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RT


一為無能,整個國家沙皇有維特與斯托雷平卻對他們猜疑乃至罷黜不用,斯托雷平疑似死於頑固派的緩則之手,維特兩次被地主貴族老財們趕走,整個國家最終被一個叫拉斯普廷的宗教騙子戲耍(要知道在一個個人君主專制國家整個顧問團隊被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被消滅對於最高統治者是致命的),難怪玩到最後接收沙皇的是一個無神論政權(我想起來了,平原派與吉倫特黨人也是反天主教主義分子乃至無神論分子)

二為貪心與輕敵,先是插手東亞,為自己打造兩枚皇冠,在日俄戰爭中被權貴階層慫恿宣戰,導致維特的現代化計劃泡湯,一戰更是攪了渾水,整個俄國被霍亨佐倫家族下的德國皇家軍隊打得奄奄一息。如果你是列寧,在布黨的中央委員會中聽著愛國心泛濫的「左派共產主義者」義憤填膺地講了要與日耳曼人一大堆繼續開戰的理由,你會感覺這是沙皇臨死前挖的坑讓他的後繼者們一個一個跳(列寧的前輩李沃夫總理與小時好友克倫斯基總理可是被坑的不要不要的),你只要隨便與德國開戰只是徒增新仇的可能。(最愚蠢的打仗方法是敵人越打越多而非越打越少)

三者說到懦弱,我原來看過一篇叫做《普京的一天》的文章中,普京對尼古拉的定義是:

「他說,俄羅斯史上最大的罪犯,是那些把權力扔在地上,讓一些歇斯底里的瘋子撿起來的懦怯者,比如尼古拉二世,和戈爾巴喬夫。 」他缺乏一個做為改革者的資質,換句話說,他連他太公彼得與臣下斯托雷平敢作敢為的勇氣都沒有,這是政治上的懦弱,是做為一個時代本需要的政治家身上的懦弱

不要以為普京會給尼古拉二世洗地,人家寧願跪在斯大林,鄧尼金,高爾察克,斯托雷平與彼得大帝的墳頭前都不會對尼古拉正眼看一眼。別說他了,整個俄國的政治家乃至一般老百姓對他的評價不會高於中國人對崇禎帝的評價,俄國的現代化與這廝沒有緣分,人家推崇斯托雷平與維特,尼古拉他能排第幾?

第四,有人說他在那個時代不能逆天,的確,自從亞歷山大三世基本中止他父親的改革計劃時(包括建立立憲君主國的宏偉藍圖),他兒子的命運就已經處於危險的命運。很可惜的是,尼古拉啟動政治改革計劃的時間是1905年,在斯托雷平的勸說下啟動土地改革計劃是1906年,這其實是他原本一開始在1894年登位就應該著手做的事情

第五講他比較記仇,當年出訪日本遇刺遇上了在日本司法史上的司法獨立里程碑式的審判,內心不甘心輸理於一個平民,為他日後挑起日俄戰爭埋下仇恨的種子。專制君主因為私仇緣故一經大臣挑唆便肆意妄為對於一國來說就是災難

第六,說到他為現代化所做的,我想到了《十月宣言》,但那是維特的手筆,尼古拉總是要死握權杖,根本不會想過與屁民有過一絲妥協,1905年革命的結果是維特又被罷官,把這位偉大的自由保守主義政治家擊倒的最終不是別人,就是他一直為之效力的君主

題外講一句不好聽的話,一戰本來就是俄國在錯誤時間,錯誤地點,錯誤條件下參加的錯誤戰爭,我知道那些人指責共產黨賣國有一大堆理由,試想你做了政府老大,你是在內有外國人資金與軍火,顧問支持的五六個強勁對手,外有十四國侵略的情況下與德國人開戰呢?還是講和?


1. 完全不適合當君主,性格懦弱,見識有限,又不懂識人授權。


2. 這哥們很奇葩地又在關鍵幾件事情上自作主張:日俄戰爭的第二太平洋艦隊; 堅持專制不肯立憲,就算一幫有見識的貴族包括他弟弟苦勸; 一戰中擔任總司令。完全是自取滅亡。


3. 手段太軟,現在都知道沙皇對待政治犯比布爾什維克慈祥多了。但在俄羅斯這種當時多數民眾比較愚昧的情況下,軟弱就是滅亡。


4. 人其實不壞,就是一個典型的被按在不合適職位上的人。當這個職位是一個專制落後,社會動蕩的國家當家人的時候,一幕悲劇就上演了。


聖人。

St Nicholas II,prayer for us who have recourse to you.


假使尼古拉二世能夠步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後塵,他就會深受俄國人民的愛戴,因為他們是愛好一個暴政的。——圖哈切夫斯基


十足的政治低能兒,被英國佬當槍子使用;

1905年日俄戰爭慘敗都不能給他警醒,反而在1914年加入反德陣營。歐洲大陸三頂皇冠都是傳統的保守主義政體,反觀英法,一個君主立憲,一個共和制,英國是歐洲大陸萬年攪屎棍,法國則是liberal的大本營,制度文化差距這麼大跟英法混,也不想想沙俄國情。


死了活該啊。在海蘭泡、江東六十四屯殺中國人就是他的軍隊,後來被列寧殺了全家也算死有餘辜了。


作為一個皇帝,是典型的昏君,亡國之君,無能之君。

不管他到底是誰,首先他是沙皇,是君主,就得為兩千多萬平方公里上的至少是俄羅斯人負責。

代表地主階級利益所以只考慮地主?沒錯,但你也把事做的漂亮點啊。就拿功勛而言,你爺爺解放了農奴,在黑海重新擁有艦隊,奪走了大清150萬平方公里;你阿瑪奪取了土庫曼,還硬氣地說出:俄國沙皇正在釣魚,西方世界先等一下。就拿懷柔而言,你先祖彼得大帝,為了救落水士兵而死;你爺爺在遭受刺殺時還去查看衛兵傷勢。你呢?讓日本奪走了旅大,南薩哈林,讓獨國奪走了波蘭,讓拉斯普廷和亞歷山德拉奪走了權力(被綠了都說不定),讓布爾什維克奪走了性命,讓東歐凱撒的榮譽喪失殆盡!海軍在對馬完蛋,陸軍在東北,加利西亞,東普魯士,喀爾巴阡山失敗,俄國的哪裡都是貪腐嚴重,敗軍之將(例如庫羅巴特金)被一再啟用,登基大典死去的平民,波將金號起義的水兵,1905年在牧師帶領下懇求「仁慈的沙皇陛下」解決問題的民眾,對他們你唯一做過的只有縱容或者命令手下的哥薩克去鎮壓!

是,這些矛盾不是全部因你而起,也不是全部自你而終,但是你完全可以做到緩解它們,撫慰它們,不為俄羅斯人的幸福,也為羅曼諾夫的延續。你是俄羅斯見過的最無能的沙皇,和你能比的只有保羅一世和彼得三世。

一戰後的俄羅斯,有想要建立資產階級政府的克倫斯基,有試圖建立軍政府的科爾尼洛夫,有共產主義的布爾什維克,但是沒人,想要沙皇回來了。


王朝末世都是這樣。罪孽是整個王朝的,承擔的卻是才能不足的個人。


尼古拉二世作為末代沙皇,他在風雨飄搖中繼位,又為何執意參與戰爭,最終又為何造成了羅曼諾夫王朝的覆滅。這是本文關注的重點。

沙皇一詞來源於拉丁語的凱撒,可以理解為沙皇認為自己是古羅馬文明的後續勢力,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為這有利於東正教中關於皇帝與宗教的關係(誠然在古羅馬中不管是凱撒還是奧古斯都都不是皇帝,很多翻譯為第一公民等稱呼,但實質即成為皇帝)。

東正教是羅馬分裂後東羅馬帝國的延續,東羅馬帝國在之後成為拜占庭帝國,而沙俄用東正教以及凱撒的目的是為了形成自己是古羅馬文明的後續勢力,這有利於宗教與皇帝的契約關係,由於基督教為之後的君士坦丁大帝帶來君權神授的地位,這成為沙俄學習的目標。宗教與封建制的結合讓沙皇得到了穩定與崛起的機遇。

之後到了改革者彼得大帝時代,他的改革形成二元的結果,一元的結果來自於彼得大帝在學習歐洲式的改革,一方面將關稅提高限制封建勢力的貿易能力,另一方面推行歐洲化,為此他編撰了《青春寶典》意在改變當時俄國的整體生活方式,他推進工業化,改革行省使得大城市化與資本管控的能力逐漸落入沙皇手中,另一元則是中下層的農奴制度,沙俄由於地緣條件造成很多地方農民很難依靠自己生存,所以農奴化是他們唯一躲避嚴酷環境的手段,成為佃農或者農奴依附於地主勉強存活。

雖然彼得大帝進行了改革,但是他的改革更多是朝向中上層的,即維持農奴制的同時加強資本控制能力,讓沙皇可以控制其他勢力的強弱,再進行強勢的擴張,將戰爭與資本運作結合起來形成了強大,但到了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時代,他做出了一個關鍵的改革。

亞歷山大二世希望是繼續學習歐洲,可是他的這種學習造成了之後毀滅性的結果,在歐洲逐漸進入到光榮革命與法國大革命之後,一種資本主義化的改革可以使得國家強大似乎出現在了沙俄的腦海中,於是亞歷山大二世面臨內部的紛雜情況,使得他最終決定對內進行改革。

改革的關鍵就在於他決定取消農奴制,另外決定大幅度修建鐵路,使得俄國鐵路快速發展,並且推進工業化和教育,如果僅從這裡看到這樣的改革,似乎亞歷山大二世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然而事實卻非常的諷刺,在他1855年登位至1881年的26年間,俄國不但沒有變的如他想像的一般,相反對於改革失敗的反感和矛盾,最終導致讓他被刺殺,所以到了尼古拉二世繼位的1894年到1917,只有23年的光景沙俄就崩潰了,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羅曼諾夫王朝(1613年—1917年)歷史將近304年左右,而如果從1855年亞歷山大二世登基開始改革到尼古拉二世退位的1917年只有不到60多的時間,並且在這六十多年的時間內,沙俄內部的工業化、鐵路化、農業化都在進行積極的改革,那麼為什麼卻走向了失敗呢?

這就是因為尼古拉二世的改革破壞了舊沙俄的二元制,彼得大帝的改革是將資本的控制力增強,好形成對於其他勢力的控制,但他對於整個封建制或農奴制並沒有根本上的改變,這使得沙俄內部形成了兩元制,即大城市中通過資本的控制能力讓沙皇的控制力變強,在農村等地通過農奴制使得封建制度存在很穩定。

而取消農奴制的結果使得二元制被打破,造成了封建制度的逐漸瓦解,表面上看起來沙俄內部的改革走的很輕鬆,當時有很多人將亞歷山大二世稱為「解放者」,即沙俄的改革並沒有像法國英國一樣,相反是由沙皇推動的,但是為何之後快速的失敗呢?

這是因為大城市可以使得大城市對於周邊的地區形成很強的控制力,在加上沙俄人口主要集中在烏拉爾山以西地區和遠東地區,只要控制了大城市就可以對周邊的中小城市形成很強的控制力,另一方面舊沙皇們通過東正教的手段,讓封建制度獲得了很強的穩定性,雖然說起來殘酷,但農奴與地主更像是一種共存關係。現在一但農奴制被取消,很多農奴沒有資產去購買大量土地,另外加上沙俄的嚴酷環境,一旦發生災荒很多恢復自由的農奴就很難生存,另一方面國家內部的縱向穩定關係,逐漸轉為橫向。

這使得進行改革後的社會主要矛盾,逐漸形成橫向的矛盾,這種矛盾讓他們往往形成新的黨派方式聚集勢力,這種方式的轉變為沙皇帶來了無法逆轉的困境,沙皇對於舊的二元控制模式崩潰,新的模式興起,這意味著沙皇失去了原本中下層的封建穩定關係同時,對於上層的控制也逐漸減弱,造成了亞歷山大二世被刺殺,之後亞歷山大三世的改革之下就難起到成效。

時代到了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羅曼諾夫手裡時(俄語:1868年5月18日-1918年7月17日)。他所能做的改革與變化已經非常的少了,這讓他只能將擴張放在核心地位,而在日俄戰爭中出現了非常重大的變化。

當時的俄軍遠東指揮官庫羅帕特金所採取的戰略是希望將日軍誘敵深入,然後逐漸與對方發起決戰,但尼古拉二世並不這樣想,他一方面非常渴望守護旅順港,另一方面他又對於遠東勢力的強勢感到非常很忌憚,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戰略猶疑不決導致俄軍在這方向上逐漸被日本牽住了鼻子,俄國派出的艦隊繞歐亞大陸走了非常漫長的距離,使得當時的艦隊更應該的是修整而不是交戰,日軍則緊鑼密鼓的不斷訓練和等待著海上決戰的到來。

這使得日俄海戰中俄軍很快潰不成軍,讓艦隊遭遇到幾乎覆滅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俄軍陷入被動,由於沒有執行庫羅帕特金的戰略與尼古拉二世對於港口的猶疑讓日軍拉住俄軍的進度,雙方形成了日軍的圍點打援策略,導致俄軍最終戰敗。

這樣失去先機的沙俄軍隊對於是否持續戰爭感到焦慮,最終以日本獲得戰爭勝利卻未得到更多戰爭賠償成為了結果,輸掉一次戰爭的尼古拉二世必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證明自己。

結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們所面對的是更為強大的德軍,並且尼古拉二世決定親自上陣,這使得他在戰爭中並沒有佔到便宜,相反需要為戰爭負責,在這種情況下俄國內部爆發了革命,導致尼古拉二世很快在起義中失敗。

那麼該如何看待尼古拉二世的失敗呢?

尼古拉二世的失敗根本在兩點上,第一點是由於未能在戰爭中取得勝利是他不能堅持下去的關鍵,在日俄戰爭中對庫羅帕特金的策略游移不定,在戰爭爆發後又沒有堅持下去,讓戰爭失敗到來,遠東的擴張戛然而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內部的改革又沒有見到成效,軍隊雙方的能力等都存在一定差距,使得俄國很快戰敗。

所以戰爭失敗的主要責任自然需要由尼古拉二世來負責,然而造成尼古拉二世如此焦急需要發動戰爭的根本在於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之上。

亞歷山大二世學習西方改革有一個非常大的隱患,這一隱患就在於他並沒有取得根本的擴張,由於沒有像英國一樣的擴張成功,就沒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對內進行分配,一旦取消了農奴封建制,就會使得內部的穩定結構瓦解,相反向族權勢力聚集,這導致了改革是沒有基礎的,自然引發俄國內部的根本矛盾,這種根本矛盾又使得各方逐漸開始追求自己的利益,構成圍繞在沙皇身上的穩定基礎逐漸鬆動。

這迫使尼古拉二世需要證明自己的成功,急迫的與其他國家開戰同時又未能做到正確的戰略選擇,失敗自然在所難免,之後隨著革命的到來,尼古拉二世一家被執行死刑,羅曼諾夫王朝徹底的覆滅。


才能不足,性格軟弱,生不逢時 如果他生活在十九世紀以前的德意志,做個普通的大公親王,平凡度日,將大部分時間花費在家庭上,或許能得以善終,頂多被評價為平庸善良,可惜他趕上了大革命,而他絕非能力挽狂瀾的天才,只是個普通的、顧家的俄羅斯貴族男人,頭上壓了一頂沉重皇冠╮(╯_╰)╭。


明亡於萬曆 沙俄王於亞歷山大三世


他碰上布爾什維克...

不過我相信如果當時孫中山控制了北京與溥儀以及滿清在北京的其他貴族...一樣會把他們斬草除根....他相信暴力革命.


俄國的地域過於遼闊,統治國家的文官系統建立在地域分封的基礎上,這造成若是一個集團勢力想要形成統治權就必須血洗一部分其它的勢力,這又建立在統治者控制軍權基礎上,但是尼古拉二世無法控制軍隊,賴以形成統治權的基礎又被皇太后、叔叔等皇族瓜分,所以註定他無法作為,只能寄情於家庭、交好歐洲列強,最終被拖進一戰,國破身死。

即使是近代俄國的改革也是局限性的,並沒有拜託局限性,只不過由地域局限性向領域局限性轉移,現在的俄羅斯人就是寡頭社會!普京大帝在尚能鎮住,若無強勢君主繼任,仍舊散沙,斯拉夫尚武但不善戰,俄羅斯強橫但不強大,此乃地緣基礎決定!


頭銜太長

全稱為: 「蒙上帝恩典,全俄羅斯、莫斯科、基輔、弗拉基米爾、諾夫哥羅德的皇帝和獨裁者,喀山沙皇,阿斯特拉罕沙皇,波蘭沙皇,西伯利亞沙皇,陶立克克森尼索沙皇,喬治亞沙皇,普斯科夫的領主,兼斯摩棱斯克、立陶宛、沃里尼亞、波多利亞和芬蘭大公;愛沙尼亞、立窩尼亞、庫爾蘭和瑟米加利亞、薩莫吉希亞、別洛斯托克、卡累利阿、特維爾、尤格拉、彼爾姆、維亞特卡、保加爾以及其他區域的王公;下諾夫哥羅德的領主和大公,切爾尼戈夫、梁贊、波洛茨克、羅斯托夫、雅羅斯拉夫爾、別洛焦爾、烏多利亞、奧勃多利亞、孔迪亞、維捷布斯克、姆斯齊斯拉夫國君和所有北部區域的君主;伊弗里亞、卡塔林尼亞、卡巴爾德尼亞土地和亞美尼亞區域的君主;切爾卡斯亞和山地王公及其他的世襲領主和統治者;突厥斯坦的君主;挪威王位繼承人,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施托爾曼、迪特馬爾申和奧爾登堡公爵」。

要不是被掛路燈,這個頭銜還得長下去


在彼得格勒開始的群眾騷動具有自發的性質和危險的規模。騷動的原因是麵包不足和麵粉運輸薄弱引起恐慌,但主要是人們完全不信任無力引導國家走出困境的政權。正因為如此,事態無疑將會擴擴大,雖然我們暫時還能以和平公民流血的代價加以控制,但如果重複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控制局面。運動可能會蔓延到鐵路,國家生活將在最嚴重的時刻陷於停頓。彼得格勒生產軍用物資的工廠由於缺乏燃料和原材料而停產,工人無工可做,飢餓的失業的人們正在走向自發的、不可控制的無政府狀態。全俄國的鐵路交通陷於徹底混亂。由於沒有燃料和必要的原料運來,南方的63座高爐中只有28座還在工作。烏拉爾的92座高爐中有4座停產。生鐵產量日漸減少,炮彈生產面臨大幅下降的危險。由於擔心當局措施不力,人們不願把糧食運到市場上出售,這將使麵粉廠停工,而麵粉短缺將是對居民和軍隊的極大危險。政府權力已徹底癱瘓,完全無力恢復已遭破壞的秩序。陛下,救救俄國吧,它正面臨屈辱和羞恥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戰爭是不可能勝利結束的,因為騷動動已經擴散到軍隊並將進一步發展,如果不能果斷結束政權的無人負責和無序狀態的話。陛下,請立即徵召一位得到全國信任的人士,授權他組織一個全體人民能夠信賴的政府。重新恢復了對於自己和自己領導人的信心的全體俄國人民,將跟著這個政府前進。在這個後果極為可怕的前所未有的危急時刻,已經沒有別的出路,也不可能再拖延了。

———二月革命期間國家杜馬主席羅將柯給尼古拉二世的電報

尼古拉二世的反應:羅將柯這個胖子又給我發來了胡言亂語,我甚至都不會回答他。


作為個人來說能力有限也就認命了。

想要做出一番事業,發動戰爭、改革等等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結果。

還有就是生錯了時代。如果是在平安的年代裡,他作為一個資質平庸的皇帝來說,不會有太多的閃光點,但錯誤也不足以讓他全家被槍斃。不能在亂世中博弈,只能在亂世中走向滅亡。


好丈夫,差皇帝

身處那種風雨飄搖的時代,卻沒有必要的堅韌。戰略上失誤太多。

其實尼古拉二世如果能夠強硬一點稱職一點,結局基本可以對比奧匈帝國的弗蘭茨約瑟夫--雖然弗蘭茨約瑟夫也是被黑了幾十年,但是現在在歐洲輿論基本平反不說,奧地利人一直對弗蘭茨約瑟夫崇敬有加。其實尼古拉和弗蘭茨約瑟夫手裡的牌差不多,或者說尼古拉的牌更爛,但是這兩人作為天資不高的庸才,努力程度和性格有天壤之別。這裡沒有拔高弗蘭茨約瑟夫的意思,只是單純認為尼古拉沒有發揮自己應有的能力。


沒人注意他顏值還蠻高的


基什尼奧大屠殺


報應


推薦閱讀:

為什麼女生普遍歷史白痴?
巴哈伊教是什麼樣的宗教?在國內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二戰時不對日本扔原子彈,它會投降嗎?
蒙哥的軍隊為什麼非要攻下合川釣魚城?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比較有名的兄弟相殘的故事?

TAG:歷史 | 俄羅斯 | 真相 | 歐洲歷史 | 俄羅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