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樣看待國內某大開發商要求設計團隊和 BIM 建模團隊的完全分離的現象?

是否有利於BIM的健康發展?

過程中會不會有犧牲品?


我覺得這個問題也不用遮遮掩掩,題主說的就是萬達

這種做法的目的其實最主要是為了避免你們這些設計方在投標的時候用設計師的社保、證書去冒充為他們項目服務的BIM人員(常見於大部分大院BIM投標),從而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外包、人員準備不足的情況。

嚴格來講我認為有利於現階段的BIM服務規範化和發展……

因為他不是讓「組織一個只會建模的團隊」,而主要目的是再告訴你「不要他媽的拿著一堆你們做設計不會BIM的人的簡歷來忽悠我了!兩撥人分清楚!」

至於犧牲品有沒有,我只能說犧牲反正犧牲的也不是有技術有實力的人……


這是雙軌制帶來的必然結論:設計一條傳統軌道照舊跑,BIM一條新軌道。甲方很懂行的時候,就指定專門的BIM合同和服務團隊,不要與傳統業務混淆在一起。

雙軌制參考:BIM雙軌制 - 知乎專欄


這幾年,建築行業最大的新聞就是bim的推廣 ,說實話bim是個好東西,也是未來趨勢!前提bim只是個工具而已,或者說是一個思維方式的改變,從二維溝通到三維的改變!說白了以前的項目經理變成現在了bim項目經理而已。所以設計團隊和bim建模團隊 一旦分離,那麼bim這種作用就體現的小了。我傾向的是設計施工人員到使用bim比較好,如果請外包或者諮詢公司做,就有點形式主義了!


建模-&>標準化驗證-&>修正-&>再驗證,直到通過的一個過程。。。wd的這個過程非常的漫長,標準化驗證的過程中反覆 修改模型多次,其中有一部分工作負擔是人工打斷構件...包括在分區分層處,構件相交處之類的,還要把模型構件賦予統一的編碼規則。總之很麻煩...設計其實早都出圖了,模型可能還沒改好。。分開是最好的辦法。。。


至於為什麼設計團隊和BIM團隊會完全分離,其原因個人認為或許有以下幾點:

1.該企業設計產品供應商庫(大概就是設計單位庫的意思)里的或許很多不具備用BIM軟體設計出圖的能力,或者其BIM應用能力不能滿足該企業的要求;

2.該企業的成本簽約規章制度中,或許不包含設計BIM這項內容,無法與設計院簽訂應用BIM軟體進行設計的合約樣板;

3.對於應用BIM技術的投資回報率或許沒有理想的數據支持(國內),目前處於嘗試應用的階段,從提供考量依據方面,將兩個團隊分開更能體現出傳統設計與半BIM設計(姑且先這樣稱呼吧)對比。

這種情況會為設計BIM提供市場,從目前看是有利於BIM技術的推廣的,但是至於犧牲品,個人認為就是施工單位了吧。一個被業主認同的設計模型,實體化的過程自然要排除萬難,而施工單位則要繼續檢查設計模型的問題並解決問題,方能滿足實際施工。

基於這種情況,設計BIM的產品雖然在機電管綜、精裝凈高、幕牆造型和鋼結構等方面進行了優化,但實際上不考慮施工因素的設計產品是會起到反作用的。下面以機電管線綜合及精裝凈高的問題舉例描述一下:

機電管綜問題1

機電管綜問題2

機電管綜問題3

機電管綜問題4

機電管綜問題5

對於施工BIM模型的凈高分析報告 -電子版聯繫單

通過施工BIM模型導出的二維電子版圖紙---實際衝突點的描述

上述項目中,建設單位認為通過設計BIM的建模已經完全可以控制精裝空間,直到我方提出這些問題才意識到凈高問題依然存在。不得不說,題主所說的這個大型企業不僅把設計團隊和設計BIM團隊分開了,還逼著我們把施工BIM團隊也給建起來了,雖然過程比較曲折,但是最終還是把凈高問題解決了 。話雖如此,但問題本可以更簡單的解決。

原因就在於,懂設計又懂施工又懂BIM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了,就算有,也不會是一線的建造師和一線的建築師。曾經聽過關於上海迪士尼的經驗交流,美國的假山造型設計師在通過BIM軟體設計完成後,親赴現場指導施工的,配色、結構等等工序親自把關。這種情況所體現的是建築產業的在人才技術方面的高度綜合化。這也是國內所缺少的。

現在我們單位正在跟這個大型企業合作。作為施工單位而言,一個不考慮施工因素的設計bim翻模模型和一套傳統藍圖沒有多大的區別,頂多在觀感上能夠以3D的形式更直觀的體現複雜結構的外觀及尺寸,幫助建造師理解這個造型的空間信息。

實質上,建築信息模型不僅僅只的是3D模型(空間信息),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建築物的使用功能而把設計信息、施工信息融合進去,保證建築物的生命周期的設計施工階段能夠順利高效的進行。

通過對該企業《商業地產設計BIM管控標準》、《文旅地產設計BIM管控標準的》、《文旅地產施工BIM管控標準》、《文旅地產施工BIM管控標準》的學習發現,作為企業標準而言,他的標準在指導性和考核性的實質作用,主要體現在時間節點的控制和質量要點空置。而對於模型質量的控制則完全拷貝自《建築工程施工信息模型應用標準》《建築工程設計信息模型交付標準》《建築工程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考慮到其企業內部的資料保密要求暫不上傳其企業標準的截圖。

學習過陳光先生對與BIM雙軌制的描述,個人認為,傳統技術下的工程建設與BIM技術下的工程建設在中國必然會經歷這個雙軌制的過渡期。BIM技術所帶來的革新,在國內雖然因為生產力低、人才資源匱乏等種種問題,難以快速發展,但是發展應用BIM技術方面,中國的AECer從不會停下自己的腳步,哪怕僅僅是為了掙錢。


在中國BIM就搞成了雙軌制了,會專業的不會BIM,會建模的不懂專業


往小了說,BIM應該整合在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

往大了說,BIM必然導致工作流程的改變。

請私信我這是哪家開發商,我跳槽的時候避開這個坑……


建模和設計分開這bim還有什麼價值,據我所知建模員沒幾個是懂設計的搞這種雙軌制還不如外包出去做,bim模型也僅僅就是個給人觀賞的作用而已


中國建築從業者應該都清楚設計院,施工企業啥狀況吧。

設計院給設計師發工資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給設計師發死工資,另一種是跟設計師的出圖量而定。第一種,我給你發死工資,當然要讓你在規定時間內出更多圖,第二種,設計師自己心甘情願多出圖。這樣一來,設計師一般手裡都會有很多活,而且還不算設計師私接的活。最重要的一點,現在設計院沒有給做bim的設計師額外的補貼,出力沒好處的活,誰特么的干?而且就算強制設計師做了模型,你怎麼保證他做的模型的精度?攔人財路還想別人好好給你幹活,這個有點太天真了。

萬達干這麼多年建築,人家肯定清楚這種狀況。所以,我不如招標文件里強制你設計院有bim團隊,讓你給我跟藍圖一致的模型就好了。至於模型的具體運用,還有個施工方呢。

而且說實話,有很多的施工企業對bim的運用深度比設計院深多了。例如中建安裝這類的水電公司。


哦,萬達?請你了解了萬達的BIM用到什麼程度再發言


推薦閱讀:

國內建築設計規範的編製過程是怎樣的?是否科學合理?
如何評價建築師磯崎新(ARATA ISOZAKI)所設計的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哪位建築師的作品讓你有「新世界的大門被打開」的感覺?為什麼?
幼兒園設計應該考慮哪些問題?
怎樣算做是「有趣味的」建築?

TAG:建築設計 | BIM | 建築電氣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