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本作「哏」的話,那麼「哏」的本字或語源又是什麼呢?

「哏」的本字或語源是什麼?是來自「諢」嗎?還是來自別的?怎麼出現的?


我的確考慮過「諢」字,但是或不是就難考證了。

不過翻到同形字就強行訓詁也實不可取。

切口中表示「吃」義的kèn,是從誇張的「啃 (本字「豤」) 」得來,與表示「笑料」的gén音義全然無關,不應通過腦補強作聯繫。

喜歡提供出處是好的,不過更應該提供「有說明作用的」出處,這樣才不會讓讀者像看剪報一樣不斷滾屏,卻沒找到能夠說明問題的內容。


謝 @勝爲士 邀!本回答僅釋相聲行里的「捧哏」、「逗哏」之「哏」,不涉元、明初借為「很」、「恨」之「哏」。——————相聲行里的「哏」源於梨園行里的「抓哏」。據《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京師梨園丑角戲,有所謂抓哏者,無論何人何事,均可隨時扯入,以助詼諧,殆卽宋元明平話之遺意。」有劉姓名角「以此技擅長」,「竟以李文忠公抓哏,至激徽人之怒,驚懼而死。」下河佬按:作死!詳見下書:

這個字書不載的俗字「哏」是一則江湖切口詞。據陳崎先生主編的《中國秘密語大辭典》:

可見此「哏」指「口」或與口有關的「喫」、「飯菜」等。梨園、相聲行以現場人事為表演「飯菜」(卽「語料」),以「哏」表而發揮之。請看馬三立先生的抓哏: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切口造詞多為相關性聯想:我隨機抽貼幾則圖,請大家看看:


梗的本字是哏,這是一個比較貼切有效的說法。可是梗本身可能獨立自成嗎?

我覺得可以。

梗的意思是一個片段、橋段,有三個特點:獨立、適用、值得咀嚼回味。梗就是食物中獨立、前後聯繫、外圍但是可以入盤、榾柮值得咀嚼的。作為比喻,天然貼切。


喜愛咬文嚼字的台灣作家張大春在博客上寫過一篇《哏》,探討了這個字的淵源和演變史:

哏,音ㄍㄣ/,是個很年輕的字;據我大膽估計,其壽命還不到一千年,但是很可能就要死了,而且這字的死亡,還會使得另一個字多出一個新的意思來。

先就「哏」本身來看。它的本義和「很」或者「狠」是一樣的。既有「過甚」之義;也有「兇惡」之義。

以「過甚」義言之,例句如此:《元典章?工部三?役使》裡面有一段和今天我們所使用的大白話相去不遠的文字,是這麼說的:「如今吃飯的人多,種田人少有,久已後哏不便當。」(見《漢語大詞典》)。另外,以「兇惡」義言之,例句如此:元曲《救風塵?第三折》裡有一段家暴的場面:「則見他惡哏哏,摸按著無情棍,便有火性的不似你個郎君。」在表達以上兩個意義的時候,「哏」的讀音與「很」、「狠」無別。

我們祇能就現存的文獻看出:「哏」字雖然攔取了「很」字和「狠」字的意義,但是並沒有取而代之。「很」字還是繼續維持它「過甚」的意義;而「狠」字則在「兇惡」之餘、偶爾也搶著表現「過甚」之義。像在《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之類的小說裡,「大膽得狠」、「狠有錢」之類的話屢見不鮮,我們用字人也習以為常,不把它看成錯字。

讀作「ㄍㄣ/」的「哏」是元代以後才出現的俗體字,斷不至於在初出現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日後所表達──有趣、滑稽以及笑點──的意義。從曲藝表現形式上可以常見,對口相聲裡主述搞笑的一角謂之「逗哏」,呼應襯托的一角謂之「捧哏」,「哏」這個字在北方方言裡可謂「俗白得狠」,根本不是一個生字,但是到了台灣,地方文化裡沒有這種形式,語言中就沒有這個符號,生小不聽相聲的孩子長大之後也許還認得stand-up comedy的字樣,卻聽不懂老相聲藝人或者是藉由曲藝中的術語來表達「好笑」、「可笑」之義的「哏」字了。

人們不認識「哏」字、卻又聽見有人發出了這個字的字音,從上下文判讀,猜想大約是「好笑」、「可笑」之義,於是,既不願意當場求問、也不願意事後查找,卻滿心害怕在俗用語言上落伍、想要跟著他人捕捉那個字音,並表達「好笑」、「可笑」之義的人該如何是好?這種人祇能想像一個音近的字,並且猜測它就是原字。不過,這種情況祇能訴諸個別的心理,無從風行普及,真正推廣者另有其人。

以傳播媒體的現況推之,我可以更大膽地估計:就是出於電視公司聽寫字幕的人員「無知的創造」,我們如今才會經常將該寫成「哏」的字,寫成了「梗」字。無知、懶惰且望文生義的不祇是這些聽寫字幕人員,還有上節目以及看節目的演藝人員、名嘴和傳媒受眾。大家不需要通過考試或學力認證,非但將「哏」誤認並錯寫成「梗」字,還硬是使得「梗」字居然有了「好笑」、「可笑」之義。

然而在這件事上,我並不想賣弄文字學的知識來嘲笑無知懶惰的笨蛋,反而看見了一個活生生的、「訛字自冒為假借」的例子。以往在文字演變的歷史上,我們讀過許多字形相近、字音相同、字義相通但是原本很可能祇是便宜簡化或一時誤寫,久而久之,人人從眾,遂致積重難返的例子。但是我們很少能如此明顯地眼看著一個錯字取代了正字、並且在可以輕易追蹤其來歷、理解其謬誤的情形下,目睹所有的人寧可唸錯字而九死未悔──這,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梗」雖然是訛字,但我個人其實覺得它更傳神,頗樂意看到它逐步取代「哏」。我第一次見到「梗」的新用法時,眼前浮現的是一截一截茶梗,那不就是「段子」的具象表達嗎?

「老梗」就像乾癟黯淡的茶梗:

「新梗」則新鮮脆綠:

「梗」的木字旁充滿了實體感,而且「更」字還讓人聯想到「更加」、「更替」、「哽塞」等意象,就如同我們冷不丁被現代笑料擺了一道,思維瞬間受阻0.1秒的那種情境。

「梗」字如此生動,難怪它迅速普及流行,以至於現在你若是寫「哏」,反而沒幾個人知道你用的是古字。

最後留一條梗:你知道hodl的本字和語源嗎?

答案見:[block #4] JUST HODL IT


哏兒 是天津話 有意思而引人發笑的意思

引申到相聲里 逗哏 捧哏


推薦閱讀:

關於「馬騮」一詞的語源?
漢語表複數的「們」本字或語源到底是什麼呢?
上古漢語中常用的語氣詞「哉」後來發展到哪裡去了?吳語里相當於「了」的「哉」字和「哉」有源流關係嗎?
「撩妹」的「撩」語源什麼,出處哪裡?
「biu」這個說法是從哪裡傳開的,本字是「滮」嗎?

TAG:漢語 | 語源 | 漢語詞源 | 俗語俚語 | 方言本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