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和賓士寶馬奧迪的差距在哪?
定位都較高,為什麼在銷量上差別如此大?
沃爾沃駕駛員飄過!!!
本人開著一輛沃爾沃xc60。
有一次朋友坐我的車,他不由自主的和大眾途觀,本田crv這類型的車比較了起來。坐了一會,他發自肺腑的說,他要有這錢,一定買途觀,至少看上去高級一些。我也會附和起來:是啊,誰叫途觀加價呢?沃爾沃這車,先不論外觀如何,這個內飾真的是丑,而且是爆炸式的丑。當年這個沃爾沃的價格可以買平行進口寶馬x5最低配,奧迪q7換代也能買個最低配,而賓士glk300沒問題。攬勝極光更是可以買。所以相當於花了奧迪賓士寶馬的錢,買了一輛大眾級別的車。
對,這就是你花差不多60萬能獲得的內飾。這套內飾最大的優點就是看起來很樸素,可以成功地隱藏你的財富。讓門外漢第一時間將沃爾沃歸位普通品牌而不是豪華品牌。不要說這套內飾和奧迪賓士寶馬比,我覺得和途觀比,這設計都未必能贏。
而xc60大哥老款xc90,請大家欣賞一下它的內飾: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這是一款百萬級豪車的內飾。當車主觀賞這款內飾的時候,一定有一種憶苦思甜的感覺。即使花了一百萬,車主也不會被物質生活遮蔽了雙眼。因為在坐進沃爾沃的一瞬間,車主一定會懷疑自己一百萬去哪了。如果說賓士內飾給人的是豪華感,寶馬內飾給人的是運動感,奧迪內飾給人的是科技感。那麼沃爾沃內飾領先了他們一個層次,沃爾沃給用戶的是一種智慧,一種叫禪的智慧。如果車主沒有大徹大悟,了卻紅塵的的話。他們一定無法發現這套內飾下面隱藏的智慧。
在進行了鬥私批修以後,我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提高。發現曾經的自己是愚蠢的,是惡俗的。我突然覺得沃爾沃的內飾價值已經不是用金錢能夠衡量的。它給予車主的是一種思想境界,告訴車主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這樣我們就會變成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我們只能希望賓士寶馬奧迪車主有朝一日,也能達到這樣的思想境界。如果他們頓悟以後,也會像我一樣,由衷地,發自肺腑地熱愛沃爾沃!!!和過去的自己決裂。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現在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素質,我自甘墮落。以99萬出售我的愛車。為什麼要價99萬,不是我貪財,我可是沃爾沃車主,早就大徹大悟,視金錢如糞土了。因為99是一個充滿了哲理的數字。花99萬以後你的思想境界將得到提高,這可是用市場價買不到的。同時我也歡迎保時捷卡宴,寶馬x5,x6,奧迪q7的車主與我交換愛車。我自甘墮落,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
其實沃爾沃車優點很多,而且新款也補齊了內飾的短板。不過今天我就是不想提優點( ̄? ̄)
今天下午發生的事情!!!
感謝沃爾沃給我第二次生命!!!
突然有些想說沃爾沃的優點了呢!
差一台D級豪華轎車,旗艦是撐起一個豪華品牌的關鍵,至少在2017年還是。
ABB之所以能放到一起說,很大原因就是近三十年D級豪華車的產品線一直沒斷過。
雷克薩斯之所以是二線,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旗艦LS定位一直比A8 7系 S級低半檔,很多雷吹說當年LS400銷量如何超過S級,但是卻忽略了作為一台4.0V8的D級車,起步價只有3.5萬刀,而最便宜的6缸的735要4.25萬刀,最便宜的S級420SEL要5.2萬刀,就連奧迪V8在88年都要4.75萬,E的最便宜的260都要3.45萬起。
上一代LS是2006年發布,終於敢訂了一個和ABB V8車型很接近的售價,但是一直拖到2017年才換代。並且LS從來沒推出過12缸車型,豐田明明有現成的V12但也不給LS,按照現在的趨勢,未來肯定也不會再有了……
捷豹之前比奧迪寶馬定位還高小半檔,60年代就用上了V12,比寶馬早20年,比賓士早接近30年。但被TATA收購之後大幅修改設計語言,丟失了自己英倫傳統,加上技術不行,也變成了二線。
ABB里的奧迪,也是2001年把W12用在了A8身上,450馬力遠大於S600的367馬力和750的322馬力,從此之後各個車型定價才敢真正的接近賓士寶馬。
大眾在中國和歐洲本土,類似車型可以比其他普通品牌貴10%甚至接近20%,和當年W12的輝騰,W12的途銳沒關係么?(在歐美20%差價就是一個級別的差距,GLC43和GLE43,E400和S400差價就是20%)
勞斯萊斯為什麼比賓利高半檔,寶馬收購勞斯萊斯之後先推出的是斷檔12年,35年沒換代的旗艦幻影,之後才推出古斯特,接替Silver Seraph和Spirit。而賓利在大眾手裡,首先推出的是和輝騰一個底盤的歐陸,賓利的產品線從未下探到這個級別。雅緻也沒有及時換代,慕尚在2010年終於換代,但用的依舊是年過半百的那台老舊的V8。
所以現在古斯特起價比飛馳貴一大截,慕尚短軸版和古斯特長軸版價錢差不多,慕尚長軸版價格才接近短軸版的幻影。
沃爾沃這兩年有所抬頭,也是因為旗艦SUV(雖然只是中大型)XC90實在是太驚艷了,在全球得了接近一百個獎。
不過D級豪華轎車的市場在發達國家一直萎縮,未來燃油車的出路在哪裡也不知道,沃爾沃從創始就沒有過D級豪華轎車(只有過C+級),從產品規劃來看,顯然未來十年也不會出D級豪華轎車。但十年後汽車市場會變成什麼樣,誰也不敢說……
不知道沃爾沃本身對這個問題有沒有一個可以讓自己信服的答案。
目前國內汽車市場說起豪車來,除了那些奢華品牌以外,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BBA,然後才會想到雷克薩斯、凱迪拉克、沃爾沃等二線豪華品牌,當然這也與每個品牌進入國內市場的時間(也可以說是品牌的歷史)、產品線的豐富程度以及在後期維護上有非常大的關係的。
——品牌歷史
1986年,梅賽德斯-賓士中國有限公司成立,標誌著賓士品牌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從歷史上來說,賓士是一直是豪華車的標杆,S級這個級別的產品線也是一百年來沒斷過,30-40年代年代的770,60-80年代的600是當年唯一可以和勞斯萊斯幻影平起平坐的頂級豪華轎車,定位高於賓利,也高於勞斯萊斯銀雲。除了S級以外,賓士這幾年其他的車型也是非常成功,就拿C級來說,賓士用當今比較流行的套娃成功地讓C級成為了小號的S,不再被3系和A4L繼續打壓,甚至直接成為當之無愧的豪華中型車中的王者。
1994年,寶馬集團設立北京代表處,標誌著寶馬集團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寶馬對操控性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寶馬的任何一款車型在同級別的操控一定是領先的。
1985年,上海(方面)提議,上海大眾同時生產奧迪100,由此標誌著奧迪品牌正式進入中國,奧迪對科技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奧迪的任何一款車型在同級別的科技感一定是領先的。
2006年,沃爾沃汽車公司宣布在位於重慶的長安福特工廠生產沃爾沃S40轎車,由此標誌著沃爾沃品牌正式進入中國,與BBA相比,沃爾沃大概只有安全性可以吸引消費者了吧。
——產品線差距
沃爾沃跟BBA最大的差距還是在產品線上面,BBA在每一個細分市場都有自己的車型,並且都是有自己品牌特性,有一定競爭力的車型。而沃爾沃目前的產品並沒有很齊全,2016年在華全年銷量90930輛,其中,國產沃爾沃XC60和S60L是沃爾沃在中國市場最暢銷的車型,但是60車系車型已經非常老了,暢銷的背後其實是因為性價比高,S60L的T3車型裸車價甚至不到20萬,對於一款豪華品牌的車來說這明顯就是自降身段,個人認為還不如加緊時間換代更為明智。沃爾沃品牌似乎不太在意車型的改款換代,S60L、XC60上市這麼多年了還在賣,那個不知道已經用了多少年的內飾設計還不更新為90車系的全新設計(當然全新的XC60年底就可以上市了,蠻不錯的!),之前的XC90經過了12年時間才換代,可以說非常牛逼了,之前還推出個XC Classic車型,其實就是老的XC90,縫縫補補堅持了這麼多年確實不容易。
雖然說全新的S90L在綜合表現上算比較出色,不過全系只有4缸發動機可以選擇確實會讓人感覺很不舒服,作為一款行政級別的C級車至少象徵性的要有一款6缸機來提升車系的形象啊,要知道大眾的輝昂還有6缸的發動機呢。而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XC90上,目前百萬級別的豪華SUV確實都在推廣小排量的發動機,像Q7、X5入門級都使用了2.0T的發動機,但是也僅僅是入門級使用4缸機,更高配置的還是會選擇6缸甚至更大規格的發動機。所以沃爾沃是不是應該儘快研發一款6缸的發動機用來搭載在S90L以及XC90的高配車型上呢?要知道這並不是用來走量的,而是用來提升品牌以及車系形象的。
對了,說到發動機,在這裡再補一句,其實沃爾沃並不是在啃老本,雖然被福特收購的那幾年一直用的都是福特的發動機,但是2010年,大吉利收購沃爾沃之後,為沃爾沃輸血110億美元,使沃爾沃有充足的資本去研發新技術,開發SPA平台,研發Drive-E動力總成,開發新的安全技術。要知道,Drive-E動力總成中最高性能的2.0T發動機,最大功率可以達到了225kW,已經接近目前市場上3.0T的水平,至少從目前量產的車型中,還沒有可以達到這個性能高度的發動機呢,不過還是那句話,如果沃爾沃要是多加幾個缸就更完美了。
——後期維護
高昂的維修保養費用也是消費者所顧慮的,之前聽一哥們聊起沃爾沃的後期養車費用時,那叫一個無奈啊,有一次在國道上,由於避讓不及追尾了前車,雖然及時制動了,但是車頭還是發生了輕微的變形,機蓋、中網、大燈什麼的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損傷。這種情況一般合資品牌的車該修的修,該換的換頂多也就幾千塊錢的事,撐死了萬把塊錢吧,但是他的S60L最後保險公司定損下來有7萬多,直接傻眼掉了......我想他當時內心一定是無比驚訝,內心OS:「我這個車二手賣掉也就十多萬了吧,這麼點東西修修要7萬多,這錢要是自己出,還不給他賣了呢。」 這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是也確實反映出了沃爾沃現在尷尬的處境,沃爾沃應該儘快解決配件價格高昂的問題,能用國產件的就用國產件,進口件的價格問題則需要相關部門協商解決。別再讓沃爾沃的車主只有在修車的時候,才覺得自己開了一輛豪華車(-。-)。
——總結
沃爾沃目前要跟BBA抗衡的確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不可否認它在不斷努力,不斷進步,它有自己對安全獨到的理解,有著領先其他品牌的安全配置,用著比其他品牌更加環保健康的材料,福特車主從自己的車上換乘到沃爾沃的車上應該會有中從吸煙室到大森林的感覺吧,但是唯有安全這一賣點還遠遠不能上升到一線豪華品牌的陣營,留給沃爾沃的路還有很長,只要有夢想就終究會實現,難道不是嗎?
8月10日補充點看法。
看了不少的評論。大概的意思是沃爾沃沒什麼技術,或者沒什麼拿得出手超出人家一截的技術;沃爾沃窮就窮了別瞎BB,或者窮就沒資格BB;沃爾沃就那點安全技術,沒資格站出來吹牛逼,任何的貼金都是站不住腳的招人噴糞的;沃爾沃這個被賣了兩次的牌子就不該自詡豪華,就活該賤賣。
每一個對手都值得被尊重。沃爾沃作為一家汽車品牌能活到今天,總有值得被學習的地方。既然允許你表達對沃爾沃品牌的不削,那麼又為什麼見不得有人說它好了?而且顯然,其中有不少的聲音展現出來的是對沃爾沃的不了解,以及明明不了解還不願意接受真實觀點的偏見。也許在這些人心裡ABB永遠都是高高在上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是不容許其他品牌去挑戰的,任何一個其他品牌都是沒有資格去一較高下的。
其實對於這樣的優越感,也是一種不成熟的汽車文化觀的表現。
————————————————————————瀉藥~
那些說沃爾沃沒有技術沒能力造V8的回答可以一邊歇著了。那是你們壓根就不了解沃爾沃的人云亦云之詞。
為什麼沃爾沃作為豪華品牌,跟賓士寶馬奧迪差距那麼大?
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沒錢。
研發、生產、銷售、營銷,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資金。舉個簡單的例子,僅奧迪在中國一年,市場營銷的費用就至少幾十億。這筆費用可以保證奧迪的品牌和產品365天不間斷地出現在各種媒體上,里約奧運會期間又是奧迪贊助了央視,這至少是億元級別的。而通常情況下,市場營銷費用不過整個品牌收入的10~15%左右。也就是說,僅去年一年,奧迪在中國就賺了幾百億。有足夠多的錢,這是新產品、新技術研發的基本前提。
而沃爾沃,去年一整年的全球利潤才幾十億瑞典克朗(和人民幣的匯率差不多),這已經算是沃爾沃最近10多年來銷量最多、盈利最好的一年了。怎麼說呢,哪怕把所有賺到的錢都投入研發,沃爾沃的體量都只不過奧迪的1/10。怎麼比?
所以我一直認為的,如果不是吉利,沃爾沃真的可能在福特的手裡「死了」。正是2010年後吉利累計輸血110億美元,沃爾沃才有資本去開發SPA平台,去研發Drive-E動力總成,去開發新的主動安全技術等等。換個角度講,給了沃爾沃那麼多錢,它的工程師就能在四年的時間裡做出核心三大件,並且技術層面達到頂級水平,這就足以證明沃爾沃的技術能力。如果它的研發投入能有奧迪的一半,誰敢說它不會把奧迪胖揍一頓?
同時,正是因為沃爾沃的錢太少,當吉利給了這麼一筆錢之後,沃爾沃總得盤算怎麼花。沃爾沃當然知道應該研發一台大排量發動機,至少是V6吧。但沃爾沃考慮的不是短期內的自嗨,以它的基礎造一台V8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這個V8造出來了給誰?總不能花了幾十億美元造一個V8,只是給XC90這樣的車吧?那沃爾沃走量的車型怎麼辦?
所以現在的Drive-E全部採用直列四缸結構,就是沃爾沃針對旗下產品線做出的最好的妥協。90系可以用到2.0T插電式混合動力、雙增壓和渦輪增壓,60和40系可以用到2.0T高低功率渦輪增壓和1.5T渦輪增壓。未來還有更緊湊的三缸發動機給到40系。另外,SPA平台的設計結構也是考慮到了未來純電車的發展趨勢,預留了電池、電機位置,發動機本身也是具有擴展性,能夠升級到混合動力。
三大件的設計,能夠確保沃爾沃在最近和未來的幾年內,技術層面不會落後於競爭對手。這樣他們也就有精力和財力去開發新產品。
比如60系和40系,很多人覺得這兩個應該走量的車系,應該最先完成換代。但還是那個問題,沒錢。如果把所有錢砸在60系換代上,最多也就是平台更新,但是動力總成就不夠了,到時候就是一台擁有新平台、新設計、新內飾但動力總成老舊、安全系統無創新的車子。噴子依然會噴。而現在,起碼動力總成和平台不需要有顧慮了,那麼在這個基礎上造一台新的60系,顯然更容易。
最後回到主題,為什麼銷量差距那麼大。
首先就是產品線太短。沃爾沃在售的不過40、60、90系,歐洲的V70和XC70都是老款,數來數去主打車型也就5款,ABB任何一個品牌,旗下都至少有30多款車。涵蓋了最入門級的小型車到幾百萬的超跑。再加上銷售網路比沃爾沃完善的多,當然賣的量就不是一個等級的。比如在國內,奧迪既有國產的A3A4A6Q3Q5,也有進口的A1A5A7A8Q7,也有個性的allroad,也有TT和R8,還有專門針對運動化市場推出的RS系列。可以說進了奧迪展廳,就沒有不適合你的車。沃爾沃?V40V60XC90三個進口的加上S60LXC60兩個國產的。沒了。看不上就是看不上。再加上產品不夠新,吸引力自然沒得比。
其次就是4S的服務。雖說奧迪賓士也不咋地,但無論如何奧迪賓士的展廳裝潢、員工形象,都是很有逼格的。看著就是高端的樣子。沃爾沃在這方面顯然做的不夠。很多展廳看起來也就比大眾廣本一類的好一些,但豪華感就是差了不少的。甚至跟凱迪拉克、林肯比起來,都是有差距的。
而配件貴、進口件多,也是限制沃爾沃銷量的一個因素。沃爾沃安全,材料環保,註定了它要採用成本更高的配件。而相當一部分配件還是只有瑞典才有,比如XC90的擋風玻璃和鯊魚鰭天線,那從預定到安裝又是兩三個月。車主萬一撞了壞了,等上幾個月可就胸悶了。
很多人覺得沃爾沃就該老老實實地待在二線甚至三線,ABB就應該是一線。我倒想問一個問題:作為中國人,是不是就覺得美國應該永遠是老大,而中國永遠只能是局限在東亞地區的一個大國?如果不是,那麼好吧,你又憑什麼要求人家沃爾沃只能甘心在二線三線?憑什麼人家就不能有一顆「上進心」?當然,不止是沃爾沃,凱迪拉克、雷克薩斯、英菲尼迪、林肯、謳歌……任何一個品牌都是不甘於做個小眾品牌的,都是希望越做越強的。夢想總是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在瑞典公司工作,做的也是汽車設備相關行業,對整車製造有一定的了解,加上每次去瑞典出差,總拿同事的各種V40,60,70,XC60,70,90折騰,所以對沃爾沃還算能瞎掰幾句。不喜歡的請輕噴。
汽車在國內是一種消費品,但在國外,特別是歐洲,除了消費品之外,是一種文化,一種傳承,一種情懷(可不是貶義詞…),所以一輛車的本質,和它所在的國家,歷史,地理,文化是分不開的。
1. 為什麼沃爾沃只注重宣傳安全?
因為沃爾沃來自瑞典啊!不宣傳安全,連瑞典本國人都不賣賬啊!你以為沃爾沃搞那麼多主動被動安全的,只是為了在碰撞里弄個高分?體會其他方面分分鐘被人懟翻,安全部分一定要懟回來的快感?Too naive.
瑞典這個國家15%在北極圈內,一到冬天那個天寒地凍啊,冷也就算了,下雪也認了,還他喵的一天就4,5個小時出太陽,你能體會到早上10點才見到的太陽公公,下午3點就趕著要回去的無力感嗎?逼的好多瑞典人冬天要去做光療。這種大部分時間在黑夜裡行車的狀態,安全做不好分分鐘出事的。更別說在瑞典的北部,地廣人稀,黑不隆冬的開車3,4個小時連一個活物都看不到,突然前面出現一輛車停在半路,你能反應的過來?所以他們才能整那麼多主動被動安全,和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更關鍵的是,瑞典絕大部分的交通事故不是由人引起的,而是由動物。。。54%的森林覆蓋率,導致食草類動物猖獗,最有名的就是陀鹿(moose),以下摘自百度百科:駝鹿是世界上體形最大和身高最高的鹿(註:長頸鹿不屬於鹿科),一般體長為200-260厘米,肩高160-240厘米,比大多數犀牛都高;中國的體重一般400-600千克,但產於北美洲的體長都達300厘米,大多數體重可達700千克,最高記錄為1000千克左右,堪稱鹿類中的龐然大物。瑞典這種鹿猖獗到什麼程度呢?瑞典每年都有一段時間是狩獵季節,政府鼓勵小夥伴們呼朋引伴,去廣闊的森林裡自由狩獵,對待駝鹿千萬不要客氣!因為駝鹿們,對瑞典人更不客氣,交配季節脾氣不好,上路隨便懟人,沒東西吃脾氣不好,上路隨便懟人,吃壞了東西醉醺醺的(腐敗的果實在胃裡發酵,造成喝醉酒的效果。。),上路隨便懟人,天氣熱了,上路懟人,天氣冷了,上路懟人,總之就是一言不合就上路懟。。。
所以沃爾沃要用大量硼鋼,要做這種外國人看來不可思議的大型動物偵測系統(和城市道路偵測系統差不多呢,???(???????=???? ???????)???),那不都是被逼的么,你要沒有這些,在時速100以上和700公斤重的鹿寶寶懟懟看,分分鐘讓你懷疑人生。瑞典同事告訴我,你看到公路上小心鹿的指示牌了嗎?那都是真的要小心啊,基本都是出了事故才立個牌子。好吧,我看到開車每隔三五分鐘就出現一個的牌子,忍不住心裡對駝鹿說了句:乾的漂亮!2. 沃爾沃除了安全就沒別的了嗎?
要說通用的汽車技術,沃爾沃是一線水準的,畢竟以前也是老牌的軍火商之一,參觀沃爾沃在哥德堡的博物館可以發現,各種各樣的戰鬥機,輪船,卡車等製造技術沃爾沃都有,要說技術底蘊,沃爾沃絕對是沒說的。雖然他們就那麼一個2.0T的十佳發動機,年年拿出來炫耀,但那不也是沒辦法么,誰叫他們銷量萎靡了那麼多年,研發是需要投錢的,能幾年搞出一個十佳來,很不容易了。
而且沃爾沃對零部件的品控,是要超過BBA的,原因還是如第一條,不安全,不高質量,瑞典自己人都過不去。3. 懸掛硬,不豪華,舒適感差。
因為北歐都是糙漢子,還喜歡用石頭鋪路,家家戶戶都要車後面掛個鉤,拉個拖車到處跑,懸掛弄的軟了,舒適了,他們反而不會開了。最近幾年已經好很多了好嗎!我開同事的老款V60,打方向都打的我第二天手腕酸,懸掛硬算個屁啊!
(曾經開瑞典辦公室的門鎖打不開,以為門鎖壞了,身高195的北歐小鮮肉過來只說了句,Push Harder。。。真是用了很大力氣才打開,好歹我也是身高175,體重奔200去的亞洲胖漢好么)4. 市場
這幾乎是所有瑞典企業的硬傷,還是因為他們的文化!瑞典人崇尚自然,內斂,低調,公司市場部最討厭的就是把產品羅列個12345賣點,然後大肆宣傳(恰恰是德國,美國企業喜歡做的),他們認為那樣好low。沃爾沃作為瑞典最驕傲的企業之一,自然繼承了這個"優點"。新XC90上市前幾年,我所在的公司為沃爾沃提供一些關鍵設備和模具,項目經理們都要哭了好么,天天在沃爾沃死磕,住廠回不來好么。你無法想像一個2.0T的發動機是怎麼在帶動一個大尺寸SUV的同時,還能做出碰撞最高分來,因為這些東西都是環環相扣的,要大尺寸車身,就要大排量發動機,因為重量上去了。但你要用2.0發動機就要減重,但是減重了安全性就下降了,這是物理規律。為了減重用2.0T,新的XC90用了超過45%的硼鋼(不懂的同學自行百度,數字不一定準確因為那材料我只看到了一次,不記得是45%還是54%了。。領會精神!),以確保安全。
不好意思扯遠了,這麼牛的技術,你看他像奧迪一樣掛氣球把車身拽起來,天天在電視上打廣告了嗎?沒有呀!也可能是想打沒錢打吧。
總之,我們所在的公司也是一樣的通病,東西是好東西,就是價格太高,你讓產品經理研發個閹割版的適應中國市場,比真的閹割了他還難。他們就認定了:我們做的是好東西啊!好東西不用費力宣傳自然有人買啊!好東西就應該賣的貴啊!這種邏輯。。。
附送一個小八卦,也可以看出瑞典人性格,宜家的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是瑞典人,外界,特別是中國的報道都是非常正面的,說他有多麼厲害,多麼不容易,從賣火柴起家等等。可是很多瑞典人卻不這麼認為,這老頭為了避稅,把公司總部搬到瑞士去了,自己也跑瑞士定居(瑞典要收25%增值稅,但瑞士是0,好像消費稅也很少,不是太懂請自行百度)。這一下瑞典人火了,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這不人老了都講究個落葉歸根么,這老頭每年想回家都是鈔票開路,先大筆捐款,然後再回家看看。就這樣,瑞典人也沒給他好臉色,總是要冷嘲熱諷一番,這可能也是英格瓦·坎普拉德低調的不像話的原因。
總之,如果你也是個低調,內斂,有故事的糙漢子,選沃爾沃吧!
哇塞,幾天不見300多贊了,這是答主在知乎的第一答哦,好激動!評論區我能回答的都會盡量回復哦!
另修正一下,上個月去瑞典還問過同事,英格瓦·坎普拉德已經又回瑞典定居了,畢竟年紀大了,也講個落葉歸根。不妨看一下與XC90同級的SUV發動機配置(澳洲市場)。
寶馬:我們4缸6缸都有,想玩大的?買M版V8。
(X5,2升4缸渦輪增壓柴油,3升6缸渦輪增壓柴油/汽油,一直到M系旗艦V8)
奧迪:寶馬有的我們也有
(Q7,3升6缸柴油/8缸4升柴油,渦輪增壓)
賓士:6缸起賣,愛買買不買滾,想買4缸出門左轉找豐田(此處是腦補)
(GLS: 3升6缸柴油,V8汽油兩款包括AMG)
以上是一線BBA。再看看二線豪華品牌。
路虎:各種檔次任您選擇!
(攬勝運動,2升4缸渦輪增壓柴油,3升6缸渦輪增壓柴油高低兩種功率,4.4升8缸渦輪增壓柴油,3升6缸機械增壓汽油,5升八缸機械增壓汽油高低兩種功率。混合動力版就不說了)
雷克薩斯:我們是負責任講環保的企業,性能和環保兼顧!
(RX,2升四缸渦輪增壓汽油,3.6升六缸汽油,3.6升6缸汽油混動)
...
Volvo:四缸機夠用了哈,我們所有車型都用這個
(XC90,僅有四缸渦輪增壓混動,別的沒得選。從最低配到旗艦Exellence都是四缸)
---
什麼叫豪華,什麼叫奢侈?豪華奢侈就是excess, 說白了,就是花錢花在你用不到的東西上。
在公路上我也許永遠也使不到三渦輪增壓V8發動機的全力,但我知道我可以。這就是豪華奢侈。
開一輛攬勝運動我也許永遠也沒有機會去爬泥坑爛坡,但我知道我可以。這就是豪華奢侈。
v6排放要加稅?這就對了。加稅也要開V6,這才是有錢人。要是多交點稅我就委屈自己開四缸,那還豪華奢侈個屁。
Volvo說大型SUV用混動4缸夠用了。也許確實是夠用。但「夠用」這個態度,是沒有資格在豪華品牌區間競爭的。套用那個啥段子。買寶馬X5買4缸的是因為願意買4缸。買Xc90買4缸是因為Volvo只有4缸。在同樣的SUV區間,寶馬的4缸是下限。Volvo的4缸是上限。你拚死做出來最「豪華」級別的車只夠得上人家的入門級配置。這就是差距。
首先,產品線不全。BBA在主要的車型上都投放了產品,比如ABCD級轎車,緊湊SUV,中型SUV,中大型SUV。這是目前最主流的消費車型,另外根據各家對市場的理解,在其他車型上也陸續投放了一些其他車型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賓士投了小型SUVGLA,奧迪投了跨界旅行allroad,BMW投了GT。沃爾沃產品線之短令人髮指,轎車方面,A級轎車S40因各種原因停產,只保留了一款旅行車V40,而作為豪華品牌轎車臉面的D級豪華車,卻從未染指。作為時下最暢銷的緊湊SUV車型,偏偏VV又沒有車型投放,形成了產品線短板。有不少同為二線豪華品牌廠商也這麼做,但是並沒有沃爾沃這麼嚴重的短板,後面會說明。
其次,缺乏大排量6缸發動機,你看BBA好拽,再秀小排量增壓,也沒有一個放棄6缸機的。原因就是這玩意兒對許多消費者是個臉面,你小排量增壓機再優秀,再省油,我就是喜歡6缸掛個大排量,就要平順就要大排量的面子。而且這樣的消費者並不是少數。
再次,合資的問題/歷史遺留問題,正是因為這個問題,部分導致了第一個問題,君不見國內豪華品牌都只有一個合資方,奧迪的兩個合資方搞不下去。為毛?因為豪華品牌不是普通品牌,走不了多生孩子好打架的路線,那會損失品牌價值,所以一般一個合資方加進口就足夠了。可是歷史導致了一個長安沃爾沃,偏偏他手裡還握著不少被玩死的好車型,比如S40,那都是當年福特瞎定價坑死的,導致沃爾沃產品線暫時無法形成完全的合力。
然後,平台有問題,全系橫置前驅平台,你說的再好,調校再好,在豪華車這個地界上,沒有縱置後驅車,到底關乎許多消費者的面子問題。不要跟奧迪比,奧迪那是個縱置四驅平台,迎合消費者,刪掉quattro賣前驅,如有需要奧迪隨時可以順勢打滾開放選裝秀quattro(雖然現在的quattro就是個縱置瀚德),但是沃爾沃的平台不行啊。
最後,價格問題,二線豪華,沃爾沃和雷克薩斯,一個看齊BBA,一個價格力壓BBA,固然沃爾沃有許多優點(比如環保),這需要高成本來做,但是國內相當一部分消費者並不理解這些,還在買牌子的階段。接上第一條,產品線短的不止VV,但是其他幾家,比如凱迪拉克,人家就是小城即滿,目標本來也不高,定位就是吃剩飯,而且說句不好聽的,VV是想從BBA碗里挖優質資源吃(高收入高學歷高素質低年齡的社會精英),但是凱迪拉克的客戶可有一部分確實是錢不夠還想裝個犢子的土鱉,這種定位差異導致了不同的結果,畢竟沃爾沃的定位中,是排斥凱迪拉克那一部分客戶的。
不過沃爾沃的定位也並不像BBA一樣上下同吃,沃爾沃的定位導致了它的銷量,而這個定位沒錯,畢竟他的定位群體人數是在不斷增長的,所以沃爾沃的銷量也是看漲的。因為消費者不是傻子啊你沃4缸沒問題,2.0壓榨動力也沒問題,但是你只研發一個發動機系列研發省下來的成本,製造上4缸比別人V6V8省下來的成本,在中國2.0排量比別人省下來的消費稅,和BBA比較宣傳省下來的成本,為什麼我在售價上看不到體現呢?其它成本你說規模比人家小所以沒法通過規模來攤薄,那省下來的稅呢?你至少要比人家V6便宜3%,比V8便宜16%至31%吧?為毛你還跟人家一個價格區間?心黑就要認,就醬我有那麼多錢,為毛買你一個2.0T?要是比人家價格低那還有點說頭,問題還是個價格虛高的貨色
深度試駕過幾次沃爾沃的車了,可能過幾天還會有一次機會。
個人體會,沃爾沃無論是設計還是做工和硬體配置都特別棒,但在涉及到駕駛體驗的很多細節都比同級別的BBA差了一些。
涉及到豪華品牌,大家在機械層面上的差別對於普通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差,只要動力夠強變速箱夠平順也就足夠。這些在25萬以上車型基本上都達標。
最終大家比的是人文關懷。各種舒適性,操作便利,系統邏輯。
尤其是有些高端車型,全景影像,全身雷達,各種屏幕,各種電子輔助,給人的感覺的確是豪華和被呵護的,但總差了最後一步。
很多時候沃爾沃真的有一手好牌,但都沒有打好。
有了接近於自動駕駛級別的駕駛輔助系統,但系統介入方式很粗糙。
有了反應很快的系統和不錯的屏幕,但操作邏輯很難理解。
有很棒的儀錶盤導航配合HUD,但地址搜索還要輸郵編或者入門牌號這種過時的搜索方法。
甚至全面電動可調的座椅都不容易調出一個非常舒適的姿勢出來。
中國互聯網的滲透到生活中的程度遠遠高於國外,手機就是每個人和世界的介面。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說,假如車載系統相似功能的操作邏輯和手機不同,那麼這種系統就會被手機支架打敗。
沃爾沃的車載系統無論新系統還是老系統在「行車電腦」層面做的都不錯,各種信息,各種提醒稱得上到位。但在娛樂和導航層面就很缺乏邏輯性,起碼對於我這個電子產品的深度用戶是難以適應的。
鍵盤車神們總愛特中二的認為BBA霸佔豪華品牌大部分市場份額是國人為了裝X。
大眾在25萬以下橫掃千軍是也是因為消費者盲目。
為什麼微面市場五菱獨步天下?當年的一汽佳寶沒了,昌河沒了,松花江沒了,甚至長安之星都少見了?
以上的車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綜合各因素來看,它們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在競品對比中是具有優勢的。
差距?沃爾沃的家用車只是副業啊………………
貌似國內消費者把安全這個特性理解到了沃爾沃家用車上了…… 實際上沃爾沃的精髓全都在她的卡車上啊……看看那些車禍視頻里的卡車制動是什麼水平,再看看沃爾沃的卡車制動是什麼水平,你們就知道沃爾沃宣稱的「安全」精髓在哪了…………
沃爾沃做家用車就跟薩博做家用車一樣,純屬玩票性質,沃爾沃是造重型車輛的,薩博是造飛機的!你拿人家的副業和BBA的主業比,有點過分了吧?
PS:沃爾沃卡車的制動視頻網上一搜一大堆,不信邪的可以去被震撼一下。
順便提一嘴:瑞典人干副業沒幾個干好的,看看薩博和愛立信就知道了。唯一一個乾的不錯的是宜家,她們家的肉丸太好吃了~~~
1.銷量和消費者認知有關,沒車的人都知道abb是德國車,沒車的多少人知道窩窩是瑞典車?2.況且本來沃爾沃汽車只是沃爾沃集團的一個小分支,人家做輪船卡車的大企業,順便搞一些汽車工業、安全技術之類的,怎麼和早年進入中國市場的abb相比?3.abb多年的市場佔有率擺在檯面上,(這與第一點類似)你去拿一個做精品車的廠家和他們比,基本沒可比性,產品定位也不一樣,產品數量也不對等,窩窩汽車型號少,側重點放在安全技術和環保技術,就像勞斯萊斯主打手工製作一個概念,並不是沖著做大眾喜好的車一樣,定位人群在小眾,銷量自然也沒法比。------看到有朋友提到安全帶,回來補充一點------4.沃爾沃工程師發明了三點式安全帶,沒錯就是大家見過的所有車都有的那種,終身免費,無專利費。abb呢?(手動滑稽)沃爾沃是在用心在做車。玩笑話,救人性命最多的應該是沃爾沃汽車工程師,而不是外科醫生,但是也具備一定的真實性。-------------------一個體驗過窩窩汽車技術的汽車產品工程師的拙見
沃爾沃其實更像是高端的家用車,內飾設計簡約質樸,色調比較溫馨,而且新車內飾也沒有味道(沃爾沃著名的鼻子小組立功),濃重的家居氣息。。。和BBA那種豪華感,行政感,甚至科技感的風格完全不一樣。而且沃爾沃的產品線也沒有D級車。。。沃爾沃的最大特點還是安全,雖然說現在隨著各個車企對安全的重視,這一優勢不像幾十年前那樣有絕對優勢,但是沃爾沃整個產品線一直是各個級別安全性能的第一梯隊。。。另外每次encap,iihs這些機構新增測試項目,總有很多原來成績不錯的車跪在新項目上(2012年IIHS引入了 small overlap front這一測試項目,前幾年同樣獲得TSP稱號的B級豪華車裡唯有09款的窩窩S60仍然以最高的good評價通過,而C class,3系,A4和雷克薩斯IS在這一項上全部是最差的poor評價,並且一直到今年的最新測試也沒有改善),但是 沃爾沃表現卻一向穩健,可見沃爾沃安全的標籤不光是情懷。。。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對於大部分豪華車的潛在消費者來說還不如情懷實在
沃爾沃的安全確實要高一些。記得有一個說法,滿分100分,可能沃爾沃的安全是98分,BBA的安全是94~96分。這個差距絕對不是達到逆天的那種。但是沃爾沃給你品質,如前面回答所說的一樣,可能內飾滿分100分沃爾沃是80分,BBA的內飾還是94~96分。額,這就差得多了!
1.橫置前驅
寶馬和賓士除了緊湊型車其它全縱置發動機後驅,奧迪a3之前也是橫置發動機前驅,從a4開始使用縱置發動機前驅(四驅)。而沃爾沃絕大部分車型都是橫置發動機+前驅布局,這樣布局的車型有:雅閣,君越,君威,朗逸,帕薩特等等。沒錯,滿大街b級車,a級車都用橫置前驅。
前驅後驅大馬路上也開不出什麼區別來,最主要的是和朋友對比,你後驅,我前驅,豪車重要因素b格立即下降一半。2.瀚德四驅
奧迪把瀚德四驅搭載在緊湊車型上(a3及以下),從a4開始使用大名鼎鼎的基於拖森差速器的quattro,賓士的四驅有好幾個差速器,寶馬是以後驅為基礎的電子四驅系統,然而對寶馬來說四驅並不重要。除了新xc90,沃爾沃全系使用以前驅為主導的瀚德四驅。使用瀚德四驅的車型有君威,途觀,a3等,沃爾沃比他們中的某些型號多了後橋差速鎖,可以制動後輪的其中一個,把扭力分配到另外一個車輪。這款四驅系統號稱全時四驅,平時行駛的時候前輪分配90%動力,後輪10%(每個後輪子5%),四驅工作的時候前後輪理論上可以達到50:50扭力分配。這是一套廉價四驅系統。在很多人心中瀚德四驅和前驅沒什麼差別→_→新xc90的四驅系統是發動機控制前輪,電動機控制後輪。3.沒有大排量發動機
沃爾沃在中國發布的最大排量的是一款6缸3.0t渦輪增壓305馬力的發動機,尾標是t6,貌似停產了,取代它的是4缸機械渦輪雙增壓的新t6,搭載在新xc90。這就是讓人不爽的地方了,中大型suv都出了,連六缸八缸都沒有,還賣80w+,這...4.小問題多,4s店工作粗心。
我開的是xc60 3.0t,親身體驗。剛買回來,漏機油,送4s店檢查後發現是缸蓋鬆了,換了個缸蓋。開了三年,車發不動了,叫來移動維修。修車師傅說電瓶沒電,按著車上的正負極標識接上電瓶充電,最後他的充電器(我也不知道那叫什麼)燒了...仔細一檢查,原來4s店在上次維修時把電瓶裝反...還有就是什麼保養貴,強行溢價。
油電混合下就賣一百多萬的新xc90,這個車型被罵的可慘了。第一次在知乎上寫點,說說我家的小V。
我是一名2015款V60智雅車主,目前車車開了1W公里,長途自駕和城市日常使用公里數個半,關於這款車以及對沃爾沃這個品牌有一些感受,分享給關注30—40價位的准車主朋友們。
我這款車整車進口,產於沃爾沃瑞典哥德堡工廠,2014年9月下線,指導價36W多,屬於V60車型中的中高配,購車時優惠了4W多,送兩次A保,瑞典原廠發動機下護板(鋁合金材質,據說價值4000+),其他還有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禮物。
一、先說說這個車的缺點
(1)燒機油!沒錯,沃爾沃目前使用在V40、S60、S60L(2016款)、V60、XC60低配、全新XC90(90這款是機械和渦輪雙增壓)全面使用了Drive-E 4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輪上馬力245,最大輪上扭矩350Nm(1500轉就可達到最大扭矩),請注意上述數據是輪上數據。但是就是這麼一款看似完美的發動機,每1500km消耗機油約0.2升(該數據使用4S店設備實測)。(2)懸掛硬
如果座習慣了日系、奧迪、賓士等朋友,對減震有較高期待的朋友,至少Volvo的60系列不適合你。(3)後排空間小
由於這款車是進口非加長版,後排空間低於豪華品牌B級車的平均水平,國產的S60L後排表現能夠達到平均水平。(4)售後服務差,維修保養價格貴
保養價格一家店一個價,配件價格貴(一個倒車鏡總成近8000塊 ),有些廠家給出的軟體升級不能及時通知客戶。(5)最後吐槽一下逆天的電子手剎位置,瑞典人的設計思路與眾不同哎。
(6)差點忘了,沒有備胎和胎壓監測
這個很坑的,不過可以自己準備(7)轉彎半徑
這個很坑,市內挑個頭必須打兩把(二)優點,從內向外說吧
(1)座椅舒服今年開了兩次一天1000km的自駕游,沒覺得腰痛,我33歲....(2)內飾
怎麼說呢,內飾好壞是個人主觀感受,仁者見仁。今年年前我幫親戚洗車,X3,一坐進駕駛座我.....怎麼形容呢,感覺寶馬的內飾真的很差,據說新一代X5、X6還不錯,我還是很喜歡小V的內飾的。(3)數字儀錶盤
這個真是太喜歡了,所以單獨分成一項,放張圖片吧(4)車內味道
新車開一個月基本就只有淡淡的皮革味了,這個BBA絕對比不了(5)安全
主動安全我不想說了,上面有自動剎車的圖片,基本上出個幾次就回本了 。被動安全我只說一點,A、B柱的高強度硼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北美的25%側面碰撞結果,看看BBA的B級車的水準,再看看60系列的volov。(6)配置、性價比
我不知道說沃沃配置低的朋友有沒有認真看看BBA同價位的配置表,我的小V標配導航、定速巡航、換擋撥片、自動剎車、隨動轉向氙氣大燈、前排座椅加熱、座椅記憶、硬碟、Volvo on call,如果再加兩萬塊可以獲得自適應巡航、併線輔助、行人監測、車道保持,這個要等3個月以上,至今遺憾....,整個下來只要不到35W,看看BBA優惠後到35W的車是什麼配置吧....,要達到小V的水準要奔45W去了.....別忘了小V是原裝進口車,稅收比國產合資的BBA要高,而且它還是款旅行車,看看BBA的旅行車是什麼價錢吧....下面說說動力總成,駕駛感受,懸掛材質
(1)發動機數據上面報過了,我只想再強調一下它是輪上數據 ,愛信8AT液力變矩變速箱,相比於坑爹的雙離合,可靠性高是毋庸置疑的。發動機採用橫置前驅形式,得益於8AT變速箱的綿密齒比,換擋絲滑柔順,急加速響應迅速,達到了業界標杆N20B20+ZF8的水準,我家親戚有輛X3的20i ,奧對了還有油耗,我平時開車車速適中,偶爾大腳油門,市區10左右,高速最多8(2)駕駛感受
下賽道肯定比不過328和ATS,但是又有多少人回去下哪怕是一次賽道呢,市內和高速路相比於BBA絕對不差。235R17的大腳和偏運動的懸架有效的保證了抓地和支撐,加上強大的動力總成,高速公路開起來穩,超車毫不費力,一天開1000km我感覺還好。(3)最後放幾張懸掛照片
我其實想說沃爾沃是在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下足了功夫的,而且還不宣傳,瑞典人有些"奇葩」的看看這粗壯的鑄鋁下擺臂,BBA同級中有哪個車能達到其水準?寶馬、賓士現在都在用鋼片了!寫了一上午,持不同意見的朋友輕噴
剛才有朋友質疑輪上功率的問題,也可能我的理解也不完全正確哈,證據如下圖,大家再討論一家豪華酒店,招牌菜就是宣傳自己絕對不用地溝油,經營了幾年也就那樣……還有一群天天吃地溝油的食客宣傳他的菜吃了刀槍不入、長生不老。
沃爾沃對安全和環保的偏執如果能分些精力放在營銷,或許情況就不是這樣。
但那樣或許也不再是真正的沃爾沃。或許我們再也買不到這麼便宜、而且還不錯的車。利益相關:S60L車主不說過去的事情,就說這最近的10來年,Volvo就一個字「怪」。這裡沒有貶義,只是Volvo實在是劍走偏鋒成癮。新的XC90全系4缸機器就不說了,也不知道怎麼想的,銷量估計要跪。Volvo和好兄弟Saab一個主打安全一個主打「飛行」,貼地飛行的Saab已經把自己玩死了。大約是08年的時候,s40在中國如日中天,大街小巷都能見到,當時也去展廳看過這款車,坐進去的時候就震驚了。這內飾簡陋的一必啊,再看看配置,安全配置到不少,能看得見的高大上配置沒幾個。可以說除了安全,Volvo並沒有什麼亮點,動力不突出,配置算是樸素,價格也並不低。還有後來的s80,那bling bling 的中控實在是不好說啥了。Volvo和BBA的差距後來也越發明顯,BBA的研發實力,和產品覆蓋都不是Volvo 能比的,銷售和網點就更不能同日而語。不過Volvo 的安全卻是金字招牌,當年xc 60的City safety 效果比大多數的BBA要好得多,一個桶一塊木板太長往往也沒啥大作用。BBA 更符合大家的胃口,外觀要運動要霸氣就給你霸氣運動,要大車身就給你大車身,要動力強就給你v10 und v12。內飾各種豪華,頂級頭層小牛皮,超大屏幕。各種多連桿懸掛主動懸掛,亮閃閃的氙氣大燈,超廣的車型覆蓋,車長從2米到6米,排量從1.1到7.0。volvo確實沒得比。…………………………………………更新:定位高端的車多了去了,沒一個銷量哪怕接近奧迪,奧迪在中國確實是霸主式的存在(雖然有些車型挺差勁)畢竟在中國幾十年的耕耘了,深知大家喜好,總是能最先跟進市場變化,加長,換小排量引擎拉低售價。寶馬慢了1年,賓士就不知道慢了多少年(近2年總算反映過來了)。看了今天Volvo v40 2016新款發布會。。。逗我玩呢!這殼子用幾年了吧,加了幾個顏色…嗯…顏色和一些配置。22~29w的價格區間,BBA 都笑了。……………………………………………我割:關於4缸的問題吧,那啥不是氣缸的錯,畢竟新R8都要上Porsche 2.5T的5缸新機器了,但是~~~還是有v10提供的。深夜一更………晚上又看了一眼車型圖還有Hybrid plus........好吧,我錯了,新xc90棒棒的,一定大賣!(中國市場不好說,不過市場上的全尺寸suv太少,超過ml應該差不多)不過我怎麼能白費功夫呢,哼哼~~~老xc90出來鞭屍了ADAC 牌照妖鏡,在行人保護上和後背顯示器固定卡扣上差評!油耗大配件貴就不說了BBA 沒一個好人。結束~
汽車是消費品。一個品牌消費品的強勢(銷量)不僅僅與技術或者產品質量有關。還與所在國的文化輸出有關聯。
美國,德國,日本是現在最強的汽車工業國。事實上,60年以前只有美國的汽車隨著二戰,美式文化的輸出佔領了世界上大量的市場。德國和日本是60年以後隨著實力的增強和文化的輸出,他們的汽車才一步步佔領海外的市場。80年以前,沃爾沃和BBA的差距遠沒有現在這麼大。市場上是百花齊放的,老牌發達國家都有很多汽車品牌,美國的奧玆莫比爾,別克,龐蒂亞克這種老三樣品牌都正當時。———————————————————————————了解了上面的汽車業的粗略發展過程,再來回頭看沃爾沃的發展就不難理解了。沃爾沃是個工業大集團,就跟賓士的母公司戴姆勒一樣,轎車只是旗下的一小部分。沃爾沃的轎車在早期汽車市場大發展時期也去美國市場拼搏過。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在再擴張過程中受到了來自德國,日本等文化崛起的汽車品牌的狙擊,這時候瑞典作為一個北歐小國的劣勢就體現出來了,技術不比德國,日本差,甚至更好,但是德國,日本人口更多,有著更強勢的海外輸出,汽車自然賣的更好。賣的好,就有錢去投入,產品線就更廣。在此期間,工業領域的馬太效應卻逐步體現:工業生產效率低,科技投入還不算大的時候10萬輛車的銷量就能養活一個大眾化的汽車品牌。到後來50萬,100萬。。。這個數字到90年代中期的時候已經漲到了200萬。低於這個銷量的大眾化汽車品牌都被收購整合了,這其中最典型的是歐寶。相應的,利潤率略高的豪華品牌,能養活一個品牌的銷量也水漲船高,90年代中期差不多是30萬輛。這時候,沃爾沃集團就發現,儘管自己有技術,有產品質量,但銷量達不到規模要求,就賺不到錢啊!我做消費品就不划算了,以我的技術實力,完全可以去佔領工業高附加值的產業。不拼人口和文化輸出,就看工業硬實力。我就能賺到大把的錢。所以90年代後期,沃爾沃集團把沃爾沃的轎車部門賣給了福特。卡車部門留下來了,於是你們就看到了,沃爾沃的卡車吊打賓士的卡車,就是賣的比你貴,人家還說我的卡車好。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看了上面的闡述,結論就很簡單了,文化輸出不夠強勢,銷量不達標,賺的錢少,產品投入也少,於是慣性循環,(不叫惡性循環,只能說能活下去),福特做了10幾年,也覺得不賺錢,最後品牌被賣給了吉利了。賺錢的話,能輪得到你吉利?【窩窩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形成各個級別車系的特色】
一個高端品牌,最大的特點應該是「沒有廉價款/經濟款」————每個級別(汽車界的「尺寸」的術語)都有它自己的特點,甚至價格高於它的牌子都無法替代。
—————或者說白了就是即便一個消費者ta經濟實力再強,也很有可能去買這個品牌的任何一個車系,而不是為了省錢。(當然基本上都是每個車系的較高款吧)
我們來看一下豪華車的營銷王者—寶馬是怎麼做的:
復古:微型,都市版:mini。
招牌菜(品牌之魂):運動車,性能車,駕駛者之車,3系。
家用終極選擇,個人駕駛靈活性和後排搭載的最佳平衡,5系。(隨著城市密度增大,我感覺5系也已太大)
乘坐者之車:7系。
乘坐者s之車:7系加長版。
高危乘坐者之車:7系防彈車。
跑車:z系。
廣義大兩廂,小suv,都市版:x1。
中型SUV,後驅版:x3。(據某資料顯示,中型SUV死亡率是SUV中最低的)中大型SUV:X5。實驗車,概念車,運動款:X6。我們可以看到各款車都有自己的個性,即便是能買得起7系防彈車的土豪也難掩mini的誘惑,這才是一個高端品牌的魅力
相比之下,這點窩窩弱爆了。
當然了,窩窩的安全性真的值得嘉獎,如果我買車,同價位,我也會優先選擇窩窩。(真心覺得速度操控外觀和牌子沒啥用)
可惜現在地鐵普及道路擁堵…買車的慾望越來越低了。推薦閱讀:
※當拜仁慕尼黑球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現在大眾/奧迪橫置7速雙離合也有濕式的了,請問如何判斷一台車用的是乾式還是濕式?
※如何把大學宿舍裝修成奧迪(Audi)風格?
※如何評價「奧迪 A8 將成首款自動駕駛量產車型」?
※奧迪A5和S5的區別?
TAG:汽車 | 沃爾沃Volvo | 奧迪AUDI | 賓士Mercedes-Benz | 汽車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