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滿足了人什麼需求?人為什麼喜歡科幻?

在被三體震撼後在想,為什麼英美法等西方國家的科幻文學和科幻電影那麼受歡迎,而中國卻鮮少這樣的作品,科幻到底滿足了人們什麼需求?人為什麼喜歡科幻?


三三豐在《2013年度最佳原創科幻小說》的序里有一段話:

迪堡大學教授Istvan Csicser-Ronay, Jr.的理論大作《科幻七美》(The Seven Beauties of Science Fiction),有令人茅塞頓開之感。他不再將科幻僅僅看作一種產出俗套效果的類型引擎,而是將其看作一種將個人體驗科幻式表達的意識模式。具體來說,他列出構成「科幻性」(Science-fictionality)的七重認知魅力要素:虛構新詞(fictive neology)、虛構新物(fictive novums)、未來史(future history)、想像性科學(imaginary science)、科幻式崇高(the science-fictional sublime)、科幻式怪誕(the science-fictional grotesque)和技術史詩(technologiade)。

這裡列出的科幻七美,差不多就是科幻迷喜歡科幻的原因所在了。(還可以繼續往上加,畢竟每個人的喜好全加起來範圍太廣了,很難一網打盡所有人喜歡的點。)

主要拿比較多人知道的三體舉例。

1虛構新詞:脫水、飛星、三日凌空、亂紀元、恆紀元、黑暗森林、宇宙安全聲明等等;

2虛構新物;智子、人列計算機、二向箔、黑域、曲率驅動飛船、小宇宙......(2跟1會有重疊的部分,虛構了一個新的物體必定會有一個新的詞語誕生。區別是虛構的新詞未必是指某個物體,而且虛構新詞更側重於文本層面給人的驚異感。)

3未來史:未來背景的科幻故事肯定會涉及到未來史。對未來的預測和歷史記錄般的展現,即使不是科幻迷,也會很感興趣。每個人都會想知道,在自己的生命不能佔據的那些時間裡,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科技是否會達到奇點?人類能不能走出太陽系?會不會遇見外星人?遇見會如何?宇宙的文明圖景又是什麼樣子?很難想像存在對此類問題毫無興趣的人,畢竟終極關懷每個人從小就開始了。會被現實生活暫時壓抑,但種子不會死亡,「春風吹過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4想像性科學:科幻的最大賣點,與其他類型小說的區別大都在此。

5科幻式崇高:羅輯、章北海等的人氣高漲足以說明科幻迷大多喜歡什麼樣的形象——理性,智慧,堅忍,獻身精神。科幻式崇高大約推崇的是集體主義的,為國家、人類、種族、文明,等等,再加上一點科技樂觀主義,大詞多,對這點個人保留意見。

6科幻式怪誕:三體遊戲里的場景大都挺怪誕。天淵系列裡個體能自由拼接組合的外星人也很怪誕。這是從世界上的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起就奠定的基調之一。科幻迷享受這種基於某種合理性的古怪推導,科幻作家也傾向於用更奇異詭譎的腦洞使讀者感到震驚。

7技術史詩:大劉的作品,如《地球大炮》《地火》《鏡子》等,都可歸為技術史詩類小說。按吳岩老師《科幻文學論綱》里的分法,大劉的寫作主要是「現代化落伍者」與「大男孩科幻」的雜交。我以為其中又是大男孩的成分更多一些。男孩子對技術特別痴迷,科幻迷也大多就是一些長不大的大男孩。

總的來說,科幻讓人喜歡,是因為它能帶給人一些全新的東西,這些東西又是基於現代科學的思維,按照相對嚴格的邏輯關係構造成一個足夠宏大的世界。新世界無論從哪方面都要比現實世界更有吸引力/戲劇性,科幻迷投身其中,樂不思蜀,再正常不過了。

用大角的一段話作結:

我愛科幻小說首先在於它的海闊天空,不受拘束。也許是現實世界中我們受到的束縛太多了,以至於希望在小說中找到一塊屬於自己的世界,縱然這世界的結局是寂寞、死亡和毀滅。


人性並不是一個自洽的系統。但在真實世界中,人性中自相矛盾的部分,以及它與自然界互相矛盾的部分,會因為從未出現某些極端情形而被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而在極端條件下(比如全球滅頂之災、造物主現身、意識可以分離、某個人或每個人掌握毀滅性力量、人類的造物比人類更優秀等)人性中矛盾的地方會被放大,形成激烈衝突。這種衝突是別的類型的作品無法展現的。

這就是科幻對我的魅力所在。


因為內心的崇高道德,以及頭頂的燦爛星空。

在這裡,借用一句眾所周知的名言,來自康德:有兩件事物我愈是思索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充滿敬畏。那就是我內心崇高的道德準則,和頭頂上的燦爛星空。

————

讓我們從一個問題開始:人是不是東西?

別笑,嚴肅點。讓我們看看兩種論點對此的回答,你大概就可以理解我問的是什麼意思了。

一種觀點是,人有靈魂,人類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自由意志。

另一種觀點是,人並沒有靈魂,人類大腦中的一切也不過是複雜的化學反應和光電信號傳輸而已。人類和萬物(包括沒有生命的東西)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沒錯,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理解為——人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

而對此,康德的看法是什麼呢?

他認為,人是二元產物。我們是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要服從自然規律——但我們也有自由意志。

身為一個由物質形成的存在者,我們完全屬於自然界,因此受到因果律的支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自由意志可言。只有在我們追隨我們的「實踐理性」,並因此得以做道德上的抉擇時,我們才有自由意志可言。因為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也正是制定這項法則的人。

也就是說,當我們聽從於一般的慾望和情緒的驅使時,我們和動物是沒有區別的。

進食、排便、睡覺、交配繁衍……一般的動物也會這麼做。這些行為,是自然規律。

受傷後的復仇?一般的動物也會。自然規律而已。

忙碌後的休息?一般的動物也會。自然規律而已。

受到壓迫而反抗?一般的動物也會。自然規律而已。

那麼,什麼時候,當我們做出什麼樣的行為時,才能證明我們有著自由意志,而不僅僅受到因果律的驅動呢?

康德認為,只有當我們遵從與內心的良知,做出並不符合我們自身利益的選擇時,才是體現我們自身自由意志的時刻。因為自私自利,就是自然界的正常規律,是生物演化的普通因果律而已。

然後,讓我們再來第二個問題(也是最後一個了):

人類能不能看清這世界的真面貌?

自蘇格拉底、柏拉圖以來,無數的哲學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後來,又加上了無數的科學家。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探討的就是這個終極問題。他認為,觀察事物得到的見解,必然要受制於我們自身理性的局限。我們的理性中有時空的概念,有因果律的概念,所以我們認識到的宇宙也必然要符合這些概念,要有連貫的時空,要有因果律。要不然,我們根本無法理解。

我們對於宇宙的觀察,受制於我們作為觀察者的局限——這個看起來有點像是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解釋。

綜上所述,我們本身就是宇宙的產物,就是宇宙的一部分。我們賴以認知宇宙的一切概念,都是宇宙賦予我們的。那麼,我們如何能理解宇宙呢?

就好像一個玩具盒中的木偶,它本身就是玩具盒的一部分,又如何能看清玩具盒的全貌?

好了,讓我不自量力地總結一下。

我們生而為人,身為宇宙的一部分,是不可能探索出宇宙的全貌的。事實上,我們連自身的心智到底是什麼都看不清。

但是,我們仍然要提出那個問題——這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

然後,陷入希望與失望的循環。

可悲么?

不。

此種探索行為,出自我的理性。雖然沒有任何利益的支撐,但我甘願徒勞。

科學家發paper好歹還能以此為生,國內寫科幻的卻往往連口飯都吃不上。同樣的時間、同樣的精力,如果我拿去寫言情或玄幻,得到的報酬遠比寫科幻要高得多。但我還是忍不住寫科幻,哪怕是帶有科幻元素的言情。

所以結合對上面那兩個問題的論述……你問我為什麼喜歡科幻?

因為我想握住理性的自由。


在你很小沒見過世面的時候,別人跟你提起外面的世界什麼樣子,還記得當時的神往嗎?

即使長大,那些介紹珠峰的風雪,海溝底部的黑暗,還有那些異國風情之類的視聽資料,也能吸引你的目光。

何止是你,從原始時代起,那些陶紋壁畫,雖有日常漁獵的情景,也有對未涉足的地域的幻想;人類有了記述故事的能力之後,記錄下來的,也有很多是對無法抵達的地區的幻想,鏡花緣、辛巴達、格列佛遊記……仔細想想,很多精彩的小說,幻想的都是難以到達的彼方。

又何止是小說?有人告訴你街角新開了超市,你有沒有想去看看?有人告訴你百公里外新開發了一片濕地,你有沒有想去玩玩?走在從沒去過的地方,從陌生的大街上往前望,有沒有想知道街角轉彎處是什麼?

沒錯。我們總想知道,在前面轉彎的地方,到底有什麼。我們探索了大陸,探索了洋面,探索了大陸架,探索了月球。我們派探測器探索火星,派單程飛行器探索太陽系……我們總想探索,因為我們總想知道——

轉彎那邊,到底有什麼。

當我們無法真正的看到那一切時,我們就會幻想,或者需要某些故事,來滿足這些幻想。航海技術不發達時,我們有了鏡花緣這樣的作品,古人隨著虛構的故事,好好的滿足了一下自己的探索慾望,看看寬闊神秘的海外,到底有哪些海島,哪些國家,到底有什麼風土人情。現在呢,宇宙旅行技術不發達的時候,我們也想隨著故事,探索一下太陽系和銀河系,看看到底有哪些恆星,哪些行星,這些星球上又有什麼樣的文明。

我們不僅在空間上探索,我們還探索時間。明天會發生什麼?幾年後會發生什麼?幾十年後,幾百年後呢?

人類吃飽了飯,總會想要干點什麼,這是寫在我們的基因里的,否則我們的祖先就會因為找不到水源或者食物而死。我們天生就有探索的本能,不管是探索空間,還是時間,我們總想知道,轉彎的那邊,都有什麼。


【為什麼英美法等西方國家的科幻文學和科幻電影那麼受歡迎】你確定這句話里說的是事實嗎?如果看票房貢獻,英法等國家科幻電影票房並不高,科幻文學作品也並不在英法甚至於美國獲得廣泛歡迎和接受。科幻文學雖然屬於通俗文學類,但是各國暢銷書里並沒有多少科幻作品。那是個偽命題。

【而中國卻鮮少這樣的作品】全球都缺《三體》,並不只是中國鮮少。

【科幻到底滿足了人們什麼需求?人為什麼喜歡科幻?】這個問題比較好。單說科幻文學的話,它屬於既要有豐富的想像又要有合乎邏輯的科學概念或者技術作為基礎;而且大多數文學作品缺少科幻文學作品裡那些獨特的主題,除了神學作品以及其他幻想作品,也只有科幻作品才會討論諸如世界的開端和結束,非人的世界,超人的世界,機器人的世界這些東西。而且科幻在這些獨特的主題里給出的事件和故事展開,是不同於其他那幾種的。再說一下科幻文學的衍生品,科幻電影,它和科幻文學的美學價值類似但是又不同,因為它主打的是影音效果,科幻主題概念下所產生的造型藝術是別的電影給予不了的具有特殊美感的。其他題材一般是不會去展示宇宙星辰,太空戰艦,宇宙黑洞,未來世界的。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一言以蔽之:科幻是文學自洽性與變化力的根源,人類故事題材的變化總是依賴技術的變化,而科幻是已實現的技術向不可能的延伸。

簡單概括幾條:

1,變化的歷史動態,給人新鮮與刺激。

2,相互應扣的腦洞,自圓其說演化出來的震撼規律。

3,作者的敘述能力是一大因素。

4,優秀的科幻都能幫助人穩固積極的世界觀,開拓眼界,快樂人生。


最基本的三個問題中的兩個~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

大部分的科幻都是在試圖解釋或者說是描繪這兩個問題~

《三體》、《超體》、《機器人總動員》《星際穿越》、《終結者》系列、甚至漫威宇宙系列都是在說我們到哪裡去的問題~

《異形》、《普羅米修斯》等等的吧,探究的是我們從哪裡來的問題~

人總是掩蓋不住對這兩個問題的思考和探求~


謝邀。

借用三體里的一句話:現實的引力太沉重了。


很多人會對未來迷茫,甚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公司,一個組織都會對未來產生迷茫,為什麼?因為這些人都不看科幻,而一個熱愛科幻的人一定不迷茫,比如像我,以及我們公司,我們都不會迷茫!科幻最大的作用是讓我們把未來看的更加清楚!


好奇心。人總喜歡未知的冒險。

閱讀歷史,通過想像去體驗過去的時空和故事。

在地理大發現時期,人們通過閱讀遊記在異域歷險,比如《馬可波羅遊記》。

隨著地理大發現的完成,未知的冒險越來越少了。人們開始從類似遊記體裁的小說中體驗虛構的冒險,比如《海底兩萬里》和《地心遊記》等。

如今,大概世界每個角落,都是一樣的星巴克,冒險的舞台越縮越小。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知識的普及,一個全新的未知舞台正在鋪開。

但一切的推動,在於人的好奇心需要這些未知的刺激。


第一,有去的故事

第二,展示了一些有趣的想像,描繪了一個可能的未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滿足了人類的好奇心。。。


人的好奇心,對未知的渴求。

小學二年級時偶然得到一本《科幻世界》,當時還看不太懂,不過心裡有一種被震撼的感覺,大一些了,就經常自己買《科幻世界》看了。再後來《科幻世界》已經滿足不了我了,就去啃國內外的長篇科幻。

科幻對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會讓人去思考人生人類宇宙這些似乎無意義的事情。當然有時候也會很中二,我自己稱為科幻型中二病。有段時間正是看科幻看的正瘋的時候,每當看完一篇就會陷入一種無序的思考中,會覺得原來世界還可以這樣子!在別人看來我就是獃獃的,一度有人認為我比較傻。現在很火的《三體》,那時候也確實帶來很大的衝擊,看完後好幾天都沉浸在它的世界觀里,不過看多了以後這種衝擊也越來越小了。看別的書也會有這種感覺,只是沒有這麼強烈罷了!

大學的室友們都愛看霸道總裁類的小白文,還有修仙類的爽文,我一度非常鄙視她們,向她們推薦科幻都說沒興趣,不過後來我也放下了自己的這種偏見,去看了她們看的書,其實也挺有趣的。讀書對每個人的意義不一樣,不能因此得出誰逼格更高的結論,網文自然有其存在的意義,只要你從中得到樂趣了就是值得的。書本其實也算是一種精神鴉片!人都是孤獨的,書本是去探視他人思想的一種方式,不同的作者會帶給你不同的體驗。

讀過的一些書多少會融入性格中,科幻並不能為我的生活帶來什麼好處,但是能讓人跳脫眼前放眼於更廣闊的世界。畢竟在這麼大的宇宙和這麼漫長的時光,我們連塵埃都不算。


作為一個文科生,看三體時最無奈的地方是大段大段技術細節,跳過又怕錯過什麼對後文有影響的內容。

讓我手不釋卷的應該是它的大尺度特徵,古人云,上下四方曰宇,往來古今曰宙。漫長的時間和浩渺的空間的結合,滄桑之感無比真切,大宇宙與小宇宙,「一千八百九十萬年的歲月跟在她身後」【有誰還記得這句原文?】以及在廣闊的時間空間跨度下人物的崇高【羅輯在受盡人類冷眼厭惡之時建立黑暗森林威懾】無助【她終於看清了,使自己這粒沙塵飄飛的,是怎樣的天風,把自己這片小葉送向遠方的,是怎樣的大河】

其次就是在一個全新的奇妙的背景下按照社會歷史政治規律設想社會的發展狀況:危機時刻的宗教【三體教和後來對智子的崇拜等】,語言【中英混雜體現在名字上如艾AA和高way】,政治【各種組織和新生艦隊國際】,人性【科技與文明道德水平的發展是否同步,太空人類的新道德】。。。。。

我認為,喜歡研讀中國古代和西方國家的社會狀況的人,也應該會對三體危機下的人類命運走向感興趣。

以上為一個文科生對三體的感受,其他科幻或可推而廣之。


科幻之所以受人喜愛

1.科幻可以滿足各類不同的主流情感需求。

2.科幻高於主流小說的地方在於其想像力。

3.科幻高於奇幻小說的地方在於其真實性。

中國科幻之所以沒有崛起

1.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國家科幻將受到追捧

2.外國優秀科幻作品同樣受到中國人的追捧

3.創作出優秀科幻作品需要前沿的科學教育

預測:中國科幻將馬上崛起,可能需要一部製作優良的中國科幻電影作為引爆需求的引線


其實我對各個類型的作品都很感興趣,論內核,武俠帶著很重的人文情感,魔幻多靠磅礴的想像力和世界觀,而科幻則更多是理性演繹和思辨精神。

為什麼看科幻?

我想,核心需求是滿足好奇。

好奇在一些原有變數達到極致後的人類狀況,比如未來的世界,人類的起源和滅亡結局(收斂),向外探索或星際殖民(擴張);

好奇新物種(外星人,變種人,克隆人等),好奇機器人和AI可以達到什麼樣的程度,這些新變數的引入對原有人類社會是重建還是毀滅?

好奇在變數下疊加相對的不變數(如人性和人類社會規則)會如何,就像黑鏡:在科技的驅動發展下人類的感情,娛樂,媒體,政治等形態依然有固定的模式,或者三體,在引入外部變數後人類文明所呈現的可能性;

心理層面的需求可能是來自孤獨和焦慮:

作為萬物靈長卻害怕被顛覆,作為智慧生命又強烈盼望有別的迴音,人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沉湎於創造的喜悅,食物鏈頂端的優越,一方面又極其脆弱,充滿危機感;一方面貪婪的擴張和無限制的挑戰,一方面又因面對越來越多的未知和失控而茫然。科幻給了我們一個緩衝的空間,讓我們得以在想像中,完成一些推測,無害的嘗試各種可能性,並藉由這些故事來反觀人類本身。可以說,科幻和我們息息相關。

平均幾十年壽命的碳基生物,心裡卻嚮往著星辰大海。所以同時,這也是一場集體的浪漫,或者抗爭。

具體喜歡科幻的理由因人而異,最初接觸科幻是因為我媽喜歡倪匡,跟著看了衛斯理系列(算是科幻吧)、小時候看星戰看了很多遍,銀河系和外星人題材本身也是早期科幻作品中的重要部分吧;中二時期也有看庫布里克、塔科夫斯基、1984 裝逼的動機,也接觸大量SF日本動漫…現在有穩定的興趣在賽博朋克,有時覺得和菲利普迪克(心疼天才1s)有相似的心理狀態,對「真實」「邊界」「存在」之類的問題略著迷;

至於想從科幻中汲取的東西 1.對於技術發展的洞見(比如腦機介面,人工智慧等)2.人類文明各種可能性的推演 3.人性和人類社會的規則 4.為了跟某男神有些共同話題(哈哈,就是這麼膚淺==)

早期我們接觸的科幻大多是西方作品,對低齡人群 可讀性一般,所以中國學生中的接受度普遍不高,一直算是比較小眾的愛好,中國傳統文化尊儒,鮮有科幻基因,國人普遍不推崇理性和冒險精神,學校教育不鼓勵獨立思考,不鼓勵「創造欲」,工作後現實壓力大而慢慢的變得怠於思考,即使部分轉而喜歡科幻的,也多由功利心驅使,「熱愛」無從談起。美國從1930年起30年科幻黃金時期,有諸多歷史社會背景,加之其本身推崇的國家精神和科幻精神有重合之處,催生了大量作品(雖然早期質量不佳),然後在約翰坎貝爾扶持下出現三大家,出了大量高質量作品(看看阿西莫夫寫了多少!此處獻上我的膝蓋…)後繁榮也是指日可待;不多花篇幅講,總之,更多年的沉澱,科技界(教育界)的正向作用,對未來的擁抱和「走在前面」的優越保持需求,等等,都是科幻盛於美國的影響因素。

中國起步晚,也許需要一個商業上足夠成功的標的物出現,才能讓後來者紛至沓來。也許。

不管怎樣,中國的科幻感覺不管是從創作還是商業化都還有非常大的空間,哎,此處心疼《三體》電影1024s……


因為科幻是宏觀敘事,是光年尺度下的宇宙審美。大家關注的是一個族群的命運,是一個星系的發展,是統一的數學規律本身。在他們心中,個體已被族群所代替,族群就是個體。

不必強求一個科幻作家去挖掘人的內心,這是嚴肅文學界在做的事情,他們有一個上百萬的創作群體,並且已經佔據了文學主流語境。科幻是飛在天空的航天器,不必強求它像甲蟲一樣在地上爬行。

科幻和藝術是從兩個不同角度揭示世界,科幻一直在簡化現實,而藝術則強化細節,前者是抽象過程,後者則是具象過程。科幻視角追求唯一的太陽,並動不動就把它幹掉,藝術視角卻從太陽里尋找詩意的想像。

科普和科幻,這兩者是培養科學精神的兩根拐杖,科普是現實和功利主義的,科幻是感性和理想主義的,科普是知識的灌輸,而科幻則是心靈的啟迪。兩者相較,科幻對於一個民族科學精神的養成,有著異乎尋常的引導性意義。因為知識的傳承是同步遞減的,而靈魂的啟迪則會同步遞增。對現實的反思,對權威的批判,為看似天馬行空的科幻世界注入了關於人性和道德的嚴肅思考。

劉慈欣從不輕易浪費筆墨去寫那些感性個體,即使描寫也讓人覺得乾癟晦澀,這也是許多人詬病他的作品缺乏「人文關懷」的原因。無限接近的零度理性,摒棄「善惡論」,信奉「叢林法則」,欣賞機械文明齒輪咬合……什麼愛,什麼恨,什麼智慧,什麼詩意,什麼信念,什麼道德,什麼宗教,什麼文明,在劉慈欣的筆下都成了隨時可以捨棄的塵埃和彗尾。面對這樣一種赤裸裸的數學真理,對於習慣了模糊處理的中國人來說,無疑像吞下一根魚刺。

當然,劉慈欣也並不缺乏對微觀的描寫,他愛好粒子流的運行,電腦的虛擬運算,數理邏輯的線性辯證,星球毀滅後的末日描述。他寫得最好的地方,是用三維視角對四維空間的全景式描繪,從翹曲的空間如何一點點進入;是對文明被毀滅後的詳細解剖,像一個殘忍的變態狂面帶笑容對人類進行肢解。每每寫到這裡,他就開始暴走,開始癲狂,好像人類毀滅與他無關。他從容地直達理性與荒誕的終點,一千萬年的時間坐標被他一筆帶過,情人的相約則被魯莽的摔到光年的兩岸,剛剛建立的致命均衡立刻被無情撕毀——從來沒有什麼和平與友愛,從來沒有救世主,每個文明都是森林裡的獵手,每一個文明也同樣都是獵物——一些讀者難免抱怨作者為什麼這麼冰冷無情,因為在大劉筆下的,常常是超脫一切的冷冰冰的數學視角。

從《朝聞道》到《人和吞食者》,從《混沌蝴蝶》到《時間移民》,從《鄉村教師》到《中國太陽》,從《詩云》到《微紀元》,從《贍養上帝》到《贍養人類》,劉慈欣的創作正是依靠著一個個短篇的積累,才逐漸形成如今的宏大氣場,使中國新科幻發展有了堅實「基石」。劉慈欣依靠類型寫作給讀者帶來或雄渾或冷峻的美感,更承擔了傳統文學部分的批判責任,其中《贍養人類》對當代社會貧富分化的冷眼相看,重拾了俄羅斯文學帶給這個民族的深刻。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這些文字,都能讓一部分人在自由空間里呼吸吐納,重返當代思想文化最激蕩的風雲歲月。

中國奇幻作品遠比科幻作品要多,網路上動輒上萬的奇幻作品層出不窮,而真正的科幻作品屈指可數。科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是落寞的,像一個擁有極高智慧卻曲高和寡的面壁者。

於是我們知道,像大劉這樣的面壁者一定是孤獨的、特立獨行的、極具遠見的。

任何時代都需要面壁者,用他們的理性找到人類前行的密鑰,用他們的冷靜推動數學規律的進一步普及。科幻界有劉慈欣這樣的面壁者是中國人的幸運,歌者最後的嘆息也會讓爬蟲思考:我們將走向哪裡?


有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首先科幻在歐美那邊也不是主流,雨果獎也不是特別有名的一個獎。

中國缺少三體是事實,但是很多國家也都缺,不止中國一個。

科幻受到人吸引的緣故有很多:

首先我們看看文學分類,真實(這個真實代表科學性也就是可達成性,以下同義)的帶有展望就是科幻,但通常人們讀起來會很費勁,因為展望涉及到了未來的科技理論等

但是另一方面又是真實的,能夠看見的一個未來,而不像玄幻那類不可能發生。


從本質上來講,就是讓你爽了。

它多了一個創作的自由度,可以利用各種高科技,現實中不存在這些東西,起碼暫時是不存在的。

武俠也具有這樣的特點,也多一個自由度,那裡邊的人會功夫,所以會讓人爽。


推薦閱讀:

如果把《三體》三部曲改編成電影,劇情怎樣組織比較好?
三體中關於魚和水的描寫什麼意思?
《三體》中章北海在最後按按鈕的時候為什麼會慢了幾秒鐘?
如何評價托馬斯維德?
為什麼維德拒絕安裝義肢?

TAG:電影 | 科幻小說 | 科幻 | 科幻電影 | 三體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