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對文身有偏見?

我不會邀請我自己的,我想知道你們是怎麼看的。

注意,我說「中國人」。可以從社會,歷史,文化等多角度來轟炸我!

另:我是紋身愛好者!!!


因為很多人會習慣性地恐懼或者反感自己不了解的東西。並且傳統向國人更加提倡中庸,文身作為小眾文化而言,對於他們來說確實是過於標新立異了一點。

PS:對於我個人以及目前許多客戶的反饋來說,他們既不是黑社會,也不是不明組織成員,更沒有子虛烏有的圖騰崇拜。大家喜愛的僅僅是在皮膚上作畫的感覺,再或者喜愛某種元素或者圖案,想把它留在身體上而已。儘管疼痛,也是一個很棒的體驗(當然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至於秘密社員說我真的是笑尿了,起碼我百分之九十五的客人都不是啥秘密社員的成員,因為他們身上的文身都是我一筆一筆的設計出來的,都是出了手稿才給對方紮上去的。如果是秘密社員的話,用來當做標識的紋身應當有統一性才對吧?

當然,文身的人群里是有壞人,不過不文身的人群里也有壞人啊,文身僅僅只是文身,純粹是文身師和文身者共同完成的某種表達,就像繪畫一樣,只不過繪畫的載體是紙或者牆壁再或者別的某些東西,文身的載體是皮膚罷了。

有區別嗎?我認為區別不是很大……總而言之,鄙人並不支持對文身有過度闡述和分析,就如同有人問我為啥身上要扎個骷髏,你是不是死亡崇拜啊?你是不是變態啊?你是不是心理有啥壓力啊?

蛤蛤,鄙人就只是單純的喜歡骷髏而已,既不死亡崇拜,也不是變態,更沒有半點壓力(好吧,面見到我崇拜的大師還是很有壓力的。


暫時不討論紋身和文身那個寫法是正確的~

從我身邊人有意無意說起和文身相關的事情中,我覺得大家對文身的偏見來自於這麼幾個原因。

  1. 文身在影視、文學作品中大都和黑社會有很強的關聯。

  2. 文身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被排斥的。

  3. 大部分普通人在生活中接觸到的文身,藝術性欠缺,風格不夠多樣。

上面三個原因讓很多不了解文身的人對文身產生了一些不好的誤會和偏見。下面詳細說下關於這三點我的理解。

第一點相信所有人都會有體會,當影視或者文學作品中需要塑造人物兇悍、神秘、匪氣、極強個性等特只時,都喜歡用文身這種符號化的標記來進行強化。無論是熱帶雨林里的土著戰士,還是旺角街頭的混混,亦或是桀驁不馴的美國特種兵,都被「安上了個文身」。所以說普通人耳濡目染,就將文身與這些特質直接關聯了起來。自然在生活中看到有文身的人,就會不自主住想到上述這些「不太平常」的特質。

第二點則是上千年來傳統文化造成的,儒家文化作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雖然比較包容,但是對於文身一直是鄙夷的態度,認為文身的人都是文明尚未開化的野蠻人才做的事情。千百年來這種想法比較根深蒂固的佔據這中國主流社會人士的大腦之中,影響直至今天。

第三點是我個人的一個觀點。中國文身我覺得起步還是有點晚,再加上社會接受程度低,文身的人很大程度上受制於所從事職業,比如從事文化藝術領域的,比如我們口中的「社會人」等等。他們對文圖案的偏好相同集中在幾個風格上:日式幫派文身,中國傳統圖案,硬核搖滾風格等。這同時也讓國內文身師難以接觸更多風格,進而做出更具個性化,藝術風格上相對溫或多元作品的機會也少了。那麼很多普通人就算看到身邊人有文身,那也多是一些衝擊性較強的作品,難免對文身者產生偏見。

不過隨著文身因為年輕人走上社會(上學的時候哪有錢做文身啊,一個圖動不動就上千了,真心是想文但是消費能力不足)之後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各種職業、各種性格的人帶著風格不同的文身出現在普通人日常生活里。有文身的人見得多了,普通人自然就不稀奇了。

這個有點像十年前走在街上的老外會被大家「圍觀」一樣,那時候大家對老外都很好奇,也存在一些刻板印象,比如老外都是美國來的,都有錢,都多才多藝什麼的。現在隨著一些城市裡外國人越來越多,大家也明白老外們性格上的特點其實和他是「外國人」一點關係也沒有。

最後,如果有朋友正在猶豫做不做文身,歡迎看看我之前的回答:社會會對文身的人有歧視嗎? - 錢雨沉的回答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你決定做一個文身,那麼強烈建議你通過網路在 instagram、pinterest(我知道的是這兩個渠道中關於文身的圖案都不錯,如果有朋友知道更好的文身作品分享網戰,也請賜教)搜索 tattoos 相關標籤,多看看歐美、日本等地區優秀文身師的作品,從而給自己挑選一個漂亮、與眾不同並且你喜歡的圖案。文身真的不限於般若、鬼首、龍、圖騰那少數集中風格的!


1.從歷史上說

「原始初代名族都曾有過紋身的習俗,他們也許是追求力量也許是尋求保護,也有標誌族群所屬,也有成年的證明,或是審美的追求等。」最早的紋身出現於古埃及的婦女,她們認為紋身有護身符的意義,最早出土的帶有紋身的木乃伊,是埃及的一位女祭司。所以紋身出現的一開始,是神聖而不可褻瀆的。中國最早出現的紋身,尚可追溯到夏代,「夏後帝少康之庶子……紋身斷髮」,周代「吳、夷狄之國,祝髮文身」。所以中國一開始,對紋身也是不拒絕的。只是作為一種象徵,現象和標識,什麼樣的人便賦予它什麼樣的意義,或是國別之分,或表隱居之志。

既然有象徵有寄託有訴求,那麼一開始,紋身便是公眾的,公眾的便是非隱私的。紋身成為一個窗口,我們定義我們表達,我們被定義我們被表達。

歷史上紋身比較早期的一種表現形式是與罪惡相伴,聖經中那個嫉妒兄長被上帝偏愛而相煎太急的該隱,是人類中第一個被上帝在頭上做了標記的殺人犯。霍桑紅字中的那個妓女,背部燙紅的A寫盡了下流與羞恥。在中國,同樣的刑罰有不同的名字,水滸傳中水泊梁山的好漢們,不少都接受過「黥面」,但在施耐庵之後,這反倒成為了一種時髦,代表了氣血方剛與義薄雲天。於是很久以前,紋身又由一開始的不拒絕,轉成了帶有偏見的標識。

一個非隱私的工具,一個公共的窗口,是一個比身份證還簡單明了的表達。就像美國將戀童癖者的住宅塗黃一樣,官方將有污點的人身體外露部分做上標記,使他們與「良民」形成一道隔閡,在光天化日之下接受大眾的考量,審問,與鞭撻。雖簡單粗暴,但直接有效。所以為什麼會有偏見,因為太容易被標記了。但如同不是所有帶顏色的房子都是邪惡的一樣,紋身與污點也沒有任何的因果關係(有的答主實在太謙虛了,居然說犯罪群體的紋身率高達30%,要我一定會說80%。反正沒有人能真正坐實這個數字)。而今天大眾對紋身的偏見,與媒體的宣傳也是分不開的。比如警匪片中大部分的黑幫都帶著紋身,比如要表現一個孩子的離經叛道,一定要弄成殺馬特的造型和紋身加各種環。小時候我們都會在胳膊上畫小花小草超人和惡魔,這不也是紋身的一種么,為什麼那時候的不會覺得「怪怪的」呢。我們也曾默認世界就該是不同的,世界可以是多元的,為什麼現在就不了呢?

2.從動機上說

主動紋身分為兩種,一類人是突發事件,另一類是將紋身作為一種消費方式。

對於第一類。在心理學上(怎麼啥都能扯到心理學跟騙人的似的),紋身,穿孔等行為背後存在的心理動力及意義,碰到不如意就去紋身或打洞,實際上是攻擊本能指向內部的一種表達,佛洛依德稱其為死亡本能。即當追求快樂的需要被壓制或面對生活重大刺激及自我否定之後,死亡本能會以自我傷害的方式提供快速但是短暫的情緒釋放途徑。美國一項研究就比較了愛紋身和穿孔的人,發現他們比其他人更關心個人的感受和表達,更有冒險精神和創造力,有藝術氣質,喜歡嘗試危險行為。也許正因為敏感和易衝動,所以大眾對這些紋身者存在些許偏見。

另一類將紋身作為商品或藝術品的。說起紋身的藝術,不得不提日本。紋身在古典時期的日本一直被政府壓制,這種情況到了近代才有所改善。西方國家用堅船利炮使日本被迫開放之後,西方人對紋身表達出了極大的興趣。英國皇室的多名成員,俄國沙皇尼古拉斯二世,以及很多達官貴族都以在日本紋身為榮。這樣,日本紋身慢慢地重新獲得了其合法的地位。時至今日,日本近現代紋身與古典時期的紋身相比,逐漸失去了其異端性,而漸漸成為一種大眾化的時尚和藝術形式。18 世紀很多浮世繪的畫家也開始把浮世繪的圖案運用於紋身之上,剛強有力的圖案使紋身迎來了鼎盛時期。紋身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藝術,並成為了浮世文化的一部分。同日本一樣,紋身在中國也是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階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徵意義。古典時期的紋身作為一種異端,主要表現了下層民眾蓬勃的生命力。近代消費社會時代的到來,大眾文化興起,紋身超越了其階層和異端性,成為一種時尚潮流、流行趣味和藝術形式,實現了其歷史的嬗變。紋身的這種嬗變是很多古老的藝術形式在大眾社會共同的歷史命運,這種變化不能簡單地以好壞評價。而藝術,也不能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更不能與善惡相連接。

紋身作為一種符號也是一種消費品,具有它本身不可替代的意義,就像手裡拿著的蘋果,門口停著的賓士,指間的翅膀寓意飛翔,頸後的玫瑰若隱若現,鎖骨上的義大利體,腰際間環繞著一縷飄搖。紋身者無疑是自戀而理想的,這種自我實現又必然是壓抑而爆發的。主體本身化為符號,符號裹挾本我衝擊升華。這種自我催眠帶來越來越一致的自我認同,令人產生不由自主的美好嚮往,實現自我肯定之後的自我激勵,化驕傲為行動,帶給持有人一種獨特的自我體驗。

紋身僅僅是紋身,如同刀劍僅僅是刀劍。有人用刀殺生,有人用刀切菜,是原子彈毀了廣島與長崎,能說就是原子彈的錯嗎。同樣的一條青龍,紋在黑幫身上,也可以紋在常人肉體,前者用於獲得身份,後者可以增進勇氣。

那些對紋身有偏見的,恐怕也大家也不是一路人,就醬吧。

隨手發兩張有紋身還多金人品好的。

最後我其實想說,不是所有常識都是對的,不是大多數人的理念就是對的,不是主流的就是對的。這個世界每向前一步都格外不易,它靠著少數人挑戰與質疑艱難前進。保持大多數的立場固然安全,可是誰能保證自己永遠都是大多數呢,我們都是某一方面的少數人,但只要做你認為對的好的善意的,就夠了。把用來抱怨「為什麼」的力氣,反彈給自己,信自己所信的,愛自己所愛的,無論成為怎樣的少數,都不要害怕。


我就想知道為啥有些人一直強調文身…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於是自然而然的就會有人反對,因為在傳統觀念中文身是黑幫的象徵,中國20年前是沒有文身的,日本的浮世繪和中國香港早期的毀皮作品都是黑幫在做,而且日本文身有的還能顯示幫派地位殺人數量導致文身更是被大眾厭煩。

現在其實我還是蠻慶幸的,要是沒有這些有自己獨特想法和宣揚主觀個性的年輕人文身是不能被推動的。


根本原因難道不是最初把紋身坦然暴露的那批人絕大多數屬於傳統意義上的不良分子嗎(我指中國社會)


哇,紋身怎麼了?

第一,我媽同意

第二,我不混社會,我看著紋身看書學習都還更激情。

第三,他不影響我正常生活,吃飯睡覺鍛煉學習,照常進行。

第四,觀點毫無變化,善良可愛幽默的我依舊如此。

第五,發現有個獅子在身上,安全感十足,很多以前總是逃避沒勇氣做的事情讓我更加勇敢了呢。

怎麼了?你偏見我我也可以偏見你啊,幹嘛不好好享受短暫美好的人生,要互相懟呢?


其實偏的是那些奇醜無比的龍啊虎啊或者忍字還是情字還特么特愛故意露出來的那幫人吧


紋身是我人生list中定要體驗的事情之一。

由於種種原因前天提前體驗完成。

一次性紋了兩處,為避免被問為嘛紋身或被異樣觀望,選擇紋在了正常著衣無法看到的地方。

我很喜歡的一個男生,聽到我紋身後說:你不是走清純路線的嗎?為何紋身。

哦,原來紋身就是不清純?略感失望。

但完全不後悔,雖然只是數字英文,跟一輩子的東西,取悅自己最重要。

放一處圖,成為更好的自己!自己畫的一個毛豆簡筆畫 。

人生在世,想做就去做呀喂,不要有遺憾。做最真實的自己就好,最近生活感悟。


歪果仁對紋身的認同可能來自信仰或者對美的追求,中國人對紋身的偏見可能來自早起的古惑仔電影和黑社會,這些人嚴重拉低了對紋身的審美。


很簡單,文化決定看法。

1、中國結婚喜歡用紅色,西方結婚喜歡用白色

2、龍在中國是帝王圖騰,龍在西方是恐怖怪獸

3、中國韓國等等有吃狗肉傳統,狗在中國的成語多是貶義詞,西方有把狗當家庭成員傳統,把狗當人看。另外法國有吃馬肉傳統,英美把馬當人類夥伴,很反感法國人吃馬肉。

4、豎大拇指在中國表示讚賞,在澳大利亞是一個粗魯動作。

5、中國AV,日本有AV

......

文化就是文化,一個民族一個群體一個地區長期形成的共同認識,中國部分少數民族一直延續紋身為習慣,現在也不例外,但在中國大陸生活大多數民族已經沒了紋身的文化,達官貴人知識分子精英都沒什麼人紋身,大部分能看到紋身的都是幫派兄弟。

當然,文化也會變化的,中國漢族能屹立數千年,就是不斷變化的,胡服騎射這成語現在還有教嗎,同樣是漢族等群體,移民到美國這些紋身文化地區,自然而然也接受紋身文化。中國原來沒有性開放文化,現在也泛濫一比


我認為應該和改革開放後最早的一批紋身的人員有關係!!成了炫耀自己多叼的行為!!而不是因為追求!!


其他人不知道,至少我沒有

他們總喜歡把這個和古惑仔黑社會聯繫在一起,但是紋身就是紋身,只是一個愛好

誰告訴你不紋身就一定是好人,不見得~


不一定有偏見


我抽煙喝酒有紋身和很多男人上床,但我知道我是個好女孩兒,那些裝清純的都是婊子!

美歐年輕人有紋身的真是不少,但是電影中的男女一號(不是演員)有紋身的比例佔到多少?反派和小嘍嘍有紋身的比例又是怎樣的?西方的主流思想真的就很認同紋身嗎?

紋身多數不是自己畫在身上因為自己喜歡這個圖案給自己看的——而是展示給別人看的。在這種展示自我的方式中,紋身不是最無聊的一個但是也挺無聊的了,有這個感情和衝動可以放在很多有意義的地方上去。


1、披髮文身 那是蠻夷 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

2、黥刑——臉上刺字 那是犯罪的標示

3、為了防止逃兵 給士兵身上文身刺字 以明身份 所以才有「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之語

總之 文身本就不是什麼好玩意 更不是普通人、文明人會往身上亂來的

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孝經·開宗明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不幹航空軍官老師公務員,你願意怎麼整就怎麼整,你以為偏見真是因為紋身??

還不是因為你長得難看又沒錢,人懶活差嘴不甜。


中國古代並不排斥文身,甚至在唐朝很流行,宋明以後逐漸少,新中國成立以後紋身被認為是舊社會黑幫的東西被移除,所以說,現在對文身的偏見是因為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事情,我們其實已經被洗腦了,紋身作為一種個性和彪悍的東西在尚武精神時代還是很正常的,宋朝尚武精神逐漸缺失,奴性加強,對個性的行為也加以約束,但是宋明時期還是存在的,而新中國成立以後才是決定性的致命打擊。新中國成立以來凡是傳統的、個性的、與眾不同的特立獨行的都被扼殺,何況文身。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才慢慢正常化,所以說這不傳統原因,相反正式對傳統的破壞的原因,包括同性戀,在中國古代都不新鮮,只是現在文化被割裂,很多人才不適應了。


源自一句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殺馬特也繼續被歧視著呢


推薦閱讀:

我這個滿背到底怎麼樣?
你有文身嗎?
46469595566……?
未成年是否適合紋身?
後背紋了一條線,這算沒有紋好嗎?

TAG:文化 | 中國人 | 文身 | 文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