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位於關中、中原、江南及北京的朝代各自有什麼特點?
注意:問的是朝代不是地區
我大致憑記憶說說,更詳細的等有時間和精力查了資料再補充。大體來說:定都關中的,是朝氣勃勃、欣欣向榮的王朝。定都中原的,是雍容華貴、輝煌燦爛的王朝。
定都北京的,是疆域廣闊、戰戰兢兢的王朝。
定都南京的,是割據一方、得過且過的王朝。這個評價不是因為我有什麼地域歧視,我對南京很有好感,畢竟我的好友 @湛盧在我心中就一直住在南京。之所以都城的位置能反映出一個朝代的風貌,之所以我認為定都南京的政權都比較危險,主要原因在於,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城置於何地都是沒得選的。選哪裡當都城,是可以反映出某個政權的大致處境的。我國古代選擇都城位置,有這麼幾方面的考慮:1.地理位置:地處何地,毗鄰何人。2.地勢地形:山形水勢,有險可守。3.物資運輸:道路運河,物資調動。4.戰略傾向:應對戰事,抵抗外族。所以首都對於一個王朝而言,既是劍,又是盾。說是劍,是因為首都在哪裡,軍隊的主力就駐紮在那裡,戰略上有更快的反應速度,能更方便安全的進行戰事。說是盾,是因為首都聚集了大量的人力和資源,一旦天下有變,只要首都的選擇合理,這次守住了,下次還有反攻回去的可能性。大體來說,隨著氣候變化和主要威脅的方向變化,從秦漢以來,我國的政治中心是沿著關中-中原-北京的軌跡變化的。
先說關中。關中之優越,不必我自己說,婁敬說的都很清楚了。「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秦漢時候,天下剛剛統一,此時選擇主要有關中和中原兩地。婁敬力主劉邦定都關中,並得到張良的支持,是因為他對天下大勢的把握確有過人之處。關中地區當時的氣溫比現在要高,物產十分豐富,而且四周山水環繞,地形易守難攻,優越得獨一無二,天下無雙。
尤其山東如果生變,定都關中可以握有巴蜀富饒之地,將關中和巴蜀連成一片,然後東據敵軍。與之相比,中原地區實在太過危險,很容易玩砸。但這個規律,到了隋唐時期,就開始有變化了。北方氣候變化,關中地區越來越冷,物產不復以前豐富,這時候關中的重要性開始降低了。而且隋唐時候需要加強對長江以南地區的控制,中原的位置比關中更優越。還有另一個因素,因為人口膨脹,氣候又變差,關中無法實現糧食自足。所以從隋唐時期開始,政治中心逐漸向中原移動,大運河的開通使得漕運通暢,中原可以源源不斷的得到輸血,基本解決了物資供應問題,同時又能穩固對南方的統治。到了北宋時候,經歷戰亂的關中已經破敗,無法再發揮作用,對北宋而言,中原是唯一選擇了,剩下的問題只有具體選什麼地方了。好了,時間繼續推進,明朝建立之後,早期定都南京,之後成祖時候將政治中心挪到北京。南京的事兒我們以後再說,先說為什麼要選擇北京。主要原因是,北方游牧民族威脅以前主要在西北,但到了明初,他們開始轉向東北了,北京的重要性也就隨之上升。不守住華北平原,則游牧民族就可長驅直入,到時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最好的選擇叫「天子守國門」。天子在北京,那麼軍隊和資源就都集中在北京,更為方便應對異族入侵。
另外,到了明清時候,東部地區的繁榮富饒開始明顯的超過西部地區,所以相比靠西的中原,北京也具備了這方面的優勢。最後再說南京。南京不是一個常規選擇。首先,我國地形北高南低,從北向南攻打較為容易,反之則較難。又兼南方不產戰馬,不容易組建騎兵。只說軍事,不考慮政治因素的話,南京從來不是一個優秀的選擇。其次,我國面臨的主要威脅,長期以來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一個全國性政權即使在南京定都,也必須在北方布置重兵。但即使如此,反應速度也是很大問題,古代沒有電話和電報,你定都南京,北邊打起來了,怎麼在最快時間內調動軍隊糧草部署戰略呢?所以定都南京,對全國性政權而言,是特殊情況。比如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因為那裡是他經營已久的心腹之地,北方當時尚不穩固。但對於據長江而守的地方性割據政權而言,就沒什麼選擇了。比如說東吳、東晉、南朝,還有國民政府,都只能選南京。——————————————————我是分割線————————————————————
知乎歷史群:283338991,創建於2013年,歡迎知乎的各位歷史愛好者加入。
如果不談地區,只談朝代的特點,那是不談因只談果,這個問題也就梳理不出區位與朝代性格的內在聯繫,那這題就成地域情緒下的空中樓閣了。還是要結合著談一下:
一、關中政權(西周、秦、西漢、前秦、西魏-周-隋、唐)
1、創業之都:
周族創業於此,秦人崛起於此,劉邦治所於此,苻堅圖強於此,周武隋文重整山河於此,唐朝漢家盛鼎版圖及東亞漢文化圈形成於此。僅創業型古都這一點特徵,四大古都無出其右。
2、強盛之都:
第一次誕生所謂的華夏文明圈,是關中的西周劃的。巴蜀第一次併入華夏文明圈,是關中的秦國乾的。河套第一次進入版圖,是關中的秦朝乾的。遼東第一次進入版圖,是關中的西漢乾的。百越、南粵進入版圖,是關中的秦、漢相繼乾的。雲南、新疆、越南大部、朝鮮半島大部、蒙古高原大部臣服,是關中的西漢乾的。漢人政權勢力版圖最遼闊時期,唯一一次跨過蔥嶺到達中亞草原,是關中唐朝乾的。中國歷史上知名的盛世超過一半是關中政權所締造。強且盛,當之無愧。
3、革新之都: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西周,制禮作樂。奠定中國禮樂文化和倫理政治之內核。德治,王道,由此而生。西周確立的文化信仰,是中國文明區別於其他文明的最大特徵。
「」百代皆行秦政治。」
秦朝,首創統一。確立皇帝制,中央集權制,郡縣制,通過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文化風俗,推動土地私有化。法治,霸道,由此而生。秦朝確立的政治制度,是中國文明超前於其他文明的首要特徵。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西漢,中國第一個享國超過200年的王朝。第一次出現了平民屬性的君主,第一次出現了漢文帝這一帝制時代的賢君典範,第一次給統一中國明確了王霸雜之的治國方針,第一次確立了儒家學術信仰的正統地位,第一次以統一華夏之姿對外大規模擴張,第一次確立了統一形勢下的察舉徵辟選官制度,第一次觸及了中國的馬爾薩斯模型的人口峰值——六千萬,甚至第一次出現了執政長達半個世紀的皇帝,還有這種壽命給國家和其個人帶來的影響,以及他在歷史上第一次皇帝認錯的罪己詔。
西漢通過初期郡國並行→中期重建集權→末期集權衰落,第一次上演了一遍中國王朝,政治模式輪迴的宿命;經過初期無為休息→中期國家專營→末期兼并難抑,第一次上演了一遍中國王朝,經濟模式輪迴的宿命;經過初期削弱藩邦舊貴→中期打擊地方豪強→末期地方豪強坐大,第一次上演了一遍中國王朝,階級模式輪迴的宿命。
西漢最最重要的是,它真實描塑了一副讓後世中國人,世代都無法忘掉的繁盛統一圖景,讓華夏人第一次有了深刻自我認同的族群名稱——漢族,以及漢字、漢文化、漢語...統一,於是牢不可破的成了中華大地的政治正確,意識主流。此後的王朝,都不同程度在西漢譜寫的命運里往複。
「東極滄海,西並龜茲,南包襄陽,北盡沙漠。」
五胡中最為弱小的氐族所建立的前秦,是個知名度較低的關中王朝。但苻堅作為首個全力漢化轉型的胡人君主,其一度統一北方,是胡漢民族政策實驗的一次方向性改革,給了混亂的北方一個顯著的標杆和希望——漢化才能生存、壯大。這是西晉到北朝間一百多年最重要的一次轉折點,此前「以胡制漢」的五胡潮流,在苻堅摧枯拉朽的成功下徹底破產。就連敗給東晉正朔,也稱得上苻堅對漢文化感召力的最後一次實驗...曇花一現的前秦,也堪稱迷茫時代中,因銳意漢化,逆襲而興,一舉廓清時代方向的改革典範。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則小逆之後必有小順,大逆之後必有大順。」
周-隋一系關中政權的前身是西魏。西魏、東魏對峙時期,可以說西魏一直都處於弱勢。西魏是以原北魏六鎮軍力之一鎮,對抗東魏的五鎮之力,最後還在邙山之戰中把老底兒給敗光了。傾危將亡之際,宇文泰不得不開展托古改制,推行周官制,府兵制,柱國制,改鮮卑姓,加強了中央集權和民族融合。到北周時期,竟逆襲北齊。隋朝更是設立三省六部制,科舉制,並開鑿一改全國經濟格局的大運河。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唐朝是多面的唐朝。沒有哪一個朝代,像唐朝被劃分的這麼密集。從初唐、盛唐,到中唐、晚唐,從貞觀之治,永徽之治,開元盛世,到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從府兵制到募兵制,從租庸調到兩稅制,從唐詩到古文運動,從關隴士族到雁塔題名,從木材造紙的普及到造紙術在中亞的傳播,從女皇篡唐到安史之亂,從牛李黨爭到黃巢起義,從集權盛世,到亂局妥協,從萬邦來朝,到朝鮮、吐蕃、日本、越南、契丹等各族汲取漢文化或唐制度,全面形成東亞漢文化圈,再到怛羅斯之戰,絲路漢傳佛學回傳西進與新興伊斯蘭文化東進的全面對沖,最終淪向藩鎮割據,皇權愈加飄搖...
唐朝,復活並繼承了第一帝國的精華,也滋生並開啟了第三帝國的雛形...唐朝的前一半,更像第一帝國,後一半,卻像第三帝國,前後具有劃時代的前後兩種迥異的時代風格,再細分又有更多截然不同的次級時代特徵。封建社會分水嶺可真不是隨便說的...如果放大去看,唐朝的建-興-篡-盛-亂-弱-亡,彷彿是整部中國帝制時代歷史的微縮版。龐然大物唐長安,屢破屢復,大唐,屢困屢興,一路跌跌撞撞...頂級盛世,遼闊疆土,國際中心,千古明君,社會開放,文化昌榮...外戚女皇,同室操戈,權將叛亂,地方割據,宦官擅權,農民起義...似乎所有王朝可能遇到的輝煌與困頓,都交織在這個歷史上政權傳承時間最長的多樣王朝。
秦漢唐三代關中王朝,將巴蜀、北地、河西相繼化為漢地,又在河套、蒙古高原、西域、青藏高原,依次建立起羈縻的文化根源。糾纏千年的蒙古高原勢力,自唐起深度漢化。漢唐在兩度控轄的西域,建立起對新疆的歷史合法性。初次統一的吐蕃王朝,與唐朝一同興衰糾纏兩百餘年,受唐朝深刻的文化影響,奠定統一青藏自此在文化上的東向融合,而沒倒向印度。唐朝,最終完成了西部王朝力所能及的所有西部地緣歷史任務。中華文明向東北方向的蔓延,那是後來北京的歷史使命了。中華的地緣歷史傳統,由此轉折,也正合中華氣質之變。這是長安,最後頗具深意的謝幕...
我個人其實比較贊同「秦漢(尚武)-隋唐(好強)-宋元(重商)-明清(高傲)」這樣四個帝國時期的氣質劃分...
4、逆襲之都
其實回顧關中這些創業政權,真正是應了「大逆之中藏大順」。其實關中的優勢在於精緻。它有首屈一指的地理形勝,也有足夠優渥的平原經濟,奈何它也有兩處明顯的短板:平原面積太小,交通便利也不及中東部大平原內部。縱觀周、秦、漢、前秦、北周-隋、唐,其創業之初,都是弱勢的一方,比如險克大邑商的小邦周,被六國所卑的秦國,被霸王排擠的漢王,五胡中最弱的小國氐秦,被東魏呈壓倒性優勢的西魏,名義代隋實則重整河山的一隅初唐...通過文獻記載,可以梳理事件。但通曉人性,才能真正理解主觀力量的作用之大。關中的區位到底有多好?的確是金城湯池的形勝。但絕非沒有明顯短板,並非次次都仗勢而成。實際上,有了足夠的啟動資本(並不大的關中平原),加上足夠的成長環境(非常好的四塞形勝),再為現實困境所迫(經濟體量較小,較遠離全國人口重心,交通沒有東部通暢),倒逼自身進行優化資源配置並效率改革(固本農業,創新制度,強化軍事),於是關中才誕生了自信史以來,頭兩千年里,歷時最久的全國性都城,頻次最高的創業都城,拓張最猛的強盛都城——長安。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除了東漢、西晉那些王朝末世的小插曲,它很少像洛陽、北京那樣,總是被他方勢力所選遷。它是以弱勢成長為強者,每次都是逆襲成功,原因何在?從硬體角度上,可以找出很多看似站得住腳的理由,但仍有主觀上很重要的一點:逐鹿群雄里,小體格的一方更需圖強,更有變革的動力和空間,也更有放下姿態進行反省改變的務實心態。這是集權制度、高效政治理念之所以誕生在關中,關中也總在效率競爭中勝出的原因之一,這是主觀能動性的體現。如果無視這一點,就只能把關中吹的神乎其神,又無法解釋關中這麼牛逼為何最後一千年再無都城機遇。
關中的中樞歷史慣性,其實有兩波,一波是西周-秦-西漢-莽新相連,一波是西魏-北周-隋-唐相連。中間大抵是以洛陽為代表的關東本位時代。其實,關中為都,真的是更適合碎片化逐鹿的歷史時期。宋以後,玩家分裂的趨勢由內部的地方群雄逐鹿,轉為外部的民族政權對立,且碎片化程度越來越小時,關中近一千年里不復為都。這並非純粹因為環境氣候、人口重心、經濟交通格局的改變而衰落,還有一個限制條件就是,分裂的程度和頻次都越來越小。其實仔細梳理一下,五代那一波碎片化亂世,是處於唐朝剛剛被傾覆,關中被朱溫拆到連渣都不剩了,這一次是還沒緩過來。而後的宋金元明四朝交替之際,北方並沒有出現大分裂。而明末分裂時,關中出現了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晚清亂局時,關中出現了陝甘回亂的反叛。到民國軍閥時代,鳩佔鵲巢的東北軍張學良,正是與西北軍的楊虎城合謀,配合關中旁邊陝北的共軍,在關中攪了一趟政治渾水,以西安事變改變了當時的政治、外交、軍事格局。關中當時有割據傾向,但有其他因素干擾未能成形。可以說,只要是碎片化的亂世,關中一般不會太消停。
二、中原政權(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武周、五代、北宋)
1、選遷之都
與關中多為創業型政權不同,洛陽多為選遷式定都。西周鎬京被犬戎攻陷殘破後,平王東遷至洛陽而有東周。西漢之初,議都之時,都城就差點被選在洛陽。關中在莽新亂世為多方勢力反爭奪復燒掠後,以河北和南陽為根基的劉秀,選定了並非起家之地的洛陽作為首都。曹魏定都洛陽,也並非曹操三大根據地兗州、潁川、鄴城,而是曹丕稱帝時擇選之都。西晉是繼承了曹魏的都城。北魏更是從平城遷都至此。隋末,隋煬帝四處巡狩,專門營建了洛陽新城,逗留洛陽的實際時間就長於長安。武周則提升東都為神都,作為實際首都以壓關隴。連短暫的後唐,其實也是河東集團為奉唐祚而在洛陽建都。洛陽作為都城的一個典型特點就是,常為王朝建立穩定之後,被君王青睞的選遷之地。
但五代、北宋的開封與洛陽不同,是創業型首都。
2、四控之都
洛陽與關中一樣,是地形優勢極其明顯的形勝之地。但是洛陽盆地的平原腹地,卻遠遠小於關中平原。洛陽真正最吸引帝王的,是它緊鄰第三地理階梯的華夏大平原。這裡是全國人口重心所在。關中政權在亂世創業時期,對華夏大平原的各方勢力角逐,有足夠的形勝優勢和防禦縱深,戰略安全環境優異,往往能夠對關東各方坐山觀虎鬥,逐個擊破。但在治理關東時,這一戰略縱深反而成了操控線過長。相對整片大平原,自身平原體量較小的關中地區,難免有干弱枝強的戰略不安感。此時,處在第二、三地理階梯線關口內的洛陽,自身有群山合圍的形勝,又是緊鄰大平原的河渭穀道最前沿,由此常常進入關中統治者的視線。
西周營建東都成周城,西漢在長安與洛陽間擇都,莽新復立東都洛陽,北周、隋、唐皆以洛陽為東都,唐朝為武周篡逆前後,皇帝逗留東都並大力扶持關東寒門,這些都說明了,洛陽對關中政權之重要。洛陽對關東地區呢?更是唯一緊鄰大平原,同時又具有大平原不具備的形勝之首腦地位。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皆定都洛陽,其實都是代表關東本位的時代。洛陽不同於關中的優勢在哪裡?在於它是四控之地。
對於關中政權來說,洛陽是控制河內、河東、關中、南陽四個中樞安全要道的關口。而對於關東各方來說,洛陽又是連接河北、潁豫、南襄等幾大平原板塊的中心。這就是洛陽天下之中的優勢,也恰是關中政權的弱點,洛陽對其互補所在。
於是,歷史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唯一沒有對洛陽存在過建都想像的秦朝,是關中政權里國祚最短的。唯一把關中作為京畿直轄的東漢,是洛陽政權里穩定時間最長的。東漢的平衡其實很有意思,可以說劉秀是唯一把洛陽四控之地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的。東漢開國,依靠的是功勛的河北豪強資助,同鄉的南陽豪強推助,舊部的潁川豪強襄助。劉秀是憑藉整合這三股關東豪強的力量,最終逆襲成功,建立了關東本位的,如同聯合政府一般的東漢。可是,深諳權衡的劉秀,又借宗室身份,大唱尊奉宗族,關中正統,在區劃設置上把三輔、河東、河內、河洛同時納入司隸校尉部,奉長安為西京,頻繁西巡。可以說,東漢雖都洛陽,卻把洛陽以西當做京畿腹地去經營,而與以東的中原劃分了界限。而且在光武、明、章三朝,皇帝還刻意推波幾十年的遷都長安之爭議,這才有了杜篤《論都賦》和班固《兩都賦》這類兩都地位博弈互駁的名文。
和平時期四控之地的優勢,在戰亂時期就是四戰之地的劣勢。可以看出,真正要發揮洛陽四控之地的效能,使洛陽中樞強勢,作為地理階梯線上的關口重鎮,洛陽政權需要在西邊和東邊,選擇一邊為腹地,才可有足夠的戰略安全抗衡另一邊。東漢的選擇是營西面東,而魏晉、北魏則是營東制西。總結性得看,關中與洛陽才是同一戰略板塊。雖然洛陽臨近大平原,但洛陽身處第二地理階梯之內,在古代相較平原的優勢恰是這個地理形勝。東部平原太大了,交通能力也強於洛陽,洛陽以中原的潁、豫、兗、鄴一帶為腹地,其實也是暴露給河北、山東、江淮各方勢力。天下大亂之時,往往東邊碎片化的程度更重,肉雖大但是擺在明面的,分食者多,整合難度更高。即使和平時期,大平原上的地方實力也更偏自肥,離心力更強。洛陽政權鞏固西邊,反而是相對容易的選擇。西邊的關中是一個狹長縱深型平原,只要壓制關中本土勢力,削弱其獨立性,是最適合作為腹地之選的。也就是說,營西面東,採用和關中政權同一基本盤是最為奏效的。但也只有出身宗室,在長安生活多年的劉秀,以及李唐媳婦武則天,才有實施這一關中-洛陽戰略的情理可能性。魏晉、北魏,畢竟是中原勢力和河朔勢力的代表。可也正是由於關中是洛陽四翼中,最具戰略關聯性的一翼,關中退出中樞舞台之後,洛陽也便風光不在。
魏晉時期,關中也是中樞控轄的重點地帶。曹操不甘於關中的名義歸附,刻意逼反馬超等關中諸將,又接連上演了一出聲東擊西,瞞天過海,搶佔蒲津渡的完美連環計,實在是關中對中原勢力的戰略安全,至關重要。關隴勢力投效蜀漢的也不少,比如姜維、馬超、法正,這讓關中始終是蜀漢的首要謀求對象,也始終是魏晉的重點看管對象。可見,即使不以關中為腹地,關中對洛陽中樞的戰略影響也是非常直接的。
中原地區最後一個極為重要的全國性首都,開封,雖然都在今天河南省境內,但其本質與洛陽截然不同。開封作為都城的起始,是朱溫滅唐。中晚唐時,河朔藩鎮坐大,關中對河北的實際控制力趨弱。關中實際上是依靠運河連接,仰仗江南財富,以維繫安史之亂之後的政治再平衡,直到黃巢起義,東南經濟受創。黃巢軍判將朱溫,成為了汴州一帶的軍閥,掐住了運河咽喉命脈,控制了唐中央,最終滅亡唐朝,建立後梁。開封都城最終為北宋所繼承。
開封位於大平原上,一馬平川。雖有黃河天險,但在黃河改道前,當時的黃河河道也比今天離開封要遠一些,並無長安、洛陽的形勝可言。開封唯一的地形優勢,是掐住了運河樞紐。但五代丟失的幽雲地區,北宋始終沒能從遼國手中奪回。這讓游牧民族的勢力,直接在大平原北角上有了自己的據點,便是遼南京,今天的北京。遼國的騎兵南下開封,僅需三五日。加上西北地區党項人建立西夏,可以說,開封的都城安全形勢,始終讓統治者憂慮警醒。與踞西面東的洛陽東漢,距東面西的的洛陽魏晉不同,開封並沒有在第二、三地理階梯線上,並沒有採取東西盤向的國家經略。而是在北部,海河流域,退耕還林,平地開溝,鑿渠洋淀,建立了一道橫向二百公里的溝壑森林帶——塘泊防線,直接阻遏盤踞幽州的遼國騎兵。在中部,黃河流域,進行深度農業開發,極大地增加了全國的耕地面積。在南部,長江流域,推行重商國策,加強商貿、物流發展,開發海路運輸,增強稅源。這是典型的,以南方為腹地,直面北方強敵的國家方略。北宋開始,都城雖然還在中原,但歷史的一隻腳就已經跨入南北時代了。開封代表的,是大平原整體,而不再是某個次級區位。只不過後來北京、南京式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分離條件,還沒真正成熟。但第三地理階梯的衰落,由此定局。
3、傳承之都
與關中常常進行大幅度的制度、文化革新不同,洛陽王朝的制度和文化,往往是延續性的。比如東周延續了周的封建制度、禮樂文化,儘管不久就在地緣政治上完全失控。比如東漢是把西漢所形成的制度和文化傳襲了下來,甚至是西漢新拓的版圖。雖然從社會階級層面來說,東漢已經是地方坐大,集權難度愈發高漲的時期。魏晉是傳承東漢所演化的社會形態,最終在制度上調整以適應,但真的難說魏晉制度對整個國家社會來講,有巨大時代優越性可言。漫長的亂局就是由此而生。可時人已然習慣將洛陽看做漢地權力中心與象徵。到北魏遷都洛陽之時,就是為了表明漢化之決心。可以說,那時的洛陽,代表著漢文化的中心,是漢地最重要的都城標識。這是處在兩波關中中樞歷史慣性中間,東漢-魏-晉的這一波洛陽中樞歷史慣性的表現。隋唐時的洛陽,也只有唯一的女皇具有強烈的創時代特徵,那還是為女皇所選,而非女皇因之而生。革故鼎新的歷史使命,總有那初期常被鄙夷的西部王朝完成。而洛陽,就像明堂一般作為精神象徵,在天下定鼎之後,傳承華夏的旗幟,較更為開拓外向關中王朝而言,更顯傳統內向。從秦到唐,每個關中王朝遷都洛陽的離心力是越來越強,到唐朝終於一度顛覆長安,洛陽成為神都。
五代的梁唐晉漢周,皆是軍閥立國。到周世宗和宋太祖時期,中晚唐以來的軍閥亂象問題,才被從制度上漸漸遏制。此時,長安和洛陽都已殘破。經過五代經營,且為運河南北樞紐關節的開封,成了其時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城市。北宋是中國歷史上,皇權政治最為開明的時期。但皇權的開明,並不代表中央集權的削弱。相反,北宋為解決募兵制職業軍人出現後的藩鎮軍閥問題,設立二府三司,加強官僚系統牽制,強化君主決策權。在軍事上,施行歷朝力度最大的強幹弱枝布局,囤積數十萬禁軍於京師開封。在政治文化上,全面開放對士大夫的地位推崇,以文制武,重文輕武。中晚唐以來,二百年的棘手問題,由此被解決。晚唐以來,混亂的道統意識,也重新被塑造,並且加強。北宋將華夏獨有的士大夫精神推向意識形態的極致,這是宋、元、明、清能夠基本無縫銜接,穩定過度的重要原因。北宋不僅是傳承,也堪稱創製救時之都。
4、綏定之都
與關中政權,動輒對內強遷富戶、豪強到關中,或者動輒對外滅國略地而言,洛陽的王朝,普遍有其對內、對外的妥協性。其實這也有其內在的歷史邏輯。既為天下之中,四貢里均之地,就多少有便於和平時期安撫四方之意。洛陽王朝的集權性、強勢度,真的是不如北京與長安這兩座,內治似偏,外顯強敵的邊鎮型首都。洛陽和南京倒是都有雍容華貴的類似氣質,就是因為它們太過靠內了。從西漢廢除分封以後直到清朝,皇權主動恢復宗室分封,一次是洛陽的西晉,一次是南京的初明,若要糾文獻,判性格,能找到許多皇帝糊塗的證據。但是我們所讀的文字,一眼數秒,卻是歷史人物切實面臨的棘手問題和方向困境,那可是數月數年信息反饋和判斷積累而成的成熟決策。所以,站在大歷史和上帝視角去看,這兩次宗室分封的逆流復辟,其實與都城偏內都有絲絲縷縷的聯繫。西晉面臨的是世族成形,地方坐大,中樞集權阻力重重,實際對基層控制力較低。南京面臨的是漢地方復,從東北到西北,再到西南,北元未滅,全部都是蒙古各汗國勢力,虎視眈眈。這兩次都是外重內輕的局面,宗室分封的初衷,也是為了加強皇族實力,用實權分封的宗室,拱衛中央皇室。但分封能夠避免異姓在外坐大,卻依舊無法避免宗室在外坐大,強枝弱干總是要出問題。於是,都被歷史規律打臉了。但從這裡,我們能看出,都城的方位,對都城氣質和王朝性格,存在極大的影響。
洛陽之綏定,在於對內對外。東漢已是豪強集團所擁立,光武帝面對地方豪強,做出巨大讓度。可此時東漢度田令的實施,仍遇到豪強巨大的抵抗,已不復西漢中期集權之強力,對諸侯、豪強之削弱意志。魏晉立國,也是依靠豪強結合儒教經學所形成的士族力量,所以皇權的強勢程度更不比秦漢。到西晉洛陽城,王愷石崇鬥富之令人瞠目結舌,剛剛統一的虛榮背後,已是亡國之患在即了。甚至到了十分強勢的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雖然對北魏貴族進行施壓,但仍舊在政策上,把門閥化當做漢化方向,最終洛陽城中再次出現了比西晉更甚的元雍和元琛鬥富,北魏朝廷執政能力迅速朽爛。到武周將洛陽抬升為神都時,士族社會已是餘暉殘陽,武則天仍舊有藉此籠絡關東士人的意味。可見,洛陽的都城性格中,有明顯中央向地方妥協平衡的一面。而中央對內的相對弱勢,也導致了對外的一定妥協拉攏。比如東漢重啟絲路,西域十二國聯名奏請光武帝復設西域都護府,光武帝卻明確拒絕。到班超平定西域,其實也僅是帶了三十幾人的使團,能夠意外成功,除了機遇,多少有匈奴在西域不得人心,西域人心思漢的原因。班超治下的西域都護府,相比西漢時期也更顯軍閥化。到漢末魏晉之時,朝廷允許胡人內遷,尤其關中重鎮都湧入大量胡族,這也成為五胡亂華的誘因。
洛陽之利,在於四控之地。洛陽之弊,在於四戰之地。這是一個特徵的不同條件下的兩面。所以洛陽王朝的戰略思維中,安撫、綏靖的朝代性格是較為明顯的,與江南都城的王朝有相似的一面。但其方位的中,又與江南的偏不同,洛陽的綏是為「定」,不似江南自身就較容易「安」。所以,居中近臨四方的洛陽王朝,普遍也有為「定」而同時對四方實際控懾的強硬和嚮往,所以幾次成為全國性首都。
北宋開封,同處中原地帶,卻一片平原,沒有洛陽的形勝,中樞暴露的危險係數非常高。儘管解決了藩鎮難題,穩定了道統與制度,北宋卻因都城戰略安全形勢,始終如履薄冰。因此,其對內,也有對士大夫明確招撫的一面,其對外,有更強的綏靖政策思維。澶淵之盟是一次重要表現。面對同樣歷久而缺乏侵略性的遼朝,澶淵之盟,卻換來了百年和平,也屬不一樣。這次皇帝的表現,也顯現出了北宋開封都城區位的不利一面。後來的助今滅遼,北宋末年卻又主動打破了這種維持已經的地緣平衡,這裡邊有士大夫集團意識對戰略決策的深度干擾。微觀上看,就是後熙寧變法時代,不負責任的黨爭激烈,意識形態鬥爭失度,反覆政治清洗後,整個國家受到影響的戰略搖擺惡果。北宋的綏定心態,也是中原王朝性格一次重演。
三、江南政權(東吳、東晉、南朝、南唐、南宋、明初、太平天國、民國)
1、救存之都
秦末開始,江南和幽燕就是不消停的兩個地方。東吳立國,給了後世南方政權一個最初的範本。此後,東晉續晉祚,南唐續唐祚,南宋續宋祚,南明續明祚,國民政府南京名義上也是在續此前辛亥革命黨人的執政夢。江南往往成為中原亂局時,正統南遷,存亡絕續的福地。而且從東晉到南朝,南宋到南明,最讓江南人自豪的是,這裡所帶領的南方,是漢文化存苗之所。這幾次大批北方漢人南遷,將漢文化更大範圍的灌輸蔓延到了南國的土地。明初,唯一一次南方政權橫掃北方,第一次從游牧民族手中奪回完整的漢地,南京更是第一次成為全國性首都,成為救時之都。
其實,江南王朝並非都是偏安王朝,東晉、南朝、南宋、太平天國、國民政府都有北伐之志,但無奈大都壯志難酬。縱然北伐偶有成功,得了中原也坐不熱就要丟。說白了,江南縱然好,但遠離北方人口重心區,且在是平原上與北方對峙。到了統一全國,面對北方游牧民族時,更是鞭長莫及,要麼集結重兵在北方邊境,形成強枝弱干。要麼強大禁軍在京師,難以及時應對北方變局。真是個歷史死局,要麼半壁,要麼亡國,要麼遷都...但有一點,無論哪個時代,你方唱罷我登場,都會有江南政權的位置。
2、膏腴之都
楚吞吳越,東吳建國,東晉衣冠南渡,南朝持續開發,隋唐打造運河起點,中晚唐、北宋「仰東南財賦」,南宋著重經營,江南最終成為全國經濟中心,徹底與蒙元玩爛的北方拉開差距。此後的江南,是中國賦稅重鎮,商貿、生產高地,交通要道,膏腴之都不用多解釋。
江東平原處在大平原南角,陸路便捷,是運河、長江、海岸線的交匯點,以串起了鄱陽湖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巴蜀盆地等南方大部地區;通過海路向南可直下兩廣,溝連珠江流域,通過海路向北可直抵山東、京津;通過運河,東部陸路地區也能及時交通往來,再轉淮河、黃河可至中西部地區...這種水路、陸路交通優勢,讓江南成為商業最為開放的地區,定都於此的王朝,也大都能跳脫小農經濟意識,展示出重商主義和自由主義的一面。
江南地區和其他古都相比,完全有一條足夠自負獨有的優勢:其他古都皆因定都而繁華,江南即使不定都,也依舊繁華。
3、文盛之都
正因為江南王朝,坐擁這麼一偏魚米之鄉,商業高地,這片溫柔鄉也反過來滋養出眾多的書香門第,賢蘊世家,甚至不少附庸風雅,頗具才情的皇帝。這些使得東吳皇權惱怒於士族得掣肘,東晉、南朝無法及時擺脫門閥化的政治形態,更使得眾多江南皇帝未能專心政治,以至於上演了一次次醉生夢死而又極賦美感的亡國故事。江南的王朝,是煙雨樓台中的四百八十寺,是總被雨打風吹去的風流,是隔江猶唱的玉樹後庭花,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哀愁,是我夢江南好的大業幻滅,是虎踞龍盤下的鐘山毓秀,是三十萬人一朝死的國破家亡,是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歌舞不休...
唯一的一次例外,是那個出身低到不能再低的皇帝,被罵為莽夫暴君的,朱元璋,他讓江南唯一一次真正成為一把鋒刃,斬盡群雄,而不是一首詩。有趣的是,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科舉會試所錄取51人皆為南方人,竟無一人是北方人。經調查其實也並無舞弊之實。從某種意義上說,南方對北方,在各方面都形成壓倒之勢了。朱元璋敏銳意識到這件事的政治隱患,從而首次實行南北分科,並在後來逐漸形成按地方比例錄取的考試製度,並沿用至今。明朝江南文盛的背後,是遭受重創後恢復期的北方之訴求和吶喊。北遷,是歷史規律為本來已經勝利的江南明朝政權,做出的又一次不公平但很公正的委屈抉擇。
甚至明朝的衰落與滅亡都與南北差異過大有關。當明末東北戰線吃緊,北方已然糜爛,江南卻繁華似錦。國家共同體,並非只是民族認同那麼簡單。作為一個共同而複雜的政治體系、市場體系、信息體系,一旦局部被外敵撕開,那麼摧枯拉朽的全局侵犯將不可阻擋。我是西北人,遠隔數千里的東北淪陷妨礙到我生活了嗎?沒有,但那種局勢慣性一定會真切的妨礙未來。明代沒能完全明白且重視,平衡和消弭地域差距的重要性,歷史給出的結果又怎樣呢?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唇亡齒寒,並非只適用於國與國之間。作為全國交通心臟,膏腴之地的江南,不僅是國家仰仗其財稅,它又何嘗不是汲取其他地區的要素和資源,才能夠那般富庶繁華呢?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歷史規律,一直在宏觀層面起著作用,只是局於文字這種信息獲取方式的人類,喜歡用微觀視角去做個體的道德解說。
4、匯通之都
各大古都里,屬南京、杭州這兩個江南都城,與江河湖海最為貼近。中國進入信使時期以後,前兩千年,是長安-洛陽的雙城時代。關中-河洛,其實就是渭河匯聚到黃河,在第二地理階梯內,不斷衝擊而成的一段長條形渭河-黃河穀道。長安-洛陽共同作為大平原西角,與大平原北角北京,大平原南角南京相競爭。從平原人口和經濟布局的角度看,這道位於大平原西邊的關中-豫西人口黃金帶,以關中平原-中原為腹地,從戰略範圍上直抵東邊山東的高山和丘陵帶,相當於一道東西向橫軸,卡住華夏大平原的戰略中位,隔斷了河北與江淮的間的平原人口大通道,有效的分別輻射、控制了南北,左右了頭兩千年的中樞歷史,直到運河時代來臨,大平原得到真正的整合。
運河時代和海洋時代相繼到來後,水路和海路取代了陸路成為了最便利的交通渠道。起初關中-中原的政權還能通過控制運河節點,來控制北方。但京杭運河取代隋唐運河後,南北軸心的物流交通成本要遠遠小於東西軸心。此時,華夏大平原幾乎被整合為一體,南方經濟也逐漸逆轉了北方,北京、江南的政治、經濟分離分工和遠距離操控,具有了成熟的時代條件。此後,以運河為連線,北京負責震懾北部外敵,江南負責籌集南方物資糧餉。江南作為生產高地,商貿重心,開始頻繁成為影響國運的創製革新之地。進入近代以來,更是有過作為天平天國宗教化國家嘗試,辛亥革命共和制政體嘗試,兩次嶄新革命的樞要所在。雖然,從地緣角度來說,它在都城競爭中仍不免最終的失敗。但直到今天,長三角的經濟影響力依舊無可比擬。
四、北京政權(遼、金、元、明、清、民國、共和國)
1、制霸之都
定都北京的朝代其實沒幾個。但無奈明清都250+,元和進行式的天朝都逼近100,穩定性很強啊。別看中國歷史往複輪迴,統一朝代里,其實過200的就四個,西漢、唐、明、清。西漢前期還是郡國制,唐朝289年看著很牛逼,但是中唐畢竟有些個藩鎮高度自治,晚唐中央則已經徹底殘了。所以,設立一個標準:國祚長且中央權威持續穩定的朝代,明朝其實是第一個中央穩定超過250年的朝代,到末代皇帝還有能力狂搞內閣大臣呢。
看全國的交通地圖,很有趣,除了東北,華夏大平原的路網是由北京向南輻射。越在北,輻射路線越密集緊貼。越向南,輻射路線越分散稀疏。這意味著,北京是一個華夏腹地最北的輻射聚焦點。越朝向北京,越不可能多路出擊。越離向北京,地勢險阻條件越差,需要面對的方向越多。大平原是一個大體上的三角形,但南角的兩邊分別是大別山脈和東海,大別山脈的這一邊之屏障和太行山脈的險阻程度實在沒法比。大別山以南,又是漢江和湘江匯入長江的江漢平原和贛江-鄱陽湖平原,組拼成的長江中游平原。越過大別山一脈,整個中國的平原分布,又像一個底邊略短的等腰三角形,河北平原在金字塔最上層,關中-中原-山東一線在中央,巴蜀盆地、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江東平原在最低成。而北京,就是那個塔尖所在。長安王朝,更像此前長江中下游平原尚未充分開發,在經濟上沒有逆轉北方時,橫向金字塔的最尖端位置。北京,則是連帶整個南方,整個地三地理階梯的最佳平原輻射尖端位置點。
說是制霸之都,大概有這麼一個觀感,北京做陪都的朝代,雖然是分裂時期,但國力足稱得上一流,堪為霸主。北京做首都的朝代,則都是大一統時期,國力也大都算強盛。近幾百年來,北京算的上是說一不二的首都選項,每次空窗期只有至多幾十年。元、明、清、共和國以來,更是和平解放為多,像長安、洛陽以前那樣時常大規模殘破,竟一次都沒有。好命好命,簡直天選之都啊。
這其實和北京的都城氣質有關。要說北京雖然大多時候為大一統強盛都城,但並非是關中那種王朝創業之所,反而和洛陽比較像,都是選遷過來的。自唐政治中心東移以後,以北京為中樞的元明清三朝控御納入的,也是盤踞在蒙古高原東部的蒙古族勢力,以及東北的漁獵民族勢力。遼,是蒙古高原游牧民族,選北京做陪都南京。金,是東北漁獵民族,選北京做陪都中都。元,是蒙古高原游牧民族,選北京做首都大都。明,是南京起家的江南勢力,燕王奪位後遷都到北京。清,則是東北少數民族,又是入關繼承了明的首都,定都北京。北洋政府繼承清的首都。共和國,那是先貓南方,然後在陝北成長,再搶了東北,最後才擇都北京。
北京總為當世最強的勢力所青睞,那些當世最強的勢力遷到北京,也沒失望過:除了北洋,凡定都北京者,保底100年(元其實也過了,就是沒撐完最後兩年先回大漠了)...
2、並重之都
北京之所以不是創業之都,但多為霸權勢力所青睞,很重要的原因是北京是兼容並重之都。這幾個方面是其他古都不具備的。
北京的區位,能夠並重蒙古高原和華夏平原,並重東北和華北。長安雖也臨近胡區,但畢竟離強盛游牧民族核心區,蒙古高原大草原有近千公里緩衝,而北京和蒙古是只隔著一百兩公里的山脈。所以北京很受北方少數民族青睞。以前五胡進來,五胡間還要瓜分地盤,占哪是哪,不牽涉都城問題。宋以後,強勢胡族越發單一,進來就起碼整吞個北方。所以這些朝代需要考慮在華夏腹地的樞控選位問題。幽州好,幽州離胡區近,遇變就能退回老家去。所以,這個胡漢板塊連接點,並重作用最重要。
北京的區位,能夠並重海路與陸路。這是運河時代和海洋時代所需要的。很難想像,如果最近一千年的首都如果還在西安或洛陽,那中國會是一種怎樣的內陸性格。內陸人有種微妙的地理感知,就是無論往哪個方向走,都不會走出過國境。國外是個很遙遠的概念。如果在海洋時代到臨之際,都城在長安,我覺得整個國家擁抱海洋的歷史進程都會減緩。南京朝代,雖然也有海路之便,卻沒有海路防衛門戶。可以想像,如果南京始終是明朝首都,那麼南京被日本破城和大屠殺,可能會提前到明朝倭亂時期。而北京有渤海灣掎角防禦之勢,海上的侵略者除非像清朝時那樣跨時代技術,否則輕易進不來。雖然有渤海灣有較高的海運效率代價,但畢竟連著海洋。北京為都,有它的時代優勢。
北京的區位,能夠並重少族和漢族。從遼金開發幽州起,北京的民族混合程度就比較高,對異族的適應性也強。距離東北和牧區也近。少族和漢族在這裡,能夠最大程度的互相適應。但不好的就是,這些少族王朝,天下主義盛行,民族主義意識淡薄,在向民族國家轉型的近代變局中,這種普遍的麻木意識吃了暗虧。
3、集權之都
關中是集權制度的故鄉,其各個王朝集權程度普遍較強。但要論集權制度的巔峰時期,那還屬明清,連相權都逐漸消失了。
遼、金、元、清都是胡人王朝,不僅學習了漢家的集權制度,其粗放的政治文化也給集權制度的發展,進一步推波助瀾。也正是因為這些朝代,要處理內部複雜的民族關係和政策問題,對外還要加強軍事防禦和輿論防禦,主動加強集權,可以說是歷史必然。中間又穿插了一個出身貧賤,一個得位不正的朱氏父子建立的明朝,集權程度更是飛速上升。直到最後,皇帝能夠越過起碼的法律程序,掌握對臣僚的即時生殺之權。強大的文官系統,也不得不卑躬服帖如家奴一般,已近專制。
集權也有他的好處,比如決策效率很高。所以,這些王朝,也把中國版圖推向了極盛。
4、民族之都
很多人說北京是胡都。嚴格來說,北京是胡漢都極力爭奪的位置。只是漢人大多數時候爭不過胡人罷了。歷史走到今天,穿著牛仔褲,用著蘋果手機,指責古代的非漢人政權,意義真的不大了...
這種很大很宏觀的話題,一個答案有一個答案的側重面。這篇就寫到這裡。
為什麼只有洛陽的和西安撕,很少見開封和西安撕或者開封和洛陽撕? - 知乎如何看待從中國歷史來看大多政權是由北而南統一全國的?而自南向北的北伐大多以失敗告終? - 知乎中國歷史上的幾大古都,是依靠什麼優勢成為當時的首都?為何其中不少又沒落? - 知乎如果中國重新換一座城市做首都,那麼哪座城市最適合? - 知乎直覺上看。定都關中的朝代,是一個生機勃勃,極富侵略性的少年騎士。定都中原的朝代,是一個顧慮重重,穩步固守的中年貴族。定都江南的朝代,是一個濃妝抹粉,不適合從政的文藝青年。定都北京的朝代,是一個略帶膻腥氣,唱著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卻爬不上馬背的老年可汗。
居長安者盛世統,遷洛陽者天下分,都南京者朝命短,首北京者眾卑微。
定都北京的王朝文化衰落,思想醬缸。
定都關中的王朝文武兼備,強盛偉大。定都關中,秦之咸陽、西漢之長安、隋唐之大興(長安)。終結分裂,奠定一統,開後世數百年之基業。朝氣蓬勃,外向尚武,打通絲路,又揮師漠北,所謂漢唐氣象。
定都中原,東漢洛陽、北宋東京。朝氣已失,武力不濟,雖步履安穩,但又陰雲籠罩,前途不明。
定都江南,東晉南朝之建康,南宋之臨安。中原既失,偏安一隅,雖有光復之心卻無光復之力。江南的暖風,的確是可以把人熏醉的。
定都北京,金元明清本朝。金元清,皆是北方入主中原,「漢化」是她們逃不掉的一個問題。明?說不出來。本朝?呃。
胡亂瞎寫的╮(╯▽╰)╭哈哈哈哈定都在關中,是一碗酸辣面
定都在中原,是濃郁的牛肉湯
定都在江南,是一個甜膩的粽子
定都在北京,是黑黑的咸醬油。
===========
回答時正式要吃晚飯的時候,胡說八道一下。
首都位於關中者:西周,西漢,秦,隋,唐(武力強盛,往往是開疆拓土,大顯國威),但多短命比如秦,新,前趙,前秦,後秦,北周,西魏以及漢獻帝和晉愍帝幾乎都超不過50年!
首都位於中原者:夏,商,周(華夏起源王朝),東漢,西晉,隋,唐,北宋(文化鼎盛,財力雄厚但多為守成朝代!)同時也有如曹魏,北魏,五代等小而強硬的朝代,雖然地盤不大但都坐的當時霸主!首都位於北京者:金,元,明,清其國土面積或者實際控制地區可以說居於歷朝歷代首位,如果說定都關中者是為了保全自己而進行的開疆拓土,則定都北京者則純粹就是為了開疆拓土!首都位於江南著: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唐等以及南宋無一不是偏安政權,即使有東晉一次一次北伐,南宋一次一次北伐也無一成功。只有明朝初期一個大一統朝代!關東出相,關西出將!收西域平南蠻,關中為之!青銅文明,禮樂天下,魏晉文章,唐詩宋詞,程朱理學,老孔相會,李杜同游,洛陽紙貴天下!萬國輻湊,揚威域外,帝都慨然世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且看江南好風光!直覺上看。 定都關中的朝代,戰略要衝在潼關。 定都中原的朝代,戰略要衝在山西。 定都江南的朝代,戰略要衝在襄陽。 定都北京的朝代,戰略要衝在朝鮮。
先不評論各個朝代,說下自己心中都城的情結,最好自然是關中長安,其次中原洛陽開封,再次江南應天杭州。
定都西安的朝代有一支無可匹敵的騎兵部隊!
騎兵+弩兵可以推平世界!——霍去病語定都中原的王朝有一支誰也追不上的重步兵軍團,以及發展到極致的遠程武器。
80萬重甲步兵+十個人都拉不動炮弩=被一萬騎兵追著滿山跑的經驗包。——完顏阿骨打語永遠不要和他們部隊隔河相望!——蕭撻覽遺言定都江南的朝代天天都在下雨,但是卻擁有一支擅長使用火焰的魔法師部隊,而且為了保密他們喜歡把這支部隊稱作水軍。
大火在江面上燃起的那一刻,我的理想與驕傲也隨之灰飛煙滅。——曹孟德囈語定都北京的朝代,有槍,有炮,有騎兵也有步兵,各類攻城部隊特種部隊應有盡有,可是玩家大多不熟悉微操喜歡玩一波。騎射才是王道。——愛新覺羅玄燁。多兵種的配合運用不僅可以最大化作戰效率,還能儘可能的減少傷亡,我相信這是在未來戰爭中必不可少的一門操作。——戚繼光談鴛鴦陣。關中有周八百年、漢唐盛世,就要豪邁。
中原有東京夢華、神都洛陽,輕歌曼舞。江南有吳宋偏安、洪武帝業,靡靡之音。北京有滿漢融合、馬中特色,不讓寸分。以上一派胡言。長安洛陽在唐宋後即已衰落,多次殘破無法重建,經濟南遷,關中平原產出降低。定都金陵或者江南的朝代一般都很短暫,北方入侵的時候無險可守是很大問題,要麼繼續南遷更加的偏安一隅,要麼就在一覽無餘的華北平原與江南交界一線幾個重鎮被突破後束手,長江天險從來都不是天險。北京確實很有王氣,南俯華北和江南,北控蒙古和遼東,幾乎位於中國軍事地理文化等的交集點上,四面有高山,易守難攻,東離大海近,有海濱城市天津作掩護,而且封建社會幾次改朝換代,北京都沒有遭到屠城的厄運,不能不說是有福之地了。
推薦閱讀:
※wind資訊怎麼樣?
※南京為什麼互聯網公司那麼少?
※南京GDP終於超過無錫了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南京人很喜歡說髒話(沒有任何歧義)?
※為什麼南京是一個很有情懷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