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客家話、閩南話、閩東話在維基百科頁面上都使用拉丁化方案?

有什麼歷史原因或者技術原因么?為什麼客家話、閩南話、閩東話的都使用拉丁字母,而粵語、吳語、贛語的都使用漢字?

Wikipedia Mìng-d??ng-ng??(閩東話)

Wikipedia Ban-lam-gú(閩南話)

Wikipedia Hak-ka-ng?(客家語)


客家語維基也有漢字版的:頭頁

至於注音版本,本人不是太清楚誰最先設立的。但是據我了解,印尼有非常多的客家人,他們因為政府的反華政策,導致中文能力較差,很多時候只能用拉丁文字來拼寫母語客家語。也許注音版本是印尼客家人開始弄起來的。

至於其他地方的客家人,中文能力都沒有問題,懂得這些拼音的非常少,所以應該不會是他們做的頁面。

同理,在FORVO上也有客家語漢字版的界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聽聽客家語的詞彙:http://hak.forvo.com/languages/hak/


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方言缺乏文學應用歷史,而是中國近代的文字拉丁化運動。

近代以前,中國的文學語言一直是文言文,這套從先秦出現的語文,一直作為書面語沿用到清末。

然而,人們的口語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滿足口語文學創作,非文言文系統的白話文學應運而生,從宋代的話本開始,到元代的戲曲、明清白話小說發展出一套白話文學體系。這套文學體系傳到現在,最終成為現代漢語文學體系。

後來連皇帝的日常公文也出現大量白話,比如雍正的經典批閱「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完全是白話文,由此可見文言文使用面積縮小。

說到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方言缺少文學應用了,在中國文學歷史上,文言文是古語,自然與方言無關,白話文學以官話方言為基礎,其他方言沒有文學地位,自然就缺少文學創作。

方言有很多辭彙沒有對應的漢字寫法,就是因為長時間缺乏文本創作造成,造成方言和漢字的聯繫弱化,既然無字可用就乾脆造新字(粵語),或者用拉丁字母代替漢字(閩南話)。

近代中國的文字拉丁化運動,本來就是要把文字改成全用字母書寫,但這招在白話文學上行不通。就說「知乎」這兩個字,如果不用漢字寫就無法看懂,白話文學中有大量這樣辭彙,所以漢字拉丁化運動最終失敗了。

方言的情況則不同,前面說過方言缺乏文學傳統,所以沒有上面的難題,儘管全部拉丁化都沒事。


謝邀。

我僅就閩南語來作覆 ---

因為在僅不到十年之前,才有政府出面,台灣的教育部出面,邀集相關學者,運用公共資源,

為閩南語這支漢語,在漢字文書上面,作出一套漢字用字規範。

那是比有政府出面,為以北京話當底的那套白話語言,所制定的漢字用字規範,

同時又以國家之力就這套白話語文單一全力推行推廣,造成有人誤以為盤古開天時就存在,

晚了約八、九十年,四、五代人的時間。

然而,閩南語在十九世紀中,就有以拉丁字母專門為其音韻系統所設計規範化的

一套拉丁拼音,稱「白話字/Pe?h-ōe-jī/POJ」,用以「我手寫我口」,

在書面上寫閩南語,而且持續使用超過一個半世紀至今。


主要是東南亞僑民在保育,你不能奢望外國國民用漢語吧,外國政府也不能同意啊,本來沒事就要把你圈起來監視,時常拿鉛筆通你下體,公開用漢語不是作大死么~

日後這套記音系統會為漢語的研究和傳承提供有力的反哺的,放心放心~

中國是一個文化概念,漢字在,中國就不會亡。中國人的魂魄不是寄存在肉體上的,是寄存在唐詩宋詞諸子百家古文觀止帝王將相屌絲逆襲故事會上的。


因為這些詞條的編輯被一些走越南化道路的人滲透了唄


推薦閱讀:

中國哪些省的人對本省省會的認同感不強?原因是什麼?
上海話的否定副詞應該寫成「弗」還是「勿」?
周恩來說的話是什麼口音?
聽不懂女朋友家鄉的方言怎麼辦?
廣東話為什麼這麼難學?

TAG:語言 | 方言 | 語言文化 | 漢語 | 漢語方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