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於國內一流法學院校是怎樣一番體驗?


西南政法大學本科生。坦白講,現在的西政不是一流法學院校,未來的西政也很難成為一流法學院校。不過,我還是想講講,在西政讀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偏居西南一隅,新校區周邊最近的人口大規模流動地是火車站和飛機場,距離最近的一個商圈得站一兩個小時的公交車。正所謂寶地鳥不拉屎,懶(dan)人(shen)就怕遠遊。於是,無所事事的多數人,開門三件事:睡覺、上課和發獃。而單身學霸們的開門三件事,無非就是睡覺、讀書、以及在睡覺和讀書時都保持思考(我們寢室的學霸曾經說過這樣的夢話「打欠條別打收條!」)。因為學霸的存在,圖書館、自習室常常座無虛席。但定睛一看,讀書無外乎教課書,思考無外乎想司考......足以見得期末考試、司法考試、研究生考試壓力巨大,看文學、哲學、歷史、心理、宗教的人畢竟少數,更何況地理、建築、藝術、數學等等!缺少綜合性大學的靈動和活潑......

我講的,是一個單身學霸狗,在西政的體驗。

在西政聽過的大大小小的講座。而諸如梁慧星教授、張明楷教授等等法學名宿的講座,多半是爽了約、翹了課,提前三個小時就得排起長隊。見那人流在空地里兜兜轉轉繞成一個草書寫做的」川「。隊列里的人,哪裡有閑心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空雲捲雲舒!一部分在看電子書、聽英語,最可惡的是,我曾經看到過有人在刷題!另一部分在互道瑣事,細聽下去,無外乎吐槽老師、膜拜大神、辯題講座、法律關係云云......一旦到了入場時間,真抱歉,親兄弟還得明算賬,親師兄妹也不相讓。盛況所至,學術報告廳厚實大門差點被擠得脫框。容納千餘人的學術報告廳,里里外外全都站滿狂熱的西政人。體恤學生的巨擘,會允許大家坐到講台上去,沒錯,盤腿席地而坐,物理空間上仰望法學巨擘。噓,專心聽,別廢話,全場都是熱烈掌聲和窸窸窣窣的筆記聲,你怎麼好意思出醜露乖......

我講的,是一個愛聽講座的學生,在西政的體驗。

西政有一江湖名號,回興鎮辯論術職業培訓基地。論辯與批判,一直是西政的傳統。世博杯戰勝北大,嘖,校方和西政的辯手得瑟了好幾年。圖書館下面那家奶茶店裡,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對方辯友「。趕上天倫杯,辯手們常常在敬業樓里通宵討論辯題,是的,他們看過重慶凌晨5點的太陽。所以,為什麼外人經常誇辯手們思維敏銳、口齒伶俐?因為,他們大多數——都長得不好看呀!

我講的,是一個辯手,在西政的體驗。

每周有一個中午或者下午值班,在法律診所辦公室里接待當事人,提供法律諮詢。花大量的時間為當事人出具法律意見書和起訴書、答辯狀之類,花大量的時間和當事人商討訴訟思路,花大量的時間與知網和北大法寶午夜纏綿。凌晨一發朋友圈,全是法診的人在下面點贊,用點贊示意還在忙碌的夥伴「我們孤膽,我們並肩」。來自法診的戰友消息,完全佔據你的微信、QQ、簡訊。清晨5點鬧鐘響起,一個鯉魚打挺起床,配著《尋媽記》里Barney的台詞「Suit Up!」。正裝穿上,倒好幾班公車甚至繞過好幾條小路,提前一點趕到法院,準備為當事人出庭代理。

我講的,是一個法律診所人,在西政的體驗。

西政畢業生遍布中國司法實務界和學界。當年一批畢業生目前陸續登上政界、法律界高位。「人多」而「勢重」。尤其是78級校友堪稱群星璀燦:剛剛出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周強,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景漢朝,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鬍澤君、朱孝清,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夏勇,中央軍委法制局局長宋丹,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李連寧,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張鳴起,以及中國法學界享有聲望的學者賀衛方、梁治平、王衛國、蔣慶、顧培東、龍宗智…… 而這,僅僅是西政輝煌過去的一個側影。

我講的,是一個以西政歷史、西政校友引以為豪的西政人,在西政的體驗。

但是輝煌的歷史,比起沒有歷史,更讓人感到沮喪。

你我都知道,政策,從來沒有痴情的屬性,當初青眼有加,後來白眼相覷。再加上西政本身的沉痾,導致西政進入「211」失利,再之後西政遭遇了校史上最大的變故———下放重慶管理,由全國性大學變為地方性大學。王人博說「歸重慶市管理後,西政從一個法學教育重鎮,一下子變得不再那麼重要」。沒錯,西政是一個沒落的貴族。2001年至2002年,西政人才地震。西南學術的代表人物競相出走。若時過境遷,當78級、79級為代表的一輩西政人退下舞台,恐怕只會留下有關美人遲暮、英雄白頭的一聲嘆息。西政曾經有多輝煌,西政現在就有多沒落。

我講的,是一個擔憂西政現實和未來的西政人,在西政的體驗。

丹田物業最讓人無語,完全不把我們這些業主當回事。動不動就斷水停電,難以保證物質資源的持續供應,這一點,已威脅廣大學生的生活生產,民怨四起。其次就數食堂,大媽都練過神功,一大勺舀下去舀到許多肉,端的是個穩准狠,一起手抬上來,抖得勺里只剩配料。北苑和東西南苑隔得太遠,戀愛好比異地。四教像迷宮,女廁所太少,少女的隊伍常常排到少男的領地。絕望坡沒有電動扶梯,毓秀湖的水常常不清,差評!夏天熱得發昏,還好寢室教室里都有空調,冬天北風那個吹呀,洗的衣服就是不幹,北風一定有自動過濾系統,專吹人,不吹衣......

我講的,是一個只能自己罵母校,容不得別人罵母校的西政人,在西政的體驗。


答主香港大學法學院本科

香港大學法學院本科一共四年,是香港大學在由三年制到四年制改革之前率先改為四年制的本科課程之一。香港大學的法學院歷史雖然並不是很悠久,但實力確實很強。最新14年QS法學專業排名在世界18位,位居亞洲第一。

在香港,和西方社會較接近,法學和醫學是中產階級和低層次權貴階級(千萬富翁、政治家)的主要產出基石。所以法學院是香港大學最好的專業之一。學生實力很強,本地生都在全港前300名左右(和大陸高考自然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不過算算北京和上海的考清北或者復旦其實實力也差不多)。其二,因為香港大學法學院教學質量和名氣真的非常高,香港會有很多在國外讀很好的高中的回到本地來讀法學院。第三,香港大學法學院還會在國際上招收一些好的生源,大多是一些亞洲國家(也會有美國的亞裔本土人,原因倒不是很清楚,照道理美國本地人應該喜歡讀完本科在美國自己讀JD才對。。。)。今年港大法學院就招收一個緬甸的女權運動學生,全額獎學金,此人非常厲害。。。最後就是大陸高考生源了,每年港大法學院會從大陸招收十幾個學生,排名大多在全省前20左右,一般都是能穩進清北很好的專業的人。當然,一切都有例外,曾經也有招收過排名在三位數的人,但絕大多數都是高考排名很靠前的學生,因為法學院畢竟是香港大學最好的專業之一。

課程結構,眾所周知,香港是英聯邦海洋法系,所以港大法院學課程基石是普通法。拿法學學士的課程結構為例,大一上合同法(分上下,要上一整年),法律系統,法律與社會,法律書寫與法律學術研究I這四門專業課程,其餘學分為語言課和通識基礎課。大二是極其辛苦的一年,侵權責任法(上下),土地法(上下),刑法(上下),憲法,法律書寫與法律學術研究II,其餘為通識基礎課。在極其緊張的大二,無限多的閱讀將會為法學院的學生提供最好的訓練。大三,Equity and Trust(上下,這個可能應該翻譯成股權信託法?),中國法導論,商業機構與組織(英文名為Business Associations,是一門極其重要的商法課),行政法,商業法,其餘為自選課。到大四,如果想要入讀PCLL在香港執業,那就需要讀土地法三,證據法一等一些PCLL要求的課程,其餘大概還有六七節課法律自選課可以選,其中中國的大陸法學課程很豐富(商業法為主)。

但是,值得注意的事,即使是香港大學法學院,想做律師也不是這麼容易的,畢竟在香港做了律師基本就算是中產階級了。香港大學每年接近兩百個法學院的學生,只有三分之一可以入讀PCLL(剩下的有些有可能可以去中大或者城大讀PCLL,但每所學校都是照顧本校學生的),剩下三分之二不能讀PCLL也就不能做律師。

課程結構講的差不多了,講講師資吧。值得承認的是,香港大學法學院的師資確實可以算是非常不錯的。絕大多數教授都有在牛津劍橋,倫敦大學學院,或者哈佛耶魯,喬治城等英美知名法學院的留學經歷。當然,回歸之後,香港大學法學院也加大了對中國法團隊的重視,成立了中國法研究中心,招募了一大批本科在大陸一流法學院入讀,在歐洲大陸法系名校有留學經歷的教授。下面就列舉一些吧:

港大法學院目前最有名的教授,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

然後,一些其他普通法系的教授(非全部。。。)

接下來是港大中國法研究中心的教授: (非全部。。)

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自己戳這個吧:Faculty of Law,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港大法學院的生活和大多數英美法學院差不多,閱讀,做OUTLINE,STUDY GROUP,各種各樣的,辯論,模擬法庭。法學院就是一個勤字,畢竟大家也看到了,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上PCLL,GPA是關鍵。

接下來就發些法學院的照片吧,自己拍的~

傳說中投遞reading的pigeonhole ^_^:

法律圖書館正門:

內部: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fred_Denning,_Baron_Denning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一門課一學期的reading。。。

法學院正門:

模擬法庭:

最後,港大本部大樓壓軸。。。

Thanks for reading~


偏題說一句,川大法學院本來就比不上西政,摺疊吧


我來談點感受吧,本科就在題主不服氣的西政讀的,碩士轉到北京讀了。對於你說的法學教育問題,西南政法作為老牌法學院還是有很大優勢的,主要是法學教育的氛圍比較濃厚,學生的功底都不錯,即使不認真上課甚至不是法學本科的,大而化之,也會被熏陶的有些法學思維。我認為每個大學都有每個大學的氣質,不同的氛圍會培養出不同的學生,環境真的會塑造人,變化是在潛移默化中發生的。而川大也是人文氣息偏濃厚的,但是法學的氛圍就差了點,雖然說龍校長就是法學學者。接下來,要開始打擊我的母校了,咳咳,西政這兩年其實開始走下坡路,總是回顧過去的輝煌,忘了將來的路怎麼走,而且位置偏僻,眼界和視野是遠遠不能與北京的法學院比的,這點是我來了北京讀研究生後最大的感觸。坦白說,碩士階段的課很水,但是因為地理位置問題以及大學氣質,就是上面所說的氛圍,真的幫我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專業的學習,思維的方式開始立體了。總的感覺就是法學不能總是一個方式思考,換個環境,讓環境帶動你換個思維模式,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說的有點空洞,不過是真誠的回答


居然沒有看到一個校友,不科學。

樓主就讀於中國政法大學,不過不是正牌的法學專業生,大一的時候被調劑到政治學專業,大二開始悲催的法學學習生涯。

體驗的話就是學校師資力量特彆強大,而且上課特別自由,你可以在各個時段去上那些慕名已久的老師。比如,以前一直在《今日說法》里看到的曲新久老師,馬皚老師,都已經見過真人。另外,像舒國瀅,何兵,馬懷德等等學術領域的領軍人物,我一個非法學生都已經或是上過他們的課,或是恬不知恥去佔座旁聽,或是去聽他們的講座。政治學類的話,叢日雲、孫承、楊陽、龐金友也都是國內政治學領域研究的翹楚,甚至有一次還請了美國現代社群主義的代表邁克爾.桑德爾過來講課。可以說,中政法的學生一直是站在大法學類研究的前沿,可以及時得到現在法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這是我感到最好的地方

學生的話,學習氛圍很好,學霸太多了,每門課競爭壓力太大,每天去圖書館自習室搶座位是一大難題。另外辯論的氛圍也特別濃厚,像"論衡"這樣的辯論賽,還有各種校際的辯論賽數不勝數。另外社團活動也特別多,每天中午梅二樓下都是各個社團的活動比如:招新、找志願者、排票、義賣等等。總之只要你加了社團,你的課餘生活一定精彩(輔修狗表示課餘時間都被輔修的課程佔滿了。)

課程的話,除了一些少數幾門植入課程之外,任何老師的課你都可以去選,前提是你要搶得到。課呢,去不去上其實都無所謂,我遇到的老師基本上都不點名,因為都是在一個特別大的階梯教室裡面(當然某些在小教室上的研討、案例課就不知道)。也沒有早操、升旗儀式、早晚自習什麼的。反正中政是給了學生和老師以最大的自由度,讓師生自己來選擇自己的生活。

(你見過早晨六點,還沒有沒有太陽的法大嗎?現在加了智能排座系統就好多了。)

-----------------------------------------------------------------------------------------------------------------------------

吐槽來了

你有沒有見過一個大學的校園比一個初中還小

你有沒有見過一個大學的研究生院只有兩棟教學樓,TMD圖書館還在地下

你有沒有見過當你去你想去的教室的時候,空蕩蕩地但是遍布了小紙條,而你找不到座位

你有沒有見過一個大學的搶課居然比春運搶票還難,伺服器崩潰已經是習慣了

你有沒有見過一個大學四個食堂加上研究生院的食堂的基本伙食窗口的菜的味道都是一模一樣!!!!是的一模一樣。而且價格感覺還是偏高,尤其是你12:10下課的時候基本上便宜的菜都沒了。

你有沒有看見過一個學校為了一條10幾米而且有紅綠燈的小馬路特地修一條9米多深根本沒人走的隧道

-----------------------------------------------------------------------------------------------------------

總之,這些都是我在法大好的或者不好的體驗,就是這樣。

不管怎麼說,我愛法大!儘管千萬般不好,但畢竟它給了我最珍貴、最無價的東西————自由!


你會看到原來在書上看到的那些名字一個個都出現在你面前。

今天晚上寫我本科時候合同法教材的崔老師要來講座,於是有感


身為畢業狗傷感的答一發。

在人大法學院呆了四年,總體感覺是母院無論是在學術、就業、國際化、社團活動、個人發展提供了非常多且好的資源,周圍的同學都非常優秀+努力。

師資方面,人大法學院有很多在法學界知名的學科領軍人物如民法的王利明、楊立新,知產的劉春田老師,國際法的朱文奇、余勁松老師,但是真正給本科生上課的不多,本科授課老師以中青年老師為多,授課老師大部分有國外學位或訪學經歷,民刑訴訟法老師也會有一定的實務經歷。知名教授會開設比較多的講座跟學生交流。自從2012年起,法學院恢復了本科生導師輔導制,每位老師需要指導兩位本科生,這種在學術生活上的指導非常受用。此外,法學院常駐的外籍教授大約有4到5位,主要來自美英日,會開設一些比較法的課程,也會辦一些案例討論會、觀影會和同學交流。

課程學習方面,目前本科生的課程還是以大課+老師講授為主,除非是選修課人數很少會上成討論氛圍嚴重的討論課。老師授課總體偏向理論,與司法考試培訓完全不是一種概念(所以不要以為我人畢業的司考就妥妥能過好嗎),遇到過的大部分老師授課都非常紮實,部分老師對待課程的嚴謹程度讓人非常感動。接下來不介意我一一懷念一下我可愛的老師們~

比如刑法的張小虎老師,會給同學送自己寫的書,每次課前把同學提的問題發的郵件po在ppt上給全班講解,課上從來沒有嘩眾取寵的段子。比如法理的余履雪老師(我的女神!)雖然法理真的蠻艱深(聽不懂星人),可是老師會給我們每節課布置很多的閱讀材料,還會試圖舉很多例子來幫助我們理解。舉例往往以:小雪是個女學霸然後blabla,非常可愛非常有思想!比如法制史的高仰光老師,上課超有意思,據說懂十幾門(可能沒有這麼多)語言,上外法史的時候給我們唱某個國家的國歌,教我們念拉丁語,還給講了好幾節課的希臘神話,超級淵博的老師。比如刑法的黃京平老師,實務經歷非常豐富,在講總論的時候非常喜歡給我們講各種重口的案例,但是又很引人思考,還有民法的姚輝老師,雖然他去了最高院之後就不怎麼上課了可是為數不多的幾節課讓全班挂念!講課從來都是深入淺出,不講概念定義特徵什麼的但是很啟發學生,民法的朱岩老師本身留德又在美國做訪問學者,會講很多比較法的知識,民法講解的很深。還有憲法男神張翔老師,每次上他的課要提前一個下午去教室佔座,從來不點名但是課堂爆滿,上課之前會和學生一起點評時事和生活里的憲法知識,把不接地氣的憲法教的非常非常好(跪舔~),訴訟法的魏曉娜老師,刑訴講解非常細緻認真,民訴的邵明老師,身為逗比但是很有自己的體系,把程序法講的非常體系化!行政法的楊建順老師,也是很有自己獨特的體系,授課很認真很喜歡學生提問。知產的李琛老師,絕對的女神,入學時跟我們說一期一會要彼此珍惜的道理現在想來真是要哭,授課非常有禪心,本身一直在研究法學與美學、哲學,上她的課和他說話都有一種出塵入世的感覺~以及另一枚女神金美蓉老師(人長得超級美,英語法語都好厲害),可以把最難的國經講解的非常通俗易懂。物證的李學軍老師,因為她我們班好多人碩士要去念物證,上課會講很多辦案的技巧,講冤案的發生就是證據觀念不強blabla。商法的葉林男神,不老的魅力啊啊講課也是超脫概念出神入化型的。法制史的趙曉耕老師,雖然只上過一節課可是大神的感覺就是一節課可以讓我四年念念不忘,大一就和我們說,學了法學後就不可能再單純了(打擊少女心哈哈)。環境法的竺效老師,很有才華,給我們看很多國外的環境法案例視頻,環境侵權簡直重塑我的侵權法基礎(因為民法學時不夠所以侵權法幾乎沒學)。公司法的郭銳老師,哈佛回來的小鮮肉~授課非常有啟發性,上課教我們寫股權激勵計劃啊,討論很有意思的案例。孫若軍老師開的婚姻繼承法可能是我們學院最火爆的一節課吧,穿插了很多案例然後老師會順帶講很多婚姻哲理,我印象深刻的是她ppt上的恩格斯的話,賣淫和出軌是一夫一妻制的必要補充……還有很多我沒上過課但是口碑很好的諸如大氣的王軼老師,男神級別的朱虎老師,授課認真的高聖平老師,風趣的胡錦光老師、重口的李立眾和付立慶老師、經濟法的徐陽光老師等等等等~~當然也有部分學藝不精上課很水純靠段子連段子都是去年的老師啦,在此略過不八,當然只是極個別。

總結上述我上課的感受就是:

1、老師授課不是念書,教材什麼的就當課外讀物自己課下看看,課上有自己的體系。

2、雖然以老師講授為主但是很注重和學生的交流,喜歡通過PPT展示,課下交流等方式彌補大課堂的缺點。

3、形式也很活潑,在高仰光老師的課上演過馬伯里訴麥迪遜案的小品!在楊東老師的課上打過騰訊訴360案的模擬法庭,當時還請到了360的代理律師給我們點評。

想想就是十分懷念啊啊啊……

然後是本科生的學術培養方面,除卻導師指導制之外,我們還有大創(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創新杯(也即挑戰杯的校園賽)等等方案鼓勵大家出去做調研(四的我們的春假就是用來調研的好嘛),如果遇到的指導老師好,會親自帶著你去基層法院啊律所啊公司集團等等,手把手教你調研方法,最後能發論文的雖然是少數,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收穫的絕對比自己一個人去摸索大很多。而且學校還會組織簡易課題的暑期調研,比如千人百村,真是踐行校訓實事求是哈哈~

此外,本科生除了法學以外,開設了法學——工商管理實驗班,法學——新聞實驗班,都是小班培養,雙學位班級雖然學習很辛苦,但是相比自己輔修會更輕鬆一些。

院里有自己專門的圖書館,圖書資源很豐富,假期也會開放(然後就會成為大家的司考複習場所哈哈),座位很多不用去校圖跟學霸們搶位置……

工作方面,人大法學院口碑在北京還是非常好使的,各大知名律所、知名企業的法務部都會來開各種宣講會、提供暑期實習。拋去個人能力不談,學院的招牌絕對是為學生在就業時加分而非減分。學院也很重視就業,經常請各類校友回來你開講座教大家職場經驗(順便要他們提供實習機會哈哈)教大家怎麼考國考,怎麼準備公務員面試,怎麼進入銀行國企,怎麼完善自己的能力更好的進外所等等。而且我院歷史相對比較久,雖然校友數量不如政法大學,但無論在公檢法政律都有很還是有很多的校友,得益於人大的經濟財金商院實力不錯,即使進入公司做法務校友也很多。貼幾張圖說明一下:

這是院網就業實習界面,有很多實習信息和校友講座。

接下來是13年的就業報告,可以百度到,我順手截圖一下:

14年的更加詳細一點:

接下來是14年的就業單位分布,說明一下挺多師兄師姐去了律所的,考慮到篇幅以及和我人濃濃的公務員國企風相適應所以可能沒有上榜(我猜的)

在升學和出國方面,就本科生而言,保研比率大概在30%左右(國防生不能保研),出國比率差不多,出國高校很多T14,去年還有大神師姐本科去哈佛讀JD,去年今年共有三對情侶一起去杜克法學院,還有申到密歇根全獎的師兄,有去劍橋、芝加哥、賓大、伯克利、悉尼大的師兄師姐和同學們,所以雖然人大法學院可能國際知名度不夠(體現為各種國際排名不高),但在升學方面還是很有優勢的吧……

法學院這幾年也很重視國際化的發展,有很多出國的項目(不包含學校的)包括交換、學位或遊學等等,比如跟密歇根大學和喬治城大學合作的LLM項目,和慕尼黑大學合作的雙博士項目,交換的比如哈佛大學、悉尼大學、大阪大學等等等,還有去歐洲人權法院、聯合國毒品與犯罪辦公室、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海外實習的機會…………以上,學院會有專門的海外基金承擔部分費用,還可以申請「金杜海外實習獎學金」(院設獎學金),所以只要有能力的同學根本不用擔心經濟問題。

院里會參加和組織各種國內外的模擬法庭比賽,比如Jessup,貿仲杯,理律杯,牛津普萊斯傳媒法模擬法庭等等,還會組織海外圓桌會議,開設了跟哈佛合作的遠程課程,提高學生的國際化視野……

再說說獎助學金體系也非常完善,除卻校際的各類獎學金以外,我們有單獨的院設獎學金,都是企業和個人贊助,覆蓋範圍據說是達到了全院的80%,學習優秀可以拿獎學金,論文優秀、社團優秀、志願服務、海外遊學、法律實踐等等都能拿獎學金。

院里的社團活動也很豐富,比如學生會、話劇團、辯論隊、法律協會、青年志願者協會、研究生會、法律英語協會、法律職業協會等等都很突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法律援助協會,長期在海淀法院設諮詢台,每個工作日有高年級學生值班提供各種無償的法律援助服務幫助一些弱勢群體,還可以無償代理訴訟案件,真正為法學院學生提供一個鍛煉自己、了解實務和奉獻愛心的平台。

說說身邊的同學們,生活四年中有遇到轉心理學,從頭學起出國的妹子,有自己寫詩發表的妹紙,有創業夢想的妹子,有在大學生電影節拿最佳男演員的師兄,也有普普通通在法學學習之餘有點小故事小情懷的,感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會有強迫的價值觀,但是都是同樣的優秀和努力。

說了這多好話,也有要吐槽的地方啊……主要是生活方面,這可能是學校問題……

比如食堂又貴又不好吃,雖然它一直在努力的改進,但是我們學校咖啡館多,只有清華的六分之一大可是有10家左右的咖啡廳!然後住宿條件真心很一般啊,不過去年還好勉強裝了空調。。。學校真的小了點,但也比較精緻吧。

學校生活比較便利,東臨新中關、當代、雙安等等爽場,西邊有城鄉倉儲超市,蘇州街也隱藏著一些好吃的,遠一點可以去巴溝逛逛。地鐵4號線、10號線都能直達。離清北民大北外學院路高校都很近,約基友很方便,平常去蹭個講座什麼的也很爽~

總之呢,人大法學院是想起來真的不願意離開的地方,是你想要什麼都可以在這裡收穫到的地方,她也許沒有PKU歷史悠久,不如THU新銳進取,她經常被批評又紅又專,可是她給了我她所擁有的最好的一切,在我心裡,她是最最可愛的家。


法大本科三年級。

校園很小。法大有兩個校區,研究生校區在海淀薊門橋,本科生校區在昌平區府學路(比鄰中國石油大學)。昌平校區比薊門橋校區大,可也僅需要十分鐘就能逛遍校園。昌平校區的教學樓和宿舍樓多是八十年代的連體建築,略顯古舊。初來時,同學們都感慨不如高中校區大。住了三年,反倒覺出「小」的可愛與方便。上課前五分鐘從宿舍出發都不會遲到,走在校園裡都是自己熟識的同學和老師,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近,很溫馨。有句話叫「四年四度軍都春,一生一世法大人」,(「軍都」就是學校旁邊的一座山),可能多半都是因校園「小」而生髮出的感情。

昌平地處北京西北,進城通道有二,京藏高速與地鐵,皆費時費力。若是有政法本科生在城裡律所實習,住在昌平,每天至少有三個小時是在路上奔波。這一點,與北、清、人、貿的同學相比,吃虧不少。大二暑假時曾在西城區一家律所實習,那時每天早上七點要在學校北門等公交,八點四十到上班地點。每日往複。在國貿那邊律所實習的本科生同學,路上的時間會花得更長。研究生院的位置要好很多,實習更加方便。

本科校園的「小」與「偏」,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到法大學生的氣質。校園小,資源有限,從自習座位到保研資格,競爭十分激烈;位置偏,周圍沒有什麼大型企業,學生出路多是公檢法及律所,少有像北大畢業生創業賣米粉這般別樣的人生軌跡(無貶義)。法大的學生髮展,多是因循傳統,鮮有從其他路徑突破發展的。

至於法學專業實力,基本各個部門法都能找到老、中、青三代老師,師資隊伍很全。在教育部的法學專業排名中,法大憑藉著規模優勢,一直都能排在前三。但是,規模「大」,並不意味著實力「強」。據我個人的觀察與體會,法大的強勢學科是訴訟法(刑訴、民訴、行政訴訟法)、民法、憲法、行政法、法制史、法理。刑法和商法的實力,不如清華來得強勁。三國法不了解。

總而言之,法大專精法學,其他領域少有閃光點。


讀的法學院應該還算可以吧,說兩句感受,因為在我看來讀研究生的那幾年是我過的最充實的時光。

1、你可以與最優秀的同學為伍。勤奮而有才華。大家都是經過一番拼搏進入法學院的,相同的經歷讓大家更有認同感。而且靠考試來改變命運的,基本上家境都一般,努力自不言說了。總體上,相互之間有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覺,不會太親密,但有困難後大家都會真誠幫助。畢業快十年了,當時的同學在各個行業發展的都很好。

2、你可以向最優秀的老師學習。國家的很多立法都有身邊的老師參加,學識淵博,當時學院有幾位老先生幾乎是見證了新中國所在領域的所有立法,也許他們的觀點現在已經不在新穎、不再適合當下,但他們的存在就是一個學院的財富。除了學識,老師的人品總體上都很好,我所在教研室的老師都具有大學教授所必備的獨立和批判精神。畢業多年了,每當回到學校,和老師交談一番,都會讓自己平靜許多。感謝老師,那時把科研經費都給了我們這些窮學生,記得當時老師只是說:給你們改善一下伙食吧。

3、生活還是蠻充實的。讀了很多書、聽很多講座、鍛煉好了身體、參加了很多實踐活動。

另,我同學在你們學院應該快教授了


「大學,大樓,大氣」

大師集聚的人大法學院。

覺得在人大法學院最大的感觸就是有一群法學的大家,讓你可以跟全國最頂尖的法學家學習交流,這種機會不是每個院校的學生都可以有的體驗。

另外,人大的法學院比其他院系的特別之處是,法學院有自己的專 屬 圖 書 館!!!專屬!!!圖書館!!!

這是只有法學院的學生才可以進入看書自習並借閱書籍的地方,環境優雅,進出方便,有各類關於法學的書籍,包括所有碩博畢業生的畢業論文,簡直讓羨慕死其他院系的同學了。

人大法學院還會經常承辦各類世界級的法學論壇,學生可以去做志願者或者觀眾。不僅能有機會現場聽到國內外法學大師,高管的發言,還可以近距離和他們交流探討,我猜國內很多學校的法學院應該也沒有這麼好的資源吧。

還有就是會有很多很多的實習鍛煉的機會,可以去做法律援助,可以去全國頂尖的律所跟大律師學習,可以去北京的基層法院檢察院包括各部委都會有實習的機會,也可以去一些大公司的法務部實習。這些機會也都是要比其他學校多很多。

另外人大法學院會有自己院里的獎學金,交換留學項目等等,都是有除了學校的各種項目以外還會有的。這些都是只針對法學院的學生,其他院系享受不到的。

相對於這些我最崇拜的還是一開始說的大師,人大法學院的大牛真的太多太多了。韓大元院長(精通中英韓文,有一次學術論壇,因為對方是韓國的檢察官,所以請了韓語的翻譯,但發言中太多法律術語,把翻譯搞得不知道如何解釋。。。到後來都是韓院長翻給大家並解釋給翻譯法律名詞的含義的,當時覺得韓院長簡直帥呆了!另外,最主要的,咱韓元張,顏值高啊!好帥好帥的長腿歐巴呢 原諒我是韓元長的迷妹?),胡錦光副院長(答主憲法課的老師,上課超級贊,風趣幽默不拘一格,有機會一定要去聽一節胡老師的課,強烈推薦!),等等等等。。。一大批超優秀超敬業超學術的大牛老師。。。。

因為答主是10級的,所以就貼幾句韓大元院長在當年法學院開學典禮上的發言吧~

「人大法律人之精神,在於誠信。正所謂「國無誠不治,家無誠不和,業無誠不興,人無誠不立」,而作為法律人,誠信更是重中之重。因為,只有每一個法律人做到自身的誠信,才能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才能實現法律人所追求的理想與目標。

人大法律人之誠,在於對真理的追求,在於對法律的遵守;人大法律人之信,在於平衡紛爭之公正,在於利益取捨之不偏不倚。因此,無論以後你們從事什麼職業,內心中保持著的那份誠信的光芒必將照亮你們前方的道路,決定著你們事業的成敗。

。。。。。。

人大法律人之精神,在於寬容。什麼叫寬容?寬容就是寬大,有氣量、不計較,對事很大度,法律人如果沒有這種寬容,那他不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法律人,尤其是在人大法學院,寬容不僅是我們的人生哲理,也是我們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有感受到寬容的人,才能感受到快樂。同學們,我們這個時代,雖然科技發展,經濟繁榮,物質豐富,但我們總感覺生活中缺了一個東西,那就是一種相互寬容的精神與互信,缺乏一種尊重生命的寬容文化。由於缺乏寬容,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建立互信的社會機制,人和人之間,甚至某些地方政府和民眾之間也存在相互的猜疑、緊張關係,造成社會的不和諧。

。。。。。

今年的畢業生中,有兩位同學談了兩年的戀愛,感情很好,因畢業時沒有分到一個城市,他們決定分手,也許80後的一些想法我們不能理解,看起來分手很大方,但作為院長仍然感到內疚,我在想,如果他們能在一個城市工作是不是能「將愛情繼續到底」?是不是我們的就業指導不力?也許那位女同學很想與男朋友一起留在大城市,但「男女不平等」的錄用政策無情地拆散了他們?這個世界上,人人說男女平等,但就業市場上,優秀的女同學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作為老師,我們感受到一些女同學就業時遇到的「痛苦」。這種現實我們需要改變,需要繼續付出努力,不要讓現實的不合理制度或者觀念斷送同學們美麗的愛情。

。。。。。」

還有就是風趣幽默的黎劍飛教授的發言啦~(真心推薦,第一次在這麼莊重的開學典禮上看到如此不拘一格的發言)

「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院領導和親愛的同仁們:

今天下午,領導要我代表老師在開學典禮上發言。那真的是一個激動和高興啊!

我為我們的新生們激動和高興。你們來到了中國法學的奧林匹克聖殿,來到了中國法學排名第一的最高學府,或者說來到了中國法律和法學排名第一的全球最高學府。不容易啊!

我也為我自己激動和高興!因為多年來我都是「被代表」,今天有幸成為了代表。少掉一個「被」消費了我幾十年的光陰,我也不容易啊!林書記怕我樂極生悲,冷靜地告訴我:選中你,是法學院對於弱勢群體的關懷。

那就請允許我先說說最高學府與弱勢群體。去年隨中國法學代表團去香港訪問,與一位著名高校的非著名教授談及法學教育。他說:法學的領軍人物都在人大法學院,這是其他院校短期內難以逾越的。的確,在台上坐著、面對同學們的都是中國法界的執牛耳者。雖然他們中很多人不當大哥很多年了,但依然從熒屏中、從立法會場、從司法前沿、從國際國內講壇來到了同學中。在他們身邊,我們可以了解最新的立法動向,我們可以參與最新的司法解釋,我們學到了最新的法學理論,我們可以到人民大會堂與國家領導人共商國是。作為一名大學生,作為一名法學學生,有了這些,夫何所求?

關懷弱勢群體是法學院的一大特色,大會預設時間只允許我提及二件小事一個詞。一是法學院志願者在北京腫瘤醫院開展的寧養活動,韓院長強調對癌症晚期病人進行關懷的同學要盡心儘力真正感悟志願活動的精髓。二是殘疾人權益的保障與服務,法學院為殘疾人權益保障設立了第一家法律研究與法服務中心,我也有幸成為的首位心長(簡稱「首長」)。 同學們在中心不僅用自己的法律知識為殘疾人維權,還在與海淀培智學校、與哈佛大學殘疾人研究所的交往中得到陶冶和升華。三是同學們可能已經發現,明德法學樓的走廊不同於別的任何樓——擺放了沙發和桌椅。這是院領導為同學們提供的學習方便和生活福利。韓院長說,即便是同學們坐在上面談戀愛也要擺放。希望同學們不要辜負了領導的良苦用心喲!還有一個詞是法學院老師關愛學生的:我們的林書記在談及學生時,心底時常涌動的一個詞是「這孩子」!有了這個詞,我們的同學在這裡可以安心,我們的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也可以放心。

下面我要說的是法學院學生生活的「三室一廳」。第一是教室,同學們應當聽好每一節課。如果說,高中是為高考而學,大學就是為自己而學。要在課堂中聽思路、聽方法、聽邏輯,聽漏洞。同學們可以不滿意老師的講課,但應當是認真聽後的不滿意,這才是不滿意後的自我提高。第二是閱覽室,同學們應當讀好每一本書。大學裡的每一堂課都是需要教參、需要資料、需要文章去理解消化和深化的。學生生活最重要的三個字就是「多讀書」。第三是寢室,這是同學們走向社會的橋樑。胡院長錦光同志對他上大學的女兒說過一句至理名言:寧願在學校睡四年,不要在家裡學四年。進入大學前,我們只與父母師長打交道,是縱向交際、是百般寵愛集一身。現在,大家共居一室,一人一性格、一人一世界,人人都平等,個個都有料。學會同學間平等的橫向交往,是我們融入社會,進入生活的基礎性訓練。所謂「一廳」最為了得,就是法學院601國際報告廳。開學後的法學院幾乎天天有講座,天天有多個講座。這是人大法學院學生所得天獨厚的,也是其他法律院系學生夢寂以求而不得的。在這裡講座的人,在其他院校走穴時享受的都是春哥和鳳姐的待遇,簽名到手軟回來向我諮詢工傷認定。我們的教授沙龍也對同學們開放,你不僅可以聽到教授們的高談闊論(他們的高談能夠拓展你思維的疆域,他們的闊論能夠升華你思考的高度),還能看到他們在吃盒飯。當然,相關的報道只能說教授們吃飯時都在研討學術,不能說我們研討學術時吃了飯。同學們,這就是學問呀!

最後該談戀愛了。前幾天剛寫了一篇博客里抨擊在開學時鼓動學生談戀愛,今天就輪到我來說了,這不得不說是生活的報復。然而,我的觀點依然是二句話十個字:不是不可以談,是可以不談。不是不可以談是因為愛情與癌症這兩樣東西都是我們無法抗拒的,愛情有了就會來,癌症來了就得走。所以,愛情來了你就談吧。但是,如果能夠不談,最好別談。因為學生的任務重在學習,人的學習壽命遠遠短於愛情壽命。「吾生有涯而學無涯」這句話在現實生活中應當表述為「吾生有涯愛無涯,82歲盛開愛情花」。一個人的學習生涯是極為有限,不僅能夠專門用於學習的時間有限,在專門時間中精力能夠全副精力地投入學習更難。所以,讓我們在大學裡努力學習,讓我們到82歲再談戀愛。

如果我們能夠活到那個時候,謝謝大家!」

但願能得到校友們的共鳴吧~


哎呦 我終於有件事情能靠得上一流了

圖片是我自己隨手拍的,曾經的昌平第一高。

1.法大給比較自由

選課自由,上課自由。沒人強制哪學期必須修什麼專必,修滿即可;同一門專必差不多能有十個老師教,任君採擷;受歡迎的課堂堂爆滿等位所以翹課什麼的,全憑自覺。

與此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班級意識較差,課後交流較弱(同宿舍基本都不一起上課);一些不怎麼自覺的學生(比如我)學到的真的不怎麼多,全靠期末自學突擊。

2.法大比較公平

抽課公平,獎學金公平,選學生幹部,保研公平

公平無絕對,能做到法大這樣已經不錯了。擠爆頭的課,抽籤決定;各個班級選學生幹部都有什麼監察會的同學到場,公開選舉基本不存在指定上崗;校級獎學金評選只看成績,成績有準確排名,不像很多大學加了一些不明所以的活動分和德育分;保研的加分項目基本固定且透明(誰能想辦法發了期刊那是誰的本事),也很少有十個名額本校留八個外校留兩個的情況,所以外校保我們學校的研相對來說公平一些。此外據傳因為拒絕多招北京學生而被擠兌,據傳樓修成那個擰巴樣是為了保障學生平等採光權。

公平永遠只是相對的,法大也有不公平的地方,但目前尚未聽說哪個大牛因為不善交際或者得罪導員而鬱郁不得志慘死的。

3.法大辯論風氣較重

應該說知名法學院辯論隊都不差。法大基本一半以上的人接觸過辯論,各個院都有新生的班賽,上半學期有各院新生辯論賽,下半學期有辯才賽,還不包括時有贊助讓我們參加一些xx杯辯論賽,都是我大學非常美好的回憶。

4.法大學生自主意識較強

不管是不是法學專業的同學,基本上在法大待過的少男少女都會有私權神聖的基本理念以及追求公平正義的基本信仰。於是乎經常發生一些學生不滿校方的「侵權」行為而引發的「戰爭」。比如某屆研究生認為學校剋扣獎學金,聯名把學校告了;再比如學生認為關北門不合理,就去申請遊行了,被公安部門拒絕後聽說還申請了複議,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5.法大學生很刻苦

雖然我比較懶,但法大整體而言真的比較刻苦。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當然這也存在著學校不肯多開兩棟樓給學生自習的原因,去年司考就好多了。

許多學校在大四時都是司考和考研擇一,法大並存才是常態,甚至還有很多同學考研和公考是並存的,不刻苦真的是不行的。

6.法大畢業生

學法的都找不到工作,這句話從我高三報志願就開始有人跟我說了。但事實是好像還能樂觀點呀。

基本上除了讀研、出國外,去向大致為:律所、法務、公務員,個人感覺北大的比較浪漫,人大的去當高官,法大全去基層默默推動法治進步了(此處應眼含熱淚鼓掌),又是據傳北京市百分之四十的檢察官都是法大畢業的,我覺得只少不多。所以只要你不嫌工資低,去檢察院、法院、司法局還是比較容易的。

法大四年,有莫名其妙產生巨大使命感的時候,也有深感無力與無奈的時候;會有時候覺得瞧不起某些人,也有時候被大神虐得特別自卑;被很多老師默默感動過,也被好多行政人員生生氣死過。

歡迎大家報考法學類最高學府,祝你四年四度軍都春,一生一世法大人。


清華

再加兩句吧,,其實我剛入學。

復建較晚,但是遇到了強勢的院長,業務強會拉錢(一億的新樓),會挖人(北大浙大),會搞關係,清法三大刊物之tclr,沒出幾年,主要是本科和llm學生們做編輯,被院長推銷到世界各地。

國際化趨勢很明顯,很有個性,不過教育部略有不滿,目前上的課用的教材都是自己出的書。

教授的論文數量挺高,據說僅次於中國政法,只是我們院規模超級小,每年只收一百個人左右。

可以過得很隨意,大家也很看重GPA,但是學院已經改革了保研製度,不過清北的學生你懂的,都特別想直接保研。

保研還是很容易的。副院長有一次扯淡,有的同學你們四年不好好看書,面試的時候問看過什麼書,說什麼都沒看過,雖然成績排到年級四五十名(中間位置),但是你看人家那個武大推來的,年級第一,和我們交談甚歡,我們想要你也不行啊,所以同學們還是要好好讀書的。

有圓滑的,有融入體制的,還有自稱五毛的。。。

因為大學的緣故,平時亂七八糟的事兒太多,而且最近在推行通識教育,我又參加了,所以活的沒有專業感了。。。

葉詩文和我一個班。

最後我還是喜歡理科,想轉專業::&>_


平時療養院 考前瘋人院

吃飯時隔壁桌學妹在討論強姦殺人什麼的

看解剖時被人文學院的妹子埋怨擋住視線 這是我的專業課好不…

學校官僚氣氛略重 基本每個人都有個頭銜 主任部長理事主席什麼的 去東華聽了次反光鏡的演出感到本校文藝活動明顯不足 不過辯論賽真是搞得紅紅火火

司法考試前學校附近能住的地方全部爆滿 還有好多外省學校的學生搬來住 非法專業學生通過率一點都不比法學專業低 不過那年通過率最高的還是我們國防班(≧?≦)38過24

畢業後從業方向各異 居然還有老校友成了著名書法家和攝影師


謝邀。不過本人就讀於一所三流法學院,既然邀請我,那就偏題談一點感受吧。

法學院作為一個大學裡開設門檻極低的學院,不需要實驗室,不需要繁多的經費,甚至也不需要學科底蘊。隨便一兩個法學界大牛坐鎮當院長,再從五院四系老牌法學強校挖來一群博士當老師,冠以xx大學法學院就算掛牌成立了。

平時上課偏重於書本理論,當然我校大多數老師也都有過公檢法背景,抑或當過律師、仲裁員,所以也會結合實際,介紹些案例,以便於理論結合實際。

課程設置與講授上來說,說不上都很有趣,但是也不至於很無聊,畢竟民法刑法合同法婚姻法繼承法等法律與現實生活聯繫還是很緊密的,很多案例也夠奇葩夠,很毀三觀。民訴刑訴程序法自然學起來沒那麼生動,但是去法院實習一下,對這些會有新的理解。

要說和一流法學院差距嘛,我想最大的差距恰恰是畢業之後,人脈上會差很多。混法律和混金融一樣,都講究一個圈子,就業了混法律圈子,碰見法官檢察官律師,聊起來一張嘴大多是那些學校畢業的。東北的認吉大,北京的清北人法自不必說,西北有西北政法,西南的有老牌政法名校西南政法,中部的武大中南財經政法,上海就華東政法加復旦交大等等。不一一舉例,一流法學院出來的自然圈子更大一些,校友資源也更廣更好用。但是地域性的法學院在各地影響力也都不錯。

結合自己的感覺,因為我校是一所財經學校,所以即使是法學院學生,也對會計金融期貨略知一二,也和同學們課餘考考會計從業證券從業之類,或是直接輔修個金融會計,算是利用下學校的財經平台,開闊下視野,拓展知識面。甚至司考通過後,再去準備cpa的也大有人在。算是彌補不是一流法學院在知識結構上的欠缺吧。這一點對那些在理工科或其他專業性大學法學院的同學,不要覺得低人一等,相反盡量多去學習一下其他學科的知識對法學院學生來說會是大有裨益。

不過話又說回來,不管是一流法學院,還是不入流的法學院,從事法律行業,得去通過司法考試吧。這對我們法學學生來說又是比較公平的。我校同學不喜報司考培訓班,自學準備司考通過率也接近50%。所以有時候跟一流法學院對比,差距是有的,專業性、人脈、視野眼界等等,但是可以通過以後實踐去彌補,也可以去利用自己學校的優勢,交叉學習其他學科門類的知識。

實在不甘心還可以考研嘛,自己考去一流法學院去體驗體驗也就懂了。


我只講一個笑話,打黑那幾年,有這麼一種說法,審判席上坐的是西政的學生,公訴席上坐的是西政的學生,辯護席上坐的是西政的學生,負責偵破案件的警察是西政的學生,連被告都是西政的學生。就專業水準和傳統在各自行業中的水平來說,川大能和西政比的,應該是川大醫學院。


吉大四年,法大三年。

說實話,在法大感覺完全沒學到什麼東西。

所以,就只說說吉大法學院吧。

一、人好多。

吉大法學院本科不分方向,一個年級300人。遇到必修課,就是300人一起上大課(吉大能容納近400人的教室有好多)。

像我這種總踩著鈴聲進教室的,常常坐在最後一排——反正我有一隻眼睛遠視,在最後一排也能看清黑板和PPT。

作死的近視小夥伴也總跟著我坐在最後一排,然後抄我的筆記……

二、課好多。

算下來我們總共22門專業必修課,還要再選十幾門專業選修。當年上學的時候覺得頗辛苦,尤其是冬天,天冷路滑,早上又經常8點上課,為了多睡一會兒,會買個酸奶和麵包邊上課邊吃。

不過,畢業之後,才深深地感覺到自己原來學到了那麼多重要的東西。

總之,還是很感謝吉大法學院「強迫」我們上了這麼多課,也很慶幸自己沒有翹課睡懶覺。

三、可愛的老師們好多

吉大法學院受制於地理位置,老師們平時參加的社會活動比較有限,也沒有太多的額外收入(民商法的老師們除外),算是比較「清貧」的吧。

但可能也正因為此,吉大法學院的老師們大都是真正享受和熱愛法學研究的,是真正有情懷、有理想的法學研究者和教育者。

而且,老師們的有些言行,現在回想起來還蠻可愛的,哈哈。隨便舉幾個老師吧。

楊代雄(這個名字真是萌萌噠)曾經為了討論一個德國民法術語的翻譯,專門跑去北京開研討會。

楊老師曾曰:「大一大二的時候不要太認真學習,多拓展一下自己的興趣,考研之前好好複習就行了。」

高宇會操著一口文言文腔調給我們講保險法,他不講法律史真是太可惜了。

高老師曾曰:「我在美國!你不要給我打電話!你問論文怎麼辦?加我的Facebook!」

王勇在給我改論文時,還用上了萌萌的顏文字。

王老師曾曰:「有一個好的心態是很重要的,我有個師妹,去年司法考試考了355,今年司法考試考了358,我就安慰她,你不要只是遺憾差了兩分沒過線,你要想今年比去年多拿了三分!說明你的複習是有效果的!」

李洪祥老師性別平等意識特彆強,每次說到出軌話題都,一定要說「包二奶、包二爺」,從來不單獨說「包二奶」。

補圖:校園一角。


人大法碩三年。

一年頂三年的感覺。

課堂專業知識學的不多不深但夠建立法律思維方式。

老師教的是法條之外,比如韓院長說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大法律人,比如李老師說以後你們做法官遇到當事人來訪一定要給他倒杯茶,比如我導完全獻身學術的刻苦。比如某被學生聲討不斷但仍特立獨行不講知產課本講孟子老莊的結課之後才發現你從他身上學到的遠高於課本的老師。

時間很短,做不了太多事情。司考,國考,京考各種考。

最幸運的是讀了幾百本書,文學,哲學,社會學,管理學,音樂美術等等等。當然,毛選讀了兩遍收穫很大,馬克思的文筆真心棒。

人大學生真的都很拼,各種刷夜,圖書館自習室很少有空的時候。所有人都很拼,有理想的一群人。對,是有理想。

最後,感恩的心吧,感謝人大,感謝人大法學院。


答者是法大的學生。

爪機答題,簡單說幾句吧:

1、女生很多,男生福利。

2、偏安六環,信息閉塞,實習不便。

3、學生跟風,很容易同質化。

4、名師很多。

5、名師雖多,也得聽司考課程才能過司考。

6、法大雖一流法學院校,學習還是得靠自己,跟學校沒啥關係。

以後有機會再詳細談談。


你見過西政凌晨六點的圖書館門口么!?


咳咳。。。作為一個不知道二流還是三流學校的法學院畢業生,我講講我們學校法學院,給各位所謂的一流對比對比,權且當笑料便可。

本人學校位於省會城市,作為一個師範大學,在本省招收一本學生,這似乎可以說是二流學校?可是後來大一進學校,一聽省外的同學說,他們都是以二本就那樣的成績進學校,一大批本省學生每次說到這件事都罵學校吃裡扒外。

據說當年有學生帶頭造反的前科,於是沒有211的分,混了一百零五年校慶,也才舔著臉和省里以及教育部要來一個據說叫做小211的省部共建。學校名牌專業絕對不是法學,倒是歷史文學美術音樂體育各種基地班各種牛哄哄老師。

好了,說說法學院。法學院在學校算是二流三流專業師資參差不齊,有當年本科畢業留校當老師的一些律師,上課除了吹噓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律師生涯,專業課要麼照本宣科,哦,那教材也是一班這樣的老師寫的,大家聽課的聽課翹課的翹課,只要期末拿著幾頁重點背一背,基本彼此相安。也有如院長般全院崇拜的大神,院長為國內某知名民商法泰斗學生,帶領一堆據說名牌大學出生的老師,給學生到處挖老師開講座。美國北京上海武漢香港重慶廈門相關專業人士來此地,也必定被院長以及各種校友同學舍友的名義拉來給一問三不知的本科生研究生講座,時間長了,三年下來,講座經驗數數也挺豐富,不過除了唏噓那些人的身家背景,估計除了前兩排的研究生記住一二相關知識,其他沒記住什麼。

當年大一一開始上課就被洗腦,各種罵本校法學院多麼垃圾,讓一堆還不知道什麼叫法學的大一新生從大一就樹立大學四年最大目標,過司考以及考研。於是乎,大學四年有渾渾噩噩的,也有天天蹲圖書館刷題的,也有順應學校潮流各種社團學生會混的不亦樂乎的。到了大四,170號人裡面有150號左右報名司考,大三下學期專業課基本翹課,火爐般的暑假大家相愛相殺,據說司考也有45%左右的通過率,實乃奇蹟。考研也是扎堆的考,受那位大一給洗腦的老師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奔上海的包括本人不下於40個,還有其他一心奔北京廈門武漢的。成績還沒出來,輔導員一番苦口婆心,要不要調劑回本校,大家嘴上說考慮考慮,心裡估計各種馬景濤咆哮。考研再戰的也有5-10個左右,不能不說名校的魅力就是讓人願意砸下一年一年的青春。當然,如此學校如此學院,也有一些似乎開了外掛的學生,有公務員面試市檢碾壓各種名校碩士博士的學院台柱學長,也有當年海峽辯論賽把東吳台大都碾壓一遍的學長學姐搭檔。。。唔,可惜只見過那個據說神一樣的學長,沒見過那個神一樣的學姐。

好吧,回來法學院學生的大學三年,在一個據說重視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性師範大學,在社團學生會花的時間大大超過在圖書館的時間的人數一堆,那些沉湎韓劇三國殺各種宅的也有,憑著平時耳濡目染來的一些零碎法學知識到處裝逼吹牛旅遊的也不在少數。。。怎麼說,也是魚龍混雜。。。本人當年大一大二各種混人脈,結果感覺是人脈混了我。後來開始混圖書館,馮友蘭盧梭普利策都讀,世說新語拍案驚奇老殘遊記也讀。。。雜亂無章地讀書,雜亂無章地裝逼吹牛。。。

哎,大學四年,除了過了司考這一看上去似乎值得驕傲的東西,其他都似乎是水裡的浮萍,看上去充實無比實則裡面爛了一堆腸子。。。我上了大學還是大學上了我,這是最近在思考的人生大事。。。。

好吧,實在對不住題主,跑腿跑成我這樣,確乎不知道該怎麼說如此奇葩。


推薦閱讀:

普通二本法學生有必要考個研作為進大律所的敲門磚嗎?
為什麼民法這麼難學?
如何學習憲法和法理課??
2017年,作為法律人,你專業上最大收穫是什麼?
法學專業學渣如何選畢業論文題目?

TAG:法學教育 | 法學專業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