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痛苦的事情會使人忘記一些回憶?
我曾經經歷過一些事情,過程中快樂過,感動過,激動過,成長過。但是事情卻以我接受不了的方式結尾,令我很痛苦。現在這件事過去了,回憶起來這件事,好像更多的是那種苦楚,曾經的歡樂好像很朦朧,想不起來。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這種感覺,痛苦會驅使人忘記一些東西。
首先感謝 劉柯 邀請答問,應答如下:
看到這段話,引起我很多的猜想,你經歷的事情是什麼呢?聽起來似乎是戀愛、婚姻,但是放在考研、炒股票、藝術品收藏上似乎也說得通。都是在一段人生經歷里,當你投入其中時,體驗到了情緒感受的高漲、低落,也體會到渴望和失落。而最關鍵的是整個過程不在你的掌握之中,它的轉變不由你掌控,結果讓你很不舒服,難以接受。以至於過後很久,也難以釋懷。
當你說「曾經的歡樂好像很朦朧,想不起來」時, 至少寫這句話的一瞬間,你在理智、認知層面,知道快樂存在過,是一種切實的「有」的狀態。而「想不起來」是個微妙的詞,你試圖通過「想」來喚回美好的感覺。可是,為什麼你會渴望喚回已經失去的某種感覺呢?是什麼動機讓你渴望去追憶這些呢?是心理有所留戀、還是當下太無聊了找些回憶來解悶、還是在痛苦的追憶時,至少心理有個人、有件事,能讓自己顯得不那麼孤獨?
我覺得「歡樂」,是當下的一種感覺,當你體驗到快樂時,更容易想到一些歡樂的事情。無論是已發生的記憶、還是不確定的未來,在快樂的感受中都有更多歡樂的色彩。歡樂,不是發生在過去,而且當下的選擇、當下的體驗。
對於你,我想一方面是過去的事真的太痛苦了,以至於內心不斷閃回、被過去的強大情緒所吞沒,難以擺脫某些聯想,所以自己當下快樂不起來。另一方面,是當下的感覺太不舒服了,試圖尋求一個痛苦的理由、希望可以「明白」痛苦的來源,似乎找到了它的由來就掌控了當下痛苦的感覺,而不被這感覺吞沒。所以選擇了過去的某個不愉快的記憶,來證明自己的確有理由不快樂。畢竟,可以理解的痛苦,比起未知緣由的痛苦,似乎更可以去承受一些。好比,知道自己得了嚴重的腫瘤,雖然難過,總比得了罕見而未知的、古怪的病,要好受些。
這麼說來,也許相比過去的失戀、離婚、失業、賠錢等具體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當下你有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在此刻影響著你。而你難以接納這種感覺、試圖排斥這種感覺。所以,當你寫下這簡短的一段文字時,既飽含了沮喪、失落的語調,想攤開去談一些讓別人理解你,又半遮半掩,沒能說透是什麼在影響著你,這也許是你內心的遲疑、羞恥、不確定別人會怎麼理解的聯想,在影響著你。
我看到你最後似乎還在求證、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這種感覺」,我想先不用去調查其他朋友是否有這種感覺,你內心首先有這種體驗:痛苦會對自己產生一些影響,使得記憶的色彩發生了變化,不那麼清晰、自然、流暢,而是變得灰濛濛的、充滿了壓抑的色彩。但是你內心對此的這種感覺,也不那麼確定、甚至是排斥的,希望自己的感覺是和大家類似的、可以被大家接受的。這反倒提示了,你很害怕和別人的不一致,對自己的獨特感覺、個體化的感覺有些害怕。我想,面對痛苦,猶如面對一罐辣椒醬,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體質、口味、地區等都會帶來差別。而對於自己,只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口味來選擇,既能嘗到味道、又不至於口瘡橫生、胃裡燒火,就是適度的。
說到底,痛苦和歡樂,是屬於你內心的兩種感覺,外人說的再多、理解地再深刻,也無法取代你的體驗。我的建議是,當你能像渴望歡樂一樣,接納自己當下的痛苦時,也許痛苦的感覺反倒可以慢慢清晰起來,告訴你一些之前你迴避的「真相」。你越是迴避、排斥自己當下處於痛苦,反倒越容易陷於更深的痛苦。
當事情「以我接受不了的方式結尾,令我很痛苦」時,
一方面,痛苦成了「我」對於這件事最後的印象,當回憶時,近因效應(recency effect)發揮作用,我們對其中的「痛苦」印象深刻,而對於其中的「感動、激動、成長「等,特別是「快樂」這種與「痛苦」想對立的情緒,都被回憶時「苦楚」所覆蓋,因而顯得「朦朧」。
另一方面,由於事情以「我」接受不了的方式結尾,我們容易感到該事件是「未完成任務」,蔡加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開始發揮作用,我們在心理上容易對其念念不忘,時常回顧,所以事件「被中斷」時的情緒:「痛苦」——被大大放大,導致了同樣的結果——其他情感都被淡忘或壓抑,與這些情感相勾連的事件細節也模糊起來。
一己之見,希望有幫助O(∩_∩)O~謝邀。前面都很全面了,尤其是理論功底紮實……
說點在諮詢中的個人感受吧:
「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不是我們遵循了感覺,而是我們過多地屈從於理性「(甚至屈從到為自己的逃避行為合理化) ……哪知思維的後面還有思維,結果深陷其中難以自拔;不知不覺進入到了「用自己的思維觀察思維中的不協調」的「悖論情景" ——把有限而又寶貴的精力用在在過度的關注理性上(請注意是過度;雖然社會是建立在理性的規則下的,並非理性一定比感性好,而是理性的思維與行動比較有效,容易交流,也容易遵循,便於人類的交流與交往),讓我們沒有機會、疏忽甚至排斥對自己感覺和情緒的照顧和處理,我們進入了越思考越痛苦的「循環怪圈」。 嫌感性「過於飄忽、靠不住」,就想當然覺得能找到辦法切斷自己感覺的通道——毅然決然「投靠」理性,卻發現理性並非萬能,反而陷入越思考越痛苦的「循環怪圈」——於是,又開始「轉投」感性…——搖擺不定,形成了一個「更大的循環怪圈」……【其實,真實生活可能不是「感性」「理性」這兩個點的選擇,而是這兩點之間大片區域的聯結,尤其需要自己寶貴有限精力去做的事是打通與自己身體連結的通道】謝邀!
快樂與痛苦,以及愛與恨之間,往往是相互拮抗的。當我們愛一個人時,會忘掉之前對ta的恨;同樣,當我們恨一個人時,也會忘掉之前的愛。在快樂時會忘卻痛苦,所謂的「好了傷痕忘了痛」,在痛苦時也難以回憶起之前的快樂時光,人類可謂是最健忘的動物,但這也是一種必要的心理防禦機制。
精神分析學家克萊因提出了偏執-分裂心位一說,指的是人會利用一種分裂的防禦機制,把針對同一個人的愛與恨兩種對立的情感分裂開來,愛一個人時覺得ta什麼都是好的,恨一個人時ta什麼都是壞的。將愛與恨遠遠的分開,我們進入了一種純粹的狀態,要麼全愛,要麼全恨,顯得酣暢淋漓。這是心理功能較弱的嬰兒習得的自我保護方式,正常人在一定的條件下,或者在某些人格障礙者那裡,好壞分裂的方式仍然存留著。
再扯遠一點說,這種純粹的愛與恨的狀態,存留於一個人潛意識的深處。每個人內心都存留著一個願望:有那麼一天,我可以過上我想過的生活。在精神分析看來,我們都渴望重新回到曾經有過的強烈的滿足的經驗中去,那便是嬰兒期吸吮母親乳房時的安全與滿足,或者是嬰兒在母親子宮時的安寧與幸福,這是一種全好的狀態,一個全好的自己。但我們最終失去了這種滿足,於是我們渴望再一次得到它,這成為了人們奮鬥的動力與方向。同樣,我們也曾經徹底的憎恨與排斥某個對象,因此當我們憤怒時,我們只想遠遠地離開它或者徹底地消滅它,那些對恨缺乏整合能力的人往往會在憤怒時做出極端的舉動,我們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新聞。
愛與恨存在著相互轉化的關係。在分裂狀態下,愛與恨之間是彼此不受干擾的,有時愛,有時恨,愛的時候徹底忘卻了恨,恨的時候徹底忘卻了愛,兩者分得乾乾 凈凈。在恨的狀態下,當那些恨被徹底表達之後,突然間,愛又產生了,完全地取代了恨,這是習慣於運用分裂這種防禦方式的人們常見的表現。同樣,愛的受挫也會導致恨的產生,甚至蓋過了愛,此時,對愛的回憶已經淡忘了,除非這些恨得到了理解與表達。
所以,當一個痛苦的女子抱怨起她的那個令人憎恨的丈夫時,我們最好不要回答說:「多想想他的好吧,他曾經對你那麼好,比如......」 這樣的話語,雖然是客觀理性的,但往往會讓對方不爽,因為恨的表達被阻斷了,而只有當恨被比較徹底的表達和理解之後,才能重新恢復愛的記憶。所以比較合適的回答是:「是的,我能感覺到你的憤怒和委屈,因為......」 。在這種共情性的理解之後,逐漸地她可能會說:「我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他還是愛我的,比如前兩天......」。題主之所以難以回憶起以前的一些快樂往事,是因為那些痛苦以及伴隨的憤怒等複雜情緒未有機會得到表達與理解,這些痛苦的情感阻礙著美好記憶的喚醒。一旦痛苦得到表達與理解,那麼美好的回憶便能自然地復甦,這也是心理諮詢為什麼更多的關注那些負面的記憶與情感的原因之一。
隨著心理的發展,會逐漸進入抑鬱心位,此時,愛與恨發生了衝突,要麼是愛蓋過了恨,這是健康的狀態;要麼是恨蓋過了愛,這是不健康的狀態。以愛來整合恨是心理健康發展的方向。在健康的關係里,當恨產生時,一個人能夠以建設性的表達與溝通來宣洩恨(這是恨被愛整合後的結果),而這些恨往往能得到對方的理解與接納,於是愛的感覺又回憶起來了。
以愛來整合恨的一個代價是人們不那麼純粹了,人們感受到關係里的差異與衝突,以及諸多的遺憾。這是一種現實主義的愛,有別於追求全好的理想主義愛(存留在每個人的潛意識深處),而後者由於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滿足,往往成為藝術創作與藝術欣賞的源泉。
在親密關係里,兩人的關係一直會在愛恨兩極中擺盪。一般來說,健康的關係里,愛佔據了主導,偶爾會有恨的產生,當恨產生時,也能想起之前愛的感覺,在建設性地表達或理解恨的過程中恨被慢慢地消融;而在不健康的關係里,往往恨居多,愛較少,當恨產生時,完全忘記了之前的愛,而只有在恨被徹底宣洩之後,愛的記憶才有可能恢復。隨著愛的能力越來越強,恨的成分越來越被中和與理解,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才會越來越健康。我看了前面兩位的回答,韓三奇的回答比較專業,大體講明白了無意識運動防禦機制防禦痛苦的情況。不過可能沒有看明白劉柯的問題,她的問題並非是全都忘記了,尤其是忘記了痛苦。恰恰是她發現自己能回憶起來的都是苦楚,而快樂則模糊了,這時候再用精神分析的壓抑觀點來解釋就驢唇不對馬嘴了。而劉柯的狀況屬於典型的蔡格尼克效應,即對未完成事項的記憶力要比對已完成和終止的事件強兩倍。完形學派經常將很多創傷和痛苦比喻為未完成,舉個例子一對伴侶發生激烈的爭吵,如果最終雙方承認各自的錯誤並加強了彼此的理解,那麼這段爭吵將很快被遺忘。相反如果雙方無法達成相互的理解並對關係造成消耗和損傷,那麼這段創傷就會活躍在記憶中。這也解釋了為何劉柯不是把所有相關的事情都忘記,而是淡忘了其中的快樂和成長,格外記得最後痛苦的結果。受精神分析或者說受弗洛伊德的影響,很多諮詢師默認只要忘記了就是有問題的,都是壓抑的結果。其實不然,忘記在一些時候是很正常的反應,尤其是那些非創傷性的事件,很快就會被遺忘。即使是創傷性的事件,來訪者在依靠自身或者尋求外界幫助的情況下,順利通過了創傷沒有PTSD的話,多年之後也會對事件以及痛苦的體驗慢慢淡忘,而不會一直保持歷歷在目。這種淡忘和弗洛伊德觀察到的壓抑的遺忘是不同的,所以臨床工作者要學會區分,而不是以偏概全,一聽來訪者說忘記了都自動默認為來訪者的無意識在防禦痛苦。彷彿所有人的遺忘都代表了一個個未被解決好的情結和創傷。
以精神分析的觀點看,痛苦並沒有真正讓你忘記一些回憶,只是暫時壓抑到潛意識中了,因為在意識中,你無法平衡由此帶來的巨大心理衝突,那麼,壓抑就是一種最常見的心理機制,讓你「想」不起來。
這就象陷入神經症困擾的人,他們通常都有一個特點:在初期進行深層病因分析時,那些致病因素往往跟他們的性經歷相關,而他們道德感又畸強,所以,當被諮詢師問到以前的跟性有關的經歷時,他們通常會說」不記得了「」忘記了「」想不起來了「」記不太清楚了「」我不知道「等語句,實際上,經過幾次諮詢之後,他們會慢慢想起那些被他們」忘記「的事情。
這說明,他們並沒有忘記,而是把它們壓抑到潛意識中,不去想它們,因為想到它們太痛苦,自己的心理能力還沒有解決它們造成的內心衝突,只好暫時擱置到潛意識中。一旦將來被觸動,不得不面對時,再尋求解決機會。當然,也可能一生都不會被觸動。
再說說你的情況,表面上看,快樂的事情怎麼可能回憶不起來呢,沒人不喜歡快樂的事情,不可能把它們弄到潛意識中,可是,你想想,如果回憶起快樂的事情是一種什麼感覺,跟其中的痛苦相比,會讓你更難受,換言之,有了快樂回憶作參照,你對那些事情中的痛苦回憶會強烈,所以,為了減少痛苦,盡量不去碰觸其中的快樂。再比如,跟一個重度抑鬱的人,一開始就談快樂,談那些他曾經擁有的快樂,或許讓他更痛苦,更痛恨自己的無能。
從這個角度說,壓抑快樂聽起來荒誕,或許正是因為還無法面對或平衡由此產生的內心衝突。
還有一種情況,回憶起痛苦更快樂,或更有感覺、更刺激,這種現象似乎並不少見,比如吸煙有害健康,但是抽煙者往往更迷戀抽煙獲得的短暫快感。
謝邀。我想@韓三奇在心理動力學理論上已經說的比較完備,這裡我就不補充了。
確實潛意識會壓抑某些讓自己不快的回憶,這些回憶都伴隨著一定程度上的痛苦,而你的現象也不算個案。總是想到很多讓自己痛苦的回憶,快樂的卻比較模糊,按道理來說應該反過來才對。
那得從兩個方面來說說
1、痛苦的回憶給內心體驗帶來什麼好處?不然回憶幹嘛?2、快樂回憶背後隱藏著什麼更大的痛苦嗎?首先第一個,痛苦的回憶一定伴隨著「攻擊」,就是在回憶體驗中攻擊自己或攻擊他人的問題了。如果事情讓你特別內疚,為了緩解內疚會攻擊自己,緩解內疚引起的心裡焦慮;如果是攻擊他人,那是因為在現實中無法攻擊,但內心又有強烈的攻擊慾望,所以通過幻想或回憶攻擊,同樣緩解焦慮。
第二個,如果如果回憶歡樂無法緩解攻擊,甚至會讓攻擊無處發泄,那兩強相遇自當勇者勝。如果回憶歡樂的背後會引發更大的焦慮、內疚等,那也會傾向於壓抑。
上面都是一些推測,真實情況得根據你的具體內心體驗來看,我說的僅作參考。因為那些回憶比起你痛苦的事情顯得單薄一點。
人的一生會深記兩種東西:快樂的和痛苦的。忘記的最快的是無聊的。與你的題目不同,我覺得你更關注的點是:為何在回憶中,一件有喜悅有痛苦的事情,待到真正回憶起來,往往泛嘗起來是苦楚味道,當時的喜悅卻是淡淡的、抓不住。
我來重新建一個問題,請上邊兒的前輩們回答一下。為何一件有喜悅和痛苦參半的事件,過後回憶,往往泛嘗起來是苦楚?唔,如果是我的話,痛苦會讓我忘記不開心的事。其實就是自我保護幫助自己把不開心埋起來~前面大神們已經說了很多原因,但是因為我不知道你的具體事情所以我覺得要麼你是還沒從痛苦的感覺走出(糾結於自己的無能別人的錯待之類),於是一遍遍懲罰自己或者譴責他人;要麼就是你的那些快樂開心收穫因為那個結果而變質了,你覺得回憶他們也沒那麼好受;要麼可能是你自身的性格造成了不能接受不順利害怕失敗等等……但是我想說,這都不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想成為的樣子,都有自我療愈的功能。如果不想記起就暫時放過自己,做點開心的事情。交朋友學習遊玩和家人互動……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得到更多的支持,慢慢的你會接受過去自己暫時的無力以及相信自己會越來越好。痛苦總會過去的!加油~
小透明謝邀~
前面的老師們已經從各種不同的流派理論出發做了很好的解釋,也有老師針對題主給了個人化和有針對性的回答,於是自己也嘗試用自己的理解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大部分事例都基於個人主觀經驗,有不妥和錯誤的地方歡迎指正。
就事論事的討論,我個人理解題主描述的是【一件事情,中間有喜有樂有成長,只是結尾不盡人意,很令人痛苦。這件事過去以後,現在回想起來的好像更多的是那種苦楚。好像痛苦會讓人忘記一些(快樂的)事情。】
關於這種狀況本身的解釋我比較傾向@柴欣 老師提到的:
(人)對未完成事項的記憶力要比對已完成和終止的事件強兩倍。
打個比方,一部結尾是大團圓的片子和一部結局並不圓滿的片子比起來,許久之後再回憶起來,那部結局不圓滿的片子更容易被人記住。想讓【不圓滿】變成【圓滿】的完型力量,也使得【不圓滿】本身被分配了更多注意。
我自己想到的是,假如一個人臉上有一道比較明顯的疤,那麼這道疤肯定會最早吸引人的注意,如果不是刻意去忽視它的話,那麼注意停留在疤上的時間也可能相對更長。
而不盡人意的結尾本身,就是一件很令人在意(記得)的事情,與之相關的負面情感(苦楚、遺憾等)也更加容易被喚起。所以相比之下,過程中很多快樂的、積極的情緒反而顯得無足輕重,儘管實際過程中它們出現的比重可能更大。
另外,我個人以為,拋開未完成的事情,痛苦本身也更容易被人注意和識別。換句話說,痛苦更為「深刻」。
或許這是痛苦「提示和預警」作用的機制。比如病痛在警告身體某個部位的疾病,心理的痛苦也可以提示人去注意和覺察當下。而且某種意義上來說,痛苦是生存的本質。
像幸福課、積極心理學這類研究與強調積極情緒作用的革命性課程/研究的出現就比較晚。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在人們開始去強調和關注積極、快樂的情緒之前,往往都會先被痛苦(及相關問題)所吸引呢?
從以上兩點,我想「容易回憶起痛苦」確實是件很普遍的事情。甚至當一件事過去,可以把當時的痛苦當做笑談,容易回憶起來的事情本身仍然是件不帶情緒的痛苦事件,比如所謂的「糗事」。
另外拋開問題描述,單從提問本身,痛苦使人忘記的一些回憶除了快樂的、幸福的之外,還有一種即是痛苦本身。這個的解釋相當多,這個時候的遺忘類似於某種保護機制,可以讓人安穩度過某個時段。
在忘記了痛苦的情況下,或許是療愈,已經可以不在意當時的痛苦,自然也沒必要再佔用什麼注意的資源;也或許是這個痛苦讓人無法接受,需要用遺忘的方式埋藏到心底,以便讓人維持正常的機能。
雖然這並沒有針對題主描述來回答,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而且在知乎上搜了一下有關「痛苦」和「遺忘/忘記」,也沒看到有相似的提問,於是在此一併寫了寫。
看了大家的發言,感覺都很專業。但是具體到LZ的問題的話,可能會感覺到一些沒有到位的地方。俺就補充一二。
1.都是以自己不接受的方式收場,開始是說一些,後面說一件,說明了之前很可能有強迫性重複事件。
2.現在只保留了痛苦的部分,不斷重複性回憶,那麼這可以說是LZ當下的心理活動的一部分,這和LZ當下的生活狀況是很有關係的。
3.LZ最後發問,痛苦會驅使人忘記一些東西,但是按照LZ的說法,當時事件來說痛苦只佔其中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說明痛苦在這之後被不斷放大。這是否是LZ一貫的模式呢?
其實潛意識裡因為你是個悲觀者,所以更多的記憶是傷悲的,樂觀者回憶里總是快樂
潛意識裡選擇性失憶吧。
謝邀。瀏覽了幾個答案都是以各種心理學角度分析這件事,那我就不再贅言,換一個角度,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看。在人進化的過程中,暫且簡化為兩撮人,一撮是能記得住大部分甜蜜的事件,例如昨天隔壁部落的英偉雄性智人送了一根豬腿,或是前天撿了一個好看的貝殼暫且,這一派稱為甜蜜派;另一撮能記住痛苦的回憶的,例如昨天生火的時候不注意被狼狗咬了,或者前天追野豬的時候掉到自己的陷阱里了,這一派暫且稱為苦情派。那麼甜蜜派每天更多的時間可能會花在美好回憶,吃吃傻笑上;而苦情派則會睜大了眼睛看周圍有沒有陷阱或者是其他危險。長此以往,大部分甜蜜派因為生存能力不高而被意外危險吞噬,而大部分苦情派則因為負能量太強苦瓜臉太丑找不到老婆,或者活生生被自己愁死了。所以,從智人社會中倖存下來的人大多具有這樣的思維特性:對危險事件有更好的記憶能力;能自動把痛苦回憶封存,不至於整天陷入痛苦回憶不能自拔;可以通過一定的環境條件喚醒危險記憶,以提高生存能力。
感覺題主的意思是,苦楚的感覺要如何解脫,那些歡樂去了哪裡?
這裡還是要提一下心理運作的機制,我們最原始的心理機制就是分裂,比如在嬰兒期,因為嬰兒並沒有對過去的記憶和對未來的想像,它完全以當下的感覺來判斷,愉快還是難受。當感覺舒服時,自己是好的,媽媽是好的,周圍的一切都是好的;當感覺不舒服時,自己好像要破碎了,周圍的一切也似乎是迫害性的,媽媽就成了壞媽媽。這個在客體關係學派中稱為「偏執-分裂位」,它的意義是把不愉快的體驗和好的體驗割裂開,排斥其中的一部分,把它投射到外部,形成一種自己可以控制、把握、改變它的感覺,以此來保留心中好的感覺。
看題主的描述,就好像在這個階段卡住了。事情最後以接受不了的方式結尾,直到現在還會去回憶和體驗它,每一次體驗都是至少在頭腦里重複當時的感覺情緒,試圖去把握和消除它。因為太想要排斥那個不愉快的結局,以至於過去的好的感覺,被割裂開來,好像如果在你心中把它們放在同等的位置上,那些曾經的歡樂就會被「污染」。嬰兒就是這樣來保護心中的好媽媽,因為那些溫柔的感覺是不容玷污的,一旦被玷污,就會陷入恐懼,好像否定了曾經被愛過的感覺,完全暴露在危險的迫害性的環境中。
再說說怎麼辦。
慢慢我們還會發展出一種「哀悼」的能力,在客體關係學派稱為「抑鬱位」,它是從分裂到整合的療愈過程。通俗地講,就是承認失去的已經失去,美好的沒有那麼美好,但也不是完全糟糕無法忍受。而不能接受的結局,只是自己美好的願望失落了,隨它而去的,還有關於自己的美好未來的期待,關於自己的美好特質的喪失等等。但是,失去的只是一種想像和期待,得到的也許是別的。能否轉換一下你的提問。痛苦也帶來了一些好處,就是當將來一旦你幸福的時候,會有更多的腦容量和參照的情感去珍惜!
人的大腦有趨利避害性,那些給你造成痛苦的經歷,在大腦中會經過加過慢慢淡化,有些情況下,大腦就會出現選擇性遺忘,或者以其他的方式來解讀這些經歷,而這些過程是不受主意識控制的。終歸是要讓你減少痛苦的感覺,更平淡和快樂的接受過去的事,才好去面對現在和未來。
謝邀。。上面有很多位心理諮詢師已說了比較專業的意見,我就不班門弄斧了。那我就從靈性的角度說說吧。其實仔細想想,我們的人生似乎都充滿了痛苦,悲傷。為什麼,是因為人生真的這麼慘烈嗎?不是的,是因為我們需要痛苦,痛苦使我們的人生變得和別人不一樣了,是我們特別起來。你會發現有很多人喜歡誇大自己的痛苦,就是因為那使他們有別於你。快樂多是相同的,不幸卻各有不同。在這樣一個前提下,我們再看看你究竟在這件事中,扮演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首先,這件事情的關鍵是結尾出現了遺憾,那這個時候就要看看造成這樣的遺憾的是什麼原因,如果是因為你自己個人的原因,那你會出現痛苦實在是很正常的,因為你不能原諒自己,要通過對自我的譴責來減輕悔恨,等於是一種自我懲罰機制。在這種機制下,你越是記起當時有多快樂,後面的痛苦就會愈深,就像是一個死循環,永遠走不出來。那如果造成遺憾、傷害的是對方,那麼也許這種傷害帶給你的感覺比之前的快樂更佳強烈,人們永遠只會被最強烈的情緒拖著走,而且不排除你可能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去,從而獲得心靈上的安慰。當進入受害者的角色中時,你對於事情的痛苦會比事實放大,從而加深自己的痛苦來尋求他人的安慰,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你可以記起快樂的部分,忘記痛苦,那你也許就真的對那件事釋懷,真正走了出來,不然,愈深的痛苦只會讓你更加難以釋懷。
個人認為這是defensive mechanism的一種,痛苦讓你啟動了防禦機制,把痛苦的回憶壓抑到潛意識裡了。
推薦閱讀:
※懷孕多久第一次產檢?內容一般有哪些?
※送給學醫的好朋友什麼禮物最棒呢?
※現代的醫學為什麼發展這麼慢?現在的病幾乎都不能完全治好,大多都是大概治一下,需要服用很多免疫類藥物。?
※得了癌症的動物的肉還能吃嗎?如果吃了會怎麼樣?
※讀藥學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