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網路上進行犯罪側寫的人都是什麼心理?他們的側寫水平如何?
一些著名的懸案在網路上仍很有影響力,像白銀連環殺人案和南大碎屍案
很多人對罪犯進行了側寫,似乎分析的頭頭是道,一套接一套。但事實上這些人的側寫可信嗎?有沒有荒謬的地方?他們進行側寫時又是怎樣的心理?找了兩個代表性的白銀連環殺人案白銀連環殺人案最新線索匯總:一定可以破案
南大碎屍案 【犯罪心理】這個碎屍案,是暴力還是熱情?
甄別一個側寫,或犯罪心理畫像的專業性,最簡單的標準就是這份側寫對犯罪嫌疑人的年齡、性別和智力水平的判斷。
在犯罪心理畫像的分析過程中,往往在影視作品中反覆提及的「年齡、性別」是最難以加以判斷也最不應輕易加以判斷的。因為對年齡和性別的推斷往往充斥著犯罪心理畫像者的主觀想法,而一份錯誤推斷往往會輕易導致偵查偏離原有的正確方向。
在李玫瑾老師(在電視上你們一定見過她……)翻譯的《犯罪心理畫像》一書中,作者將年齡、性別和智力水平稱為「疑難特徵」:
前兩種特徵,即年齡和性別,除非有確實的物證,是不能夠加以判斷的。而第三類特徵——智力水平,是在分析中一定要略去的部分。
之所以這幾項特徵在影視作品中被大肆渲染,只是因為它們是最易驗證的特徵,能夠輕而易舉地打動觀眾罷了。
瀉藥。
別叫側寫,太洋氣,我們這些沒喝過洋墨水的叫它「犯罪臉譜刻畫」。至於怎麼來刻畫,脫離現場,脫離痕迹物證的話,就是在瞎掰扯。至於刻畫工作背後的邏輯基礎,主流上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演繹邏輯,當然也有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邏輯。
就像白銀殺人案——98年後除小女孩被害者年齡多集中在二十八九歲,說明兇手98年時年齡在30歲左右。當時應該未婚,02年停止作案時三十四歲左右可能已經結婚。這個邏輯只是從一般出發求共性,但是,有個詞叫做「熟女控」也許在1998年前後並不流行,不過不流行的並不代表不存在,假如說行為人就是一個熟女控,那麼這個「兇手98年時年齡在30歲左右。當時應該未婚,02年停止作案時三十四歲左右可能已經結婚。」的論斷就不成立了,三段論的演繹邏輯,前提為假,結果也必然為假。我看過李玫瑾老師翻譯的美國的《犯罪心理畫像》,也看過國內一些偵查一線的刑偵專家和學者寫的相關內容的書,總共不下5本了。我的感覺是,所謂的犯罪心理畫像(側寫)也好,犯罪臉譜刻畫也好,無論怎麼叫,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從現場,從受害人出發,建立一種或者多種假設,目的在於圈定和縮小偵查犯罪,提高偵查效率。
要回答的問題基本上都是——犯罪嫌疑人是個什麼樣的人,到哪裡去找這個人,這是每一個命案現場分析會上所必須明確的東西,本質也就是所謂的側寫所需要回答的問題。本質依然只是一種分析推斷,至於正確性,是需要不斷的修正的。因為從一個案件現場出發,有無數種可能,我們只能從經驗出發,分析其中最可能的一種或者幾種可能,但是如果分析判斷出差錯了,就會形成偵查僵局。
有興趣的朋友,我們的內部書籍你不一定買得到了,你可以看看美劇《基本演繹法》。不要說國內,就是國外的側寫水平也不高。因為我在國外讀這個專業,所以國內的東西讀的不多,就說說國外的情況。有調查顯示,大概有60%左右的側寫結果都是錯的,側寫是在所有偵查方法都失敗的情況下警方最後的選擇。大家都受美劇的影響認為側寫很牛,其實就算它再牛,它也是社會科學,憑經驗的推斷,並不會像自然科學一樣準確。而且迄今為止,它並不能被稱之為科學或學科,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側寫的科學程度
推薦閱讀:
※三觀不同能做朋友嗎?
※勒龐的《烏合之眾》中的觀點是否過於偏激狹隘,有悖常理?
※還珠格格里容嬤嬤為么討厭兩位格格?
※親人去世卻不感覺到悲傷?我好像很冷血?
※打辯論會改變一個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