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的本質區別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分?


感謝@大果 哥邀請,迄今已經接受過許多大話題邀請了,這也是個大話題,我一定要認真作答。

當今國內你言我語「大乘」「小乘」的講法根本不嚴謹,在這裡回答為方便說。

我敢說在家佛信徒有最少99%不懂「所謂」大乘法,「所謂」小乘法。每當逢此話題便有人言「小乘太低級了,只求自了,還自稱上座,學大乘能成佛,我要學大乘。」或「小乘修定厲害,大乘太散漫,經典來源還不明,小乘證涅磐快,不必學大乘」,這兩種流傳百千年的邪見從沒休止,加上南傳北傳二派地理差異,交流甚少,誤解甚多。

來看看「成佛的《法華》」,佛在法會對舍利弗及大眾是怎樣說的

舍利弗善聽, 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 而為眾生說。

眾生心所念, 種種所行道,若幹諸欲性, 先世善惡業。

佛悉知是已, 以諸緣、譬喻、言辭方便力, 令一切歡喜。

或說修多羅、 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 亦說於因緣 、

譬喻、並祇夜、 優波提舍經 。鈍根樂小法, 貪著於生死,

於諸無量佛, 不行深妙道,眾苦所惱亂, 為是說涅槃。

我設是方便, 令得入佛慧,未曾說汝等、 當得成佛道。

所以未曾說, 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 決定說大乘

我此九部法, 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 以故說是經。

有佛子心凈, 柔軟亦利根,無量諸佛所, 而行深妙道。

為此諸佛子, 說是大乘經。我記如是人, 來世成佛道,

以深心念佛, 修持凈戒故。此等聞得佛, 大喜充遍身,

佛知彼心行, 故為說大乘。聲聞、若菩薩, 聞我所說法,

乃至於一偈, 皆成佛無疑。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 引導於眾生,

說佛智慧故。 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終不以小乘、 濟度於眾生。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莊嚴, 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 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 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 此事為不可。

《妙法蓮花經 方便品第二》

釋迦牟尼世尊在多部經典宣講,佛法只有一乘法,沒有二,沒有三,諸佛無從所來,亦無所去,虛空性如,心佛眾生本是如一,無二無三無四無從差別。出現大小乘的分化是因為眾生根器深淺、心量大小分別。小乘學者根器淺弱(絕無貶意,認為有貶低含義的可以不必繼續看),無緣接觸或深入大乘經藏微妙之法,領悟究竟圓滿清凈圓明的大自性光明,就算看到,也不一定全然信受,我有一名南傳佛友,較想承認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早已證得佛果,但願力太大太大,發願盡未來濟,度脫一切眾生方成無上正等正覺,退居菩薩位救苦救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其實是地藏菩薩說的。但度眾生何其艱難,或許度一個人便要百千萬年的時間,何況無量眾生。看到這些他接受不了,這就是心量。小乘羅漢非真入滅,將化城以為真。什麼是化城?化城是釋迦牟尼世尊的譬喻,上求佛果艱難曲折,時間會非常長,佛怕部分眾生半途而廢,於是幻化出一座城,無奈修行人以此作為真實,以為已得無上果,實非究竟。

不可忽視的是小乘是大乘的基礎,三乘為一乘,一乘為一法。他方世界的佛不一定宣講三乘法,只因娑婆世界眾生根性參差不齊,佛才慈悲方便宣講三乘法,佛的苦口婆心,他方世界的佛都放大光明贊嘆。我佛祖師目的只有一個,令一切眾生入大佛乘。在法華經舍利弗尊者不解佛為何只傳授小乘法,經佛一宣講便明了了,從前沒有大乘根性、心量不足而已,否則會狐疑不信誹謗大乘,如今機緣成熟,佛向自己傳授大乘法。大乘佛法的高僧大德絕不是只學大乘忽視小乘,佛的十大弟子都是由小乘法證得阿羅漢果,待機緣成熟,離一切相,發無量心菩提心度化無量眾生的心,求得無上佛果。「阿羅漢僅求自了」說法絕對不屬實可靠,在許多經典同樣可見到阿羅漢度眾如麻的記載。

那麼小乘一定就是差勁的、不可取的嗎?

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湣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到無畏處,自惟財富無量,等以大車而賜諸子。如來亦復如是,為一切眾生之父,若見無量億千眾生,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怖畏險道,得涅槃樂。如來爾時便作是念,我有無量無邊智慧、力、無畏、等諸佛法藏,是諸眾生,皆是我子,等與大乘,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是諸眾生脫三界者,悉與諸佛禪定、解脫、等娛樂之具,皆是一相、一種,聖所稱嘆,能生凈妙第一之樂。舍利弗,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隱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妙法蓮花經 譬喻品第三》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段,世尊將三乘法比作羊車鹿車牛車,無論學什麼乘,佛都要我們逃離三界,最低限度,出走火宅,火宅是什麼,三界不安,猶如火宅,我們的世界就是火宅。為了方便誘導不同的眾生,把正法分三種方式講說,欲讓一切眾生心開得智,不得不贊嘆釋迦牟尼世尊大慈悲大智慧。

莫謗羅漢,小乘羅漢也是人中聖人,境界凡夫不可估量。大乘覺者為求佛果,發菩提心度盡眾生同樣使人欽敬。在末學意識裏,只有次第,只有進階,本沒有大乘,本不分小乘,沒有大佛法,沒有小佛法,只有學跟不學的分別,學佛和學魔的分別,法傳播來說,多是向北和向南的分別,法本身來說,沒有大乘和小乘的分別。

當今社會不少學者教授不顧眾生慧命,學了幾些名詞就不知所雲,言大乘優於小乘,言大乘經典無從考證,不入經典,毫無實修,胡言亂語,豈非哀哉。須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法無定法,有高低大小的是信願。

大乘修行人覺他亦可自利,小乘可以回小向大。

誰擔保大乘修行人過去沒有修過小乘,誰保證小乘一定不可以成佛。

無論大乘小乘,皆是依佛法僧三寶,三無漏,四聖諦,八正道。

無論大乘小乘,皆是重在實修,只不過因緣各異,根性不同,各斷其障,各得其悟,各求解脫。

無論大乘小乘,皆是佛的弟子,所承法皆是佛陀親口宣說,蒙受浩蕩佛恩,只要持戒、聞修,都是正法。

無論大小乘,具備正見,堅決不會攻擊另一方。我的經驗告訴大家,我從來沒見一名有修為的南傳弟子輕視北傳,薄視小乘自稱大乘的學佛人從言語知見講法來看也算不上什麼佛弟子。

我堅定認為無論修大乘還是小乘,該做的,應該是團結一致,多一些內部交流,而不是勾心鬥角,同門相殘。在這個世界,待度眾生的面前,大家可以找到很多可以交流的話題,因為目的是相同的。佛門漸衰,多自內鬥。同時對力圖混淆誹謗南北傳概念,各種方式分裂佛法、引發佛教僧團紛爭的行為表示強烈鄙夷。

頂禮一切佛法僧三寶

凈土宗弟子凈悟 合十


聲明:不做爭論,愛看不看,想吵嘴的恕不奉陪,謝謝各位配合。

警示:如果讀者是一位北傳佛教的信徒,部分內容可能引起不舒適,非常抱歉,我會盡量照顧各位的宗教感情,如有冒犯,先行道歉。至於法義探討和爭論,不保證能回復各位,更加不想引起無畏的煩惱。真心討論可留言,有情緒的,恕不回復,謝謝。

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當然是因為傳承的不同而有區別,如果說本質的區別的話,可以說是佛教里最核心的「無我論」上的意見,出現了完全相反的見解。

北傳佛法的核心,是認為有一個超越一切有為法的「自性本心」,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的,凌然超越於分別法的一種最高形式的存在。

如北傳重要經典《楞嚴》中所談到的:

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凈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這裡提到的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都是一種東西的不同名字。

它的特性主要表現為如同金剛一般,不被其他因素左右,無所不包等等,是真正的主人,其他的東西,身體啊,思想啊什麼的都是客人。只有這個如來藏,能稱作主人,是不易的,真正的主體。

《楞嚴》里有個比喻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這裡的經文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有一個不動的主人,其他的浮雲一般變化的都是客人。這個是北傳佛法的核心教義——有一個無上的如來藏自性本心,是主人,其他的東西都是客塵,不是真正的你,只是浮雲。

為了更加好的理解北傳佛教的核心觀點,我們接著看《楞嚴》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這個時候,波斯匿王問佛說:「我以前沒有遇到佛陀的時候,見到迦旃延、毗羅胝子(古印度的其他哲學宗教流派)都說:「這個身體死後就叫斷滅,叫涅槃」,我現在雖然遇到佛陀了,但我還是有疑問啊,怎麼樣才能知道有一個自性本心是不生不滅的呢?我們在座的,沒有證得無漏的,都想知道。」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

   「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

   「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

   「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發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

   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比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佛陀說:「你現在的身體,是金剛不壞的?還是慢慢會衰老的?」

「我的身體是慢慢會衰老,最後會滅亡的」

佛陀說:「大王,你的身體還沒滅亡,你怎麼知道肯定會滅亡呢?」

「雖然我的身體還沒滅亡,但我現在觀察我自的身體,一個個念頭變遷,一直在變化,就好像在火裡面一點點變為灰燼,滅亡的過程一直不停,滅亡是必然的事情。」

佛陀說:「是這樣的,大王啊,你已經衰老了,相貌和年輕的時候相比如何?

」小時候皮膚很光澤,年長血氣充滿,現在年紀大了,身體自然衰老,臉色發白,皮膚變皺,怎麼能和年輕的時候相比呢?

佛陀說:「你的相貌應該不是一下子變老的吧」

「確實是慢慢變老的,因為它一直慢慢變衰老,所以我知道,最終身體一定會死亡的」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

   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

   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佛言:「汝今自傷發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

   王言:「不也,世尊。」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佛陀告訴波斯匿王:「你看到變化,所以知道你身體一定會死。你可知道,你身體中有不滅的東西嗎?」

波斯匿王說,我不知道。

佛陀說:「大王啊,你幾歲見到恆河的水啊?」

波斯匿王回:「我三歲的時候,母親帶我去祭神,經過恆河的時候第一次看到的。」

佛陀說:「大王,你說,二十的時候比十歲衰老,六十多了,一直在變化。你三歲看到的恆河,和三十歲看到的恆河,有什麼不一樣嗎?

波斯匿王說:「就和三歲的時候一樣啊,我今年六十二歲了,看到的恆河也還是一樣的。」

佛陀說:「你知道自己的身體變老了,可你看到的恆河,於你童年看到的恆河,有年齡的區別嗎?」

波斯匿王說沒有啊。

佛陀說:「大王啊,你雖然皮膚皺了,但你能見之精,自性沒有皺過啊。變皺的是變化的,不皺的是不變的。會變化的終歸會滅去,不變化的,沒有生滅,它怎麼會隨你的生死而生死呢?末伽梨說的死後就沒有的,怎麼可能是真的呢?

波斯匿王知道肯定有來世的存在,很高興。

有一個不生不滅的自性,不隨其他東西的變化而變化,是恆常的,超越一切的主人,其他變化的都是客人。

這個恰恰就是南傳佛法里破斥的一種「常見」。我們來看南傳佛法的觀點:

下文大部分內容引述自法遵尼師的著作《滅苦之道》中

仙尼!當知有三種師。何等為三?有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而無能知命終後事,是名第一師出於世間。複次,仙尼!有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見是我,如所知說。複次,仙尼!有一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亦復不見命終之後真實是我。

仙尼!其第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名曰斷見。彼第二師見今世後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則是常見。彼第三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不見我,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現法愛斷、離欲、滅盡、涅槃。【契經 五陰誦】

仙尼是一個人的名字,這裡在《契經》中佛陀說了有三種見解。有一類哲人只承認現生的自我意識為真實,他們將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全都集中在這一生,否認有來世或死後存有任何形態的生命及主持生命輪迴的不滅靈魂。依這種觀念見解看待生命,自然不會考慮到命終之後的情形,當然也不會記說自己的弟子修行的成果如何、來生得到什麼果報。只管今生不看來世,這種人著實不少。《楞嚴》里提到的迦旃延、毗羅胝子死後就是涅槃,就是這個斷見。

第二類哲人也是普遍而廣泛的,可能是大部份人的見解,他們肯定現生的真實自我,同時也認為這個自我將在死後以另一個生命形態,繼續存在下去。

第三類則不見現在生有真實自我、也不見來生有我。

佛陀告訴仙尼:第一種哲學家所抱持的是一種斷見,照當時的說法就是命即是身,他們認為生命就是自我,人死之後自我也隨即滅亡,什麼都不剩下來,自我在死亡之後便散滅、不存在了。第二種哲學家則持守常見,也就是所謂的命異身異,他們以為生命和自我是分開的,由色身所維持的生命就像衣服、房屋,壞了就換掉,而自我則是永恆的主人,無論生命蛻變過多少次,真我總是恆常存在下去。

一般而言,人類對生命的想像不出這兩種狀況,自我在死亡之後要嘛什麼都沒了,要不就是換個身體繼續存在,人們再也想不出第三種情形了。但佛陀卻告訴仙尼還有抱持第三種說法的第三師,第三種師否認有我卻又承認有現生、來世的輪迴。難怪仙尼要說:我聞世尊所說!遂更增疑。

唯有第三種師能突破想像的極限,從常見與斷見的迷惘中破繭而出,發現生命的真相:「在今生來世的生命流轉中,沒有真實自我居間主持」,並能依這緣起無我的真實法則明確追蹤生命的趣向。這才是如來、應、等正覺所宣說的真理。當對真理有正確的理解後,將不會再對生命、對自我有任何錯誤的期待,是以現生就能夠對生命現象愛斷、離欲、滅盡、涅槃。

核心教義的分歧就在這裡了,南傳佛法的教義,不認為有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如來自性清凈本心的存在。

無論現世,來世,過去世,都沒有一個貫穿的主體,作為主人存在。徹底的「無我論」並不需要客塵和主人的對立說法。

《楞嚴》里說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捲。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南傳的教義,不認為有任何東西可以有所謂的不生滅性。任何能知所知的,都是符合三相(苦,空,無我)的。並不存在一個失卻的本心,遺失的真性。

那問題來了,如果沒有一個主體,可以貫穿輪迴,根本沒有不變的自性本心,那輪迴的主人又是誰,誰是因果的承擔者呢?

善惡有報,生死輪迴是所有傳承佛教所共許的,那如果沒有輪迴的主體。善惡生死輪迴報應又都記在誰的賬上呢?

這個問題能幫助我們更加好的理解南北傳佛教核心教義上的分歧,也就是兩種傳承的佛教本質上的區別根源。

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於此眾中,若有愚痴人,無智無明,而作是念:若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作無我業,誰當受報?」【契經 五陰誦】

眾生很難接受自己的生命中沒有一個獨立主體的事實。曾經有位比丘當佛陀講解五受陰無我的時候,在心中喃喃抱怨:「如果無我的話,那麼所造的一切業豈不是沒有人遭受報應了?」對於未見法的凡夫而言,這確實是相當切身的問題,如果沒有我、沒有靈魂,那麼誰來承擔行為的後果?是誰享樂與受苦?由誰參與生死輪迴的整個過程?眾生總認為既有輪迴,就該有個主體經歷這趟輪迴,從今生到來生的旅程就好比沿途停靠的火車,無論停靠多少站,總該有這麼一輛火車經過這些車站。輪迴也一樣,從一剎那到下一剎那、從一生到下一生,都該有個主體居間主持,否則從前造的業如何與未來受的果報銜接?如何在死亡後投胎受生?這幾乎是人人都會升起的懷疑。

然而佛陀卻呵責有這種念頭的人是愚痴人,無智無明。

爾時,世尊告羅喉羅:「云何知、云何見於此識身及外一切相,無有我、我所、我慢使系著?」【契經 六入誦】

由於眾生所有的意識型態都是識的作用,無論是自我意識或宗教、種族、國家等等的歸屬意識,以及其他關於是非、榮辱、損益、成敗等等的價值判別意識,全都是由識一手主導。因此將識視為自身,並將識所認知的對象視為與自身相屬的關係,很自然地成為眾生一種相當基本的反應。這種毫無事實根據的假設,使得眾生不假思索地設定有我、有與我相屬的親密關係,也更促使眾生的我慢依恃這些假設而無限地開展:有我、我的錢財,就有消費與賺取;有我、我的國家,就有政治與戰爭;有我、我的名譽,就有表現與角逐……。

這樣的連鎖反應,使眾生毫無危機意識地全神投入於生命的持續活動,眾生迷信於改善生活以獲得福樂、充實自我以描繪美好願景、發揮實力以迎接挑戰、排除困難以贏得成功。殊不知,這恰是種將自己牢牢系縛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詳盡安排,日復一日、世復一世。

眾生已經太習慣這種錯誤的思考模式,一旦聞說無我,往往就直接予以懷疑、抵制而非反省。因此,唯有提出識非我、識所認知的對象不與我相屬的證據,才能令人深刻省思受我慢驅役系縛的困境,以及覺察出那習以為常的本能反應。

「云何知、云何見於此識身及外一切相,無有我、我所、我慢使系著?」佛陀曾以這個題目指導親生兒子羅睺羅比丘,要羅睺羅注意到這項遺害無窮的錯覺。羅睺羅比丘也經常以同一個問題請教佛陀,顯示羅睺羅的確對識引生自我意識的問題非常關心。

佛陀所給予的答案,總不外乎於五受陰或六入處正觀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這是為了確認識不足以建立我、及識所認知的對象也不足以建立起與我相屬的親密關係。

識所能認知的對象並不超出五受陰或六入處,無論是錢財、名譽、國族,人們所能認為屬於我、與我相關的諸多事物,原本都只是五受陰及六觸入處所提供的資料,一旦受識處理過後,便被賦予各種不同的定義,而成為「我」的主觀意識。五受陰及六入處都是無常、苦、無我,所以事實上識所能認為是我、屬於我、與我相關的諸多事物,也都是無常、苦、不能真的建立為我以及與我相屬的關係。

若能體會識非我;識所認知的所有對象也不與我相屬,人們就比較容易從既有的成見中掙脫出來,不必受自我意識或其他任何的意識型態所箝制,不再斤斤計較於行為後果由誰承擔?是誰享樂與受苦?由誰參與整個生死輪迴?如何在死亡後投胎受生?而能以全新的觀點,脫離一切意識型態的偏見,從正法、正見的角度看待生命:正是因為無常、苦、無我的特性,所以生命現象才會以生滅不絕的方式一再流轉下去

若思量、若妄想生,彼使攀緣識住;有攀緣識住故,有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契經 雜因誦】

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識於此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

若作是說:「更有異法,識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者,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益生疑,以非境界故。【契經 五陰誦】

關於澄清對靈魂、受報者、輪迴主體的誤解,也還是唯有從識下手,畢竟除了識以外,靈魂、受報者、自性、輪迴主體等,仍只是一些無從證實的假設。

識的存在必須依賴另外四個條件──色、受、想、行。識所住、所攀緣、所愛樂、藉以增進廣大生長的,都是這四受陰。識的功能是辨識,辨識的對象是色、受、想、行這四受陰,識能辨別前四受陰的一切活動,也是藉由色、受、想、行的活潑運作,令識跟著忙碌、充實、增廣而多采多姿。

但是識的功能也僅只於此,在色、受、想、行之外,識並不能發揮任何作用:當幼子受病痛折磨時,心焦的母親也只能以自己的經驗揣摩孩子的痛苦,無法親身體會孩子究竟是如何疼痛、如何暈眩;從古至今,人們雖然很想知道宇宙形成的最初狀態,但因色、受、想、行不曾參與其中,因此只能予以幻想、估計;當熟睡或昏迷,色、受、想、行都暫停活動時,識也無法作用。所有識的認知來自自己色、受、想、行的經驗,只要是色、受、想、行無法經驗到的,識也無法加以辨識、認知。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然而,後世的佛教徒不曾深入思惟五受陰無常、苦、無我的流轉現象,一味陷於企圖解釋:「倘若無常,將如何銜接輪迴的過程?」的思考模式,因而將一些莫須有的功能強加於識,冀望藉以加強識的功能,增加神識的神秘性,建立輪迴主體的合理性。以北傳佛教的唯識教義為例,他們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之外另立末那識及阿賴耶識,希望由這些新設施來「彌補」佛陀無常觀的「不足」。唯識學者的意見是將自我意識分攤給末那識、業行的記載交付給阿賴耶識,並認為修行在於將阿賴耶識中的煩惱種子消除,進而顯露出未受煩惱染污的清凈本覺(大圓鏡智),成就佛果。

要想建立識別自我或染凈所依的主體,也該有這麼一個主體存在才行,因此關於末那識與阿賴耶識是否真有擔負這些任務的作用,就成為首先該辨明的重點。

自我意識僅是種依緣而生的現象,遇見不同的情況,便生起不同的自我、不同的自我認知、不同的自我意識。這許許多多的自我之間並無一貫的統一性,而是各別地隨緣而生,其實自我意識根本就包含在原來六識的作用之中,它僅藉由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知便足以引生,完全不必要另立末那識來承擔「甚深難解」的自我意識的由來。

識的作用是一種精神活動,精神活動是沒有具象的形跡可尋的,例如:某位禪修者因姿勢不良而禪修不得力,這時他的識受陰辨別出是由於所坐的蒲團不適用,接著想受陰便回憶起過去曾在某個道場參學,那兒的蒲團坐很好,於是又隨之生起下一個辨識功能來檢視印象中那個蒲團好在哪裡?在這個案例中,並非禪修者有一個很具體的識往來於兩個不同的蒲團之間勘察比對。事實是,先是緣於色受陰的不舒適而生起識,後依著想受陰的印象又令識進一步衍生髮展,識就是依這種方式住著、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同樣的,眾生從這一生死亡到下一世出生,也是由識依同樣的方式住著、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絕不是有個具體的識往來於前生與來世之間,僅只是前一世的五受陰滅、後一世的五受陰生。

別忘了「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識於此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沒有色、受、想、行的境界存在,就沒有可供識住著、攀附的基礎,識也因之沒有存在的可能。識是不可能獨立於色、受、想、行而單獨存有的,有相對應的色、受、想、行,才會有相對應的識生起。認為有一個「去後來先作主翁」的識,是出自唯識論師的想像,沒能脫開一般人以靈魂作為生命主體的思考模式。

最後拿契經的一句話收尾

彼因、彼緣悉皆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契經 五陰誦】

這就是主要分歧所在,《楞嚴》里認為境界雖然變化,但能見之性,所用的本心,能映射萬事萬物的如來藏自性本心是不生不滅的。它是一切萬物的超然體。所謂山河大地法王身,所有的萬事萬物不過是它功能的顯現。

這些能容載所有無常因緣的,是真正的不易恆常之法。

南傳的觀點和契經相符,這些因緣都是無常的,「識蘊」不過是這些因緣的反應而已,有什麼常可言?更加不可能是超然的超體。

所有的衍生教義的差別,和所有的修行方法上的差異。都是這個根本分歧所產生的。唯識頌里的那句「去後來先作主翁」的話,就是整個南傳佛教最最要破斥的主要邪見。完全相反的觀點,無法調和。

另外附上上座部佛法修行的主要方法簡介:

如今佛教徒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 許哲的回答

============================================================

@萬振寰 在評論區提出的疑問:"前世"是否存在?上一個狀態是「我的」嗎?和現世的「我」有何關係?

首先,南傳佛教當然也是有前世今生的概念的,否則要斷什麼輪迴呢?根本的趣旨,是不再生死輪迴,不再投胎。

這裡涉及到勝義諦和世俗諦的概念區別。

我這裡先假設有一個集合

P={A1,B1,C1,D1,E1}

集合P有五個元素,在時間t1的情況下,它是由A1,B1,C1,D1,E1組成的,但它們是無常的,變易的。

P={A1,B1,C1,D1,E2} 變化了,我們還是管這個集合叫 P,然後t2時刻的P和t1時刻的P已經不盡相同了。

然後集合再變化 P={A2,B2,C1,D1,E3} 又有幾個元素變化了,我們知道t3情況下的P是由t2時刻的P發展過來的。而t2時刻下的P又是由t1 時刻變化而來的。這裡t3時刻下,集合P的C1和D1兩個元素 還是何最初始的一模一樣。

此時,我們的集合依舊叫 P

再變化,P={A4,B4,C4,D4,E4} 的時候,我們把t4狀態下的P依然叫P。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元素和初始狀態下已經不一樣了。和t1時刻的P沒有任何一個重疊的元素。

變化到下一個狀態,我們把集合改個名字,叫做Q

Q={A5,B5,C4,D5,E4} 名字是任意自己取的。t1到t4,我們把集合叫P,t5 之後的變化,我們改叫Q,但本質上還是這樣的變化,我們僅僅是改個名字。

好了,我們能說P就是Q嗎?不能,因為它們的組成元素完全不一樣,不能說他們是同一個。

但我們能說P和Q毫無關係嗎?也不能,Q 是 P 慢慢演變過來的。

別說P和Q是有關係,但不是同一樣東西。t1到t4時候,P和P之間雖然名字相同,仍然不能認為是同一樣東西,也不能認為是毫無關係。

事實上,它們是互相有關係,有因果的,但名字可能一樣,也可能不一樣的互相關聯的集合體。

什麼叫「五蘊」,蘊就是集合的,蘊集的意思。我們的生命就是五堆東西組成的集合,它們一直在發生變化(無常性),生命本身就是組合而已,它不具備一個實體,P 和 Q 都只是集合的名字,沒有實際的實體。(空)它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不是隨機亂動的。

換個名字,可類比理解為隔世。我們今生的業報是上一世業的結果。上一世是原因。

生命是無我的,因為集合里不存在不變化的「靈魂」,只是五蘊的變化而已。它可以變得和之前完全不一樣,但一定有關係,有變遷的確定邏輯。

所以從勝義諦上來說,既沒有前一世的我,也沒有今生的我,有的只是一堆有變化規律的五蘊在工作而已。

但這並不是說,你我他這樣的稱謂都是發神經。事實上,我們指代這一堆堆五蘊,也需要代詞系統。所以,世俗諦,為了方便起見,我們依然說你我他。依舊說,我前世,他前世等等等等。為的是言辭方便。

但在勝義諦上,沒有他的前世,我的前世。

不知道我解釋得清晰與否


  南北傳之—區別

  海(達摩悟陀)比庫著.(摩訶耶那)比庫著

  亞難,雖然過了季節,這雙沙羅村的花還是開得很茂盛,來尊敬如來,樹的花朵如雨而落,撒播,撒布,連續不斷的塗布在如來身上…….天上曼陀羅花和天上的檀香木從天空降落……一天上的音樂………也可聞到天人在天歌唱。

  亞難,僅僅這樣行動上的尊敬不能認為是真正尊敬,尊重,崇拜,敬禮及禮拜如來。比丘,比丘尼,居士男或居士女,誰如果真正跟著法實習,實行完全遵守戒律和真理,可以認為是崇高的尊敬,尊重,崇拜,敬禮及禮拜如來。

  大涅盤經●MahaparinibbanaSuna

  目前的佛教可以分為南傳和北傳(這包括密宗或西藏佛教),如同基督教中的天主教和新教徒。一個人如果想要清清楚楚明白兩方的真正區別必須進一步在雙方的教法中作個研究,偏見的極端份子都出來阻止信徒眾參閱另一宗派的教法,正如其他宗教的極端份子時常都在設法阻止教徒們參閱其他宗教的經典,除了本教的『聖經』。這並非符合於迦羅摩經(KalamaSutta)中佛陀大方觀點的教法,「如果本宗的教義都是對的,他們應該可以面對其他宗教的對照」。同樣的如果一位比丘的戒很清凈,當在家眾知道有關比丘眾持的戒律,他不應該起疑慮。

  在北傳和南傳的教法中,有很多的區別,在以下只拿出重要的來討論。

  海(達摩悟陀)比庫著.(摩訶耶那)比庫著

  菩薩道和阿羅漢道

  這是在北傳和南傳的教法中最重要的區別。前者提倡菩薩道而後者倡導阿羅漢道。北傳教徒承認菩薩是自利利他的(這是指在自修中同時教導他人道途),而指責阿羅漢道是自私的(只修到本身證道而已)。南傳教徒卻承認最要緊是儘力修至脫離輪迴(連續不斷的生死循環)然後才教導別人。這意味,對於南傳教徒來說,修阿羅漢道並不自私,不過嘗試渡他人解脫的工作,應該自己先證到解脫之後,才有資格來實行這份工作。一開始就要去渡他人,可能實際上是一個藉口來逃避挨受修道中的困難。

  如果我們觀察佛陀的一生,可以看到佛陀在證道之前,並沒有嘗試教導或渡化眾生。相反的,他運用本身到極限來修道,甚麼的痛苦他都忍受過。他了解到在過去,現在或將來也沒有另一個苦行者可能會受多過於他的苦,最多也只能相等於他。他只在證道之後,才開始教導眾生。如果他試圖在修道之期間去教導眾生,可以說,他不可能證果,因為這果位最困難證到的。要奮鬥至脫離輪迴應行相反於一切眾生的傾向,開始我們應該先捨去世間上的執著,然後才開始認真的坐禪。

  如果我們研究佛陀的阿羅漢弟子眾的修行生活,就可以明了他們都是跟著佛陀的指導而專心修行,儘力發揮本身所能到達證果位。佛陀親身教導他的弟子眾,即使那些已證到第一,第二或第三果位(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的弟子眾,也不應該停頓修道,應該再專心修行至達終點,也就是阿羅漢果位。在法句經的166句,佛陀說:[利益人的事如何重大,不可廢棄自己的責務;知道自己的責務,應常專心自己的責務。在證了果位之後,他們就再也不會自私,而且跟著佛陀同心協力去弘揚佛法。佛陀入大涅盤後,都是這些阿羅漢弟子眾在主辦結集經,律典來保障佛法繼續一代代正確的流傳下來。

  為什麼佛陀要教他的弟子眾不應該修至半途而停頓,必須儘力修行至到證了阿羅漢果位?理由之一,如佛陀所說,沒有可能讓一位本身尚未脫離輪迴者來幫助別人脫離輪迴。理由之二,說到最後,沒有一個人可以幫助別人了生死。就如佛陀也不能從輪迴中了我們眾生的生死。沒有人在害我們受苦,除了「我」(本身)———從無始生死以來,我們眾生都錯誤的執著「我」,只要我們親身覺悟到「無我」,那時我們就解脫了。佛陀教我們的是實在沒有眾生可救。對每一位眾生來說,一切的構造都是我們的心所虛構出來的,像一場夢,一個幻象。這種覺悟是當一個人親身體證「終」(涅盤),一切的構造崩潰和消失時———在南傳傳統的信仰中這種涅架的體證是可能的,就當一個人還是活生生時。

  說法並沒有真正渡化一個人,但是他親身所體驗之苦,如在法句經的277句:[一切存在的成份是無常的,以智慧觀察時,厭離種種的苦惱,這是至清凈之道。]只要體驗到世間是痛和苦(例:當一位非常親愛的人逝世了)使我們厭倦至到想舍離世間才會走上佛陀所教的道。

  當提婆達多(Devadatta)走上歧途變成佛陀的敵人,佛陀說:「其中之一個原因使他走上歧途是因為他在半途中停止修道」。在證阿羅漢果位之前。半途而廢是非常危險的。

  當問起甚麼是出家眾的本份,佛陀說:[這有兩種,即弘法或觀禪。]一個出家人應該弘法或儘力去觀禪至到了生死。如果想把兩件事同時一起修而得到最好的成就,那是不實際也不可能。在聖者住經(AriyavasaSutta)中,佛陀說明十種的聖者住法(AriyavasaDhamma)一切的聖者(過去,現在和未來)所修———其中之一是捨棄一切的事務。這就是說當一個人想證到其中的一個道果,他就應該專心一務別再修其他的。佛陀時常鼓勵它的弟子眾儘力修行使自己早日脫離苦海,應該過著簡單的生活,無定居的流浪,和觀禪:證了果位之後就應該弘法。

  佛陀有個非常知名的說法弟子叫波地拉(Poth¨a)。知道他生死還沒了,佛陀就開始稱呼他為獨加(Tucca)(空腦)波地拉,碰見他時就稱呼「空腦波地拉」。慢慢的波地拉開始覺得佛陀是要他知道雖然有多年的說法,本身還是個「空腦」,自己還沒有修心至證果位。他就這樣捨棄一切的說法任務,進山林觀禪修道。

  法句評論中有個故事提到兩個好朋友一起出家,後來較年輕的以弘法為本身義務,而較老的進山林修禪。過幾年後,年輕比丘成為一個出名的法師,有五百個弟子又同時受到十八個道場邀請為長期說法,而年老比丘證得阿羅漢果位。在後者回來拜訪佛陀和他的朋友時,佛陀多次大聲稱讚阿羅漢卻沒有對法師作任何的稱讚。當法師的弟子眾問起時,佛陀把法師比喻為一位牛童被人雇為看牛而阿羅漢被喻為一位富農擁有牛群,而且他可以自由的在空閑時受用五種類的牛產品(牛奶,牛油,乳酥,酸乳酪,酥油)。

  近代有很多人(比丘,比丘尼和在家眾)只在說法就自以為在行菩薩道。本身還沒有脫離輪迴生死就嘗試教導別人怎樣脫離輪迴生死,有如一個人和別人一起跌進深水裡,本身都不會游泳,又想嘗試救別人。世上有很多人會說法,但是很少人能真正跟著法去修。馳名的中國鳥巢禪師有一個故事,一次有位高官來拜訪居在樹上的禪師,請教佛法。禪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高官很失望的聽到這樣簡單的佛法,而說:[三歲的小孩都懂得這些!]禪師穩定的回答:[可能二歲的小孩懂得這些,但是八十歲的老人卻做不到!]一個沒有真在修行的說法者,有如賭鬼或酒鬼勸告別人不要賭博或

  在那嘎拉溫待亞經(NagaravindeyyaSuna)里,佛陀為在家眾說明這些出家人已斷除了貪嗔痴或是在斷除的過程中是你們應該去尊敬,崇拜及敬禮的。在家眾向佛陀請示如何去辨別這些出家人。佛陀說:[若有居住在樹林的出家人,關於這些出家人來說,他們是常不被色,聲,香,味,觸,法之所動搖,目此我們可以肯定這些出家人必定已斷除了貪嗔痴,或是在斷除的過程中。

  在羅嘿喀經中佛陀說:羅嘿喀,在這個世界上有三種類的教師應該被責備。(誰如果在責備他們,所制責是應該的,這是有遵照實情和理由,並非不適當。是那三種呢?

  1、羅嘿喀,第一,這一類的教師本來舍離家庭來過著無家的生活,目的是修脫離輪迴之道,卻沒有修到證果,就去教一些人說:[這是對你有好處;那是會使你安樂。而這些人不相信或不聽從他的教導,或不明白而沒有產生信心;所以還是照常跟著個別的方式過而遠離佛法。這類教師應該被責備,提出這些事實,續道:[你像一個男人一直在追一個女士,可是一直都被拒絕,或一直要擁抱那位女士但是她卻反面而逃,你的貪心有如這一模一樣。(一直裝如一位人類的導師,可是,他們不信任你,沒有人要理睬你)那麼一個人可幫別人些甚麼?]羅嘿喀,這是第一種類應該被責備的教師。誰如果在責備他,所指責是應該的,這是有遵照實情和理由,並非不適當。

  2、羅嘿喀,第二,這一類的教師本來舍離家庭來過著無家的生活,目的是修脫離輪迴之道,卻沒有修到證果,就去教一些人說:[這是對你有好處;那是會使你安樂。]而這些人相信,聽從他的教導,從明白中產生信心;不再跟個別的方式過,而沒有遠離佛法。這類教師應該被責備,提出這些事實,續道:[你像一個人,忘記自己田地的雜草,卻想跑去鄰居的田地幫助除草,你的貪心有如這一模一樣。(一直教導別人而還沒有教導自己)那麼一個人可幫別人些甚麼?]羅嘿喀,這是第二種類應該被責備的教師……並非不適當。

  3、羅嘿喀,第三,這一類的教師,本來舍離家庭來過著無家的生活目的是修脫離輪迴之道,本身修證了,就去教一些人說:[這是對你有好處;那是會使你安樂。]而這些人不相信或不聽從他的教導,或不明白而沒有產生信心;所以還是照常跟著個別的方式過而遠離佛法。這類教師應該被責備,提出這些事實,續道:[你像一個人,從一個舊枷鎖中掙脫得自由,再被另一個新枷鎖鎖上,你的貪心有如這一模一樣。(一直教法而沒有訓練應該怎樣說法)。那麼一個人可幫別人些甚麼?]羅嘿喀,這是第三種類應該被責備的教師……並非不適當。

  在如是語(mvunaka)中,佛陀說的很清楚有三種人能真正利益世間上的眾生:[比丘們,這三種人的出現在這個世界是為了利益眾生,使眾生快樂,以慈悲心看待這個世界,以及為了帶來善,利益及快樂給天人和人。是那三種呢?(1)比丘們,在這當中,如來出現在這個世界,他是正等正覺者,也即是阿羅漢………。(2)凡是覺悟證果的佛弟子。也是阿羅漢……。(3)比丘們,還有那些正在勤修,多聞,嚴修守戒的佛弟子………。在這裡表明的很清楚了佛陀,他的阿羅漢弟子眾是第二種人能真正的利益眾生。如果他們都好像北傳教法所說的那樣自私,他們沒有可能會證到第一果位的須陀洹,因為須陀洹已經斷除我(邪)見。第三種人能真正的利益眾生是因為他們真誠舍離世間去修道以這啟發性的模範來鼓勵眾生修行———俗語說:[行動勝過講話。]雖然佛陀不許修沒有利益的苦行,如極端份子所修的(如食用指定的食物或布料,模仿動物的行為,挨餓,等等),他還是稱讚十三種的苦行修法,為他的知名弟子大迦葉(Mahakassapa)所確定的(穿破袈裟,日食一餐,托缽,居住靜處等等)。如果有比丘修持這個法門,就能幫到正法(佛法)長住於世。佛陀所教他的弟子眾行的中道法門同此苦行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因為有提到日食一餐,托缽,不抓金,銀,錢財,三衣一缽,等等。

  素食:

  這也是北傳和南傳的教法其中最大差別之一,前者大力提倡素食而後者沒有進行(這不是必要的)。北傳說人吃肉有促成殺生的罪,在他們的因果經甚至提到一個人吐血是因為他吃肉。

  佛陀允許肉食,如果符合以下的三凈肉條件:(1)那隻禽獸不是親自或叫他人殺(給於比丘:那隻禽獸不是特地被殺來供養他的)。(2)沒有見到那禽獸被殺時的情況。(3)沒有聽到那隻禽獸被殺時所發出的叫喊聲。佛陀和他的出家眾全都非素食者,因為這個原因(可以從經中找到)使到很多外道組織(素食實行者)時常都在毀謗他們。佛陀也允許出家食用一切的肉類,除了指定的十種禁肉,有病出家眾也被允許食用清肉及喝幾種的動物油等。

  為什麼佛陀,最慈悲的眾生,和他的弟子眾(很多本來是從小就開始素食的婆羅門徒)沒有實行素食呢?首先,「比丘」(佛教出家眾)真正意思是「乞食」(比的意思是乞)。乞食是比丘修行的基礎,因為這可鎮壓「我」,最主要的輪迴之緣。比丘不被允許向在家眾要求任何東西,更不可說甚麼飯菜才適合他。乞到余飯菜等也是平常的。如果要限制自己食素就很難實行乞食了。雖然比丘食蕈,他決定不會鼓勵殺生,假如他懷疑這些肉類是為供養他而被殺的,那麼他就不被允許接受和食用。

  雖然佛陀戒殺,卻沒有鼓勵素食。佛陀說既然沒有動念或行動上想殺,所以食用三凈肉並沒有罪。同樣的,在法句評論中,有一位比丘請教佛陀:[》口果有一位獵人的妻子每清晨都拿守獵的武器呈交給他的丈夫,她是否有牽涉到殺生的罪行?]佛陀解釋說:[當她把這些獵器交給她的丈夫時,她並沒有叫她丈夫去殺生的念頭,所以她是無罪的。]

  有些素食者覺得食肉是鼓勵殺生。應該了解,普通凡夫的一世生存中,不可能完全沒有牽涉到殺生。現代科學展示植物也有「生命」及試驗到一些樹的恐慌或害怕,當附近的樹被亂砍時。連砍植物之罪都不想牽涉到,那麼就應該學「耆那」(Jalns),居在印度的外道宗派,不但是素食者,而且不被允許吃鮮菜和其他動物的產品(如奶,油,等等),只吃乾枯的菜,時常拿塊布蓋上口和鼻,提防昆蟲飛進而被殺。

  生存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上,自然的就傷害到其他眾生。農夫掘地種菜就殺傷蟲,蚯蚓和昆蟲,過後再噴射殺蟲劑在菜上。如果我們吃菜,是否在鼓勵他們殺生呢?當我們在花園掘地時也不能避免殺傷蟲類,蚯蚓,昆蟲,等等。對佛陀來說(佛說「干闥婆」(Gandhabba)的神居住樹皮,木髓,根,葉子,花,等)草,植物和樹是鬼和神的鄉村。如果我們割它,不但是砍了樹命,也破壞了居在裡邊神鬼的居所。我們從樹上采了果子,是否剝奪了鳥,松鼠,猴子,等的食物?只是散步,尤其是在草上,就殺傷了螞蟻,昆蟲,蟲類,等。找兩餐來活命也剝奪了別人的工作,「霸了座位」或在商場上,不能避免的搶了別人的生意。生活可以比喻如森林之樹。高大的樹先長向天空,受了陽光展開枝葉,無意中遮蓋了短小的樹,它們得不到陽光而枯燥。相同的,一切眾生為生存掙扎,強者存在。

  食物對我們是生存的必需品。得了這個人生,最主要工作是儘力修道使到我們脫離輪迴,那麼我們就可以幫助別人。即使在修行時(激起別人的道心)或證道果之後。佛陀引用一對夫婦帶著孩子要越過一片沙漠。半途中,他們都用盡了所帶來的糧食。他們再堅持苦撐至孩子被餓死。那對夫婦才決定以孩子的肉來充饑,以求能越過沙漠。然而,他們吃這些肉不是為了享受,只是為了能夠生存,至到越過沙漠。同樣的,我們應該吃用食物(肉類,素菜,等等),不是為了享受,只要足夠使我們越過生死輪迴的沙漠,至到彼岸(涅架)。

  佛陀在他的大智慧中觀到最難的掙扎只是心,它有如我們要越過的大沙漠(貪嗔痴)。我們須要專心於八正道來帶我們越過生死輪迴的沙漠。很不幸,一些人錯把素食當為一種修道,又很慶幸的計算多年的素食,這些離佛陀所教之道還很遠。

  脫離或常住於生死輪迴

  北傳教義提倡發願成菩薩(例:地藏菩薩)或佛(例:阿彌陀佛)常住於生死輪迴至到一切眾生都證涅架而南傳教義是儘快修證脫離生死輪迴。

  我們再次提及佛陀,他說過我們從無始以來就在這生死輪迴打滾,應該儘力修道,儘快脫離生死輪迴,如他本身,在證果位時,他高興的呼喊再也沒有生死了,這是他的最後一生了。在增支部(AnguttaraNikaya)佛陀說:IL匕丘們,就是一小點的糞都有戾氣的臭,所以我不會貪戀短暫的再生,就算最短如彈指。]

  是否適當,常住於世(生死輪迴)至到一切眾生都得到解脫,這就是永恆?北傳教義說到文殊和觀音菩薩都是過去佛的化身,而阿彌陀佛是無量壽的佛。這一類的「覺悟菩薩和佛」在北傳經典中都是常住於世至到一切眾生都成了佛。這些說法相反於釋迦牟尼佛陀的教法,一切的名(心)色(身)都是無常的(anicca);一切的有情都要生,老,病,死,除非生死已了。一個證了果位的眾生,已了生死,這就是說他再也不會(不能)倒回來化成任何種類的身形,因為一切的出現(生命,物質,有形)都是「無常」,「苦」和「無我」,北傳教法中的「覺悟菩薩和佛」出現在幸福和無痛苦中(例:極樂世界的凈土)。這也相反於釋迦牟尼佛陀的教法,一切的名色都是苦的(dukkha)。這些都可以清楚的從釋迦牟尼佛陀身中看到,他時常受多餘的風之苦,.瀉肚,渴和其他的病痛。還有北傳教法中的常住於世,無盡的再輪迴中渡化其他眾生含有「實在物」或「我」。這也相反於佛陀教的一切的各色都是無我的(anatta)。有一次,佛陀的弟子生起一種見解,同樣的一個識在經過輪迴中旅遊。佛陀徹底地責備他在邪曲佛陀的教法,才提醒他一切(六種)的識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其中沒有實際眾生的存在:眼識的生起是緣著眼和色的和合,耳識的生起是緣著耳和聲的和合,等,它們在連續的生滅中。但是在北傳教典中說一切眾生都有著一個佛性,在南傳教典中這是不正常的。

  在北傳教法中說他們的菩薩和佛可以自由來去自如和隨意選擇在卅一界中的任何一界出世(例:地藏菩薩在地獄)意思是說這些眾生不必受到因果支配。相反於佛陀的教法。佛陀說證了第一果位(須陀洹)再來世七次;證了第二果位(斯陀含)再來世一次;證了第三果位(阿那含)不再來世但在四禪天證涅盤。證了涅架果位(佛陀,辟支佛,阿羅漢)再也沒有來生。在北傳教典中相信佛有三身(化身,報身和應身),這相同於基督教教義,很可能的他們都是起源於印度的婆羅門。這種教義在南傳教典可找不到。

  靠自力或他力

  北傳教典提倡,除了靠自力也可以靠他力,而南傳教典說,除了自己沒有人可以幫我們。因此北傳教徒禮拜阿彌陀佛,希望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凈土。他們在困難時都在求觀音菩薩,等,在普門品里說觀音會馬上製造奇蹟來圓滿一切的乞求。

  一次,一位在家居士請教佛陀,佛陀是否時時刻刻都是萬能。佛陀說:[華加(Vaccha),那些人若這樣說:瞿曇(Gotama)比丘是萬能的,對一切事情無所不知、無所不見,那就等於說,不論我在走路、或站著、或睡覺,或醒著,我所知道的是連續不斷。]這並非我所說,而他們並不代表我,況且這也是不正確。]提衛呀華加枯他經(TeviijavacchagottaSut·ta)。佛陀的萬能是當他想知道的,他才能知道。有如阿難尊者在山達卡經(SandakaSutta)中提到。還有,佛陀說沒有可能有任何一位眾生可時時刻刻都是萬能的。所以我們可以想像得到,我們所向一切萬能的菩薩和佛求拜他們給與我們馬上的感應,那只是我們幻想中的幻像。如果有所感應,佛陀教法說那是因為我們本身的功德,我們所積的功德,才能使我們得到所想要求的。如果一個人沒有積功德,他所想要求的是得不到的。還有,我們也可以知道一切的觀見或聽聞到這一類「聖賢」只是一個幻想(幻像)從我們潛意識的浮像一有經驗的修禪,行者會很清楚的明白這些。

  在南傳教法中一個佛世間只有一位佛陀出現,如果兩位佛陀同時出現在一個佛世間,個別佛陀的第子眾就會拿起個別教主的教法來諍論。因為這個理由,所以在南傳教典沒有阿彌陀佛的出現。而且阿彌陀佛被說為有無量壽,極樂的凈土,等都不符合三法印,一切眾生無常(anicca)苦(dukkha)和無我(anatta)。

  在法句經,276句,佛陀說:[他們應當精勤,如來僅是說示者,有禪思的修行者,解脫魔王的繁縛。)160句中:[自己為自己的所依,他人怎可為所依?自己能制御自己,是獲得了難得的所依。]這是否說明佛陀的意思。

  一乘或三乘?

  北傳教義提倡只證一種果位,那就是一切眾生都會在將來一起證到圓滿果位(三藐三)佛陀。而南傳教義倡導有三種解脫的果位———佛陀(圓滿),阿羅漢和辟支佛。佛陀是開始一個佛世間者,把遺失了的佛法帶回世間,阿羅漢是當佛法還住世時,多聞佛法而證果者。辟支佛是在世間上已經沒有佛法存在時,靠自力而證果位者,他們沒有教法於人(不同於佛陀與阿羅漢)。

  有一次,佛陀被問起他與他的阿羅漢弟子的差別。佛陀說,他是「道的發現者」,他「顯示被遺忘的道」,而他的弟陀的眾稱號中他也被稱為阿羅漢(雖然北傳轉用詞為「應供」,這只是阿羅漢之一個含意)相同於弟子眾;但是每個阿羅漢都有不同圓滿的程度,佛陀是其中最圓滿者。佛陀形容他的弟子所證得為:[生死已了,入聖者性,所作皆辦,不受後有!]如果阿羅漢像北傳教義(例:妙法蓮華經)所說生死沒了,就是說佛陀沒有渡化到眾生。一切佛都是自渡自證的,既然一切眾生都成佛,那麼佛陀的出世又有何用呢?根據南傳的教法,佛陀是一種非常稀有的眾生而且非常少的眾生有希望成佛。既然一個佛陀的出世,指導很多的眾生上道證果,所以一切眾生不一定要成佛,就像一個國家只須要一個人來成為領袖(很多人會渴望得到那個地位,但是只有一位能成功)。

  因為教法是一切眾生都要成佛,所以北傳教徒承認提婆達多為一名菩薩。但是在南傳教典中,提婆達多受到九個月嚴重病痛的折磨後才覺悟到本身的重罪。他叫信徒們用擔架把他帶去向佛陀謝罪,當他們來到離佛陀居所不遠時,佛陀的弟子來告知佛陀有關提婆達多的到來。但是佛陀表明提婆達多的罪業太重,他不會再見到佛陀(或別的未來佛)。當他被帶到祗樹給孤獨園(Jetavana)的外邊時,他覺得很口渴,叫信徒們去拿水給他。把他的擔架放在一邊後,他們去拿水。提婆達多坐起來後把雙腳放在地上。地面裂開,他跟著跌進去。後來佛陀告訴他的弟子眾,提婆達多已出世在無間(阿鼻Avici)地獄。無間地獄是一千里長而提婆達多的色身也是一千里高。他的頭被裝進鐵頭顱到耳朵,他的腳被裝進鐵地至踝部。三支鐵條如椰樹一樣粗,從三個不同的方向穿過他的色身。不能動他受無間的苦(沒有時間不受苦)。過了一百千劫後,他會成為一位辟支佛名亞底殺拉(Atthissara)。非常有趣的聽到北傳教徒相反的說提婆達多出世在地獄了,但是他很自由和快樂,因為他是菩薩。

  龍是否可以成佛?

  北傳教典中,提到龍可以成佛而南傳不接受這種說法。不少的北傳經典被說為從龍宮取得,但是南傳不承認,為佛經。

  在律部中提到,有隻龍變成人形來受比丘戒修行。後來被發現而佛陀叫它離去,雖然它再而三的悲求,佛陀解說龍不能證到什麼果位當它還是龍族的時候(貪嗔太重)。因為有了這個情況,佛陀才設下這個戒,誰如果想受比丘戒,必須坦誠他不是非人。這就非常清楚表明龍不能成佛。

  慈悲殺

  北傳教義倡導慈悲殺,在特別情況下,就是人,當他企圖殺害數干(大數目)的人(例:在儲水池下毒),那他就應殺。相反於南傳教法,北傳教徒認可對情況,不必嚴守戒條的意義,只當戒為嚮導。有個故事提到一位中國禪師,在不能得到其他人的解答他的問題之下,把一隻貓砍成兩邊。南傳教義中,不管在什麼情況之下,不允許有意的殺生。

  比丘(包括比丘尼等)或在家眾之戒律嚴格的表明不可有意殺生(佛陀親身教法)。一位聖者(證了四種果位之一者)是不會有意的殺生,這是在南傳教典有表明的。佛陀說一位阿羅漢是不會有意的違反或做九種事:(1)殺(2)偷盜(3)淫慾(4)妄語(5)收藏物品以待他日享受(6)因貪而犯錯(7)因嗔而犯錯(8)因痴而犯錯(9)因懼而犯錯。

  很多華裔都相信濟公和尚是位聖者;但是他習慣上殺狗和鴿子來吃又喜歡喝酒等。從佛陀的說明,我們可以推論他在殺生就不可能成為一位聖者。

  在法句評論中,提到威突他拔(Vidudabha)王向殺掉釋迦族(Sakyan)。在三個不同時刻他帶兵攻向釋迦族,佛陀在半途中等待使他氣餒。在第四次時,佛陀觀到因果成熟,他沒有再阻止國王去攻殺釋迦族。因為了解到因果的原理佛陀並沒有去傷(更不會殺)到國王來救回他的家族。不同於其他馳名的「聖人」,佛陀並沒有到處去救人(醫病或絕症),起死回生,等。這就是因為他明了因果在控制我們的命。

  在家眾是否可以證到相等於出家眾的聖果位。

  北傳教義倡導,在家眾可以證到相等於出家眾的聖果位,例如維摩吉經(VimalakirtiSutra)中的一位已經證了菩薩果位的在家居士,所證的果位高過於一切的阿羅漢果位。在南傳教義中,一位在家眾,最高也只可以證到第三果位(阿那含),而且一位菩薩是不能證果位的眾生(證了果位的菩薩,就是佛,生死已了,入大涅盤後也不受後有)。如果一位在家眾證到阿羅漢果位,他就要出離世間,在一天之內成為一位比丘或比丘尼,不然他的色身就要入滅(可能他或她了解到成為一個在家眾對他來說再也無意思)。證據可從閣瑪(Khema)皇后證阿羅漢果位中說明,而且佛陀告訴她應該馬上受比丘尼戒不然就要入滅了。這也可從米玲拉邦哈(MilindaPanha)中的阿羅漢那嘎杜那(Nagasena)也有證明這些。

  菩薩戒

  菩薩戒———由十個重戒和四十八個輕戒所組成———特別為北傳傳統所有。被說為從龍宮所取得「梵綱經」(BrahmajalaSutra)中。南傳教徒認為這不是佛陀教的戒,而且,它們是在佛陀入大涅盤之幾百年後才開始面世。

  在大涅盤經(MahaparinibbanaSutta)中,佛陀說:[眾比丘,若不增新戒文,亦不減舊文,力行原文,佛教增輝,永不後退。]有證據說佛陀在世時並沒有設下菩薩戒也沒有菩薩戒的存在。

  有幾個菩薩戒條是不符合佛陀設下的在家眾和出家眾的戒,例如,菩薩戒不允許吃肉,蔥,韭,但是在家或出家眾戒並沒有禁止(那就是允許)。菩薩戒也不允許外交官的工作,但是佛陀設的在家眾戒內並沒有禁止。菩薩戒不允許居住在清靜適宜隱居處(例:森林),但是這種居所是佛陀最鼓勵的。

  北傳教法鼓勵殘身或斷肢,例如燒香疤在身上或頭上,斷或燒手指,等等,來供佛。根據南傳,佛陀不允許這樣的作法,律部有提到,如果一個人身有殘缺是被佛陀所不允許受比丘戒。

  宗教儀式和程序

  宗教儀式和程序,在大體上北傳比南傳多。每天北傳寺廟裡,都要打很多的法器,例如,故,大磬,引磬,木魚,等等,來配合他們的誦經,但是在南傳寺廟裡,誦經卻不必樂器。北傳誦經是以唱法,南傳誦經就不是這樣,歌唱和樂器是佛陀所不允許的。北傳寺廟,每天也要供佛和一切眾生,放小蒙山(施食)等。北傳寺廟,有實行複雜的喪事儀式來「超渡」眾生,從他們出世的苦處,而且骨灰又要放在一些寺廟的壁龕與安上神主牌希望能為亡者帶來利益。

  有一次,佛陀被問起,親屬為逝世者作功德,他能夠受嗎?佛陀答,如果他出世在天堂、人間、畜生界或地獄,他不能受到供養的利益(因為他們都不知道)。就是餓鬼界,只有住在靠近人間的餓鬼,才能受益所為他供養的功德。這說明,要幫助到剛逝世親屬的機會是非常少。收藏骨灰與安上神主牌是不必要和無利益的,既然這是沒有功德的做法,那麼會使在家眾更加的混亂和迷信。

  為什麼北傳和南傳的教義會有區別?

  為什麼北傳和南傳的教義會相反,為什麼多數的北傳經典不能在南傳中找到,但是有種南傳經典的譯文卻可以在北傳中看到?

  要明了這些,我們就應該研究佛陀的兩個預言。在律部,我們可以看到佛陀被亞難勸服接受比丘尼後說:[…….亞難,如果女眾沒有被接受,從在家到真理髮現者所宣布的經律中的出家生活,亞難,神聖的生活會住世長久,正法會住世一千年。亞難,既然女眾已被接受…….經律中的出家生活,亞難,現在神聖的生活不會再住世長久了,正法只住世五百年。…….亞難比如那些家庭,男眾少而女眾多,很容易就會被強盜所搶,小偷的上樑,亞難,同樣的,在什麼經律中接受女眾為出家眾,那些神聖的生活不會長久…….。]這意思是說在佛陀入大涅盤(公元前543年)後的五百年中,佛陀的原本的教義不會被偽經律所染,大約至公元前43年;過後,偽經律會出現。

  在增支部(AnguttaraNikaya),佛陀再次提到,當偽經現世時,人們再也不能分別真經或偽經,他們會同時都不接受一切的經。同樣的,當偽法出現時,眾生都不能分別正法或偽法,所以他們也一樣會同時都不接受一切的法。這些已經發生在印度,當偽法出現之後,使到正法在佛陀祖國完全消失。

  根據世界馳名於研究佛經的已故英國寫作家,萊斯·大衛博士(TW.RhysDavid)(F.B.A英國學會會員,D.Sc.科學博士,Ph.D.哲學博士,LI.D.文學博士,D.Litt.時代文學博士),有正確證據指明南傳的巴利經典是唯一的佛教原文在世至公元零年,(大約500佛年)。這可以用幾個真相來推論,包括佛陀所講得語言也很接近巴利文;亞育王柱子(大約公元前250年)上的銘文只記載五部巴利文經典;至到公元零年的幾個佛教派系都有各自的巴利文經典譯文,卡沓哇土(KathaVat·零年所著作的。這兩本書中的所有佛法或佛學上的問題和疑問都是根據在這期間只承認的巴利文經典來化解;就是到了第一世紀在迦膩(色)伽(Kanishka)的佛教僧伽會議,也只承認佛陀所講的話是在巴利文經典。再看在印度以外,最早成為佛教國家的,斯里蘭卡,泰國和緬甸,都從亞育王(大約公元前250年)接受過來的全冊佛教經典,它們都完全相同是巴利文經典,沒有梵文本(Sanskrit)。

  根據萊斯,大衛博士,大約在公元零年才開始使用梵文,這個時候佛教梵文經典開始出現。為了使這些梵文經典突然出現有個充分的理由,有一部分被它的作者說為是取自龍宮,一個天界等。

  一切的北傳經典差不多都是用梵文本,很多都是在第七世紀由偉大的朝聖和尚玄奘從中國行腳到印度去取到的,這大約是在佛陀入大涅盤後的一千兩百年。密宗或西藏佛教在第八世紀才開始出現。

  表面上,北傳佛教的發展是非常慢的程度。大約在佛陀入大涅盤後的一百年,出現一些派系,因為不願意守持嚴格的比丘戒律(例:不能手抓金,銀,錢財)和不願忍受修道中的苦難而分派立宗。從長老(Thera)分派出來,他們就開始以本身的邪見來更改巴利文的譯文。長老派(南傳),最老的一派被認定保留著原本的巴利文經典。

  慢慢的,就越來越少的出家眾願意再忍受佛陀所教的修行之困苦。他們開始執著寺廟,不再過著出家流浪的生活。世間上阿羅漢的數目就下降了,多數的出家眾開始教導修行之道,很少的真正跟著道宋修。邪見的增長,派系的增加。在亞育王(大約公元前250年)朝代時,就有十八個有不同見解的派系,雖然還跟著巴利文經典,但是有不同程度的更改。多數的出家眾懂得很少的佛法,而且很少修持戒律,所以在家眾不再尊敬他們。亞育王在試過他們之後迫使大數目的出家眾脫袈裟還俗,勸請剩餘的再實行半月一次烏逋沙他(Uposatha誦戒儀式),嚴持戒律,等等。因為太多的邪見,所以最被尊重的目嘎到弗達.地殺長老(MogalliputtaTissaThera)編輯了卡沓哇土(KathaVatthu)來駁倒很多在流行的邪見。他提到原本的巴利文經典只可以代表佛陀教法的話,其他的派系不能及對,雖然當時沒有其他的冊本(梵文本或其他)。多數被駁倒的邪見之中,有三個是很重要的。

  靈魂(本性)原理:引用萊斯.大衛———「…….過去異教的靈魂(本性)原理,在掩護之下間接的回到教義中,瞿曇和他早期的弟子眾都詳細表明不接受…….。全部所說的「中陰身」和不同的「靈魂」,差不多有七種類,過去或現在都是在佛教中秘傳的,這都是印度瑜伽術哲學的一部分,而且是在世界上人人可得到參考的實事資料……一」佛陀的三身「應身,化身,,報身」,「佛性」,等等,這些原本都是從婆羅門教或其他的印度教得來的。

  過度讚揚佛陀:「…….迷信於教主的萬能超過於普通人類生存的原理……一他的母親在純潔的行為(處女身)下懷孕著他等……一」

  理想的菩薩:「…….我們發現開始從小數的信仰,在長久的保持下去被證明害處,大過前兩個邪見———那就是說,佛教徒的理想不再是求證阿羅漢果位,早期佛教的中心點和目標,但是在北傳最重要的教義是自滿於菩薩願,那就是行大乘道了。」

  其實這三個見解是貫通的,互相支持,最後發展到直接衝突於瞿曇本身的教義,阿羅漢果,自修自證,解脫生死。…….從提倡菩薩願與輕視阿羅漢,整個清凈心意和降服自己的系統不再被注重,甚至不修。

  在幾個派系持的異端邪說繼續增長。公元前二世紀,盧俱多婆拖部(LokuttaravadinSect)著作摩訶瓦氏突(Maha·vastu),「在盧俱多婆拖部的手冊名,摩訶瓦突中,實在地,阿羅漢果位偶然地被承認為理想,或是最高理想,但是這本書的負荷重要點是從不同看法,發展的程度不是傾向阿羅漢果位而是菩薩果位。」慢慢一定的會從佛陀所教的阿羅漢理想傾向菩薩理想,當這種書的增加倡導菩薩理想。公元零世紀,有了梵文,新的佛教梵文本開始出現。再提萊斯·大衛博士「在妙法蓮花經中…….我們可以見到,裡邊的說法已經遠遠超越了摩訶瓦氏突。妙法蓮花經,特別明顯的譴責阿羅漢道。而且教導行菩薩道是每一位虔誠佛教徒的目的,全部顛覆的原理,他們說是佛陀本身說的…….過了一個時期,在後期被改了的佛教教徒,對於當時的印度教的神明都很認識,想配合兩宗的教法,所以把印度教的神明轉為菩薩,都把他們說為佛陀的隨從。在這樣發展的宗派之中,阿僧(Asanga)是其中之一個頭目,居在旁遮普(Pu叫ab)中的白夏瓦(Peshawar)的一位有權勢的出家人,在第六世紀中,他著作這種教法的第一本書叫瑜伽師地論。他真本事能靈巧的配合兩個完全相反的原理加插上幾個印度教的神明在他新的佛教,再加上瑜伽奧妙教義中所有的萬物(風,樹,石,等)有靈性的大量原理。」例如:中國北傳佛教歷史又提到,道生說法,頑石點頭。

  跟著時間的過去,一直出現這種新經典加插上異端邪說的教理。多數的北傳教理都是直接對佛陀原本的教法起衝突(例:無量壽佛,神秘性慾愛,秘咒,等)所以它們的創造者說只有一部分特選的弟子才會被秘密傳法為理由。引用萊斯·大衛:「當北傳的教本,在瞿曇時期多世紀才著作的,他們想把這些新教法說為佛陀所教得法,卻實際上相反於佛陀本來的教法,所以說這些新的佛教冊本為佛陀秘傳的法,他們要推廣這些新思想,但是又相反於佛陀的教法,只有把它說為佛陀秘傳法,這是唯一的方法宋承認,這教法。「但真正的」原始佛教是相反於秘傳的。瞿曇慣常的在他一生教法時都是完全公開給一切眾生他所提出的人生真諦。「在大涅盤經中,佛陀說得很明顯」,我所教的真理中,並沒有公開教義和秘傳教義的區別:對真理的尊敬,亞難,佛陀並不是一個蓋手的教師,收藏一些什麼來留起來。」

  結論:

  現在的佛教已經到了雜染的狀況,使到普通的一般人很難分別正法,而且更難去責備偽法,因為太執著所堅持的教法(偽法)。但是,成為一位佛陀的弟子,我們的責任是揭露正法和偽法,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能夠接受它。佛陀已經觀到少數的眾生「只被少數的灰塵複眼」,這些眾生可以接受正法。偽法有吸引力迷誘多數的眾生,有如見到美麗和渴望人類的身體,但是正法指出的很清楚人身中可厭的血,尿,糞,膿,等等。

  我們慈悲的佛陀所教得法,特意的教我們儘快脫離輪迴生死,但是魔王的教法是要我們常住於世,所以他才有眾生好統治。機會在我們的手上,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參閱(1)萊斯·大衛博士:「佛教歷史和文學」(英文本)(2)巴利文本協會:佛教巴利經文(英文本)

  比丘們,有五種道中之恐懼尚未發生的恐懼將會在未來時期發生,你們要時時刻刻對它提高警惕,然後在醒覺中,要努力發奮去排除它們。何謂五種恐懼呢?

  比丘們,在未來漫長的路途中,那些還沒有經過身體、道德和盲從接受的緣故,而很明顯的將無法領導他們走向通往致高美德、崇高心智和無上內觀智慧之路途。同樣的,那些跟隨者(弟子)也將成為沒有身心及品格上修養的比丘……一因此,比丘們,從中可以很明顯的知道,不凈腐敗的佛法將會引起不凈及腐敗的紀律;而不凈及腐敗的紀律再產生不凈腐敗的佛法…….。

  再說,比丘們,在未來漫長的人生路途中,那些還未達到身心品格和內心修養的長老比丘們,將會成為奢侈、品行不檢,亦唆使其他人輕易傾向不正當的生活,也逐漸逃避在森林單獨修行的生活。他們將不會努力去實現尚未實現的事項,該精通還未精通的事項、及體會尚未體會的事項。而他們的跟隨者亦將會被引入歧途,同樣的,他們也會變為奢侈、行為不檢,及將唆使其他人傾向不正當的生活,而逐漸逃避在森林單獨修行的生活。------------------------------------增支部.5.8.79AnguttaraNikaya

  比丘們,在未來漫長的路途中,有些比丘渴望著品質較好的袈裟,由於這個渴望,將導致他們捨棄穿破舊的袈裟,繼而離開森林及偏僻至首都現居的地方,然後移置到鄉村,再遷移到城市,然後居住在那裡。由於一條袈裟,促使他們觸犯許多他們不應當和不適合做的事情……一而比丘將與比丘尼及沙彌們居住在一起。若是這樣,就能預料到比丘們已不再對這神聖的生活產生興趣;要不然,他們將會犯到許多污穢的行為;又或者將捨棄修行,反而回復到庸俗的生活-------------增支部.5。8.80


見有生趣其滅a。即落聲聞道。

不見有生唯見有滅b。即落緣覺道。

法本不生今亦無滅。不起二見不厭不欣。

一切諸法唯是一心。然後乃為佛乘也。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註:a,見有生因,趨其寂滅。此間人思維了知,凡有生者則必有死,於是生前斷除貪愛,滅了再生之因。獲得了寂靜涅槃。這是聲聞道聖者。

b,不見世間有第一因,唯見世間皆是寂滅相。傳聞獨覺聖者,睹落葉而悟道,見世間萬物皆是自然寂滅相,一如自心妄想執著終將凋零。若欲尋其起處卻了不可得。這是緣覺道聖者。

南傳佛法具有高度的現實洞察性,而這在現象世間看起來是無法辨駁與推翻的。如無常的名色(一切世間的物質與精神現象),我們皆知有生起就有壞滅,因生滅不息故感苦惱。大苦惱生恐落斷滅,是以勤修了悟四大五蘊和合,於中而實無有我。

北傳佛法在第一義上,不是邏輯思維可以推理、考量的。在包含並知悉南傳佛法中關於名色世間的無常生滅論中——北傳進一步提出不生不滅論。也就是說,一切名色現象從未生起,所以一切名色現象也無所謂壞滅。這在南傳中是聳人聽聞的,在普通人的理解里也不異於掩耳盜鈴。

南傳佛法的修行強調知解行證,因為他們的教義可以通過思維推理進而實踐證明。北傳則強調信心的重要性,雖然間接的使北傳佛教徒進入迷信的洪流,卻也是北傳弟子欲求第一義諦所必具的重要品質。

傳聞佛陀夜睹明星悟道時便欲入般涅槃: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

回答這個問題的緣起是看了許哲先生的答案,我不能說許哲先生的答案是錯誤的,但確是與我所修證的漢傳佛法有所出入。而回答的初衷只是盡一位佛子應盡的心意,並非為了爭論是非對錯。

我個人的經歷正好與許哲先生相反,初始修行便接觸的禪宗,後來以為悟道狂慧生髮,自省而後走出,不再信奉大乘。而後接觸南傳佛法,一直勤修而不得力,後來統統放下,回復平常人的生活。幸蒙宿世善根未曾泯滅,應機就緣一念心開,自知身前身後事,不過水月空華。

——我對我所說的話,從中生起的一切因果負責。

問題是「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的本質區別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分?」,我認為從南傳佛法的角度出發,許哲先生的回答是直達本質的。

而點贊最多的答案,相對來說沒有說服力,原因在於:南傳佛教認為大乘非佛說,在這個問題下,引經據典便是一種失敗的例證。

我希望許哲先生的答案能一直存在,因為我的回答是參照他的觀點而一一作出某種意義上的表述,是以對比兩者的答案,就很容易理清南北傳佛法各自所堅持的同、異修行觀。

我在許哲先生的答案下作了以下的評論:

總結了下答主的意思,大德認為南北傳的根本分歧在於:

1,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當然是因為傳承的不同而有區別,如果說本質的區別的話,可以說是佛教里最核心的「無我論」上的意見,出現了完全相反的見解。

南傳的教義,不認為有任何東西可以有所謂的不生滅性。任何能知所知的,都是符合三相(苦,空,無我)的。並不存在一個失卻的本心,遺失的真性。

2,北傳佛法的核心,是認為有一個超越一切有為法的「自性本心」,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的,凌然超越於分別法的一種最高形式的存在。

關於第一點,在現象界上,一切名色的存在必然是無常、苦、空、無我的。這完全是可以通過實修如實證見的真相。——也確實不存在一個失卻的本心,遺失的真性。

第二點北傳佛法的核心,按大德的表達意思即是:北傳佛法認為有一個超越一切有為法的不生不滅的自性本心,即是站在「無我」的對立面,與外道的梵天大我,從根本上沒有區別。

即是另外確立了一個可以獨立於無常之外不生不滅的「我」。

我可以問一句,大德如實證得了初果嗎?

我見行者說四念處,如在旁觀如實知見身念處;

如在旁觀如實知見受念處;

如在旁觀如實知見心念處;

如在旁觀如實知見法念處;

簡而言之,即是於一切時中,對色受想行識五蘊所集聚者保持清醒的覺知。

於此如實證見無我之法,見道當知緣起者,必當止息。緣何故?

覺性之大海現起故。能滅一切貪嗔惡法。

大德,一切正法行者皆如實證見此法。

然漢傳佛法非因於無常名色之外、或依於涅槃而確立有另一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自性本心」。

而是一切無常名色,一切涅槃清凈,其自性本然——從未生起,所以無從止息。

苦沒有生起,所以無從止息;

集如幻化,於中聚散無主;

滅者如空,非滅無生,因本無生故;

道者勤修,辛苦累劫如水月空花。

這裡,許哲先生的回答很明顯,南傳佛法中,是不承認北傳佛法中關於真如的存在——即是在無常現象界里,不存在一個所謂不生不滅的「自性本心」。

這是根本的差別,等於大乘的人,說小乘的涅槃只是化城,不是解脫。這是不可調和的本質區別,也根本不是自度和度他所能圓說的。

十二因緣與南傳佛法的無生涅槃

南傳上座部達摩難陀長老在《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麽》中說到:

1.緣於「無明」(貪、嗔、痴等煩惱)而產生「行」(造作諸業)。

2.緣於「行」(造作諸業)而產生「識」(業識)。

3.緣於「識」(業識)而產生「名色」(物質與心理現象)。

4.緣於「名色」(物質與心理現象)而產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

5.緣於「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而產生「觸」(外境接觸)。

6.緣於「觸」(外境接觸)而產生「受」(苦、樂的感受)。

7.緣於「受」(苦、樂的感受)而產生「愛」(對境生愛欲)。

8.緣於「愛」(對境生愛欲)而產生「取」(追求造作)。

9.緣於「取」(追求造作)而產生「有」(業因完成)。

10.緣於「有」(業因完成)而產生「生」(在受於身)。

11.緣於「生」(在受於身)而產生「老死」(未來身之老死)。

這裡達摩難陀長老表述得很明顯,十二因緣講述的是我們作為人,從出生至老死的流轉過程以及愛取有至「生」的確立——即再次轉生他身的必然性。這是比較簡單的遞進因果,並不神秘。

南傳佛法中所指的涅槃,許哲先生在他答案的評論中有講述,(第一段是關於輪迴狀態的表述,套用在十二因緣中也是可以的)摘錄如下:

涅槃不是這個意思,後一個狀態是前一個狀態造成的,前一個狀態是後一個狀態的因,後一個狀態是前一個狀態的果。前後並非毫無關係,但不是一個實體。

涅槃是苦的滅盡,不是永恆的記憶或者存在。眾生的痛苦來自於有「我見」的邪見,從而引發出一系列的惡果。

要徹底了知我見為何是荒謬的,清晰了知苦如何產生,如何滅去之後,苦就不再產生,徹底斷掉了苦可能誘發的因素,稱為苦的滅盡,也就是涅槃。

證得涅槃之後,仍然會有延續,因果法則仍然發揮作用。佛陀在成佛後,就已經證悟了完整的涅槃。但佛陀還是能延續三十二相的果報,依然可以說法傳教。

不同的是,修行人在證悟涅槃法之後,捨去此身的報之後,因為心已經不會再去貪愛了,所以不再會投胎。這樣徹底證悟涅槃法而不再出生的人,稱為「無生者」,古印度語音譯為「阿羅漢」。

那麼在修行人的一生中,在此十二因緣中,是哪一支因緣的熄滅導致了涅槃的產生呢?

行者在第一次證見無我法之後,自知緣起必將止息,而證取涅槃的關鍵在於「渴愛的熄滅」。

因為渴愛的斷絕,便不可能再次集聚五蘊,苦自然不再生起。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涅槃是生前證得與決定的,不是死後——因為不再渴愛、取著,所以註定不受後有。

涅槃用思維可以理解成,聖者生前沒有渴愛取著的狀態——而生活的表現則與普通人沒有兩樣;死後不受後有。即不再出生。

涅槃也是無法言說的。佛陀有一個有趣的譬如說:如曠野上的火堆熄滅,「熄滅之火」為復去向何方?是以涅槃亦無定處。

北傳佛法的涅槃觀

龍樹菩薩著《中觀論》:

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

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暫且不探討在南傳角度中,龍樹菩薩其人存在與否,僅就這兩首偈中含義,便表達出南北傳涅槃觀的差異所在:

因有「我見」故,貪愛捉取、招集諸因緣,所以有生死輪轉,若知四大和合,五蘊無主,悟無我法,則渴愛止息不受諸因緣相繼之苦。名得涅槃清凈。

涅槃清凈與世間一切名色現象,沒有點丁分別;世間一切名色現象與涅槃清凈,也沒有點丁分別。

若如許哲先生所言,在無常名色世間中,不承認有一個「不生不滅的自性本心」的存在,則此句中也可以認為分明否認了「涅槃法」的存在。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則世間無常故,涅槃亦是無常。

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差別?

禪宗《真心直指》:

或曰。嘗聞見性之人出離生死。然往昔諸祖是見性人。皆有生有死。今現見世間修道之人有生死事。如何雲出生死耶。曰生死本無妄計為有。如人病眼見空中華。或無病人說無空花。病者不信。目病若無空花自滅。方信花無。只花未滅其花亦空。但病者妄執為花。非體實有也。如人妄認生死為有。或無生死人告雲。本無生死。彼人一朝妄息生死自除。方知生死本來是無。只生死未息時亦非實有。以妄認生死有故。經雲。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乃至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有人問:我曾聽聞見性的人是可以出離生死苦海的。然而為什麼以前諸位祖師都是見性的人,卻都是有生有死的呢?現在我見世間修道的人也是有生有死的,如何才算是出生死呢?

答說:生、死本來是沒有的,只是因為妄想的緣故妄見為有生有死。如同有人他的眼睛生病了,看見空中生出許多花來,但眼睛沒有生病的人說空中沒有花。那個眼睛生病的人卻不相信。這能怪誰呢?

如果那個有眼病的人,眼睛痊癒,空中的花朵自然就不存在了,於是才相信花是沒有的。

即使那空中的花沒有被痊癒的眼睛「滅去」,這空中的花在眼睛沒有病的人眼裡也是空的、沒有的。只是眼睛生病的人妄見執著這是花而已,不是說空中真有實在的花存在。

這就如同人們妄認為「生死」是實有的,然後有一個「無生死的人」告訴人們:本無生死。

聽見這句話的人,有朝一日妄想息去(眼病好了),生死自然就「沒有了」。於是才知道生死就如那眼睛生病的人看見空中的花朵幻生幻滅而本身卻是不存在的「空相」。

就算生死未息時,生死也不是真實的存在。只是因為我們妄想執著認為有生死是真實存在的緣故。

經云:善男子,一切有靈有感的眾生,從沒有開始的開始以來便產生種種顛倒,猶如迷失居所的人四處更換居住的地方。妄想執著地、水、火、風因緣和合的物質為自己身體,眼耳鼻舌身意因為對境產生的識別烙印之影為自己的「心」(自我意識)。就如同那眼睛生病的人看見空中莫名生出的花朵。

即使直到那無數的空中花朵消失於虛空中,也不可言說這空中的花朵是一定消失了、或消失在什麼地方了。為什麼呢?因為沒有生起、也沒有生起的地方的緣故。

一切有靈有感的眾生於沒有生起的世間現象中,妄想執著的緣故看見世間現象的此生彼滅。所以說這是生死的輪轉。

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的本質區別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分?

兩者的本質區別在於:於無生死中,洞悉生是因緣的集聚,了悟五蘊集聚者於中聚散無我,渴愛的止息便是死後不再受的後有。

這不再受的後有便是南傳所證的涅槃法。——確確實實是止息了苦,不再輪迴,也不是什麼有一座如同極樂世界的名色化城可以讓人永久居住。

那麼北傳佛教所證的涅槃是什麼呢?

若一念心開了悟自性,非因緣生,非因緣外。如眼病除卻,空花自滅,生死本無,又哪裡需要什麼涅槃解脫呢?

許哲先生說:南傳的教義,不認為有任何東西可以有所謂的不生滅性。任何能知所知的,都是符合三相(苦,空,無我)的。並不存在一個失卻的本心,遺失的真性。

我見不生不滅,非見不生不滅實存,也非見不生不滅實無。我實見不生不滅,如眼前睹色,耳中聞聲,手觸按鍵,身感冷暖,於中不見生起一切名色法,亦於中不見熄滅一切名色法。

我實無見。唯吾眼無病故。

昔。

張拙秀才參石霜。霜雲。秀才何姓。張雲。名拙。霜雲。覓巧尚不可得。拙自何處來。公忽有省。乃呈偈曰。

光明寂照遍河沙, 凡聖含靈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 六根才動被雲遮。

斷除煩惱重增病, 趣向真如亦是邪。

隨順世緣無罣礙, 涅槃生死等空花。


佛陀在世時候,親自教導下,弟子證得的大多全是阿羅漢,也就是大乘眼裡所謂的小乘,半成品,如果這個結論成立,這就難以讓人相信,連世尊都只能教導出半成品,那麼世尊入滅,末法時期,竟然會出現大批能夠指導大乘的老師。佛陀本身未創建任何宗教,現在的幫派林立,大乘小乘之分,離真正純凈的佛法越來越遠,如果只是單純想了解一下這些概念的由來,建議題主看一個英國人寫的一本客觀的書《印度佛教史》,自會明了一些。


大乘佛教的產生與奧義書的關係

在印度的哲學思想中,最大正統為吠檀多,最大異端是佛教,二者的相互關係影響了印度思想史。大多數印度思想史家認為,佛教的基本世界觀乃是從吠檀多奧義書思想發展而來,實際上佛陀本人的確受到奧義書思想重大的影響,比如業力,因果,三世輪迴,苦,解脫,四禪八定,六道眾生,諸天等等。但是前者的核心部分乃是在宣揚形而上的本體論,籍禪修,苦行等方式,期待小我(本具自性)與本有的真常大我(如來藏)合二為一而脫離三世輪迴之苦,回歸清凈的本性。而後者的核心思想乃是利用諸法緣起的理論,倡導無常,苦,無我等思想,通過正見斷除錯誤的思想觀念,認清事實真相,再通過修習八正道斷除貪嗔等習氣,而得解脫。

佛滅數百年後,奧義書的思想日益深入的滲透到佛教中,使佛教的思想逐漸的產生演變。從部派佛教的三世實有說,到大乘佛教絕對唯一的真如法性,最後於公元五世紀後產生的如來藏佛教描述一切眾生本具清凈自性,真常唯心的內容,使原始的佛教成為了佛梵雜糅的產物,逐漸被奧義書的思想所同化。

大乘佛教是公元前二世紀在古印度出現的新思想,它的特點包括了:強調悲願,入世利他,菩薩信仰,他力庇護,梵化的佛性涅槃論,絕對的佛陀觀,超經驗的形而上學等。學術界充分意識到,這樣的思想是與原始的佛教思想完全的隔裂,而另一方面又體現出與奧義書中形而上的思想完全一致的特點,如:不二,平等,如夢如幻,假有,二諦,無分別,唯心等,這在佛陀時代的佛教是絕對找不到根源的。

大乘佛教的產生絕對不是一種單一的運動,而是相互鬆散聯繫的思想趨勢的整合的結果。1.禪觀的新思想,2.菩薩行的開拓,3.信仰主義的強化,4.脫離部派佛教三世實有論,妄想恢復佛陀本旨的衝動,而這些新興的思想無論從個別還是整體上看,都反映出奧義書思想對大乘佛教的影響。

一 .禪觀的發展與大乘諸派

大乘般若和瑜伽思想的產生都離不開禪觀的發展,這一點在大乘經典中可以得到證實。如現存最早的《八千頌般若》中說六百萬三昧門,謂得是諸三昧已,了達般若波羅蜜,住阿毗跋致地,《小品般若經》卷十明確指出禪法的三昧是般若的根源。從邏輯上說,在沙門文化的包圍下,奧義書中真常唯心的思想通過禪觀渠道,被皈依的外道大量的引進佛教,這是很自然的事。

般若的思想可能來至於不屬正統僧團的遊方苦行僧,相對於部派僧伽的獨立性,他們的禪觀內容更容易接受新的啟示,包括來至於奧義書的啟示。《般若經》暗示了大乘禪觀三昧與奧義書形而上學的一致性。如:1.離幻 ,空花,如鏡像三昧,2.無礙解脫,性常默然,不壞,光明,離垢清凈三昧,3.無差別見,諸法不異,離一切見,離一切相三昧,4.諸法不可得,離一切著,破諸法無明,離塵垢,離一切暗三昧等等。

這些禪觀的思想內容,在原始的佛教中是絕對沒有的,但卻與奧義書中梵,真我,如來藏,空性,第一義的世界觀有著本質上的一致性。比如,離幻三昧等就與奧義書觀證世界為幻,唯梵(常住真性)獨真完全一致。如無礙解脫三昧,則於奧義書中梵(常住真性)離言詮,離相,解脫,恆常,光明,安隱,清凈無染毫無本質上的區別。如無差別見三昧,則於奧義書中觀想梵平等一味,無見,無相,無差別完全一致。如不可得三昧,與奧義書中常住本性乃離諸名色,不可知,不可得,不可著如出一撤。奧義書中這些禪觀思想的出現,遠早於佛教,而原始佛教並無這些內容,因而可以肯定,般若三昧的第一義諦,空性等思想完全是受到奧義書中常住真性的影響,或者說,大乘般若的思想完全是在奧義書的啟示下產生出來的新思想。

另外,於公元四世紀出現的大乘瑜伽行派也是受奧義書的思想啟示演變而來的,在早期的部派佛教時,就有不事議論,專修瑜伽的瑜伽師,後者正是由於導入唯識性的禪觀理念而形成了瑜伽行派。雖然在《阿含經》中也有一些隨順識本論的內容(印順導師語),但是屬於極其偶然的。很難想像,數百年後會演變成一個完全獨立的大乘學派。

識本論乃是奧義書的主流思想 ,而《阿含經》中識本論實際上也源於此,且奧義書要求禪修者觀名色(五蘊)唯是識,這與大乘的唯識觀一致。因此可以確定,佛滅後,有些皈依佛教的外道,把奧義書的禪觀方法融入佛教,從而形成諸法唯識的觀法,但同時,他們試圖從《阿含經》中尋找根據,最終導致了瑜伽行派的產生。

正是奧義書中形而上的哲學思想滲透進佛教,這才是引起後來佛教思想大變革的真正原因。當由此形成的新思想被表達出來,就形成了大乘初期的般若和中期的唯識思想,所以,不管是般若思想,還是瑜伽的思想,都表現為對奧義書形而上學的回歸。原始佛教時,佛陀的教義宣揚的是緣起無我,無常,苦,不凈,而到了後來的大乘各派時,處處在宣揚真常大我,常,樂,我,凈。

二. 大乘菩薩道的形成

佛滅百於年後的部派佛教中,因佛教徒緬懷佛陀,希求庇佑,從而出現《本生》.《譬喻》.《因緣》.《方廣》等經典,還有後人編撰的傳記文學,因此菩薩的觀念逐漸的形成。菩薩最早是指佛陀未成等正覺時的凡夫,到後來的大乘經典中,凡是發誓度眾生的人皆被指為菩薩。然而盛行於南傳上座部的菩薩道思想則完全不同於公元一世紀出現的大乘菩薩道,雖然它們都是由後人發明而成。

大乘菩薩道是以大慈大悲,大願大行為主要特徵,它的產生自然是以菩薩思想為重要資源。然而,從原始佛的教樸實無華,逐漸演變成佛菩薩出於大悲,系統拯救的行為,從原始佛教倡導出世,解脫為最的理念,轉變為大乘菩薩利他,入世,積極的精神,如果沒有外來思想的影響,這是不可能的。

近現代的學者指出,作為菩薩行基礎的慈悲觀,極有可能是受到波斯盛行的密特拉崇拜啟發,而且在大乘經典中,作為大悲象徵的觀世音菩薩,也有波斯的來源(印順導師語)。然也有人認為,由奧義書的傳統思想融合克里希那的崇拜,並吸取波斯文化因素而產生的《薄伽梵歌》對大乘菩薩道思想的影響更大一些。《薄伽梵歌》攝取奧義書之精華,其主要內容的成立遠在於大乘佛教之前,大乘菩薩重悲願,利他,積極入世的精神,與原始佛教專重出世解脫的理念完全不同,卻與《薄伽梵歌》的立場完全一致,說明前者受後者的思想而來(幾年前,我曾見過有佛教徒將《薄伽梵歌》當做佛法在弘揚)。

《薄伽梵歌》的思想與原始佛教的思想完全不同,它的基本宗旨涅槃與世間,出世理想和入世精神的調和。這是因為,一方面《薄伽梵歌》繼承奧義書的思想,認為世界如幻如化,無常,生滅,不可得,不凈,故以舍離為修道準則,而另一方面,又在宣說,如來藏(梵)清凈寂滅,遍一切處,能建立世界萬法,世間諸法皆從真性而生,諸法有生滅,而此真如不生不滅。故即不可貪著世間假相,但又不可違背真如能生萬法的道理,所以即入世又出世,力求出世與入世之間的協調,修瑜伽者,必須以舍離與有為結合才能圓滿修行。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般若經乃至大乘諸經中得到證實,它們倡導的就是,生死與涅槃不二,菩提與煩惱不二,世間與出世間不二,空有不二,凡聖不二,又倡導世出世間一切法當體即空,菩薩唯有證入此不二法門,方能成就無上菩提,同時又極力的貶低阿羅漢為自了漢,焦芽敗種,沒有慈悲心,只知沉空守寂,所以不能成就佛道,一切只因不知本具常住真性,清凈寂滅,且又能建立萬法(如維摩詰經雲,楞嚴經中甚至將阿羅漢貶低成入魔),這就是大乘經典為何貶低阿羅漢的真正緣由。

而在原始佛教,涅槃與世間是不可能融合的,解脫跟生死是不可能融合的,佛陀倡導的是離世間,斷生死,絕名色(優婆底耶充分闡明了原始佛教與《薄伽梵歌》的區別。到了部派佛教時期,寺院生活往往與世俗隔離,故大乘佛教的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思想當然是不可能從原始佛教這樣的實踐中發展而來,更沒有其他資源,所以它必然是由奧義書---《薄伽梵歌》涅槃與世間調和的理想化,深刻的滲透進佛教的結果。

再者,大乘菩薩與慈悲相應的平等性智(證自他平等,諸法平等)也是從奧義書---《薄伽梵歌》演變而來。

第一,原始佛教提倡的不害不殺,完全是由經驗而來的,它著眼於一切生命都有樂生畏死的心理,而《薄伽梵歌》所提倡的慈悲則完全是形而上學的,奧義書提倡的是:人必愛我,方能愛一切眾生,其宣揚的真我是一切眾生本具的。在此基礎上,《薄伽梵歌》標榜同體大悲,謂真我平等,本具,不二,遍入一切眾生,故瑜伽行者視眾生之苦樂屬我,我所。歌云:入彼瑜伽者,視一切有我,我亦有一切,故一切平等(這既是大乘菩薩道所倡導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來源),瑜伽行者出於自他平等之智,才有入世利他之大行,這與原始佛教所倡導的緣起無我的思想是那樣的格格不入。

第二,《薄伽梵歌》又從自他平等引申出苦樂平等,諸法平等,世出世間平等。其以為慈悲與暴戾,清凈與染污,正直與邪惡,以及凡聖,苦樂等一切對立之相,皆從我(真如,如來藏)出,皆以我為本體,故聖者平等視一切法。歌云:世間眾生同一體,萬差千別自相同,視一切平等,乃真瑜伽士。這與大乘菩薩觀一切眾生本具佛性,本具智慧德相,又觀諸法當體即空,同一空性的思想是完全的一致,而在原始佛教中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思想。

第三,與此相關,不二,作為菩薩深智的境界,也是來自於奧義書---《薄伽梵歌》。奧義書中提到,心,物不二是認知的最高境界,主客對待是因為有二元對立,是有分別,心有分別,則仍有法執和無明,基於此,大乘經典中每每出現呵斥,貶低阿羅漢有分別,法執未斷,正是緣於此。《薄伽梵歌》則把心,物不二擴展為諸法不二,其認為有二或雙昧統攝一切虛妄分別,世間由此顯現出種種差別幻相,乃至出現貪慾與爭鬥,聖者得不二之智,等視一切,復歸於一味之自我。如華嚴經中所云:奇哉,奇哉,大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無明妄想不能證得,若無無明妄想,則一切智,自然直,無師智自然顯現,另外在大乘真常系的經典中隨處可以看到這樣諸法不二平等的內容,如生死涅槃不二,菩提煩惱不二,世出世間不二,凡聖不二等等,不勝枚舉,而這樣的內容,在原始佛教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還有,佛菩薩化身的觀念也印證了菩薩思想與奧義書---《薄伽梵歌》思想的關聯。大乘佛教認為,諸佛菩薩法身清凈寂滅,常住不壞,能出生一切功德,能隨緣建立妙用,所以能無量劫出現於世,廣度眾生,這實際上就是毗濕奴化身的翻版。它乃是緣於巴克提運動,尤其是克里希那的崇拜。譬如,諸佛和觀世音菩薩有光焰之身,充滿虛空,每一個毛孔都包括一個他方世界,其中有無量無邊的菩薩和眾生,這與克里希那在阿周那面前顯現幻身,實則出於同樣的思維模式。《薄伽梵歌》的影響也使大乘佛教通過佛菩薩實行拯救的外力得到發展。另外,大乘佛教特有的諸法如幻,心性本凈,如來藏本具的觀念也正暗合了奧義書的思想。

於此相關的還有以下事實。1.最早的菩薩眾是成立於公元前二世紀末,西北印的在家佛教信眾,它的興起與《薄伽梵歌》的流行在時間和空間上是重和的。2.《薄伽梵歌》極力貶低出家修行,推崇讚歎在家持法,主張慈悲濟世,反對解脫無為,以及強調真俗,凡聖不二,這都與居士佛教運動的精神完全一致(在此,可以明白為什麼在有些大乘的經典中,在家居士可以呵斥貶低出家眾,甚至是阿羅漢)。3.在家信眾團體由於獨立於僧團而存在,使包括薄伽梵崇拜在內的宗教思想滲入佛教更加的方便。因而可以肯定,《薄伽梵歌》是通過在家信眾團體逐漸滲入佛教之中,最終導致了菩薩道的產生。

三.信仰主義的強化與大乘佛教的產生

信仰主義的強化也是促使大乘佛教產生的重要因素。在大乘佛教中,有著不少禮拜十方諸佛,祈求加被和懺悔罪業的經典,而這些內容則與奧義書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聯。

佛法本來重自證,而不重信仰,如《雜阿含》卷21:尼犍若提子語質多羅長者言:汝信沙門瞿曇得無覺悟觀三昧耶?質多羅長者答言:我不以信故來......我已常住此三昧,有如是智,何用信世尊為。而在大乘的經典中,如《阿眾佛國經》《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主張通過信仰往生凈土,《般舟三昧經》等主張通過念佛得三昧,現在諸佛悉立於前,佛教在這裡變成了真正信仰的宗教了。這種巨大的思想轉變,必定是外來思想影響的結果。

首先,這種強化信仰的佛教產生,與希臘波斯的文化影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一世紀,希臘人,塞種人,貴霜人等相繼入侵印度,使西北印成為本土文化與波斯,希臘等文化交融的場所。當時留存的佛教藝術(文學作品)反映出希臘,波斯文化的影響是極深刻而顯著的。因此,佛教的思想受後者的影響也是自然的,但這主要應當通過思想的比較來證明。

就凈土的信仰而言,它的波斯文化的因素是很明顯,阿彌陀佛或無量光佛的信仰既是從波斯宗教信仰而來。《阿吠斯塔》描述西方有極樂世界,名曰無量光。大日如來,阿眾佛的形象也反映了波斯,希臘對太陽神崇拜的影響。另外,大乘佛教中的菩薩,如觀音,地藏,文殊普賢等,是人類抽象原理的演化(慈悲,願力,智慧,實踐的化身),這與吠陀中的自然神有著本質上的不同,而更像所羅亞斯德教,猶太教中的天使,這意味著他們的形象源自外來宗教,也是在後者的熏染下被創造出來的。

其次,佛教的信仰運動可能更多的是從本土的巴克提教中汲取營養。巴克提教是印度民間信仰與奧義書(吠檀多)思想融合的產物。換個角度說,印度教本身的信仰化乃是奧義書中本有的信仰與異端信仰融合的結果。奧義書中早就提到了通過虔誠的信仰,持咒達到禪定的方法,也相信通過虔誠的皈依,可以得到神的加被,從而獲得覺悟和解脫,另外還信仰願力決定往生,若人臨終前一心愿入於梵,則死後必入梵界。從中,確實可以看出佛教凈土的思想重視願力,信仰,他力的慈悲。

印度的巴克提教,尤其是對薄伽梵的崇拜,就是將奧義書的思想整合併吸取其他文化因素而形成的。巴克提者,為虔誠信仰,崇拜,獻身,摯愛等意。虔誠信仰出於對神殊勝存在的領悟 。《薄伽梵歌》認為薄伽梵是至上我,是萬物之源,是無生無滅,恆常清凈,究竟圓滿的,諸修道者,以虔誠信仰自我者為最高,依吠陀,祭祀,苦行,布施皆不能見薄伽梵實相,唯有依虔誠的信仰,與世尊的大悲願力,才能如實見之。親證梵我者,若在臨死前發大誓願,死後,定入清凈的梵界,最終於真如融為一體。

將這種思想與佛教對比,可以確定一下幾點:

第一,它的凈土信仰在理論上有著明顯的家族相似性,凈土佛教對佛,凈土的描述與《薄伽梵歌》對至上神,梵界的描述是一樣的。阿彌陀佛信仰,是依據阿彌陀佛的誓願力,任何人只要具足信願行,臨終一定會得到他的接引,往生至他的清凈佛國,這實際上與巴克提教的拯救是一樣的。由於《薄伽梵歌》的形成遠在大乘佛教之前,故設想後者沿襲了前者的思想是很自然的。

第二,大乘佛教的佛菩薩系統也與《薄伽梵歌》的神話有著顯著的親緣性。佛菩薩化現世間,說法度生,只是毗濕奴化身的翻版。觀音菩薩的形象與毗濕奴---克里希那崇拜有關,文殊和普賢的形象脫胎於梵天與帝釋。過去七佛對應於吠陀中的七仙,佛的三身分別與《薄伽梵歌》的無德梵,有德梵,化身梵對應。《觀音德藏經》說本際佛依禪定生觀自在,後者與眾神創造世界,這與毗濕奴通過苦行創造生主和梵天,後者再創造世界,遵循著同一思維模式。與毗濕奴一樣,如來不僅是神,而且是創造菩薩,眾生的神中之神。所以大乘佛教的有神論應當主要來源於巴克提思想。

另外,作為凈土思想起源之一的佛塔崇拜,正是以在家信眾為主體,其產生也與巴克提運動造成的濃厚的信仰主義氣氛有關。

四.大乘佛教對佛陀本旨的復歸

部派佛教由於受到時代思潮的影響,陷入實體論的執著,大乘佛教則旨在解構實體論,復歸於原始佛教的諸法無自性的思想。許多大乘經典表明,它們不是來自於在家信眾,而是見證了出家的苦行僧人回到佛教的本源啟示,追求佛性或覺智的衝動,許多早期的大乘僧團與其說是革命的,不如說是原教旨主義者。本文將表明這一運動離不開奧義書否定思想的感召,對原始佛教的復歸,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對奧義書形而上學的復歸。

從佛經的記載來看,部派時期影響最大的外道為勝論,數論和耆那教。與奧義書和原始佛教思想相比,這些思想有一個共同點,均為經驗論的,多元的實體哲學。勝論哲學可以說是這種思想的典型,它主張實,德,業,同,異,合六句義說,其中實共有九種(地,水,火,風,空,時,方,我,意)。實體超越時空,不為任何因果消滅,是組成世界的基礎。這種實體哲學的形成,很可能是受到希臘思想的影響。實體輪對當時的部派佛教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比如部派中最具影響力的說一切有部,講法體實有,把法理解為自性永遠不變的,超驗的實體,這與原始佛教諸法緣生無實體的觀念有著實質性的衝突,而與勝論一致。有部對法的機械分類和枚舉,對屬性的生硬羅列,都屬於勝論獨特的思維理路。所以,有部受勝論思想的影響是無疑的。

另外,耆那教的哲學對部派佛教也有很大的影響。數論的自性轉變論,促成了經量部的心識轉變說。希臘思想也可能直接促成了啊毗達摩的體系化和佛教實有論傾向的形成。蓋部派佛教時期的異族征服者大都對佛教很有興趣。漢譯的《那先比丘經》記錄來了那先比丘與希臘人的大夏國彌蘭陀王的對話,據說後者最後出家修行證阿羅漢。由此至少可以肯定,當時西北印的希臘人,波斯人,塞種人等,有許多皈依了佛教。這些皈依的異族人肯定會把他們原有的(比如重邏輯體系的,實有論的)思想帶進佛教。這一點可以從佛教與異族文化接觸前後的思想變化得到充分的驗證。比如,佛教正是與希臘文化接觸後,強化了對法的組織和原子式思維。但實體論的影響卻使部派佛教與原始佛教的緣起論產生了嚴重的偏離。

在這種情況下,大乘的旨趣乃是要洗脫來自外來影響的實體論,回復到佛教本來的無自性論。不過,這一回歸,不是要回到佛教本來經驗的,自然主義的立場,而是用空性來闡明緣起,其宗旨是通過否定經驗事物(客觀世界)的實有性,詮釋某種絕對的存在。大乘佛教所謂的真如,空性,法性,實相,勝義,法身,不二,絕對,佛性,涅槃,寂滅等,都暗示著某種作為萬有本體,形而上學的絕對存在。通過否定經驗的現實性來詮顯絕對,這在原始佛教中是沒有的,這樣的思想完全是奧義書的思路。

大多數學者認為,大乘的真如,如來藏,佛性,第一義諦空性等 與奧義書中梵的概念有著本質的相同。如拉達克利須南,杜特等都認為大乘的如來藏,真如乃是世界永恆的本體,與奧義書中的大梵是沒有區別的,只是名字不同而已,事實的確如此。因此大乘佛教朝原始佛教回歸,很大程度上是復歸於奧義書形而上學的傳統理念,而且,這一運動正是在奧義書思想的影響下發生的。這樣說的根據是大乘佛教的很多關鍵內容,如無分別,不二,平等,不生不滅,如夢如幻,唯心,心性本凈等,都是汲取了奧義書形而上學的思想,但是在原始的佛教中,根本就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內容。

總之,大乘佛教復歸本旨的運動 ,是奧義書思想進一步滲透的結果,由此產生的大乘佛教實質上是佛教進一步的吠檀多化。

綜上所述,大乘佛教的發生,主要是奧義書 思想進一步對佛教滲透,影響的結果。這種滲透使大乘佛教確立了形而上學的絕對,後者再般若的思想中一般只得到否定的表述,但大乘佛教在隨後的發展中,逐漸空向有的立場傾斜,最後在如來藏佛教中,絕對被明確為至上我,於是,佛教完全被吠檀多思想同化,而這一點,也決定了中國佛教的根本走向。


這個問題明顯是要把大家陷入到宗教鬥爭的汪洋大海中。

地理、歷史、行為邏輯的差別,不是大乘和上座部的本質區別。

上座部幾乎完整的遵循著佛陀在世時的戒律和修證方法,以及理論體系。其理論核心是圍繞苦集滅道四聖諦進行的,即證明輪迴即苦,到如何實現涅槃。修證的過程本質上就是斷除十縛結。一般的,斷除縛結的順序如下:

身見、戒禁取、疑——&>貪、嗔——&>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

其中能夠完成斷除身見、戒禁取、疑,即實證了佛教世界觀——無常無我。十縛結徹底斷除,即成就上座部最高果位阿羅漢。

大乘理論體系的基礎與上座部一樣,都是無常無我。但理論核心是試圖基於無常無我的結論構建一個外部的世界觀。大乘世界觀框架發展的思路是詮釋業因化現過程,其中三個里程碑式的重要階段依次是:空性-如來藏-唯識八識。在每個世界觀流行的時期都有相應的描述當前流行的世界觀的作品誕生,有一些過時的概念被拋棄、另一些新的概念被引進來。根據世界觀的發展,大乘修行方法和目的也都截然不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大乘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涅槃,而且大乘也不認為有可以實現的涅槃。

所以本質上的區別是,上座部只關心可被感知、且對實現涅槃有幫助的事情;大乘關心的是如何正確還原一個無法被感知的外部世界觀。


之前在 @白雲先生 答案下的評論被刪了,有此待遇的似乎不止我一人,所有探討義理、質疑根據,總之沒有隨聲附和的,都遭到了悄無聲息的刪除處理。

怕先生對著空氣揮拳孤單,也免得看客納悶,附原評論如下:

答主這一路地獄這兒地獄那兒(「我罵你沒有過患,但你罵我就得下地獄」)的解釋下來,也是夠心虛了。

對一教宗師毫無尊重,這心性距離有德者遠矣。連綠教都知道善待有經人,宋室也密令不得折辱柴氏,這都是最淺顯的善始慎終、斂以養德道理。這位對自己的宗派母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大放厥詞、妄加臆測,倒是連世俗政治、天啟宗教的道德根基也不如。說句不好聽的,哪天真尋著門路了,怕也沒個有道行的願意接引。

一不通彼此經義,二不擇道修行。一點小心思全放在排斥異己、鞏固我慢上面,為滿足私慾放逸滋養妄想,本質上是對自己甚至本門理論的高度不自信。

咱不往深聊,你往日那些大量抵觸原典與歷史學、考古學的發言也暫且不咎。你今個把佛門謗得一無是處,是不是先得去全真山頭呵師罵祖、清理門戶?一路好走。

穢語既然出口,未必能被他人領受,但惡意惡行從來是自己承擔。這個法則,各宗各派總有,不是由您一句金口玉言,就給獨開了治外法權。不復贅言,君自珍重。

————分割————

佛學為何會有大乘小乘之分,它們有什麼分別呢? - 蓮桑的回答

對這個主題知乎已經有多個類似提問,為免偏題以致沒有幫助,分享已經答過的一例,鏈接如上,歡迎指教。

@白雲先生 有一個好,知道佛門分三宗,這是很多漢傳信徒都拎不清的,但議論部分硬傷太多,有時候面對一身槽點真不知該如何吐起。本想得空時,好好說下先生過往言論中顛倒錯漏之處,但依照這次刪帖的反應,恐怕先生在乎的,從來也並非真理。那麼既然你想要征服的並非無明,只是異己。我實在也無心給你做陪練,good day.


這是第二次寫的答案。第一次寫的被我刪了。

見識鄙陋,胡亂寫點。

我又重新看了一下問題。南北傳的本質區別。

如果說本質的話,佛教自身也是無我,本質上來說是沒有區別的。所以有區別的只能是從世俗諦來談

從世俗諦的「本質」來談的話,我想佛教的本質就是一個實修實證的修行體系,南北傳的區別在於南北各有一套自己獨立的修行體系。對於南北傳體系的不同已經有很多人談了,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談一下,兩個體系是否都可以以一種合理的面目而存在?是可以都真而並存,還是只能一真一偽、只取其一?

談修行體系,主要是兩個要素,第一是修證的目標,第二就是達到你想要的目標的實踐技術。我想從這兩點來各自分析一下存在的合理性。

從第一點來說,修證的目標上,南傳主要是以阿羅漢果為目標,北傳主要是以佛果為目標。南傳北傳對於阿羅漢和佛的定位有些出入,但總的來說,南北傳都承認,佛具足阿羅漢的全部屬性和功德,除此以外佛還具有自己獨有的屬性和功德。南傳雖然不主倡以成佛為目標,認為那個難度太大,很多人會退轉,但是南傳歷史上也有一些發心修菩薩道以成佛為目標的高僧。所以雖然南北傳修證的目標上有些區別,但是大家都承認這種目標是可以實現的,是合理的存在著的。

從第二點來說,一個修行體系的實踐技術,我覺得主要需要具足兩點,第一要能在自己內部邏輯自洽,第二要能在實踐上證明確實有效。南傳的體系無疑是具足這兩點的,現在主要有人對於北傳的體系有質疑。那北傳我覺得也是具足這兩點的。北傳的理論是在自己內部邏輯自洽的,而且還比較圓滿,對於各個方面都能解釋到位。北傳對於菩薩道的修行次第也是有著比較清晰的說明。至於實踐上,北傳歷史上有著諸多高僧和居士成就的記載。所以我覺得北傳在這兩點是具足的、合理的,北傳的修行體系是沒有什麼大的漏洞的。

現在很多人對於北傳的攻擊,主要來自於世俗歷史學的考證,認為大乘的經典不可靠,大乘說了謊---------在「大乘是偽」的觀點之下,他們認為「邏輯自洽」與「實修有效」都失去了意義,只要一句「大乘是偽」就足以無視北傳的歷史貢獻和存在意義。

首先,這種觀點本身是不理性的,我們分析一個事物,要用發展與辯證的眼光來分析;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一切發展和演變都是合理的,即符合諸行無常之印;北傳是無常,是發展、變異了,那南傳難道就不無常、不發展、不變異嗎?從辯證角度來說,不能只從一個「是否佛說」的傳承角度來判斷北傳佛教是否具有價值,應該也從其他角度來全面衡量。

第二,他們的論據,主要來自西方歷史學家的考證,但是使用西方歷史學家的考證本身就不合理。

從感性上來說,南傳和北傳同屬內道(即使南傳很多人認為北傳「是像法」「是末法」,至少沒有人敢公開說「北傳是外道」吧),而西方歷史學,從佛教角度來說,那的確屬於外道。你用外道的書來做論據,目的是為了攻擊內道,這個的確很傷感情。

從理性上來講,西方歷史學家的考證,我承認他們有準確的一部分,但是西方歷史學家的態度本身並不是完全客觀的。西方歷史學家只把佛和阿羅漢們當作普通人來看,這個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他們不相信佛和阿羅漢聖弟子們的三明六通,不相信佛的一切種智、三十二相、身有圓光、十八不共法,不相信佛能飛上天界為母說法,不相信阿羅漢聖弟子們斷除一切煩惱、永超生死,不相信龍樹論師能去到龍宮取來華嚴經,不相信無著論師能上升兜率天聽彌勒菩薩講法,不相信蓮花生大士證得無死虹身、留下諸多伏藏,不相信禪宗二祖被人砍頭流出來的居然是白血,不相信諸多北傳大德有分辨正魔的能力------認為他們見到的佛菩薩等全是妄覺而不能自知.......西方歷史學家對於這些都不相信,你說他們寫的書用什麼來保證客觀?你再引他們的書來作為論據,有意思嗎?


釋迦摩尼

出生約公元前 566年

逝世約公元前486年

我們探討佛教的根源要從原始佛法開始。

佛陀滅度後大家把最重要的集結出來,最早集結出來的是雜阿含經,之後是中阿含經,然後後長阿含經和增一阿含。佛陀滅度後兩百年間佛法都是以四部阿含為基本。今天的南傳的斯里蘭卡, 佛紀218年,公元前326年,亞歷山大入侵印度,亞歷山大代表羅馬帝國的勢力,他曾經建立歐亞非大帝國,他帶給印度雕塑,藝術文化進步,而且羅馬帝國是多神教信仰。因為喜馬拉雅山阻隔,所以原始佛法當時沒有傳到中國,但是原始佛法南傳至泰國,斯里蘭卡,並且一直到保持到現在,這就是所謂南傳佛法。中亞地區原來屬於游牧民族,所以就有個特性就是不斷地遷徙流動,這樣的人民沒有那麼多耐心坐在一起思問佛法,所以他們傾向於速食文化,簡單直接的就好,加上心靈上的空虛,所以需要靈魂上的寄託,單純思問佛法修正對他們來說行不通。地中海大地區是文化的大熔爐,例如波斯,希臘,羅馬,他們都有實質的寄託例如阿波羅,各種神靈保佑。所以大德們不得已開始現擱置究竟法優先考慮利用方便法教化,雕塑佛像讓他們崇拜,以適應這個地區人民的根性傳播佛法。西元前180時候印度佛教爭論不斷,也是不斷地在變化,但是已經傳出到泰國,斯里蘭卡的原始佛法沒有收到影響。

佛滅後265年,印度佛教分成上座部和大眾部,但是還以四部阿含為根本。經過兩百年後,大眾部開始編輯大乘經典出來。然後帶到中國來翻譯,中國當時只是接受,中國處於佛法傳遞下游,上流給什麼我們就接受什麼,所以說為什麼經典會許多重複。

1171年唐太宗貞觀年,玄奘大師開始用生命求法經過西域抵達印度取經,玄奘大師到達印度之後已經是佛陀滅後一千多年後了。玄奘到了當時一流大學,那爛陀大學,但是當時的印度已經把佛學當做學術化了,在名詞名相上做學問了。玄奘大師背回來經書翻譯,後來成立唯識宗。因為當時的時空背景和艱苦條件,玄奘大師用生命求來的亦非是原始佛法,非常可惜,北傳佛教在中國立足

如果看客多,我稍後整理下絲綢之路是如何進一步影響北傳佛教的


我依稀記得數年前對南傳佛法有那麼丁點研究,從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出發去看待世間,只要具備相當理性的人都認為絕對是正確無謬的——越深入越正確。但是如來也曾說過菩提性自常、樂、我、凈,剛好跟三法印唱了反調。

這是什麼原因?

禪宗有體用不二的概念,體如虛空,用如諸相。從諸相世間的角度發掘它們自身的本質就是無常變遷生滅不息,從自我感受而言就是苦與無我。

從體的角度去表述體的狀態,就是恆常、樂明、皆我、清凈。

所謂的恆常是相對於無常而言,事實上真如自體上沒有時間概念,時間是虛幻的存在,那麼常或無常只是一種看似主觀的描述與客觀的存在,無所謂、也沒有實在的常與不常。

苦樂是感受,空性體上無如許受,言樂者,破其苦相。

無我是聖諦,既然能洞悉一切皆無我,我只是因緣聚合之幻覺,那麼破幻之後自然明了——雖是無我與我所,然一切皆真如涅槃所現,非我還誰?舍所現而滅度,真如性亦孤。

凈是破不凈觀,世間相本自然,真如常住世間相常住,真如性清凈,相亦隨之清凈。

以上是從三法印的角度論述大小乘的區別。

還可以從『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的角度論述。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這句話中的一乘法,用禪宗的話去解釋就是自性,我們往往會感慨禪宗的祖師可以是隻字不識的草莽中人,一言而頓悟,智慧即如佛祖,卻不知自性能建立萬法,世間萬相皆自性所顯現。我們看到了大乘能成就圓滿佛陀,小乘卻只得個自了漢,依著這個概念,我們反過來就會發現:在每一個人心中,可以建立大乘比小乘厲害的觀念,也可以建立小乘比大乘實在的觀念——你的心在建立萬法差異之相哦。

總有那麼一句感動人心的話語:佛的眼中看見的都是佛,眾生眼中看到的都只是眾生。如來若是第一義諦,非佛色身,如來即是顯現一切萬法,大小乘亦依此得以建立,那麼萬法歸一如來,如來即是萬法真義。

套用密宗的對於自性狀態的描述:空與明。空即空性,明即能顯。在空性中萬象宛然,顯現無差別之相。空明無二即是如來。

說了這麼多,用比如概括一下就是,在虛空中可以存在一切世間,一切世間皆是無常變遷之相,而虛空卻平等的對待著萬相,甚至於他自己而言,根本沒有萬相的概念與存在。於是我們可以得知,在佛的眼中,佛已經歸於真如自性,佛心無三乘之別,三乘即是一乘真如法。

----------------------------------------

從自利利他的角度去分析大小乘是一個誤區。

應以所證之解脫法各安立三乘。

在解深密經中確立了唯識三相三性: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在這個基礎上佛陀又確立了三無自性: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

一般在南傳觀點認為,只要貪愛止息,即不受後有,得無我解脫。用白話去聯繫解釋遍計所執相與相無自性性,可以解釋成:因為周遍分別計度世間的所有現象,並各自安立其名(確立印象),心生執著抓取以為實有,以此貪愛為輪迴根本。若修行人了悟名(精神)色(物質)各各獨立,實非我與我所,通過培養覺性,可以滅掉名色相互糾纏之累,而入覺性無我之解脫海。

依他起相與生無自性性:一切名色現象,若有所生起,必依因緣而始現。因緣滅則隨之亦滅。由他力因緣而生滅,生滅而無自性。


在依他起相的基礎上遍計所執:我們出生時一無所知,出生後通過因緣和合的身體這個渠道學習與社會的灌輸,我們接觸到各種世間的事物與知識,形成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我們是世間事物、知識、觀念、記憶印象的集合,並沒有一個真實獨立的自我。這是觀因緣生滅而得無我智慧入涅槃大海。

圓成實相與勝義無自性性:超越上兩者主觀分別妄想與依因緣所生滅諸法之相,此兩者皆為真如所攝。這是最為簡單又最不可思議之法。一切現象皆由因緣和合所生滅,一切煩惱憂思皆分別妄想計度,自性真如非生非滅,不增不減,染凈諸法皆其所顯,於中欲覓染凈諸法了不可得。

——苦沒有生起,所以苦無法止息;我們從來沒有進入輪迴,所以解脫法也無從真正生起過;世間現象總是恆常的存在著,而聖者們卻隨著無常入滅。

看見上面的話了嗎?這是依他起相;心中有疑問嗎?這是遍計所執相;原來是這樣啊,這是圓成實相。


南傳佛教基本屬於小乘佛教(習慣性使用,非貶義。其實我更願意稱之為傳統佛教,而稱大乘佛教為新佛教)。北傳佛教中雖然有小乘的經論存在,甚至歷史上還形成過成實宗、俱舍宗等學派,但總體來說仍屬於大乘佛教。

對於這兩者的區別,抄幾段自己以前寫的文字:

小乘佛教(基於習慣性使用這個詞,不帶貶義)修行著重點在於人生解脫,以成就阿羅漢果為目標。阿羅漢所入的無餘涅槃,一個重要特徵是「灰身滅智」(此生結束後,五蘊不會再生)。

小乘佛教的理論,緊緊圍繞解脫而展開,重在開示人生無常、苦、無我的本質,因此對世界、對人生要保持厭離的態度。

《雜阿含經》第1經即鄭重聲明: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由此,小乘佛教在認識論和倫理學等方面知識最為豐富和深刻。宇宙論方面,雖然相對完備(其中有繼承舊有印度傳說如須彌山、阿修羅等等,以及婆羅門教的一些神祗如大梵天、大自在天、遍入天等),但並非重點。比如將世界分為欲、色和無色三界,明顯還是從眾生視角出發,結合著禪修經驗等而來的。

像宇宙有邊沒邊等當時印度人尤其外道非常熱衷的問題,小乘經基本是存而不論。至於本體論等形而上學方面的探討,更是為佛陀所拒絕和呵斥。最能典型表明早期佛教這種側重人生解脫態度的經典,是阿含經中的《箭喻經》。

大乘佛教則重在菩提,以佛果為終極目標。《法華經》更是直接宣布三乘為權,一乘為實,由此獲得「經王」之稱。《解深密經》及瑜伽行派部分學者,雖以三乘為實,但並非主流。在重視成佛這點上,所有大乘經及大乘學者並無二致。

在修行上,大乘佛教強調要生起菩提心,要行菩薩道,積極入世,阿羅漢則被貶為「自了漢」「焦種爛芽」。大乘所標榜的無住涅槃,既不住於生死輪迴,也不住於傳統佛教所云的靜寂涅槃。大乘佛、菩薩們雖證得涅槃解脫,但仍然會進入人類時空,和當下社會發生聯繫;他們雖然救世度人,像眾生一樣行動,但又不像眾生那樣為生死所拘,反而時時處於涅槃樂中。這與小乘佛教的無餘涅盤決然迥異,為大乘佛教的多神化傾向提供了依據。

理論上,大乘中觀派標舉空為萬法本質,隱隱已有視之為本體的傾向。大乘瑜伽行派,則細緻繁瑣地辨析第八阿賴耶識如何顯現、變現宇宙萬物。而在印度曾託附於瑜伽行派門下,但到了中國則自成體系且佔據佛教思想主流的如來藏一系,對自性清凈心/如來藏/佛性/法性的種種「真常化」表述,更是本體論色彩極濃,其理論架構非常接近於婆羅門教—印度教一系的梵我論。

對於小乘經論,大乘沒有完全否定,而是將之納入下士道、中士道等較低層次的修行中作為指導。

雖然大乘教徒自詡所行乃上士道,但佛滅五百年左右起才陸續出現的大乘經是實實在在的新經典,並不為此前的佛教所接受。龍樹雖然並未另立門戶,但他所弘揚的大乘佛教實際上和傳統的佛教異趣甚多,即使拿掉「佛」字,稱之為「大乘教」,也不算過分。

龍樹並沒有立自己為新佛,但作為人稱大乘「八宗共祖」的他,某種程度上卻起到了類似新佛的作用。

什譯《龍樹菩薩傳》也說:

去世已來始過百歲,南天竺諸國為其立廟,敬奉如佛。

總之,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之間有著思想和傳統上的繼承,但更有全面的創新,其關係基本相當於同時持有《舊約》《新約》的基督教和專持《舊約》的猶太教,而不像基督教內部的新教和此前天主教、東正教之間的關係。


本質區別就是大乘的怪力亂神比上座部牛逼多了 更加文學化了 上座部的經典是釋迦牟尼的個人創造 大乘是集體創作


首先「小乘」這個稱呼含有某種輕視和貶義,已被棄用。與大乘佛教對應的稱作「上座部佛教」。其次,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只是佛教的不同宗派,同為佛教,「本質」區別從何談起?因此,這個問題不夠嚴謹、細究起來並不存在。

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沒有本質區別,請參考維基百科——

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識:

原文:

1.佛陀是我們唯一的導師;2.我們都皈依佛陀、佛法和僧團;3.我們都不相信世界是由神所創造和管治的;4.我們都認同人生的目標是:對所有眾生培育無差別的慈悲,為眾生的利益、快樂與和平而努力,並培育能導向究竟真理的智慧;5.我們都接受四聖諦,亦即是苦,苦因,苦滅,滅苦之道,以及緣起法則;6.一切有為法是無常、苦的,及一切有為法和無為法是無我的;7.我們都接受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佛陀所教導的導向覺悟之道的分別述說;8.達至覺悟和解脫有三種:聲聞、獨覺、正自覺;我們都認同菩薩行和成就正自覺以拯救眾生是最高、最神聖和最英勇的;9.我們認同,對於佛教,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信仰和修習方式,但這些外在形式和表現不可與佛陀教導的基本教義混為一談。

展開解說:

1982年,化普樂·羅睺羅尊者(Ven. Walpola Rahula)提供了對上述九條共識的可作為替代的重新闡述與解說:

1.無論任何宗派、教派或系統的佛教徒,我們都認同佛陀是教導我們的導師;

2.我們都皈依三寶:佛陀、佛法和僧團;

3.無論是上座部佛教還是大乘佛教,我們都不相信這個世界是由神和他的意志所創造和管治的;

4.佛陀,我們的導師,是大慈悲、大智慧的體現者,以他作為榜樣,我們都認同人生的目標是:對所有眾生培育無差別的慈悲,為眾生的利益、快樂與和平而努力,並培育能導向究竟真理的智慧;

我們都接受佛陀教導的四聖諦,亦即是:

苦,是生存於世間的事實,眾生皆處於逼迫、無常、不圓滿、不舒適、充滿矛盾的困境之中;

苦因,是苦生起的事實,由於以虛幻不實的自我為中心而自私自利,苦即生起;

苦滅,即由自我為中心而自私自利所造成的困境,是可以完全根除,達到釋放、解脫、自在的事實;

滅苦之道,即解脫可經由實踐稱為中道的八聖道,導向完美的道德行為(戒)、經訓練的心(定)、智慧解脫(慧);

5.我們都接受緣起法則所教導的世間因果律,因此,我們認為每一事物都是相對的、相互依存的、相互關聯的;並且世間無一事物是絕對的、永久的與永恆的;

6.根據佛陀的教導,我們都理解:一切有為法是無常、苦的,及一切有為法和無為法是無我的(即行法的三相:無常、苦、無我);

7.我們都接受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佛陀所教導的導向覺悟之道的分別述說,即是: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

8.達至覺悟和解脫有三種:聲聞、獨覺、正自覺;我們都認同菩薩行和成就正自覺以拯救眾生是最高、最神聖和最英勇的;但是,這三種覺悟和解脫並無不同,如大乘佛教的《解深密經》所言:「諸聲聞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諸獨覺乘種性有情,諸如來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說得無上安隱涅槃;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凈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凈,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

9.我們認同,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僧人的生活方式,大眾化的教徒信仰和修習方式,不同的儀式、儀軌和典禮,不同的風俗習慣等,但這些外在的形式和表現不可與佛陀教導的基本教義混為一談。

維基頁面: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識


題主的這個問題,以眼下知乎佛版的風向來看,屬於挑起亂斗的問題。本來我是不該參與的,但看到本問題下幾乎一邊倒地對漢傳佛教的嘲諷,忍不住還是說兩句。

歷史事實是很複雜的,北傳有很多小乘宗派,而很多南傳宗派也有大乘色彩。所以為簡單起見,我把題目南北傳代換成大小乘。

無論是小乘還是大乘,都是由空觀入解脫的。

小乘的空觀 == 禪定中的析色明空(不究竟空觀) + 僧團中的如理實踐 == 究竟空觀。

大乘的空觀 == 即色觀空 == 究竟空觀。

就根本的空觀而言,二者並無差異。但如果單獨研究理論,則小乘析色明空屬小空,非究竟空。因為析色明空,空色各別,空不即是色。正是因為禪定得來的空觀不究竟,所以佛教板塊上有些知友,比如 @孫嘉鴻 才會有【阿羅漢涅槃後永不再於欲界、色界、無色界出現】的奇怪想法。

但事實情況是,小乘佛教不能脫離僧團的實踐而單獨論其理論,阿羅漢於禪定中見道,唯所見之空觀並不究竟,需要在僧團的如理實踐中將此空觀打成一片。若已打成一片,則同於大乘的即色觀空之究竟空。

小乘的特點在於,先在禪定中獲得對空觀的一些認識,再在實踐中踐行這些空觀,使之趨於究竟。大乘的特點在於,由於出現時間較晚,禪定功夫失傳大半不如南傳,索性繞過禪定得來的非究竟空,直接探討究竟的空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所以,根本來看,大乘小乘並無高下,他們的究竟旨趣是一致的。但是在學習時,要搞清楚各自的特點。比如,學習小乘,就不能用禪定得來的境界去批判北傳的空觀,因為不結合僧團實踐的禪定空觀,是毫無用處的東西。而學習大乘佛教呢,需要注意即色觀空因為繞過了禪定功夫,所以本身就如鳥道玄路,很難理解,一定要在理論和思考上多下功夫,而這是和小乘不同的。

本回答不包括北傳的凈土宗,凈土法門在禪定功夫失傳的時代,希望用念佛精進來代替禪定,以此念出真心和定力,這就屬於另外的問題了。


大乘渡眾生,小乘先渡自己,後渡眾人。本來不分大乘小乘,因對佛教義理解不同,才分的


本質區別在於對涅槃本際的認識差別。

「先知法住,後知涅槃。」「識入母胎」。聲聞但信佛語,知有本際不滅,斷盡十八界後非是斷滅。緣覺則於十因緣推知有識能生名色。復於十二因緣知曉有無明故使名色一世世從識中出生。

佛乘則以實證本際為入門,深入現觀其體性及功能差別。

若否定本際的實有,則三乘實證皆不得其功。名為戲論。


我這裡複製一個我對其他問題的回答,你看了就知道。

《從凡夫到成佛的實修次第》

(——大海 文2017.10原創)

入世還是出世,這也是學大乘和學小乘佛教徒都有的一個諍論焦點,表面看起來是矛盾的,其實他是不矛盾的,矛盾和糾結是因為你見地不清,見地不圓融,沒有建立整個佛法修行的 修行次第,不知道修行的主課和輔課是什麼。

關於一些爭論,那麼你要依聖言量,佛法是聖人之學,你千萬不要去相信那些凡夫說三道四。你要依佛,菩薩,羅漢及證得大成就的聖者為依據,你千萬別相信那些凡夫的推想及考據。佛法不是象哲學一樣靠凡夫推想出來的,佛法是那些聖者通過實證 證到後才講出來的。

學者凡夫的東西若同「經律論」及聖者說的一致的,則可放心學,若有不一致或有矛盾的地方,則要存疑,這些不同處你要以經、律、論、及證得空性的聖者講的為準。

還有如,學大乘好還是學小乘好?是在家還出家?修善行福報還是修禪定?好糾結啊,好象是矛盾的。

其實出世是為了更好的入世利眾。小乘是大乘的基礎。善行福報是修禪定智慧的資糧基礎。出家易修在家難修,但見地不清出家也是白搭。

大乘和小乘,出世還是入世並不矛盾,具體如何做這要根據你的具體情況來決定的。

這個問題我今天來幫大家理清楚,否則會有千千萬萬的學佛人諍斗和糾結。

首先我們來建立 整個佛法的修行次第。

我們國內大多都信大乘佛法,但基本沒人講修行次第,以致於學了多少年佛,看了多少年佛經,還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實修。

大乘佛法 經中講的修行次第是六波羅密,那你知道如何去實修這六個波羅密嗎?好象真要去做的話,還真弄不清如何下手。

大乘楞嚴經中講修行三決定義: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這是一個更為精練簡捷的修行次第。他也和小乘法的「戒定慧」一樣的,同時也和六波羅密相符。只是針對不同人群,其內容稍有不同。

戒,定,慧,三次第怎麼和六波羅密相符呢?我們先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 「戒 」 字也可用另兩句話來表示,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個佛法總綱的前兩句即可表示這個「戒」字。「自凈其意」即是「定」。

六波羅密前三個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這三個波羅密都可歸入這個 「戒」 字中。後面三個波羅密,「精進、禪定、智慧」、一看就知和 「定 慧」 二字是一樣的。只是具體修時各人有些不同。

這個「戒」字包括了斷惡和行善二部分,這個「戒」字和小乘的「戒」字是否一樣呢?無疑 是一樣的。只是針對不同人群佛制訂了居士戒,五戒,比丘戒,菩薩戒。

比丘二百五十戒中也包含 止惡和行善這兩個內容的。再要求低一點的在家人戒中,低要求的五戒十善,也是戒惡行善二部分內容。只是對在家人要求低一點而已。高要求的菩薩戒中也是戒惡行善二部分內容。

此時我們可以確定第一次第「戒」字就是斷惡行善,這裡注意哦,所謂「戒」就是「斷惡行善」。

這個「戒」在大乘小乘都是一樣的,即斷惡行善。但佛對不同的人群作了不同的要求,故產生了幾種戒律。

在實修這個戒時,則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作一個選擇。佛在大小乘經典中講了幾種戒律,他制這些戒律也是為了各種不同人群,其實際情況不同,可以適合他們修行提升。

第一種,最低要求是居士戒加十善業,即戒十惡行十善,加守居士五戒。

第二種是,五戒,加戒十惡行十善。

再上去就是較高要求的八戒、沙彌十戒、比丘戒和菩薩戒。

對於出家人一般是持比丘戒和菩薩戒我們不談。

重點談在家人。在家人最簡單易持的是持第一種和第二種戒。也有持菩薩戒,但不容易持故不談。當然你能持菩薩戒那肯定是功德無量的。我這裡講最簡單易持的。

第一種和第二種戒唯一的區別是五戒中的淫戒,居士戒中的淫戒只戒邪淫,正淫是允許的。而第二種戒是正淫也不允許的。

那為什麼要有這一點區別呢?這是為了適應二種不同人群。一種不想修禪定,一種是要想修禪定的。

第一種是只想做個好人,又能陞官又能發財,回家又能享天倫之樂(淫),他覺得現世很好,不想解脫,只要不墮到三惡道就好。這個「淫」字己搞了幾億年,上癮了,他不想放棄。佛也沒辦法,他們也來歸依佛了,也想跟佛學,也想沾點好運。我佛慈悲,他們想學好,總不能不理吧,所以就降低要求,把五戒的要求再往下降一步,允許他們有正淫,不允許邪淫。但要知道要求降低了,果報也會打折的。

首先不斷淫慾是進不了禪定境界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更不用說開悟解脫了。

為什麼說不斷淫慾進不了禪定和色界天以上呢?

第一,所有大宗教傳統宗教都要求其主要傳承人出家,其主要是要其能斷淫慾,其次是少事不要去忙。從佛對出家弟子的戒律也可看出要斷淫。從此可知斷淫慾是人類提升升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

第二,從欲界的名稱及定義上即可知。欲界的「欲」字,意思是「淫慾」。即不斷淫則只能在欲界這個範圍內待著,出不了欲界。

第三,欲界是四天王天等六欲天以下的整個範圍叫欲界,欲界的所有眾生不管是天人餓鬼地獄眾生,有一個最大的共同特點就是都有男女淫慾,而往上看,到色界無色界天的眾.生,他們都沒有這個淫慾之事了。從這個情況來看,不斷淫慾是無法進入禪定色界天的。因為進初禪就是進入了色界天人的境界了,死後也可往生到色界天。

這些資料在那個經里的,我還真一時答不出來,但可肯定的回答你在大藏經中有,在大乘小乘經中都有這些資料。對了在《瑜伽師地論》中就有,網上的二十八天三界天人和四禪八定的配合圖,也可一目了然。

第四,當修禪定進入初禪,叫「離生喜樂」。《阿含經》和《瑜伽師地論》中解釋這個 「離」 字是,離 「欲,惡,不善法」。故知要離淫慾才能進入初禪,不離淫慾,是進不了初禪的。

第五,從古今實修者大德的傳記及近代現代人實修的體會文來看,不管在家出家,也是都要離淫慾才能入定,才能進入色界天境界。

你不要看到他們有些是在家人,就以為不要斷欲,在家人同樣要斷欲才能修成禪定。故古人有曰:上士分房,中士分床,下士隔被。

第六,從道家、氣功、瑜伽、印度教、等資料來看也都是要離淫慾才能得禪定。

從這些實修資料來看,夢中有夢遺者,都修不成禪定。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因為現在學佛人的觀點越來越偏了,這個你錯了就修不成禪定,你再努力都沒用。漏掉了只能從新再開始。各位修禪定的請特別注意這個問題。

這個結論是我看了多少年古今成就者的傳記,和近代現代各宗各派的實修者的實修資料後得出的結論,其對錯各位可以去自己驗證體會。你若不信我也沒辦法。你能一邊夜裡做春夢,白天又能入四禪八定,那我一定佩服你確是高人。

漏精在藏密中講叫「漏失菩提」,如果你是有點悟性的話,從這句話就知漏精對修道來說有多麼嚴重。菩提是什麼?我們佛法修的就是菩提大道。漏精叫「漏失菩提」就是漏失了菩提大道,漏掉了,當然就修不成了。

再加一點純生理的知識吧,否則那些科學迷還是不信。真是老婆心切啊!

我先說明,這段生理科學不全是佛法中來的,對錯你自己分析。以免有人吹毛求疵。

人的生存靠能量維持。現代科學家說:人平常的耗能如一500W的白熾燈泡在耗能維持正常的代謝。

人同時具有四食功能:段食,思食,識食,觸食。

人主要由肉體的物質部分和能量部分二大部分組成。這二大部分溶合在一起,如鹽溶在水中一樣。

人要吃飯只是為了維持其物質肉體部分的代謝,吃飯只是人的段食部分,其更重要的能量部分的代謝也同時進行著,他就是人的思食識食觸食部分。

古人講人有生生不息的功能,就是指人有吸收能量的能力。他一邊耗能,一邊還會吸收能量,但這一世讓你吸收耗用的總量是有定數的,這個總量定數就是你這一世的福報,耗用完就會完蛋。故聖賢都教人要惜福,不要濫用福報,盡量不用貴的好的,要節儉。

年輕時吸收比耗去的多,故會成長會精力充沛。中年後吸收比耗用的要少,故會衰老會不健康。睡覺時耗用降到最低,吸收卻沒有停止。

你熬夜就會沒法把能量吸滿。故會累,你常熬夜身體能量會長時不夠,就會生病。年老的睡眠差了,能量也會不夠,健康就會走下坡路和衰老。

人體能量的循環有兩個最大的循環,一個是體腔內五臟六腑的循環。另一個是督任氣脈的循環。這兩個循環就是道家講的子午周天和卯酉周天,子午交,金木交。

這兩個最大的能量循環隨便哪一個出問題了都會完蛋。一種是能量不夠了會衰竭,一種是循環通道阻礙斷路,就是生病。

人體是一部極為高級的自動機器。你淫心一動,他就給你馬上造好了一泡精蟲,給你準備好了,晚上就可能會遺精拋錨。

另外你雖不動淫心,但由於千百世習氣的原因,到精氣積滿時,周期到時,他也會自動造一泡精蟲,夜裡就可能會下漏。

宇宙中有一類眾生,他專門靠啖食精氣而生存,屬妖類鬼類,它有神通,它能看得到你體內已為它準備好了大餐,晚上睡時它會化個美女來與你夢中相會,你就會拋錨下漏,就能吃到大餐。

那一泡精蟲確實如科學家說的是一泡蛋白質。

但是科學家沒研究,這一泡精蟲在把它送出去時是要有動力,要有能量才能把它射出去的。槍子是靠彈殼裡的火藥把子彈送出去的,那這泡精蟲是靠什麼能量把它射出去的呢?

回答是:靠內炁,靠體能,靠集中丹田之氣和骨髓中的高能量,才能把它送出去,這才是最關鍵的,也是最要命的。科學家他沒研究這個。

你下次拋錨下漏時仔細體會,你會發現正拋射時,會陰部位會明顯感到肌肉有跳動感,象心跳一樣,對了,那個就是內炁集中後的噴發點。它是集中了體腔能量和骨髓督脈兩大循環中的能量,然後才能噴射。

那麼你把這兩大循環中的能量集中了,經常送泡沒用的精蟲出去,又不是為了傳種接代,那你是不是罪過,是不是虧大了嗎?每一次都會耗用大量的體能。

你常作這種無用功,當然會折壽,損福,又損健康啰。能量福報用完就會完蛋。

如果你懂了這個道理,你還會認為泡到妞是艷福嗎?是禍哎,絕對是禍的開始。

女人淫慾同樣會漏失許多能量福報,但要比男士少許多,這也是女士壽命普遍比男士長的主因。女人修禪定也比男士容易入定。

如果你懂了這些道理,除非為了傳種接代,你還不想辦法放棄淫慾,那你就是百分百的顛倒眾生了。佛說眾生是顛倒眾生,就是看到眾生有許多錯誤而不自知,還認為是對的,結果自己把自己給害慘了。

修道也要靠這些能量才能修成,故佛要求弟子六根清凈,斬斷塵緣,就是要求上五根不漏、下身根淫根也不漏,積集能量,才能修成菩提大道。

二八佳娘體似酥,

腰中佩劍斬愚夫,

雖然不見人頭落,

暗裡教汝骨髓枯。

好!!這段生理知識就講到這裡,對錯你自己分析。

下面言歸正傳,繼續講佛法。

四禪八定是共法,外道也能修到,當年釋迦佛也是,先跟幾個外道師傅學禪定,修到非想非非想定後,再自己打坐49天開悟的,故在禪定方面的學問,在理論上,外道的也可參考,相互發明。但在實修時不能串修,因有法脈流問題。

結論是 , 想修禪定,一定要斷欲。夢中有漏精都不行。

以上是只想修人天福報,而不想放棄天倫之樂的方法,可叫「初士道」,是修居士五戒加斷十惡,行十善。是修行的第一等人群。這個居士五戒加十善業修好了,今後可以上升到欲界天,可以不墮落到三惡道。

居士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十惡業:身三,殺盜淫。口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三:貪瞋痴。

為什麼一定要加斷十惡業行十善業呢?

因為佛經中說,守好五戒僅能保住人身。要到欲界天等二十八層天,都要修好十善業才行。故要修居士五戒和十善業。

修這個十善業也可參考儒家的八德忠,孝,仁,義,禮,智,信,廉恥,勤儉,格物,慎獨,修身,養性,齊家。

這是初士道。

講到儒家多說幾句。

儒家文化是聖賢傳下來的學問,不是純理論的心靈雞湯,是實證學科,做好了能上升到欲界天,並且對升官發財,增福增壽、健康、兒女優劣、家庭家族的興旺發達等,都有好處。這個修好了,福報功德會很大,若是再想往上修禪定修佛法會很容易,其實他就是主修斷惡行善。現代人研究儒家要跟王鳳儀大德劉善人大德,他們的化性學一起研究。其學問就是儒家學問。

在修福這事上還要講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 「交天課」。

交「天課」即是,拿出自己收入的百分之十去做善事,救苦濟貧買殺放生等。不交天課會遭天遣。我看到西方天主教也有拿出百分之十行善的說法。阿含經中佛也講過在家人如何用財作善修福,其所講比例比百分之十還要高。

言歸正傳。你要知道正淫也要節制的,正淫傳種接代無可厚非,但是你要是濫用,對不起也會墮落。

因為淫慾耗福耗能是最最厲害的,會損福折壽,故古人講萬惡淫為首,就是這個道理。

文明古國及宗教國家都有許多遮止淫慾的風俗和習慣及觀念,為什麼?都是聖人教的,是為了我們不墮落三惡道,為了福報更好,過得更好更幸福。

你看中東國家女人出去都把臉遮起來。為什麼,為了防止別人動淫心損福,防止修行人動淫心退墮。現在人自己的好文化不學,去學洋人不好的搞開放,越穿越少,然後淫心越來越重,損福折壽,修道人也難靜心修定。

若要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則要五戒十善業再加修成禪定。

現在再講第二等人。

第二種人群是想修禪定,又不想出家,就在家中修。針對這種人群,佛就教他們守斷淫之五戒,再加十善業。可叫「中士道「。

注意,想升到欲界天就要修好十善業,那麼你修禪定是想要超過這個境界,當然要修好十善業啰。佛經中講升天,升到二十八天中都要修好十善業才行。修好十善業才能升天。

為什麼說守五戒加十善即可起修禪定呢?

第一,根據《楞嚴經》中講,起修守戒修定,是四大清凈明誨,其即是講的四大根本戒:不淫,不殺,不偷,不大妄語,也就是說守好這四大根本戒就能起修禪定,除《楞嚴經》及《地藏十輪經》中講可依此四大根本戒修禪定,除此二經外,佛經中再也沒有比這個要求更低了。守戒的最高境界是連心裡都不能起這種念頭,稍起念頭即是犯戒,要立刻懺悔改過。身口意都不能違犯。

但你不要看到這隻要守四個戒,就把十善業丟了,因為佛經中明確講,要想升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都要修好十善業,而修禪定是要超過欲界的,故這十善業你不能放下也要修好。但是守戒和修好是要求不一樣的。守戒是嚴格要求堅決不能做。修好是盡量做好,沒那樣嚴格。但是你做得越好,你升天的層次也越高。

實際上五戒是十善中的幾個重要的部分,將它提出來要特別做好而已。

故綜合這些佛經資料,得出修禪定的最低要求是:修好四大根本戒加十善業。

然後再講現實,現在國內寺院對在家人授戒一般都授:居士五戒和斷淫五戒,再加個菩薩戒。一般對在家人就這三種。

居士五戒是對不修禪定者的。

你要修禪定,只有二種即斷淫之五戒和菩薩戒。

四大根本戒再加一個戒酒就是五戒。

菩薩戒有十重四十八輕,一般人不容易守。容易一點就選個五戒吧。當然你能守菩薩戒的話,那是功德無量的。我這裡是講針對懶人又要修定講的最低要求。

你要修禪定,就去寺院找清凈持戒的和尚前受個五戒即可起修禪定,再加盡量做好十善業,不起瞋恨心,布施行善修福,忍辱不怨人,不見世人過,不道他人短。多做善事多修福,即可修禪定。

五戒:不淫,不殺,不偷,不妄語,不飲酒。

若你僅修禪定,而不修佛教的慧觀,則最高只能修到四禪八定,或是仙道。死後就能往生到你修到境界的相應的禪天。但這還是在六道中。不出輪迴。

故僅修禪定,不修佛教慧觀,不證「人空法空」,你禪定功夫再高還是屬世間定,不出輪迴。只有在禪定的基礎上修佛教的慧觀,證得「人空法空」才能解脫六道輪迴。這也是佛法與外道法的最大的區別處。這些慧觀只有佛法所特有,所有的外道法中都沒有這些有關「人空法空」的慧觀,故也只有修佛法證「人空法空」才能出輪迴。但此「人空法空」亦非斷滅空。

修禪定後,你修到何境界,死後才有資格往生到與你相應的那層禪天。

一共有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去掉,還剩二十二天,一禪有三個天。二禪有三個天,三禪有三個天,四禪有九個天。再加無色界四個天。三界共二十八天。你活著的時候,你若修到與這些天人一樣的境界,你死後才有資格往生到他們那裡。

以上是講僅修禪定而不修慧觀的人。但你也不要看輕他,升天也是要無量功德才能升,故要隨緣盡量多修福報,多修十善業,多做善事。故道家也有三千陰功之說。

以上講的是第二等人的中士道。

下面再來講第三等人。可叫「上士道」。

這些人是為了要想成佛出輪迴的。針對這部分人,佛就教他們先發大菩提心,為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解脫六道輪迴而修,不為自己,為了別人而來修禪定及智慧,修好了才能證果開慧解脫輪迴,才有能力度眾生離苦得樂,才能成佛。佛講生死輪迴是眾生最大的苦,好不容易修到天上,享了幾千年或幾萬福,福盡還是有可能會落到三惡道去受苦,萬萬億億年永遠都停不下來,永遠輪迴。

佛陀教我們發大菩提心:為了救度法界一切眾生出離苦海,解脫輪迴而來修佛法,自己先修成後解脫後再來教化眾生,救度一切眾生脫離苦海脫離輪迴,這個就是發大菩提心。

「為了救拔法界一切眾生脫離苦海、脫離輪迴而要成佛」!!!

以發這個大菩提心,而來修佛法,修「戒,定,慧」,就叫佛菩提道。這樣來修戒定慧才可以成佛。有這種發心就叫大乘。沒有這種大心,只是為了自己解脫而修就叫小乘。

具體修時可分在家修和出家修。

出家人二百五十大戒必守,也可再加菩薩戒一起守。然後修定開慧,證四禪八定,再開悟證悟「緣起性空「及「人無我」空

得阿羅漢果,若入滅盡定,就是定性聲聞及緣覺。辟支佛也是證到這個境界。

若證得「人空」後不入滅盡定,轉入大乘,繼續修大乘止觀,到證悟「法空」,證得:五蘊皆空,萬法唯心,萬法如幻如影,真空妙有,無生畢竟空,色空不二,證得此般若智,此時就是登地菩薩,即入一地歡喜地,登地後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薩修行,再往上二地三地……到七地叫遠行地,也叫不退轉地,此時就保險了,永遠不會再退轉了。此時能夠對境無染,動中靜中,一人萬人之中都能在楞嚴大定中,在空性中,在佛性中,不起分別心如如不動。此時才可出山發大願度盡法界一切眾生,再往上八地不動地,九地十地等覺地大菩薩,最後功德圓滿成佛。

以上出家人表過不談,重點講在家人。

在家人發菩提心後怎麼修?還是戒定慧三次第。

這個第一次第「戒」,有二種,

一是五戒加十善業。

二是菩薩戒加十善業。

你選一種去寺院找清凈持戒的和尚前受戒,回家來天天檢查守好,稍有違犯馬上懺悔並改正,慢慢習慣了好了。守戒的最高境界是一絲一毫的犯戒的意念都不會生起。

守戒要嚴格執行,破戒是有罪的,不能隨便。十善業要隨緣盡量做,不起瞋恨心,布施修福,忍辱不怨人,不見世人過不道他人短。多做善事多修福,此時行善都只算修福報資糧,福報功德大了修禪定會很快。

然後守戒修善,同時天天認真打坐修定。一般先依二甘露門修出入息和不凈觀白骨觀入手來修四禪八定修止觀。

修定中守好五戒十善,其中最重要關鍵的就是淫戒,夢中都不能漏,一漏就只能從新開始,當你能下面不漏,上五根也盡量少用少漏,不看手機電腦,不看美女不看書,不聽歌,少說話等即叫六根清凈,其科學原理是不要耗用能量,積聚能量。這樣上五根關閉,又不下漏又不夢漏,每天多打坐,年輕人一年之內必入禪定。

但是這個夢漏淫漏很難堵,連南懷瑾這種見多識廣,知識豐富的大德也說一點辦法也沒有。

但是我看到在公開的佛法里都有至少四種方法可解決此問題。

道家中也有,武術中也有。下漏解決,加多打坐一定會很快入禪定,有些人修了幾十年,一輩子不能入定,無疑下漏 夢漏沒有解決。

我看到現在佛教界許多人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越來越偏了,連佛要他的親近弟子出家是為什麼,這樣明顯的意圖都看不出來,還在咬文嚼字,讀經要看出佛想表達的意思,他這部經講的是什麼宇宙規律。這些宇宙規律是永遠不變的,我們人類只能去適應它。

故今借知乎這個平台,想來挽回這個局面,望能修出十個八個大菩薩和一大批有神通的人,人民大眾才會相信佛法,才會來修學佛法。

你不要弄得佛法好象僅是知識和哲學,慢慢的人家就說你是迷信,不信了,就會學的人越來越少。

你若不能修得四禪八定,談何開慧開悟?

你要修四禪八定關鍵就是要守好戒。不守戒你即使努力一段時間修出了禪定還是會退掉的,是無法穩定的進入禪定的。

佛在涅槃前召集弟子作最後遺言時說:「戒是解脫之本,如貧人得寶,是汝大師,如我住世無異。依戒能生諸禪定,能滅苦開智慧」。

你看佛講的多重!汝能守戒就如把佛請到了面前。

這個守戒你不做好很難入禪定,即使得定了也不會穩定。

戒守好了很容易入定,其中這個淫戒對修定來說是重中之重,是關鍵。

所以有位大德說:自利以戒淫為第一,利他以戒殺為第一。

禪宗的初修時參話頭就是修大乘禪定。但是你參禪連最基本的五戒十善你都不守的話,那麼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你是不會開悟的,參不出來的。

禪定是基礎,禪定要靠守戒才能得定,在禪定的基礎上,才可止觀雙修,才可修一些小乘或大乘的慧觀,然後才能證悟聖果,在這裡其實還談不上分大乘小乘,大小乘的一些慧觀可相互借修,都是為了除八十八結使。實際上沒有二乘,只有一乘,都是為了成佛,為了教學方便,講述方便 ,修學方便才分成二個階段來講及修。

但大乘的有些觀法,你四禪定都沒成是無法修的。故初修宜先發大菩提心,再以小乘法入手,到至少修得三禪四禪定才可談慧觀,才可修一些大小乘觀法,這樣修會很快。一般若是有過下漏的人,要從小乘入手,再修大乘,但發心要發大乘心。這樣比較快。小乘和大乘是二個次第。

智者大師的天台宗就是走的這個路子。其實我國古代早期的學佛者都是走的這個路子,修出過許多大成就者。到後來禪宗盛行後才漸漸把從小乘入手的方法給丟了,結果就越來越難了。

還常有人問為什麼一定要打坐?還有許多方法也可以嗎。回答是,因為打坐再容易使心靜下來,且能長時間保持不動。佛陀教我們從打坐入手修當然有其道理的。因為從打坐入手最容易入門,最容易入靜入定。當然你也可以站樁修定,禪宗還有動中修定,那個方法就比較難了,初學者從打坐這個方法入手最容易入門。

現代人更適合先修小乘再修大乘。因為現代人上漏下漏都很嚴重。

若是上根人再來人則可直接修禪宗的方法,或按一些大乘觀法如楞嚴經前半部的觀妙明真心法修楞嚴大定。但也要見地清晰,但這種上根人有幾個?

怎麼樣的人是上利智呢?上根利智人一般會有這樣的表現:如他站著不動五分鐘七分鐘,十來分鐘就會感覺腳下生跟,感覺腳跟地吸住了,這時他一閉眼,感覺自己身體沒有了,感覺自己融化了沒有了空了。又譬如:他兩腿一盤,眼一閉身不動,三五分鐘十來分鐘就感覺自己身體沒有了,感覺自己融化了沒了空了,這種人一定是上根利智人。

一般人還是老老實實,發大乘菩提心後,先修小乘再修大乘,這樣修會比較快成就。

小乘大乘是兩個次第,並不矛盾,

不要相互諍論,因為你沒學過或沒摸到佛法的大框架,沒建立整個佛法修持次第。

我來把小乘和大乘的真正區別和這二個次第如何銜接講清楚。

先發大乘菩提心,再從小乘法入手守戒,然後再先修止,一般從「二甘露門」守出入息和不凈觀白骨觀入手修。再得定,進入一禪,二禪,三禪,四禪,然後修慧觀,或在三禪就加入慧觀,不要太早,否則可能會退,一般是修四念處 身,受,心,法,就能證羅漢果,止觀雙修,到四禪時呼吸就停了。進入四空定,在此四空定過程中,除煩惱障,斷見思惑去除大部分八十八結使,伏住剩餘少數結使。即可能證悟「人無我」 「緣起性空」而證羅漢果,證果後就標誌小乘道巳修完。

然後,不要入滅盡定,繼續銷落諸念,修大乘經中的楞嚴大定,或一真法界觀法,或一行三昧觀法,真如佛性觀法,或法身觀法,或天台宗的「空假中」繼續銷落諸念,其實這些名字不一樣,實質是一樣的,在修這些大乘觀法時要知萬法唯心、一切如幻無生畢竟空空有不二之理,持萬法唯心的見地,止中有觀,觀中有止,止觀雙修,銷落諸念,久久寂靜,寂靜久久,修到一定程度就會大徹大悟,即是大乘的開悟,悟「諸法空性」,萬法唯心,有是假有,如幻如影無生本空,諸法無有自性畢竟空,空有不二,不空不有,離於兩邊。悟得中觀智,證悟佛性,證悟法身,證悟法空,證得般若智。

或者在四禪穩固後進入四空定時直接修首楞嚴三昧楞嚴大定法,先看懂楞嚴經前面的「七處征心,十番辯見」等前半部經,持萬法唯心,萬法如幻無生本空空有不二的見地,然後觀「妙明真心」,止中有觀,觀中有止,再按五十陰魔部分,修銷落諸念,到行陰解脫進入識陰階段就會證得羅漢果,然後不要入滅盡定,繼續銷落諸念,到識陰解脫就是證大乘法空而開悟,此即是《心經》中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裡請注意:當修到四禪呼吸停止後,四禪境界穩固後,立刻轉入修楞嚴大定觀「妙明真心」,這是修大乘菩薩法的一個捷徑修法,因為若能開悟證大乘「法空」,則八十八結使都能漸漸連根拔除。

這個首楞嚴三昧亦名楞嚴大定,其實跟文殊菩薩講的一行三昧,跟華嚴經占察善惡業報經等多部經講到的「法身觀法,一真法界,一行三昧,唯心識觀,真如實觀法」及天台宗的大止觀,觀空假中是一樣的一個禪定法,只是名字不一樣,略有深淺而已,其實質是一樣的。

起修時在肉身上作觀作止,意不離身,甚至在肉身內修止修觀,這個原則對於初修凡夫來說非常重要,一可健身長壽,二可聚集能量功德較快容易見效容易修成,或是以肉身為中心,在一小範圍內作觀作止,下座前將觀景收攝收入臍中。「但你也不要執著肉身,不要去增強身見我見,自然將觀境置於身內或以色身為中心就可以了」。將色身觀成只是你的一個修道工具,並不是你自己。若要健身長壽,或修成金剛不壞身留形住世能力,則要特別注意這一點,若能修到出陽神,則可得金剛不壞身具留形住世能力了,若能修到肉色光蘊化,則可飛空上天入地千年不死,以此色身直接飛往佛國凈土都可以。但這個修色身法的經典資料很少,《楞嚴經》中火頭金剛講的修法就是這個修不壞身的修法,你若是懂原理,用小乘法中的一些修法就可以達到這一目的。故有許多羅漢具有留形住世的能力。原則是:「意不出身,神光內凝,六根無漏,積累能量,諸漏既銷,生大寶焰,成無上道」。若要成無上道則要加進「人我空,法空」的佛法慧觀才成。若無佛法慧觀只成仙道。修到開頂骨能出陽神後,再將觀境放開修大乘觀法。前面是在色身上作止觀,到開頂門出陽神後才將觀境放開修大乘觀法。這是修金剛不壞身的一個路子。

但你在觀念上又不要去有意追求長壽不死,若是有意去追求的話又成了外道了,你不去有意追求而能按此原理法則修持,則自然會有此長生不死的效果。

但此法中能量流動轉動上還有許多操作技巧的,這屬於密中之秘的天機啦。這個方法在古人大成就者中有許多修成不死的成功例子,佛弟子羅漢中有許多,大乘菩薩中也有,我們中國也有,道家中也有許多修成不壞身的例子,印度教中也有。這說明這個方法真能修成功的,不是隨便想出來的。

小乘觀法必須在座上修,身不能動,身一動就出定了。故他不能廣度眾生。而大乘觀法他將觀境完全放開,將整個宇宙法界作為觀境,這時他將色身完全掉開不管了,若修成了這個大乘禪定,那時你這個色身在那個宇宙法界中連一個微塵都算不上,因此當這個色身在跳啊蹦啊在度眾生啊等等,而他那個所觀境根本不會受影響,仍然如如不動,一點都不會受影響。故大乘定修成後他能動靜如一廣度眾生而如如不動,他的禪定境界能千年萬年不壞,並不受你色身奔忙的影響,只受你心的影響。那時純粹是心法了,只要這個心弄正確就行了。這時就要用《金剛經》中的「應無住而生其心」這個安心法了。就是要不起一念、不起妄念分別心,住於所悟的「法空」境中不起一念,直到任運無造作而自然安住於空性佛性中,始終如如不動,千年萬年始終不離不斷。

這個大乘首楞嚴三昧亦名楞嚴大定,不僅僅是楞嚴經中講到,有多部大乘經中提到這個首楞嚴三昧楞嚴大定,並說首楞嚴三昧是大菩薩最後所修之法,即修此定一直可以修到成佛。現在有許多人懷疑來懷疑去,自斷慧命,疑心一起,已斷相應。

我在此再說一遍:這個首楞嚴三昩楞嚴大定有許多部經中提到,楞嚴經只是祥細講解了這個定。

還有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你若是不懂《楞嚴經》中講的五十陰魔,不懂如何對待處理這許多陰境魔境,那麼可以說有99.999%的人修到一半就再也修不上去了,甚至還會入魔,沒有幾個人能闖過這個魔境陰境這一關的。所以楞嚴經的五十陰魔部分是修佛法人必備的知識。楞嚴經是佛法禪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否則從禪定修到大乘開悟好比登天。《楞嚴經》對於佛法就有如此重要。所以那些邪魔他要想辦法先把他滅了,這樣就沒有人可以修成功了。《法滅盡經》中佛陀早有預言:未法時,《首楞嚴經》、《般舟三昧經》首先會在人間消失,之後十二部經緊接著也會消失。其實就憑《法滅盡經》這一部經,就足可證明《楞嚴經》是不容懷疑的。

殺盜淫妄語,貪瞋痴慢疑,身見我見常見斷見邪見邊見禁戒取見等八十八結使等見思惑是使我們輪迴六道的根本原因。小乘大乘修行都是為了去除八十八結使,修小乘法能去除大部分,剩下少部分只能伏住,根子還在,小乘羅漢他去除了煩惱障,所知障他還沒有去除。而修大乘法才能完全拔根除盡。

四禪穩固後即修首楞嚴三昧楞嚴大定「觀妙明真心」,直到五陰全部解脫就是大乘開悟。當修到行陰解脫進入識陰階段,則其「我執」已伏住,煩惱障已除,所知障還沒除盡。此時與小乘聲聞、緣覺、辟支佛的境界就一樣了,再繼續修下去「銷落諸念」,修到識陰解脫則是五陰全部解脫,此時即是大乘開悟,證「法空」。具體祥法請閱《楞嚴經》。諸位要想快一點成就的話你就可以按此而修。

對於禪定中的一些內景陰景魔境,要一律採取不與理睬,見如不見的態度,就算是真佛菩薩來、天王神仙、爹媽、祖宗來與你說話,你也不能理睬,見如不見,觀其如幻如影如空,繼續你原來的觀修,這樣才能安全進步,否則你一執著會越來越多,甚至迷掉出不來了,甚至出偏。

還有一些感應及禪定中的內景等不能跟別人說,只能跟自己的師傅和智者說,證到什麼境界或證到什麼層次和果位也不能向別人說,否則會成大妄語罪,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沉三苦海。

這些規矩你若不懂則很難跨過去。

開悟後即為登地亦即一地,登地後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薩修行,再修「保任法」,保持座上座下動中靜中都能住於空性中佛性中如如不動,這樣修到第七地遠行地不退轉地,八地不動地,才能任運不造作而對境無染,始終如如不動,才可出山度眾,發真正的大願菩提心,度盡法界一切眾生。大做空中佛事,入世行菩薩行,內密菩薩行,外現眾生相,化生十方,度無量眾而無度。能對境無染不起分別心。此時才是真正的入世大菩薩。以前的入世,只能算修福報為今後的正修定慧集些福報資糧,為正修定慧作準備而己。最後經三大阿僧祗劫,福報智慧二項功德圓滿才成佛。通一切智,徹萬法源,涅槃寂靜,成就三身四智。

開悟後就只有二件事,第一件是保持自己時時在佛性中空性中,稍有分別妄念起來,馬上覺知回歸到空性中去,這就是經中的講的楞嚴大定,經中講首楞嚴三昩楞嚴大定是菩薩最後修的法。這樣修到七地不退地八地不動地,這個楞嚴大定就非常穩固了。另一件事就是隨緣度眾生。大乘經千講萬講其實就講了這兩件事。

大乘經有許多,其中《楞嚴經》你一定要看懂,且要反覆精研,要將其內容爛熟於心,這樣修功夫時才不會迷失。特別是五十陰魔部分,你要看懂如何處理禪定中的內景及魔境,否則很難不迷掉,很難!很難!這個部分你一定要弄懂他。這本楞嚴經是大乘經中講禪定功夫最詳細的一部經。且對「明心」也是講得非常詳細。你先看懂後對「妙明真心」先有一個「解悟」,有了這個見地後,再去修禪定功夫「證悟」,這樣就容易了。你若沒有這個「萬法唯心,如幻如影,無生本空,畢竟空,空有不二」的觀念而修的禪定就不是大乘禪定了。

你持有「我見」觀念而修的定是外道定。不能出輪迴。

你持「無我,緣起性空」而修的是小乘定。

你持「五蘊皆空,萬法唯心,萬法唯識,萬法如幻如影,無生本空,真空幻有,空有不二」的觀念而修的定才算是真正的大乘禪定。大乘菩薩的禪定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他能在動中靜中座上座下、一邊活動一邊做事他都能保持入定,身雖動,心能如如不動保持禪定境界。因此大乘菩薩能一邊度眾生還一邊修禪定。而小乘的禪定法他只要身一動就出定了,故他無法廣度眾生,因為他若化許多時間去度眾生,修禪定的時間就少了,他功夫就會退步,故修小乘禪定法就沒有能力廣度眾生,只能以自修為主。但是你若是一介凡夫耗損虧漏了幾十年,你直接去修大乘禪定是很難修成的,不易見效。你要先止漏守戒,再補虧,再修四禪定,到四禪後再換修大乘定,修首楞嚴主昧 楞嚴大定,這樣一步步修,易見效。在這個過程中,當你「銷落諸念」修到五陰全部解脫,就會開悟「法空」,成為一地菩薩,等你楞嚴大定修成了,穩固了,就是第七地遠行地等八地不動地,亦即禪宗的破牢關。此後就可保持永久在定中不斷,故就永遠不會再退了。

故你要在修到四禪後,先看懂《楞嚴經》的前半部經,對「真心、妙明真心」有一個了解,有一個「解悟」,然後持此觀念見地去修禪定,持「萬法唯心,一切如幻,無生本空畢竟空,空有不二」的見地去修禪定,止中觀,觀中有止,止觀雙修,才算是真正的楞嚴大定、大乘定。佛經中說首楞嚴三昧楞嚴大定是菩薩最後所修的定,修此定一直可以修到成佛。故知修楞嚴大定是非常殊勝的。

以上二段所述非常重要,你要注意哦!否則你看佛經看了多少年,佛講了那麼多修法,你會理不清我到底修什麼法好?你會理不清,你看了我這二段文字就有一個清晰的決定見了。

自古有曰:「自從一閱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這部經是自古以來的所有大成就者都對他無比重視,虛雲老和尚說,你找不到善知識,只要依楞嚴經而修,則離佛不遠。

《楞嚴經》這部經在功夫方面一直講到五陰解脫後的開悟。開悟後的功夫就簡單了,就是住於佛性中一刻不離,修到七地八地時就能真正任運而不造作的一刻不離而住於佛性空性中了。

這段保任功夫在禪宗,他是到山中自己搭個小茅棚,一個人自己閉關修的,其分三段功夫,即破三關,「初關」明心見性,「重關」功夫成片不斷,未後「牢關」撒手能任運無造作自然住於佛性空性中而不離,修到能座上座下動中靜中都能任運無造作的住於佛性中,住於楞嚴大定中,始終都能如如不動對境無染,則是「破牢關」,亦即十地經中講的七地遠行地八地不動地,破牢關後才能出山發大願度盡眾生,才開始真正的大菩薩行,入世度眾,化身十方度眾,直到福德及智慧二項功德圓滿才成佛。

從上述功夫過程,你就看出來小乘和大乘有什麼區別了吧。

在功夫方面,

小乘先證 「人無我」「緣起性空」證羅漢果,不入滅盡定,繼續向上修「銷落諸念」,然後再證大乘「法無我」,即萬法唯心如幻,無生本空,色空不二,證般若智中觀智,進入大乘一地歡喜地,此後才是真正的大乘修行,再修保任法,修座上座下動中靜中都能任運住於空性中,能對境無染,如如不動,這就是菩薩地七地遠行地,也叫不退轉地,也就是禪宗的破牢關,此時能對境無染,才能不退,在這之前不努力都有可能退轉。這個小乘與大乘的銜接功夫是佛在《楞嚴經》中講的。這個「保任法」是禪宗的叫法,比較通俗易懂,在十地經中是一地二地三地……直到七地不退地,每一地都有名字及內容的。

在度眾生能力方面,

因為小乘羅漢他還不具備對境無染的能力,故他們不能象七地以上的大菩薩一樣,不敢和光同塵和五欲眾生混在一起,他一入紅塵就會感覺到功夫退步了。因為他修的禪定法要身不動才能入定,身一動他就出定了,他若禪定修得少的話功夫會退步,故他不敢入紅塵廣度眾生,故空有悲心,還不具能力。這才是小乘的「小」的真義。

而七地不退地以上的大菩薩,能夠對境無染,能和凡夫眾生混在一起共事而不退轉,天堂地獄都能去度眾生而功夫不退,反而功夫進步,因為大量度眾生有大功德嗎,且其雖入世度眾而其心能住於空性中如如不動,從來沒動過,身雖動也不會影響他的禪定境界。這個楞嚴大定是沒有入定出定之分的,這個是大乘禪定的最大特別處,或叫優越性就在這裡,他沒有入定出定,身雖動也能入定。故他功夫長進更快,當修到能分身化身時,還能化身十方廣度眾生。他具有這個能夠大量度眾生且功夫不退轉的能力,這就是大乘的「大「 的真正意思。

為什麼要廣度眾生呢?因為成佛需要大功德,要福報和智慧二個都圓滿才能成佛,故要長期的積功累德,廣度眾生。故要福慧雙修。度眾是修福,禪定是修慧。並且阿賴耶識中的污染種子在這個過程中要全部轉凈,從勝義諦的角度來講,叫污染種子要轉凈,從俗諦的角度來說是無始以來的業緣宿債都要全部了清。

此時才可談「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因為你要了清宿業必須入世,你要廣度眾生積功德必須入世,你不做好此二項工作的話就不可能成佛,故你此後要入世廣度眾生。

但你若是一個凡夫,是一個初修者,那麼你不要曲解「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真義,掩蓋佛法出世的真義。大菩薩身入世,心是出世的。大菩薩才有這個入世修行的能力。

若是一個凡夫初修者,那麼你要發起出離心,遠離世法,否則你是沒有能力在紅塵中修好戒定慧的,即使你是利根人高人,能力高強,也應是身入世,心是出世的。入世為積福報資糧,出世為修定慧,福慧雙修。小乘法中還有一個四無量心四梵住的修福方法。大乘一開始就要你發菩提心,你發這個心福報就在不斷增長。

菩薩修到開悟後,才是真正的唯識學中講的「轉識成智」。凡夫哪來的轉識成智,凡夫是糊塗轉成糊塗。在這個過程中塵沙惑微細惑會慢慢消除,智慧會越來越大,功德及功夫會越來越高,直到成佛,通一切智,徹萬法源。成就三身四智,常樂我凈,涅槃寂靜。這是從自利功夫角度講。

度眾生為了成佛,成佛為了度眾生。

佛法中對宇宙萬法的認知一般認為有三個層次:

第一是羅漢證得的「我空」「緣起性空」。

第二是初地菩薩剛開悟明心菩薩證得的中觀智般若智,亦即「法空」。即五蘊皆空,萬法唯心如幻如影,無生本空,空有不二。

第三是如來藏學說,萬法唯識,轉識成智,成就三身四智,常樂我凈,涅槃寂靜。而成佛。

這是修證過程中,隨著禪定功夫的不斷提高,智慧也不斷提高而證得的三個層次,三種智慧。此中有二個方面,一個是對自我的認識,另一個是對宇宙萬法的認識。

這個大乘小乘有四個方面不同:

一是發心大小。

二是禪定功夫高低。

三是度眾生能力的大小。

四是智慧的大小。

阿羅漢只是斷了煩惱障,但還沒斷所知障,另外,其只有上下五百世的宿命智。

而成佛後是一切事障理障煩惱障所知障悉皆除滅,對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他都知道其原始來處及其終極的去處,通萬法智,徹萬法源。

這是大小乘的四點區別和不同。

從五陰解脫角度來看,小乘證羅漢是色陰,受陰,想陰,行陰已經解脫,進入識陰解脫階段,但識陰還沒解脫,此時可證得「人無我「緣起性空」證羅漢果,再到五陰全部解脫,即識陰也解脫後即是登地大乘開悟。此時即是《心經》中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實證萬法唯心,如幻如影,無生本空,空有不二,證般若智。

若從唯識宗的角度講,羅漢他已能斷除第六識意識,意根第七識已能伏住,但根子還在,但是他還不知道第八阿賴耶識,故說他只是斷除了煩惱障,所知障還沒除。當羅漢他繼續向上修大乘法,回心向大,持萬法唯心的見地,轉修大乘法,繼續修禪定,則會很快觸證到第八阿賴耶識,即證到大乘開悟,明心見心,再修到第七地遠行地不退地,第六識意識,第七識我執識、意根,才完全修除,唯識學叫轉識成智。

第六識意識轉成妙觀察智,「任運不執不造作,知眾生根性」。第七未那識為我執識,轉成平等性智,「無有是非高下愛憎的分別心」。第八識為法執識,藏識,執藏所有善惡種子的一個識,轉成大圓鏡智,「圓明空寂如如不動,常寂之光」。成所作智,即前六根在果上才一起轉,轉成成所作智。即大圓鏡智一轉,斷除了一念根本無明而大徹大悟,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才跟著一起轉成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是「隨事運用悉入正受」。此時所作一切事皆會圓滿成就。到此層次後,你說話也不能亂說,你一說話就會成為現實。

以上講的是四智。

開悟後證入佛性空性後還不穩定,有時會退出來,故要修保任,保任是禪宗的叫法,比較通俗易懂。這段功夫《十地經》中講到的比較難懂。禪宗的保任較易理解。修到座上座下動中靜中,動靜都能不造作自然對鏡無染如如不動,才是七地不退地,八地叫不動地。然後才可出山廣度眾生,行真正的菩薩行,內密菩薩行,外行世俗行,和光同塵,入世度眾生,大做空中佛事,也有能力化身十方了。此時叫莊嚴佛凈土,為什麼?因為功德圓滿後會在宇宙中化生出一個凈土來,你會到那裡去成佛當教主,跟你有緣的眾生都會往生到那裡去接受你的教化。

當證羅漢果時,有些煩惱結使只是伏住,我執只是伏住,根子還在,到登地後才漸漸拔根,到七地時才將根子拔盡。

故大乘經中說羅漢若入滅盡定,八萬四幹個大劫後還是會出定的,因為煩惱的根子還在,我執只是伏住,根子還在。他必須再修大乘才能拔根,才可能成佛。

他證到羅漢後若入滅盡定,不向上修了,那麼他就是定性聲聞和緣覺,聲聞是依師而修的叫聲聞,緣覺是修十二因緣證悟的就叫緣覺。辟支佛也是證到這個境界,辟支佛是無師自修自悟而證得此空性的叫辟支佛。修證到羅漢果,證得人我空和緣起性空,修到這個高度就標誌小乘法修完了。但是他還不知第八識藏識。因為小乘法中佛沒有明講,且他功夫也沒到那層次。故說阿羅漢只斷了煩惱障,他還沒斷所知障。

他們若是入滅盡定不出來,灰身滅智,那麼他可定八萬四千大劫。但是在一些大乘經中,佛就勸這些已證得四果的阿羅漢們,不要得少為足,要回心向大,捐舍小乘,上面還有可修的,就是修大乘佛菩薩道。這就是《法華經》《楞嚴經》中講的「回心向大」。

這個大乘法佛對凡夫弟子沒有講,因為怕他們會害怕要大量度眾生,還有時間要那麼長,怕他們退失信心,故對凡夫弟子沒講,對凡夫弟子先講了一半,講了小乘羅漢道,因為證羅漢道比較容易,有些上根弟子在開法會的當下就證悟了,有些回去修幾天或幾月或幾年就證悟了羅漢道。當證悟羅漢道後,佛才對他們講大乘法,勸他們再向上修大乘法,要發大菩提心,要大量度眾生,要經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成佛才是終極目標。此時那些羅漢弟子一般就會不怕。因為一是對佛更加增強了信心,二是自己已經有了較大的神通和智慧,能隨意上天入地,能知上下五百世上萬年的宿世因緣。故一般就不會怕,就會繼修大乘法。從大乘經中可知,大乘經聽法的對象都是四果羅漢,天人及大菩薩長者龍天護法等。

當然經中也講,也有一部分羅漢腦子轉不過彎的,不信大乘法就去入滅盡定了,灰身滅智,那就只能等八萬四千劫以後再說了。這個就叫有餘涅槃,證佛果後叫無餘涅槃。

但你也不要怕,誰也不知你已經修了幾個阿僧祗劫了,也許你已經修了二個半阿僧祗劫了,也許你就差那麼幾年了。所以你對自己要有信心。

還有個概念分段生死,到七地遠行地不退地後才能真正了「分段生死」,進入「變易生死」,此時你才有能力不去投胎。若沒修到七地不退地前,你生生死死投胎轉世 由不得你。亦有說慧性菩薩到一地歡喜地就有能力不去投胎,悲心菩薩要到八地才能不去投胎。以後就能意生身化身起用度眾生了。其實就是禪定功夫修得好的話就早具備這個不投胎的能力,定功差一點就晚一點。

人死後前七識全部斷滅歸零,僅剩一個第八識最後離開身體,藏密法中的中陰成就法,就是利用死後前七識全滅,第八識顯露的這一段不長的時間,教導眾生在此時認取第八阿賴耶識佛性,安住於佛性中如如不動而得成就。第八識藏識離開後才算真正死亡。他離身後又會生出一個中陰身,這個中陰身最多只有49天就去投胎了,故在這49天中民間有許多風俗,做些法事來助他去投個好胎。去投胎時中陰身就死了,第八藏識第一個去投胎,然後再漸漸生起前七個識,又成了一條好漢。故知我們真正主人是這個阿賴耶識,他永遠不生不滅,沒有生死永遠存在。你能證到他也就沒有生死了。但你又不要認為他是一個實體,他具有空性。

人死後雖然前七識全部歸零,你這一世學的做的想的,全部滅了,你不知道了。但是你此世所有學的做的想的,在你做的當時就已作為種子全部收藏進了第八阿賴耶識藏識中了。這個藏識的「藏」字就是收藏的意思。阿賴耶識譯成中文義就是「我」之意。他具有收藏性,到你投胎後下一世,那些藏識中的種子會自動不斷流出來,第七末那識他「恆審」,他總是將第八識這些種子執為我,加個「我」字,然後交給前六識,第六識意識就會分別及造作。將合意的就愛,不合意的就恨就討厭。並且會指揮前五根去造作現行造業。這些現行又會被第八識亦叫阿陀那識藏識作為種子收藏進去。睡覺時前六識斷了,只剩第七第八識還在,故你夢中還是有個我在活動,他不需要休息。故知煩惱痛苦及輪迴的根本就是這個第七末那識的我執和第六識意識的分別造作造成的。故我們在做功夫時要滅掉這兩個識就會成功開悟解脫一切苦厄。只要第七識我執識他還在起作用活動,那麼他收藏的種子都是屬污染的,不管是作的善業還是惡業都屬污染的,因為被第七識加了一個「我的」故被污了,你會被這些種子牽著去輪迴,善業就上天堂亨福,惡業就下地獄受苦。故知你若不除滅第七我執識,你雖修善業也是輪迴之因。故佛法中去除「我見」是始終一貫的,從一開始就要你除去我見,身見就更要不得了。

所以你懂了這個理,就知道一些外道修禪定氣脈打通了,他會感覺到身體空了,他就會覺得天人合一,印度教就說有個大我等等,他只要不滅除這個「我見我執」,那麼他禪定功夫修得再好也是世間定,他還會去投胎輪迴,脫不了輪迴。世間禪定最高是非想非非想定,你修成後會投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你若持「無我「」五蘊皆空」的見地去修禪定就是佛法的禪定,修成後就能出輪迴。【凡夫的「我」是由五蘊組成的,色受想行識五陰。】

因為佛陀智慧高,他看到眾生生命中的第六識意識是造善業惡業的關健,第七識是輪迴不輪迴的一個關鍵,滅掉就能不輪迴,滅不了就只能被他牽著去輪迴。而第八識如來藏識、阿賴耶識是成佛的關鍵,他不生不滅,他恆而不審,故他永存而又不分別是非痛苦幸福,故是涅槃寂靜的,這是佛的境界。但你又不要執為有個實體我,那又成了外道見了。他具有空性,非空非有。非空非有的境界你要修禪定修到差不多時你才真懂,凡夫你不要去瞎想強猜,你能想出來的都不是真的,你只要知道有這回事就行了,等你修到差不多時一想起來馬上就懂了。

這裡你要注意哦,修道起手一般從六根中隨取一根入手起修,但最終都是要滅掉第六第七這兩個識,才能滅苦,才能脫輪迴。即要滅除第六意識和第七識意根未那識我執識。佛給我們講了許多方法修道,都是符合這個大原則的,不會違背這個大原則。一個是要不起妄念意念,另一個是要有無我、五蘊皆空的無我觀而修,除我執。再加緣起性空,萬唯心如幻本空無生,除法執。

第六識意識心,它常常被外境牽著動,起分別執著妄想,有時不跟著外境跑時,又會自己在心裡開會說話,一個個妄念會自動冒出來。

這個第六識怎麼滅除它呢?

佛陀教我們用守戒六根清凈和專一禪定,即修止,或是用止中有觀,觀中有止的方法,這樣以一念代萬念,修成後再將這最後一念也舍掉,這樣就能除滅第六識,修到第四禪舍念清凈,這個第六識就能滅除了。

而那個第七我執識非常微細,非常難除,看不見摸不著,感知它的存在都很難,其實我們通常講的潛意識就是它。凡夫因為智慧不高,故無法明白它他的道理,不知道它就是輪迴的關鍵,認為人人都有我執自我意識很正常,這個觀念就叫無明,亦叫所知障,由於你的這個錯誤觀念,使你千萬年輪迴永遠無法解脫。佛陀他智慧高,知道這個是解脫輪迴的關鍵,故教我們要除滅這個第七識「我執」。

佛陀教我們先持「無我見」觀念,再教聲聞觀四念處法除,教緣覺觀十二因緣法除,辟支佛是自悟自觀世間一切無常,包括自我也是無常。但小乘法只是除了身見,及煩惱障,對我執只是伏住壓伏,根子還在。

大乘法主修五陰皆空和萬法唯心如幻無生本空空有不二,身心萬法皆是唯心、如幻,無自性,畢竟空無生,空有不二,持這個觀念來修禪定止觀,就會證悟大乘法空。

在除第七識我執時要先除身見事障煩惱障,再除理障見思惑我執。

在此同時佛陀也教我們去除法執,小乘觀緣起性空,大乘觀萬法唯心而成,如幻如影,空無自性。這樣就去除了「我執法執」。這樣一層層的去除、捨棄,事障煩惱障、理障見思惑一層一層剝除,第七識漸漸伏住,第八阿賴耶識就會顯露而開悟。

開悟後第六識第七識有時還會冒出來,故要修保任法,保持不讓第六識第七識冒出來作怪。這樣修到第七遠行地第八不動地時,這兩個識就再也不會冒出來了。修到此時就剩下一個第八阿賴耶識了,此後你只要等阿賴耶識中的污染種子漸漸流出流盡就能成佛了。此段污種流盡的功夫才是真正的轉識成智。

這些所有的禪法都要在禪定的基礎上,在禪定的境界中,去觀修,觀中有止,止中有觀,才能修成。故你要先修成禪定,再在禪定的禪界中止觀雙修。

這是禪法的原理。

修到七地八地不動地後,第六識第七識這兩個識滅除了,此後阿賴耶識就再也沒有被此二識污染過的種子收臧進去了,只有流出原來的污染種子而沒有收進污染種子,直到污染種子全部流盡,就轉成眾生人人本有的如來藏識,轉成大圓鏡智,就成佛了。但你也不要實執如來藏識,如來藏識也是具有空性,非空非有。

生命的真相就象江河水一樣,種子不斷流出來,再加上你現世六根的造作攀緣分別思考及現行,就形成了今世的所有際遇命運。同時這些際遇再加上你的六根攀緣執著分別思考造作現行,這些又會被藏識作為種子收藏進去,作為以後的果報。眾生的生命過程真相,其實就是這些種子不斷的流出收進的過程。就象長江水一樣,你看長江好象永遠沒變,其實它裡邊的水時刻在流,上一分種和下一分鐘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我們現實的世界及萬事萬法,其實就是六識七識對藏識中流出的種子不斷執取處理的過程,全部是虛幻的。佛陀知道了這個真相後,故給我們講萬法唯心,萬法唯識,如幻如影,無生,畢竟空,空有不二,色空不二。如來藏本身也具有空性,非空非有。也就是《心經》中描述的一樣。再進一步講,萬法唯識,轉識成智,成就三身四智。常樂我凈,涅槃寂靜。

這個唯識學理論性很強,專用名詞多,有一個專用名詞你不了解定義的話,你就看不下去了。故很難學,他是將生命真相展開來分析,非常複雜。故一般都說唯識學講「有」,般若經講「空」。關於唯識就講這些,再講有人會看不下去了,會暈。對做功夫及了解生命真相,有以上這些知識也差不多夠用了。

這個唯識學佛陀在經中講,他怕眾生「執為我」,故對凡愚不開講,只對高智慧的大菩薩才講。

解深密經頌曰:「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你若看懂了我上面介紹的內容,再去看心經,般若經,那麼你一看就懂了,就會感覺無比親切。懂了就叫解悟,不能受用,只有修禪定功夫證到那個境界才叫證悟才能受用。

還有個概念叫法報化三身,也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

法身自性身,是生命真正的本源,本自具足,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恆常清凈,能生萬法,不會斷滅的第八阿賴識,也叫如來藏識。其他七個識都會斷滅,這個識他永遠不滅,但你不要執其為實體,他亦具有空性。亦即「心經」中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心即佛心,因無明遮障,故不能自見清凈法身。其能生萬法而不執取,恆常清凈,前七識都由它生。我們修道就是要證悟此法身,證悟了就叫明心就叫開悟。證悟後再修就能較容易成佛了。

報身受用身,就是果報身,報應身,自作自受各人不同。我們現在每個人的身體就是報身。

化身變化身,是禪定功夫修到很高時,才有能力化千百億化身去度眾生作佛事。

以上就是講的三身。

三身四智都已經介紹了。

常有人問佛涅槃後到那裡去了?

佛永遠與我們同在。佛經中說,他來教化我們的「化身」,雖然示涅槃了,但他的「法身」無處不在。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乘入愣伽經》經中說,佛的「報身」在色究竟天。

《華嚴經》說:「佛示涅槃後,彼佛身,入不動三昧,究竟安住,盡未來際,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有些人說羅漢和佛涅槃後就徹底滅了,沒有了,這是外道的斷滅見,你不要相信,他們雖然示涅槃,但還在,永遠長存,不會斷滅的。只是他們有能力不去投胎輪迴了,能不再生生死死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神通」。

你若修好了禪定功夫,那麼一定會有神通,他是屬於智慧的一部分,人人本自具足,眾生因業障而無法啟用,你修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有五神通,最後一個漏盡通只有成佛後才有。這個神通就如小孩長大後自然會說話走路一樣自然,你沒有神通是因為你還沒修到那個層次。但有了神通你不能常常去玩神通,會影響你繼續進步的,偶而玩一兩次也沒事。

我國古代叢林中規定不許顯神通,是為了保護修行人能順利修行進步。

有些人說修行證到什麼什麼境界證到什麼什麼果位不一定有神通,那是因為他只懂「修性」而不懂「修身」的原理,或是禪定功夫不紮實,他身上的脈輪沒有完全打開,身上脈輪若打開則一定會有神通的。在無「我見,身見」的境界中也可以修身的。修身功夫不到位,那麼他的那個境界也很容易退失。

這些過程講起來,寫起來非常麻煩,可以寫幾本書,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天天一邊度眾講經說法教徒弟,這就叫隨緣度眾生。一邊還能時刻保持在禪定中。

如果你還不能做到動靜都能在禪定中的話,那你就盡量少出去,少見人,禁語,閉關打坐修定,除了吃飯睡覺外,都要保持在定中,最後連吃飯睡覺24小時都要在定中。這樣禪定功夫日日增高,經過一定的時日,從量變到質變,就會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這樣層層遞進,功夫境界在不斷的提高,微細惑在不斷消除,智慧在不斷提高增大,直到成佛。沒什麼複雜的,就做這二件事,隨緣度眾和楞嚴大定。如果在山裡閉關也是這二件事。你功夫高了一些非人也會來跟你學的,所以在山裡也是這二件事。

若是再要展開講詳細一點,那麼禪宗達摩祖師的「二入四行」歸納得非常精練簡潔。

二入為理入和行入。

「理入者,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能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此「理入」即是修禪定,修楞嚴大定。

「行入者,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

何等為四?

一報冤行,

二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

前三行較易理解,那什麼叫稱法行呢?

「稱法行者,性凈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達解三空,不倚不著,法體無慳,於身命財,行檀舍施,心無吝惜,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而,餘五度亦然,修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此「四行」即是隨緣度眾生。

大乘佛法佛陀千講萬講,講了許多修法,一般都在達摩祖師歸納的這個「二入四行範圍內」。

經中講,「理可頓悟,事要漸除」。

就是講,「道理」你可以一下子就明白,如你看到一段經文,或聽到善知識的一句話,可能一剎那就能明白,開悟可一剎那完成,而這個禪定功夫及除「事障」是要靠長期積累,業障事障要一件事一件事去了清,沒有捷徑可走的。

在此過程中其實就是禪定功夫不斷提高,智慧不斷開發的過程。其中心核心就是禪定功夫,故知修禪定功夫才是真正的主課,修禪定功夫才是硬道理。若沒有這個禪定功夫,那麼你嘴上說得口吐蓮花,還是只益戲論。多知為敗而已。

故經中釋迦摩尼佛曾對阿難講: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理,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汝若不辛勤修證,則雖能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凈妙理如恆河沙,只益戲論。

我這樣子用口語講,你們對大乘小乘的關係應該清楚了吧!

並且對整個佛法的框架和修行次第也應該清楚了吧!

羅漢,菩薩,佛是三種修到不同層次的聖人,他們都證到了空性,但層次不同。名字不同當然有區別啰,否則佛何必這樣麻煩,直接叫他佛好了。

學南傳小乘的人不要以為證得羅漢就到頂了,如果真到頂了,佛為何不印證他證得佛果了?而是印證他證得羅漢果呢?

這裡「戒「」定「慧」主要從如何實行角度講了一個輪廓。大乘慧複雜難懂,故我多講了一些,小乘定慧簡單易懂,你自己去看書讀經學習吧。

重點是要找到你「自己如何修」這個關鍵。

我今借這篇答題文為基礎,又添加豐富了一些內容。旨在建立一個框架和修行次第,這個框架沒有幾十年的專心學習和悟性,很少有人摸透。並想把一些錯誤的觀念扳正。否則一些沒有能力去研究經律論的人就會被誤導,努力了精進了卻修不出成績。特別是守戒和斷淫問題。這個你錯了就修不成禪定,更不用談證果了。

此文內容只是將「經律論」中的一些資料進行梳理,從實修角度把他簡單的表達,並非我個人創造。雖然會有許多人有異議,但有緣人看後自會得益。

我們佛教內部不要諍來諍去,都是見地不清啊,成績又修不出來,弄得都象心靈雞湯,聽聽很有道理,到用時發覺用不上。努力了多年也沒成功,壞了多少人的信心啊。

修戒定慧才是主課,才算正修,修禪定功夫開智慧才是硬道理,其它都是輔課為此作準備而已。這一點你腦子裡要始終時時清楚警醒驚醒。

不要學了許多高深的理論,忘了實修功夫,急著去當老師,去看別人這裡對了,那裡錯了。那就成了「畜聞成過咎」,「多知為敗」「說食不飽」「只益戲論」,結果是空入寶山,一場空。

宗教的影響力在於實證,在於修出聖人,你修出聖人了自會有千百億信徒來跟你學。

佛法是實證學科,不是心靈雞湯。佛弟子在當年證果是非常快的。我們現在見地正確再加勤修也能很快證果。歷史上印度中國都有許多大成就者通過實證,證明佛法是完全可以通過實修來實現的。若是見地錯誤的話則就很難啰。古代禪宗祖師對來參學的和尚非常重視見地,因為見地正確後,你回去慢慢用功總是還有希望的。

我前面講了這麼多內容,但你不要忘了《金剛經》中的四句偈: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前面講了這麼多是為了明晰見地。 在真正實修時應放下一切分別思量,不起妄念,先用一法,止觀雙修,以一念代萬念,不昏沉,不散亂,久久寂靜 ,寂靜久久,最後再將這「一念」也放下消滅,這樣才可悟道。總原則是「不斷的銷落諸念」,

下面再來講一講年輕人學佛如何取捨。是入世呢?還是出世呢?

第一種,年輕人你若是不結婚童子出家修行,那是功德無量。恭喜。

第二種,若是在家獨身不結婚修行,則肯定要工作,一邊工作一邊修行那也很好,不過恐怕父母不會同意。

第三種,先結婚傳種接代,同時守居士五戒再加修好十善業,多修福報,正淫也盡量少做。然後到一定機緣時,完全斷淫,或出家修或在家修。這部分人應該是學佛人中的絕大多數。

此中出家的就不談了。

若是在家又想修行,要想完全斷淫恐怕不容易啊!

此種人也可分三種情況。

一,大福報人。這種人在家裡言重如山,誰敢說個「不」字。說斷就斷。

二,男女雙方都學佛,傳種接代後都願斷淫修行,那也算是大福報啦,不過很少。

第三種,這種最多,即一方想修,對方不同意。那怎麼辦?沒辦法啰,這是你的業障你的情債,只能先 「了業 」 啰。以後再找機會吧。

你可以這樣做,先持居士五戒修好十善業,不起瞋恨心,布施修福,忍辱不怨人,不見世人過不道他人短。多做善事多修福,正淫也盡量少做。為以後作準備。福報大修禪定止觀會更加快。

那以後什麼時候有機會斷呢?

等到四五十歲更年期了,此時是一個機緣。但現代人學洋人的觀念,恐怕也不容樂觀。

那還有最後一個機會一定能斷。就看你自己想不想修了,就是等身體生病了,或是老了六七十歲了。但此時修會慢許多難許多。若是福報修得好,見地又清楚的話還是可以修的。越年輕修越容易成就。所以越早越好。因為年輕人福報還沒耗用多少。

當然也有可能,你哪一天突然想明白了:「人生是苦,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你毅然決然地揮揮手走出圍城,奔向崇山峻岭,去修菩提大道。那絕對是大丈夫所為。我敬佩我隨喜。

即使你沒有找到機緣修禪定,你也不至於墮落到三惡道,最起碼死後可往生到欲界天,因為你持了居士五戒和十善業道。

印度古代婆羅門族有個風俗,傳種接代把小孩養大後就出家修行。

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中有多位是中晚年始修而成就的。

古代道家六七十歲始修的,也有成就者。

以上道理全部表完,其中包含:為什麼要修,修什麼,大乘與小乘,世法與出世法,入世與出世,在家與出家,如何修戒,斷欲與不斷欲,修福報與修禪定,世間定與出世間定,外道與佛菩提道,羅漢 菩薩 佛,初修到成佛的功夫次第等。

諸位如何取捨你自己決定吧。望能修出一大批大菩薩佛來! !!!!!!!!

再補充幾句。

前文主述從凡夫到成佛的次第。下面再摘一些有用的資料,望能有助於初修者跨過最難跨過的淫漏夢漏這一關。

男子初修行有夢漏這一關很難闖過去。而女子修行則沒這一關,女子淫漏時比男子漏失的菩提(能量)要少許多,這也是女人普遍比男人壽命長的主因。故她們即使有夢漏也漏的很少,並不影響進步。故女子初修時比男子更容易入定。

但是她們初修時有經血這一關要過。

即當老朋友來時,可能會出血過多。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

你可以這樣,當老朋友來時,你用「放空法」,即山河大地房屋身體都放空沒有了,腦子裡啥也不想,就這樣放空傻坐。到幾天後老朋友過後再用原來的修法繼續修。不管你用何法修,若碰到出血,要立刻用放空法,一用此法即能正常或止血。

對於女人初修者,從會陰部到肚臍這個小腹部位是禁區,千萬不能把意念放在這個範圍內,否則會大出血。特別是修意守法的女修要特別注意哦!!!

還有修道家法的女修們,不要看了道書就意守丹田,那是對男修講的,女修要守只能守臍上二三橫指處腰中。!!!

女修你這個常識要知道。

修到未到地定後一禪後,這個出血問題就解決了。

另外修法不能串修,修佛修道只能修一門,不能腳踏二條船。

這是因為,一是有法脈流不同,二是上面無法給你演化,三是有護法不同,四是最後歸宿不同等。故不能串修。

另外不管男女,要修到一禪後才能真正解決淫慾對生理上的壓力,剩下的是思想及習氣,思想問題可多讀傳統文化書多讀經解決,要知淫慾之危害。解決習氣要修四念處中的不凈觀及人空法空慧觀。

即除淫慾要從理障事障兩方面同時下手才能徹除。事障要靠禪定功夫才能消除。理障是明理轉心,較好解決。除習氣就更難更深了,一要禪定止觀,二要轉心,三要時時反省檢查,慢慢改過改成好習慣。

但是不管是何種八十八結使煩惱習氣,身見我見貪瞋痴慢疑常見斷見邪見邊見戒取見等事障理障,只要修到五陰解脫,證得大乘法空,證得萬法唯心如幻,萬法唯識,無生本空,空有不二,則可一齊掃空。故《心經》中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修到菩薩地七地八地,則可全部拔根。此後才能任運對境無染廣度眾生,才能萬無一失,才能保險,才能不退,才能不再六道輪迴,才能不去投胎。但你化個身去投個胎玩玩也沒事。

這裡再摘一些比較有用的關於四禪八定的資料,省得大家到處找。

定即攝心歸靜之義,色界,無色界各有四定,故云八定。

不管古代還是現代,一般都是從二甘露門入手起修,最容易入,即守入出息和白骨觀起修。

我這裡給你們講一個更加殊勝的入門方法。

一般白骨觀入手,經典中先觀左大腳指半節白骨入手修止,觀到心口發暖後再往上觀。

修安那般那修出入息此法最易成就。一般不管古代現代,從此入手且成就的最多。先意住鼻端守入出息,或用數息法或用隨息法,這樣修到能入定,然後再結合白骨觀或不凈觀修「身,受,心,法」四念處,再加四無量心即可成就。

這個具體次第安排,你可參閱《達摩多羅禪經》。這部經的譯者佛陀跋陀羅,他跟禪宗祖師達摩是遠房師兄弟,因為他們的師傅是同門師兄弟。這部經是從佛陀一直傳承到他們從來沒斷過的,有傳承的一個系統的入手修法、小乘修法。他們雖然都是大乘行者,但起修都是先修小乘再修大乘。此經是一部按照實修有可靠傳承、且有次第的、系統的一部修持法。小乘法中有許多法,如何安排,你可按這部經中講的次第來安排。

但是現代人用眼用腦較多,平時身體能量都提於腦部,你再用這個意守鼻端也是將體能提於上部,那麼這個能量耗漏就很大,不利於聚能,你若是真能做到六根清凈,那麼這樣修也很好。但問題是一般人很難做到六根清凈。並且你若常常意念放在頭部,對於下元虧損身體虛弱的人來說會容易出偏且進步很慢。

故我今天跟你們講一個更殊勝的法門。

在《禪秘要法經》中的第二十觀中,佛講了一個數息觀法,經文曰:

「復當繫念,住意在臍中,或在腰中,隨息出入,一數二隨。……復當繫念在腰中脊骨(白色)大節上令心不散」。「此數息法,是貪淫葯,無上法王之所行處,汝好受持,慎勿忘失。」

這段經文中有兩個法,一個是「住意臍中,或在腰中隨息出入,數息」。另一法是「繫念腰中脊骨大節上,令心不散」。這兩個法都可以作為初修者入門的初修法門。

這個法其實跟道家的意守丹田法是一樣的。意守丹田法你不要以為佛當年沒講過。

道家入手用意守丹田法,此法在民間流傳很廣,且在家人都有一大批人能修出小成就,氣功師大多都是以意守丹田法起修。為什麼流傳廣泛?因為此法殊勝,非常容易修成。特別是治淫方面有特效,這一點佛在經中已明確指明。

「在臍中或在腰中修隨息數息」這個法門有易除淫慾、易通氣脈、易健身、長壽等特效。

但修此法修到「暗室見白」二次後就不要再用這個守呼吸法了,以後只要純用靜守觀照法即可。這個「暗室見白」就是《楞嚴經》五十陰魔中色陰解脫中的第六個。道家中也有講到這個境界,這裡講佛法就不談道家法了。

修道者你能把淫漏堵住了,這是個入門的門坎,跨過去是聖賢,跨不過永遠是個凡夫。但這個門坎很難跨過去,特別是除夢漏。所謂修道者無數,成道者寥寥。有許多人你看他也在修,也天天打坐,但他若沒能把這個淫漏及夢漏堵住,那麼他在那裡坐了五十年還是凡夫一個,只是在空耗時日。這個除漏之法,在各門各派中都是所謂的天機口訣,是真傳,六耳不傳,是最隱秘的。在各門各派中都有許多除淫漏的方便法門,不得真傳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這個堵下漏是修道的第一道門坎。第二道門坎是處理冤親債主的報復和糾纏 。第三道門坎是《楞嚴經》中講的五十陰魔。

這三道門坎你若真懂怎麼跨過去,有方法可解決具體問題,那麼剩下的就是下死功夫打坐了,做個活死人,八年十年下來就差不多了。你若是不懂這三道門坎如何跨過去,沒有具體的方法,那麼在修持過程中若真碰到問題時可能就卡住了,闖不過去了,甚至會一輩子卡在那裡。故成道者寥寥。

這裡你注意哦,你若是要自己修的話,你要懂這三個問題的處理方法,一般書上沒有的你就要到成就者和實修者的傳記中去找、他們的實修體會資料中去找。第三道坎五十陰魔如何處理,按《楞嚴經》中的原則處理,基本上就可以跨過了,若不懂楞嚴經則很難跨過去。除非你有過來人指導。

除了上述的三個門坎,還有一個就是福報,福薄之人要去專修幾年福報,拿出你收入的百分之十去修福是最起碼的。另外你持五戒修十善即有無量功德,你發大菩提也有功德,你布施行善有無量功德,你修四無量心慈悲心也有無量功德。你平常上供下施也有無量功德。

第一道門坎,堵淫漏夢漏,最佳的處理方法是守戒。最低要求是守四大根本戒,或五戒,再加斷十惡,行十善,這是修禪定的最低要求。再上去是八戒,十善業戒,比丘戒,菩薩戒。雖然民間及外道中有一些很見效的方法、技巧,但都沒有守戒效果穩定。守戒的效果最穩定。

第二道坎,是如何處理冤親債主的報復糾纏,這個問題就是經典中說的業障,且屬事障煩惱障的那部分。關於這個問題,宣化上人的弟子吉祥果居士,他將這個問題講的比較透徹,也拿出了方法,大家可去看他的博客。據他說各種超度法中,用念《寶篋印陀羅尼》法來超度,是現在所有漢地的藏地的超度法中最最第一的方法,是我們一般凡夫初修者自己來做的第一超度法。

但這個超度法只是事後補救之法。這個問題的根本解決方法是你不要去作惡業,你不要去做殺盜淫妄及十惡業謗法謗聖賢等惡事,否則你壞事做多了只能一件件自己去了清,所謂理可頓悟,事須漸除,這個事障因果成熟時,只能你去一件一件了清,你惡業做得很多會有很多障礙,會修得很慢,會吃很多苦。

第三道門坎五十陰魔,你可按《楞嚴經》中講的方法處理。

這是修道中最難跨的三道門坎。

這三個修行的最關鍵處,現在漸漸都變成了有爭議領域,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邪魔想把佛法滅了,他就要從這些關鍵處入手,讓你認識不清,讓你認識錯誤 ,讓你修不出成績來,修不出成績自然慢慢大家都不信了,大家不信自然就滅了。所以你想修出成績來,在這些關鍵處要有毫不動搖的決定見,且要有切實有效的具體方法。

就這個「在臍中腰守息」法門而言,在佛家和道家裡都是公開的。但這個法門在學佛人中可以說是知之甚少,更不用說知其在治淫方面,在健身長壽方面有特效。

一般人只知修安般守息法是意住鼻端,守下腹好象是道家的是外道法。這是我們學藝不精,見地不廣啊。

其實佛當年也講了這個「意守臍中腰中、意守腰中脊骨」(白色)之法,且指明其殊勝性。

現代人初修者修這個「意守臍中或腰中隨息數息」,比意守鼻端守息數息更易成就禪定。

特別是對於那些虧損嚴重、下漏嚴重、中老年人、福簿人、身弱、病者來說此法尤為重要,可以說對這些人來說此法必修,否則他去修其它法很難修成或是很慢。這二個法亦可說是補虧之法,用此法修到能入定,那麼就算是補足了。

但是女子只能守臍上二三橫指處,且要注意老朋友來期間血過多時要用前文所述的「放空法」。

我們學佛人要修「住意臍中腰中隨息法」,你要接佛法法脈流,不要接道家法脈流。你可以先把《禪秘要法》經的第二十觀這段經文多看幾遍,對這段經文有個深刻印象,然後在剛上座時你要想經中的這幾句經文,不要去想是「意守丹田」,用詞不同則法流信息就會不同,一般連續修一百天,法脈流信息就較穩固了。這一點你要注意哦!

另外修佛法你要用佛法的觀念來指導修行,要淡化「身見,我見」,在這一點上佛法與道家是不同的。不要認為這個身體是「我」,而要將身視作你的一個工具,他只是你的一個修道工具而已。身心萬法皆唯心如幻。這個要注意。

另外,你若是中年四十五歲以後的修行人,你別指望每天打坐二三個小時就能出成績,你已經耗漏了幾十年,快耗漏光了,你要把這些虧損補上才會出成績,故你不能性急,你得勇猛精進,每天坐五六個小時以上才差不多,靜靜的坐,靜靜的積累,久久寂靜,這個積累是無法逾越和速成的,必須日積月累。故你千萬不能性急。但若是你人雖坐著而心裡卻在忙,靜不下來,那也不能算數,效果要打折。

但是,你若是久坐都無暖氣,如寒灰枯禪,則首先你對照對照八聖道:(1)正見。(2)正思惟。(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這個八正道在阿含經中有解釋,你去對照自己是否違反。因為經中說,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法中的暖法就是八正道,持八正道才會得暖法,暖法修好了就能入定,就能成為三昧真火。第一個你檢查持戒清凈嗎?破戒否?若是你沒違背八正道又久坐沒暖氣,則是福報已經很少了,則要去多修幾年福報,印經供僧,放生救貧救苦救病,造廟造像造橋修路,去化錢也可以,最好是自己去做,拿出收入的百分之十是最起碼的。

還有一修福報簡法,就是盯住一個與自己喜歡有緣的佛菩薩像,每天對其像叩大頭,即如藏地人叩頭一樣的大禮拜,全身撲地的大禮拜,十萬個大禮拜為基礎,能拜一百萬個大禮拜那福報就差不多了,但注意要盯住一尊拜。此法人人可修。沒有錢的人可多修此法。這是一種」上傳業障,下傳福報」的方便法門。但此法年輕時體強易修,年老時只怕吃不了這個苦。故要在年輕時就要注重修好十善業及福報,且要惜福,更不要將福報耗用在淫慾上,這個淫漏耗福是最快最快的!若福報不夠,年紀大時就很難修了。

這個大禮拜法非常殊勝方便,可能會有人修,我就寫詳細一點吧。

你拜哪一位佛菩薩,可以按你修什麼法來定,即若你修釋迦牟尼佛的法,就拜釋迦佛,你若修觀音菩薩的法就拜觀音菩薩,你若修凈土法的就拜阿彌陀佛,你若修藥師佛法的就拜藥師佛,你若修文殊菩薩法的就拜文殊菩薩,你若修地藏菩薩法的就拜地藏菩薩。以此類推。你若什麼法都還沒修,那你可以選一尊與自己最有緣最喜歡的佛菩薩作為禮拜對象。盯住一尊拜,這樣容易與這個佛菩薩相應,「相應」是一種成就,就是真正和他接上了。你把佛菩薩的塑像或畫像請到家裡,或列印出來,在家裡供養。每天燒香、供水、供燈、再加供盤水果,水果可七八天換一次,其他隨心,只供素的。每天早晚燒香供水供燈,也可早上供一次。燈為了安全,點了一會兒可以滅掉,可在香燃完前滅了。燈油要用可食用的素油,色拉油雜質少煙少,濃質油燈芯不易上油,可用玉米油等。然後對著這尊佛菩薩像進行大禮拜,要盯著一尊拜,這樣容易與他相應。

你可以去買個野外旅遊的防潮墊或瑜伽墊,或弄一塊三夾板,或買幾塊幼兒園地上墊的三公分五公分厚的拼接墊塊,然後手上帶雙手套或做個掌墊就可以拜了。

以下以拜釋迦牟尼佛為例。你若拜觀音菩薩,只要將佛名改成「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即可。

拜前先燃上香,一根三根都可。再點亮油燈。不點燈也可以。然後:

(1)唱香贊: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那麼雲來集菩薩摩訶薩(3稱)

(2)合掌念誦(三遍)

那麼本師釋迦摩尼佛!

(3)祈請(三遍)

今有弟子某甲我,

為願十方三世眾,

速證無上正等覺,

故我一心誠祈請,

本師釋迦牟尼佛,

慈悲降臨於此處,

接受弟子某甲我,

所做如下之禮拜!

(4)念三遍後開始大禮拜,禮拜數量越多越好,少也沒關係!

(5)禮拜畢,合掌念一遍:

弟子某甲,恭送本師釋迦牟尼佛!

然後再拜一個小禮拜,再將油燈蓋滅,退出拜處!香讓它自然燒完。

按此拜完可以不迴向,也可迴向,因為祈請時已經迴向發願過了。

(以上這個拜佛的儀規是宣化上人的弟子吉祥果居士傳出的。)

(6)拜時動作:

我這裡給你們講一個非常好的禮拜動作。

(一)當胸合掌。

(二)兩手下垂至小腹前分開至胯兩側,伸直從身兩側上抬至頭頂,伸直在頭頂上方合掌,手指向上。

(三)再將合掌之掌根觸頭頂頂輪,再將合掌觸眉間輪天目,再將合掌觸喉輪,再將合常降直胸前,合掌之掌指始終向上,

(四)然後兩手分開撐地向前滑動至全身撲地,五輪觸地,雙肘雙膝及額五輪觸地,

(五)然後雙手合掌觸頂,再兩分開撐地起立,站直再胸前合掌。

這樣一個大禮拜就做完了,再繼續第二個第三個……。

藏地大禮拜細分有好幾種,但這個禮拜的動作對初修者來說是最好的。其有開通督任兩大脈的密義,你在斷夢漏之前用這個動作拜可以比較容易開通督任兩大脈,容易斷除夢漏淫漏。

常聽人說拜十萬個大禮拜有斷除漏失菩提之功,各位可以一試。

在斷夢漏前你可用上述拜法,到了斷除夢漏淫漏後,你可直接胸前合掌,再合掌上頂觸頂,再合掌降胸,再分手撲地再合掌,再撐地起立合掌。

吉祥果居士說,他們那裡有個尼姑,一個小時就能拜上千個大禮拜,她在廟裡若是碰到下雨天不出坡幹活,一天拜上萬個大禮拜是常事。故知有心人行行出狀元。你不要每天拜了一二百個就以為了不起了。十萬個打底,一百萬個就福報來說差不多了。

但你專修這個法就最好不要中斷,再忙也要早晚拜十來個,百萬個拜完後也不要中斷,早晚還是要拜十幾個,要終身拜以保持相應。

這個大禮拜法你可不要輕視,他可以說是基礎修法中的一個大法,其可以積夠福報資糧,其可「上傳業障,下傳福報功德」,能與佛菩薩相應,能開通氣脈,能斷除淫漏夢漏,只要你不主動去淫漏去接觸黃色的東西,那麼就用此一法就能斷除淫漏夢漏,當然你若不守好五戒十善,則還是不會穩定會退的,五戒十善是一切善法的基礎。

此大禮拜法就修福報來說是人人能修,不管窮人富人,許多修福報法都要化錢,沒錢的人不容易修。而此法特勝。宣化老和尚也曾說,若要想發財,要多拜佛。

還有造佛塔造佛菩薩像非常殊勝,你可去研究實行。

還有一種方法是你能找到一位禪定智慧功夫修得很高的師傅,那麼你只要對他好,對他尊重虔誠,讓師傅高興,你只要當他就是佛菩薩的化身,認為他功夫跟佛菩薩一樣就可以了。你對他尊重虔誠,讓他高興且修好他教的法向他請教就可以了。這個就是「上師相應法」。」虔誠」是一種相應大法,是一種打開心門的技巧,每個宗教宗派都會用到他、修他,你對那個對象虔誠,就會和他「相應」。但是有這種機緣福報就更難了,這種大善知識,一般人到哪裡去找啊!

現在人修行,一般會有以下一些問題,我在這裡作一提醒,你去研究避免。

1)不知五戒十善為一切善法的基礎,不敬畏因果報應,不畏因果,你若要修禪定,你一定要遵守因果規律,斷惡行善,守五戒十善,不起瞋恨心,布施修福,忍辱不怨人,不見世人過不道他人短。否則冒然打坐修禪定很難有成績,甚至出偏。

2).串修。即幾個法脈一起修。初學者不能串修。一法修完後修好後才可換修他法。怎樣是串修呢?你去搞清楚。

3).頻換法門。對一個修得已經相應的法門,你要終生修。一換則前功盡棄。

許多人不知修法都是為了達到寂靜無為,且要久久寂靜,久久積累,通過久久積累其自然會境界迀升,是靠久久清凈積累功德而使境界步步高升,並不是靠修到一個什麼妙法就一下子成就了。所謂妙法就是止觀雙修能使自己靜下來,這就是妙法,靜下來後就要久久的寂靜,不斷的銷落諸念,清凈久久,日積月累,其境界自然會不斷進升。

4).中斷。修法不能中斷的。再忙也要抽出一段時間來修,或者少睡一小時覺來修一會兒。

5).對內景陰景魔境不知如何處理。

6).對整個修行次第不清楚。

7).同一系統內的法,不知何時要換法。

8).碰到障礙或冤親業障不知如何解除。

9).不守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一切善法的基礎。

10).不知道與自己有緣較相應的法是什麼法。每人都有自己有緣的法,修起來較為相應,容易成就。

11).修行中每個階段的目的及關鍵是什麼。

12).對自己修得的境界及感應不得炫耀講給別人聽。只能講給師傅及智者聽。也不能去爭勝第一。

13).現在人還有個比淫漏還要傷身的問題,就是熬夜,現在許多年輕人喜歡熬夜,抵不住手機電腦及遊戲的誘惑,子時不能入睡,這個比淫漏還要傷身,你再怎麼忙,半夜十一點一定要睡覺,你可以少睡只睡四小時五小時,但子時一定要入睡。你若能入定,那你可以用入定來代替睡覺,但到子時也一定要入定去,否則嚴重傷身。這個熬夜就等於你把人能「生生不息」的功能砍了一半。

14).若是施主供給佛、僧人、寺院三寶的財物供品,你都不能用不能拿,連一張紙都不能拿,供佛的瓜果點心你不能吃,你供給出家人的東西,你就不能再享用了,譬如你供養給僧人三個水果,若他再分一個給你,你都不能要了,因為你已供出去了,它已成了三寶物,你享用了是還不起的,供佛的水果瓜子等,若有回送分享,你千萬不能拿,那個僧人他也沒權利將供物分送別人的,是不如法的。

寺院里的臘百粥你千萬別去吃。

三寶之物,你一個在家人若亂享用,你是還不起的,他是屬十方三寶的物品,不僅僅是那個寺的。若是不如法的享用,則是盜,會下地獄的。這個在《大集經.日藏經》中有講到。

你若能把以上這些問題都理清了,那你的見地就差不多可以了,可以去實修了。實修時要放下一切,以一念代萬念,「龍銜海珠,游魚不顧」。

你不要忘了《金剛經》中的四句偈: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明白了見地後。在真正實修時應放下一切分別思量,不起妄念,先用一法,止觀雙修,以一念代萬念,不昏沉,又不散亂,久久寂靜,寂靜久久,最後再將這「一念」也放下消滅,就差不多可以入道、悟道了。總原則是:不斷的銷落諸念,

現在念咒的人很多,但在釋迦摩牟尼佛講的大小乘顯教範疇內,咒法是度眾生時用的方便法門,有時也作為助道的輔修方法。要先修好「體」才可起「用」,體就是戒定慧,先要修好戒定慧,然後度眾生時才用咒法,也就是使喚天龍八部護法咒神等助一把力。但是你自己若沒有修好「體」,自己沒有功德而隨便亂使喚護法鬼神,使喚多了會有奇禍。你自己做的太不象樣,你就是使喚你兒子,你兒子也不一定願意。

故在初修時,在小乘法中,釋迦佛是不允許弟子去修咒法的。到大乘經中才偶爾有一些咒出現,其屬雜密,是度眾生用的方便法,或是助道之法。是「用」。故知你若修釋迦佛的大小乘顯教法,主課是「戒定慧」。在顯教中,咒法和戒定慧是「用」和「體」的關係,是「術」和「法」的關係。是「輔」和「主」的關係。

有時作為一個助道的輔修法。如超度冤親,或者在一些複雜的地方打坐需要結界護身,或取得佛菩薩的加持等。

凡是顯教大乘經中出現的咒都屬雜密範疇。

「戒定慧」是一切修行法脈系統中都要主修的、必修的共法,主體法。不管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都必修戒定慧。

而密宗他是以咒法為主修法的。若是修藏密和唐密,那是屬純密範疇了。他不屬釋迦佛所傳的大小乘顯教法脈,是毗盧遮那佛的傳承法脈。是密教法系。當然釋迦牟尼佛也有密咒法傳承,在密法經典中也有釋迦牟尼佛親講的密咒經典。純密的咒,要有師傅傳承指導來修,沒有具資格的師傅的傳承及指導,自己念可能會招來障礙和麻煩。修密法也必須結合修好戒定慧才會有大成就。戒定慧是共法。

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非常特殊殊勝,他原屬唐密,藏密也有,顯教也常修他用他,他的特殊在於,一般人學佛或不學佛,初學或老修行都可修他念他,而且只有益處,不會帶來障礙,你按照經書或出家人的錄音自學都可以。這是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願力所致。他是屬觀世音菩薩法系中的一個大法。這個大悲咒誰都能念能修,不會有障礙。你一念一修就與觀世音菩薩結上了緣,就會得到觀世音菩薩和天龍八部護持。而且他還有許多妙用,如消業去障、結界、灑凈、治病、去邪去障,助定開慧等。

你若修大悲咒,他就是一個大法,你就不要串修其他咒,就專修此法,但最好結合戒定慧這個共法一起修,才能真正修好此法。咒音你按顯教的或是梵音都可以,但是念到有感應後你就不能改動了。

你專精念此一咒,不要串修其他咒,不要中斷,再忙也要每天念個三遍五遍七遍,不要換法。念到能隨時隨地不念而念,自然任運,這是一種定境、心專一性的境界,再結合打坐念,守戒念,閉關念,這樣專一念他五年七年十年,那麼觀世音菩薩一定會來保護你加持你引導你,在夢中或是定中或是平時,會得到觀音菩薩的指導引導,指導你修行,且會開發一些功能,特別是治病解災方面的功能。再往上可證聖果。要真正修好此法必須持好五戒十善。具大悲心。

若是修到得到菩薩指導,叫你加修同一法系內的其他咒法,那時你也不能中斷,也要同修,只是要分主次,化的時間不同而已。要終身修。

另外,要知開口念傷氣,默念傷血,念時要閉口,舌頭稍有彈動即可。

我此文中所述內容,都是釋迦摩尼佛講傳的大小乘顯教法系。是「戒定慧」共法。

以下我再給大家摘一個非常實用的五戒的自誓授戒儀規。

這個五戒自授儀規是宣化上人的弟子吉祥果居士整編的一個自授儀軌。

五戒一般情況下必須到持戒的出家和尚前去受戒。但是若是找不到清凈持戒的出家僧人怎麼辦呢?這個問題在《占察善惡業報經》和《成實論》中已講到了。他說你若是找不到持戒僧人或是疑心,你可在佛菩薩像前恭敬供養自誓受戒。

另外,戒律亦可以一條一條受,你能做到二條戒你可先受二戒,你能全部做得到,那你就全部受,故知戒律可拆開來受,這一點對許多人來說非常實用。你能做到幾條戒就先受幾條。

但是你不能全部受則不名得戒,不可叫得戒居士。這點你要注意,不要受了二條戒就對別人說你是居士,那就成了大妄語了。另外儀規中的「滿分受戒」你就要改成「部分受戒」『,這個你在受戒時要注意。

這個自誓儀規中的五條戒律,你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改動。如「妄語戒」這一條一般要出去賺錢的人一般做不到,那你可先受「不大妄語」,你可盡量去做到不妄語,但大妄語絕對不說。至於什麼叫大妄語,你可去看楞嚴經中的「四大清凈明誨」,經中有解釋。你若不能全斷淫慾,那你可先受「不邪淫」,至於什麼叫不邪淫,那你要學習去看五戒簡介等書弄明白,然後去守好這一條。

既然發誓受了戒就不能馬虎,堅決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你要知道,天下所有有天眼天耳他心通的智者都會知道你的發誓,所有的佛、大菩薩、天人,聖人都會知道你的誓言,你破戒他們也全知道。心中若升起犯戒的念頭就要制止,身口決不能做,身口去做了就是破戒了,心裡起念就已是違犯,但還能懺悔補救。

你可自說忓悔文。也可多念以下懺悔偈。

【】懺悔偈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你可先把下面的儀規,根據你自己的情況,能受的幾條改寫好,然後在自家佛像前或寺院佛像前先放幾盤供養的水果乾餅凈水等隨心供養,然後上香燃燈,然後恭敬讀一遍你已改寫好的儀規即可。若是自家有佛壇,你可連著三天自誓受戒。然後每隔一二個月可做一次,儀規又不長,很方便。

受戒後,開始時要時時注意常常檢查不要破戒,時間長了習慣了就好了。

這個儀規非常實用,故我把他講細了。

◎五戒佛前自受儀軌

吉祥果居士(2010-03-)

(一)唱香贊: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那麼雲來集菩薩摩訶薩(3稱)

(二)請聖

(以下各三請三拜)

弟子XX一心奉請:

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

唯願不違本誓,降臨法壇,證明受戒。

弟子XX一心奉請:

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脫木叉,十二分經權實教典,離欲清靜,甚深法寶,謹運一心,歸命請禮。

弟子XX一心奉請:

觀音勢至,文殊普賢,清靜海眾,諸大菩薩,律藏會優波離尊者,西天東土,歷代祖師,傳南山宗諸大律師,中興律祖,慧雲馨公大和尚,唯願不違本誓,證明受戒。

弟子XX一心奉請:

光明會上,寄位諸天,梵釋四王,天龍八部,伽藍土地,護戒神王,金剛力士,幽顯靈祗,唯願不違本誓,監壇護戒。

(三)懺悔

(跪下說三遍,三求懺悔,每說一句一扣首)

弟子XX,今於佛前求哀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3次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懺悔。3次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懺悔。3次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也亡,

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3次

(四)自受三皈依。

弟子XX,至心歸依佛,至心歸依法,

至心歸依僧。(跪下三說三受三叩首)。

弟子XX,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跪下三說三受三叩首)。

我從今時發凈信心,乃至坐菩提道場,成正等覺,誓歸依佛,兩足勝尊,誓歸依法,離欲勝尊,誓歸依僧,調伏勝尊,如是三寶,是所歸趣,唯願一切佛菩薩眾,攝受於我。

一(跪下三禱告)。

(五)自受五戒,稱辨戒相

(跪下自誓,念3次,禮拜3次)

弟子XX,從今日今時,發起無上菩提道心,願依《優婆塞戒經》,於優婆塞(女念:優婆夷)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五條戒律滿分(部分)受持,

【註:也可部分受持,如說明一下:「不妄語」這一條只少分受持,只受持「不大妄語」。】

復依《占察善惡業報經》及《成實論》,因不識善好戒師,是故今日祈請十方諸佛菩薩為做師證,

弟子XX,今於佛前自誓滿分(部分)受持優婆塞(女念:優婆夷)五戒:

1、如諸佛盡形壽,不殺生。

弟子XX,願從今日今時起,盡形壽不殺生,持不殺生戒。

2、如諸佛盡形壽,不偷盜。

弟子XX,願從今日今時起,盡形壽不偷盜,持不偷盜戒。

3、如諸佛盡形壽,不行淫。

弟子XX,願從今日今時起,盡形壽不邪淫,持不邪淫戒。

4、如諸佛盡形壽,不飲酒。

弟子XX,願從今日今時起,盡形壽不飲酒,持不飲酒戒。

5、如諸佛盡形壽,不妄語。

弟子XX,願從今日今時起,盡形壽不妄語(不大妄語),持不妄語(不大妄語)戒。

弟子XX,於優婆塞(女念:優婆夷)五戒滿分(部分)受持如上5條戒律,祈願十方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護戒神王、慈悲證知。

(六)發願迴向(跪下一說)

受戒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密。

【註:若按此自受戒儀軌自受五戒,則是人生中非同小可的大事,受後要每天認真檢點,不可破戒,守好了則功德無量,破戒亦罪過無量。若非滿分受持不名得戒。故要訓練自己能早日滿分持戒。然後若能找到具戒比丘再到具戒比丘前受戒。】

以下為四禪八定和滅盡定的資料。

一:初禪:

叫離生喜樂。有尋有伺。

阿含經曰:初禪言語止息。

此離是「離欲、惡、不善法」,離開了情慾淫慾、惡不善法而生起了喜樂,進入了初禪。攝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五支。遠離欲愛,心寂靜而能審慮,有尋有伺而住喜樂之狀態為初禪。

初禪謂人於欲界中,習定時忽覺身心凝然,運運而動,如雲如影,遍覺毛孔氣息出入,入無積聚,出無分散,是名初禪天定。

二:二禪:

叫定生喜樂。

阿含經曰:覺觀止息。

攝內等凈、喜、樂、心一境心四支。已離尋伺,無尋無伺無覺無觀。離尋伺,信相明凈而在喜樂中的狀態為二禪。

既得初禪,心厭初禪覺觀動散,故攝心在定,澹然澄靜,覺觀即滅,乃發勝定之喜,如從暗室出日月明,朗然洞徹,是名二禪天定。

三:三禪:

叫離喜妙樂。

阿含經曰:喜心止息。

攝行舍、正念、正慧、受樂、心一境性五支。行舍是舍前之輕安,住不苦不樂。正念正慧是說住於正念正知而又耽於喜樂,欣求上地勝法。

三禪是對治二禪的貪喜、踴躍及定的下劣性四障。已離喜樂,正念正知,住於妙樂。

既得二禪,又厭離二禪喜心涌動,定不堅固,故攝心諦觀,喜心即謝,泯然入定,綿綿之樂,從內心發,樂遍身中,於世間樂最為第一,名三禪天定。

四:四禪:

叫舍念清凈。

阿含經曰:出入息止息。

攝行舍、念清凈、非苦樂受、心一境性四支。四禪是對治出入息與三禪的貪樂,樂作意及定的下劣性五障。己脫離身心之樂,住於不苦不樂而極清凈。於此地則能離三災八難而不動。

既入三禪,覺樂法擾心而不清凈,一心厭離,加功不止,即得安穩,出入息斷,空明寂靜,如鏡離垢,湛然而照,萬象皆現,絕諸妄想,正念堅固,是名四禪天定。

以下是四空定。

五:空無邊處定:

既得四禪,猶厭色身系縛不得自在,乃加功觀察己身猶如羅谷,內外通徹,一心念空,惟見虛空,無諸色相,其心明凈,無礙自在,如鳥出籠,飛騰自在,是名空處天定。

六:識無邊處定:

六識處天定,識即心也,既得空處天定已,即以識心遍緣虛空,而虛空無邊,以無邊故定心復散,於是即舍虛空,轉心緣識,與識相應,定心不動,現在過去未來之識,悉現定中,與定相應,心不分散,此定安穩清凈寂靜,是名識處天定。

七:無所有處定:

無所有處天定者,謂離上空處識處故名無所有處。得識處定天定已,以心緣現在過去未來之識無量無邊,能坏於定,唯有無心識處,心無依倚,乃為安穩,於是即舍識處,專繫心於無所有處,精勤不懈,一心內靜,怡然寂靜,諸想不起,是名無所有處天定。

八、非想非非想處天定:

謂前識處是有想,無所有處是無想,至此,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無想,名非非想。蓋此天既得無所有處定已,又知此處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無明覆蔽,無所覺了,不可愛樂,於是一心專精,即於非有非無,常念不舍,則無所處定便自謝滅,加功不已,忽然真實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清凈無為。三界定相無有過者,是名非想非非想處天定。此定是世間定中最高之定境。

九、滅盡定:

滅盡定者,唯聖者有,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證果是斷除八十八結使,斷貪瞋痴慢疑,身見我見常見斷見邪見邊見戒禁取見等見思惑結使。若能修到四禪以上,再能把八十八結使大部分去除,一小部分伏住,即可證羅漢果,四空定不一定全都要修。

沒有證果之人或外道只能入無想定,無法入滅盡定,只有四果羅漢以上的聖者才能入滅盡定。無想定也是諸心心法滅,也是壓制動念一切心不起。其區別在於羅漢證得了「無我智及緣起性空智」。其禪定境界更為寂靜高深。

滅盡定與死有何不同?佛答:舍於壽暖,諸根敗壞,身命分離,名為死。滅盡定者,身口意行滅,不舍壽命,不離於暖,諸根不壞,身命相屬,此則命終入滅正受差別之相。

一旦行者出滅盡定時,則本身具有的功能即可隨時恢復,故羅漢平常也可常常入滅盡定,只要他入定前預設出定時間即可。如決意入定九天九夜後出定,這樣想一下後再入定,到時就會自動出定。

滅盡定是滅盡三界煩惱不起,除盡煩惱障,所知障去除一部分,證羅漢果以上的聖者,才能入滅盡定。又名滅受想定。滅盡定還有入定出定。

十:首楞嚴三昧亦名楞嚴大定是沒有「出定入定」的,他是動中靜中時時都在定中,是大菩薩修的定。

開悟後才能真正入楞嚴大定,開悟前只是在修這個定,是一個相似的定而已。

其實修大乘佛法,前面的四禪定必修,修到四禪穩固後即可按楞嚴經修楞嚴大定,銷落諸念,先要看懂《楞嚴經》前半部經,知萬法唯心如幻無生,本空,空有不二,持此見地去觀「妙明真心」,止中有觀,觀中有止,修五陰解脫,色,受,想,行,識,五陰全部解脫即是大乘開悟。

注意哦!這可以說是修大乘菩薩法的捷徑。先修到第四禪,四禪有個特徵就是呼吸停止了。修到四禪境界較穩固後馬上轉入修楞嚴大定,觀「妙明真心」,修到五陰全部解脫即是大乘開悟。這是修大乘法的捷徑,因為證悟「法空」後,證大乘般若智後,自然能使八十八結使見思惑漸漸拔根除盡。

開悟後再修保任法,能於動中靜中任運不加功用而住於佛性空性中,能任運不造作而對境無染,如如不動,則是第七地遠行地不退地,八地不動地,到此楞嚴大定已穩固,八十八結使已全部拔根除盡,只剩一些習氣及微細惑亦叫塵沙惑。此後就永遠不會退墮了。然後可出山發大願廣度度盡法界一切眾生,雖一邊廣度眾生,又能保持在楞嚴大定中,如如不動,直到成佛。成就三身四智,常樂我凈,涅槃寂靜。

這個就是「如來禪法」。如來禪是佛經中講的禪法,他是修禪定功夫一步一步扎紮實實修上去的,不搞捷徑。

「祖師禪」是指禪宗的禪法,他是先在一個較淺的禪定狀態中先開悟了,然後再到山中去閉關補這個禪定功夫,所以他叫悟後起修。通過破三關,「初關」明心見性,「重關」功夫成片不斷,「牢關」撒手而能任運無造作如如不動。這是禪宗所謂三關,破牢關後就能任運無造作而對境無染,如如不動,此時就是第七地遠行地不退地,第八地不動地。破牢關後才可發無盡大願,度盡法界一切眾生,出山廣度眾生,直到成佛。

這是如來禪和祖師禪的不同。

凈土法門是我佛慈悲為沒有能力和條件修的人開了一個橫門,先到凈土去,到了凈土後還是要在那裡修的。

其實修凈土人若能結合「戒定慧」一起修,那麼他就是一個很好的」三根普被」的方便法門,則往生的品位會很高。

其實佛在《觀無量壽經》《佛說般舟三昧經》已經講過了。只是現在許多人撿簡單的學而已,難一點的他不願學。但學簡單的,成功率也會打折。

最後我再用佛說的話來驚醒大家:

佛說人身難得,得人身如盲龜穿浮木之孔;「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

所以你不要說:現在別人都這樣做,我不這樣是不是太不合群了?如果你要合群跟現在世間大多數人一樣,跟現在世間大多數人學的話,那麼你失掉人身墮落的機率可能是百分之九十以上。

你要以佛說的、聖者說的為標準,以他們為榜樣,認真實行,才有希望再得人身或解脫痛苦,或證聖果。

此文通遍口語,沒有抄經摘文,是想簡潔明快,讓人一看就懂,旨在建立一個從凡夫到成佛的修行次第。讓一些有條件實修的人,不要把太多的時間化在完善「見地」上,讓他們能騰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實修。並且想提供一些佛法資料,有助於大家跨過最難跨過的淫漏夢漏這個重要的門坎。

願能修出一大批佛菩薩來。

我只是將佛法經、律、論、及成就者傳記實修中的許多資料作一個簡單的梳理,拾人慧牙而已,並非我個人創造。

只有一個「修禪定夢漏都不行」 ,這個觀念是我看了許多實修者的實修體會後才得出的結論,因為事關重大,必須明確提出,這也更加說明淫戒的重要性。各位可以自己去體會驗證其對錯。

文中把禪宗祖師講的「向上一路,千聖不傳」的路都給說明了。願能修出一批大佛來。

此文是實修者的法寶綱要,請珍惜。

(————大海 文)

2017.10 原創


一、 佛的契機契理之教

  佛說法四十九年,說圓說偏,說頓說漸,無非都是隨著眾生不同的根基、不同的機緣而方便應病與葯。眾生需要佛法,同樣,佛法也離不開眾生。就像葯是為治病而設的,離開了病,葯則無任何價值了。佛完全是為了治療眾生的疾病(心病),而應緣說教的,所以每個時期,說的法都不同。這是因為眾生的病各不相同,要醫好病,醫生用的葯也不應該相同。所以,佛的教化是契機契理之教。佛說法四十九年,共分五時而說。

  1. 華嚴時

  第一時說法是華嚴時。猶如太陽初出時,只照高山,就像我們所說的須彌山。這是佛初成道三七日,為大菩薩講說的大法,說《大方廣佛華嚴經》,轉根本無上法錀,度大菩薩。《華嚴經》是佛稱性極談,小乘根基的人接受不了。所以,教下的大菩薩把第一時說法比喻為生的牛奶。生的牛奶大人能吃,小孩不能吃。因為小孩的消化能力弱,喝了生牛奶要拉肚子。雖然牛奶是寶貴的東西,能滋養人的生命,猶如佛說的法能滋養我們的慧命,但小根性人接受不了,就如小孩喝生牛奶要拉肚子一樣。

2. 阿含時

  第二時說法是阿含時。這個時候,太陽可以照射到比較低的山了。佛看到小根性人不能接受大乘法,由是因緣,佛在鹿野苑等處,於十二年中,為小根性人說小乘《阿含經》,講說四諦、十二因緣等教理,度聲聞、緣覺乘人。『阿含』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無比』,是『無可比擬』的意思,就是說世上一切法再寶貝也比不上佛法。為什麼呢?世上任何寶貝只能暫用一時,都是虛幻不實的。而佛法是無上之寶。眾生聽到、受持後,照它修行,就能超出生死輪迴,所以是無上的大寶貝。教下菩薩把它比做『酪』,比喻把生的牛奶釀製成乳酪,小孩就能吃了,吃下去不會拉肚子。

  3. 方等時

  第三時說法是方等時。『方』就是方便、方正、廣大,『等』就是平等、均等、等持。意思是說:佛說法不是有實法與人,而是應病與葯,是方便的。所以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門,法法平等,無有高下。這是佛繼阿含時後,於八年中,引小入大,為大乘初門菩薩講維摩詰等經。這時猶如太陽照到高原了,就像我們中國的青藏高原一樣。這時說法,就比酪更進一步了,由酪成酥了,就是西藏人喝的酥油茶之『酥』。但這個酥比量為『生酥』,味道還不太好。

  4. 般若時

  第四時說法是般若時。般若是梵文,是古印度語。它的意思很豐富,我們中國沒有能包含『般若』所含廣義的詞語來代替它,所以用音譯。字是漢字,音是梵音。在翻譯經文的時候,玄奘法師定有五種不翻之規,因翻之亦不明本意,所以就音譯。( 1)秘密不翻。如『陀羅尼』,即咒語,就是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一切法都包括了,含攝無量無邊的意義。所以,一切咒語都不翻。( 2)多義不翻。如『薄伽梵』,薄伽梵有六義,我們通常就曉得薄伽梵是佛,代表佛名。( 3)此方所無不翻。就是我們這裡沒有這個詞。如『閻浮提』、『迦陵頻伽』。迦陵頻伽就是《彌陀經》里所講的一種鳥,它的叫聲非常好聽。( 4)順古不翻。延用已久,成了習慣語。( 5)尊重不翻。無上莊重之意,如『阿羅漢』、『菩提』等,都是尊重之故。

  『般若』意義很廣,單把它講成是智慧或大智慧都不盡其義,意思並沒有包括凈盡,表達得並不完善,所以不翻。佛說法四十九年,講般若就講了二十二年,共有八大部,總結歸納為《大般若經》,有六百卷之多。《心經》就是從六百卷《大般若經》中節選出來的,言簡意賅,只有二百六十個字。文字雖然很少,但義理非常完備、深刻,內涵非常豐富。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都攝盡無遺,全都收攝、概括在裡面了。所以,《心經》是《大般若經》的心髓、精華。

  因為佛性是無形無相、無法表達、不可名狀的,不能用名來名、無法用相來相。所以般若時說教用二權一實,即兩種權巧、一種實法。『權』者,乃善巧方便。兩種權巧:一種是隨著眾生的根基而說義理;一種是要把佛的智慧本懷善巧地、暢所欲言地宣抒出來,就是用眾生容易理解的東西來比喻不易理解的東西,而善巧方便地說教。『實』者,是真實說法,說真實佛法,說一乘法,直指我們的佛性、真如實相、諸法空理。華嚴時屬實法,阿含時、方等時屬權法,法華涅槃時屬實法,只有般若時是權實並用,所以般若時說法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又因為般若為佛法之心髓、成佛之指南,佛在一代時教五時說法中,都沒有離開般若,故般若法既通前又通後。這個時候猶如太陽高升,廣照平原大地。教下比喻為『熟酥』,就是這個『酥』由生轉熟了,味道更好了,這是對大菩薩說的。

  5. 法華涅槃時

  第五時說法是法華涅槃時。這個時候法運將要圓滿,就像日落西山,佛將要圓寂涅槃了。教下比作是『醍醐』。醍醐上味,是奶味中最好最好的。為什麼比作是醍醐上味呢?因為佛在最後八年中,說《妙法蓮華經》等法,純實無權,不說別的法,不講權法,唯有一乘法。佛在法華會上,為說諸法實相之理,會三乘歸一佛乘。不管在會人的根性如何,不問他們能否接受,稱性極談,暢宣本懷,說真實佛法。因為佛快要入滅了,沒有時間了,只有真實說法,佛法才能圓滿。佛當時指出:『一切眾生都是佛。』小根性人不相信,不能接受。『哎呀,怎麼一切眾生都是佛呢?我們小乘聖人不知苦修了多少世,才只是證得個阿羅漢果。眾生既未證到菩薩,更未證到佛,怎麼會一切眾生都是佛呢?』所以不相信。當下就有五千人退席了。法華勝會之後,佛在拘屍那城娑羅雙樹間,於一晝夜說《大般涅槃經》後,就涅槃圓寂了。——《心經抉隱》母音老人。


我就說一個,大乘是不準在家人看出家人的戒律的,小乘可以。

現實中大乘可能也管不住別人,小乘可能也會做到讓人看不見這點。

但是從立法上就剝奪了人們監督權,你說我怎麼信?


推薦閱讀:

歐洲會被難民淹沒嗎?
想開始藝術史的學習,在浩瀚的歷史哲學文學宗教藝術史中摸不著方向,該怎麼把這些串起來系統學習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最後的兩個故事,你願意相信哪一個?
宗教和邪教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基督教各分支(以及左右偏向)如何看待自由派基督教?

TAG:佛教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