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液態牛奶市場六成是由奶粉沖兌的說法有什麼依據?真實情況如何?
01-19
不是很同意 @黃亮亮 的說法。呃,貌似液態奶&>奶粉&>液態奶是有些犯傻的味道了,but
1. 渠道不同,如果外購的奶粉很便宜,為啥不用奶粉?
2. 運輸成本低很多,可以到銷售地附近勾兌罐裝。
3. 保質期長很多,這不僅解決了遠距離和長時間銷售的問題,也很好的解決了銷量浮動的問題。所以,即使是有充足奶源,仍會有不少鮮奶製成奶粉,並再次勾兌為液態奶。
其實現在不少城市有本地奶牛,但稍小些的城市,特別是一些以非農業產業為主的城市,本地奶牛的產奶量是完全不夠全城飲用的,就像其他食品,如肉類,禽類和大米一樣,依賴於外來牛奶是必然的。那些所謂的以散奶源補助完全是個噱頭而已。配料寫復原乳的都是。
什麼問題都有外行湊熱鬧,什麼奶粉是怎麼來的,既然有鮮奶的情況下何必要把鮮奶做成奶粉。
按照這種說法,鮑魚、香菇、魚翅、瑤柱都吃新鮮的好了,幹嘛要晒乾了,多此一舉!
鮮奶極易被污染和腐敗,巴氏滅菌的鮮牛奶,奶擠出來後24小時內必須進行封裝,整個封裝流水線都必須是無菌的,還需要全程冷鏈運輸,就這樣保質期還不到一個月!
據觀察,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含乳飲料,60%這個數真不算誇大。
只能呵呵了。奶粉怎麼來的?還不是牛奶濃縮噴霧乾燥得到的!既然有鮮奶的情況下何必要把鮮奶做成奶粉再兌水還原成牛奶?濃縮噴霧乾燥要花費不少成本和時間的。就我參觀的兩家乳製品企業來說,通常很多地級市都有自己的地方品牌(蘇州雙喜,張家港梁豐,南京衛崗等),然後有自己獨立的養牛場以供應當地鮮奶供應,剩下的做乳飲料、酸奶,最後才會做奶粉銷售至周邊地區,當然也有奶牛產奶不足的情況會使用進口奶粉沖兌!而光明伊利蒙牛等大型企業則是在很多地方有代加工廠(更多的都被收購了吧,也就造成了產品上的生產地代碼)和就近的奶源,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液態奶絕不會有60%都是由奶粉沖兌的。對於這些所謂的協會會長專家的言論只能呵呵一下了
據我個人了解,純牛奶一般都不會用奶粉沖調的,如果是用奶粉沖調的必須要在產品包裝上標明復原乳字樣。那其他乳製品用奶粉為原料來做是很正常的啦!
中國的乳製品市場是資源戰略,中國的消費量是有缺口的,也就是說,中國境內的奶牛產出的奶無法全部滿足國內的需求,通過進口來補充缺口是必需的。另,奶牛在夏季和冬季產奶量是不同的,還有地球的南北半球差異,我們冬季就是澳洲的夏季,也就是產奶的旺季。因此種種生物特性,用奶粉還原液態奶是肯定的。還有,以上網友回答的工藝問題、儲存問題,牛奶是營養物質,極易腐敗滋生微生物。
我相信,因為在喝國內兩個大品牌的牛奶時真的有一種小時候吃奶片的感覺,想想就是一股奶粉味,當然這兩個牌子的高端系列就沒有這種感覺,所以我大部分會選擇北京的一個品牌奶來喝,還是小時候的味道
大概是六這個數字比較吉利吧
復原乳是拿奶粉兌的
不會的,你所說的就是人們所說得還原奶,目前就我來看,這樣的情況不存在,現在鮮奶得加工技術已經很成熟,而用奶粉還原等於是增加了生產成本。
達到百分之六十這個數據比較誇張了,當年我在東北黑龍江一家伊利的液態奶工廠做生產時,主要品項就是純牛奶、優酸乳乳飲料、花色奶比如麥香早餐奶等等,生產純牛奶是無論任何情況都不可能使用奶粉沖兌的,花色奶原則上按公司標準規定也不允許使用奶粉沖兌,只有乳飲料這些對奶體品質要求不高的品項在原奶存料不夠時才會使用一部分原奶粉。這是黑龍江這種農業類型省份,各地奶源比較充足的情況下,伊利等大型乳品企業的慣常做法;不排除其他地區譬如南方地區等地企業,收奶量不足,使用奶粉沖兌的數量會多一些,但是作為一個熟悉中國乳業的人,我覺得百分之60這個比例可信度很低。ps:現在沖兌用的奶粉以紐西蘭進口的居多,專供成品化料
你覺得中國養的奶牛有多少呢?你有沒有想過奶牛也要繁殖自己的下一代?
如果奶牛把自己的奶給了自己的孩子,我們人類得到的奶應該是很少的。如果奶牛不把自己的奶給自己的孩子,我們人類得到了奶,但是餵養奶牛寶寶的奶應該也不會特別多。所以我覺得市場上的牛奶都很假。
推薦閱讀:
※這個是啥 內蒙特產 吃起來有奶味?
※為什麼酸奶在營養學上的概念基本上都明顯是騙人的,卻還賣的如此如火如荼?
※如何看待紐西蘭乳製品業殘忍真相這一視頻?
※有什麼不清真的牛奶嗎?
※人類喝牛的奶,那小牛是喝什麼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