡頭就是消失。每個人眼中的價值觀都不同,需要讓所有人認可,就需要達成所有人的價值觀,人見人愛的人,暫時我孤陋寡聞,沒見過。話說,至今為止,我也沒見過什麼叫完美,最多也就見過力求完美,稍有瑕疵。所以兩個我,都是真實的我,兩個我都是存在我的。--------------------------------------------------------------------------------------------------------------------------------------為啥會存在這樣我呢,我迷糊了,又睡了一覺,然後夢魘來了,努力的睜開眼,發現還是在夢裡,又一次睜開眼,還是在夢裡,再他哥的睜開眼,依舊在夢裡,放棄了夢裡的掙扎,直接在夢裡睡著,隨意而安,很好,天亮了,我醒了,真的醒了。突然感覺到了我存在的意義,我就是整個宇宙,整個宇宙就是我,當我失去宇宙,我就不是我,當宇宙失去我,宇宙也就不是宇宙。這不就是為了存在而進行的傳承么。
(以下如科幻小說般存在,算博看官一樂吧)設想下,宇宙從誕生開始不知道有啥,也沒什麼玩意見證它的存在,然後為了找點存在感,他炸了,把原來沒辦法見證他的元素通過爆炸重新拼湊,形成了各種星系,然後星系中又需要見證,而產生了生命,生命也需要見證,從而產生了思想,生命存在的時間有限,所以講思想源源不斷的傳承下來,成為互相見證存在的「玩意」。而我們人類作為暫時為地球上對宇宙存在最有利的見證者,所以我們無比強大,超越了地球上的任何「玩意」。從我們都是猴子開始就見證著這個宇宙,然後我們為了更好的見證宇宙,我們因見證而誕生文明,將見證記錄下來並傳承下去形成了文化。為了更好的見證宇宙,我們不斷的努力去探索宇宙,不就是從欲中來,追隨望而去的過程么。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分開解釋我覺得就是一張實名車票詮釋了。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合在一起的話,就是為了將存在傳承下去,沒有例外,全都一樣。人是人的傳承,草木是草木的傳承,星系是星系的傳承(應該是吧),一旦傳承出現錯誤,總覺得就會消失(我認知里就是這樣)。
我就是過去的傳承,因傳承而來,將傳承下去!
完結,散花~~想轉載的話,給我說下就行了這個問題曾經也困擾我很久,三十而立之後稍有感悟我直接給出答案,有緣人得之。我是誰?我是現在這一瞬的狀態。下一秒再問自己這個問題的時候,這個」我「又有了不同於前一秒的屬性和狀態。這個「我」是動態的,變化的。在三維空間加上時間維度來解釋這個「我」,用時間這把鑰匙解決這三個問題是不是會若有所悟?我從哪裡來?我從過去無的狀態中來。我要到那裡去?我要到未來無的狀態中去我的意義是什麼?承前啟後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是西方哲學的三大終極問題,叩問的,是人生。 人所疑惑的,在問題提出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有了答案。我們的意識會對已知的未知的事物做一個判斷,這個判斷就是對相應事物的回答。 當這個事物是意識本身,也就是我們自己的時候,就饒有趣味了:自我對自我的判斷不斷被自我本身推翻。無獨有偶,我們對非自我事物的判斷也會被自我推翻,但是頻率不會很高。可見自我對自我的判斷相較於對非自我的判斷要來得更加不確定。 是因為自我對自我的認識不夠深刻嗎?不,比認識非自我要深刻得多了。就好比一根骨頭,你知道它叫什麼、是什麼身上的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再深刻點呢?骨主要由骨質、骨膜和骨髓構成。骨質再細是骨組織,骨組織再分骨密質、骨松質,骨組織再由骨細胞構成,細胞再推去是大分子、小分子、原子,原子又分原子核、電子,再細分已經不可說了,因為還沒認識到。這叫深刻嗎?似乎還沒完全剖析到底,但也可以了。似乎是認識愈深愈難判斷。 這是深度,還有就是要考慮時間。 事物是隨時間變化的。這一秒的判斷自然與上一秒不同,那麼這一秒否定上一秒也情有可原。記得高中課本上有說:「科學是一個不斷糾錯的過程。」其實人對自我的認識也是這樣。 這三大終極問題自然是有答案的,每個人都能給出一個回答。然而最優答案,永遠在下一秒。
我即是別人眼中的我,也是自己心中的我,但終究還是一無所知的虛無。
對自己的反省對自己來源的探究對自己未來的彷徨
我是誰?
從社會角度看,我是一個代號,一串編碼。把人的比作計算機cpu,其他軀幹相當於外設。軟體相當於心靈。肉身和心靈是辯證統一的,即有明顯的界限,但又不能割裂。心靈必須依靠肉體存在,肉體沒了心靈就是腦死亡。就像沒有軟體的計算機只是硬體。區別人的差異性核心是心靈。這個心靈,不可描述,可以從作用上描述,是對於外界信息輸入黑盒,其差異就是不同心靈對於不同的輸入輸出是不同的,同時心靈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而軟體不能。
人從生下來到逐漸長大,是一個信息不斷輸入黑盒的過程,對於這個黑盒本身,他存在時,世界才存在,他不在,世界就不在。而對於世界,黑盒在不在,世界都按照自己的規律運動。而這黑盒與世界又是不能割裂的,世界如今的面貌是千千萬萬黑盒處理信息後輸入造成的結果。這就是人對於世界的能動改造。每個人由於因果關係都對世界產生影響並塑造這個世界。
對於個人,從生下來就不斷接受信息輸入,通過價值評價,塑造了其個性和行為模式,同時又加強了價值評價標準。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樣的人,就是因為,不能有完全相同的信息輸入,同時,大腦內部的神經元的突觸無時無刻的聯結和解開造成了每時每刻的大腦都不一樣,念頭萬千。因此,相對於電腦軟體是微觀上上不穩定的混沌的,但宏觀上又是穩定的有跡可循的。人的心靈從某種角度解讀,其實就是大腦,大腦存儲了神經元網路的參數,構造了自身的獨特性,心靈的存在就是依靠大腦的獨特構造而存在。所以,我主張構造決定功能。
我來自何處?
表面上看,我是母親生的。從人類角度看,我是單細胞生物逐漸進化來的。從個人形成角度看,我來自我所處的世界,我所在處就是世界。我每時每刻所看所感所聽所想,此刻所在就是我來之處。這些信息的不斷輸入造成了我的不同,構建了我這個人。我是過程的歷史的。
精神和物質沒有誰高誰低,從某種角度來說,人,不過是一個輸入輸出系統,一個黑盒,一個信息處理機器。比其他動物高不了那裡去,同樣吃喝拉啥睡,進化這麼多年,與4000年前的人的本質沒什麼兩樣。一樣的喜怒哀樂,一樣的悲歡離合,一樣的暴食、色慾、貪婪、暴怒、怠惰、傷悲、自負。一樣的愛,同情,憐憫。馬克思說人的本質說社會性,某種意義來說是有道理的。但有失偏頗。所謂的控制一個人或者一群人,核心就是控制其信息輸入,通過鼓勵和打擊來引導其大腦的價值評價標準。
我去向何處?
人類,終極追求是自由。整個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波瀾轉闊追求自由的歷史。所謂自由,就是自己對自己的掌控。對自己意志和行為的掌控。現實生活太多的無可奈何,生不由己。人,就像大海上的一葉扁舟,浮浮沉沉,生不由己。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達官顯貴,煩惱的東西不一樣,但是不自由的本質確實一樣的。害怕失去,害怕求不得,每個人都活得累,活的不自由。有的時候你覺得自己活得挺開心的,挺舒服的,你覺得很自由,實際上,活的快樂不等於活的自由。自由如果如此簡單易得就不會值得去追求。
唯物主義觀點強調用外力來約束限制人的行為,激勵人向善。而唯心主義觀點主張通過教育引導人認可自由的價值來由內而外自覺向善。類似法家和儒家的方法,唯物主義方法時間段見效快。唯心主義方法難度大,時間長,但效果最好。
認識到這些,其實可以發現,自由是個人無能為力的,每個人都有生存,都要養家糊口,一切煩惱都是生存的煩惱,不能實現個人生存的自由,退而求其次,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心靈的自由。宗教,唯心主義產物,形而上的東西,存在的目的就是實現人的心靈自由,很多人沒意識到,只是覺得面對世事紛繁,宗教是心靈的港灣。但我發現,其實宗教就像毒品,只能給人一時的快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的問題。人類,其實很可憐,幸苦一生糊口,或者是做感官的奴隸,很多人活一世都不會思考人生的意義,生老病死,春去春來。這一生都是為了肉體的存在和延續而努力,意識不到精神的價值。人相對於其他生物,唯一的高貴之處,在於,人能夠意識到自身的存在並具有能動性。
實現精神的自由,來源於對自我的肉體的掌控,擺脫低級趣味,遏制慾望,擺脫肉體的局限。核心來源於慎獨自律。整個人類的文化精神核心是自由,對於個人,其實就是慎獨自律。慎獨,引申出愛,引申出敬畏,引申出良心,引申出神佛,引申出因果輪迴,引申出報應。慎獨是從內心講,自律是從肉體控制講,是將慎獨落到實處。慎獨自律,是一切人性光輝的核心。
按照儒家的觀點。是先格物致知,按照我的理解,就是了解世界運轉的規律,懂得一些哲學物理等知識以及一些做人做事方法,大學畢業基本夠了。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順序不能亂。其次,是誠意正心。了解自身的問題,下定決心改正,端正自己的態度,落實到行為。然後修身齊家,一般人做到這個程度就足夠了。修鍊自己,無人處自律,從小事做起,以小見大,認認真真的做事,從做小事的過程中去修心,去磨礪自己。防止自己受肉體感官的控制,沉淪物慾。慎獨自律是自己給自己設定標準,自覺遵守,而不是被迫,被外界束縛。這樣,誠於中,發於外。遇到人生的艱難困苦,淡然處之,遇到成功失敗,波瀾不驚。生老病死,悲歡離合,愛恨情仇,都能看開,達到極高的人生境界。這個過程,用第一性觀點來看是,重新塑造大腦的價值評價體系,自己拿自己開刀,因此難度最大,常常在這個環節失敗。修身好了,自然而然,身邊的家裡人就受影響,從而齊家。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對於普通大眾,從內心自發做到高度自律,基本就夠了。
總結
我是一個黑盒
我來自我在之處
我將去向自由
哲學就是質疑一切的學科。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將到哪裡去?」這類問題,從哲學誕生之始就被反覆提及論證,至今仍沒找到答案。
恰好最近也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也讀了幾本書,就把自己的一些觀點寫下來,以便大家參考。
人對自我的認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稍微有一點哲學基礎的人,便會明白,我分為物質上的「我」,和意識上的「我」。物質的「我」是根本,意識的「我」是指大腦表達出來的「我」。沒有物質上的「我」,就沒有意識上的「我」。平常所稱的「我」,主要是指意識的「我」。
第二階段:當人們開始認真審視「我是誰」時,便會發現,意識上的我又分為「自我」和「本我」。在這一階段,會涉及到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把意識和思維分離開來。「自我」是一種不理性的我,它容易受到意識的掌控。而「本我」是一種客觀審視意識的我,感受到「本我」的存在,意味著在生活嚮往上開始追求「本真」。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世界觀的人們對「本我」的理解不盡相同,宗教中所認為的靈魂永生,也是「本我」的一種範疇。
第三階段:自我的詭計。達到第三階段的人,一邊在尋找「本我」,一邊又開始回到對「我」質疑問題的原點,質疑意識上的「我」是否真的存在。達到這一階段的人,思維往往更加客觀,學會了辯證看待。人們對世界以及對「我」的認知,建立在五官之上,而人天生就是不完美的,不完美的人,永遠都不可能尋找到客觀世界的本質。意識上的「我」,本質上是不完美的大腦中破碎的記憶碎片、偏見的集合,自我是一種建構,它看上去是真實的,實在卻是不存在的,這就是自我的詭計。這詭計,就是要在一個沒有控制中心的大腦里,從實際上混亂而支離破碎的一連串經驗與記憶中,創造出一種具有很強的整體感與單一性的東西。
既然意識上的我是不存在的。那是否意味著對「我」的尋找三個階段毫無意義?
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人對「自我」的構建,是一種創造性的繆誤,之所以認為它是創造性的,是因為這種謬誤不僅能夠蓬勃發展,還能趕在缺點被發現之前創造出積極的成就。它們之所以是錯誤的,原因在於人們對現實的理解天生就是不完全的。
目前就學到這麼多,手機碼字,有點亂,歡迎點贊,以後再修改補充。
很多人都說這是哲學三大終極問題。其實抽象出來這三個問題其實只是在說一件事:我們活著的目的是什麼,或者說是這個世界存在的目的是什麼。首先來解析:何為「目的」?目的又由什麼東西產生?其實目的產生於我們對時間的感受。我們地球人感受時間就好像是一條川流不息的有方向性流動的河水,所以這就產生目的。我們在時間軸上的A點制定目的,再到時間軸上的B點達到目的。那如果我們把這條時間軸拿掉,就剩下孤立且沒有方向性的兩個點,那這叫目的嗎?顯然它失去了「目的」的意義,目的一定是有方向性的,我們感受時間的方式給予了「目的」的方向性。目的失去方向性也就失去了「目的」的意義。所以事實上,我們感受時間的方式禁錮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時間有方向性也許是我們地球人主觀感知到的,但不一定就是時間本身具有方向性(電影《降臨》很好地描述了這一概念)若時間本身真沒有方向性,那麼這個宇宙其實就是一種無意義無目的的存在,宇宙不想去做任何事去達到它的目的。宇宙變化規律根本不需要為了某個目的去延續它的運動。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對於宇宙來說,更只是根本不重要如螻蟻一般存在,更不具有目的。這樣解釋下,生命就沒有目的和意義。更清楚一點說:這個宇宙世界根本不需要目的和意義。所謂的「目的」和「意義」只是人類被「感受時間的方式」禁錮後,強行想要的一個結果,可宇宙、生命就是沒意義啊。再幽默一點說就是:人類活著倒是很care這個宇宙世界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宇宙卻給出的回答是:I don"t know her and nobody cares~
看了這麼多,你們沒有一個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
這就是各種宗教和哲學的本源課題:人的本性和對世界的理解。不過這個說法來自於亞洲的一種內觀的方式。不尋求外界的答案,而是觀察自己,內省,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個小宇宙,觀察自己這個小宇宙是怎麼運行以及如何與外界接軌。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隨時在變。很多人想知道第二第三個問題的答案。可問題是是連能回答好第一個的人都少的可憐。
這是三個問題是對人生觀的探討。
推薦閱讀:
※在福柯的思想里,知識與權力有著怎樣的關係,掌握知識意味著掌控權力?
※阿多諾的文化工業與本雅明的機械複製的藝術品有什麼不同?
※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人類養貓狗,吃雞鴨,是否違背了「生靈平等」?
※在空之境界中 兩儀式的祖父為什麼說人一生只能殺死一個人?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