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社工行業,在學校老師不會教給你的大實話有哪些?
在學校,我們受教育熏(xi)陶(nao),把社會工作提供的專業服務美其名曰「助人自助」,並詮釋社會工作者為「拿工資的活雷鋒」。專業3年/4年後社工專業生拿著兩三千的工資在圈子裡靠著精神糧食活下來,久而久之,在機構文化下、在同工的潛移默化影響下,社工們甚至自己也能精神升華,不需顧及財迷油鹽醬醋茶,也不接受甚至排除現實社會的變化,用著廉價的勞動力+飽滿精神世界在社區中開展各類個案、小組、活動。
說這段話,不是為了批判實打實幹的社會工作者和社工機構,而是借這個話題,希望有相關經驗的前輩們發表自己見解,為剛畢業在社工行業摸索的專業生們,為他們的徘徊指出一盞引路燈,也希望藉助話題討論,讓同工們互相交流,甚至形成一個支持互助圈。 在此誠邀親人們回答本問題。
昨天吐槽太狠了,今天再來添加點新東西,不展開了。
1、目前,在國內,絕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社工是什麼。所以作為一名社工,你最好準備一套說辭,簡短明了地向服務對象解釋你是做什麼的,以及回答各種關於你身份的質疑,包括但不限於:社工和志願者/義工的區別、社工和社區工作者的區別、社工和政府人員的區別、社工服務和慈善的區別,等等。
2、很多需要幫助的人會拒絕社工的服務,我們儘力就好,不強求。不涉及人身安全的問題,請牢記「案主自決」原則;涉及人身安全問題,比如虐兒、家暴事件,請掌握鏈接公權力資源的正確方式,幫助案主求助公權力介入。提醒:這類問題的處理非常考驗專業價值觀和倫理,如何把握這個度就看你的理解有多深了。
3、社工很可能會不受歡迎,也可能被寄予超出我們工作範圍和能力範圍的厚望,取決於服務對象對社工的認識、理解和自身風格。建議:努力做實事,積攢口碑,建立專業界限。
4、社工機構里會有大量不懂社工的社工、不懂社工的領導甚至不懂社工的督導。所以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要傻乎乎地參照慣例或者聽指示,要先想一下這麼做是否有違倫理,是否有風險。舉例:有些機構會把社工的聯繫方式公開,我建議你們不要留私人聯繫方式,可以開一個工作微信號、工作郵箱等,專門用於聯繫服務對象。我有同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機構公開了手機號,後來被迫換號。
5、無論你今後做不做社工,都請好好鍛煉你的社工思維,那是社工教育中最寶貴的東西。比如「人在環境中」、優勢視角、鏈接資源、從需求出發、對人的尊重理解接納、公平意識,等等。我認識的很多轉了行的香港社工,實際的工作技術可能用不上了,但是明顯看到社工思維在他們新的工作上的烙印,甚至讓他們形成自己獨特的工作風格和競爭優勢。說到底,社會工作的重點是「人」,如何認識自己,如何認識別人,如何與人建立關係,放在哪一行都有用吧。
——————————————這是原答的分割線——————————————
被邀了很久不知怎麼回答,今天一時興起來吐槽吧,很長慎入。因為深愛這個行業,所以恨不得把那些還在迷茫的社工學生們罵醒。玻璃心就不要進來了,真正熱愛社工行業又想做事的孩子們,從我這篇里找有用的拿走,不認同就跟我爭,歡迎有理有據的爭論,最好爭到我心服口服,我給你道歉。如果看得心塞,那就一笑置之,等你真的去做社工了,不知道需要多麼強大的心臟才能堅持住你的初心,就當提前演練了。
沒錯,在內地,社工老師不會告訴你很多有用的大實話,但那是因為內地的社工老師大部分沒有社工實務經驗,甚至相當部分根本不是社工專業出身,所以呢,除了書上寫的,他們自己也什!么!都!不!會!!能說出「社工是拿工資的雷鋒」的人,根本沒有理解社工這個職業。
如果是問我自己,老師教給我的都是大實話,至今我在工作中仍然經常回想起當初不以為意,再回首好感謝老師教過我的好多瞬間。所以我決定,寫一下那些我的老師們教給我的有用的,而內地的社工學生們可能聽不到的大實話。
最重要的兩句大實話:
1、專業價值觀和專業倫理是社會工作的核心。
2、社工是一個技術性職業,你的價值體現在你的技術上。
這兩條一起說。
正因為社工是一個技術性專業,專業技能非常重要。當然人品什麼的也重要,但是當client遇到困難,一個只會陪著抹眼淚的大好人,是幫不上忙的,真正能幫上忙的是那些專業的社工們。並且,一名合格的社工,必然是追求社會公平公義、對不同人群平等尊重、以社會和client的利益為優先考量、對他人的境況可以深深理解和共情的,因為這就是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觀。所以一個合格的社工,私德未必完美,但是工作中的「人品」是靠得住的,否則TA就不是合格的社工。
在香港,社工專業是一個很強大的「洗腦」專業,進來讀個幾年,合格的都被成功洗腦了。用什麼來洗腦呢?專業價值觀和專業倫理。雖然價值觀和倫理只是一門一年的課,但是明顯看到這些觀念和原則早就滲透到社工專業訓練的方方面面,每一門課都會頻繁地觸及到這兩樣東西。經過幾年全方位立體的教導、深入的探討以及大量的實踐,社工的專業價值觀和專業倫理早就融入我們的血液。沒有把價值觀和倫理吃透的人,是做不好社工的。因為工作中,大到為什麼要成立一個新機構,小到個案輔導中為什麼要說這句話,背後都有價值觀和倫理作為依據。洗腦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變得足夠專業,而不是撒雞湯或者哄騙我們去做原先不想做的事情。
總結起來,想在社工行業生存,你的核心競爭力是技術。在內地這種行業不成熟也沒什麼錢的環境里,機構要求(允許)你做的,你想做的,你能做的,三者交集處才是你工作的重心所在。行業里有很多無奈,但以我的經驗,除開工資部分,越是專業的社工,越能以「想做」和「能做」為基礎,並且技術性地擴大機構要求/允許的部分。我經常遇到向我抱怨一直在做無用功的社工,我每次都要努力忍住不去問:「如果機構允許你自由發揮,你覺得你能為機構、為client創造多少價值?」這是一個現實的社會,沒有產出的專業人員,誰會給你投入呢?
別問你的崗位名頭是什麼,是社工也好,是主管也好,你的價值體現在你能做多高技術含量的活。如果你只能做和義工差不多的工作,那你就真的只是一個領工資的穩定的義工罷了,義工的工作有多大的不可替代性?沒有吧。那憑什麼給你高工資?如果你只能做好行政類的工作,那你也就是一個不賺錢的行業里的行政文員,拿低工資好像也沒什麼不對呀。
當然,在內地,社工行業普遍培訓不給力,很多社工根本不知道怎麼做社工。但是公平地說,在行業成熟地區,絕對不會允許沒有經過嚴格註冊體系認可的人做社工。考試拿證可不算嚴格註冊體系啊,我所了解的有嚴格註冊體系的地區,註冊都是和專業學位掛鉤的,掛上鉤的專業學位里的課程設置、實習設置全部都要符合註冊體系的要求,沒有經過科班系統訓練的人無法註冊社工,也就無法擔任社工崗位工作。所以,按理說機構聘請的社工,應該在進入機構之前,甚至在拿到註冊資格之前就已經得到足夠的專業訓練。既然在入職前沒有經過高標準的篩選,你自己沒什麼專業技能都這麼輕鬆地入職了,就不要對別人提那麼多不切實際的要求了好嗎。
以上這些話或許會讓國內的社工們心寒,我並不是否認國內的社工,而是在陳述事實。進入這樣一個低門檻的行業,就要做好心理準備,會遇到各種奇葩事,並且不能指望別人來伺候你們。如果是一個成熟的行業,工資是高,機構也規範,社會地位也高,這麼好的工作,什麼樣的人才能勝任?香港的社工行業很成熟吧,現在香港的註冊社工碩士學位,今年港大學費是12.2萬/年,別的碩士一年畢業,社工是兩年。學的過程多辛苦就不說了,反正我讀書那年在留學生群里公認的除了醫學生之外最苦的一群人,這麼苦讀出來,找工作競爭也很大,很多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最後也轉行了。跟國內的社工比起來如何?
反正我知道在內地稍微有那麼一點能力的社工不知道多搶手。比如我經常遇到社工機構負責人問我推薦能做個案的社工,可惜我認識的本土社工里,有能力做個案的一隻手數完了,人家在自己機構超級受重用,升職超級快的。當然內地社工專業老師也不會做個案,所以教不了學生做個案,這個我就不說什麼了。那麼小組呢?社區呢?項目呢?研究呢?你總得有一個擅長領域吧?什麼都沒有?那作為社工的不可替代性在哪?機構請你來幹嘛,不如多招一些義工啊。
在香港也是一樣的啊,同一個班畢業的社工,有的擅長做個案,有的擅長帶活動,有的擅長危機處理,有的擅長跟某個特定群體建立關係(比如邊緣青少年、老人之類),有的擅長社會運動(當然這個特長在內地無法發揮),有的擅長做研究,更多的人是擅長多個領域,大部分人各項技能都合格,沒有明顯短板,少部分人「偏科」嚴重,但是某個長板特別突出,那就找能發揮自己特長的崗位就好了。極個別人,短板多又無長板,那就找不到工作了。真正到工作中做得好不好,也是看專業能力的。我見到的香港社工大多是學習狂,工余時間都參加各種技能培訓,自己找機會練習新技能。在香港,社工是可以獨立執業的(主要是做個案),社工機構的服務也可以商業收費,有些服務收費不比外面商業機構低,因為在某些領域,社工機構的專業性比商業機構強多了。
說了這麼多,關鍵點只有一個:你的專業性是最重要的。至於為什麼把專業價值觀和倫理放在第一句,因為在內地大部分社工在追求專業性的路上走錯道了啊,答應我,你先把價值觀倫理吃透了再去追求專業好嗎?把價值觀和倫理基礎打好了,你才知道你要往哪個方向追求專業,工作的時候才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領導讓幹嘛就幹嘛,覺得不合理也不知道怎麼改變,懂嗎。
具體怎麼操作,我打算把很久之前的一個坑填了,填完再來給鏈接。
另外一句重要的大實話:
3、社工職業耗竭的風險非常高,在幫助別人之前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
這句話,我估計內地的老師們都不太會說。在香港,老師可是經常跟我們強調的。記得之前在管理學(沒錯社工專業也要學管理學,社會組織的管理方法可和商業組織不一樣)課上,有同學做presentation找了一堆論文,各國的數據都顯示,社工是burn-out幾率非常高的職業,在香港的數據貌似和醫生差不多,比老師、警察都高。工作辛苦而瑣碎、長年為弱勢群體服務、各種危機事件沖在最前線、接觸各種社會黑暗面的同時還要保持尊重理解同理,太多的高危因素,我想做這行的人都懂的。
在內地,行業不夠成熟的一大弊端是沒有完善的支持體系,社工不停自我耗竭的同時缺少支持,所以很多社工做著做著把自己耗盡了就轉行了。這是我一直覺得特別特別遺憾的事情,越是有熱情想做事的社工耗竭得越快,看著這些人一個一個離開我特別難過。但是我深深理解,因為去年年底我也經歷了一場burn-out,辭了職,現在專心做遊戲治療中,打算等休息好了再回來社工行業。我很慶幸我沒有等到耗盡了才離開,因為我心裡一直有這麼一根弦,沒有人支持,我只能自己照顧自己,自己給自己喊停。希望社工學生們也要有這種意識,一個心力交瘁的社工是幫不了client的,當你感覺自己有耗竭的風險,要懂得給自己減負、甚至喊停。這種事不能指望機構和督導,因為不是每個機構和督導都有能力意識到你快要耗竭,也不一定能給你足夠的支持。加油。
先寫這麼多吧,雖然知道看的人不多,希望看到的人覺得有用。
社工在校老師分三種情況
第一,本身就是被趕鴨子上架的,其他專業背景的人來教社工,這類老師可能自身對社工就是缺乏了解的。他們一般給不了什麼意見,也許會告訴你社工就業錢途不樂觀,勸你改行。第二,雖是跨專業來的老師,但是是既得利益者。通過某些社工類的課題或者項目快速獲得了名利,那麼,他們很可能更看重你能為他們付出的勞動價值,會一再強調實務工作的重要性,適當培養你項目執行的能力,不過很可能忽略根基地打造,讓學生在實務上沒辦法很好地反思或提升。第三,純粹的社工背景的老師,滿腔熱血,教育和推廣社工更像他們的使命,他們可能會不自覺地讓學生以情懷和價值為重,忽略技術的重要性,不停灌雞湯,讓部分學生誤以為社工是高尚於其他職業的,是靠信念支撐的,甚至是無所不能的……所以,不要幻想現在內地的社工教育者能培養出多優秀的社工。因為社工教育就是存在問題的。與狼共舞心懷人心。
做社會工作的一線服務或者管理,不僅要將理論和實務模式爛熟於心,更要能夠跳出社會工作的思維方式,用社會學或者更大的視角來看待一些東西。
如果真的學會了這些視角 你將很快的學到反思性和反身性,將不會將一些事物看做荒唐的,更可以學會如何與狼共舞而心懷人心。
其實,當下社會工作實踐必須要學會的一點,就是與狼共舞而心懷人心。社工有沒有專業性是個老大難的問題,而即使有專業性,也不是你在學校呆個四年七年就能學到的。
前面的 @范平雨 說的已經很好了。反應了我們在校社工,尤其是資源不充沛地區的在校社工的學習現狀。這裡吧,我想說一些其他的。作為一個不入流本科的社會工作學生,一開始我們都是被調劑到這個專業的。大家對這個專業並不了解,覺得是居委會,所以很多人就轉了專業。但是在2014年,我們學校的老師,去了台灣訪學,回來的時候,創辦了我們的社會工作機構,成為tl這邊的第一個社工機構。所以在我入學之後,原先存在的那些問題得到了一些改善,我們可以用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去幫助別人,付諸實踐。 但是即使我們所做的是助人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政府購買服務。我以為作為一個NGO,很多東西都可以自主,確實,做項目的時候,確實可以自主。但是結款的時候,就拿上次的福利院項目來說,頗有一種包工頭欠款的感覺。我們協同老師去了民政局好幾次,福利院那邊首先不滿意的是,我們做項目是通過民政局,沒有給他們油水。其次是,我老師比較正直,說話直了一點,得罪了需要捧著的福利院的一個人,她就一直刁難我們,福利院那邊說沒有看到我們的個案小組都做了什麼(這個得到完美反擊了,因為當時我們班團支書當時就把每次的活動內容都說出來了)。最後,福利院居然說,院長是文秘出身,需要我們的東西辭藻華麗。 老師聽了之後說,我們的服務,本來工作對象就是孩子,現在需要去為了結款討好領導,就太過分了。當然這個事情後來在擱置之後終於結款了。只是這些我是因為和老師關係好才知道,老師才不會告訴大家。。即使是非營利性公益組織,現在的發展也是很麻煩。 另外在實踐過程中,老師們雖然會給我們很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反思。但是很多時候,到了現場,突髮狀況還是太多,而這些老師也不會提到很多。就像范平雨所說,我們的老師可能是只能教書本上的東西,卻不能提醒我們恪守社會工作倫理原則的重要性吧。 說著說著就有點跑題了,畢竟不僅是我們專業,其他專業也都有很黑暗的地方。只能寄希望於未來發展了,其實我們的機構發展也算是穩健了,接的項目也有不少。以後的社會工作發展,還是得靠我們專業社工的。共勉。
先亮招牌:MoSW GPA 6.6、澳大利亞社工協會AASW註冊社工、主持過ADHD家庭支持小組、做過澳洲政府難民兒童安置個案、頭批skillselect 189社工專業移民。
這活兒,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窮人干不好,富人干不長,聰明人嫌煩,笨人添亂,愛哭的孩子有奶,沒有funding啥也不靈,家裡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思而後行。
再補充一條:你看自己是替天行道,政府看你胡花濫造,客戶看你光開空頭支票。工作越有成效,就越快木有工作,因為剛需不存在啦。
所以呢,想干長,真的要能挺,有犧牲精神。但話說回來,挺不住了,都抑鬱了,也千萬別把自己當聖人。該退一定退,該放一定放。不能為善,至少不作惡。在實際社工操作中,這是最難的。為虎作倀的老社工油條才是大毒瘤。我知道我又政治不正確了,不過真的是大實話。我自己就是社工老師。原先學中文教中文的,後因專業調整轉到社工。實話實說,專業也是倉促上馬,真正專業出身的老師還是比較少。但經過短暫培訓,接觸實務之後發現社工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確實,直至目前,社工專業建設存在諸多問題。不僅老師的實務經驗缺乏,上課的時候多直接照搬國外的專業體系與理念,出現水土不服現象。但同時,因為老師的非專業,也給社工發展帶來很多新的資源與機會。其實,社工本身就是多學科交叉綜合的實務型專業。來自不同學科背景,諸如社會學,人類學,法學,教育學,管理學的老師,在社工服務宗旨和理念的指引下,形成更好的一個運作系統,服務人類未來。我還在不斷學習。但我對學生強調幾件事:首先,不要當救世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短處,不要給自己壓力,逼迫自己一定要勝任拿到手上的案子。未必,人與人之間還是要講究匹配的。轉介也是專業技能。其次,守住邊界。尊重案主,保護自己。不要無意中就被案主牽制吸引。正視並好自己的內在情緒。及時向督導反映情況。第三,注意與心理諮詢的區別。簡單說,社工著重改善外在環境,或加以重塑。心理諮詢則重視內在資源統合。社工會涉及很多情緒問題或精神衛生問題,這需要我們熟悉必要的心理知識。但更重要的是,不要越主代庖,做了心理諮詢師該做的。想到再續。
他們只會告訴你我們的政府在大力推社工,不會告訴你在這個體制大環境下,社工就像是政府招之則來揮之則去的維穩工具,他們只會告訴你「我們政府又新出了XXX新政策,前景一片利光明」,不會告訴你社工機構募集資金的許可權極低,甚至出去搞一波義賣都要開個勞什子許可證。他們不會告訴你原來社工也是分派別的(涉及到升職加勞務費),就算都是社工也不能免俗地有爭鬥。 然後有一點很重要的,他們不會跟你講如果你不是一個家中有錢心懷大愛的人不要去做社工,為溫飽奔走本身就是弱勢群體的是人不配也沒有義務犧牲你自己去堆滿笑臉去生硬地溫暖別人的!
下午跟完個案身心疲憊,雖然還有很多想法但就隨意地瞎扯一下吧。
這裡只是大一狗一隻,對於社工的接觸還只限於書本和老師的話語,因此沒有什麼能和答主分享的,不過一周之後會去社工機構實訓,到時若有感想,必來分享。
實訓之後緊接著又是一輪考試,放假玩了一周的我才想起還有個坑沒填,給大家說聲抱歉。
先來彙報實訓一周的流程吧,一周時間在外實訓只有三天分別在3個社區機構,實際上參與了社區工作流程的只有前兩個社區。分別是老年人手機互助小組活動和殘障人士互助小組活動。
由於這學期學習的個案相關知識,而社區小組相關知識實在缺乏,僅在此分享一些不成熟的感想吧。
1.有關社工專業性
事實上,在學校里的老師都一致強調社工專業具有專業性,需要學習專業方法和專業技巧。然而就答主在這幾次小組活動中所接觸的社工而言,都非專業出身(這裡不帶任何貶義)。有一位社工甚至轉業社工以來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工作熟練。還有一點,就是這些帶領我們開展小組活動的社工,其本身在社區里實際承擔的並不只是社工這一個職務該做的事。那麼從社區社工這個角度出發,社工的專業性又在哪裡呢?這是我的疑惑。2.關於薪資問題
在學校里,有的老師會直言這個行業里的薪資待遇並不高,但大多數老師則是告訴我們這個行業前景很好之類的話語。在與這些社工交流中,她們很坦然地說這份工作工資不算高,與其相對的,做的事也不多,或者說不難。3.還有些話要說,但一時半會兒又想不起來,等我翻翻實訓報告再說。大學的時候,為了讓自己專業性更高一些,瘋狂的去專業實習,跑了很多地方,所以服務對象種類比較多,專業性算是有的。社工注重的其實更多是專業技能,也是一線社工必備的。 我以前的工作是在zf下成立的公益組織,組織內部只有我一名專業社工,其他的差不多都是混日子的,忍受不了的是總覺得自己很是高高在上的角度去幫助人,救助人,讓人覺得又尷尬也覺得無趣,畢竟你是拿了工資的,所以也就不要標榜自己因為覺得是幫扶人就有多麼多麼高尚,每一行業都很平等好么,何況做的這些也就是送個米面拍個照之類的。不知道是否是我從來比較傻還是或者有文人的酸臭傲氣,覺得某種程度上對這個專業是一種褻瀆,所以做這個專業你想達到某種程度是一定要清楚的,究竟是想真的做實事還是做個表面,做的實事又想達到什麼程度,這些都要心裡有一個譜,這樣也會少些失落感。 工資。一般情況下一線社工的工資一般,想著發大財不太可能,尤其是現在國家比較重視第三方去提供服務,這個時候就有很多魚龍混雜的所謂專家和機構去申請項目,每個項目的資金幾萬幾十萬不等,而產出的項目結果良莠不齊,想要發財的當然就是一貫的所謂本事,能拿到項目,很快的機構發展起來了,手下也會有更多的一線社工和項目了。 社工其實在內地能夠提供的服務真的有限,不是課本上鏈接個資源等就能解決的,或者是有時候往往一桶豆油就解決了這些,但是畢竟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與人打交道的專業,不能太走心,不走心不是指不認真工作,請注意。 大學時候有幸在香港學習過一段時間,具體制度不能相比,但是確實做的很好。現在如果問我,我會說不如去考個好的體制,帶著社會學和社工人的思想去改變這個社會,雖然這種改變很長,但是相對於一線社工的改變相比,已經好的太多太多。 總體或者比較悲觀,個人看法。
以親身工作經歷來回答此題:1、社工為案主服務,案主不一定等同於服務對象,且評估以案主為準。2、社工不但不是無所不能,而且很多時候是有但不能。3、情懷能使社工入行,但並不一定能深入這行。4、當做了一段時間社工後,我發現,我學會了許多其它行業工作所需的技能,社工本職卻彷彿要重新學習。
教授UCB的社工PHD 開講第一天就說了 別覺得這個行業有多光鮮反正我以前一起工作的大部分同事都有輕度抑鬱症
本科在讀,下學期大三作為一名專業的社會工作學生,我只想說《小組工作》《個案工作》《社區工作》…理論都學過,你還是搞不定一個突如其來的突髮狀況,運用社工技巧解決問題需要時間,然而很多突髮狀況並不允許你有充足的時間。
理論萬般抵不過百樣現實的衝擊磨礪。
十年前入校,那個時候我們的專業還是社會學類。學校的培養模式是到大三才將社會學和社會工作兩個專業劃分出來。所以進入社會工作這個專業,在普遍是調劑進來的情況下,或多或少還是帶有主動選擇的成分。當然同學們選擇社會工作專業的理由各不一樣,其中絕大部分認為社會工作比社會學更輕鬆更容易,有利於騰出時間考研或者找工作。真正一心一意想做社工的實在太少。
研究生畢業後到了珠海,在社工協會工作,以協會的平台和珠海的地緣優勢,接觸了港澳台和珠三角地區社會工作發展最前沿的內容。那幾年的成長是迅速的,才發現實實在在的行業發展情況是很多學校里的老師教不了的。
不怪老師不教給你,而是本身不具備實務實踐的老師自身是沒有辦法僅僅通過讀書和查看資料就能真正認識和理解這個行業,尤其對於中西部地區的高校,可能一個城市連一家像樣的社工機構都沒有,或者僅有的少數幾家機構也並不能代表行業發展的前沿水平,這樣的地區、這樣的環境又怎麼能要求社工老師能有自己的見解,說出自己的實話呢?
記得十年前,我們都問老師,社會工作的出路是什麼。老師總是含糊其辭,安慰我們什麼都可以做,卻從來沒有告訴我們可以去社工機構做一名社工,因為那時候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社工機構是什麼,可以做什麼。那時老師們總說社工的春天就要來了,可據說十年後的課堂上還是有老師這麼說。
在行業協會工作的這幾年,評估培訓督導和研究都會做,看到了真實的社工服務和行業發展現狀。老師們不會說,上完《個案工作》這麼課,其實你還是不會做個案,甚至也沒法按書上的要求去做個案。有個故事,有個社工找我訴苦,他說他每天都會在社區見到他的案主,根據書上說的做個案的保密原則,他不能讓社區內其他人知道案主在接受社工輔導,可兩個明明認識的人在路上見面了卻不打招呼,憋得好難受。所以,你要真按書上寫的這麼去做,你就會發現工作沒法開展。
還有《小組工作》,某位大咖當時是寫教材的作者之一,他說他常常遇到學生拿著書跑過來問他,老師,我的小組只做了7節還沒做完,不符合書上寫的要求(書上是提到說5節左右嗎?我忘記了),怎麼辦?大咖苦笑不得。全國又有多少高校老師是根據教材這樣教大家要做滿5節小組活動呢?
還有關於社會工作倫理,讀書的時候背那些倫理準則好枯燥啊,我記得那時候那一章基本是跳過的,老師沒細講。如果他有活生生的案例該多好,畢竟在做社會工作的過程中,價值倫理真的很重要。我出一個題吧,真事,某機構副總幹事遇到的倫理選擇困境:機構拿了殘聯的項目後聘請了一個社工,後來殘聯發現該社工有輕微精神殘障,於是要求機構換一個項目社工。機構在面臨出資方壓力的情況下,決定換掉該社工,於是讓副總幹事出面處理此事。但是該副總幹事為難了——一是社工專業出身的他認為殘聯的做法有違社工精神,因為殘聯項目是為了幫助殘疾人重新就業以及樹立自信,但是面對一個有輕微精神殘障的殘疾人,殘聯本身卻不接納其就業;二是身為機構副總幹事他又面臨雙重矛盾,既需要考慮機構發展,為了與出資方處理好關係所以要辭去這位員工,但同時他作為機構中高層管理人員又需要考慮員工發展,不能貿然辭退一個並沒有犯錯的社工,因此也出現了兩難。同時機構老闆雖然不想留這名員工,可又不希望支付辭退員工的相關費用。
如果是你,該怎麼做呢?這些大概是學校老師不會教的吧。
老師們儘力了,他們教了書上所有的,可是社會工作發展太快,作為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不去接觸實務就永遠沒辦法教給你最真實的社會工作。
一句話:社工出來以後工作特別好找,但是工資低的可憐,我室友在社工機構實習,一個月工資800元,這個還算是比較高的實習工資,其他的社工機構都是一天30元,不包吃住(坐標鄭州)
1.做社工會變醜
心靈美就不說了,只說臉和身材:和沒時間護膚也不喜歡化妝、工作壓力大、經常風吹日晒有關2.活兒是干不完的
性質上來說只是一份工作,和社區工作者比,真的是常常加班,包括老闆讓加班和自己要加班3.老百姓才是真的喜歡你支持你雖然給錢的是大爺,但是大爺總想看成效,老百姓是真的覺得你做社工不容易慢慢發現社工行業里都是有錢人,沒錢還真不好進。
不建議本科院校開社工專業~~
理論來源於實際、實際反饋於理論、在學校學習的社工工作都是比較美好的、目前社會工作正在處於剛起步的階段、和課本上的學習是不一樣的。每個地方情況不一樣社工工作重視度以及普及面就不一樣了、
真正的個案的完成效度其實很低,多數時候是在應付評估指標,大多數時候你在寫文書
推薦閱讀:
※在什麼情況下,病人與家屬需要開始考慮「臨終關懷」的問題?
※非營利性機構是如何在利益至上的市場中生存發展的?亦或它並非0收益?
※醫務社工在醫院中是怎樣的角色和地位?
※社會工作的春天真的來了嗎?
TAG:社會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