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內的服裝設計師做不出像Chanel,Dior一樣有影響力而成功的品牌?

不一定指奢侈品牌。

感覺國內的品牌公司雖然可以做的大,但是抄襲嚴重。設計師獨立品牌雖然風格鮮明,但是大眾接受度低,缺乏供應鏈或資金,銷售管理。國內設計師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建立一個想國際大牌一樣成功而健康的品牌?


這個問題不能用片面的眼光去評估。 這個有很多原因, 不能僅就現象談現象。 中國真正發展時裝產業只是近30年的時間。 而歐美至少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 另外, 如果你足夠了解歷史, 就知道, 在歷史上, 美國、英國、義大利都曾經發生過類似中國現在的局面。 就是他們也曾經花費了很大的資源和很長的時間去打破最早以法國為全球時尚中心的局面。 中國所經歷的, 是一個事物發展的必然階段。

以美國為例, 1943年7月20日,當戰爭的烏雲依然籠罩在歐洲的上空時,紐約的廣場酒店(The Plaza Hotel)正在舉辦一場名為「時裝媒體周(Fashion Press Week)」的盛宴。酒店的房間里,坐滿了來自美國本土的媒體、設計師與商場買家。
一個個身著真絲禮服的模特兒則穿梭於人群密布的觀眾席中,展示著最新一季美國設計師的作品。而這個媒體周,便是如今諸多時尚之都每年都會舉辦兩次的時裝周前身。該媒體周於1993年更名為「紐約時裝周」。

雖然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時尚代表著熱鬧、繁華與美麗;而時裝周卻誕生於冰冷與殘酷的戰爭期間。而1943年的這場活動,不僅創造了時尚界最重要的盛事;同時,也從此改變了美國時尚的命運。

美國第一屆時裝周。

改變整個時尚界命運的主人公,是至今仍被視為美國時尚史上最重要的一位人物——伊蓮娜·蘭柏(Eleanor Lambert)。對於中國的時尚愛好者來說,這肯定是個陌生的名字。但是她為美國時尚產業創造了多個第一:
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時尚界專業公關;第一位將美國設計師推向全球的人;《名利場》每年度的「最佳穿著名單」的創始人;美國服裝設計師協會(CFDA)的創始人。伊蓮娜同時也是第一位系統整理出成衣生產相關技術標準的人物。在此之前,已發布的生產技術流程以及相關標準都是以法國的高級定製為範本。但是當大規模的成衣加工開始流行,以個人定製為主的法國高定中一些裁剪及製作工藝已無法適應批量生產的技術要求。總之,在美國時尚界,伊蓮娜是個無人不知的人物,而且頗受敬仰。她的一生,正如她青年時期所碰到的一位算命者所說的:「不會很富有;但會很有名。從事與美相關的工作,而且非常長壽。」伊蓮娜活了整整100歲,直到2003年去世。

Eleanor Lambert

就和今天依然生活在歐美設計師陰影下的中國設計師一樣,二戰前的美國設計師一直生活在法國設計師的陰影下——雖然他們一直認為,自己有能力與法國高定起家的設計師一決高低。他們的全球化夢想始於19世紀末。
19世紀中期開始,大量歐洲難民湧入紐約市,他們主要來自於義大利及東歐的猶太人。和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一樣,這些移民為紐約帶來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他們的存在與艱苦付出,使得紐約很快成為當時歐洲及全美的服裝製造中心。紐約著名的服裝區(Garment District)即誕生於此背景。幾乎美國最有名的設計師品牌都誕生於這個巴掌大的區域(大致為第7大道到第9大道;
第35西街區到第41西街區範圍內):Oscar DeLa Renta; Calvin Klein; Raulph Laurent; Donna Karen…在這個不大的區域里。這個區域集中了服裝所有相關的原料供應鏈:從輔料、面料到各類服裝加工廠。這種集中性的生產加工鏈使得美國設計師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很方便的交通內,完成自己的設計與品牌創立。

設計師Claire McCardell登上美國《時代》雜誌。

然而,雖然客觀上美國設計師作品的品質已經具備和法國設計師抗衡的條件,但是二戰前,無論是美國的時尚媒體,包括Vogue, 芭莎
(Harper』s Bazaar), 女裝日報(WWD)這樣的明星級雜誌;還是美國的高端百貨商場以及本土的消費者,只認識也只欣賞法國品牌。在他們看來,美國是沒有設計師的;美國就是個服裝加工廠而已。甚至當時美國產的服裝標籤上,標註的不是設計師名字,而是加工廠名字。所以,外界對美國設計師幾乎一無所知。這一切,讓美國本土設計師很無助,也無奈。不僅僅是美國設計師,美國政府也一直希望藉助於設計,提升美國在軟實力方面的地位。但很明顯,在二戰來臨之前,無論是美國政府還是美國設計師,面臨不被認可的局面,只有嘆息的份。

不過,連美國設計師自己也沒有預料到,他們的命運會在二戰時被戰爭而改變。二戰期間,由於法國被德軍所佔領,許多高定時裝屋被迫關閉,世界各地的媒體與零售商家與名流無法繼續光顧巴黎這個當時全世界唯一的時裝之都。伊蓮娜,在同行們的支持下,組織了第一屆「時裝媒體周」。此時,連美國政界,從時任總統夫人的伊蓮娜·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到紐約市市長都迫不及待地來推廣自己本土的設計師。這個媒體周,意在將全球媒體邀請到紐約,並將美國最優秀的設計師集中起來,由模特兒們統一展演他們的作品。這便是如今時裝周的前身。而此時,巴黎的時裝周尚未正式誕生。他們只有私人沙龍秀,並沒有這種在一個統一的時間與空間里,集中展演設計師作品的模式。而倫敦和米蘭那時都還扮演著巴黎的後方加工廠角色。

Claire McCardell設計的這款裙子成為後來DVF的經典包裹裙款的靈感來源。

傳記作者約翰·蒂夫尼(John Tiffany)在其著作《伊蓮娜·蘭柏:依然在此》(Eleanor Lambert: Still Here)描述了當時伊蓮娜組織該活動的整個經過。第一屆時裝媒體周開始前,伊蓮娜發出了150份邀請,但是只有53位媒體接受了邀請。而且,這個數字是在伊蓮娜承諾支付所有相關差旅費的前提下得到的結果。最終,伊蓮娜不得不找美國當地一些生活類雜誌與報刊來充數。接下來的一幕可能也會讓中國設計師感同身受。伊蓮娜在參加一位美國設計師的秀展的路上,在電梯里,聽到媒體記者們如此稱呼美國設計師們:「你會去那個誰誰誰的秀嗎?」。
很明顯,連美國本土的媒體也搞不清楚自己設計師的名字。美國設計師們就是在這樣一個窘境下,突然之間被推上了歷史舞台。

時裝媒體周是第一次有那麼多媒體在同一時刻,將焦點對準美國設計師。而在此之前,時尚媒體們只對法國設計師感興趣。也因此,成為美國設計師改變命運的一個重要事件。不過,突破法國設計師的陰影並非一蹴而就。特別是二戰後,1947年克里斯汀·迪奧推出了那驚艷世界的New Look有將世界的時尚焦點重新帶回巴黎的趨勢。總之,美國設計師奮鬥的過程,即使從二戰算起,到美國設計師最終被時尚主流界認可,也差不多花費了30餘年。再次扭轉美國設計師命運的事件發生在1973年。
在多方的運營下,美國派出了當時最好的5位設計師——Bill Blass, Stephen Burrows, Halston, Anne Klein 與Oscar de la
Renta,與法國當時最有影響力的5位設計師在巴黎凡爾賽宮同一舞台一決雌雄。
這個被美國知名時尚評論人,2006年普利策獎獲獎人羅賓·紀凡(Robin Givhan)稱為「凡爾賽之戰」的盛會,吸引了當時歐美最有影響力的社交名媛、商人與明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最終,美國設計師以其令人亮眼的務實、休閑及簡約風格,戰勝了法國一貫的華麗與奢侈風格。從此,美國設計師真正開始得到時尚界的認可與垂青。

對於中國設計師們來說,美國時尚的這段歷史發展道路一定令人倍感親切:同樣以製造中心起家;同樣長期生活在其他國家設計師的陰影下;無論是美國政府還是中國政府,都曾不遺餘力地推動自己的設計師走向世界,傳播本國的民族文化。所以,今天的美國設計師,便是明天的中國設計師。唯一希望的是,改變中國設計師命運的,不會是戰爭。

其實, 中國已經擁有一批極具國際化潛力的設計師與品牌。 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時間的積累。

設計師馬可到目前為止可算是在國際時尚圈最有影響力的一位中國大陸設計師。不過,馬可一向不設定商業目標,因此,她最大的突破將不是在商業上,而是社會影響力,這也正是其創立的無用所追求的目標。而最先登陸「四大」時裝周的謝鋒,連續去了5年巴黎時裝周后,現專註於發展國內市場。目前看不到他準備繼續在國際市場發力的跡象。

在商業上的突破,有兩位中國設計師的表現非常值得期待。他們就是王汁(Uma Wang)和張卉山(Huishan Zhang)。兩人雖然成長路徑不完全一致,但在生活閱歷、設計與商業表現上卻有許多共性:都是成年後去了海外求學;相對於在國內土生土長的中國設計師而言,所背負的「民族」負擔較少;對各國文化與理念的包容性更大;但與此同時,又沒有丟失本民族文化中骨子裡的審美哲學,比如,內斂、含蓄。

設計師UMA WANG作品。 圖片來自其官網。

兩人在創立自己品牌之前,都經歷過商海歷練,了解如何在保留自己的設計語言特點的同時,儘可能滿足更廣泛的人群需求。而相對於其他中國大陸設計師,兩人在樹立海內外公眾形象方面也值得學習。用英文谷歌或者雅虎所有現在已登陸「四大」時裝周的中國大陸設計師和品牌的名字,他們是僅有兩位可以找到系統性報道的設計師。所謂「系統性」報道,一是指媒體的級別;其次是看報道數量。報道這兩位設計師的媒體,幾乎涵括了全球最重量級別的媒體,包括BoF, Elle, Harper』s Bazaar, New York Times, Vogue,
WWD;這些報道,不是零散的一兩篇,而是幾乎跟進了他們每季的發布會。在幾個主流英文社交媒體上,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也可以看到他們活躍的賬號。而搜索其他設計師的結果顯示,他們的信息是分散及碎片式的;英語社交媒體上也沒有他們活躍的賬號。

設計師張卉山作品。 圖片來自其官網。

正是基於以上從設計到公關的全面經營,兩人在銷售渠道拓展上的成績也是令人矚目的。 兩人的官網顯示,Huishan
Zhang幾乎進入了幾家全球最精英的買手店, 它們包括Browns,
Joyce, Barneys, Opening Ceremony, Harvey Nicoles以及Bergdorf
Goodman。而銷售Uma Wang的全球店鋪已經超過15個國家和地區。毫無疑問,這才是這兩人之所以值得期待的最重要依據。對於無法可持續產生有效銷售的設計師而言,名氣所能帶來的都是泡沫式的榮譽。

毫無疑問,相比於其他設計師,王汁與張卉山已經踏在國際時裝體系的圈內——他們懂得如何用國際通用語言,按照國際時尚界的遊戲規則,去拓展國際市場。而同樣值得期待的,是有著更加傳奇經歷的王陶。

關於王陶的媒體報道,目前尚不能用「多」來形容。 但是,當說到服飾品牌「播」的主創設計師時,絕大多數業內人士都會知道這個名字。王陶於2002年加入播,當時播只有100家門店;而今日的播已有800多家門店,年零售額達25億元。這樣的單品牌年銷售額,毫無疑問是非常值得羨慕的。作為主創設計師王陶對此業績功不可沒。正因為如此,播牌所屬的日播集團決定資助王陶創立其個人品牌「Taoray Wang」,並於2013年協助其開始了紐約時裝周的發布會。不僅如此,日博集團更是斥巨資在紐約Sohu購下一幢4層樓作為日博集團國際總部,其中部分樓層將貢獻給Taoray Wang作為該品牌的首家國際旗艦店。

設計師王陶作品。

王陶走了另一條「獨闢蹊徑」的小路。先為他人創業,隨後自己創業。雖然在個人創業上發力比他人晚些,但對於真正懂得商業規則的人來說,當然非常清楚此時資本實力的重要性。在這方面,恐怕暫時沒有其他獨立中國設計師與其相匹配。不過,單靠燒錢做不成生意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僅有錢,沒有做事的能力,一樣可以成為扶不起的劉阿斗。而王陶個人傳奇般的人生及商業經歷,無論是對一向喜歡故事的媒體,還是愛好個性兼商業頭腦的買手而言,也是頗有興趣的。

這位1967年生於寧夏的滿族八旗後人,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隨後東渡日本學習服裝設計。在日本,王陶以一套以保險套為材料的畢業作品吸引了當時做評委的小筱順子的興趣,並從此招為麾下為其工作多年。1997年王陶去了倫敦工作。2002年回國,成為播的設計總監。2013年開始創立自有品牌「Taoray Wang」。這位同Vera Wang一樣選擇在中年創業的女子,是否可以企及Vera Wang的成功高度,值得拭目以待。

與此同時,在時裝金字塔尖的高級定製領域,同樣有個值得期待的中國設計師——Grace Chen。 其同名品牌最大的優點,在於她在恰當的時間,精準地找到了一群的消費者,並為她們提供了符合她們身份的定製。

之所以說「恰當的時間」,是因為在Grace之前,中國已有多個高級定製的實踐者。但這些高定設計師,堅持至今日的寥寥無幾。這不一定是設計師的無能,更多的是消費者市場的不成熟。而今天隨著藝術及各類文化社交活動的增多,中國女性對高定的需求越來越多,也因此,Grace Chen才有了「用武」之地。

所謂「合適的人群」,是因為Grace找到了中國最精英的女性階層,她們非富即貴,以女性政客及企業家為主。而「符合她們身份的定製」,則指為這些非富即貴的中國女性定製,即不能像西方女性那樣性感與張揚,也不能像明星那樣過於顯擺撩人;她們需要的是端莊、高雅,但不乏自己的個性。

高級定製的技術難點在於版型,而Grace憑藉10餘年在美國服裝行業的商海歷練,及跟隨義大利高級版師的貼身學習,及多年對中國女性的體型數據研究分析,為每個客人都定製了各自的人台。所以,穿過Grace Chen品牌高定的客人,忠誠度都很高。她的服裝,也被諸多歐美名人喜歡。

此外,目前由毛繼鴻主導的「例外」、王一揚主創的「素然」以及梁子引領的「天意」品牌,也都有進軍海外市場的打算——作為在市場上積累已超過15年的品牌, 他們都有可能成為國際破冰者。不過,對於這些土生土長的中國成熟品牌的設計師來說,他們的挑戰在於觀念的更新。比如,如何有效保留他們所堅持的中國文化同時又能讓國際市場接受這個文化?還有他們對「品牌專賣店」有著固執的認知——認為只有「品牌專賣店」才是「上檔次的」,並忌諱將自己的品牌與其他品牌堆放在一起,進入多品牌集合店。他們認為,這樣做有損於自己的品牌形象。而事實是,在歐美市場,多品牌集合店是設計師品牌的主流銷售渠道。即使是奢侈品公司的品牌也沒有像在中國那麼多的專賣店。另外,互聯網思維對於這些已進入40歲的設計師而言同樣是個不小的挑戰。他們中依然有人認為,網路只是用於宣傳的,而在網路上賣的都不會是高檔的東西。

梁子也是一名優秀的中國設計師。

當然,在國際化進程中,要和那些在國際市場上已經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西方品牌競爭,中國設計師們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的問題是,在全球零售業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國設計師及品牌,將憑藉什麼優勢在國際市場上立足,成為一個能與歐美品牌抗爭的品牌?當然,現在全世界都把中國人視為「有錢的主兒」,但是否單憑資本就可以打勝仗,依然值得剖析。

其次,在跨國公司經營管理的經驗上,國際品牌的經驗遠非目前中國本土服飾企業能望其項背的。而國際市場的經營管理經驗絕對不是一個設計師能夠解決的問題。它需要一支國際化的運營團隊。雖然理論上來說,這一切可以依靠招聘有國際管理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團隊來完成。而達到這一目標,企業需要一個有國際視野的中國企業家——而這,也是中國設計師品牌目前最欠缺的要素。當然,如果他們有幸找到一位國際投資人或者商業夥伴,故事的情節或許會變得簡單些,只是,那時,我們是否還能定義他們為「中國」品牌?

也因此,對於中國設計師們的國際化進程,即值得充滿期待,但也需謹慎樂觀!

冷芸,獨立時尚撰稿人及商業顧問。其撰稿媒體包括《周末畫報》,搜狐時尚,及《BoF時裝商業評論》。2013-14年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訪問學者;美國政府富布萊特獎金(Fulbright Scholarship)獲得者;倫敦時裝學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時裝營銷管理碩士。曾就職於耐克、百麗及利豐集團。所從事的工作包括零售、銷售、運營、產品開發、商品管理、市場拓展及總經理等職務。主要著作《中國時尚:對話中國服裝設計師》,《時裝買手實用手冊》。

冷芸也為企業及個體創業者提供諮詢與培訓。如果你在服裝界創業、或者你的企業在買手、商品管理、零售運營方面有任何問題,歡迎私信聯絡。請務必自我介紹,本人不答覆任何沒有自我介紹,上來就直接要答案的私信。

另本人不做任何義務培訓和諮詢。伸手黨請勿聯繫。

聯繫方式:微博:冷芸時尚;微信平台:冷芸;分答:「Christine Tsui(冷芸)」 ,分答專門用於回答簡單問題。


說一個原因吧。

時勢造英雄,傳奇品牌大多都髮際於某個轉型時代,香奈兒三落三起,順應了幾次女權運動的風潮,迪奧崛起於物質匱乏審美被壓抑的戰後,伊夫聖羅蘭屹立於波普時代與嬉皮解放時代而不倒,Helmut Lang領軍極簡主義,這些設計師都是特殊時代推出來又引領時代的弄潮兒。我們錯過了這些機會,我們薄弱的積累又讓我們沒有抓住現在的機會。

現在薄弱的原因也有很多,我也只提一個,以前國內的有規模的牌子是直接扒國外品牌在做,現在國內設計師好不容易崛起了水平不錯了又輪到我們了。所以原因麻煩先從自己身上找,自己國內不斷在發生如此

就別問為什麼了。希望都被自己人殺死了。


昨天看了一個知乎回答,說有些壕玩一個網遊,可以花200w rmb買裝備。。。

為什麼他們就不願意花多幾百萬搞個服裝小品牌專供自己穿著呢?不也是裝備嗎...

這裡面還是有點區別的,他們花了幾百萬, 一夜之間已經是全服最牛了,是個普通玩家都認識他,虛榮心認可度max.這已經值回票價。

可是自己搞個服裝品牌出來,服裝開發花時間不說,砸錢了也不見得有人認得自己的衣服。。。還不如花幾百萬買名牌衣服,一件lv外套穿出來,10w的。懂行情的人見到直接跪舔,你說我幹嘛投錢進去搞國內品牌啊?

為什麼國際大品牌看起來那麼牛?首先他們歷史悠久有口碑,其次品牌推廣也是搞得十分好。完全滿足了這些壕富人的心理。

所以回到了我之前的回答。

---------------------------------------

因為我國還沒形成一個成熟的,屬於國人的,有話事權的時尚圈子。

粗俗點說,就是我國富人圈還沒有太多人有意識要揮霍金錢玩時尚。

另一個原因,由於是發展中國家,國內富人名人還相對「務實」。他們對奢侈服飾的消費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多。你看時裝秀的模特亞洲人的比例就能感受到了。(同理黑人模特也很少)


既然提到了CHANEL,那就舉CHANEL的例子來聊聊,

已故時裝人黎堅惠小姐在其《時裝時刻1987-2007》中寫道:

我是當了媽媽之後才對名牌時裝發生興趣的,從前一聽到大牌子即耍手擰頭,總有點嫌棄,嫌它俗嫌它人人都認得嫌它沒有靈魂。

生孩子後,可能覺得自己長大了,也可能是尋找一種新的身份和角色,竟然好想穿Chanel。

……

Chanel代表一種安全感,一種建制的認受性,名牌中的名牌,為任何自信不足或自信動搖的女性提供一個穩定的保護罩,因為它代表難得,高(昂)貴,永不出錯及人人認同,也有點神聖(所以Carrie Bradshaw會拿Chanel jacket叫男友發誓)。

……

穿不了Chanel的經典,我卻對Chanel公司的整體運作及策略十分欣賞,在工業化的年頭,它是少數由私人擁有、業績保密但卻具有巨大影響力的時裝公司,它收購Lesage、Massaro、Desrues、Lemarie、Michel等傳統手工公司作為自己的衛星,以免它們絕跡,是近十年最漂亮的商業行為。

聯繫CHANEL的發家歷史,我們看到這個品牌在當時成功地影響和改變了女性的穿衣習慣,包括DIOR也是,將裙子提高到距離地面40CM,這些影響力都是遠遠超出服裝範疇的。

呃,那麼國內品牌,大公司們但凡注意一點服裝細節,挖掘一下自身設計上的優勢,都不至於被看做」土包子「、」抄襲",可有啥辦法,人家是個商業化大機器,一家公司不算散落在外的加盟商、區域員工,光本部員工就有幾百人要養活,不「抄得快、賣得快」,怎麼活啊!身為設計師的工作居然是找圖啊,發工廠啊,抄得一絲不漏啊,跟單啊,我親身深切體會過一季度無休,每日從早八點半「設計"到晚十二點半,出差跨省當日來回,一天停留四五個城市,下飛機凌晨三點半,第二天一早9點又趕去上海的捉雞工作模式。簡直是....媽蛋!

所以要做影響力品牌,別靠這些大佬了。

那麼設計師品牌就行么?我看比大公司靠譜。

曾和我的設計總監聊過,最近幾年,隨著上官哲、MASHA MA等中國設計師登上國際舞台,我說中國設計師的春天將要到來了,而她不看好。

她見過市場,認為設計師款式小眾,服裝難以大批量生產,無良好途徑售賣,盈利少,難維持。

而我認為小眾之所以小眾,是因為很少人願意過多去踏入這個市場。大街上穿長裙的人少,不見得是大家不喜歡,很有可能是她買不到合適自己的長裙,所以我們要做給她,讓她們有選擇。近些年買手店、集成店興起,如棟樑不僅賣衣服,還為設計師做展做RUNWAY。

設計師市場在慢慢變好。但要做到影響力和成功,在做好自己的同時,我想我們需要政策的扶持,需要社會的關注度提高,需要受眾的審美認可,需要消費者多看,多買。


人家品牌做了上百年,咱們建國才多少年......現在像無用啊這些品牌不都開始有號召力了么?不能搞大躍進啊...


補充 奧黛麗赫本頭像同學的發言:

就我的記憶,比較久的應該就是郭培了,1986年開始工作;

然後是邱昊 2001年成立多品牌時裝店;

張肇達也比較早1986年開始設計高級成衣;

夏姿陳,王陳彩霞於1978年創立。

也許還有更早的,私人的裁縫師傅,比如那些歷史悠久的老上海定做鋪。

如果說歷史的話,的確是沒有那麼悠久。整個環境,也的確是不夠那麼尊重原創設計。

不過具體來看,也許營銷,市場定位這些,我們也起步比較晚,工業生產又是那麼晚開始,所以才綜合來看起來不夠那麼好吧。

關於這個問題,我還蠻樂觀,事情都是要發展的。

好像邏輯不是那麼好的樣子╮(╯▽╰)╭

一個CHANEL式的牌子,要有認真勤奮的設計師,財團支撐,以及好的運營團隊,在一個適合的環境發展。


成年人和小孩,本不是一類。

你現在看到的所有一線二線,都是從獨立設計師從開小店做起的。經歷了幾十年達人時間,最短的也有十來年。

而國內的設計師,做的久的不過五六年,不可能和那些牌子比。這才剛開始。耐心等候,我相信會有那一天的。


設計師品牌的影響力同設計師自身的名望相稱的,中國沒足夠名望的設計師。

Chanel,Dior已不是設計師品牌。


謝邀。身為一名服裝設計師,我來簡單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中國市場過於追求利益,很難讓設計師沉下心來做設計。第二是因為國人不買國內設計師的賬,很多好的國內設計師做的品牌都很好,我們北服很多老師有自己的牌子,每年也去走國際時裝周,但在國內受追捧度很低。其三是文化差異,外國人很多party,都有禮服的需求,而國內沒有這種文化,所以禮服設計沒有市場,只能做普通商品型設計。其四,國外設計師在企業中非常有話語權,國內的設計屎要聽老闆的,很多的老闆都不懂藝術,只會商業運營,也是制約中國設計師的一個原因。


這問題好豬。憑藉設計師不足以創造一個時尚帝國。一個是品牌光靠設計打動消費者別逗比好么?身為一個設計師,並且在創業中。一個品牌中設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運營,營銷,等等才能造就一個品牌。而設計師品牌 設計師只是一種營銷手段罷了。僅此而已。

倒不如說。為何中國沒有高級時尚時裝。世界知名的時裝品牌。請別那現國內所謂高定三腳貓說事兒。首先。國情決定一切。中國近代服裝歷史為0,古代中國服裝可設計行並不大,學設計都知道,中國風的東西最容易做土。不光是時裝。各行各業都是如此。中國連自己都沒找到 現代 近現代 自己 中國的樣子。何況企業。


因為中國人崇洋媚外啊。什麼只要外國的就好,國產的就嘲笑。貼個外國名牌就買買買,哪怕天天吃泡麵住出租房。


1.我國以西方美學理念為基礎進而表現為各式文化作品的時間,約為200年。

2.我國逐漸探索理解西方歷史文化的時間,約為140年。

3.我國改革開放,以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為目標,至今38年。

4.1990年,你要染頭髮帶耳環,千萬別出門。且不說嚴打餘威猶存,你爸就能把你往死里打。

5.2000年重慶麥當勞開業,那叫人山人海啊。

6.2001年香奈爾正式進入中國。

多的實在記不起來了,其實回想起來,時間並不長。我記得15年前就有同學問過這個問題,和前面好多回答都相似。

時間真的不長哈,就像昨天一樣,不過問的味道有丁點不同了,多了點自信。


說下我們公司的一個真事,我們公司才成立的時候,我招了幾個服裝設計師,在我們定位的目標客戶下,讓她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設計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服裝。然後結果就是設計了幾十款衣服,無論款式,面料,顏色都很難讓人接受,我用這些衣服做了調查,結果是沒有一個人喜歡。從我的角度上看,她們設計的衣服很有一些大牌的味道,但是我們的狀況是生存下去而不是去創造一個屬於自己品牌的個性。於是,我讓她們全部修改,用大家能接受的款式,面料,顏色。改完之後,大家普遍能夠接受了,但我覺得我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其實,國內的設計師也可以做出和國際大牌一樣的東西,但我們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時間去夯實一個品牌的基礎。也許再過幾十年,我們也會擁有一個世界頂級的時尚服裝品牌。


長期一致性的做品牌營銷。有了影響力的品牌,設計師的作品自然就會有影響力。品牌營銷也包括長期一致性設計或者品牌一致保持最有品牌代表元素的設計,無論品牌下的設計師是誰。


處於戰爭時代,戰爭改變人的審美,是顛覆性的改變,香奈兒在設計中體現女權主義,將裙擺提至腳踝。迪奧的設計大氣華麗,以男性視角體現女性的美麗,二者都符合戰中戰後心理,英雄造時事,時事造英雄,二者缺一不可。

西方服裝史進化較為清晰,中國民族多,服裝種類多,喜好不同,難以統一。西方女性戰中也會去地下黑市買降落傘材料改做絲襪,中國可能就不會了。

西方藝術對普通人民也有很大影響,中國文人畫家較為集中,普通人不太關心藝術,對藝術的關注度和理解力也不一樣。中國設計師很多在模仿或者追求視覺上的美感和新穎,缺乏思想性。舉個不貼切的例子,川久保玲的設計很有藝術感染力,中國缺乏這樣的設計師。

很多中國設計師以西方人為美,缺乏中國特色,又不能理解西方藝術的精髓,缺乏文化做支撐。

就像現在的世界也再沒有畢加索,梵高,經典不是用來超越的。除非再來個世界大戰。


很多的回答中都提到了時勢造英雄這點,服裝和人們的生活大背景本身就是緊密相連,關係密切。也就是說,服裝這個行業,和當時的年代的經濟發展情況,階段,水平,人們的物質生活是否豐富,社會消費能力是否活躍和富足,以及整個消費市場上,消費產品的結構都有關係。這是第一點,這也是源頭的問題,消費市場很大程度上就會決定供方市場。當人們注重的是廉價和湊合能穿暖的年代,大的趨勢是買衣服的主流客群並不會太在乎這件衣服是不是夠潮,夠時尚,而在乎我是否買得起,耐不耐穿,這些上游消費能力和消費結構的階段,就決定了,對於國內的服裝公司而言,他們不需要重視研發和自主設計,也能活的很好,營業額靠量就行了。

第二方面,和文化、教育體制有關係。東西方文化的思維方式本身就差異很大,西方人思維更抽象,更具備冒險和創新力,而我們中國大多少的朝代和歷史淵源都是以農業時代的具象思維為主,也就是說,對於藝術和文化,是更具象的,再說粗糙一點,就是大部分的服裝設計師不太具備獨立的設計能力,對於美感、技術、專業和能打動人的產品故事,不像西方世界那樣,具備更抽象的,離根本性的本源的一些想像和展開能力。

國外的服裝設計和製版技術的教育系統,和國內的比較,他們更成熟,本身在商界和科技界等狗狗也時代的科學技術,其實很大程度上,助長了西方的文化、藝術的傳播,極大的提高了人們對於西方的文化、藝術和審美的認識和接受,成為主流時尚潮流。

第三就是品牌運營能力。很多運營者和企業者,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改革開放,經過本土品牌被國外品牌的衝擊和市場競爭才開始有中國與國際品牌的強烈的競爭的意識,現在的企業二代掌門人才更加的注重研發和生產能力,之前渠道和店鋪數量可以是有利的武器,而現在品牌運營、資本、技術能力才漸漸成為競爭力,被重視起來。此前,設計師沒有受到過像如今這樣的重視、以及各種各樣的資源的支持,可以說,到了當今這個時候,是空前的一個人才競賽的時代,所以現在的設計師群體,獲得了大量的資源支持和環境支持,這個群體現在有了可以自主設計和開發的環境滋養。在這之前,不管是從意識層面,還是現實條件,設計師群體的這些發展條件,都是很大的缺失的。

第四,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內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力,哪怕出現一個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設計師,他需要持續的資金支持去運用這個品牌,並且需要有傳承的團隊,幾年、十幾年、幾十年甚至百年的歷史,經過幾代人的認可和對於社交、國際合作和交流、國際市場競賽,才有可能達到目前國外一線奢侈品品牌常年積累的成績和影響力。

思維和認知決定行動和方向,希望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共同發力,才有可能創造建立中國的品牌屹立於世界叢林


時間太短了,品牌這種東西是要一點一點累積的呀。

國內一些設計師把某種亞文化當做噱頭,博取話題性,反倒忽視了最基本的東西,設計還是要踏踏實實的來,低調一點。


這個我個人的理解:

在外國近代的服裝史(上個世紀)上,20-30年代Chanel,Vionnt,Schiaparelli,後來的Balenciga,經過二戰之後50年代Dior,Givenchy,Yves Saint Laurent ,80年代的Giorgio Armani....作為創始人,這些設計師都是一個時代的標記,同時對於服裝史的發展有過重大貢獻的偉人。我們今時今日的服裝都是站在她們的肩上發展的。

再來單有創始人還不夠,因為是一個品牌,需要發展延續傳播。Chanel用她的風格征服了整個20年代,二戰之後回歸的Chanel被法國人認為她的風格已經過時了,可是好在這時候美國人大愛她的風格所以Chanel重新屹立起來了。可是在Chanel晚期她對時尚是抱有否定的評價,就好像自己用一聲建立起來的東西最後被她自己否定了,群眾當然不能接受所謂那十年Chanel就像一個「睡美人」,沉睡了十年。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Chanel是什麼?Chanel的風格?Chanel的精神?都是1982年在Chanel過世之後,但是已是Fendi女裝總監的Karl Lagerfeld在外界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接手了,並改良了Chanel。

Dior呢?Bernard Arnault在84年為了得到當時被世人遺忘的Dior收購了其所屬的Boussac,並且在89年收購Louis Vuitton 和Mo?t Hennessy組建了LVMH集團,並用Dior作為LVMH的控股公司,在96年從LVMH挖走剛上任Givenchy女裝總監一年的John Galliano來Dior,此後才有了我們世人所熟知的Dior。


總的來說首先創始人的地位,改變了一個時代,其背後有相對的歷史背景,我們中國有嗎?我覺得目前沒有,或者說有但是還沒設計師發現。

再來品牌發展背後需要一個強大公司的支撐,需要有人去發揚和傳承。就好像為啥當年和Chanel齊名的Vionnt卻罕為人知。

再來大多品牌創立於法國,巴黎。在那個年代巴黎是時尚之都。而現在大多品牌也都主要來自巴黎,倫敦,米蘭,紐約。而中國只是個消費國。你都不能在本土創立巨大影響力怎麼走出去和別人比較?

再來中國有向外國那樣的行業標準?高定協會?我們用到很多版型大多源於西方。我們的發展和西方相比太短太短。這和國力不一樣的不可能快速趕超,還有就是國家對這塊都沒戰略,只能憑極個別人之力去發展。


香奈兒,迪奧等等這些奢侈品牌做的是全球名媛的生意,名媛對於晚裝、度假裝是有剛需的。

我們為什麼沒有這樣做全球名媛生意的服裝品牌呢?要走向全球,首先要立足本土,而中國的名媛人數一方面少,一方面實際需求也不多,因為我們不像歐美名媛的生活中常有各種晚宴,各種Party。

對於日常穿著,我們還是有很多不錯的品牌的,像例外、瑪絲菲爾、達衣岩等等。


問這問題人太多了,等我做出一個國際一線品牌再告訴你。有點原因1我國開放時間,還沒有人家開公司期間長,2我們是穿龍袍出來的人,還沒有凈化出來。我們的很多設備還不起,而我們現在是以賺錢為本,一件衣服設計出來成本太高,一般沒有什麼錢賺,國內消費經濟條件有限,我們政府也不支持搞奢飾品,一個奢飾品牌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國家不支持你,再牛也沒有。


推薦閱讀:

大家怎麼看待觀致汽車兩千萬請天佑代言?
為什麼知乎看得起無印良品的貴看不起名創是10元店?
有哪些有名的品牌的影響力大到可以代表一類商品?
你聽過哪些有溫度的品牌故事?
每個品牌都有一個品牌故事,大家知不知道一些好玩的品牌故事?

TAG:設計 | 品牌 | 設計師 | 服裝設計 | 服裝設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