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國內場外衍生品市場的就業與發展情況是怎樣的?

請教國內OTC市場的衍生品市場發展現狀:

1.都有哪些機構的哪些類型的組從事相關領域(定價,對沖 or 風控)?

2.從業人員的背景構成,是否有在持續招聘擴充?

3.發展前景怎麼樣(薪水與晉陞空間)?

4.研究與交易主要集中在哪幾個產品?

5.相關工作經驗的海歸回國是否有優勢(看重海外經歷還是國內市場從業經驗)?

還有其他相關的問題或者信息的,歡迎在答案中補充。

補充信息:

為什麼中國政府不積極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 - 金融

券商的場外期權這一塊業務現在發展成什麼樣啦? - 中國證券公司


8月低已經把離職手續全部辦好,9月和下家談好,入職。看來是時候把場外衍生品這塊職位好好總結一下了。

我計劃是把場外這一塊各家的運營方式,規模,盈利模式等等都總結一下,題主以及其他路過的圍觀群眾可以關注我一下。這一塊比較複雜,我會保持每天一篇的速度儘快更新掉。

在這個問題下面,我先按照題主的幾項提問回答一下:

1.都有哪些機構的哪些類型的組從事相關領域(定價,對沖 or 風控)?

排名靠前的券商,期貨公司中魯證期貨,國泰君安,華泰長城,永安期貨,南華期貨都有配置相應團隊,瑞達期貨最近也在招兵買馬。

目前,券商這邊所謂的場外是在中證資本平台上做的,形式也就收益憑證和場外期權,場外期權這塊,就只有香草期權,和亞式期權,鯊魚鰭,偶爾有些二元期權。

定價方面,這些都有成熟的模型,短期內也不會再盲目做新品種和結構化產品,比如累計期權之類的,是短期內不會有的。所以定價建模這塊我認為近三年內沒有很大發展。

對沖方面,是目前最急需的,但是責任也很大的。一般會讓你負責很多個品種的對沖操作,這一點跟國外的衍生品對沖交易員不同的,國外都是做礦石的就只對沖礦石的期權,所以如果對標的的基本面有所了解,對沖的時候收益是較高的。國內這種培養對沖交易員的方式,就是把員工當機器,跟蹤希臘字母的機器了。但是這是現狀,短期無法改變。

風控方面,一般也就對一對希臘字母的事中風控,事前風控要等複雜結構出來才有意義。一般也會找老資格員工做這一塊,新人一般先去做對沖交易員。

2.從業人員的背景構成,是否有在持續招聘擴充?

90%以上的從業人員都是從英國美國挖來的,少數是公司自己培養的。擴充的話,要看具體哪家公司,要開展怎樣的新的場外衍生品業務。

打個比方,某公司的場外期權業務,主要是承接政府的農產品價格保險的,那麼好,這個公司至少對銷售崗的需求是很低的,一般找個能對接的人就行了,其他路子領導都鋪好了;另一個公司是以散戶為主的,是通過互聯網平台來銷售的,那可能是產品設計和營銷要求比較高,你進去發揮的作用也更大。

當然,如果有IT基礎,建議去私募做場外,做一個嵌入到私募基金認購合同的中的場外衍生品,為一些FOF提供服務,那是最好的。

3.發展前景怎麼樣(薪水與晉陞空間)?

發展前景,我直說吧,對新人是很不友好的。我曾經就是其中一名新人,目前這項業務並沒有大肆擴張,基本坑已經被沾滿了,我也很後悔去年年底沒及時跳槽到某大集團下去做銷售。

基本負責人級別的,80-150w一年的base的都有,下面的小兵券商系的一般20-40萬,期貨系的撐死給個10萬很不錯了,這些是對沖設計這塊的,中後台的。想要更多靠獎金了,但是這業務目前很難盈利,基本上把你老大的工資賺回來都很難。

前台銷售這塊,高的有50萬的,低的比如我20萬不到點。前台主要是看銷售提成這一塊,某券商系銷售提成是50%,意思是一個衍生品中台定價10元,你12元賣出去了,那麼多賣的2元提50%,也就是1元,非常高了。當然,券商業務豐富,銷售可能還不稀罕這點錢,畢竟人家做一個股權質押融資,賣個企業債,那提成杠杠的。

總體不建議做銷售,產品規模小,投資者認知度低,風控卡的嚴,你的收入很悲慘的。

甚至有的公司連個銷售員提成制度都還沒有,很多公司的人還來問我怎麼制定製度,我說你們可以參照某券商的制度去做,但估計批不下來,因為大公司總覺得你是靠公司品牌,不是靠你個人。真有能力,不如去私募賣。

4.研究與交易主要集中在哪幾個產品?

品種方面,基本的就是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商品裡面就是各個活躍的品種。

商品方面,只能做期貨期權,連做現貨期權都不敢做。商品指數也沒做出來。

股票方面,自編指數基金,指數增強基金都是沒有開發的項目,但是都沒人去做,監管不懂或者公司管理層沒動力。

還是那句話,去私募。

5.相關工作經驗的海歸回國是否有優勢(看重海外經歷還是國內市場從業經驗)?

海龜經驗,14年的時候,有個高盛美林交易員經驗的,回來就能拿150到200萬了。15年年底的時候,一兩年經驗的,回來應聘個銷售的,也能拿到20到40萬。

最近已經沒這麼多好事情了。一切都要回歸到本質,你的項目能不能盈利。

當然,有的公司財大氣粗,並且把場外衍生品這塊當做戰略來做的,也會在近幾年持續的給你高的底薪。但後期,市場肯定會越來越成熟,老闆們也會漸漸看中實力,而不是學歷了。

如果是海龜,趕緊找坑,然後要個高價,接下來好好做。

---------------------------------------------------------------------------------------------------------

如果想繼續了解場外這一塊的進展和動態,請關注我的知乎號,後期我也會把微信號開通起來,爭取把這一塊的專欄做好。

我個人目前從事研究員,後期打算基於研究,通過公司渠道發行一些高風險的結構化場外衍生品合約,說白了就是用場外的工具帶大家炒期貨,代客理財。希望能帶大家發財


謝邀。。誠惶誠恐,先說明本人只是在某中型券商有關部門實習過幾個月,不敢說真的了解,隨便答答大家隨便看看,不為任何錯誤信息負責哈。

1. 我所在的券商相應部門為一級部門(就是最高級別的部門),但建立不久,比較小。業務包括收益互換(去年末被叫停那個)、各類質押和回購、收益憑證、PB業務(這個是面對私募的中介類業務,一般不放在這個部門),在開發的業務有場外期權。具體到個人崗位,由於部門比較小,所以除了交易員(收益互換下單)和銷售,其它人都是老闆分配任務做,沒有固定職責。

2. 本部門的老闆為北大本碩,年輕有為。所在城市某大券商(全國前幾)相應部門曾經來公司交流,他們部門分了三個組(具體忘了哪三個),其中負責收益憑證那個組的老闆是統計本碩博,三個學位囊括了牛津帝國理工LSE。是否繼續擴張招人,至少在我走的時候,是的。

3. 對於個人的晉陞空間發薪水情況,我不能說了解。但非常肯定的一點是,國內場外衍生品這個領域是正在且在未來一段時間也會快速發展的。

4. 產品:看美國相關領域過去幾十年走過的路,其實那就是必然方向,只是監管放開的節奏而已了。

5. 海外經歷:個人認為(這個絕對要聲明,因為並沒有具體了解過),場外衍生品這一塊和投行、資管什麼的不一樣(一級市場國內外差別太大),各類金融產品基本上只能走外國走過的路,所以如果是想做quant之類,有國外經驗應該挺好的(但現在想在國外做投行quant很難進了吧?)。至於銷售,個人認為,就和國外關係不大了?

最後,個人還是非常看好場外衍生品這個領域的,中國這麼大,金融市場不跟上,實體經濟很難再進一步發展。而且還有人民幣國際化等等走出去的宏偉藍圖,沒有足夠的金融工具是無法支撐的,看看每年全球衍生品市場報告里利率、外匯的互換佔多少份額就知道了。

最後的最後,再次聲明,上面所有都是來自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的個人見解,非常歡迎指出錯誤的地方!


場外在國內外很不一樣。國內場外現在基本就是收益憑證和場外期權,其他都是擦邊球;國外是指整個otc衍生品市場,規模大約千萬億美金名義面額規模,最大類產品是IRS和CDS,非標的還有很多結構信用產品、匯率和股權衍生品等。

國內監管對衍生品的發展很忌憚,特別是在大多數券商連IT前台系統都在掙扎的時候,定價、做市、清算要求極高的衍生品業務對國內交易對手雙方和中央清算機構的基礎系統建設要求太高,預計短期內不會有太大改變;從人的因素講,國內券商、包括其客戶對衍生品的使用和定製開發的理解不夠,市場流動性不高,規模也起不來。


推薦閱讀:

在某港校拿一個 Financial Engineering PhD,然後回上海做量化的可行性,以及優勢和劣勢?
2017年,美國的top mfe項目和好的cs項目該如何取捨?
學習炒股對未來的Quant工作是否有助力?
英國g5金融工程和金融數學回亞太地區就業狀況如何?
雙非二本可以申請到常春藤的碩士嗎?

TAG:寬客Quant | 金融 | 金融衍生品 | 金融工程學 | 中國證券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