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維德對程心的退讓合乎邏輯嗎?

當時讀到維德因為程心而放棄星環計劃就覺得:這不科學。維德曾經刺殺過程心,說明他認為要達到他的目標,程心是不必要的。現在他突然又在乎程心的意見了?玩兒我呢?


「一群豬隊友,真心帶不動了,咱20投吧」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維德最後為什麼要放棄,認為那是一個bug,我覺得很容易理解,分析如下

首先明確一點,維德放棄不是因為他最後選擇了人性,也不是因為承諾,這不符合他的性格,文中不止一次提到他「無助的眼神」,關鍵就在這裡,他為什麼會無助,為什麼會在程心面前流露出無助,這裡首先要明白一點,程心只是一個符號,她代表著大多數人的意願,就是沒有程心,也會有程肝、程肺、程腎。。。等被推上前台和維德等人鬥爭,簡而言之,程心=愚昧懦弱的全人類,即擋在維德面前的,不是程心,而是全人類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維德為了全人類的生存大計,苦苦奮鬥了幾十上百年,他不指望人們能感謝他,理解他,但他一定希望有一天,人類能真正懂得生存之道,懂得「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懂得把眼光放長遠,懂得犧牲的必要性和意義,但是人類就像程心一樣,永遠長不大(她一次次冬眠,永遠都是二三十歲,寓意就在這裡),在關鍵時刻總讓他失望,他指望在吃過那麼多苦頭之後人類能有所轉變,但最後在光速飛船問題上還是那麼愚昧短視,跟他站到完全對立面上,各位,那時候他已經很老了,他還能給襁褓中的人類擦多少次屁股呢?所以全人類的象徵,程某人再一次被擺上桌面,代表全人類與他最後攤牌,態度相當之決絕,沒有絲毫迴旋的餘地,這一刻,在他無助和乞求的眼神中,我知道,他累了,他放棄了,他對人類已經絕望了,就像邏輯不能為偽娘們永遠仗劍而立一樣,維德也不能永遠當盲人的導盲犬,他死了之後,人類照樣活不長,與其不擇手段的糾正,不如指望再一次的慘痛失敗能讓人類有所醒悟,畢竟天底下最蠢的事之一,就是嘗試說服別人

他眼中沒有個人利益,甚至甘願背負一切罵名,只為人類最終能延續下去,但幾十上百年的努力,絲毫撼動不了這個程心,是個人,他的耐力都有個極限,他是個不擇手段前進的人,但他不是瘋子,也不是心狠手辣的人,相反他是極其理性,不顧一切的大愛,驅動他做這一切事情的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所以當完成使命完全無望時,他就像榨乾了的三體人一樣,連噴程心的力氣都沒有了,一切都無所謂了

所以,維德這個人物在我看來也是非常的活,他的表現也非常的合理,反而如果他一直堅持不擇手段的話,就感覺他是個機器,不是人

最後說一下程心這種小愛跟維德這種大愛的差別,程心這種,就像傳統的英雄人物那樣,老抱著這種想法「救每一個人,眼前的人不救,那其實你一個都救不了」,就像青蜂俠說的那樣:超級英雄最傻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人人都知道他是好人,壞人抓個好人當人質,那些英雄就只好乖乖就範了,而維德這種不一樣,他知道厲害關係,犧牲得起小眾,這樣他在戰鬥時才不會綁手綁腳,盡自己一切力量達成使命,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了更長遠的明天,這才是大徹大悟的大愛!

轉自百度貼吧


合理。

看小說最怕上帝視角,維德死前知道曲率驅動是拯救人類唯一正確的那條道路嗎?他不知道,沒有一個人知道。

這只是一場賭博,揭開賭盅前誰也不知道誰的選擇是正確的,加上當時維德也已經很老了,所以才會遵守承諾,讓程心來做最後的決定。如果他早就知道二向箔這種逆天的神器,或者是僅僅猜測到了降維打擊,肯定會第二次試圖幹掉程心並且毫無心理負擔。

他想得明白什麼叫「威懾」,但肯定想像不到二向箔這種東西。

三體從頭到尾就講了一件事: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認為自己只需要付出一些可以接受的代價,就能在宇宙這片黑暗森林裡輕輕鬆鬆地活下來,是地球人類滅亡的根本原因。

結合中國近代史就更好搞懂了。中國的士大夫以為只要學習一下西方的技術,就能保護住自己田園歌式的古典生活方式和道德,最後結果是玉石俱焚,連帶著朝廷、階級和道德一起被團滅了。

地球人類以為只要技術發展了,就能保護住自己的道德和文明,結果人類、文明和太陽系一起被二維化了。

今天中國人看古代道德的虛偽和不合時宜,正如星艦人類看地球人類的虛偽和不合時宜。對於更高層面的文明來說,地球文明是螞蟻;而對於宇宙來說,所有文明都只是在走向死亡而已。


把程心從冬眠中喚醒的是太陽系政府,表面上程心是請來斡旋跟維德的矛盾的。其實程心是維德「請」來說服政府進行光速計劃的,因為那個時候兩方已經在對峙,維德沒有直接的手段喚醒程心。放出消息說程心對這個計劃有最終決定權,實際上是想利用程心在人類方面巨大的影響力說服政府。

書中也說過,即使維德真的炸毀了幾座太空城,也不可能使得政府屈服。反而會因為那個時代對個人生命價值的極端重視而徹底斷絕了光速飛船所有的可能。即使從理性方面思考,我也不認為維德會真的去用恐怖行動達到目的。可以想像,在喚醒程心之前,維德一定進行過所有可能的行動lobby他的光速飛船計劃,但是因為當時人類對於掩體計劃的盲目自信(生存最大的障礙是傲慢啊),所以完全拒絕實行。

程心,只是壓倒這個不擇手段的前進的男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人心什麼時候合「邏輯」了?你們真以為大劉挫到只會寫設計好程序的機器人嗎?還是你們只能理解設計好程序的機器人?

維德在放棄之前的所有行動我在看的時候都深合我意+雙手贊成,直到最後我還寄希望於程心不要繼續犯二,但是她還是犯了,這時我也有一種泄氣的感覺,我很能理解維德的放棄,我感覺換我也許也會遵守承諾放棄,毫無違和感;反而如果他繼續堅持抵抗,我會覺得這個角色太僵硬了,感情上會接受不了。

當年他跟程心達成協議時我就可以體會他的決心了,他是真的想相信程心,把他對人類的希望集中在了對程心的期待上。這個協議幾乎意味著他把「拯救人類」這個目的在心中替換為了「跟程心打個賭」,最後賭輸了,也就不再需要「拯救人類」了。


所以說大劉在刻畫他最不擅長的女性方面達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同意「維德老了」這個解釋。

書里原話:

他的目光黯淡下來,有什麼東西熄滅了,永遠熄滅了,歲月崩塌下來,壓在他身上,他顯得疲憊無力。

英雄遲暮


我感覺是維德對人類產生了絕望感,就像是一個父親對自己不爭氣的孩子感到失望一般。程心只不過是人類的一個代表,她的話使韋德徹底失望了。因為程心與他來自一個時代,應該是最懂他的,然而事實卻不是如此,更何況其他人。韋德看到了人類缺少一種獸性,即使韋德現在拯救了人類,那以後呢?人類可能註定要毀滅。所以維德絕望了,畢竟自己也背負了太多的黑暗,而人類卻不理解自己。作者如此描寫,使維德給讀者留下了一個悲劇孤寂的英雄形象。這個時候的韋德不再是那個不擇手段的男人,而是一個無奈的老人。


《三體》告訴我們,在有後悔機制的事件中,比如選舉,民主或許是有效的;在一次定生死的問題上,民主和獨裁具有相同的危險性,而這種情況下,精英獨裁未必不如民主。


程心代表了全人類的選擇,維德不是向程心投降,而是向太陽系人類(區別於星艦文明)這個永遠不吸取教訓的奇葩物種投降。

維德心想,我花了這麼大力氣要救你們,結果你們一點也不領情,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折騰了幾百年,我真的絕望了,放棄吧。。


程心=人類

維德是在詢問人類的意見

是整個人類都拒絕了維德


說到底他也是人,正如章北海最後心底的一絲柔軟讓他猶豫了幾十秒進而害死了自己一樣,這不是邏輯,是人性

但維德與章北海還是不一樣。同樣是卸下身上的重擔,章北海是欣慰的,而維德是絕望的。一個人看到了日出,另一個看到了日落

「沒關係的,都一樣」 ——從這一刻起,我們真正走出了母星,走向了宇宙。我的使命到此結束,而你們會將步伐延續,繼續向前,目標星辰大海。我的死亡是你們的新生

「無數死了的人中的一個而已,沒什麼可說的。」 ——我們沒有走出去,以後也不會走出去,缺了這關鍵一步,以前一切的一切,都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將獨自死去,無人聽到的故事又何必留下來?我將死於無名,你們也一樣,無所謂了


三體當中的維德,經歷了一個人成神的過程,維德從最初的冷酷到最後的退讓和犧牲,神性退讓給人性,他得到了救贖,而程心從來沒有,她的冷酷從頭到尾,而詛咒也總是伴隨,從一而終。

人越來越像人 ,他就成了神

人總是扮演神,她總歸是人

什麼是神性,什麼是人性?

圖存、抗爭、毀滅、救贖

劇目總在上演,角色換了又換

但死神永生。


評論裡面的一段,加進來吧: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諾亞總有機會建造方舟;大衍之數也有遁去的一;什麼是神性?冰涼的正確和溫情的錯誤,選什麼?都是放棄生命,有的是幻滅,有的是犧牲,後者是熱烈的救贖,前者是無情的毀滅。

比一下維德和程心,他們心裡都裝著誰?都為了誰?誰因為犧牲成就崇高,誰為了崇高最終幻滅?



人們總是想用理性邏輯來解釋情感。


維德老了。


因為維德愛程心啊。

維德對程心做的一切都源自他心中對程心那揮之不去又不願承認的感情。

程心對襲擊計劃的否定同時也意味著對維德個人的徹底否定,維德意識到程心永遠不可能認同他,同化程心的努力永遠沒有成功的希望。

同化,就是一種意義上的佔有。程心買的那盒雪茄,就是一個文學道具,睹物思人,得不到的痛到最後一刻依然伴隨著維德,揮之不去。

大家都是年輕人,就沒人接觸過20世紀文學分析嗎?

敢死隊的效忠對象也是程心,不是維德。

程心就這麼值得愛嗎?是的。

程心就是人性的縮影,只要有可能,她就願意與其他的生命共存,這是愛,是如母親一樣舍己的愛。也是被實用主義的極致,極端利己主義所鄙視的特質。

在滅亡或者異化的選擇之間,人類總是盡最大的努力,甚至不惜代價去保留自我,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這是三體人所羨慕的品質,在冷酷的死神面前的尊嚴。人類在澳大利亞搶奪補給時,智子完全沒必要出手,但她卻表現出憤怒,背後的控制者對憧憬的人類感到失望。

即使強大如歌者,也不過是死神卑微的奴僕,也不得不面對生存的無奈:為了勝利,到底要付出多大的代價?為了生存改造自己,進入二維世界的生活到底會怎樣,那裡還會有歌嗎?歌者不敢想像,歌者也沒有勇氣作出其他選擇,他只能靠一再刪除記憶來逃避。

關一帆在末尾說,是人類選擇了程心,其實是作者借他的口對人類的謳歌。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人類是滅亡於傲慢,不是滅亡於高貴。


@hehe li@hehe li 回復太長單貼了……

嗯 那我也多啰嗦幾句咯~

「人之所以成人」的過程,說是源於「對過去的違抗」不錯誤也不算準確

個人認為,科技因素之外,人類走到今天靠的是不斷地踐行「理智控制慾望」的過程

(是控制,不是斷絕和消滅),正是基於這點,

一、

我們在穴居時代甚至更早的時候就知道捕食重於(用同樣的時間只)休息的慾望,知道合作有利於生存的時候沒有必要延續(尤其雄性的)攻擊慾望,這種邏輯甚至植根於基因中令人不易察覺

然後原始人(付出了很多代價後)慢慢學會了「竭澤而漁(指濫捕濫伐等)不是好事」,在農業時代明白了寅吃卯糧和殺雞取卵是愚蠢的行為

到了近現代人類集體和個體理智程度的提升,這樣的例子就更不勝枚舉了

(另外,以上種種例子,可以發現

1、這種控制力的目的,都是為了 --(群體的)生存--

2、很多控制過程的實施,都需要有力的領導者提出、支撐和實施,個體充分自由各行其是會導致什麼結果顯而易見

關於這個政治坑聊起來比較坑爹,就簡單一提吧,我覺得集權有利於執行力(→生存),民主有利於創造力(→進步)。看起來我黨在名義上的「民主集中制」真得太極之精髓呵)

有個實驗,給黑猩猩展示兩隻手心放的糖(一把多一把少),當它選擇去拿其中一把的時候,人會攥起手(拒絕)然後給他另一隻手裡的

然後發現黑猩猩就很難(還是完全不能,具體忘了)控制自己取較大量食物的慾望,總是想去抓大結果只得到小量。

這個實驗或許就揭示了人與相對低等動物的區別(正常人顯然會很快明白遊戲規則然後KO):

↑兩個元素:--邏輯、理智控制慾望--

二、

再談談剛被排除掉的「科技因素」

在叢林和穴居時代,即使相對理智、優秀和好運的群落可以維持生存(只是相對於大的物種概念,當年滅絕了多少種人類隨便查查就知道),隨著人類「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黑暗森林基礎公理II前半句),生存的壓力只大不小,

這時候,生產力(農業)出現了

大家發現,本以為匱乏的生存資源突然變得豐富了很多,用如今的角度來說,就像是人類對礦石能源面臨竭澤之際(並非未來,現在就是;另外估算一下這類資源單位時間的產出消耗比更是結果駭人),學會了重元素聚變

這個「發現農業」的過程在之後的歷史中不斷重複,大航海時代讓歐洲人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大片土地可以開(lue)發(duo),工業時代使得生產力(相對之前)爆炸性提升,同時對人力的需求很多轉化到的對能源的貪婪。

如今,我們正在走向核能時代,以後可能進入戴森球時代,涉足反物質能源時代(走向星艦文明或者什麼)

其實生物(包括人類)的發展過程,就是不斷追求能量的過程,從最基本的維持生命機體的能量,到後來生產生活的能量,本質是沒有區別的。人類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科技進步(種植穀物圈養牲畜到控制核能)來不斷「做大蛋糕」來「貪婪地」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萬一有一天,蛋糕無法更大呢?這就是黑暗森林基礎公理II的後半句:「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而且即使拋開科幻小說,熱力學一、二定律也早已告訴人類,天上不會永遠掉餡餅,「糧食吃一口少一口」。

很多人對黑暗森林狀態的疑惑或反駁,不少都沒有在這裡轉化心態,還留著對資源「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慣性思維而帶來的樂觀情緒。而這種思維的形成主要來源於科技發展「發掘」出的新資源,不能燒柴火了能挖煤鑽油,有風陽核水,等等。

1、萬一科技不再好使呢(@智子)

2、如果宇宙里的所有蛋糕都找到了呢?

可以看出,大劉對這些問題,以及這種情形下人類社會的生態,還是考慮得很深入的。

再說一點

所謂「發現農業」,其實就是生產力的發展和變革過程,回憶一下政治書中老馬那串「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吧,用當今的社會形態來推斷和判定其他生態下的情形是多麼的狹隘,就像本問另一答主 @艾澤 所說那樣——

「三體從頭到尾就講了一件事: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認為自己只需要付出一些可以接受的代價,就能在宇宙這片黑暗森林裡輕輕鬆鬆地活下來,是地球人類滅亡的根本原因。

結合中國近代史就更好搞懂了。中國的士大夫以為只要學習一下西方的技術,就能保護住自己田園歌式的古典生活方式和道德,最後結果是玉石俱焚,連帶著朝廷、階級和道德一起被團滅了。

地球人類以為只要技術發展了,就能保護住自己的道德和文明,結果人類、文明和太陽系一起被二維化了。

今天中國人看古代道德的虛偽和不合時宜,正如星艦人類看地球人類的虛偽和不合時宜。」

其實大劉所謂的「不要傲慢」,換個說法就很明了了,叫做「敬畏」,敬畏大自然,敬畏星空,敬畏宇宙。而如今科技越來越發達(越向地球索取),生活越來越自閉(對大自然的接觸和互動愈發減少;同時越來越關注人之間而不是人與自然的關係),越來越相信「人定勝天」的樂觀(工業革命至今信息時代的爆炸式向上發展)的自以為是的傲慢的人類,缺少的正是這種敬畏。


插一句嘴,突然覺得維德極其像蝙蝠俠。不擇手段,哪怕是對隊友下手也要達到目的,頭腦冷靜,計劃周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作者或許真的有參考蝙蝠俠吧,蝙蝠俠年老時依然為了信念狂揍大超,直到心臟停止那一秒。


程心就是個符號,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懦弱和妥協、安之一隅的僥倖心理、等等等等。維德並不是向某一個人妥協。


就像章北海還是得說「都一樣「一樣,托馬斯的威懾度儘管是高位不破,但是他們本質上還是有顧慮,有底線的公元人。進入太空應激進化的人和生於太空長於太空的人還是不一樣。

最後 如果真按照艾的分析 托馬斯主動解除星環城武裝還是有甩鍋嫌疑的。


推薦閱讀:

網路文學中是否可能誕生經典文學?
有哪些詩詞你讀完後一看作者感覺很是驚訝或者意料不到?
如何評價郝景芳的長篇小說《流浪蒼穹》?
現代有哪些國內的著名詩人,你喜歡他們的哪些作品?
那句話讓你覺得中文很美?

TAG:文學 | 三體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