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如何解釋人在受到重大刺激後出現精神疾病的情況?
我個人覺得神經病是大腦硬體有問題(腦部細胞損傷),精神病是不是軟體發生問題(腦部細胞結構異常變化)。
網上說大部分精神病是基因導致的,但是正常人受大的刺激後也會發瘋。我理解人類學習新的認知是產生了神經細胞新的突觸結構。我個人覺得是不是極大的刺激導致的認知系統相關的神經細胞的突觸突然發生重大的不可逆轉的病理性變化。
有這方面專業的學生或從業來指教下呢,謝謝啦。
硬體確實有問題,現在精神疾病一般都是同時有神經科學和心理學解釋的,另外部分精神疾病有時可以用電擊治療的原因就是電擊可以引起大腦內的部分結構變化。
主流精神疾病的生物學因素:
以創傷性應激障礙為例
以精神分裂症為例「神經病」通常是指神經內科的疾病。
不過大腦的部分也有確實有「硬體」和「軟體的區分」。
硬體部分我們說神經系統異常。其實是比如:自閉症、閱讀障礙、共感等等的「大腦硬體」和「常人」不同。嚴格意義上不是「病」,大多是天生和普通人不同。
精神病是的發作起因很多,從生物角度上大多是大腦中的化學物質發生變化,比如神經遞質缺失等等。所以要依靠藥物+心理治療。
遭受重大的腦外傷,會使得硬體發生問題,會影響認知功能等等(有很多聽起來很有趣的例子,比如paste,只能唱歌不能說話、無法想像等等,有空的時候我再來寫例子)。也可能出現性格變化(比如本來每次遭受刺激的時候,大腦對應的反應區域功能出現異常)
遭受重大的精神刺激,大腦的化學物質會發生變化。這大概就是你說的「精神疾病」了。
不過人的大腦是如此之複雜,人類對它的認識還九牛一毛。1. 我一直很想知道,一個有神經官能症(焦慮症,強迫症,慢性抑鬱症)的人,會不會對Ta的大腦造成損傷(也就是硬體),以前資料上看到過「憂慮可以引起壓力反應,使得交感神經系統釋放壓力荷爾蒙,比如皮質醇和可體松,皮質醇來提升血液內血糖和甘油三酯的濃度,以做好準備應對問題(Goldberg, 2015)。但是慢性的皮質醇的釋放會造成健康問題,例如頭疼、高血壓、或者性慾減退。而可體松會激髮油脂分泌與發炎反應,形成有利於「初油酸桿菌」的生長環境,進而誘髮長出大顆,摸起來硬又會疼痛的壓力痘。
另外,慢性壓力反應還會造成大腦的損傷,使得海馬區和額前區發生結構改變或者功能衰退,而這些區域和記憶、情緒與認知息息相關,它們的損傷提升了罹患其他精神障礙,如抑鬱症和失智症(dementia)的可能性(Connelly, 2016)。「這個很有趣,海馬區和額前區發生改變引起抑鬱症,抑鬱症引起的生理因素,至於引起抑鬱症後會不會繼續對這些區域造成損害,我想應該也是一惡性循環。
2. 你可以看一本通俗性的讀物《電影療傷心理學》,它會講到人在遭遇某些精神疾病時,人的大腦發生了何種變化,是通過一個個電影例子的形式講的。裡面提到: 人在極度受傷害時,大腦會分泌出一種腦內啡的「麻藥」(內啡肽),以減少對現實的劇烈反應。但問題在於,「如果腦內啡過量分泌會出現怎樣的後果呢?那樣的話,人會進入錯覺之中,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能認知現實世界」。
買本人衛出版的八版《精神病學》和《神經病學》
精神病是包括你所說的軟體和硬體問題,不單純是軟體問題的咯都讓大神答了,我也就不插嘴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早上剛醒的自己在鏡子里會顯得很醜?
※在目前心理學的應用領域中,出現了哪些「非傳統領域」?
※人們可以從死後的大腦切片中提取生前的信息嗎,此類研究有哪些應用價值?
※神經科學領域有哪些你認為的「神級」人物?
※哪些領域裡有天賦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