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哪些非常實用,值得讓多數人都了解的心理學概念、理論?


Ten interesting things about human behavior

《有關人類行為的十個有趣現象》

By Suzanne L. Davis PhD

P.S 從我購買之日起這本書一直是免費,所以在看了以下書評想買來一閱的知友,只需要註冊一個英國亞馬遜(或許美亞也是可以的)的賬號,關聯自己的Kindle設備,然後點擊Deliver to my Kindle即可。

PP.S 此書甚薄,英語好的同學花兩小時大概就可以看完。

--------

Dr. Davis是科班出身的社會心理學家,普渡大學的心理系本科,在UIC(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拿的碩士和博士學位。在母校工作六年後,在UNI(北愛荷華大學)擔任副教授兩年。之後Davis博士就進了產業,不過和一般心理學家的「進產業」不同,有律師執照的Davis博士進的是律所,而且人家還是合伙人。在當律師的間隙,她還是一家健康諮詢公司的科研主管。除此之外,她也寫寫小說。據Davis博士自己講,寫這本書的初衷是回答,為什麼我要念心理學。

For everyone who asked me what I was going to do with a degree in psychology

其實我本來只準備簡短地介紹一下作者的資質,結果Davis博士豐富多彩的職業經歷著實讓我感到,哇。雖然我曾見過搖滾明星後來辭職作語言學家/社會學家(對就在我們學校。

--------

在前言中,作者簡明地告訴我們,這本書主要講三個問題:

  1. 十件人們常做的事情

  2. 人們為什麼做這些事情

  3. 人們做這些事情的意義

這十件事情涉及行為學研究的多個命題:

  • 人的行為和態度之間的關係
  • 人的行為/態度的不一致性
  • 道德評價的雙重標準
  • 為什麼人們喜歡八卦
  • 肢體語言能否傳遞有效信息
  • 獎懲措施對人的行為的影響
  • 路怒症是怎麼回事
  • 睡眠的意義

儘管對於這些宏大的命題作者多淺嘗輒止,但書中仍然引用了不少文獻資料(鑒於作者拿到博士學位的年份,所引用文獻也多是二三十年前的研究成果)。所以以知乎的標準來看,此書是一個很好的乾貨答案合集。這本書值得推薦的地方有兩點:

  1. 好的切入點:把心理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啟發興趣,並讓讀者明白心理學研究對現實生活的意義;
  2. 既有雞湯又有勺:在提出問題以後,針對問題提出專業的、有建設性的解法,立足於讓讀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行為,從而更好地生活。

下面我會挑本書中提及的有意思的理論/研究為大家作介紹。(覺得太長看黑體字就好)

--------

Cognitive dissonance

當我們的行為和態度之間出現不一致時,在心理上我們會經歷一個叫做「認知失調」的過程。大家愛舉的例子就是減肥。假設你正處於減肥期,本應少吃高熱量食品。但有一天你實在無法戰勝自己的慾望,吃了一個甜甜圈。這個時候你心裡除了後悔還是後悔。

Shame!

這種糾結的感覺,就是認知失調:你的態度(胖子不該吃高熱量)和你的行為(吃了一個甜甜圈)產生衝突,而要減少或者擺脫這種失調的不適感(Dissonance Reduction),你有四個選擇:

  1. 改變你的認知或行為:我以後再也不吃這種甜甜圈了,永不再犯!或者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我不減了我愛我自己!
  2. 通過調整不一致的認知來證明行為的合理:減肥這麼辛苦,我還是可以偶爾放縱一下的。
  3. 通過增加新的認知來證明行為的合理:為了消化這個甜甜圈,我今天多跑三圈!
  4. 忽視或否認和現有態度相違背的信息:其實甜甜圈也沒有那麼高熱量了啦

你的行為影響了你的態度。

有關「認知失調」的實證研究和爭論我在下面會一一介紹,這裡我們先討論一個問題:了解認知失調這個概念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影響?

Davis博士抓住了「認知失調」理論對心理科學的主要貢獻:提出了人的行為對態度轉變或持續的先行作用。簡單來說,就是相對於之前的態度先於行為的認識(有了某種態度才能執行某種行為),「認知失調」理論告訴我們,原來行為在某些條件下也可以先於態度(當我們做出某種行為之後對態度產生的影響)。那麼,如果我們要轉變我們對生活、對某件事情的態度,很好的方法就是:Just do it

You can learn to like something (or at least become more comfortable with it) by "just doing it" and continuing to do it, even if you initially don"t want to.

-- Ten Interesting Things in Human Behavior

圍繞著認知失調的實證研究主要有四個方向:

  1. Belief disconfirmation paradigm:信仰衝突研究,研究人們對與其信仰相衝突的信息是如何反應,如何處理的。
  2. Induced-compliance paradigm:誘導服從研究,在人們被要求做和其原有認知態度相衝突的事情後,他們的認知和態度會發生怎樣的轉變。
  3. Free-choice paradigm:決策後研究,在人們做出決策後,他們原有的認知/態度會發生哪些轉變。
  4. Effort-justification paradigm:心血辯護效應研究,人們自願在某件事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後,原有的對這件事情的認知會有哪些轉變。

和我們日常生活聯繫比較緊密的是2和4。

誘導服從研究聽上去壞壞的,其實就是很壞。實驗設計的核心就是,讓你去干一件很無聊的事情(比如說繞線)然後要求你去說服別人「其實繞線也很有趣啦」。一般情況下這種實驗會分出兩個對照組,報酬少的組A(1美元)和報酬多的組B(20美元)。實驗結果表明[1],相較於報酬多的組B,報酬少的被試反而對這項無聊的任務表現出更高的熱情和更積極的態度。太令人費解了。

但如果用「認知失調」理論就很好想通了。假設「人類會本能地尋求行為/態度的協調一致」這個大前提成立,那麼他們在遭遇「認知失調」時就會尋求減輕失調。對於報酬少的組A來說,他們的態度(繞線很無聊)和他們的行為(說服別人繞線很有趣)之間的失調無法通過外部力量(1美元的報酬)來緩解,這個時候他們就要尋求內部力量,即改變自己原有的認知/態度,來恢復認知平衡。相反的,組B的被試在面對同樣的「認知失調」時,他們可以通過外部力量(20美元的報酬)來證明自己的行為是有意義的,自己並沒有深井冰,那麼他們就不需要通過改變態度來恢復認知平衡。

同樣的,還有玩具剝奪實驗(好殘忍),這個實驗是為了研究兒童的自辯行為(Self-justification)[2]。所謂自辯,簡單來講就是證明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合理的。把四歲的小孩分兩組,分別放在房間裡面玩玩具。組A的兒童被告知,房間裡面有一樣玩具不可以玩,違反會受到嚴重懲罰;組B的兒童被告知,房間裡面有一樣玩具不可以玩,但違反只會受到輕微懲罰。在一段時間過後,兩組兒童均被告知,禁令解除,可以自由玩耍了。實驗結果表明,相比嚴重懲罰組的兒童,輕微懲罰組的兒童很少去玩那個曾被禁止的玩具。和上一個實驗的解釋相似,輕微懲罰組的兒童在面對想玩而又不得的「認知失調」時,外部力量(玩玩具會受到輕微懲罰)沒有強大到足以緩解這種失調,所以他們需要通過內部力量(主動地不去玩玩具)來證明自己行為的合理性(我之所以沒有玩玩具是因為我自己不想玩),從而恢復認知平衡。

心血辯護效應,其實中譯不如英文術語好懂,Effort Justification-- 為自己的努力尋找理由。研究人員把被試分為兩組,一組被試需要經歷嚴酷的考驗(severe initiation)才能加入某個組織,而另一組被試只需要經歷很溫和的考驗(mild initiation)就可以加入。實際上呢,這個組織非常無聊,可是經歷嚴酷考驗的被試在實驗後對這個組織的評價要顯著高於對照組[3]。研究人員用「認知失調」理論解釋這一實驗結果:實現某一目標所需的代價越大,這一目標在行為主體心目中的評價就越高,否則就會造成行為和認知/態度之間的失調。簡而言之,為了規避自我矛盾的情況出現,我們的認知有時會偏離實際情況,自己「欺騙」自己。

說完這些詭異的實驗,接下來我們就要討論最關鍵的部分:這些實驗,以及相應的理論有哪些現實意義?

首先在教育領域製造和消除認知失調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家長想要讓孩子養成某種(費時費力的)好習慣,不妨在最開始用上一點強迫,讓他們不得不持續地執行這件本不願做的事情。一段時間過後,他們對這件事情的態度會逐漸向著積極的方向轉變。這種方法和「心血辯護效應」是相對應的,即「如果我花費了時間精力去做某件事情,那麼它一定是有意義的」

我們順便也可以進行一下逆向思考,如果我們很看重某件事情,這件事情似乎對自己來說意義重大,有沒有可能是因為自己在進行「心血辯護」,而這件事本身並沒有那麼重要?我是很喜歡這樣的反思,在打破自己的行為定式和幫助自己跳出慣性思維方面,裨益良多

和「誘導服從研究」相對應的是一種減少獎勵的教育方法。誘導服從研究告訴我們,外在激勵和內在動力之間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係。如果做一件事情的外部激勵很大,那麼行為主體在外部激勵消失後會喪失繼續做這件事情的積極性。實驗表明,如果在幼兒完成拼圖後給一定的獎賞,他們對拼圖的興趣會遠遠低於沒有獎賞的對照組[4]。通過這一研究我們似乎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發:外在的激勵不足以讓我們對一件事情產生真正的興趣,內在的動力才是讓一件事情變得有意義的不二法門。

也就是說,我們要自發地去尋找一件事情的意義,而不是寄希望於外部的鼓勵

其次,「認知失調理論」在市場營銷領域也大有作為(所以社會心理學的學生要想進產業也可以考慮這個方向)。舉個例子,如果消費者在完成一次購買行為後,發現市面上同一產品還有更加低廉的價格,相信大家都不止一次遇到這樣的燒心情況,這種「燒心」的感受就是我們正在經歷的「認知失調」。為了緩解認知失調帶來的不適感,我們通常有這樣幾種方式,我稱之為「阿Q三招」。

第一招:a strategy of constant information,我翻譯為「持續搜尋有利信息」。也就是說,京東買貴了,某寶的價格不算數,還要去看看1號店,亞馬遜,蘇寧……如果這些電商的價格和京東比較接近,我們就可以安慰自己,某寶肯定質量不過關啦。

第二招:a change in attitude,我翻譯為「你開心就好」。哪怕本來是沖著便宜的價格來的,在貨比三家發現自己還是買貴了以後,我們可以安慰自己,哎呀質量最重要啦,買的便宜不如買的值嘛。

第三招:engage in trivialization,我翻譯為「得不到的就是不好的」。如果多花了錢,我們就可以告訴自己「錢不是最重要的,質量/時間/精力才是」,也就是降低金錢的價值,相應地提升品質和時間精力的價值。如果套餐不夠優惠,我們可以說服自己,那些套餐其實有隱形收費啦,還不如不要。如此種種,都是為了緩解自己的認知失調[5]。

那麼掌握了這些信息有什麼用呢?售後啊!實驗表明,如果一個顧客在購買了高於市值的產品後,下一次就不會再進行同樣的購買活動了(好像不需要實驗就可以知道)。那這個時候,商家就需要持續地告訴消費者:您的消費行為是非常理智的,您沒有被我們騙/宰。怎麼說呢?就從上述「阿Q三招」切入。告訴消費者,我們的質量過硬,您的錢沒有花在冤枉處(參見某東對待某寶);告訴消費者,錢是個王八蛋啊,用完了再賺啊,您的健康和時間是一去不復回的。

總之,要讓消費者心裡舒坦(消除認知失調)。

最後,「認知失調理論」在心理治療領域也有用武之地,比如說治療蛇恐懼症 ophidiophobia。心理醫生會讓病人參與一系列與治療恐懼症毫不相干的活動,但卻讓他們認為這些活動都是具有治療效果的。結果表明短期療效十分顯著[6],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心血辯護效應」的逆向作用:行為影響態度,進而影響行為。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社會比較理論」1954年由高產的社會心理學家Leon Festinger提出,認為「尋求準確的自我評價」(search for accurate self-evaluations)是人類的基本的內在需求。他認為,人們首先會尋求客觀的,非社會的評判標準,如財富。接著,在客觀的評判標準不可得的情況下,人們就回去尋求主觀的,社會的評判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同在社會中的其他人。第三,他提出,人與人之間進行比較的慾望,會隨著個體在觀點和能力方面差異的增大而縮小。也就是說,越不是一類人,越不容易放在一起比。他的第四個假設是,在能力比較方面存在著單一的、上行的比較動機,而這一動機在意見比較方面是缺失的;這種動機體現出個體積極的主觀願望。第五個和第六個假設分別是,在現實生活中,個人能力的提升總會遭遇這樣那樣的困難(所謂願望總是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而意見的改變相對自由。進而,當與他人的比較會帶來負面的、不愉快的情緒時,這種比較就會相應的減少,參考俗語:貨比貨該扔,人比人該死。第七,當一個以團體為單位的比較對象的地位和重要性提高了以後,趨同這一群體的壓力會增加。這個時候如果個體和這個受歡迎的團體之間的差異增加,個體會通過或說服他人或改變自己的途徑來減少差異,逐漸求同。當然了,隨著比較團體的相關性和重要性發生變化,和這一團體求同或求異的需求也會產生變化。想當年,殺馬特的髮型也是很流行的好不啦。最後,當團體中不同個體的觀點和能力存在較大差異時,處於團體中心位置的個體擁有更強的話語權:他們更傾向於去說服、改變團體邊緣的個體的意見看法;同時也不情願縮小個體之間的差距,也更不容易改變自己的看法。

這一套理論雖然在某些方面失之絕對(如後來提出的「自我增進功能」的社會比較,強調自我評價的雙重性作用,即即使已經通過客觀、非社會行評判標準進行了自我評價,確定了自身的某種屬性;個體還是願意進行社會性比較來獲得情感上的肯定和滿足),但還是能夠給普通人提供足夠多的啟發。在「Tabloids and reality shows can make us feel better about ourselves」(《閱讀八卦小報觀看真人秀會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一章中,Davis博士引入了「下行社會比較」的概念。這個概念由T.A.Wills在1981年提出,旨在描述/解釋人們在跟不如自己的人進行比較時獲得滿足的社會心理學現象。這種類型的社會比較其實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防衛,實驗表明,和優於自己的團體和個體進行上行社會比較的時候,評估人會降低自尊感;而如果進行下行社會比較,則反之。總而言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下行社會比較」有利於提升人的主觀幸福感(其實就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委婉說法)。

Davis博士進而指出,我們的大腦會本能地尋求舒適的狀態,哪怕這種幸福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呢。她不建議我們在生活中通過這樣不健康的阿Q做派來尋求自尊的提升,雖然時不時地我們不由自主地會這樣做(比如說看到別人發生不幸的事情去踏上一腳,頓時覺得更幸福了)。但如果我們能夠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做,在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有意地加以控制,不要讓比下有餘成為自己的精神食糧,這就已經足夠了。

References

[1] Festinger, L.; Carlsmith, J.M. (1959).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forced complian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58 (2): 203–210.

[2] Aronson, E.; Carlsmith, J.M. (1963). "Effect of the severity of threat on the devaluation of forbidden behavior".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66 (6): 584–588.

[3] Aronson, E.; Mills, J. (1956). "The effect of severity of initiation on liking for a group" (PDF).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59: 177–181.

[4] Lepper, M. R.; Greene, D. (1975). "Turning play into work: Effects of adult surveillance and extrinsic rewards on children"s intrinsic motivation" (PD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1: 479–486.

[5] Mullikin, Lindsey J (2003). "Beyond reference pricing: Understanding consumers" encounters with unexpected prices". Journal of Products Brand Management12 (3): 140–153.

[6] Cooper, J. (1980). "Reducing fears and increasing attentiveness: The role of dissonance reduc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7: 452–460.


作為資深心理學愛好者,乾貨多少還是有一點的。

答案不定期更新。

===================================================================

人際交往:

被洞悉錯覺:高估他人對自我內心的覺察程度(2015年7月5日更新)

人們往往會高估他人對自己內心狀態的洞察能力,得到與現實不相符的結論。被洞悉錯覺(Illution of Transparency)就是指這種人們過高的估計他人對自己內部信息的洞察水平而產生的被看透的錯誤知覺。如,在演講的時候,演講者往往會因為緊張而傾向於高估觀眾看透其內心的緊張程度, 從而更加緊張。

當人們想要向他人隱藏自己的內心想法時,如緊張、撒謊的時候會高估他人對自己內心的覺察程度,出現被洞悉錯覺。當人們試圖向他人傳達自己一些想法(如觀點、愛)的時候也容易高估他人對自己意圖的了解程度而產生被洞悉感。

被洞悉錯覺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人際知覺偏差, 對人際交往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TA溝通分析:從溝通分析學派談有效的溝通

在溝通的時候,我們都帶著各自過去的經驗;也因為這樣,每個人的認知並不相同,常常會用自己的經驗來解讀對方所說的話,產生許多的誤會。在一方釋放的溝通訊息,不斷被另一方打槍時,釋放訊息的一方就很容易陷入一種不理性的、情緒化的狀態。因此,讓雙方處在同一個溝通平台上,了解彼此處在什麼樣的自我狀態,就變得非常重要。根據溝通分析學派的看法,每個人都有三種不同的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狀態;不同狀態間的溝通模式可以則分為三種──互補溝通、交錯溝通、曖昧溝通。雙方的溝通,最重要的就是能否創造互補溝通,而要創造一段互補溝通,雙方都是有責任的。

工作學習

應用行為分析:邱佳:應用行為分析幫你抵抗懶惰大敵

視頻封面邱佳:應用行為分析幫你抵抗懶惰大敵視頻

啟動效應:看一眼「思想者」,你也會變得愛思考?

先前呈現的刺激能對之後的行為產生無意識影響

兩性關係

你的另一半真的懂你嗎?:我「以為」我最懂你

交往中的情侶預測彼此心思的準確度高於隨機猜測,卻遠遠不及他們自認為的正確率。而且這種過度自信的程度,與兩人交往的時間成正比。情侶的交往時間越長,越認為自己了解對方。實際上,情侶的交往時間與正確率「完全不相關」。交往時間越長並不會讓情侶能更準確預測對方的想法,只是讓他們懷有自認為更了解對方的錯覺而已。

如果我正享受幸福,請別離開我 / 當一切風景都看透,你是否願意陪我看細水長流? / 第四種說話之道 (2015年7月13日更新)

經驗說:好的伴侶能夠在聽到壞消息時及時給我安慰。

實驗說:能否對你的好消息給予積極而有建設性回應,比對壞消息的安慰更能決定你們關係的質量

正向事件的互動,比起負向事件的互動,更能決定一段關係的好壞

通過觀察一對伴侶對彼此的說話方式,就能預測他們在四年內會否分手,正確率超過83%。最需要觀察的關鍵點,並非「伴侶受挫時,你如何安慰」,恰恰是「在你的伴侶心花怒放時,你如何應對」。

愛情三角理論:愛情三元理論——情,性,諾

如何挽回一段關係:關係中的爭執與修復

信息處理

沉沒的螺旋:論網路時代下的「沉默的螺旋」(2015年6月28日更新)

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並且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极參与進來,這類觀點也就會被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時(有時甚至會遭到群起而攻之待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結果呢?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循環往複,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發展過程。

倖存者偏差:簡介「倖存者偏差」(2015年6月28日更新)

人們往往給成功者戴上光環,以為他們的行為導致了他們的成功,其實也有可能他們的做法是錯的,只是倖存下來了而已。因為沒有倖存下來的人可能做法是一樣的,只是沒有機會出來講(哪怕講了也不會有人聽)。

為何人們普遍覺得「秀恩愛,分得快」?因為那些不秀的,分也會分得悄無聲息,你壓根不會知道。

知識的詛咒」 :為什麼給人指路那麼難?

一旦我們了解了某事,我們就很難領會他們在未知者眼中的樣子。

大眾為何迷信權威:人天性容易相信專家?

造謠動動嘴,闢謠跑斷腿:為什麼人們寧願相信謠言?

別指望通過刷知乎學習,千萬別:上網搜索後,人們以為自己更博學?

自我認知

被洞悉錯覺:高估他人對自我內心的覺察程度(2015年7月5日更新)

人們往往會高估他人對自己內心狀態的洞察能力,得到與現實不相符的結論。被洞悉錯覺(Illution of Transparency)就是指這種人們過高的估計他人對自己內部信息的洞察水平而產生的被看透的錯誤知覺。如,在演講的時候,演講者往往會因為緊張而傾向於高估觀眾看透其內心的緊張程度, 從而更加緊張。

當人們想要向他人隱藏自己的內心想法時,如緊張、撒謊的時候會高估他人對自己內心的覺察程度,出現被洞悉錯覺。當人們試圖向他人傳達自己一些想法(如觀點、愛)的時候也容易高估他人對自己意圖的了解程度而產生被洞悉感。

被洞悉錯覺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人際知覺偏差, 對人際交往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認知失調:如果你喜歡的人和你討厭的人來往,你會學著喜歡那個原本討厭的人嗎?

自我決定論:條條大路通幸福,才怪

中二是病,得治:生活通常比你想像得更平淡

社會/道德

責任分散/旁觀者效應:路人漠視被撞女童,這也是人性?(2015年6月28日更新)

由於有他人在場,導致個體在面對緊急情境時所需承擔的責任相應減少。


先拋出一個小問題,假設你是一家雜誌社的銷售總監,目前公司可供客戶選擇的方案有兩個:

  • A方案:雜誌的電子版,59元/年

  • B方案:雜誌的紙質版+電子版,125元/年

兩種方案的客戶各佔50%,不過由於第二個方案的利潤較高,你在考慮如何提高B方案的比重,該如何做?

面對這個問題,有些人可能考慮的是4PS,即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等等方面的內容,但認知心理學家和行為經濟學家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加入一個誘餌:

  • A方案:雜誌的電子版,59元/年

  • B方案:雜誌的紙質版+電子版,125元/年
  • C方案:只有雜誌的紙質版,125元/年

這是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研究,最終結果是:選擇A方案的有16人,選擇B方案的有84人,選擇C方案的有0人。選擇B方案的人數大幅增加

這就是誘餌效應(decoy effect),就是指人們對兩個不相上下的選項進行選擇時,因為第三個新選項(誘餌)的加入,會使某箇舊選項顯得更有吸引力。被「誘餌」幫助的選項通常稱為「目標」,而另一選項則被稱為「競爭者」。在這個題目中,被C方案幫助的B方案就是目標,而A方案就是我們要打壓的競爭者。

誘餌效應成立的條件:目標與競爭者各有優劣,誘餌與競爭者也各有優劣,但是誘餌在各方面都比目標差,這樣就能吸引消費者選擇「目標」。

誘餌效應依賴的是人們的比較心理,這種現象目前是非常普遍的,大家是否留意過這些問題呢?比如交作業的時候,把成績較差的同學的作業擺在自己前面。這在商業活動中就更常見了,如手機套餐的價格和內容設置。

你選擇的是最適合你目前需要的那一款產品嗎,還是在奸商的忽悠下,選擇了你自己以為最合算的?


推薦《社會性動物》,可以解釋大部分生活中人們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看問題看本質嘛。

下面是這本書的筆記共參考

1 事後聰明偏差:一旦知道了某個事件的結果,人們傾向於高估自己的預測能力。

2 阿倫森第一定律:做出瘋狂舉動的人未必瘋狂:人們在解釋令人討厭的行為時,傾向於給作惡者貼上標籤,由此而將這個人從「我們這些好人」中排除。

【從眾】

3 從眾:由於受到來自他人或者群體的真實的或者想像的壓力,一個人的行為或意見發生了改變。出現從眾的原因有兩個,一個事他人的行為可能使我們確信自己的判斷是錯誤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可能希望在群體中逃避懲罰。所以,對於同一問題,最初的回答者的動機是希望自己作出正確的判斷,而別人的最初動機是希望贏得他人的好感。

4 從眾的減弱: 個人的私密性越大;群體成員中有一個人做出了不同於多數人的錯誤回答;引導ta事先做出表態;

5 易出現從眾現象的群體:a 由專家(權威)組成 b 其成員(無論從個人主義,還是從集群主義上意義上看)對個體是重要的(比如你的朋友) c 成員在某一方面和個體是類似的(比大多數人都是白人)。

6 當事實本身不清晰的時候,其他人便會成為信息的主要來源。如果我們置身於一種不確定的場合,這是我們只能依據他人的行為去行事,那麼再隨後出現的類似的情景時候,無須暗示,我們便會重複剛剛學到的行為。

【對社會影響的反應】

7 依從,表示一個人為了獲得獎勵或者避免懲罰而做出的某種行為。一個人的行為的持續時間與他所得到的獎勵承諾或者所面臨的懲罰威脅同樣長。時間最短,關鍵詞權利。

8 認同,表示個體希望與影響施加者保持一致,而對社會影響產生的某種反應。我們採取特定的行為方式,僅僅是因為這種行為方式能使我們與所認同的另一個(或一些人)建立起令人滿意的關係。關鍵詞,吸引—被認同者所具有的吸引力。

9 內化,影響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應,一旦將他人信念內化,這種信念就會與它的來源沒有任何關係,並且變得非常不容易改變。關鍵詞:可信性

10 依從,認同,內化的關係:當個體與最早引起依從行為的個人或群體就繼續相處做出堅定的承諾時,依從的持續時間就增加。在做出依從行為的的時候,如果我們在這種行為或者這種行為的後果中發現,即使引起依從的原因(獎勵或懲罰)不再出現,繼續這種行為也是有價值的,依從行為本身不能夠產生持久的行為,但它卻有可能為那些能夠產生產生較為持久效應的事件的出現創造條件。

【旁觀者】

11 旁觀者效應:其他的旁觀者在場會抑制人們採取行動。如果人們意識到其他人也目睹了這一事件,每個人所感受到的責任就會擴散。

12 如何提高人們助人為樂的傾向?首先,讓人們確信面臨的狀況是緊急事件。下一步,承擔個人的介入責任,當旁觀者沒有假定他人會去行動從而降低自己的責任感時,他們更可能去幫助他人。如果人們確信自己所付出的真的有用,他們就會去幫助他人。

【大眾傳播、宣傳語說服】

13 媒體的情緒感染:媒體對某件負面事件的報道可能會引起類似事件的發生,這源於群眾的盲目模仿行為。儘管媒體並非有意,但是媒體對報道重點的選擇使得媒體可能決定隨後發生的事件——而不僅僅是對事件的報道。

14 說服的兩種途徑:

1) 中心路徑:對觀點加以權衡,對相關的事實或數據加以考慮,在對問題進行系統的基礎上作出決定。

2) 邊緣路徑:沒有經過多少思考地依據那些簡單的、往往不太相關的線索對觀點作出正確、錯誤或吸引的反應。

3) 一個好的廣告,它不僅會吹捧自己的性價比、擔保,而且會利用酷斃的廣告詞進行推廣。充分運用了兩種路徑

15可信性:

1) 我們的意見會受到那些可靠而且值得信任的人的影響;

2) 如果一個宣傳者所堅持的立場與ta的個人利益想法,可信性會增加

3) 如果一個宣傳則看起來並不試圖影響我們的意見,可信性會增加

4) 如果我們喜歡並且認同某人,那麼再不太重要的觀點上,我們可能會忽略正當性而受其影響;甚至我們明知對方試圖影響我們或者想從中獲利,我們仍會接受其影響

16 宣傳:

1) 那些主要接受情感信息的人,比那些主要接受邏輯信息的人更經常投票給那些宣傳信息中所支持的候選人

2) 一個人受到來自宣傳的驚嚇越大,ta就越可能採取積極的預防行動

3) 自尊心高的人最有可能被高度的恐懼所打動

4) 與那些一致性的統計證據相比,個別例證更容易打動人

5) 宣傳者如果提及反對者的觀點會增加可信

17 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1) 首因效應: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2) 近因效應:人們最後聽到的論證會對他們產生特別的影響

3) 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相互抑制,關鍵在間隔的時間長短。不同的兩個人短時間內先後給群眾做演講,應選擇率先演講,這時首因效應大於近因效應。反之如果演講間隔幾天,應選擇第二個演講

【社會認知】

18 選擇性注意和選擇性記憶:人們傾向於關注那些對他們有吸引力和那些成功的例子

19 認知的局限:人們總會儘力保存自己的認知力量。考慮到我們處理信息的有限能力,我們會試圖採用複雜問題簡單化的策略。在採用這個策略時,我們活著忽略掉一些信息,以減輕我們的認知負擔;或者「過分利用」一些信息,以便不再去尋找更多的信息;或者因為感到幾乎已經足夠好,而情願接受一種不太完美的選擇。

20 參照點與對比效應:所有的判斷都是相對的,對象的好壞,取決於它與什麼東西向比較。當人們將某一個認知對象與同它類似但不如它好的東西相比時,會強化該對象的評價。房產商利用一套破敗不堪的房子來讓人們對其他房子產生高的評價。

21 我們如何解釋社會事件,往往取決於我們當前所考慮的事情,以及我們理解事物所採用的信念和範疇。這些事情可以通過啟動來誘發:最近出現的或者被頻繁激發的想法更可能出現在腦海中,因而被用於解釋社會事件。

22 決策的框架影響我們如何解釋世界,比如人們對損失的厭惡感的這個框架會讓他們做出一些非理性選擇

23 信息的先後次序同樣影響人們如何解釋社會生活,我們最先對一個人的了解會讓我們對這個人的判斷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首因效應)。信息量同樣會對我們的社會認知造成影響,中性的或無關的信息會弱化判斷或印象的趨勢(稀釋效應),比如一位不受歡迎的人可以通過一些不相關信息來降低自己的負面印象

24 攜帶型判斷:一種心理捷徑,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1) 產生條件:沒有仔細思考,信息量過剩,信息量不足,需要權衡的問題不重要

2) 代表性攜帶型判斷:我們會從兩個對象的相似性判斷兩個對象一樣

3) 易得性攜帶型判斷:我們會根據輕易想到的實例進行判斷(偏見:我們容易想到的並不能夠代表整體的印象)

4) 態度攜帶型判斷:對某人的整體印象會對判斷造成影響(光環效應),幾乎我們每個人都傾向於過高估計人們在每一個問題上贊同自己的比例(錯誤一致效應)

25 分類與社會定型:

1) 自證預言:對某人的的預期或定型引導人們採取一定方式對待他人,使他們證實自己預期的過程

2) 虛假關聯:我們常常認為兩個實體之間應該存在的某種聯繫,實際上並不存在。然而,虛假關聯大大強化了我們最初的定型,我們的定型導致了我們看到了某種關聯,而這種關聯似乎又提供了證據,證實最初的定型是正確的

3) 內群體—外群體效應:人會將人群分為內群體和外群體兩部分。我們傾向於將外群體的成員,看得比我們自己的群體有更多的相似性(同質性效應);從任何維度上看都感到自己的群體更好(內群體偏愛)

26 記憶

1) 重構性記憶:重建記憶的過程中,將零碎的事件加以過濾和改造。我們的記憶會受到一些具體事情的影響,引導型的問題會影響著人們對所發生的事情的記憶

2) 自傳式記憶:當記憶的內容是一些突發性事件時,它可以被重構,將與我們自身有ugande連貫一致的記憶、情感和信念結合在一起,並形成一個協調一致的整體。因此,我們的記憶以這樣一種形式被歪曲:它們會適應我們隊自己的總體印象

3) 虛假記憶綜合症:大多數人會將所植入的記憶,吸收到它們自己的經歷之中,會添油加醋地增加一些細節,而且會確信這些事真的發生過——而實際上,它並沒有發生。

27 人類認知的保守性:

1) 證實偏差:人們總是傾向於尋求對最初的印象或看法加以驗證。

2) 事後聰明者偏差

3) 人類認知傾向於保守,我們會儘力去保護已經形成的認知,去維護我們先前存在的知識、信念、態度和定型,這也有好處,它可以讓我們將所感知到的社會生活,視為一個連貫而且穩定的空間

4) 如何避免認知保守性的消極後果:

a 提防那些試圖影響你對情境加以分類或界定的人

b 儘力採用多種途徑對某個人或事件加以分類和描述

c 儘力將個人以及重要的事件看作獨特的

d 在形成某種印象的時候,要考慮你犯錯誤的可能性

28 社會解釋中可能出現的三種偏差

1) 基本歸因錯誤:當描述和解釋社會行為的原因時,與情境和環境性因素地 影響相比,人們會過高估計人格和氣質因素的重要性

2) 行動者-觀察者偏差:行動者傾向於將他們自己的行為歸因為情境性因素,而觀察者則傾向於將同樣的行為歸因為行動者穩定的人格因素,換句話說,我們會作對自己有利的辯解,即採用情境性原因來解釋自己的行為。但是,當我對你的行為作出解釋的時候看好,就會出現基本歸因錯誤。

3) 行動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環境以及過去的經歷;ta可能對導致自己行為的因素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具有特殊的體驗。相反,觀察者的注意力幾乎總是集中在行動者身上;因此,觀察者可能並不知道行動者做出某種行為的歷史和環境原因

4) 自我中心思維:大多數人傾向於更多地將自己視為事件的中心,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持自我中心思維的人在回顧以往的事件時,把自己看的就像一位主要演員,影響著事件的進程和他人的行為

5) 自利偏差:對自己的成功進行性格歸因,而對自己的失敗進行情景歸因。當一個人感覺受到威脅或者看到了獲得積極的自我形象的機會的時候,容易發生自利偏差

29 自我辯護:當人們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只要有任何可能,都會儘力讓自己(或者他人)相信所做的事情是合乎邏輯的、合理的。

30 認知失調:一個人的行為與自己先前一貫的對自我的認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積極的自我)產生分歧,從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時而產生的不舒適感、不愉快的情緒。為了較少認知失調,人們可能會事實進行歪曲從而減少失調

31 人類做出一項決策後,尤其是那些困難的決策,或者牽涉到大量的時間、努力或者金錢的決策,人們幾乎總會體驗到某種失調。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們所做出的選擇很少是十全十美的,而人們所拒絕的選擇很少是一無是處的。

32 等門檻技術:通過要求幫小忙來促使人們同意提供更大幫助的過程

【喜歡、愛與人際敏感性】

33 人際吸引可以概括為:我們喜歡那些只需付出最小代價便可以給我們帶來最大獎賞的人

34 假如我們不能對構成獎賞的內容做出清晰的界定,一般 獎賞—代價 理論便會喪失它的許多價值。

35 假如希望某個人喜歡自己,你就要努力去讓他提供幫助,而不是去向他提供幫助

36 出醜效應:儘管能力超群會使我們顯得更具有吸引力,但一些失誤跡象也會令我們的吸引力更上一籌。

37 來自漂亮女性的負性評價對一個男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男性希望有機會再次交往以改變她對他們的看法

38 一個人的外表吸引力不僅會影響到人們對ta的評價以及人們受ta影響的程度,而且還可能改變人們對那些與ta有關的人的看法。

39 那些自身具有安全感的人,不太可能去接受某個不期而遇的人主動示好

40 如果你對一個人的了解只是他對一些問題的看法,那麼他們和你的看法越是相似,你對這個人就越喜歡

41 錯誤信息會導致自證預言,那些被告知被人喜歡或者不被人喜歡的被試者的行為,引起他們的搭檔做出相應的行為;然而,這些搭檔實際上根本沒有對他們表現出喜歡或者不喜歡


昨天剛好翻譯了一篇博士生的自述,看到一個有趣的心理現象:冒名頂替綜合症(Impostor Syndrome)。

百度百科的解釋: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GeorgiaStateUniversity)的研究者發現,在接受他們採訪的那些成功成年人中,有33%的人感覺自己的成功不是理所應得的。獲取自信有時候會很難。「冒名頂替綜合症」意味著患者會選擇放棄重要的職業機遇,從而對他們的財務和個人造成傷害。

Impostor Syndrome is a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in which people are unable to internalize their accomplishments. Despite external evidence of their competence, those with the syndrome remain convinced that they are frauds and do not deserve the success they have achieved. Proof of success is dismissed as luck, timing, or as a result of deceiving others into thinking they are more intelligent and competent than they believe themselves to be. Notably, impostor syndrome is particularly common among high-achieving women. 維基百科的解釋。

下面來自於我翻譯的論文,很粗糙,請見諒:

「在博士期間,我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持續產生的一種錯覺,這種錯覺不斷暗示我所做的還不足量也不足夠優秀。在我的博士研究生時期結束前六個月,有朋友給我發了一篇文章。多虧了她,我明白,這種心累的感覺被稱為「冒名頂替綜合症」,而且在學術界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幾年後,我仍然頻繁的會有這種感覺,但我可以識別出它們,並嘗試著克服這種感覺。有意思的是,當我做為太空工程師時這種感覺消失了,而當我回到我的天文領域時這種感覺又出現了。

這種感覺與失望感很相似。為了取得不錯的成果,你必須變的非常努力。這方面有一個簡單的例子:很多時候,當你產生了一個問題,而人家恰好也有答案,因為害怕到處去詢問讓別人誤認你不夠格,所以你繼續獨自工作,花更多的時間去解決那些在別人的幫助下能迅速被解決的問題。在這裡我們不討論那些能使人從冒名頂替綜合症的狀態轉向高效思維的腦力工作。

我現在在做一個關於冒名頂替綜合症的研討會。我總是驚嘆於在學術界患有此症的人數(我不是在談論一個百分之幾,我說的是百分之幾十的佔比)。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知道這種心態的名稱,並認識到像一個冒名頂替者並不意味著你就是個騙子。

成為科學家到底意味著什麼?當成為科學家時我們是什麼心理?我們的工作涉及到我們貫以依賴的天性,也涉及到了我們的科研環境:缺乏自信,孤獨感,不斷克服困難以及被卡住的項目......所有這些問題都不是學術界特有的。所有的問題都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發生在任何地方。但是,做科研意味著,我們會經常遇見這些問題。為什麼不把解決這些問題作為我們工作的一部分,作為一個整體團隊的一部分,而不是讓年輕科學家獨自面對這些問題呢?

科學家所做的事情很少有在流行文化被描繪的。當我剛開始研究時,我陷入一個未知的、嶄新的世界。對於資深的科學家來說,這樣的學術環境是很習以為常的。但是對於年輕的科學家來說並不是這樣。在我的博士期間,我看到了許多在學術界的朋友苦苦掙扎。他們感覺很孤獨,沮喪,有時還面臨著心理健康問題。

每一個學術位置都不缺候選人,所以這種情況暫時還不能被改變。因此,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讓學術改變我們的文化從而使這些問題變得公開化。在某些環境中,篩選過程的一個部分是關於克服心理障礙。那麼,我們將如何選擇最好的科學家?」

「我在這裡討論的問題有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認為自己不夠優秀。我本來應該更加遵守紀律。我的研究生時期應該學習更多東西。我不是激情不夠激情。學術界是一個艱難的世界,適合堅強的人,但我不是其中之一。我抱怨我的環境,但真正的問題是我。

相信我,這些想法不斷出現在我的腦海里,也許它們是真理。也有可能是謬誤,因為很多年輕的科學家經歷了類似的困難與痛苦,不是因為他們在本質上是不稱職的研究者而只能應該離開,而是因為我們需要將學術文化轉向更具包容性,以更加多樣化的文化,而不僅僅需要堅韌如岩石的科學家。」

原文鏈接:

Research, frustration and moving forward


感謝大家的贊和留言,並對那位匿名的用戶說聲抱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手機用戶的原因,未能看見您的留言。

感謝那位提到"腳鏈拴小象"故事的用戶提醒了我,外加今日剛好與母親探討"沒想法的子女和操辦一切的父母,誰成就了誰",讓我想到"習得性無助"在教育方面的一些現象。故此決定再來說說:

比如,傳說中的"媽寶",啊不知道這個詞可不可以這樣用,就是那種父母為其操辦一切的孩子。因為父母為其操辦一切,包括替代他處理他本該自己處理的難題和挫折,還有最常見的幫其設計好人生,比如常見的父母希望子女學xx專業,以後出來就找xx工作,恨不得連對象都幫其找好。於是呢,這樣的孩子會出現一種"無能"的現象。往往沒有想法,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不會有夢想。為什麼呢?因為長久以來這些"功能"顯示無效,就像那隻狗初期的掙扎一樣,是無效。於是,讓他們覺得有這些想法都是"沒有用的"。嗯,你,我,他,她,它,說不準在不同方面都會陷入這樣的一種"無助環境",不管是思維還是生活能力。

那麼~我們來探討如何破除!

和之前說的一樣。千萬千萬千萬要提醒自己——我行!

換而言之——不要放棄治療。

如果你真心想走出這個困境,比如,(僅僅一個可能性的建議)你可以站在你的父母面前,感謝他們的養育和栽培,並告訴他們你想負責自己的人生。當然啦,這不只是讓你說說而已,你得去做,得真的去負責,得開始思考。那麼久沒思考要思考肯定很痛苦。但你必須得思考。

要突破"習得性無助",需要付出很多"代價"這是肯定的,可能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很痛苦。但在那之後,會像鳳凰涅槃那般重獲新生!

以上。

——————————以下為之前的原文

習得性無助。

簡單說來這個實驗就是把一隻狗扔籠子里關著,然後電擊它。因為籠子是關著的所以它逃不走。久了以後電擊它,它就不再反抗了,感受到了"無助"。再後來,就算把籠子打開,它也不反抗,就算被電死也不會反抗。因為"沒有辦法解決"這個思想根深蒂固。也就是說,這份無助感是後天習得來的。

同樣,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類似的情況。比如,一個人一直經歷失敗,可能他就不再努力了。因為他就像那隻狗一樣,覺得努力是沒用的。於是就讓自己墮落下去

嗯,當然還有很多很多情況。

所以,我們也可以利用一下這個理論。作為旁觀者,我們知道,如果那隻狗在後面發現環境有所改變,發現籠子已經被打開,它就能出去了。

因此,當你覺得眼前的困難是沒有辦法解決時,不如先不要下"沒有辦法"這個定論,不要過早放棄,不要自暴自棄,冷靜下來看看周圍的一切,問問自己所經歷的到底是什麼?真的是不能解決嗎?過去不能解決的問題現在依舊不能解決嗎?

習得性無助無處不在,習得性無助害人不淺,習得性無助必須破除。

以上。


自我服務偏見。

~~我從來都認為,自己是人群中最不容易受到自我服務偏見影響的人。

~~~~~我是追求完美所以無法更新的分割線~~~~

結合時事說一點。

前些天的粉塵爆炸事件里,很多網民的評價不是同情,卻是指責受害者。這種指責背後的邏輯之一就是~他們很傻,所以受傷,我很聰明,所以沒事。

大部分人都會覺得自己比在平均線上掙扎的普通人強。~自我服務偏見的根源是人們總是傾向於維持自尊,不僅要維護別人心目中的形象,更要維護自己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有研究稱抑鬱症患者看待事物更加準確。是因為他們受到自我服務偏見的影響更小嗎?


說個比較冷門的,學習心理學期間最喜歡的一個心理學實驗——托爾曼的潛伏學習實驗。

潛伏學習(或潛在學習)是托爾曼提出的一種學習現象。它是指未表現在外顯行為上的學習,亦即有機體在學習過程中,每一步都在學習,只是某一階段其學習效果並未明確顯示,其學習活動處於潛伏狀態。

1930年托爾曼等人設計了一個實驗,研究白鼠學習迷津過程中食物對學習的作用。他將白鼠分為三組:甲組不給食物(無食物獎勵組);乙組每天給食物(有食物獎勵組),甲、乙均為控制組。丙組為實驗組,開頭10天不給食物,第11天才開始給食物獎勵。實驗結果,乙組有食物獎勵,逐漸減少錯誤比甲組快,但實驗組丙自給食物獎勵後,其誤下降比乙組更快。他由此得出結論:丙組在開頭10天的練習中雖不其食物,但在每次練習中同樣地探索迷津的每一部分,形成了認知地圖,不過未表現在外部行為中而已。托爾曼把這種現象稱為潛伏學習。它的效果正是有機體在追求目的時運用已有認知的結果。

每次在我努力卻看不到結果或是迷茫中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我都會回過頭來看一下這個實驗。


這條挺實用的。

有個心理學專業的朋友告訴過我,當你被車撞了或是別的情況,急需路人陌生人的幫助時,盡量不要喊什麼來人吶,救我啊之類的,記得指著一個對象,加一個準確的主語。如指著人群中那個看起來可信的人,喊:那個戴眼鏡的兄弟,過來幫我一把,我怎麼怎麼樣了。

記得他說的是 旁觀者效應 ,不考慮雷鋒在場的情況,就是在人群中,責任會被分散,每個人都不想負責,憑什麼要我來?但當你指定了一個人,他在道德壓力和周圍人群的壓力下,會不得不過來幫你的。


巴普洛夫條件反射理論

行為主義的理論基礎,心理學中最生理學的理論。告訴我們一個你不願承認的事實,你的行為很大一部分都是被控制的。看美食流口水,聽音樂會感傷,聽到段子哈哈哈,看到廣告買買買。只要有被你接受的條件並且不斷重複,你就會做出該條件下的反射,即他人操控的行為結果,(流口水的汪星人早已經看透了一切)。

羅傑斯共情理論

心理諮詢師怎樣幫助一個人擺脫心理困惑,給他釋夢還是替他出主意?羅傑斯告訴我們共情的道理。即助人自助,授之以漁。真正的共情很難做到,你需要融入對方獲得他的體驗並且對其體驗做出全面分析最終用自己的共情影響對方認知最後還要順利從對方的體驗抽離出來。對於普通人只需要明白一點就好,已所欲或不欲,都慎施於人。翻譯一下就是,你行你上不行別逼逼。

關於性格的一系列理論

性格或者說氣質的討論,在心理學界的爭論從未停止。天生的還是習得的,到底和生理有沒有關係,和外太空事物到底有沒有關聯。這都是一直在研究的事情,只要研究不停止,我們就更加了解自己,這個世界就能對處女座少一些惡意,多一些關愛。


最近正好在做一本名叫《100 Things Every Designer Needs to Know About People》的書的筆記,該書的作者Susan Weinschenk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心理學博士以及現役的用戶體驗專家。這本書的中文譯名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這個譯名和英文原題的意思還算比較接近,但我不喜歡封面上用紅字強調的「心理學」,因為我認為這本書達不到心理學專著的層面,而作者的原題其實也只是很實誠地說是「things about people」。

不過,雖然不能把這本書當成心理學專著來看,但它起碼要比起市場上流通的許多流行心理學的書要有價值許多。即使讀者不是設計師,從這本書中也能收穫一些良性的、靠譜的關於「人」的知識(英文原題的本意)。基本上書中的每一條簡單的理論,作者都從學術研究中找到了一些支持的論據。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理論都能達到定論的高度。對於心理學,「定論」總是極其罕見的。

在下面的內容中,我按書本內容的原有順序和原有標題,將書中我認為值得一提的內容盡量精簡列出。這樣做的原因是,這本書雖然有翻閱的價值,但是其中部分內容的結構鬆散,有一些內容與當前主題沒有強聯繫的內容也被糅雜了進去,因此我認為「過濾」是有必要的。書中提到的一些老生常談的內容,或者一些比較為人熟知的內容,比如「格式塔原則」、「基本歸因錯誤」之類的,我只一句話帶過。書中一些我認為值得懷疑或者有誤的內容,我會在題目中標註出。我不確定我這種「過濾」他人出版物然後在知乎上發表的行為是否適當,如侵犯了出版者的相關利益,煩請告知。

以下正文內容,如無耐心一一細看,可以只關注字比較多的小節。

1. 人如何觀察

1.1 眼見非腦見

以學術術語來說,這一小節所講的內容就是我們通常所言的「自上而下的加工」。作者所舉的例子都是常見的視錯覺效應、格式塔原則的樣例。並且該小節還強調了大腦對視覺接受的刺激的整合作用。

1.2 整體認知主要依靠周邊視覺而非中央視覺

各種關於視覺研究的文獻都會提到,我們人眼的視覺細胞由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組成。視錐細胞大多位於視網膜中央凹處,而視桿細胞則主要分布在外圍;視錐細胞具有高精度低敏度的特徵,而視桿細胞具有高敏度低精度的特徵。而我們人眼中的視桿細胞的數量(億數量級)要遠高於視錐細胞的數量(百萬數量級)。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周邊視覺的影響可能會比中央視覺的影響還要大。

作者還舉了一個很實在的例子:我們在瀏覽網頁時,很容易被屏幕角落處的閃動廣告給分散注意力。周邊視覺的高敏感性用進化心理學也能解釋:人類的祖先必須利用周邊視覺判斷是否有危險接近。一個有趣的實驗室是,Dimitri Bayle(2009)發現讓被試觀看位於中央視覺區域或周邊視覺區域的恐怖照片時,被試杏仁核(產生恐懼情緒的腦區域)的反應速度在照片位於周邊視覺區域時要更快。

周邊視覺的敏感性在我們對整體場景的識辨上起到關鍵作用。

1.3 人在識別物體時會尋找規律

這一小節所講的其實就是格式塔原則,比如接近律原則。這一小節還提到了「幾何離子」理論,認為人通過一些基本形狀來識別物體。(有待考究)

1.4 大腦有專門識別人臉的區域

這一小節中提到了「梭形臉部區」(FFA,Fusiform Face Area),該區域由Nancy Kanwiyher(1997)發現,可以讓人臉識別繞過通常的視覺解析渠道,從而得到更快的識別。

眼睛在人臉中有特殊的地位。Chiristine Looser和T.Wheatley(2010)向被試展示了一系列由真人臉轉變為假人臉的連續照片,結果發現被試者主要依據圖上的眼睛來判斷眼睛的真假。

作者還講了一點其實和人臉識別無關的人類習性:人會不自覺地看向別人的眼睛所看向的方向。而在研究注意的試驗中,看向某個方向的人眼圖案也是一種常用的symbolic cue。

1.5 略微側向俯視是想像物體的標準(質疑)

這一小節的內容如題目所述,作者舉的例子是一個環遊世界的學者所發現的: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畫咖啡杯的時候都傾向於用側向俯視圖。這個結論很自然地會被人質疑,因為我們會覺得人們通常看咖啡杯的角度就是略微側向俯視的。作者對此的反駁是,研究還發現人們在識別貓狗時也是在側向俯視的時候最快。可我們平常看貓狗的視角即使說是側向俯視也沒什麼不妥吧。一個簡單的反例是,我們對於房子的想像,恐怕就很難是側向俯視吧。

1.6 人根據經驗和預期瀏覽屏幕

這其實說的還是自上而下的加工問題。作者在這裡舉的實際例子是,人們在瀏覽網頁時,第一眼往往落在網頁中央,因為通常的經驗告訴我們網頁的主體內容處於這裡。

1.7 物體會提示人應該如何使用

這一小節介紹了「功能可用性」的概念:這是一個來自設計的概念,物體應該能夠讓用戶簡單地理解它是什麼,以及它應該怎樣用。比如,屏幕上使用陰影以表現出凸出感的矩形圖案更容易被理解為「按鈕」,更容易促成用戶「按」的行為。

1.8 人可能會對變化視而不見

這一小節實際上強調的是人們忽略變化的可能性。在學術研究中,這種心理視盲早已是研究熱點。心理視盲的內容比較複雜,在這裡不詳述。這一小節提出了的關鍵一點是:人們看到,不意味著人們注意到。在對注意的研究中,一條被學界公認的理論是:人的注意點(foci point)獨立於人的注視點。

值得一提的是,該小節還強調了我們對眼動追蹤技術所存在的誤導所需要注意的地方:

1.人們看到,不意味著人們注意到

2.眼動儀只偵測中央視覺,而我們知道周邊視覺與中央視覺同樣重要。

3.在眼動追蹤研究中,人們的眼動軌跡是任務相關的,因此容易受研究者指導語的影響。

1.9 人們認為相鄰物體必然相關

實際上就是在說格式塔原則中的接近律。

1.10 紅藍搭配難以閱讀

「自古紅藍出CP」,但是在這一小節說的卻是這兩種顏色不宜搭配於文字閱讀中(文字色與背景色)。不過作者沒有提及她所說的不宜是根據什麼標準得出的。

1.11 9%的男性和0.5%的女性是色盲

其實這小節就是想說,在設計時要考慮一下色盲的情況,盡量少用紅、綠、籃、黃這些會使色盲苦惱的顏色...

1.12 色彩含義因文化而異

老生常談。

2. 人如何閱讀

2.1 大寫單詞難讀之謎

通常說全大寫的單詞比小寫或大小混寫的難讀,是因為人們對全大寫的單詞讀得少,較不習慣。另外全大寫的單詞有強調意味。

2.2 閱讀與理解是兩碼事

這一小節值得一提的是Flesch-Kincaid公式:可讀性分數=206.835 - 1.015(總詞數/總句數)- 84.6(總音節數/總詞數)

從該公式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平均每句話含有的詞數越多以及平均每個詞含有的音節數越多,這個文本就會越難讀。

另外在該小節中還強調了起標題對文本理解的重要性。

2.3 人藉助模式識別不同文字的文本

這一小節說的其實就是字體的問題:

1.西文襯字字體和無襯字字體在理解難易度上並無差異

2.過於花哨以至於原本形狀不甚清晰的字體會較難理解

3.字體的理解難易度會影響人們對文本內容所描述的事物的難度的認知:

Hyunjin Song和Norbert Schwarz(2008)在實驗中給被試發一份針對某健身操的書面聲明,其中一部分聲明是以簡單字體所寫,而另一部分說明則是以複雜字體所寫。結果發現閱讀簡單字體所寫的說明的被試對健身操耗時的估計要顯著小於閱讀複雜字體所寫的說明的被試對健身操耗時的估計,並且更願意進行該健身操。

2.4 字型大小很重要

依然是設計相關的內容:強調使用足夠大的字型大小的重要性。

還需要注意相同字型大小的不同字體的大小也存在差異。

2.5 電子閱讀比紙質閱讀更重要

電子閱讀的不利之處在於影像的不穩定和屏幕的發光。作者順便安利了一下kindle,因為kindle沒有太多這樣的缺陷。

作者還給出了兩個實用的建議:

1.對於電子閱讀,白底黑字最容易讀,黑底白字難讀。

2.文字與背景色要對比度高。

2.6 每行字數較多時讀得更快,但人們偏好短行

Mary Dyson(2004)的研究表明:人們偏好較小的行寬(每行45至72個字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計算機中1個漢字是兩個字元。

3. 人如何記憶

3.1 短時記憶是有限的

這一章沒什麼意思,只是任何一本教科書中介紹短時記憶的章節的前幾段話。唯一值得一提的只有小貼士里所說的:不要讓人們記憶處於不同位置的內容,比如讀取某一頁的文字或數字,然後再輸入到另一頁上。儘管是很簡單的道理,但是還是有些Low得不行的網站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吧。

3.2 人一次只能記住四項事物

這裡說的是短視記憶的容量問題,一個流行的說法是短時記憶的容量是7+-2個組塊(chunk)。對這種說法的最新修正似乎是認為短時記憶的容量是4+-2個組塊。

3.3 人必須藉助信息鞏固記憶

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有兩種方法:(1)複述(rehearsal)(2)將新信息與已有知識結構聯繫起來

3.4 再認(recall)比回憶(recognition)容易

再認就是將出現的刺激辨識為以前所接受過的,回憶則是在刺激不出現的情況下提取出所接受過的刺激。

3.5 記憶佔用大量腦力資源

老生常談的內容,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研究者發現,人腦在做夢時的活動與日常認知活動(學習、完成任務)基本相同。研究者認為人在做夢時大腦其實還是在學習,鞏固白天的經驗。

3.6 回憶會重構記憶

這一小節講的就是記憶的重構效應與錯誤記憶。對我們比較實際的應用意義在於,在向他人提問時要注意自己的用詞可能會影響到他人回憶的結果。

3.7 忘記是好事

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人們所清楚記憶的內容,在1天之內便會遺忘掉50%左右,一個星期後只記得20%左右。

3.8 最生動的記憶是錯的

這個標題也許有點言過,該小節說的是閃光燈記憶(記憶中涉及強烈情緒的內容,比如9.11事件)非常生動,但是和一般的記憶一樣也是容易遺忘的,只是人們總會覺得這些內容記得非常清晰。

4. 人如何思考

4.1 人更擅長處理小塊信息

這一小節的一個值得一提的觀點是「漸進呈現」:將全部信息以任務步驟為線索進行細分,每次只給被試一部分的信息。「漸進呈現」要有效,首先是要了解用戶在每一步操作中需要哪些信息。

4.2 有些心理活動難度更大

在人因工程的理論認為,用戶一般承受三類負荷:

(1)認知負荷:比如思考、記憶、計算等

(2)視覺負荷

(3)動作負荷:比如點擊滑鼠、按鍵盤等

這三類負荷所花費資源大小的排序為:認知&>視覺&>動作

因此,從人機工程的角度來看,如果能讓用戶減少思考、計算等認知活動而增加幾次點擊(動作負荷),用戶的使用體驗也會更好。

該小節還介紹了用於計算為了準確點擊目標,目標應有的最小尺寸。費茨法則:T = a+blog2(1+D/W),T是完成一次移動所需的時間,a是設備的啟停時間,b是設備的固有速率,D是起始點到目標中心點的距離,W是目標在移動軸上的寬度。

4.3 30%的時間人在走神

如題

4.4 人越不確定就越固執己見

說服他人,往往可以先從一些小處著手,即先讓目標對象認同一些比較小的觀點。

4.5 人會創造心智模型

這裡所說的心智模型是指人們腦海中對萬物(真實世界、設備、軟體等)的理解,這種心智模型的產生來源於對目標物的猜測、間接聽聞、使用經驗等。

4.6 人與概念模型交互

這裡所說的概念模型就是產品經理常說的產品原型。與上一小節聯繫起來,作者想說的其實就是產品原型要與目標用戶的心智模型相符合。

4.7 故事是人處理信息的最佳形式

人們都喜歡聽故事,這倒是個很實用的溝通技巧。

4.8 示範是最佳教學方式

圖片、截圖、短視頻都是良好的示範材料。

4.9 人天生愛分類

兒童通常在7歲開始具有分類的能力。作者曾進行過一項研究:人們究竟對自己分類的信息記得更清楚,還是對別人分類的信息記得更清楚。結果表明,誰分的類不重要,關鍵是分得好不好。

4.10 時間是相對的

該小節說的是人們的時間感覺是相對的,有時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有時則覺得過得很快。作者講到幾個在設計中實用的小貼士:

1.使用進度條,讓用戶知道要等待多長時間。

2.為了讓處理過程顯得短一些,可以把任務拆分為幾步,因為進行心理活動會讓人感覺時間過得很慢。

4.11 四種創造力

該小節中所說的四種創造力是Arne Dietrich(2004)所提出的:該研究者認為創造力有2種維度,分別是情緒-認知維度,和刻意-自發維度。因此有以下四種不同的創造力:

1.刻意的認知創造力

刻意的認知創造力來源於對某一領域的持續研究(如愛迪生)。前額皮層(PFC)被認為對該類創造力負責。因為前額皮層與注意力集中以及信息整合有關。

2.刻意的情緒創造力

這種創造力指的就是情感上的信念改變。前額皮層和扣帶皮層被認為與之相關。

3.自發的認知創造力

這種創造力與我們常說的「頓悟」相同。這種創造力被認為與基底核有關。

4.自發的情緒創造力

這種創造力指的是藝術創作的體驗。這種創造力被認為與杏仁核有關。

這一小節提出的一個實用經驗是:當我們束手無策時,就去睡覺。這種方法得到了一些學者的實驗證明,遇到難題後經過睡眠後再嘗試解決的被試在解決困難問題的表現上比不好好休息的用戶的表現要好。(有人稱這種現象為「醞釀效應」,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名字)

4.12 人可以進入心流狀態

心流狀態指的是全神投入到當前任務的一種心流狀態(由積極心理學的大牛Mihaly Csikszentmihalyi最先提出)。以下是關於心流狀態產生的一些條件:

(1)心流狀態的保持需要外界干擾儘可能少。

(2)只有在個體認為任務目標可以實現但又具有一定挑戰性時,個體才有可能處於心流狀態。

(3)反饋對心流狀態的保持極為重要。

(4)個體對操作行為具有控制感是心流狀態出現的重要條件。

4.13 文化影響人的思維方式

Hannah Chua等人(2005)以及Lu Zihua(2008)等人的研究都發現,受集體主義文化影響的被試更關注圖片的背景,受個人主義文化影響的被試更關注圖片的前景物體。

5. 人如何集中注意力

5.1 選擇性注意

人們在低集中度條件下更容易被吸引注意力。人們對自己的名字(雞尾酒會效應)、性、食物、危險更容易產生無意識的注意。

5.2 人會主動過濾信息

如果要讓用戶大概率能接受到你所希望他接受的信息,你需要大大提高這個信息的明顯程度。

5.3 熟能生巧無需特別留意

這一小節講的就是程序性記憶和注意的自動加工。

5.4 對頻率的預期會影響注意力

人們對於低頻事件的注意程度通常會較低,因此對於重要的低頻事件進行適當的提醒是很有必要的。

5.5 注意力只能維持10分鐘

注意力曲線表示注意程度大概在10分鐘左右下降到50%,之後基本保持穩定。

5.6 人只會注意顯著線索

人通常只關注顏色、大小等顯著線索。

5.7 人無法同時完成多個任務(不準確)

這一小節其實說的就是注意的分配理論。其實這個觀點不甚準確,已經有很多研究的證據支持注意的自動加工。

5.8 勾人六事:危險、食物、性、移動、人臉和故事(其實還有噪音)

人們非常對這些刺激不自覺地吸引走注意力,作者認為這與人進化過程中最先形成的「舊腦」有關。

5.9 巨大雜訊會嚇人一跳並引起注意

如題

5.10 人慾關注,必先感知

說的還是自上而下的加工問題。我們的五感都具有高敏感度,但是如果對於很微弱的刺激,我們沒有預先要察覺這些刺激的意識,我們便很難注意到這些刺激。

6. 人的動機來源

6.1 人越接近目標越容易被激勵

考慮以下兩種情景:

A.你的積分卡有10個貼槽,卡上所有貼槽都是空的。

B.你的積分卡上有12個貼槽,卡上已經貼了2張貼紙。

儘管A、B情景下離貼滿積分卡都差10張貼紙,但目標趨近效應造成的結果是B情景下人們會更有動力完成目標。(Ran Kivetz,2006)

與之相反的效應是「回饋後重置」:當一個任務完成後,人們的動力會驟減。因而此時失去用戶的風險最高。

6.2 變動的獎勵很有效

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強化方法可以分為:變化頻率強化(達成任務變動次數後給予強化,如賭博)、固定頻率強化(達成任務固定次數後給予強化,如發傳單)、變化周期強化(如突擊考試)、固定周期強化(如定期考試)。對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研究發現,這四種強化的效果強弱依次為:變化頻率強化&>固定頻率強化&>變化周期強化&>固定周期強化。

6.3 多巴胺讓人沉迷於找尋信息

多巴胺的作用在於增強人的欲求感。

6.4 不可預知性驅動人不斷找尋

作者提到70字上限的簡訊和140字上限的微博最能刺激人的多巴胺系統,因為少量的信息沒能滿足多巴胺對更多、更完整信息的尋求。

6.5 精神獎勵比物質獎勵更有效

Mark Lepper、David Greene和Richard Nisbett進行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將學生分為三組,一組會告訴學生有畫畫的獎狀,一組只是讓學生畫畫,但不告訴他們有獎狀,在畫完後會得到獎狀,一組只是畫畫沒有獎狀。結果發現,無預期小組和控制小組在之後的自由時間裡參與畫畫的時間要顯著多餘有預期小組參與畫畫的時間。可見物質獎勵中斷後,人們進行任務的動力就會下降。作者提出,對於創新性工作,精神獎勵要比物質獎勵激發積極性的效果要更好。

6.6 進步、掌握和控制感讓人更有動力

在實際設計中的典型例子是使用成就(積分)反饋和進度反饋。

6.7 自我剋制的能力從小就形成了

一個有意思的觀點是,有研究發現兒童時期在自制力測試中得分較高的人在青年時期自制力也較好,兒童時期自制力測試中得分較低的人在青年時期的自制力較差。

6.8 人天生懶惰

所以網站應便於瀏覽而不是細讀。

6.9 快捷方式易用時人們才會用

默認值有時也會帶來麻煩。

6.10 人們歸因於你而不是情境

這一小節講的是社會心理學中常講的基本歸因錯誤。對基本歸因錯誤的一個研究結論是:受個人主義影響的人更容易犯基本歸因錯誤,受集體主義影響的人則更少犯基本歸因錯誤。

6.11 習慣需要長時間逐步養成

人們養成習慣的平均時間是66天;越簡單的任務越容易形成習慣。

6.12 競爭者較少時人們更有競爭的動力(不準確)

從作者舉的一些研究的例子來看,這一章節的小標題設為「競爭者較少時人們對於任務的表現會更好」更佳,而且對於相同的任務,只要讓被試以為有更多的競爭者時而事實上根本沒有競爭者時,他們的表現也會顯著降低。

根據社會心理學中社會助長與社會懈怠的理論,真正的情況應該是:人多的條件下,人的喚醒會加強。結果會導致完成簡單任務的表現會提高,完成複雜任務的表現會下降。

6.13 自助讓人更有活力

其實與前面6.6提到過的一樣,人們喜歡對事情具有控制感。

7. 人是社會性動物

7.1 「強關係圈」的人數上限是150人

這一小節的標題的結論一般被稱為鄧巴數(Robin Dunbar),95%的置信區間是[100,230]。這裡的強關係是指穩定的社交關係。

7.2 人天生會模仿和同情

新近的研究發現,人腦中存在一種被稱為「鏡像神經元」的腦神經元。鏡像神經元會使人在看到他人的行為時產生與自己做出相同行為時相似的腦活動,因此鏡像神經元被認為是共情能力的來源。

7.3 共同做一件事會把人們聯繫在一起

研究發現,參與共同活動的人會更為滿足,更願意合作並完成後續任務,更願意為集體犧牲個人利益。我想到的一個例子是刷彈幕。

7.4 人們認為線上交往也需遵守線下交往規則

設計網路產品時,我們也要考慮產品是否符合線下的交往規則。比如一個宣傳性的網站在首頁就要求用戶填寫用戶名等個人信息,就像是一張廣告傳單發到人手上,人首先居然要填寫自己姓名一樣不自然,這就很明顯不符合線下交往規則。

7.5 說謊程度因媒介不同而不同

一些研究發現,人們在打電話時說謊最多,其次是寫電子郵件時,寫書信時說謊最少。

7.6 溝通時說話者與傾聽者的大腦同步

同步指的是腦活動的部分的重疊。Greg Stephens(2010)通過實驗發現,說話者與傾聽者的同步程度越高,傾聽者就越能理解說話者傳達的觀點和信息。

這個研究的一個實際意義就是證明了言語溝通的重要性,我們在傳達信息時不能僅依賴於書面內容。

7.7 人們對熟人反應獨特

Krienen(2010)的研究發現,人們在回答有關朋友的問題時,無論朋友與自己是否相似,內側前額葉皮層都會激活。該皮層被認為是與大腦感知價值和控制社會行為相關。作者提出人們本能地會更關注親朋好友,這解釋了為何那些以親朋好友為主的社交應用比起那些不是以親朋好友為主的社交應用具有更大的用戶日活躍量。

7.8 笑把人們連結在一起

Robert Provine(2001)提出笑是一種建立社會關係的本能行為。

他還指出女人笑的次數是男人的兩倍以上。

7.9 人更容易從視頻中分辨出假笑

本小節的小標題隱藏了一個對比項:照片。Eva krumhuber 和 Antony Manstead(2009)研究發現,人們會將83%的以照片呈現的假笑看作真笑。而在視頻里,假笑會很容易被分辨出來。

8. 人如何感知

8.1 七情六慾人皆有之

研究面部表情來獲取情感信息的專家Paul Ekman認為人有七情:快樂、悲傷、蔑視、厭惡、恐懼、驚訝、憤怒。

8.2 情感與肌肉運動相關聯

如果你剛剛注射過肉毒桿菌,你看悲劇電影時很可能不感到悲傷,因為你無法運動感知悲傷的臉部肌肉。(這也是為什麼我反感演員整容的原因)巴納德團隊的Joshua Davis(2010)團隊驗證了這一點。

8.3 故事比數據更有說服力

依然是強調說故事的好處。

8.4 氣味能激發情感和喚起回憶

這一小節說的就是記憶的情景特異性。

8.5 人天生喜歡驚喜

如題

8.6 人在忙碌時更加愉悅

作者也發現了這一小節的標題和她前面說過的「人天生懶惰」有所矛盾。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人在啟動一件任務時表現出懶惰的傾向,但是相比無所事事,忙碌後會體驗到更多的愉悅感。而且人的忙碌建立在忙有所理的前提下。這種說法得到了一些實驗研究的支持。

8.7 田園風光令人愉悅

一些研究支持自然風光有助於緩解壓力、愉悅身心的說法。比如Roger Urich(1984)發現,相比於病房窗外是牆壁的病人,那些可透過病房窗戶欣賞到自然風光的病人恢復得更快。

8.8 觀感是信任的首要標準

Elizabeth Silence(2004)團隊使用高血壓患者對健康類網站進行研究,發現當被試拒絕訪問一個網站時,83%的理由都是因為設計因素(糟糕的導航、顏色、名字等)

8.9 聽音樂會釋放大腦的多巴胺

音樂是個好東西。

8.10 事情越難實現,人們就越喜歡(誇大)

Elliot Aronson(1959)對此使用認知失調理論進行了解釋:當人們完成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假如這個事情其實沒什麼價值,人會就會產生一種認知衝突:既然這事情如此無意義,我為何還花費了那麼大的努力的?對這種認知衝突的調和的結果就是自我說服:這件事情其實真的很有價值。

作者提出另外一個更接地氣的解釋:事情越難實現,說明這種資源越稀缺。

但很明顯,事情難到無法實現時,人們也並不會喜歡。

8.11 人會高估對未來事件的反應

人們對快樂的或悲傷的事件對未來的影響通常是高估的。絕大多數時間裡人們的幸福感保持在一個穩定的因人而異的水平。這種觀點在喬納森.海特的《象與騎象人》一書中也有所提到。

8.12 人在事前和事後的感覺更好

Terence Mitchel(1997)團隊研究發現,人在旅行開始前和結束後對這次旅行的評價要好於在旅行時對旅行的評價。

8.13 人在悲傷或恐懼時會想念熟悉的事物

換言之,人在快樂時才更容易嘗試新鮮事物。但是這種觀點作者並沒有舉出什麼研究實證來支持。

9. 人會犯錯

9.1 人總會犯錯,沒有完全的容錯產品

作者講述了一種正確的錯誤信息提示的寫法:告訴用戶他做了什麼,解釋出現了什麼問題,告訴用戶應該怎樣解決該問題。

9.2 人在壓力下會犯錯

這一小節介紹了一個較為成熟的理論: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該定律的內容是:當壓力適中時,完成任務的表現最好,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任務表現。「適中」值會隨著任務的複雜程度的提高而降低。

根據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簡單的任務應該採用較高的壓力值,複雜的任務應該採用較低的壓力值。

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發甜品和性行為能緩解壓力。

9.3 犯錯不一定是壞事

在產品的用戶測試中,我們應留意區分用戶所犯的錯誤是積極的、中性的還是消極的。積極錯誤是指用戶在該錯誤中能夠獲得其它有益信息的錯誤。

9.4 人常犯可預見的錯誤

另一種對「錯誤」的分類是將錯誤分為:

1.執行錯誤:比如採用了步驟更複雜的方法

2.遺漏錯誤

3.誤操作錯誤:操作的內容出錯,比如輸錯收信人的郵箱地址

4.設備控制型錯誤:對一個設備的控制動作產生了錯誤的預期,而導致錯誤的結果

9.5 人使用不同的糾錯方法

Kang和Yoon(2008)的研究發現,年長者與年輕者相比傾向於用更多的步驟完成任務,更難運用先前的操作經驗,更容易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不確定感。

10. 人如何決策

10.1 多數決定都是在潛意識中做出的

這一小節的標題改成「多數決定都是受潛意識影響的」會更準確。作者列舉了一些潛意識對購買決定影響所涉及的因素:

1.他人的購買情況

2.什麼與你的個性相匹配

3.對義務的履行或對人情的償還

4.對失去稀缺物的恐懼

5.個人的慾望、動機等

10.2 潛意識最先感知

Antonie Bechara讓被試參與一項涉及內隱學習的遊戲(即不告知被試遊戲規則,但每次遊戲都會有好或壞的結果反饋)。被試者身上都連有皮膚電導感測器,用於測定被試的SCR(皮膚傳導反應)。被試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會被詢問對遊戲的看法。結果發現,被試在可以在認知上意識到遊戲的規則前,對於會導致壞結果的行為會下意識的產生高SCR。玩到最後,仍然有30%的人無法了解遊戲的規則以及什麼樣的行為導致好的結果或壞的結果,但是這些人表示他們會直覺性地覺得哪些行為更好(更容易導致好結果)。

10.3 人希望擁有超出能力範圍的選擇和信息(這個標題的結論與援引的研究結論有很大差別)

Sheena Lyengar和其同事(2000)進行過一個有意思的關於選擇的研究。他們在一家高檔零售店布置了賣果醬的展台,在一半時間內,展台上放了6種果醬,在另一半時間內,展台上放了24種果醬,以下是一些有趣的結論:

1.放24種果醬時比放6種果醬時,更多的人會駐足品嘗(60%&>40%)。

2.放24種果醬時和放6種果醬時,人均品嘗次數沒有顯著差別,平均每個人都只品嘗3~4種果醬。

3.放6種果醬時比放24種果醬時,購買者更多(31%&>3%)。

結合1和3來看,假如有100人的流量,放6種果醬時的購買人數估計為12人,而放24種果醬時的估計購買人數為2人。所以對於賣者來說,提供適當的選擇量會有更好的經濟效益。對這種結果的辯證看待是,從實驗結果來看,我們得知的是更多的選擇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更少的選擇更容易促成人們的決策,但是這兩者之間的權重是否就永遠像以上的研究一樣呢?(從上面的結果我們看到的是果醬拜訪的多少對人們駐足品嘗的影響,要遠小於對人們購買決定的影響)

10.4 人將選擇等同於控制

比起沒有選擇,人們更喜歡有所選擇。這個結論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比如一項以4個月大的嬰兒為被試的研究發現,剛開始給嬰兒被試1條繩子,晃動該繩子就會使音樂播放。之後研究者將繩子與音樂的關聯取消掉,但仍使音樂以之前的頻率的播放,結果發現此時嬰兒被試會變得悲傷憤怒。這或許是因為人們將有選擇視作有控制感。

10.5 相比於金錢人可能更在意時間(這個標題的結論與援引的研究結論有很大差別)

這一小節的標題與所使用的研究例子之間的結論也存在較大的差異。作者所使用的例子是Cassie Mogilner和Jennifer Aaker(2009)進行的一系列實驗。他們主要操作的實驗變數是廣告牌上的信息,要麼提及時間(「花點時間,享受XX」),要麼提及金錢(「花點錢,享受XX」),要麼什麼都不提(「享受XX」)。最開始的實驗所使用的商品是檸檬水,結果發現,提及時間的情況下比提及金錢的情況下,人們會更願意購買檸檬水(14%&>7%),會願意花更多的錢(2.5美元&>1.38美元)。

而控制條件下的結果介於兩種實驗條件之間。

但研究者對別的商品的研究發現了截然相反的結果。對於名牌牛仔服或名牌汽車,或對於特定的消費者(更重視擁有感而非消費體驗的人),提及金錢比提及時間時會有更多的購買行為和更高的消費金額。

10.6 情緒影響決策過程

Marieke de Vries(2008)團隊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讓被試或者看喜劇電影(搞笑布偶片)或者看悲劇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然後在看完視頻後讓被試對一項產品(保溫瓶)進行評估,使用的評估方式或者被要求是憑直覺或者被要求是進行深思熟慮,結果發現:

1.那些看完喜劇電影的被試,在使用直覺評估時對產品的評價更高。

2.那些看完悲劇電影的被試,在使用深思評估時對產品的評價更高。

3.以上結果並無性別之差。

10.7 群體決策可能會犯錯

通常關於群體極化的研究都強調在群體決策中,最終決策會使原有決策傾向的極端化(一開始就不願意做A事情的群體,在群體決策後會更加地討厭A事情;反之亦是)。在這一小節中所引用的研究的結論更為積極一些。

Andres Mojzisch 和 Stefan Schulz-Hardt(2010)向被試者提供了潛在求職者的信息,結果發現當被試知道評審小組中其他組員的喜好時,對求職者信息審查的全面程度要低於不知道其他組員喜好時的全面程度。而在面對面的小組討論中,如果小組成員都分享關於求職者的相關信息而不是討論自己的個人喜好時,他們可以作出更好的決策。

10.8 人為強勢者所影響

Cameron Anderson和Gravin Kilduff(2009)對群體決策的研究發現,在他們對幾個小組的測驗中,94%的問題的最終答案都是最先提出的答案,而具有高支配欲的小組成員往往最先發言,這些高支配欲的小組成員還都是研究者、觀察員以及小組成員所一致選出的組長。因此,結論是:人們傾向於把最先發言的人作為領袖。

10.9 人在不確定時會讓他人做決定

從眾的研究對於社會心理學來說已是老生常談。在網站設計中,Yi-Fen Chen(2008)的研究發現:普通訪客的評論、專家評論和網站本身的推薦都具有影響力,但是普通訪客的評論的影響力最大。

10.10 人們認為他人比自己更易受影響

這句話更好的表達應該是人們容易低估自己受影響的程度,這是為人熟知的「第三人效應」。對這種效應的解釋是:

1.人們無法注意到潛意識的作用

2.人們從認知上不願意承認自己會如此輕易受影響,因為這不符合對控制感的需要

10.11 人認為眼前的實物更有價值

Ben Bushing(2010)給被試一些產品(零食),讓被試者競價購買。產品有以下幾種展示方式:僅有文字描述、僅有圖片描述、僅有實物。結果發現,這三種展示方式下被試的平均出價的大小關係是:實物&>圖片&>=文字。之後研究者又對比了展示樣品(提供品嘗)與展示真實產品兩種條件,結果發現展示真實產品時的平均出價仍顯著高於提供品嘗時的平均出價,並且在後續實驗中排除了氣味影響的可能性。因此結論就是人們在看到實物時會更願意出價更買。

我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控制感,實物的出現能夠大大提升人對購買行為的控制感而減少不確定性。


一、合理情緒療法:

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並不是外界發生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因此要改變情緒困擾不是致力於改變外界事件,而是應該改變認知,通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認為外界事件為A,人們的認知為B,情緒和行為反應為C,因此其核心理論又稱ABC理論。

二、對成功失敗的歸因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認為,人們對行為成敗原因的分析可歸納為以下六個原因:

能力,根據自己評估個人對該項工作是否勝任;

努力,個人反省檢討在工作過程中曾否儘力而為;

任務難度,憑個人經驗判定該項任務的困難程度;

運氣,個人自認為此次各種成敗是否與運氣有關;

身心狀態,工作過程中個人當時身體及心情狀況是否影響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個人自覺此次成敗因素中,除上述五項外,尚有何其他事關人與事的影響因素(如別人幫助或評分不公等)。

以上六項因素作為一般人對成敗歸因的解釋或類別,韋納按各因素的性質,分別納入以下三個向度之內:

1、控制點(因素源):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因素的來源,是以個人條件(內控),抑或來自外在環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狀況三項屬於內控,其他各項則屬於外控。

2、穩定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穩定,是否在類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與工作難度兩項是不致隨情境改變的是比較穩定的。其他各項則均為不穩定者。

3、可控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能否由個人意願所決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項是可以憑個人意願控制的,其他各項均非個人所能為力。

韋納等人認為,我們對成功和失敗的解釋會對以後的行為產生重大的影響。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為缺乏能力,那麼以後的考試還會期望失敗;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為運氣不佳,那麼以後的考試就不大可能期望失敗。這兩種不同的歸因會對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

三、各種心理防禦機制:(太多了,百度百科說的很詳細)。

四、主要去看《社會心理學》這門科目,裡面很多易懂的概念,比較有趣、實用並且貼近生活。


作為一個心理學本科生(學渣型),我來寫一寫答案吧。主要是幾個效應~

一、暈輪效應。

人們如果覺得一個人某項特徵很好,就會潛意識認為他其他的所有人格特質都很好。例子很多啊,你如果覺得一個姑娘好看,在你不了解她的情況下,你就會把她的性格,習慣什麼的想的都很好。還有我們宣傳的典型和英雄就是造神啊。

二、刻板印象

這是一個大家公認,但絕對不正確的概念。比方說到南方女子都婉約,北方大漢就粗獷。上海人就小氣,北京人就傲氣。

三、標籤效應

一旦一個人被貼上「標籤」,那麼這個標籤就絕對會影響到別人對其的印象。比方你說你老闆好色,你弟弟調皮,你姐姐學霸~~

四、上台階效應

就是當你希望對方能滿足你的要求時,先提出一個易於滿足的要求,待對方答應後再提出你的原來的要求,會更容易被滿足。這有個實驗,就是推銷員如果直接上門推銷東西成功率很低,但是如果你敲門先討杯水喝,之後再推銷東西成功率就會高很多。此效應應用面極廣啊!

五、下台階效應

當你希望對方能滿足你的要求時,先提出一個高於你原來要求很高的要求,當對方拒絕後再提出原來的要求,就很容易被滿足。這個在討價還價的時候很有用。別人賣你東西你千萬不要先出價,不然就被動了。如果非要先出價,起碼殺一半~

還有很多,手機打字不方便,可以評論,我們再交流了~


古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眾》一百個推薦!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是解析群體心理的經典名著,雖然是一部學術性著作,但語言生動流暢,分析鞭辟入裡,入木三分。因此,《烏合之眾》一經問世,便廣受歡迎,已被譯成十幾種語。《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顛覆了人們通常對群體的認識,將群體的特點剖析得淋漓盡致,讓人先是驚異,後是佩服。

作者層層分析,逐步推進,明確指出個人一旦融入群體,他的個性便會被湮沒,群體的思想便會佔據絕對的統治地位,而與此同時,群體的行為也會表現出排斥異議,極端化、情緒化及低智商化等特點。進而對社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烏合之眾》是社會心理學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著作,深刻思考群體行為並意欲有所作為的人們都應該讀讀這本書。————摘自百度百科

看完就能很好的理解例如傳銷,遊行,革命的一些原因...


拋磚:

1.認知偏差

所謂認知偏差是指人們根據一定表現的現象或虛假的信息而對他人作出判斷,從而出現判斷失誤或判斷本身與判斷對象的真實情況不相符合。

比較常見的,一個渾身紋身的人不一定是混社會的,也有可能是個紋身師,甚至是警察。

認知偏差是偏見的基礎心理背景。

2.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也屬於認知偏差的一種。

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不合邏輯的推理方式,認為一系列事件的結果都在某種程度上隱含了自相關的關係,即如果事件A的結果影響到事件B,那麼就說B是「依賴」於A的。例如,一晚上手氣不好的賭徒總認為再過幾把之後就會風水輪流轉,幸運降臨。相反的例子,連續的好天氣讓人擔心周末會下起大雨。

賭徒謬誤是賭場賺錢的原因。賭徒謬誤可由重複拋硬幣的例子展示。拋一個公平硬幣,正面朝上的機會是0.5(二分之一),連續兩次拋出正面的機會是0.5×0.5=0.25(四分之一)。連續三次拋出正面的機會率等於.5×0.5×0.5= 0.125(八分之一),如此類推。

現在假設,我們已經連續四次拋出正面。犯賭徒謬誤的人說:「如果下一次再拋出正面,就是連續五次。連拋五次正面的機會率是(1 / 2)5 = 1 / 32。所以,下一次拋出正面的機會只有1/32。」

以上論證步驟犯了謬誤。假如硬幣公平,定義上拋出反面的機會率永遠等於0.5,不會增加或減少,拋出正面的機會率同樣永遠等於0.5。連續拋出五次正面的機會率等於1/32(0.03125),但這是指未拋出第一次之前。拋出四次正面之後,由於結果已知,不在計算之內。無論硬幣拋出過多次和結果如何,下一次拋出正面和反面的機會率仍然相等。實際上,計算出1/32機會率是基於第一次拋出正反面機會均等的假設。因為之前拋出了多次正面,而論證今次拋出反面機會較大,屬於謬誤。這種邏輯只在硬幣第一次拋出之前有效。

3.確認偏誤(或稱肯證偏誤、驗證性偏見)

是個人無論合乎事實與否,偏好支持自己的成見、猜想的傾向。由此,人們在腦中選擇性地回憶、搜集有利細節,忽略矛盾的信息,並加以片面詮釋。這種偏見尤其顯見於感情問題和傳統觀念。例如,當談及槍支管制問題時,人們常偏好支持自己原立場的觀點,也傾向將模稜兩可的事實做有利於自己的解釋。偏見的搜索、理解和回憶,常被用來說明態度極化(即使爭論雙方都依附於相同的根據,爭執仍變得極端)、信念固著(在反證出現後依然堅信原有看法)、非理性首因效應(即強烈的「先入為主」效應)及錯覺相關(對二件偶然事件做無根據的連結的傾向)等現象。

人總是去找自己趨於找到的證據,甚至連我們自己都沒察覺到!

先說一點,作為磚……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我們忽視了很多理性思考,比如很可怕的服從效應和從眾效應,可以請大神來聊一聊。


剛好在準備考研(ˇ?ˇ)應用心理學噠

怒答一記。與考試內容不太相關,社會心理學的內容。

」路西法效應「 心理學大師津巴多的實驗(就寫《心理學與生活》那位) 分兩撥被試,分別扮演獄警和犯人的角色,觀察他們對自己角色的認同和服從究竟帶來什麼後果。

當然,後果是不堪設想。扮演獄警的被試變得暴戾,獨斷,主動對「犯人」施加暴力,而」犯人「的自尊程度變得很低,服從程度很高,甚至被虐待也不會反抗。

其間,主試也就是實驗操作者不加以干涉,也就相當程度上縱容了這些行為的持續。最重,實驗以部分被試無法堅持,心理崩潰告終。

這告訴我們,一個人,一個普通人,距離暴徒,殺人犯,世俗意義上的壞人,只需要一個情境,一個默許,一個不反抗。

所以,自從大二拜讀《路西法效應》這本書之後,還真是不那麼相信有純粹良善無害的人了。

另一個叫「社會責任分散」,也屬於社會心理學。

大意是,人數眾多的情況下,人們在面對需要幫助的人時,不會有人主動幫助,除非自己被指出來。原因是,面對受害者,人越多,個人所感受到的社會責任越小,越不容易產生幫助別人的想法,總想著別人會出手,這樣人人都只會旁觀。

所以,這告訴我們,在面對傷害時,周圍有陌生人,一定要勇敢的指出一個人,大聲說:就決定是你了!快來救我! 這樣被幫助的幾率會大很多。

都是大二看社會心理學的書積累的知識,記憶有偏差還望諒解。就醬~


一不是專家,只是小小賣弄自己淺薄的知識。

見笑了。

心理學太廣了,就像學習這個詞一樣。

如果你想在社會中可以用到的心理學。

那麼我推薦你語言心裡學,微動作心裡學,微表情心理學,微反應心理學。

你可以在這幾部書里看到很多我們身邊人常見的動作習慣。

比如翹二郎腿,比如撒謊時的反應,比如一個人愛說什麼口頭禪他為什麼會說。

比如一個女人真心喜歡你的反應。

講個故事,我去面試一家公司,老闆一隻手搭在椅子靠背上,翹著二郎腿。

代表什麼?

一般人可能覺得他驕傲傲慢。

此言差矣

這代表了宣布自己主權,就是說你別這麼吊,你來不來我說了算。

後來想了想自己跟面試官交流時候,發現自己確實有點過分。

這些心理學的分支我覺得在社會以及人的交流中很常用到。

不是很專業,並且答的文不對題,希望看完權當一笑,覺得對可以去查找一下這些的資料。


與其說實用的理論,不如說有哪些正確的理念能夠幫到自己吧。提供一個,就是千萬不要有「我對你付一顆真心,你就要回報我一顆真心」這樣的想法,這在生活中常見的說法是:我對你這麼好,你怎麼這樣對我?抱有這種觀念的人常常會覺得自己很受傷,很委屈。可是很抱歉,在這種情境里,犯了錯的一方恰恰是有這樣想法的人。因為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想要控制別人:是的,你的付出一定要和我對等,你要做我對你做的事,如果沒做,或做得不夠,就是對不起我,就是虧欠我。可是,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自由的個體,他有權利決定自己想做的事,你對他好他就一定要對你好嗎?那某個你不愛的人始終熱烈的追求著你,你為什麼還不答應嫁給他呢?所以,你想付出就付出嘍,這是你的事,你可以選擇做或者不做;而他回不回應,怎麼回應,則是他的事,你管不著的呦。別把這倆混一起,要不你就是多管閑事嘍~~


價值澄清理論

該理論認為有效的價值形成過程必須的三個方面:選擇,珍視,行動。可分為七個步驟及其理由是:

1.自由地選擇。只有是個體自由選擇的結果,價值才會被個體真正珍視。

2.從各種可能的選擇中選擇。只有當有一種以上的選擇時,選擇才成為可能,價值才會實現。

3.認真思考每一種選擇的後果再進行選擇。只有在認真考慮每一種可供選擇的後果後進行的選擇才會形成價值。

4.贊同與珍視。我們界定的價值必須是我們高興地做出的選擇結果。我們會贊同和珍視那些價值並用以指導生活。

5.認可。當我們在考慮各種可能選擇的後果以後自由地做出的選擇並為之感到自豪時,被別人問及也願意當眾認可我們的選擇,甚至願意為之辯護。如果會為某一選擇感到羞慚,被詰難時不敢表明自己的立場,那麼我們選擇的就不是價值而是別的什麼。

6.行動。所信奉的價值觀必然會體現在生活中的諸多方面,該價值觀會指導你的行動。

7.重複。只要某一事物被提升至「價值」水平,它就很可能在個體生活的許多場合影響他的行為。價值觀往往會以某種生活方式不斷重複。

——————

不是什麼都可以稱之為價值,價值觀,還有許多概念,諸如目的,興趣,態度,信仰,情感等也可以利用以上的七個步驟。這也不是一個公式化的模式,只是可以稱為一個衡量指標。例如選擇志願,專業,工作,愛人等。

以戀人為例,此人是否你心所愛,是否要走入婚姻亦可通過該價值指示器。

1.自由地選擇

-你第一次對她產生好感是在什麼時候?

-你是否迫於父母、朋友、生活的壓力而靠近她?

-你認為你選擇她作為戀人是否受其他原因影響?

2.從多項中選擇

-你在選擇與她成婚之前是否考慮其他女生?

-做這個決定你考慮了多久?是否有明確的理由?

-為這個決定你付出了什麼?拒絕其他選擇么?想過對你的益處在哪么?

3.認真思考後的選擇

-你設想過與她成婚後的未來是什麼樣的?想過會面臨什麼困難么?考慮全面了么?做過最壞的打算了么?

-你對她真的了解了么?

-你以後會不會因為其他人動搖?後悔你現在的決定?

4.贊同與珍視

-這個決定讓你感到幸福么?

-為何想要跟她在一起?對你很重要麼?

-假如沒有她,你的生活會有什麼不同么?

5.認可

-你把你的想法和感覺跟你的朋友、家人分享了么?

-你願意在眾人面前承認她是你所愛的么?

-你把你心中的想法,你對她的愛意否傳達給她了么?

6.行動

-你為了想要與她成婚的決定作出什麼實際行動了么?

-你考慮好每一個步驟如何進行了么?你的計劃多於你的行動么?

-這個決定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你的生活方式和目標?

7.重複

-你想要娶她的決定已經有多久了?

-你覺得為此付出時間、金錢、精力是值得的么?

-你會遇到什麼困難,你會堅持多久?

————舉個例子,僅供參考————


推薦戴維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一書,裡面有相當多的日常心理知識


推薦閱讀:

咖啡的幾種口味有各種區別?比如摩卡,拿鐵,卡布奇諾等等?如何區分?
成年銀背大猩猩和棕熊殊死決鬥,誰贏?
怎麼根據木紋判斷木材種類?
你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常識需要重申?
如何評價4月1日法律大V「高萌Goal」的文章「請各位也看看另一個當事人的說法吧」?

TAG:心理學 | 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