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里 /?/ 這個音標發音時應不應該著重發「兒」的音?
比如supper, radar, October。在這些單詞的音標里,er,ar對應的發音都是?,我想知道知?這個音標在發音時有沒有濃重的兒化成分。
先說美式英語。
美式英語保留了母音之後 R 的捲舌成分,ER、OR、UR、IR 等拼寫常常都對應一個在詞典音標中記為 /?r/ 的讀音。雖然記作 /?r/,但其實是 /?/,即捲舌(rhotic;又稱 R-colored、兒化)的 /?/。如 @Hynuza 在問題評論中所說,如果一個詞的拼寫中沒有 R(在美式英語詞典的音標中也沒有 /r/),那原則上就沒有捲舌。說美式英語的國人常犯的毛病就是混淆美式英語的 /?/ 和 /?r/,把二者都讀成捲舌,比如把 China 和 idea 末尾讀成捲舌的,這種口音很噁心……
英式英語在近代發展得丟失了母音的捲舌成分,美式英語的 /?r/ 對應英式英語沒有捲舌的 /?/。
如果你在詞典里看到 supper 和 October 的音標末尾記作 /?/,那說明這是英式英語詞典。英式英語詞典記錄的是沒有捲舌母音的英式讀音,不僅涉及 /?r/ 的捲舌與否,還包括 /?r ?r ɑr/ 等母音(girl、north、car……)。
如果英式英語詞典里沒有標捲舌,但拼寫上確實有 R,那麼通常在美式英語里該母音會是捲舌的。- - -
英語里 radar 這個詞的讀音通常記作 /?re?dɑr/(美式)或 /?re?dɑ?/(英式),而非 */?re?d?(r)/。
- - -
@丳丳 提到的 intrusive R 現象表面上看起來和國人的 *Chiner、*ideer 口音有關係,實際上並非一回事。Intrusive R 是語流中聯繫兩個母音時利用 /r/ 來避免 hiatus(連母音)的這樣一種語流音變現象;而中國人的 *Chiner、*ideer 口音是混淆了捲舌英語口音的 /? ?/ 這兩個音位而將二者合併到了更常見的 /?/,對指定單詞靜止讀音時就會出現,不是語流音變。對於所謂標準英語(received pronunciation)和標準美語來說,@梁海說得沒錯。英語可以按照是否保留捲舌分為捲舌口音(Rhotic accent)和非捲舌口音(Non-rhotic accent);在非捲舌口音中,曾經存在於母音之後的/r/消失,母音變為長母音。實際上英國也有不少地方保留了捲舌,正如美國新英格蘭區(New England Region)的口音大部分屬於非捲舌。
還有一點需要嚴重澄清一下,類似China和idea這樣的單詞,末尾讀成捲舌並不是中式英語特有的。英語母語人士中,幾乎大部分的非捲舌區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學術上稱為intrusive R。究其原因,首先,非捲舌口音里丟失的/r/,如果後面接母音,會重新出現,比如單獨讀water沒有/r/,但是water-act,這個/r/又出現了。這現象稱為linking R。這種現象在音韻規則的作用下,被母語者過度重新解釋(overgeneralization re-interpretation),就變成了原來沒有/r/的詞,母音後來也被加上了一個/r/。受影響的母音主要集中於/?/, /??/, /ɑ?/, or /??/這些非閉口母音;例如drawing讀為draw-r-ing。曾經看到有個在新英格蘭區的人說,經常聽到idea-r,saw-r,area-r,之類的。
但是這種口音,社會語言學上屬於嚴重被污名化的(stigmatized),俗話說就是反映了你的社會階級很低,說話很村兒,因為上層民眾都是貼近標準的——所以大概著實不必學。
至於其他國家的英語學習者為什麼也會出現這種現象,也是個有趣的問題,至少說明這裡面涉及的音韻規則非英語母語人士所獨有。
可以參考一下這篇:Linking and intrusive R
多謝@梁海同學提醒概念沒有說清楚的地方,intrusive R從概念上來說是只涉及流變的,限定於兩個母音之間的/r/;但是如果認真去聽流落在外面的英語口音的話,會發現在有的地方,/r/不僅僅只出現於兩個母音之間,還會出現在母音和輔音之間,甚至是句末(尤其是在美國的非捲舌區),於是就變成了母音兒化,一般大家把這兩種情況都稱為intrusive R。但是作為可能是兩種層面的音韻表徵,確實應該分開討論。暫時還沒找到靠譜的學術論文討論這種現象,例子的存在可以參見:http://dialectblog.com/2011/09/10/intrusive-r/不可以,普通話的兒,是??,母音與?不一樣,英語母語的人會聽成??
新概念里那個IS的問題解決了,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我自己回答了自己的問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