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蹲一次響一次,還能深蹲嗎?

膝關節蹲一次響一次,還能深蹲嗎? 徒手深蹲大幅度改善了我腰肌勞損的癥狀,還降 低了膝關節對溫度的敏感性。但是現在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換季溫度變化,深蹲每蹲一次,右膝關節都會響,但疼痛並不明顯。

最近看過骨科,捏、掰了很久膝蓋後,醫生說沒大問題。風濕因子查過,也沒問題。醫生的建議是別運動了,老老實實在床上躺著。我想進一步檢查,他說排隊太久,別做了。

請問

1、膝關節蹲一次響一次,很清脆的那種,還能再練深蹲嗎?如果沒事,我就接著練,不管了。有沒有辦法解決?

2、是否和溫度變化有關?會不會氣溫穩定了,就好多了?

3、發現快速徒手深蹲(約每20秒13次)幾乎沒有響聲,慢速深蹲(約每20秒8次)響得最厲害,充分熱身也難以減少響的次數。但繼續放慢速度,有節奏地停頓,且起身的時候保持膝蓋微曲,不完全鎖死,又會減少響聲。不知道為什麼。 請問,如果用加速,或是有節奏停頓的方法來避免了響聲,是否就真的對膝蓋沒傷害,可以接著練了?

4、做坐姿屈膝,只要腿彎曲後一伸直,雙膝鐵定都響,絕無例外。現在徹底不敢做了。請問,還可以做嗎?有沒有辦法解決? 謝謝!


謝邀,

很明顯題主從深蹲訓練受益匪淺,得到了身體的改善,並且堅持訓練。但可以肯定的你的訓練不對,錯誤較多,而且膝關節每次屈直運動都會彈響,就是關節有問題了。

1:溫度對關節的影響都是會有的,關節變緊,發涼,運動時彈響會是原因之一。

2:必須熱身,不要直接深蹲,可以原地高抬腿200次,充分活動,髖關節,膝關節,全身熱了,分泌足夠的關節液,在做肌肉訓練,防止關節不適和受傷。

3:柔韌性訓練,保持膝關節在運動負重中的空間,完全在於大腿肌肉的柔韌性,太多的人訓練不拉伸,使骨關節過緊,隨著肌肉的厚重和發達,關節就會更緊,失衡而變型。即使訓練動作正確,同樣會造成關節的過度摩擦而損傷,造成半月板和軟骨的損傷。這也是最常見的彈響原因之一,其實就是關節空間不足造成的摩擦。注意大腿前側,後側,內側,外側肌肉的拉伸,組間和訓練前後要及時拉伸,放鬆肌肉,防止關節過緊。

4:節奏,角度,幅度,別以為做的很快不痛是好是,磨下去的可是你自己的骨頭,疼的時候在後面哪!你是為了康復,訓練要做慢不做快,自己要很清楚那個角度,幅度會彈響,摩擦,用手摸著感覺是像咬牙一樣,咯吱咯吱的,還是一彈而過很乾脆。這決定關節鬆緊的程度,和磨損的位置。

5:記住要以很慢的節奏去做,不要急於增加負重,用慢節奏提高訓練強度和控制能力。站起時永遠不要膝關節鎖死,形成強直,任何運動都是如此,要給到一點關節空間和餘地。膝關節不斷的鎖死,撞擊,也是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

6:要考慮是否有骨質增生,這個任何年齡的人都會有。如果你膝關節以前有過損傷,摔傷,或是痛風等問題,這一點片子是可以看出來的。

建議你還是可以繼續訓練,要注意上面的步驟,充分熱身,足夠的柔韌性拉伸,較慢的節奏,清楚準確的位置,角度,幅度,絕不鎖死膝關節,注意肌肉力量和柔韌性的平衡,給關節足夠的運動空間。

先試試看,如果可以明顯改善,那就是這些問題,很可能是你在訓練中疏忽的。


我以前膝關節也彈響厲害,分享下我的專業知識和親身經驗。

膝關節是人體運動最多、負重最大的關節之一。膝關節承受來自人體的所有重量,甚至是額外的負重。據研究顯示,兩腿同時站立無屈曲時,雙膝關節分別承受膝以上體重的一半,約43%的體重;單腿站立時約承受2倍體重;平地行走時,膝關節承載的負荷可達體重的2至3倍;平地快速行走時,可增加到體重的4.3倍;而上下樓時則分別達到4.4倍和4.9倍;跑步時負重大約是4倍;打球時大約是6倍;蹲和跪時可增高至約8倍。膝關節的位置與結構,使它比其他關節承受更大的衝擊和壓力,是很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的關節。

膝關節彈響的原因:

一: 膝關節溫度低,運動時尚發涼發緊,肌肉粘滯性大,血液循環不好。

解決方法:深蹲前或運動前充分熱身,活動開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提高組織溫度。

那麼如何熱身呢:

一般準備活動部分(5-10分鐘):進行慢跑或跳躍

目的:提高心率肌肉溫度,降低關節肌肉的粘滯性,使血液循環

2. 專項活動部分(10-12分鐘):可以進行動態拉伸和專項技能相關訓練。比如深蹲前你可以你可以做原地高抬腿100次,充分活動關節。

目的:進一步在運動模式下激活肌肉。

二:柔韌性不好

要想讓膝關節在負重運動的時候沒有摩擦,就要要保持膝關節在負重運動中下的空間。

所以呢大腿肌肉就需要有很好的柔韌性。如果柔韌性不好肌肉過緊膝關節肌肉把關節向中間擠壓關節軟骨。隨著咱們的訓練,肌肉越來越發達,如果做不好柔韌性練習就會導致肌肉越來越近,關節間隙會越來越小。

解決方法:

滾泡沫軸。

拉伸肌肉。

注意大腿前側,後側,內側,外側肌肉的拉伸,組間和訓練前後要及時拉伸,放鬆肌肉,防止關節過緊。

三:強化你的膝蓋(Strengthen Your Knees.)

可能有的人會問,既練習肌肉的柔韌性和力量會不會衝突呢,答案是不會的。肌肉本身是既有力量又有彈性和伸展性的。好的健美運動員,在肌肉收縮的時候像鐵一樣硬,但是松下來之後用手抓能夠陷進去。

強化你膝關節部的穩定,訓練腳的肌肉群,除了股四頭(quadriceps)之外,尤其是膕繩肌(hamstrings)及臀肌(glutes)。

四:改善髖關節的靈活性(Improve Hip Mobility.)膝蓋的功用是穩定,而髖關節的目的在於靈活性。髖關節缺乏活動性時,膝蓋就必須補償回來,勢必會增加膝蓋的負擔。

五:改善腳踝的靈活性(Improve Ankle Moblity.)跟第四點是同樣的說明,腳踝缺乏活動性,膝蓋就必須補償回來,勢必會增加膝蓋的負擔。

六. 活化臀肌,髖屈肌過緊.髖關節會缺乏活動性,也連帶影響了臀肌的運作。臀肌無力會導致腳後跟離開地面、膝關節彎曲。

七:下蹲的技術動作:

正確的深蹲動作(Squat Correctly.)腳長及軀幹的長度影響你在進行深蹲時,膝蓋的位置。根據每個人的狀 ,在進行深蹲時,有人的膝蓋可能會超過腳趾,而有人不會,所以要注意,應在以下幾點:

1 比水平高度在低一點(Squat Below Parallel.) :平行高度的深蹲,對於身體後方的肌肉群(posterior chain)訓練較少,會導致身體肌肉的失衡。所以建議是髖關節(hip joint)的高度要低於膝關節。 並且腘繩肌的力量本來就比股四頭肌要弱,如果腘繩肌力量低於股四頭肌力量的60%就很容易出問題。

2 往後坐(Sit Back.) :做深蹲的重點是,先是臀是往後坐的,不是腳往前彎。 膝外開.趾外開(Knees out, Toes out.) 訓練你的內縮肌群。

3 後腳跟請著地(Heels on The Floor.): 腳跟著離地在進行深蹲時,膝蓋也承受壓力。

很多舉重的動作,都會造成膝蓋的受傷,所以先從合適的動作開始訓練起,再漸進式的開始增加重量,讓肌肉在漸進成長的情況下,去負荷更重的重量。

重點動作:

1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稍微外旋,左右腳對準11點5分的方向。

2 膝蓋打開,髖部打開。

3 在蹲和起的過程中,膝蓋對準腳尖,膝蓋角度始終保持不變。

4 節奏緩慢。

八 膝關節有受傷有疼痛時,請停止能引起膝關節4分疼痛以上的動作。

膝關節至關重要,大家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膝關節。


彈響一定是運動軌跡不匹配,類似轎車過減速帶的感覺。通常不會是骨性結構的問題。可以請運動醫學或者骨科醫師檢查下是否有輕微的肌力不平衡。比如外八字蹲和內八字蹲時彈響是否一樣。建議練習靠牆平蹲。有平衡肌力作用。


看看骨外科吧?我就是鍛煉過度沒注意,現在動不動關節疼。


如果你的膝蓋每次蹲下去再站起來都會發出咔咔的響聲,那你一定要注意了。這說明你的聽力還是很正常的。


我以一個外行人的身份來講一下自己的經歷。我也簡單在家練身蹲。負自重練習,也用啞鈴練習。我的膝蓋本身就是那種輕鬆彎曲就會「卡」響一下的人,比一般人還容易響。有一次我媽蹲下起來也聽到了,聲音非常的脆。她就問我,是不是她膝蓋有毛病。於是我也給她示範了一下,蹲下,起來,「卡」的一聲,非常輕脆。於是我倆得出結論,不是啥大毛病,估計天生都這樣,而我是遺傳自她的。

後來練深蹲,自然是「卡卡」聲不絕於耳了。而且時間長了,不僅響,還有點發酸發脹發疼。這可不是好的信號,趕緊上網查,沒錯,來的就是知乎。看了高科的答案,開始調整自己。一:髖部打開,二:在蹲和起的過程中,膝蓋角度始終保持不變,而且膝蓋盡量對準擺成「十一點五分」角度的腳尖(我本人的角度可能略大點)。於是,這種問題就少見了。

所以說少見,而不是「沒有」。是因為在健身這方面,我本身是菜鳥,所以動作自然不會一直標準,也會走個神兒什麼的,尤其喜歡邊看電腦視頻(動畫,劇集什麼的)練習,難免無法保持。但就各人經驗,第二點和膝蓋的響聲有很大關係。只要我專註於膝蓋在蹲起時一直保持角度不變,就不會發出聲音,真的,我自己都覺得神奇,明明我這種容易響的人。而有時候可能蹲起過程中分神了,或平衡被打破一點兒,沒法完全保持膝蓋角度不變,自然就又響了。但就目前的我,基本上練習中已經少有響聲了,因為熟練了。

以上是我的個人經歷,我本身非專業,而且是菜鳥。何況全是各人經歷,各人體質不同,但你可以嘗試一下,或搜下高科的答案(別嫌長)來看看,我這點東西,就當是一點分享參考吧,希望能幫助到你。


我不是醫生,但我關注這個問題很久,說一些我的想法,希望能夠有幫助。

這是我的老毛病,我從小就有這問題,到三十歲以後才有點明白過來。這應該是軟組織的毛病,缺少潤滑液,韌帶發育不好(中醫上叫陰液不足,肝主筋,屬木,我甚至發現自己的八字都明顯反映出來),導致運動的時候關節處不夠柔韌順暢。所以你應該注意動作的彈性,不是外表看起來動作標準就是標準了,動作如果不夠流暢,骨骼的摩擦就會加劇,肌肉發力會不均衡。肌肉不均衡鍛煉進一步導致骨骼的錯位。而且動作不流暢往往帶來的結果就是力量加在了骨骼上,使韌帶沒有得到鍛煉。

所以你快速起落沒有什麼聲音,慢速就有了。這就像騎自行車一樣,速度快的時候流暢,慢的時候就卡住了,要跌倒。我建議任何讓關節卡住不流暢運動的動作都不要做,尤其是在大負荷的情況下慢速運動,比如你說的第4條坐姿屈膝。積極一點的對策是鍛煉韌帶,比如踮起腳尖非常有彈性地去跑樓梯去跑山或者跳繩。

說到天氣問題,可能還真有這個影響,應該和濕寒的關係比較大。說到這裡,熬不住又要講一點封建迷信。今年有今年的特殊情況,按照《黃帝內經》中關於五運六氣的解釋:今年甲午年,土運太過,濕。按六步氣看,現在是第四步氣,主氣太陰濕土,還是濕。巧的是,細細排算,今年此時客氣也是太陰濕土!年運、主氣、客氣都是濕氣!不知道你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狀況,其實前一段時間,大約八月份濕氣也是很重的,因為按五季分,前一段時間是長夏,屬土,濕性最重。如果按四季分,前一段時間是夏末,季末還是屬土,性濕。

這個數十年一遇的特殊情況下,頻發腹瀉便溏關節腫脹都是正常的。

參考資料:

《素問?五運行大論》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素問?天元紀大論》


我小時候從高處摔下過,右邊膝蓋下蹲微響,已經做3年印度深蹲,基本不響


哈哈哈,剛才試驗了下,突然找到方法了。

我也是只要做必響。我發現我膝蓋響是因為我沒有去控制,利用慣性讓身體伸直。而如果用肌肉去控制的話,就不會響了。

so easy


我之前也是,一蹲就響,練完膝蓋很脹。

後面才發現自己的姿勢不對,應該是往後坐,像坐板凳一樣,往後蹲,膝蓋千萬要在腳尖後面。

這樣膝蓋就不會響了= ̄ω ̄=


樓上的基本上把要點都說到了,本人的毛病恐怕比題主的還要嚴重,所以基本了解。

關節過死,缺少關節液,等等。

看過一位治骨病的中醫,診斷為,骨質性關節炎,何為骨質性的我不太清楚,但不同於風濕性的關節炎,主要是因為關節磨損嚴重,關節處的循環系統退化,關節液分泌不足,關節變形等導致的,而本人是因為運動過度導致的,就是所謂的磨損嚴重,其主要原因是徒手深蹲做太多,做太久。

所以現在基本上放棄深蹲,改為其他方式鍛煉腿部肌肉。

勸題主減少或者放棄深蹲,因為關節這個東西不可修復,也不能回復原裝的,已經變形或者錯位,在堅持會造成更大程度的磨損,得不償失,磨損嚴重了不僅影響其他運動,而且年老後很麻煩。


許多人都有膝關節彈響的經歷,在久坐站起時,下蹲起來時,上下樓梯時,或者伸一個大大的懶腰的時候,膝關節都會發出「嘎啪「的響聲,好好的膝蓋,怎麼就莫名其妙的有響聲了?難道是膝蓋受傷了嗎?

彈響多為正常現象

正常成人的關節在處於一定時間的靜止狀態後,如果受到突然的牽拉或屈伸,常會發出清脆的爆裂樣音響,這種情況就叫做關節彈響

例如,當人體靜止一段時間後突然挺胸、聳肩、張口、伸屈四肢、扭轉或伸屈軀幹時,四肢、顳頜、脊椎關節常「啪啪」作響。

如何鑒別病理性彈響

關節彈響雖然常見,但這是針對無不適感說的,如果在彈響期間還伴有著陣痛、撕裂感的狀況,並且長時間不改善,建議前往醫院就診。

病理性關節彈響多是由於關節的損傷、疾病或結構的變異,致使滑膜粗糙,關節囊、韌帶鬆弛,肌腱增生或腱鞘狹窄,關節盤破裂,關節軟骨脫落等,在運動時就會因上述組織的摩擦而產生彈響。

其響聲可以是清脆的、沉悶的或磨砂樣的,多數伴有疼痛或不適感,並且都是可以連續發生的。

生理性關節彈響的特點如下:

1.只發生在關節受到突然的牽拉或屈折時;

2.彈響前關節必須有一定時間的靜止期;

3.響聲清脆、單一、不重複;

4.不伴有疼痛或不適感,彈響後常有輕鬆感;

這4點是識別生理性關節彈響並於病理性關節彈響進行鑒別的關鍵。如果彈響同時不符合上述2~3幾點,便屬於病理性彈響。

生活中關節彈響的常見原因

1、缺少熱身運動

就是關節部位沒有做好訓練準備,我們的膝蓋是非常複雜的部位,在鍛煉時牽扯的肌肉和韌帶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把熱身做好,做透。

2、正常的生理性彈響。

這種情況一般沒有疼痛,不會每次都在特定角度彈響,只是偶爾出現。

3、缺少柔韌性訓練。

就是說關節太緊,而且訓練後會更緊。太多的人訓練不拉伸,使骨關節過緊,隨著肌肉的厚重和發達,關節就會更緊,失衡而變型,必須拉伸平衡關節空間,避免特定角度的摩擦。

4、肌腱摩擦響聲

肌腱摩擦造成響聲也經常出現,如常見的肘關節處,三頭肌發力時,肌腱的摩擦響聲。這跟肌肉發展發力不平衡有關,也可以通過拉伸調整。

5、動作姿勢不正確,造成關節壓力過大。

為什麼有人會感覺很爽?

原因很簡單,大多數生理性彈響是由於牽拉關節造成的,牽拉關節你可以理解為骨頭拉伸,讓骨頭伸懶腰,這是對骨骼有好處的,特別是在久坐和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後,活動活動腿,掰掰手指會很舒服,相當於給骨頭放鬆。

推拿醫生們就可以用特殊的手法,通過人為誘導彈響來進行按摩,以達到松筋、活絡、解痙、減壓等治療作用。

為什麼跑步一會就不響了

關節彈響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更易出現,跑步過程其實並不常見。這是因為運動一段時間後,關節滑液分泌增加,增加了關節潤滑,但是如果熱身不足,關節滑液來不及分泌,就會導致運動剛開始時出現關節響聲。

有的人會反映跑步剛開始時膝關節不適,跑開後不適感減輕,這往往就跟關節滑液分泌不足有關。因此,從促進滑液分析,利於關節潤滑角度而言,充分的熱身是非常重要的。

改善彈響的幾條建議

1、發展你的下肢力量

下肢肌肉力量越強,膝關節穩定性越高,除了股四頭肌,你還要重視你的腘繩肌和臀大肌。深蹲本身就是極好的下肢力量訓練動作。

2、正確的深蹲動作

你大概聽說過『深蹲時膝蓋不過腳尖』,不過這並不準確。由於個體的差異,有人的膝蓋可能會超過腳尖,而有人不會,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這些真正重要的訣竅上:

大腿低於水平高度

平行高度的深蹲,對於身體後方的肌肉鏈訓練較少,容易導致身體肌肉力量不平衡。所以建議深蹲要足夠『深』,髖關節要低於膝關節。

關注屁股,往後坐

深蹲的訣竅之一就是屁股往後坐,而不是腿向前彎,可以想像你背後有一個小凳子,然後慢慢坐下的感覺。

腳尖向外,膝蓋外展

站距至少要達到肩寬,腳尖的方嚮應當與膝蓋伸出的方向一致,站距越寬腳尖越向外,也能更好地訓練到你的大腿內收肌群。

確保你的腳跟著地

當腳跟離地時,膝關節會承受額外的壓力。有個小技巧可以幫你掌握正確的動作,那就是縮起你的腳趾,就像握緊拳頭一樣,這樣你就不會墊起腳尖。

3、提高髖關節和踝關節的靈活性

從關節鏈角度來說,膝關節往上是髖關節,往下是踝關節。膝關節的目標是穩定,而髖關節和踝關節的目標是靈活。如果靈活性不足,那麼在一些動作中就需要膝關節來彌補,從而增加膝關節的負擔。

4.學會跳躍

跳躍和落地的時候,不要直起直落,這樣會讓你的膝蓋承受過大的壓力。正確的方法是採用半蹲的方式(和深蹲一樣,屁股向後坐)發力和受力,同時充分利用你的腳來緩衝。

5.健康飲食

食物的營養是你身體的原材料,不想要『豆腐渣』工程,那就吃的健康,均衡營養。蔬菜、水果、粗糧都是我們熟知的健康食品,要同樣重視優質蛋白質和健康的脂類。

頻繁發生的摩擦聲往往提示關節面不平整,建議膝蓋頻繁發出聲響的跑友們,還是應當及時去醫院檢查,綜合病史、體征和影像學檢查以及關節鏡下動態觀察檢查才能做出全面、準確的診斷。


我也一直做深蹲,也是右側響以為是膝蓋其實是自己的腳踝環節處,響的是腳踝內側有一個似筋一樣的東西突出來了,觸摸有痛感。

多方學習打聽,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的深蹲動作不規範,右側用力多於左側,望好好反省,規範動作!


不能了


膽子不要太肥啊!

有些傷害是難以逆轉的,還是小心為好。

我以前膽也肥,膝蓋響也不顧,還跳了很劇烈的健身操,連續2個月左右吧,膝蓋就開始痛了,有種反方向翻的感覺,後來就不敢再跳了。

知乎上有人說中醫建議站樁,站了一陣子之後就不痛了。

其實站樁和深蹲是異曲同工的嘛,幹嘛一定要蹲下起來呢,保持一個高度更難!


我也是這樣的情況,深蹲或膝蓋用力的時候會響,七月在醫院做了核磁共振,結果是潤滑液少,髕骨的位置比較偏上,醫生是建議我盡量少運動,尤其是爬山之類的,冬天注意保暖,熱敷也可以,還可以打玻璃酸鈉,但是治標不治本。在網上看吃氨糖可以潤滑,我還沒吃,不知道是否有效。


我記得看過科普 關節里的響聲好像是氮氣排出去所發出的聲音


深蹲我自己最近也有練,一開始做深蹲的時候和問題的情況是一樣的,一蹲膝關節就會啪啪響,我自己聽了都毛骨悚然。但是一個多星期之後就自然消失了。


我不知道你看的哪個醫院的醫生,如果醫生給你的處方只是回家老老實實躺著,我告訴你你大可以把鞋脫下來乎他臉上(如果是女醫生就算了),一你骨頭沒受損,二你關節沒脫臼,躺什麼躺。

你的問題也沒描述清楚患者年齡,初髮狀況,你這種情況如果沒上年紀肯定是有問題的,首先檢查下是否缺鈣,然後拍張片子找專業的醫生看看,你找醫生揉捏有什麼用,醫生除了摸麻將和摸女人有經驗外,也摸不出什麼其他東西,少摸為妙,尤其是女性患者。


關節液的問題


推薦閱讀:

零跑步基礎,想在兩年之內跑個全馬,需要什麼準備?
在國內眾多的籃球評論員中,他們的評論解說特點是什麼?
膝關節傷了,有什麼不用膝關節可以鍛煉身體的運動?
我是女的想參加半馬,該怎麼訓練?
從小沒有運動基礎,也能參加鐵人三項比賽?

TAG:健身 | 運動 | 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