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體系地學作曲?從不懂視唱練耳和樂器演奏,單純idea到獨立作曲和編曲,都有哪些環節和道路必須走過?


謝@清天行健邀

很久沒有答題了,因為覺得很累,我覺得知乎還是有很多愛顯擺的無腦人的。這次也不例外,前幾天就看到這個問題,沒關注,今天到被邀請,就進來看了看答案,發現大家講的都很複雜並且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尤其是票數最高的那位,簡直是讓我想到了曾經和我對噴的李如春博士大人,於是決定還是寫點什麼。(內容如下)

題主的問題核心無非是,如何從一名業餘作曲者變成一名專業作曲者。我沒有搞懂這些答案裡面為什麼要通過鄙夷流行音樂來突出傳統寫作的艱辛與偉大。

對於這個問題,很簡單,學呀。

題主自己都知道自己沒有學視唱練耳這些基礎課,那麼

學呀。( ? ?ω?? )?

學習作曲的寫作技巧,不管你是想寫什麼類型的音樂,作曲技巧都是必須要學的,因為光有一個想法在腦子裡是根本不夠的,只靠靈感來創作的人,就是業餘。

那麼說到這裡,有必要說一下到底得學一些什麼東西才能從業餘變成專業呢?

首先,我覺得最重要的,其實不是作曲科目的專業,是鋼琴。

鋼琴!

鋼琴是每一名學音樂的人都必須要會的一門科目,尤其是作曲(除開鋼琴系)

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的賈國平老師說過,一名好的鋼琴老師,會給你的作曲帶來無限的動機與靈感。

這句話雖然指的是鋼琴老師,但更多的直接是指向你的鋼琴水平。

對鋼琴曲的寫作是作曲專業的基本功,因為它可以轉變為任何一種形態。所以,鋼琴水平過硬的學生,對鋼琴曲的寫作會更加的敏感,更加的容易,自然而然的,對基本功的掌握就會更快。這一點在作曲學習的道路上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作曲家也是鋼琴家的原因,也是為什麼那麼多鋼琴家都可以自己寫曲子或者改編曲子。另外我剛剛有在其他答案的評論區看到有人問周杰倫在最早的時候是沒學過作曲的,為啥還能寫出這麼好的音樂?因為周杰倫是鋼琴系出身啊。

除開鋼琴,那麼就是作曲專業的學科了。

看到這裡,大家心裡應該已經浮現出作曲四大件了。

其實依然不是這些,是視唱練耳。

視唱練耳的作用在作曲中是如何體現的呢?

最直接的是,脫離鋼琴作曲。

雖然題主不一定要去考試,但是,儘可能的脫離鋼琴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寫作效率,可以直接將腦子裡面的東西轉換為音符。(哎呀,寫到這裡覺得好累,視唱練耳就不細說了,願意諮詢的可以私信我,我趕緊把答案寫完)。

除開這些,剩下的就是四大件了(和聲,曲式,復調,配器),在這裡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和聲和與復調,最難的也是這兩門。

尤其是和聲,這是傳統作曲的核心。

旋律+和聲+織體=鋼琴曲

如果說鋼琴曲是基本功的話,那麼和聲就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

現在時代進步很迅速,音樂當然也會受到衝擊,當仁不讓的就是和聲。我以前向@圭多達萊佐老師請教過,美國現在在教學上是怎樣的,圭多老師說現在發達國家已經不教傳統和聲了,更多的學的是現代和聲。

這個我覺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我個人認為學習傳統和聲是很重要的,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對十二音,音響,有那麼強的掌控力,所以如果不能夠把斯波索賓那一套和聲體系弄的非常清楚,直接讓你來十二音這些,你是根本就無法理解的。更何況還有什麼頻譜,飽和。人家學音樂史,鋼琴的學生不也是從傳統的東西學習嗎,作曲專業的當然也應該如此。

咳咳,扯遠了點(嚴肅臉),這是和聲,曲式和配器,我覺得只要老師靠譜,自己有點悟性,學起來都不算太難。不過曲式分析這門科目呢,其實最重要的,是培養你分析樂譜的能力,這一點在你作曲遇到困難時會凸顯出來,因為得去看看大師們的作品,分析能力不夠是看不出來東西的。配器同理。

復調得講一下((?′°︿°?)好累啊),我覺得復調是提升曲子逼格的最直接方法,無論你是寫傳統還是寫現代。而且效果異常的顯著誒!非常實用!所以請題主好好學習復調的對位法。

然後基本功打牢了,作曲技巧自然而然就上手了。

總的來說,作曲這門科目吃的是你的音樂修養,在音樂修養足夠的情況下,吃的是你的文化。

好了好了,就這些。

哦對了,另外得說一下,真的沒有必要去鄙夷流行音樂,或者說任何其他音樂,每一種音樂形式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流行音樂照樣需要系統的學習,也並不是只要有靈感就能寫出來的東西,每一種音樂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希望題主不要因為學了專業的作曲就變得自大,覺得自己是最屌的,然後就瞧不起其他通俗的東西,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

作曲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生活文化,所以,請不要摒棄生活中那些你認為低俗的東西,我們得向它們學習啊。


謝反覆邀

編曲是個系統工程

不是幾十幾百字能說得清楚的

建議題注善用問題搜索功能

順手搜了一下我自己回答過的類似問題,貼幾個上來,希望能幫到你

想自學音樂創作-編曲,配樂,作曲,如何入門? - 音樂製作

存在基礎,如何上手編曲? - 音樂製作

什麼是編曲?編曲做些什麼?有哪些編曲很有特色的歌曲? - 音樂


和聲累進、五度活用、分類對位、四聲體寫作等技能都是你遲早要接觸的內容。

我在這裡只想特別說一下關於「單純 idea」的部分:一定要學好曲式。

William Caplin 的經典曲式分析教材(下文有提及)當中很清楚地展現了宏觀曲式分析和微觀曲式分析的流程,你藉此可以看看 18 至 19 世紀初期的經典音樂作品當中對於單純 idea 的各種回收利用手法

// 若要找我問教材的話:

推薦 Burnstein 的這本音樂理論教材:https://www.amazon.com/dp/0393264769/ ,當中少量涉足了基礎的分類對位知識和基礎曲式創作運用基礎。再搭上 William Caplin 的這本經典曲式分析:https://www.amazon.com/dp/0199987297/ 應該就足夠了。最後就是 Samuel Adler 的《管弦樂法研習》:https://www.amazon.com/dp/0393920658。

至於我不推薦斯波索賓的原因,則和 @圭多達萊佐 的意見相同。我不在此贅述。

# EOF.


謝邀

很久沒答題了 總之有一句話說在前面 我學音樂學到的低調謙讓似乎有幾個答主並沒有學到 反而拔高拔高再拔高 通過貶低流行作曲來佐證古典作曲的艱辛 我還是那句話

音樂只有高低 沒有對錯

—————————分割線————————

好了 認真答題吧。

第一 題主指的 i dea 是一段旋律還是一段和聲?

好 既然是這樣 那麼我可以認為是題主內心有一種寫曲子的想法 不管是旋律還是和聲 到是從描述看來 題主應該是沒有音樂基礎的 所以 這個idea 應該來說是一段旋律 一段頭腦內的旋律

注意!!!!!

這是好事 作曲嘛 需要的就是這個 別被別的什麼都學作曲了還注意什麼旋律給騙了 回歸本真 作曲就是需要感覺 你反駁不了 也就是題主說的i dea

第二 音樂理論基礎最重要

理論基礎 和實踐基礎不一樣 在我看來 不管幹什麼得有理論的堆積 題主也不是小孩子了 不用歪歪扭扭的去彈琴來培養興趣 畢竟題主問出這個問題的一瞬間就說明題主已經感興趣了

理論是什麼? 先樂理 再和聲 最基礎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就這麼簡單??

對 就這麼簡單。

相信我 有天分的人 在學會樂理和和聲之後 自己在大腦內就會有一種對於音樂的初步理解 自己會鑽研 會反覆思考 到了這一步 恭喜你 你已經進入作曲的世界了

什麼事都別想複雜 就這麼簡單 。特別是在入門的時候。

有什麼問題 在評論區再問吧 我會儘力去回答的


謝邀、

既然視唱練耳什麼的都不懂、那就先學啊!

視唱聽音樂理先學好了之後就可以學習和聲學了、作曲技術什麼的先不談、寫出來好不好聽更是後話、起碼要保證寫出來的東西是「正確的」、是符合音樂規則的、

作曲技術方面的書有的是、等學會了理論知識再看也不遲、

最好能掌握鋼琴或者吉他當中的任意一個、在作曲的時候會有一些幫助、

還是先學習理論知識比較重要、


我也是半路出家的要樂隊的野路子,吉他手,就知道三和弦,什麼掛留,增78910,123轉位那時候都不懂,更別說配器了,鼓啊貝斯啥玩意的,就懂得動次打次,走根音。視唱練耳方面更別說了,因為野路子耳朵聽不出來相對音高絕對音高,也沒刻意去練,唱歌五音不全!!這些都是基礎。

樂隊說想要搞一首歌出來,就硬著頭皮下了個fl破解,裝音色,套路別的歌的和弦,還不知道和弦在捲簾上點的對不對,動次打次的節奏,根音的貝斯,旋律點了半天才點出來,自己唱走音耳朵又不行,點完之後還不知道有沒有錯的,就是個大概,這就是第一首歌。

然後看編曲視頻各種學,現在的水平嘛,就直接告訴你吧,視唱練耳不行又不練,很難做出像樣的音樂,打死就demo,普通人就是我第一首歌的水平加點轉位加點掛留加點花的殘次品。不系統性的學只能小孩子鬧著玩了。


(所有的更新內容都直接在原文中修改,看更新內容的請直接跳過前面的內容)

2016年10月12日更,第四章內容,修改前言部分的用詞。

——————————————————————————————————

2016年10月11日更,第三章內容,最近在製作教學視頻,敬請期待。

——————————————————————————————————

2016年10月1日更,最近太忙了,國慶了,看著你們都出去看人,我選擇躲在家裡看貼子。。

更新一些吧,好久沒更新了。

還有,我準備搞一個教學視頻,到時候我弄好了會貼出來鏈接給大家學習,希望不會搞砸。。

之後我會發布我的微信公眾號、QQ號、博客和視頻鏈接等資源,希望大家可以交流學習,共同進步,同時我也希望收集一大波志同道合的朋友來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同時招募一些大神來一起搞工作室,先在此謝過。

————————————————————————————————

2016年8月16日手機更,關於幾個問題的說明:

1、鑒於關注作曲的畢竟是小眾,還有一些熱愛作曲的朋友想看到更多關於這方面的知識,我決定取消集贊,因為更新這些東西心太累,所以我會不定時抽空更新一些。

2、對於我評論區內暫時沒有發現什麼爭論點和提問,所以暫不處理。

3、關於本文的內容,不是技術貼,只是一個指引方向,因為作曲不能手把手的教學,因為作曲充斥著太多的主觀思想,老師只能起到引導的作用,所以大家還是要靠自己。

4、對於題主的問題,主要是包含了如何作曲和如何製作成成品兩個大方向,所以我也會分成兩部分講解。

5、作曲需要大量的練習,從現在開始,不停的寫東西,有可能的話找個靠譜的老師幫你指點,不要指望老師幫你修改,因為一旦加入了老師的主觀意識,這個作品就不像你了。

6、當你有一天發現你之前寫的東西很幼稚,自己都看不下去,那說明你進步了。

7、對於其他的回答我保持中立態度,有一些我是認同的,有一些我不認同,還有針對我進行點名的那位,說我的答案沒有實際意義,我也不做點評,作曲只能寫到這些,更多有意義的技術問題,請去看書,我沒有責任與義務及權利把書本上的知識搬到這裡。

8、我目前是搞流行音樂、影視動畫配樂、電腦音樂製作編曲錄音後期處理等工作的,但我依然堅持作曲必須從傳統學起,原因下文有講到。

9、我並沒有什麼優越感,請各位噴子自重,各位大神比比皆是,我只是把知道的告訴大家,畢竟有很多人熱愛這個東西,真正在一線的大神也不會來知乎回答這種問題,我認為科普很重要,如果有地方科普錯誤請在評論區指正,我會及時修改。

————————————————————————2016年8月15日更,和聲基礎,這幾天點贊速度明顯慢了,我估計也就這樣了吧。。。

---------------------------------------------------

2016年8月12日更、不好意思各位,我生病了,發燒了兩天,等我休息好了一定更新!

———————————————————

2016年8越10日更(累計205贊)

嚇到我。。我只是前天在坐火車。。昨天在跟別人談創作,兩天沒上知乎,一上來205贊,看了看自己的目錄。。要更新到和聲了。。感覺給自己挖了個坑啊有木有。

不過沒關係,我今天會更新的!

我今天有一個歌曲要錄、一首歌曲要創作、還要搞一個編曲,但是我選擇優先更新知乎,要對得起大家的贊和關注,謝謝!

關於評論里的問題,我會在接下來的更新中加以說明,特別是 @大咸涼師 的觀點, @eden 已經做了一些解釋。

——————————————與原文分割—————的———————線————————

謝邀,一開始我是拒絕回答這類問題的,因為作曲水深,不是自學可以搞定的,但後來看到一些不入流的回答我覺得我還是認真寫一篇吧。

前言

大多數人認為,作曲就只是把心裡的旋律寫出來而已,這真是對作曲的侮辱(關於這句話,我會在正文中解釋),不知道為什麼會把作曲想像的那麼簡單,沒跳過海不知水有多深。要想知道有多深,去考個作曲的本科學到博士也許你就知道了,反正我不知道。

中國音樂教育極為不普及,大部分人對音樂沒有正確的認識,認為音樂是非常簡單的東西,同時依然存在看不起音樂的現象,認為學習音樂是因為文化課成績不好的偏見也是比比皆是,下面我就用冰山一角的理論知識來震懾一下這些「門外漢」及那些觀念不正確的人。

(我寫個目錄出來,長篇連載補充子目錄內容。保證乾貨!取消積贊寫作)

作者言:以下為個人結合各種理論書籍及自己實踐經驗總結,大多數為簡述,為了更通俗易懂的讓大家明白,盡量不採用太過於專業的辭彙,並且會使用大量類比和舉例,使知識變得不枯燥,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下是從自學作曲的角度出發的言論)

目錄

前言

一、作曲需要具備的條件

1、音樂基礎理論

音樂基礎理論就是大家口中的樂理,如果說大家開始接觸音樂是從一件樂器開始,那麼真正進入音樂世界的方法就是從樂理開始。我們在學習樂器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的學習一些樂理知識,比如老師會告訴你什麼是節奏、節拍,什麼是調式調性等。

那麼,想要作曲,我們需要掌握那些樂理知識呢?

首先,樂理是基礎,是音樂理論大範疇中的敲門磚,學習音樂中的任何知識首先要了解的內容,這些內容不僅要了解,而且要熟練掌握才不會對以後的學習造成阻礙。

推薦兩本書,一本是李重光的《音樂理論基礎》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試用教材,也是其他地方院校教學和考試用書,這本書語言比較精簡,需要有老師進行指導講解。

另一本書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的自學叢書,《基本樂理教程》,這本就是為了自學者而創作的,所以更通俗易懂一些,建議自學者使用。

首要要學習的第一章就是記譜法,作曲作曲,當然要會記譜,就好像作家一定要會寫字一樣(好像這個年代每個人都會寫字了,什麼時候音樂也能普及??)。歌曲創作的話建議使用簡譜,其他器樂曲創作建議使用五線譜,民樂有些也建議使用五線譜(如古箏),如果是樂隊作品當然是用五線譜,因為五線譜是目前全球最科學的記譜法,同樣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全世界懂音樂的人都能看懂的「語言」。而且記譜一定要規範,不然別人看到你的譜子會笑掉大牙,曾經我見過用簡譜寫小提琴曲的人,最後演出的時候還讓小提琴演奏者自己翻譯成固定調,那個演奏員當時就瘋了,各種吐槽各種罵啊,我們也就當個笑話看看吧,還有把音符寫反的,把節奏寫錯的,把時值寫錯的各種。

(我在糾結,因為這樣說可能並不能達到學習效果,只能做一個指引,畢竟這個可是一本書的內容,我在這裡不可能講的太詳細,甚至連列舉都做不到,因為太多了。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買來這些書進行學習,學習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可以私信我,我看到之後一定一一回復)

節拍比較好說,所謂節拍就是劃定了一個律動,比如四二拍子,寫成2/4,分數,2是分子,4是分母,分子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表示單位,也就是一拍是多少,2/4就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2拍,再簡單一些就是每小節裡邊有兩個四分音符。如果你能看懂,恭喜你,你具備繼續學習的能力,如果你覺得繞了,趕緊買書來學習吧,這可是最基本的節拍概念。

節奏,簡而言之就是音符的排列方式,我們這裡一般說的是節奏型,比如二八、前八後十六、切分、前後附點等。靈活的節奏組合會給音樂帶來鮮活的氣息。從作曲角度來說節奏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要程度大於音高旋律,因為沒有音高也可以成為音樂,沒有旋律也可以形成音樂,但是沒有節奏,不行。即便是中國的散板,也是有內在律動在裡邊。

音程和和弦,音程是兩個音之間的關係,和弦是3個及以上音之間的關係。這部分內容龐大,不在此做陳述。

調式調性後來會單獨拿出來說。

樂理其實東西並不多,也不難,作為音樂學院的入門學科,是一個驗證能否進行專業音樂學習的前提條件(高考入學考試內容、一般大學第一學期就結業的學科),希望還沒有學習樂理的同學先從這裡開始,學通透之後再進行以下環節。

什麼叫通透?

就是看五線譜和簡譜像看文字一樣快,看和弦和音程關係反應時間不超過2秒,迅速判斷調式調性,只有運用自如才不會影響今後的學習與創作。

2、通過什麼工具來作曲

這個問題可大可小,往小了說就是用什麼樂器、筆或電腦等;往大了說就是作曲技法了,因為作曲技法就是作曲工具,學習作曲技法就是學習使用工具的方法。修自行車起碼要扳手螺絲刀,你見過徒手修車的嗎?血都噴出來了都不見得能擰下螺絲。要是真有那真是金剛手或者麒麟臂。。。。。我只有心生敬畏。

先說小的,一般我們作曲都要有一個樂器來幫助我們,比如我習慣於用鍵盤(可不是電腦鍵盤啊,我說的是鋼琴鍵盤或者MIDI鍵盤之類的。。。),也有大部分人會用吉他,其實用什麼就是你擅長什麼而已,樂器能幫助我們激發靈感,能幫助我們確定要寫什麼。

之後就需要寫出來,這裡就看個人習慣了,有些人還是喜歡傳統的方式,拿筆寫在紙上,有人就喜歡用電腦輸入音符,我呢,就習慣先用手機把自己的靈感碎片記錄下來,然後再用筆整理成完整的旋律,最後把譜子在電腦上打出來,如果有需要會進行編曲和MIDI製作。

這裡推薦一些電腦工具供大家使用,記譜軟體,Sibelius7、8版本,我是從3開始用的,更新到7之後就變得和word文檔一樣了,十分簡單而且可以達到出版級效果的五線譜記譜軟體,大家不要再用overture了,這個軟體太水了。我曾經為出版社打過三本聲樂教材,用的就是Sibelius6,還有更專業的出版社級的Finale不建議使用,尤其對於自學者來說。

編曲推薦cubase8,有能力和條件的建議使用蘋果公司的logic pro x,前提是你有IMAC,不建議黑蘋果系統,cubase支持win和mac雙系統。如果是專業級的或者是發燒友,或者土豪,建議使用全球最專業的編曲、錄音、後期為一體的神級軟體:pro tools,每月幾百塊吧,破解版應該有,但不建議使用,很不穩定,建議土豪直接隨意。

3、作曲理念的培養與審美

這一點非常重要,理念決定了音樂的創作方向,審美決定了音樂創作的品質

有這樣一句話叫,首先過得了自己這一關,這其實就是理念和審美的範疇。

這裡我就要開始舉例了,我先拿我自己說。

我自己對音樂的要求有一個標準:

第一,不管用什麼技術技巧,不管寫什麼風格的音樂,一定要好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裡主要是要過自己這一關)

第二,創意與靈感。一首樂曲、歌曲,一定要有至少一處是全曲的點睛之筆或者是亮點、特點。這個基本上取決與靈感,但有時真的是靠技術做到的,音樂是一種符號,一種特殊的排列方式可以馬上定位一首樂曲、歌曲。你可以想像一下,十二平均律,你可以想到的好的排列組合從幾百年前就已經開始寫了,到現在重複率極高,但依然可以寫出既簡單又好聽又不覺得有跟誰重複的音樂,這是為什麼?因為各有各的特點,優秀的音樂作品一定要具備一個點睛之筆。

第三,所謂理念就是態度,你對自己的要求有多高,對待音樂,就像烹飪,家常便飯大部分人都會,但要做到精緻,需要潛心研究烹飪技術,以至於量的控制,刀工需要多好,火候需要多大,時間需要幾分鐘,如果做菜不走腦子,就會做出黑暗料理。這裡牽扯到了一部分人的觀念問題,對作品要求比較低的,或者根本不知道高標準是什麼,自己有點靈感寫出來了,自我感覺就非常良好了。

第四,和聲、曲式結構及其他技法的運用是否到位合理,並且有所突破。

第五,知否具有一定的雅俗共賞的能力,為什麼這麼說呢?音樂真的是和美術一樣,到達一定境界之後普通人就不知道這個音樂家或者畫家在幹什麼了。你一定聽過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的故事,能做到俗會獲得人氣,做到雅必定失去大量受眾,所以雅俗共賞是我所追求的標準。俗話說高山流水覓知音,知音難覓因為懂的人太少了。

所謂高標準:①具有核心動機或主題;②具有統一的旋法;③和聲正常且多樣化;④旋律好聽且進行有動力感;⑤情感與音樂結合的很好;⑥可以清晰表達自己的思想;⑦配器是否精細;⑧製作是否精良等。

4、關於靈感

這一點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拿出來放在第一位,但事實不是這樣的,不能全靠靈感,如果你能靈感出一首歌而且還沒毛病,那你就是天才中的天才,可以與莫扎特比肩!!!(莫扎特都不是靠靈感的,你看看他的作品,滿滿都是套路。)

我並沒有打壓靈感,靈感很重要,靈感可以使一個新的事物誕生,各行各業皆如此,並非只有音樂需要靈感。靈感來源於生活,或者僅僅是一個閃念,如果你抓到了靈感並且記錄下來,那麼恭喜你,你可以利用的靈感片段,運用你的作曲技法進行延伸發展了。如果你靈感一閃而過,之後怎麼也想不起來了,那不好意思,什麼用都沒有。不要說自己有音樂靈感就是有音樂才華,寫不出來等於零。

注意到我上邊說的,靈感片段,是的,靈感都是片段,一句旋律,或者一個配器想法,或者一組和聲連接。這些都是讓你的音樂與眾不同的因素,並不能作為音樂的整體,這個碎片放在這裡沒有任何意義,音樂是要有頭有尾有發展。那麼問題來了,如何發展?還靠靈感發展?當然不是!

這裡當然是要使用工具了——作曲技法。這個範圍好大的,而且市面上的相關書籍比較分散,都是針對一個種類進行分析的,比如歌曲作法,小型器樂曲寫作,交響樂創作等。想要都學就要看不同的書籍,那麼書是什麼?是前人總結的經驗,這些經驗總結的多了,就變成了理論,理論可以用來指導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就是你寫的音樂,所有可以通過理論檢驗的音樂才是真正有價值的音樂作品,要想通過理論檢驗,就需要理論支撐,就需要利用理論技術進行發展與創作,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這麼鄙視理論,而且我發現只有在音樂領域是這樣,都以為過分強調理論是不對的,是對音樂的侮辱,是對藝術的侮辱。我到不這麼認為,我恰恰相反,我倒是認為,過分強調靈感而忽視理論才是對音樂真正的侮辱,因為理論是成百上千年總結出的規律和人類聽覺系統偏好。比如和聲為什麼要這樣規定,為什麼是十二平均律佔領了世界,為什麼調式調性那麼豐富多彩,為什麼你覺得這個好聽那個不好聽,為什麼你聽到的歌曲都是主歌副歌,為什麼音樂是1234567七個基本音,為什麼是7個?因為這是自然規律,這是科學!對!你沒看錯,科學!就好像為什麼你生活在地球上,為什麼1+1=2,為什麼地球有引力,你咋不飛起來呢。

基於這個人類的總結的經驗,理論是具有科學性的,靈感只是曇花一現,留得住是你技術好,留不住是你沒本事。如果說靈感是推動世界發展的機器,那麼技術理論就是幫助你實現夢想製造機器的能力。請不要神話靈感,更不能神話理論,因為同樣沒有靈感的理論是沒有靈魂的。

但是在實際創作中,不可能靠靈感完成所有事,不管在各行各業,還是在生活中,理性必須大於感性,我不願意在音樂文章中過多的談到哲學問題,但也是不可避免的,音樂中充斥的哲學,特別是西方國家在音樂處理上是這樣的,我們都知道常見的三部曲式,結構上基本上都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過程,特殊的除外。也不要說我崇洋媚外,我一點也不,我推崇中國音樂向世界發展,但是放眼中國土生土長的音樂理論,簡直是薄弱到不行,記譜法都不完善,以至於我們無法聽到古人真正的音樂旋律,只能靠瞎YY,中國現在能看到的音樂理論書籍基本都是辛亥革命以後的著作,那時候的音樂家已經學習西方先進的作曲技術然後學以致用來發展中國音樂,師夷長技以制夷,師夷長技以自強。

下面我就要放大招了,有一些第三章要說的內容,現在結合靈感與技術的關係,放在這裡來說,我舉例子都是用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下面就來看看《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交響曲)。

Beethoven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貝多芬交響樂第五,c小調,作品67號)

試聽鏈接: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交響曲(卡拉揚) http://www.iqiyi.com/w_19rqzm2rhh.html

第一第二小節這四個音是核心動機,全曲你用心聽,全是這四個音的變形移位,這四個音就是靈感,後邊全是技術性的發展,

繼續看後邊,一樣的,全曲都是,聽的人那叫振奮人心啊,如果全靠靈感,那一定會寫成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前言不搭後語。技術讓全曲更統一,更完整,更有標誌性。

真的,你看,全曲都是。有興趣可以找我要電子版總譜。

那些覺得我侮辱藝術的出來辯論吧,那些認為靈感才是王道的請認真對待藝術,不要用自以為是的心態把音樂當兒戲。

(今天先更新第一章,我要去工作了,明天繼續)

二、寫作前

1、和聲基礎

終於開始進入正軌了,和聲也算是音樂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哪怕你只是寫歌曲的旋律線,也要考慮和聲,那麼作為一個自學者如何學習和聲,或者要學習到什麼程度可以寫作且不鬧心呢?

首先說一下,如何自學和聲學。

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和聲學的內容量其實蠻大的,因為不同的音樂體系就會有不同的和聲感念。我們一開始就要學習傳統和聲學,這個是基礎,我首先介紹一本大家都在學習的而且所有人都知道的普及的和聲書。

沒錯,就是這本,是不是很熟悉,不過這本書是比較正規了,內容講解甚少,習題難度適中,目前有兩本習題解答已經出版,而且這個其實不適合自學,因為看著本書是看不明白的,需要老師講解。還有一本就是和那個樂理一個系列的,就是這本

這個據說很多人也看不懂,看不懂其實就是看的迷迷糊糊的,這個很正常,和聲就是這樣,最好是有個大神帶你學,不然自己會跑偏。這裡大多數人自學作曲我相信都是為了寫歌,應該不會是為了寫交響樂吧,或者是為了玩電腦音樂,不過不管你玩什麼,和聲不對,或者說和聲不懂,做出來的東西就只能靠「感覺」了,也不是說就做不出來,只是會很累。

和聲是比較容易學偏的,概念容易混淆,所以學習的時候還是要嚴謹,對於寫個普通的小曲子,這幾本書夠用了,如果你是想搞的很完美,和聲玩的很炫,你也不會來這裡看這篇帖子,因為這東西是需要沉澱和積累的,有這個水平的人也不需要看書了,聽一聽別人的作品就知道人家是怎麼玩的了,那來分析一下就變成了自己的東西。

下面介紹幾個基礎的套路:有了這幾個和聲連接,可以搞定80%的流行歌曲。

① Ⅰ→Ⅳ→Ⅴ→Ⅰ ;② Ⅰ→Ⅵ→Ⅳ→Ⅴ→Ⅰ ;③ Ⅰ→Ⅴ6→Ⅵ→Ⅲ6→Ⅳ→Ⅰ6→Ⅳ→Ⅴ ;

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舉例了,只要符合這個功能圈都可以進行同功能組的替換,具體看書吧,我不知道怎麼打在這個上面。。。

我自己畫了一個功能圈,供參考。

大家先搞定三和弦,再搞定七和弦,至於九和弦,十一、十三和弦自己發揮,連接很重要,這個圖你只要學過一些和聲就應該能看懂,我用QQ截圖的工具畫的,基礎部分其實很少內容,但是要學好不容易,大家努力吧。

2、調式調性

這些內容可以在樂理書中看到,也可以在和聲書中深入學習。

好了,這裡開始講調式調性,這個初學者會比較繞,容易迷糊,一會兒貌似懂了,一會兒又不懂了的現象很正常,所以大家不要覺得難學,而是要放寬心,這種東西遲早會被自己搞定!

調式調性,看這四個字,其實是兩個詞,即調式和調性。調式是指音高的排列關係,即音高關係,通常我們使用的是自然大調式、和聲小調式、中國民族調式宮商角徵羽(五聲、六聲、七聲等)等,較少使用的比如自然小調式、旋律大小調、和聲大調、中古調式等。調性則是確定調式在音列中的位置,比如C、D、d、E等。兩者結合,就是調式調性的整體概念。

這裡我舉幾個栗子,比如,C大調,音階大家都知道是12345671,34、71之間是半音(鋼琴即相鄰的兩個鍵位;吉他即相鄰的兩個品),其他是全音(鋼琴是隔一個鍵位、吉他是隔一個品)。那麼這個12之間是全音、23之間是全音、34是半音、45是全音、56是全音、67是全音、71是半音,所以,大調式就是全全半全全全半(兩全一半三全一半)。C大調就是從C開始的全全半全全全半,E大調就是從E開始的全全半全全全半,以此類推,從C開始C就是1,同理,從E開始E就是1,根據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公式可以得出變化音,比如E調推出來之後發現要升高fa do sol re四個音,於是出現了調號。就是這樣簡單。

小調同理,67123456,是全半全全半全全。民族調式依舊同理,比如C宮,就是C為宮音,D羽就是從D開始的羽調式。從誰開始,誰就是該調式的主音,從而可以對調式調性進行準確的定位。

大家會遇到轉調、移調、離調等問題,轉調就是音樂在進行中主音換了,移調就是整個音樂換到另一個調上重新演奏,離調是個別和弦、個別音高暫時偏離原調,這些內容在此不做詳細闡述,以後我出了教學視頻會詳細講解。

3、曲式結構

非常多的曲式分析的書籍,在此不舉例。

曲式結構內容龐大,學習這個有利於分析他人的樂譜從而為己用,還可以通過學習曲式結構深入了解音樂的本質的創作特點、手法、思維方式等一系列問題。有點類似於電影的深度解析,上學時期的閱讀理解等。。。。。(閱讀理解還是比較低端。。。不太恰當)。

各種題材的作品都有它們特有的曲式結構,所以內容太多,這裡題主主要是為了創作歌曲,那麼我就說一下歌曲的結構,目前市面上可見的歌曲一般有以下幾個結構,比如 主歌、副歌、第二遍主歌、第二遍副歌、第三遍副歌(ABABB)、ABAB、ABACB、BABAB、ABABA、AAAA、ABABBBBBBBBBBBBBBB(副歌循環到吐)等。。。。。

其實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只是一種死撐到三四分鐘的模式(這裡只是個人偏見,其實不是這樣的)。每個曲式結構可以長久存在是有其優點的,例如ABABBBBBBBBB這樣唱更能讓人印象深刻,比如先唱副歌更驚艷更能抓出人心等。

歌曲的結構很活,不一定非要這樣。

如果是嚴肅音樂,有一些固定的曲式結構是有特殊含義的,在此也不做討論,以後我會出專業的曲式結構教學視頻,再做陳述。

4、復調概念的運用

復調是比主調更早的音樂形式,後來主調以強大的優勢壓倒了復調,佔領世界,我們現在聽到的所有音樂都是主調音樂,因為不會有人去創作復調作品了,因為復調大師巴赫無人可以超越,挑戰他是沒有意義的事情,而且寫出來複調音樂沒人聽。全世界的人類早就被主調音樂洗腦了,中國更是從血液里就沒有復調思維,哦,確切的說是漢族人,漢族人從骨子裡就沒有音樂細胞,中國人也是滿腦子主調思維和單聲部音樂思維,比如古琴獨奏、琵琶獨奏、二胡獨奏等。。。合奏基本出現在宮廷音樂中,民間基本看不到,不要被電視劇騙了。

那麼現在的復調都有什麼用呢?

是的,豐富主調音樂織體!就是我們常見的副旋律、合音等。

創作復調化織體是需要洗腦的,這個過程非常痛苦,因為我們作為新人類,主調思維早已在祖上就刻在DNA里了。通過大量的學習和練習,我們可以做到,當然,簡單的副旋律合音等創作只要有點樂感,搞定它們不難,但是要寫的完美,那就是用一生學不完的科目了。

忠告:不要試圖挑戰巴赫!

5、配器基礎

當然你要高流行音樂,而且要最後編曲,不會配器就是做夢。可笑的是好多人都不懂配器,配出來的東西總是聽起來怪怪的,那是因為你配器沒學好,跟電腦技術一點關係都沒有。

建議從傳統交響樂配器開始學,了解並熟練掌握各種樂器的音色、音域、特點、演奏技法等,以及他們之間融合在一起的音色、特點。

之後再接觸小型流行樂隊各樂器的用法和關係。之後再接觸電音等。

一步一步來,有些人耐不住性子,一上來就搞什麼電音,結果音樂聽起來要麼雜亂無章,要麼過於單薄。

這個具體要怎麼配。。。。。。可不是我幾句話能說完的,也不是幾萬字能說完的。畢竟需要實踐的東西。有條件的同學可以配後實踐,沒條件的同學只能上網看看人家怎麼配的了。

網上很多配器教程,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出配器教程,但是學配器之前要懂和聲、復調的,不然依舊是一頭霧水。

我考慮考慮也出一個配器教程吧。。。。

三、開始創作

各位搞定了上邊那些知識,有基礎的大概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沒有基礎的就不知道了,學習音樂本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什麼捷徑,只有自己刻苦努力,跟天分無關。天分決定質量,努力決定成敗。

第三章的創作比較複雜,而且方向較廣,我盡量以流行歌曲創作為主,也盡量給大家舉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供大家思考。

詳細的講解我會在教學視頻中涉及,這裡只做大概講述。

1、旋律寫作的種類方法

大家一般都是從旋律寫作開始學習作曲的,就是所謂的單聲部寫作,旋律寫作有一套完整的技法,市面上有很多書籍可以學習,給大家推薦兩本。

第一本是適合自學的書籍,叫歌曲作法(這種書很多,去網上一搜索一大把我就不貼圖了),還有一個比較適合中國人看的作曲技法書是《小型樂曲寫作讀本》蘇夏著,裡邊講解的非常詳細,建議買來細細品讀。

旋律的寫作是有章法的,而不是所謂的想到哪裡寫到哪裡,章法就是旋律的發展規律。有時候就是一個動機,例如前邊提到的貝多芬的命運四個音,後邊的發展都是用這四個音各種變型。還有就是利用一些復調技術進行發展,比如倒影、逆行等。

一般歌曲需要做到的是主歌與副歌的統一,每句之間的句法上盡量「押韻」,比如前一句的結尾音是下行三度,那麼盡量保證每一句的結尾音都是下行三度,偶爾一兩次不是沒關係。

這其實就是接下來第二節中旋法的概念,就是旋律法則。

我們寫作的順序一般是首先來源於靈感的一句或者幾句,然後把這幾句發展成整首歌,那麼就要熟練掌握動機的使用方法(動機貫穿、變型),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起承轉合的關係,第二句與第一句之間的關係(並列、展開),段與段之間(補充、擴充)的聯繫,詞曲是否搭配,意境是否合適,特徵是否明顯,是否存在抄襲嫌疑等。

在此不做詳述。

2、旋法的概念和使用

旋法的概念一般在教科書中是找不到的,這個是大家的口語,其實就是規範化作曲的意思。我之前也有一篇回答是關於旋法的,我也忘記自己寫的什麼了,這裡主要舉個例子給大家參考。

胡夏的《美好的昨天》

(網上找的圖,侵刪)

這裡我已經用標記標註了,我解釋一下我的標註。

紅色箭頭表示上行音階,橙色則是其逆行,基本用於句子開始部分。

藍色圓圈表示上行大跳,粉色則是其逆行,基本用於句子中間。

綠色方塊表示第三種音型,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全曲統一度比較高。

而每句的句尾也基本用同音保持的方法寫作。(譜面沒有標註)

3、旋律與和聲的關係

上圖中有部分和聲,這些標註的和弦不是原曲的和弦,不過不難看出,是有規律的,也就是我在上邊和聲一章中講到的功能圈,上邊的是有循環的,他的標記法是和弦標記法,這個可以去找貼子學習,不是和聲範疇內的標記法,當然這個比較實用一些,不需要轉換和翻譯,可以提高識譜反應速度。

旋律是根據和聲的走向進行的,也可以反過來說,和聲是跟著旋律而構成了一個功能圈,如果你的旋律寫出來,和聲沒辦法構成功能圈,或者和聲很亂,都是不良進行(這裡古典主義、浪漫主義要注意,現代音樂允許出現合理的不良進行),那麼,你的旋律肯定是有問題的。這裡也不舉例了,注意到就可以。

4、歌曲創作中旋律和歌詞的搭配

這個就有意思了,網上很多視頻是以吐槽的形式,基本上是說聽音樂誤會了歌詞,比如「讓我依次愛個狗」之類的,就是旋律和歌詞的不搭配造成的誤會。這個需要強烈的注意,因為普通話有其特性,就是聲調,旋律的走向也要盡量按照普通話發音的走向進行,否則會出現倒置的現象,就出現了誤會。其他語言也是如此,英語這種沒有聲調只有語氣的語言除外,比如粵語歌曲,就比普通話歌曲要難寫很多,因為難以搭配,反而粵語和古典音樂的旋律更為搭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粵語是古漢語的緣故。

5、小型器樂曲創作簡述

這裡在強調之前的所說的旋法的同時,也要另外注意器樂曲是器樂的語言,寫某種器樂首先是要會演奏,或者非常清楚這件樂器的演奏技法,否則會寫的四不像,我也有一篇關於鋼琴寫作的貼子,是關於鋼琴的特殊寫法分析的。

歌曲其實也屬於一種特殊的樂器——人聲。所以在創作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歌手的聲音條件、音域等因素創作,不要寫出來的旋律沒辦法唱,只能求助洛天依。

6、交響樂、協奏曲等大型音樂創作簡述

這種我相信大家都不會閑著沒事去創作的,在當今社會大環境下,單純的交響樂與協奏曲存在的意義不大了,只為少量需求服務,沒有人會像古人那樣按照編號順序一首一首來寫了,第一是因為沒有市場,第二是因為沒有耐心,第三是因為時代在進步,現在的交響樂與協奏曲多數情況下都是在為配樂而服務。

這個是不可以幾句話概述的,所以我選擇不說,我僅僅創作過一首交響曲,是為了畢業作品,其難度之大,要考慮的東西多到你永遠都覺得有地方需要修改,永遠都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意,即使聽起來已經非常好了,但是還是不滿足。這種東西,還是留給世界排名音樂學院的作曲大神完成吧。

7、20世紀音樂創作

20世紀是個奇葩的世紀,戰火紛飛,世界動蕩。

不僅僅是音樂,我相信各行各業在20世紀都是有一些巨大變化的。

音樂則是朝向突破人類極限的方向發展。

出現了印象主義、新古典主義、表現主義、民族音樂、整體序列主義、偶然音樂、唯音音樂、電子音樂、後序列主義(實驗音樂、簡略主義、拼貼音樂、新調性等)。

這裡邊有些確實很好聽,打破了傳統的作曲思維,而有些個人認為離音樂的本質越來越遠了。

有些音樂到現在我都無法接受,比如整體序列主義(通過大量的排列組合、運算等物理與數學的方式來創作音樂),當然這裡邊梅西安和斯特拉文斯基是兼顧了音樂「好聽」的本質的,特別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真是我的最愛,這種創作的張力與手法,望塵莫及。《火鳥》和《彼得魯什卡》也很好。

可能流傳到現在能被老百姓接受的也就是電子音樂了吧。

21世紀科技的飛速發展,騰飛了電子音樂。

四、電腦音樂創作與製作簡述

把曲子寫出來之後,就要把譜子變成可以欣賞的音頻了,在電腦音樂技術出現以前,確切的說應該是成熟以前,大部分作曲家都無法讓自己的曲子真正被演奏出來,高昂的樂隊費用讓他們止步於書面階段。在電腦音樂騰飛發展的21世紀,大量的音色可以用電腦模擬音色代替,於是快餐音樂也誕生了,對作曲者來說,是一件好事,如果一個作曲家同時掌握電腦音樂製作技術,那麼他就可以獨立完成自己的作品,可以讓自己的音樂被人用耳朵聽到,而不是只能在書面當一張廢紙。

1、關於硬體、設備

電腦音樂是需要一定門檻的,除了需要我上邊講到的音樂基本知識之外,還需要擁有一套可以完成製作所需的硬體設備、軟體插件等必要物質基礎。

這些硬體在電腦音樂剛發展的時候是非常昂貴的,所以全國上下也就寥寥無幾的人在研究,後來隨著技術的發展,設備的量產加上製造成本的降低,這些設備就可以被普通人所接受。

①、電腦

首先需要一台運行流暢不會出現卡頓的電腦。一般我會選擇蘋果公司的一體機來進行音樂製作,I MAC 高配售價在一萬七千萬左右,處理能力良好,用起來比較安心,支持大部分主流音樂製作軟體及硬體,當然如果沒有條件可以自己配一台PC機,WIN系統下比較複雜,特別是軟體安裝等各種麻煩事經常會影響創作情緒,這一點確實不如MAC方便,用過MAC的人都知道MAC系統的簡單與便捷確實非常適合進行專業領域的研究,比如音樂、影視、醫學、物理、生物、化學、美術、建築等行業。普通的PC機盡量選擇的配置越高越好,我一般使用的是I7的處理器、16G以上的內存(我目前是32G),顯卡2G以上(影響運行速度),硬碟越快越好。

②、音效卡

音樂製作一定需要一款音效卡,有很多業餘玩家沒有音效卡,用主板自帶的音效卡,音質會差很多,我深有感受,因為我也是經歷了這種沒有音效卡的時候,後來接觸到了千元以內的音效卡,後來接觸到四五千的音效卡,同時也用過一段時間一萬多的音效卡,音頻輸出的質量差別之大無法想像,我是用同一個編曲工程文件,用不同音效卡導出之後對比了效果,確實,貴有貴的道理,一分價錢一分貨完全體現在了這個上邊。

編曲和混音不同,編曲需要能夠帶動數據運算就可以了,音效卡的運算能力也會影響製作的流暢度,同時音效卡的轉碼方式決定了音質的好壞,編曲輸入的MIDI信號,MIDI本身不是聲音,而是各種參數,它是控制類參數,控制的是音源的音量、長短、速度、力度、明亮度等這些數值,這些數字信號通過音效卡發送給電腦,電腦處理之後生成數字信號發送給音效卡,音效卡把數字信號轉化成物理模擬音效發送給音箱,音箱把這些信號通過自身的震動播放出來。所以每一個環節都影響音質。

有些人總是覺得自己做的東西聽起來假,聽起來不對,不好聽,那你就要看看是哪個環節沒有做好,是自己的技術問題,還是硬體問題,需要進行排除。

③、監聽音箱監聽耳機

有些人不明白監聽是什麼意思,就盲目的認為就是好的,導致市面上的經銷商根據這種心理把什麼都叫監聽級耳機、監聽級音箱來忽悠老百姓,在此我要好好說一下監聽。

音樂人常說的監聽是有要求的,就是音箱本身沒有經過任何的音頻修飾(EQ、增益等),市面上的HIFI系列是針對某一種音樂類型進行調頻的,比如有些會說這個音箱適合聽古典樂,這個音箱適合聽搖滾等等,那是因為這種HIFI把某一個頻率段做了適當的調整,也就是在硬體上進行了EQ、增益等音頻美化處理,聽到的音樂並不是音頻本身真實的情況,那麼相反的,監聽就是什麼都不修改,把最原始的音樂直接播放出來,讓音樂製作者可以清楚的聽到音頻中的瑕疵而進行針對性的修飾。

監聽音箱一般是按個賣的,沒有左右之分,音箱插在左聲道就是左聲道,插在右聲道就是右聲道,或者也可以用於環繞聲,所以一般音箱都是卡儂介面,有源音箱目前比較多,無源的音箱則需要另外配置一個功放器為其供電。一般家用和錄音棚用的音箱按照房間的大小來選擇,不宜過大,影響耳朵的聽覺敏感度。選擇二到四千元一隻的音箱比較合適編曲及後期處理。

監聽耳機不建議常用,因為其聲場與現實聲場不同,人耳在接受信號的時候會與聲源有一個距離,這個距離之間有很多的反射,構成了一個特定的空間混響,但是耳機不存在這個空間,所以耳機會與音箱之間聽起來有較大差異。

極其不推薦用入耳式的小耳機來監聽,這種耳機只能用作最後一步的審核。比如我用監聽音箱為主要監聽設備製作了一個音樂,然後我要在各種設備上播放他,我要用MAC播放、PC播放、手機播放、用監聽音箱聽、用監聽耳機聽、用手機公放聽、用手機的耳機聽、用兩百元的民用音箱聽等等,在各種設備上播放出來的音頻效果都能讓我滿意,那麼這個音頻就是一個合格的音頻,否則,各種尷尬的事情你會遇到的,比如自己聽起來很震撼很高的音樂,放在二百元的音箱上發現低頻不足,放在更好的音效卡上發現爆頻了,各種問題,所以,大家還是要進行最後一步的審核。

④其他設備

這裡主要是指MIDI鍵盤、其他的輸入設備、調音台、MIDI控制器等這些東西,可有可無,有了最好,沒有也不耽誤編曲,比如沒有MIDI鍵盤也可以用滑鼠繪製,只是麻煩很多而已。要錄音的同學也要選擇合適的麥克風,在這裡不做詳細講解,我會在我的教學視頻中詳細介紹。

2、關於宿主、插件

宿主有很多,不同的宿主有不同的功能,不過都大同小異。這個世界上目前最好的最專業的音樂製作類宿主應該是Pro tools了,這款軟體PC版有破解的,MAC沒有,兩種收費模式,一種是一次性買斷(不可更新),一種是月卡(永久更新),適合以編曲、錄音、後期為生的人使用,否則代價太大。MAC系統推薦使用Logic Pro X,蘋果公司自主研發的軟體,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而且自帶的音源不要太強大,自帶的鼓機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特別適合做電影特效、電子音樂。PC系統推薦cubase,斯坦伯格公司出品的東西還是得到了世界範圍的認可,也是兼容性非常強大的一款軟體,這些軟體都可以進行編曲、錄音、後期處理等工作。但是基於演算法的不同,輸出的音頻的質感也不同,最好最完美的當然是pro tools了,這可是業內專業級的宿主,另外兩個也是專業級的,但是可以用於平民化。

至於一些特殊的宿主,比如水果適合製作電子舞曲啦,Vocaloid是專業做虛擬歌姬(洛天依)啦,abletive live適合做現場DJ啦之類的,這些都是WIN系統的軟體,專攻一種音樂類型的宿主。

插件就很多了,五花八門,音源類的就數不勝數,網上更是多的讓人眼花繚亂,沒有什麼最好的音樂,都只是看你會不會用而已,是不是恰到好處的用。混音插件我習慣用waves9,但是我會選擇和一些其他插件混合使用,有一些專業的小插件也是蠻不錯的,在這裡就不列舉了,太多了。

3、關於編曲、製作

編曲這是個技術活,一個工種吧,音樂家都屬於工人階級,因為我們是靠自己的技術掙錢吃飯的,彈鋼琴的練的是手指的活,編曲則是腦子的活,相當於技術員或者程序員。編曲環節是要展現你音樂基本功的時候了,編曲的合理程度決定了你作品的質量,這個十分複雜,要分成很多課時來系統講解,所以我就放在之後的教學視頻中去。

編曲有以下要注意的地方,一個是要合理,音色不要亂用,不然會很奇怪;第二是音域要掌握好,不同的音域會帶來不同的效果;第三是要整體有動力感,不要太複雜或者太簡單;第四是不要複製粘貼,不然整個音樂會顯得沒有生氣。

錄音是另外的一個範疇,和編曲無關,但是也有一些關聯,比如在編曲的時候你要考慮到錄音的情況,錄製的人聲與自己編曲的融合度等問題。

4、關於後期、混縮

後期處理是最後一步了,這一步考驗的是耳朵,而不是音樂基礎,所以有很多混音師或者母帶師是不懂音樂的,但是他們有一雙傲人的耳朵,幫助他們審查各種瑕疵。

後期的技術是一個漫長的自我修養的過程,即使我在這裡告訴你怎麼弄,你也學不會,因為要靠自己的耳朵,而耳朵的鍛煉是非常緩慢而且痛苦的,決定因素很多,比如你的音響設備夠不夠好,你聽的音樂夠不夠好,你對音樂的理解正不正確,你的聽覺有沒有那麼靈敏,你可不可以分辨出一個音頻里的各種樂器的音色,包括這些樂器的響度、音量、明亮度、聲道、EQ值等參數,以上這些都是要用耳朵聽出來的,只有能聽出來,才能找到問題的關鍵,才能正確的處理音頻。

音軌不是修飾的越多越好,而是合理最好,有些我覺的音色已經很棒了,不需要進行任何修飾,有些則要大量的進行切割,一切看需求。一般常用的有EQ、限制器、壓縮器、混響、延遲等。

母帶技術則是後期中的最後一個環節,有專業的母帶師,一般母帶師們喜歡用硬體母帶機進行處理,但是我們也可以通過軟體的母帶處理給自己的音頻潤色。原理與單個樂器的處理是一樣的,只是考慮的更為全面。

五、音樂評價與賞析

1、如何審視自己的作品

2、如何評價一首歌曲的創作

3、如何欣賞一首純音樂或交響樂

4、如何接受各種音樂風格

六、疑難解答

(回答評論區的問題)


此處應有互聯網+app,來降低一般人的作曲門檻。可以說旋律靈感每個人都有,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和資源把它們發掘譜曲並演奏。

答主在此腦洞一個一條龍app,它為所有人提供自動化的一條龍作曲—演唱—發表—分享服務,那時,好聽的旋律將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再也不會被埋沒~訓練綵排考級一系列音樂演奏及其低效的教育系統將被徹底取代。

首先要有個由音樂家和碼農共同組成的團隊。。。下面是研發步驟

第一步,研發一個聽音記譜軟體,這個國外蘋果商店已經有了,據說那個英國的音樂學博士研發了20多年,拿來抄抄很快噠。最好能和midi無縫對接的。

第二步,把midi做到移動端整合進記譜軟體,並成立團隊,推出手動付費定製的和聲、配器、復調、編曲等作曲加工服務,之後再與k歌軟體無縫上傳對接。這個階段群眾已經可以記錄靈感創作並在線由音樂家的幫助下譜曲演唱,最好與社交軟體合作,讓人們可以在線分享自己創作的歌曲,這個階段已經實現了互聯網音樂論壇創作的流水線化。

第三步,實現編曲的模板化,選一下aaba,abca等,要像複製粘貼一樣容易。

第四步、實現配器的自動化和模板化,在四部和聲的基礎上,人們只要動手指,就可以選擇由不同的樂隊模板來演奏試聽,比如合唱、弦樂、管樂、爵士樂隊、交響樂隊、搖滾樂隊,等等。

第五步,將不同風格的《和聲學》做成代碼一個一個地整合進那個記譜軟體,最後實現和聲的自動化,以求選和聲風格就像現在照片選濾鏡一樣容易。反正就是一堆例行的和弦進行一堆禁忌,人和機器配出來應該都差不多。這一步下來,受過中級音樂訓練的人將能夠快速將靈感旋律轉化為四部和聲,從而進入編曲和配器階段。

最終這個app能讓人一鍵錄音記譜、自動和聲、模板配器、模板編曲、錄製演唱、社交分享。作曲變得像p照片一樣容易。

這中間怎麼最高效管理團隊一步步抖包袱就不細說了。有意創業者歡迎私信詳聊


這中間的過程需要三年的藝考準備加上四年的在院校里的專業學習,而且作曲,樂器演奏,編曲這三面要同時精通花費的時間比這七年的時間多多了。這中間需要的學習過程詳解,一個答案能回答完都可以出好幾本專業教材了。我只能擺出一個憂傷的表情。


這個答案樓上已經很全面,我就說一個和心理有關的東西:作曲是做出來的,不是學出來的。你要不停的做,真的做出東西來,不要想著等你知識全面了再做,等不到那一天的。


謝邀。

身為頭髮快掉光的作曲博士,我的學習道路是曲折的。既然大牛們都各抒己見系統的講解了該怎麼學作曲,那我就來分享下自己的經歷總結下學習作曲充分必要條件吧。

第一次作曲大概在8歲,給媽媽表演了個自己創作的曲子,結果媽媽忙著招呼客人,我被無情地忽視了。第二次作曲時14歲,為了泡男神。男神沒追到,傷心欲絕決定離開這座城市(年輕的玻璃心你們不懂 ),於是初中畢業後去考四川音樂學院附中。考試的時候表演了自己寫的曲子,評委們都笑了(呵呵噠)。你們以為我順利考上作曲系了么?!嘖嘖嘖,天真的吃瓜群眾。

我收到了器樂表演系的通知書(什麼鬼!)不過父母給我藏起來了。我出自醫生世家,他們希望我從醫而不是藝。

幸運的是,最後我還是如願以償去讀附中了。你以為他們良心發現把通知書還給我了么?我就說嘛,你們太純潔了。真相是:那年他們發現我的中考成績根本考不上好高中,於是放棄我走祖國棟樑路線。

好了那麼第一點來了:首先,你要會樂器,並且,你身邊人得支持你。

我在附中系統學了三年鋼琴,但考大學的時候還是被各種碾壓。因為我雖從小學琴,但是從小學琴而且又彈的好的人簡直太多太多媽蛋拼不過黃金棍下出的好漢啊!只好曲線救國開始系統學習作曲。很幸運的遇到了我的第一個作曲老師:宋名築教授。

那麼第二點來了:你要有個好導師。

含著淚咬著牙學了半年的和聲學和作曲技法,我鹹魚翻身考了個08年川音作曲全國第一。附中的雙排鍵老師告訴我說:一旦你做了第一,你就永遠不要做第二,否則就是個loser。前面講了,我年輕的玻璃心哪裡經得起這樣威脅!於是我奮發圖強硬是保持了整個大學時期的專業第一(包括主科作曲以及和聲學配器法復調曲式)。代價就是,我的眼鏡度數蹭蹭蹭往上漲頭髮刷刷刷往下掉。

所以第三點來了:你要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等靈感就像擺攤等顧客,不管買不賣得出去,你都要在那裡守著。

大學快畢業的時候,我前男票出軌把清新脫俗的妖艷賤貨肚子搞大了卻還要纏著我不放。Again, 我的玻璃心告訴我我必須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真是說走就走十分任性)。於是我去了美國McNally Smith音樂學院學鍵盤表演去了(換地方換專業換心情)。並且成功在讀研期間套瓷到了明尼蘇達大學作曲系主任Lubet教授。

那麼第四點來了:給你個杆子,你就要順著往上爬。不要覺得天生我材必有用,機會是自己爭取來的。千里馬得跑兩步才能被伯樂看到不是?

先寫到這兒吧。請大家不吝賜教我會積極補充!

割--------

剛才有人在下面評論我和其他答題的同行,大概都是說「你這麼牛逼我怎麼沒聽過你的作品。學一大堆理論不如小孩子的幾句哼唱blabla」

第一,我並沒有到達牛逼的程度,只是可以靠在美國高校教音樂做音樂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二,比我厲害一百倍的Judd Greenstein, John Corigliano, David Lang, Eric Whitacre

Max Richter等等等等的作品你聽過么?自己見識短淺就把人家當傻逼這是病,得治。

第三,大多數人學音樂是因為自己熱愛,而不是為了被你認識。


先上手干,慢慢會有你自己的體系的。我帶音樂學院畢業班的編曲作曲,這個無所謂專業不專業,用不著上綱上線。

這麼說是因為雖然我熟悉和聲對位單旋律發展復調配器當偶爾帶帶考研生,但我的研究生導師是民樂演奏出生去做製作人的,而且他絕對是國內業內的前三把交椅。在實踐中慢慢摸索比一堆狗屁理論有用多了。

周杰倫出第一張專輯的時候不一定有多少樂理知識,很多電音大咖一開始只會用cool editor。音樂圈,牛逼是靠干出來的。

前面的回答都挺迂的,這就是還沒有在業內混到起碼高度的大學生的水平。聽聽速度與激情的配樂吧,再去了解下作曲家的人生。

當然,最後說一句,老師還是太重要了。學院派里出人才的概率比野路子還是要高很多。只是國內除了上音央音(央音音樂導演專業還被取消了),別的學校大多數學生就別自稱正統學習過什麼了好吧。學點皮毛中的皮毛就在這扯,在這吹牛逼,有空多練習下你們列的提綱裡面的內容爭取早日成材別凈花爹媽錢了行么。


對於一個從零開始的作曲者來說,和科班出身的差距實在是很大。你沒有視唱練耳帶來的音準概念,也沒用哪些音組合在一起可以達到特定情感的積累。但是我想說的是,這些差距並不是只有一種途徑可以感上。你不一定非要追尋作曲專業科班出身的人的經歷,去學習他們所學習的全部課程,而是針對你自己的需要和目標,主動去選擇你需要學的東西。

作曲到後來,寫出來的都是你腦子裡已經事先流淌好的旋律,你要做的是把它儘可能完整的記錄下來,再將其優化,用上技巧去雕琢,再用技術去刻畫。而視唱練耳帶給你的就是讓你能把腦子中的音樂記錄下來的能力,和聲學就是教你把這些旋律組合在一起的技巧。

簡單說幾點我自己從非專業出身成為製作人路上的經歷,希望可以有所幫助。

一、先唱歌

首調唱法和固定調唱法的優劣爭議很大,但是對於你學作曲編曲而言,又沒有基礎,能使用首調唱法準確的把do、re、mi唱出來就可以了。平時盡量把你熟悉的歌用do re mi唱出來,不行就哼哼,這對於你把握這些音之間的關係和音感很有幫助。久而久之你想到一段旋律就可以準確的把它寫出來了。

二、扒譜

可以說,我在學編曲的時候,扒一次譜就有升一級的感覺!一首曲子扒完會感覺金光一閃,對配器的理解又更深一層。不管是自己會的樂器,可以更深的理解其用法;還是自己不會的樂器,可以照葫蘆畫瓢在別的地方使用,在不斷練習中加深理解。

更加重要的是,扒譜是一個綜合性的成長過程,對你視唱練耳,聽和弦辨音程都有很大幫助。

三、多記錄

我在學習編曲的過程中,一直在用本子記錄著心得。聽到曲子中出現了精彩的和弦進行,自己沒想到的節奏,對配器與曲式的感悟,我都會記錄下來,寫上自己的心得。不要小看這個過程,音樂創作的技巧需要大量的積累和實踐,注重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假以時日會發揮重大的作用。

這是一個來自非音樂專業製作人的建議。


要說哪個環節必不可免的話,有一個,那就是燒錢買設備


作曲是一項以好聽為首要需求的工程,其主要實現方法是經驗性地模仿與窮舉所有方案並篩選。

明白這個道理後,作曲的學習也就非常簡單,你只需要弄懂什麼是好聽,有哪些可以拿來模仿的經驗,以及學習所有方案的原理以及用法。

但就這幾個看似容易的項目,需要作曲家窮盡一生的時間去學習。


謝邀,我沒有許多大神說的這麼專業,僅以我自己學習作曲創作的經歷僅供各位參考.

我五歲時開始學習鋼琴,初高中都是在某音樂學院的附屬中學上的,在音樂附中的時候我的主科都是鋼琴.後來是認識我大學的專業老師後,決定轉向作曲.

可以這麼說,十多年的鋼琴學習對於作曲的幫助是非常大的,稍微了解下你就會知道很對作曲家都是基本精通鋼琴的或者本身也是鋼琴家.

鋼琴不同於其他樂器,首先它的音調是固定的,那麼我就可以回答樓主的第一個問題了:很多人視唱練耳之所以不好是他們大部分人的耳朵是首調(包括管弦系和民樂系都如此).想讓自己的耳朵變得靈敏,能聽出7和弦以上,首先你就得培養自己的固定調音感.

有了良好的視唱練耳和樂理後,你就能進入到下一步:和聲.對於很多人來說,和聲是學作曲的一個分水嶺,和聲不好意味著你的器樂作品基本沒指望.它最終的一個概念是培養人對音樂的立體感和層次.另外,四部和聲的寫作也是為今後寫合唱作品打下基礎.我們平時聽音樂,旋律的走向都是橫向的,然而,學習了和聲後你會發現,旋律的內部規律是縱向並有邏輯可言的.

曲式我個人覺得很輕鬆,包括大三開設的管弦樂總譜法.在音樂里也有閱讀能力,那就是讀譜.比如除了作曲家以外,任何演奏家包括指揮都屬於二度創作,如何能較好的詮釋作者的情感和意圖,你的讀譜就很關鍵,包括細微的一些強弱變化符號也能影響音樂的總體效果.

好了,接下來到了作曲四大件中較難的兩部分:復調和配器.想起那時候上復調簡直就是折磨!才發現,躲了多年的數學終於又現身了。。。它是一種和數學邏輯一樣非常嚴密的創作手法.而配器呢,其實我個人覺得這個是最重要的一門課,無論以後你轉向流行還是電子或者無調性,你都離不開一個問題:音響效果.配器的核心就是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嘛,就是音樂軟體的學習啦,包括打譜軟體和MIDI製作等.

如果你們把這些都掌握好,創作音樂的技能基本你已可以掌握了.(注意我說的是技能,不意味就代表著好音樂的誕生)對於今後你想往任何一方面的音樂類型發展都能提供較好的基礎.

作曲是能較好培養一個人的總體格局觀的,換句話你能站在個較高的位置把控整個音樂,和你作為一個聽眾、一個演奏者是獨立的一個個體是不一樣的.

anyway,祝熱愛音樂和作曲的人學習愉快


如果為了自娛自樂作為興趣就還好.如果為了以後賺錢的話就建議不要入音樂這路了.中國在音樂方面市場還不夠容納這麼多音樂人.(市場不飽和).除非有人脈.金錢輔助.不然中期日子好難挨過來..有人脈就賺到金錢..本身有金錢的.自然可以認識人脈..(原諒本人思想比較灰..我玩極端音樂噶)不過每個人走的路都是唯一.都是獨一無二的..最重要靠人品...以上只是個人見解..可能個別觀點和大眾不一樣..全因各人路不同...

可能以上偏題了....


謝謝_@清天行健的邀請。

我覺得想要系統的學習作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需要確定自己是要自學還是找老師,而且作曲與編曲是兩個不同的方向,零基礎的話先給自己定一個相對比較容易理解不那麼困難的方向,個人建議編曲方向。下面從自學編曲的角度來說。

編曲的話,首先確定一個宿主軟體,再確定一個打譜軟體 音源什麼的慢慢積累,一開始不要太沉迷於音色,好好做好和聲配器這些基本。

建議1 看書,樂理書 和聲書,打好基礎,多看譜例。推薦和聲書:(不太記得名字)興德米特的傳統和聲學/勛伯格的和聲學教程(挑一本)與流行音樂與爵士和聲學。流行音樂有很多和聲套路公式,聽多了積累多了就自然會,古典音樂基礎也要牢。

建議2 配器打好基礎,看著譜聽歌聽曲 古典配器的基礎要牢,先從簡單的曲聽起,彼得與狼 培爾金特 什麼的再進階到自己感興趣的。自己也可以嘗試編配一些東西。推薦配器書:配器法教程,看完上冊足矣,流行音樂的話真的要靠積累,都是套路。

建議3 扒歌扒歌,拚命的扒,學音樂就是要會吃苦,也要會吃土。先扒個一百首,上網看看視頻別人是怎麼扒的

建議4 善用網路,如同3 網上超多教程,跟著看,編曲涵蓋很多方面,不是默默看書就可以做好的。

建議5 不要覺得學了古典看不起流行,也不要覺得學了流行看不起古典, 沒有古典就沒有流行,會做古典也不一定會做流行,會做流行也不一定會做古典,唯有兩手抓,都學到骨子裡,才會更好的利用理論知識,為自己的靈感鋪路,為自己的音樂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以上


牆裂說明:作曲家不是歌曲作家!!不是隨隨便便寫個旋律就行的!!說作曲簡單的簡直要去槍斃!!自學是學不出來的!!(來自一個正在學作曲的寶寶的心聲)


告訴你最簡單的方法,先學會看五線譜,和高考樂理,然後就去抄襲別人的曲子 ,炒著抄著你就會了,在你不抄別人之前所寫出來的東西,其實都是你聽過的,真正成了的作曲,是有意識的抄襲


你這個問題可以概括為「如果從事音樂製作工作都要學習什麼」,搜一下音樂人都經歷了哪些,如何求學的,如何入行的等等,你跟隨前人的腳步就可以了,沒有捷徑。


瀉藥。

如果題主只是單純專註於流行音樂寫作的話,只要一個好idea就是最好的開始。流行樂存在以來就是專註於普通人的情感體驗,你如果能將自己的idea表現出來,在我泱泱大國,肯定會引起許多人的共鳴。

當然,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是要學的,如果想發展,以後樂理,鍵盤,midi都是要學的。我只是告訴你開始很簡單。

重點是一旦開始,一定要認認真真看書,認認真真,認認真真……

如果是想寫什麼鋼琴曲,奏鳴曲之類,你條件達到,去藝術院校或者師範大學作曲系,更好的當然是八大院找一個好的老師,以後你自然明白。現在課時費大約在400_600,這是師範類的價格,音樂學院還要高。基礎樂理大約在50_150,隨便一個學生都能上,自學也ok。條件達不到,建議放棄。


大兄弟指的是什麼作曲???如果單單是流行歌曲作曲 你有idea離你實際寫出歌來這中間並沒有什麼無法逾越的鴻溝 而如果你指的是傳統作曲 流行歌曲寫作與傳統作曲中間差了八個汪峰 樂器 樂理 和聲 配器 曲式的學習缺一不可 這其中不包括你本人的天賦問題。而音樂製作與編曲又是另一實踐領域了。 總之一切從基礎學起 任重道遠啊兄弟


推薦閱讀:

藝術生想向電子音樂製作發展需要學習什麼?
做編曲關於和弦織體方面應該怎樣設計?需要學習哪方面課程?
如何提高編曲效率?
怎樣成長一個高逼格的作曲高手,天賦重要嗎?
如何省錢地接觸各類樂器?

TAG:音樂製作 | 音樂學習 | 作曲 | 編曲 | 音樂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