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的價格為什麼那麼高?

在我見過的所有二次元商品里,動畫DVD BD的價格是最高的,一季動畫等於一台遊戲機。

我好奇如果價格降低的話,銷量會更高嗎?還是說貴不貴買的人都只有這麼多?

同樣的動畫,美版價格低一個數量級!


看到書記提問,回答誠惶誠恐

這個問題我之前稍微說過,就在下面,但可能z大答的更好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615727/answer/167080719?utm_source=com.miui.notesutm_medium=social

大體就是:1.一般是深夜動畫才這麼貴,日間子供向也有碟片,雖然也不算多廉價但至少沒深夜這麼誇張

2.這個碟片高價模式源於八十年代流行ova,目標是有收入能力的青年,內容也多種多樣,以通過碟片的高價快速收回成本。深夜動畫繼承ova這種內容形式,這也是ova越來越萎縮的原因之一,同樣也把碟片高價這個形式也繼承了,畢竟小眾。

3.現在深夜動畫碟片市場也不行了,網路播放這種形式是大趨勢,但碟片高價模式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4.最後,也是我第三次說。我也覺得碟片高價是一種很傻的銷售手段。不要給我說特典啥的,深夜碟片確實根本不值這麼多錢。書記也是混遊戲圈的,一張原價300多人民幣遊戲碟除非主機更新換代,否則怎麼也給值個100左右吧。一部深夜動畫過了發售潮,等個兩三年全新碟片也就1000多日元了,二手就更加更加不值錢了。貶值速度就是這麼誇張。

另外補充一下書記問的,如果採取廉價模式,銷量必然是會很高。

06年有部動畫叫nana,原作大火漫畫,05年漫畫銷量超越海賊王(這事巨人沒辦到)碟片第一卷賣了6萬多,但除了首卷剩下基本不過萬,似乎因為第一卷官方可能為了營銷,只賣了777日元(發音和nana一樣)。第一卷基本也沒賺太多。

這麼多年下來,官方定價如此,可能感覺這個價格是盈利最好的價格吧。


(本答案的完整版已重寫+新添內容,並收錄到個人專欄:→ 尋求出路的日本深夜動畫高價模式的前世今生)

================================================

因為日本動畫行業奇葩、做動畫的人心裡苦。

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日本這樣:會把短短12集的深夜動畫,硬是分割成了每卷2集、6個BD分卷分開來賣。每份BD的定價還那麼高。

深夜動畫面向的受眾比較狹窄,一般是14歲以上的青少年為主。加上其往往帶有一些暴力血腥色情場景、比較極端的價值觀、比較艱澀(繁雜)難懂(中二)的世界觀、設定、複雜的人物關係。所以註定做不到「老少咸宜」。

而這些動畫又不像日間動畫、子供向作品那樣:集數多、播出時間跨度長久、受眾廣,可以在電視台黃金時段播出、有財大氣粗的多方合作推出各種周邊運作盈利。

製作精良的OVA、深夜TV動畫的製作費用非常高昂,據估算在1200—2000萬日元/集 左右。早期,缺少盈利手段的製作方為了儘快回本,售賣高昂價格的BD是唯一的辦法。如果換作比較好聽的話說,就是:日本動畫行業,將深夜動畫BD定位為一種「高端藝術奢侈消費品」。

早期OVA時代,想看動畫要麼只能租碟,要麼買碟。動畫面向的受眾大多是:家裡擁有播放功能的錄像機的人、有一定經濟能力的青年愛好者。那個時候的定價尚且合適。

但是隨著電視普及,深夜動畫可以在電視上穩定播出。想要看到動畫的代價越來越小。這個時候,深夜動畫一直固執地沿襲12集分6卷賣、24集分8卷賣這種喪心病狂的分割模式,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抱怨消費不起。雖然這並不影響日本本土大量的真愛阿宅豪擲千金充值信仰,並不影響每年的超級大作依然銷量爆棚,從2011年起每年的年霸銷量都沒有低於過5萬。但這種高昂的定價在時下已經顯得畸形、非常不合適了,總體的光碟銷售市場大局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萎縮,觀眾的購買力和購買願望都在下降。

在這種回本盈利方式非常單一、日本經濟大環境衰退、動畫觀眾購買力下降的情況下,可以說做深夜動畫是一件靠愛發電、賠錢風險極大,回本壓力非常非常大的事情。

為了儘可能不賠,製作方只能盡量在這兩個方向上努力:

1、節省製作成本。 一些高難度、高技術性的製作方案可能會被提早摒棄。這也造成目前深夜動畫普遍質量較低、場景普遍粗糙簡陋的現象。

2、在銷售端下心思:一個辦法是特典上下功夫,最強有力的就是抽選券上王之力。

另一個辦法是降價銷售、比如減少分割過細的分卷,合併賣BDBOX(合集)。但是這並不是一個好辦法。

事實證明:價格降低的情況下,銷量仍然很難有起色。

比如去年P.A.WORKS製作的動畫《黑色殘骸》,全24集,賣光碟賣的是4卷BD,每一卷收錄6——7話。這是對一般半年番都是習慣賣8卷BD的一種大膽突破的嘗試。不僅如此,每卷的價格只賣12960日元。平均換算下來一集2000日元。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白菜價了。動畫質量和素質都算不錯,但是最終卷均銷量只有1300多,依然暴死。

再比如《逆轉裁判》,動畫本身做得很簡陋。製作方為了儘可能提升銷量,賣的是收錄了全13話的BDBOX,定價只有17000日元。說成便宜哭了也不為過。但是觀眾依然不買賬,價格的降低並不挽回對動畫較差的觀感。銷量只有可憐的500出頭。

所以說,在大家定價都這麼高的情況下,如果你動畫本身不能做到足夠出色,單單想去挑戰普遍的定價壟斷環境,仍然很難換來買方的信任感。跟手機市場有上億用戶,低價高配大受歡迎的情況不一樣,日本少子化、動畫市場熱潮已過的大環境下:願意買BD的觀眾只有少得可憐的那麼多,賣低價很多時候無異於自殺。

一句話總結:過高的價格,我也不想的啊,可是我騎虎難下,別人都是這麼貴,我想賣便宜一點結果反而更賠本,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當然,現在時代不一樣了。隨著2013年日本開始對海外盜版動畫的打擊,迫使中、韓各國開始加大對購買正版動畫版權的投入。我們能看到不少深夜動畫(如暗殺教室),「單靠賣給中國播放版權就回本」的消息。網路播放權的出售,也逐漸成為了深夜動畫全新且重要的回本方式。有傳言稱B站買FSN花了500萬元、優酷買的京都的幾部作品的獨家版權費甚至炒到了1000萬人民幣以上。乍一看幾乎都能完全填滿製作費用的窟窿了。

雖然很多人笑稱B站、愛奇藝、優酷財大氣粗,靠版權費就能養得起這些動畫製作公司了。但是考慮到費用分成,並不能完全流入製作方的口袋等因素,網路版權仍然不是日本動畫銷售中的最大頭。買圓盤在可預見的較長一段時間裡仍將是日本動畫銷售回本的主流。

畢竟網路版權賣的再貴,目前也沒有能超過賣圓盤一次大賣能賣到3、4億日元的巨大份額的例子出現過。


其實就和某些日本小廠的「日呆遊戲」是一個思路。

粉絲群體少且固定,用句互聯網營銷的話說就是「用戶黏性大」,粉絲里死忠粉比例較高。這樣的客戶對象可以說只要價格不是太離譜,他們都會掏錢。況且也沒有離譜到一定程度,按一季只買一部動畫作品來算就是每個月五六百塊零花錢。(國內要算上運費和可能的關稅就更貴一些)而且估計現在的新番也很少讓買BD的老宅有購買的慾望。說白了,既然無論定價高還是低,銷量都不會有太大變化,何不提高售價來增加利潤?

日本ACGN產業與國內粉絲的感受不同,其實A(Animation)只是佔了字母的便宜,按產業規模來說反而算是倒掛的。去看看漫畫和輕小說的銷量就知道什麼是「印得比廁紙還多」。反過來說讓漫畫單行本的定價換成BD的價格試試?(其實介質不同不太好比較,但暫時沒想到更好的比較對象)


和主機遊戲一個道理,育碧 ea每年3a大作最多也就350,高達 無雙 煉金房之類動不動就上400。只要價格別太離譜,粉絲一定會買單,相反價格定得低了,非粉絲也不會因為便宜而去買。


bd一般12集賣6卷,24集賣八卷,一卷7000日元左右,摺合人民幣408元

從我們的角度,兩集動漫賣400元確實很貴,但是在日本呢?6卷4萬2日元,8卷5萬6日元

2016年日本平均年薪442萬,每個月36.8萬

一個月薪3680的中國人,買雙560元的Nike也不奇怪吧


答主蒐集一下相關資料,然後去算算按照現在這種血汗工廠的生產方法做出來的動畫的成本就懂了


定價策略不同

PS:買盜版看的多少錢都不會買的啦親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動畫《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鯉魚王是淡水魚嘛?
如何評價東出祐一郎?
如果pokemon成為現實世界,你的家會在哪裡?
《G高達》的機械設定算不算自暴自棄?

TAG:ACG | 日本動畫 | 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