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是否要為鐵幕兩側的「大分流」負責?
眾所周知,鐵幕兩側的國家在人均收入上有很大差異,儘管這個差異戰前就存在,但四十年後這個差異放大了數倍,可以與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大分流」相提並論。蘇聯及其輸入的體制是否需要對此負責?具體要負什麼樣的責任?
東歐國家gdp斷崖式下跌是在蘇東劇變之後,那個時候蘇聯已經不復存在了,在七八十年代,很多東歐國家與西歐的差距並沒有如今那麼大,尤其相對於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這些國家
真正應該負責的是西方發達國家,他們為了政治上私利,尤其是奉行對莫斯科的敵視政策,破壞了東歐政治上的穩定,在各國製造動蕩,讓這些國家喪失發展經濟的政治環境西方總是強調蘇聯再匈牙利和捷克何其蠻橫,但是,蘇聯再蠻橫,也沒有赤裸裸蠻橫到北約對南斯拉夫的程度吧
死人還要負責?
背鍋也不是找離職的人背鍋啊。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所謂鐵幕兩邊的大分流根本不存在,也不存在所謂的「四十年內人均收入差距放大了數倍」。
事實上:直到1980年,東歐的經濟增速仍然快於西歐,雖然這個速度差距是在日益縮小的。
2000年後,東歐經濟的增速又超過了西歐,但此時其經濟已經被西方壟斷資本徹底控制。
至少1970年代東歐的經濟實際增長率(包括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和人均消費水平的增長率等等)還是高於西歐的:如1970年到1980年間匈牙利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扣除物價因素後的實質增長率,下同)增長率為52%、捷克(當時為捷克斯洛伐克聯邦下屬的一個邦)為40.64%、斯洛伐克(同上)為61.89%、保加利亞更是高達88.07%、最先出現經濟崩潰的波蘭也有44.72%,而同期法國則為34.4%、義大利為38.5%、英國為21.86%、西歐增長較快的後發國家愛爾蘭僅為37.75%、發生民主化改革的西班牙(南歐)僅為28.78%、自詡福利國家的瑞典(北歐)更是只有17.82%。可見直到1970年代,東歐的經濟增長速度仍然高於西歐,兩者的實質收入差距比起戰前不是增大而是縮小了,直到1980年代經濟危機打擊東歐。
但是,責怪戈爾巴喬夫也是片面的。在戈爾巴喬夫上台前的1980—1985年東歐經濟的增長已經陷入了停滯(蘇聯經濟的表現反而要好於同時期的東歐),速度甚至比同期剛剛走出滯漲的西歐還慢。比如,1980—1985年間,法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只增長率5.5%,然而捷克竟然只增長了4%……後面就不用說了,直到2000年以後捷克的經濟才走出了這個20年的大泥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戈爾巴喬夫上台恰恰是蘇修統治集團在「無法照舊統治下去」的情況下,試圖克服危機的一種嘗試,只不過這種嘗試最終以蘇聯解體告終。2000年以後,東歐各國的經濟增長又普遍高於西歐諸國。如捷克,在2000—2015年間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超過50%,同時法國增長不到10%、義大利更是負增長。只不過此時東歐各國的經濟已經完全被西方壟斷資本所控制,其增長到底有多少能落實到人民生活水平增長上就不得而知了。
蘇東陣營的徹底崩潰不是因為戈爾巴喬夫一個人偶然的叛賣導致的(這也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也不是從蘇聯開始的,而恰恰是從東歐經濟開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經濟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就有衰退的傾向,在1980年代徹底陷入停滯;波蘭的經濟也是如此,在1980年陷入了徹底崩潰,引發了著名的團結工會總罷工事件。東歐主要經濟體的衰退既有內部的原因,也有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原因(具體來說,就是東歐在1970年代趁西歐陷入滯漲之際大量舉債發展經濟,結果在自身經濟被西歐的危機傳導而西歐經濟出現恢復之後,就還不起高利貸,陷入到了債務危機之中——而蘇東官僚資產階級政權如羅馬尼亞齊奧塞斯庫政權錯誤的經濟政策,又進一步地加劇了債務危機)。東歐經濟的衰退引發了政治上的動蕩,最終導致整個經互會平行市場的解體,傳導到蘇聯進一步導致蘇聯自身的經濟崩潰和政治解體。
所以不是蘇聯要為東歐經濟不存在的大分流負責,甚至也不是蘇聯要為東歐經濟1980年代的停滯和衰退負責,而是東歐經濟的衰退帶動了蘇聯經濟的衰退進而導致蘇東劇變。更進一步說,是東歐以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國的修正主義者為追求利潤,在1970年代(或更早)轉向外向型經濟,加劇了官僚資本主義自身的危機,從而引發蘇東陣營的政治危機,誘發蘇東陣營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方式猝然解體(當然,這不是說東歐諸修閉關鎖國就不會發生危機,進而蘇東陣營就一定不會解體;只不過,它至少不會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戲劇性的方式解體)。
當然,非要追究責任的話,這個鍋歸根到底還是要蘇修自己來背。東歐諸國走向修正主義,固然有其自身內部因素,蘇聯修正主義的壓力也是很重要的嘛。匈牙利的拉科西是誰搞下台的?民主德國的烏布利希是被誰逼得轉彎子的?之後東歐諸修大舉對西歐舉債,也有蘇修主導的經互會平行市場無法滿足其利潤最大化需求的因素。既然搞了資本主義、社會帝國主義,就不要怪小弟想投靠實力更強的帝國主義老大;另一方面來說,小弟們不明白資本越強大的帝國主義對自己的控制力也越強大,最終落到後來的下場也是令人悲哀的。這種分鍋的話,已經離題萬里,就不再多扯了。
1945-1991總共也才46年,
1991-2017已經26年了,快一半多了哦,
要知道中國改革開放1978-2017也才39年,繼續甩鍋蘇聯,總有一天,蘇聯會背不動這個鍋的。不是蘇聯要為鐵幕負責,而是戈爾巴喬夫要為東歐各國的民族經濟、民族資本被西歐剝奪和社會主義瓦解負責。(針對那個·堅戈 @堅戈 的回答修改增加內容,他的回答說蘇聯官僚黑市才買得到磁帶機東西,把一個超級大國說得落後來磁帶機都不能造,事實上蘇聯曾經是最大的照像機、攝像機生產國,我下面增加了圖片,另外有人說東德人就往西德跑,好像西德就沒有大量人口往東德跑一樣,我下面都給出資料)
某些人所謂人均糧食產量800公斤,人均肉類消費量75公斤(與當時美國一樣)的蘇聯排隊買麵包物資極度短缺,可事實是怎樣的呢?今天人均糧食產量480公斤、人均肉類消費量不到50公斤的中國就不短缺?我們來看看當時的蘇聯,我給一下資本主義俄羅斯政府網站上數據。蘇聯解體,俄羅斯今天的人均糧食產量和肉類產量就沒有超過80年代的蘇聯
引用俄羅斯統計局《俄羅斯統計年鑒2011》中的數據,附網址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非蘇聯)糧食產量1990年11670萬噸,2010年6100萬噸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зерна
俄羅斯肉類產量1990年1011.2萬噸,2010年716.7萬噸
Ресурсы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мяса и мясопродуктов
蘇維埃俄羅斯聯邦禽蛋產量(非全蘇)1990年474.7億枚,2010年406億枚
Ресурсы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яиц и яйцепродуктов
很多人更造蘇聯官僚黑買磁帶機的笑話,事實上蘇聯曾是照相機世界第一生產大國、攝像機的產量也曾居於世界第二位。
在這裡發幾張蘇聯六七十年代生產的家用照相機攝像機圖片
「狙擊手」照相槍,КМЗ1970年產。
「克拉斯諾戈爾斯克-3」攝影機,КМЗ 1971年量產。這是一種16毫米業家用余級攝影機,在蘇聯同類產品中最可靠也最受歡迎。它完全是機械式的,配備半自動曝光的高透光變焦鏡頭。)
——————————————
按這裡某個答主的說法,只有東德人往西德跑,好像西德人就沒有往東德跑??
從1949年到1989年,有100萬人從西德人遷居東德,約為東德外逃者的三分之一。
根據聯邦德國的統計,僅在1950年到1968年,就有43.5萬人從西德遷居東德。而根據東德統計,這18年中有65萬西德人來投奔。1954年,7.8萬西德人遷居東德,其中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一家人。
在修建柏林牆的1961年,仍有3.4萬西德人遷居東德。從1961年到1989年,年均約有1萬西德人投奔東德。
此外,在從東德投奔西德的約300萬人中,有50萬人因為失業、生活壓力過大等而對西德失望,又回到了沒有失業率的東德。
在柏林牆建成後,有50萬東德人遷居西德,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獲得東德官方同意後合法離境的。
自己看,德國網站上引用的德國官方的數據,沒有西德人往跑東德跑???Bis zu 1 Million BRD Bürger "flüchteten" in die DDR
————————————————
總之,東西德的政府各自都盡量阻止技術工程人員、科學家等高素質人才跑到敵對方!
事實上二戰後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從實物產出及科技的角度東西歐的差距是極大的縮水的。至於某些人所說的收入差別,這種演算法是數字遊戲,正如金錢反映的是一種權力關係,同樣匯率代表的是權力關係,而不包含任何物質屬性的原子,一個體系的陣營在冷戰中被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出賣,整體投降,自然收入差距這種金錢遊戲,你可以說差距上億倍都是真的,諸如蘇聯解體、東歐瓦解,西歐或者美國資本,根本就不花錢,就可以白拿東歐的物質、工廠,完全屬於空手白套。
而蘇聯、東歐體系瓦解之間,就自國際資本把1億盧布確定為換1美元都沒有用,西方資本根本不可能以他們想要的價格(交換比例)來任易調動蘇聯和東歐的資源和勞動力,那麼這種金錢代表的力量對比就不能成立。
————————
東歐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起點和成就
最近十餘年,在蘇聯經濟建設成就受到抹殺的同時,東歐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也受到貶低。例如,《私有經濟在中國》第14頁就寫道,「像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在戰前處於繁榮的經濟卻落到了其他歐洲國家的後面。」按該說法,戰前捷匈等經濟處於歐洲前列似的。但該書卻未用統計數據說明捷匈等戰前繁榮和在歐洲國家前列,也未用數據說明捷匈等國在社會主義時期怎樣相對其他國家落後了。「精英」們的論點常常不用論據來支持。由於「等」表示類、群,即除了捷、匈,還應包括波、羅、保等國在戰前都有「繁榮的經濟」。但是,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二戰前,匈牙利48%的土地集中在1.2萬個大地主手中,而120萬農戶只佔有10%的土地,還有78萬農戶既沒有自己的土地,也沒有租賃的土地。匈牙利被稱為「300萬乞丐的國家」(法捷耶夫《經濟互助委員會》以下簡稱《經互會》,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77年版第19頁)。當時匈牙利工業也很落後。1938年,按人均電力消費看,匈牙利是150度,相鄰的奧地利為440度;人均水泥產量匈牙利是35公斤,奧地利是96公斤;人均鋼產量匈是71公斤,奧是100公斤(蘇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世界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以下簡稱《世界》,三聯書店1960年版第294頁)。人均電力消耗少,表明用電設備和電器少,表明工業不發達,人民生活水平低;人均水泥產量低,表明建設需求小。另考慮到約900萬人口的匈牙利被稱為「300萬乞丐的國家,」何來戰前繁榮的匈牙利經濟呢?
捷克斯洛伐克在東歐國家中是工業發達的國家,但「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內,捷克的工業發展是極不平衡的。比如,在1925~1929年期間,生產增長了32%,而在1930~1933年期間,則比1929年降低了幾乎40%;與1913年相比,最重要的幾種產品的生產根本沒有什麼增長。」(《經互會》第24頁)另外,從人均工業品產量來看,捷克與西歐國家相比還有差距。例如,1938年時,人均電力消耗捷克為280度,低於與之相鄰的奧地利的440度、法國的450度、英國的540度、德國的800度。人均水泥產量捷克是88公斤,低於奧地利的96公斤、法國的100公斤、英國的160多公斤、德國的220多公斤。人均鋼產量捷克的128公斤超過奧地利的100公斤,但低於法國的150公斤、英國的220公斤、德國的330公斤。(《世界》第294頁、以及據《英法美德日百年統計提要》計算而得)因此,捷克又怎麼能在歐洲稱得上「繁榮的經濟」呢?
波蘭在30年代末的二戰前,工業生產還處於1913年水平。當時全國3500萬人,從事工業的人數只有80萬人。波蘭人口在歐洲次於蘇德英法意,居歐洲第6位,但工業總產值在歐洲僅居第16位,所以人均工業產值很低。1937年,人均鋼產量波蘭只等於法國的1/5,等於德國的1/10。波蘭人均工業生產水平大大低於世界人均工業生產水平。例如,波蘭人均發電量為115度,而世界人均水平為250度(《經互會》第22、23頁)。
羅馬尼亞在人口平均的工業品消費方面,二戰前占「歐洲第18位……根據國際聯盟的材料,1928年羅馬尼亞生產的工業產品佔世界工業總產值的0.3%,按人口平均的生產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一半,比希臘低1/3」(《經互會》第24頁)
保加利亞戰前屬於巴爾幹半島最落後的農業國,1939年人均電力產量為42度(僅為德國1/20);冶金工業只產6000噸鋼,相對600多萬人口,人均鋼產量只有近1公斤,約為德國人均鋼產量的1/330(《經互會》第18頁)。同時,輕工業也很落後,「人口平均計算的紡織品產量,只及德國的1/45,英國的1/25,法國的1/18」(張德修《東歐經濟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頁)。因此,說東歐國家在戰前有繁榮的經濟,後來落在其他歐洲國家後面,彷彿在戰前是其他歐洲國家(英法德意等)前面似的這種說法,根本沒有事實根據。
1945年以後,東歐各國先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從此其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如以戰前的1938年的工業生產為100,1980年時,匈牙利為1330,捷克斯洛伐克為1235,波蘭為3430,東德為1020,保加利亞為6880,羅馬尼亞為4530,蘇聯為1970,英國為255,法國為475,西德為500,義大利為825,奧地利為740,愛爾蘭為600(《1982》第72、73頁和《1978》第99、80計算)。從以上看出,到1980年時,歐洲的社會主義國家工業生產比戰前的1938年增長9倍多到60多倍,而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義大利增長最快(上述書中沒有希脂、葡、西、瑞士等國1938年資料),也僅增長7倍多。因此,社會主義國家工業發展速度更快,乃是鐵的事實。
從主要工業產品看。據(《1982》)第116頁刊登的聯合國資料,1979年人均電力消費量,保加利亞4098度,捷克斯洛伐克4674度,匈牙利2864度,東德5974度,波蘭3324度,羅馬尼亞2882度,蘇聯4653度,西德6103度,英國5368度,法國4617度,奧地利4867度,義大利3267度。所有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人均電力消費量都超過1979年世界人均電力消費量的1849度(而戰前除捷克斯洛伐克超過世界人均電力消費外,其他東歐國家都還遠低於世界人均電力消費量),而且平均水平與西歐國家的差距已大大縮小。
二戰前,東歐國家的人均鋼產量遠低於德英法三國中任一國。而1980年,東歐國家的人均鋼產量452公斤,低於西德的712公斤,但高於法國的431公斤和英國的202公斤(《1982》第45頁)
面對社會主義國家經濟高速增長的數字,有些力圖抹殺社會主義優越性,抹殺計劃經濟成就的人就會說:因為社會主義原來經濟落後(而這些人說社會主義經濟不如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發達,從而推論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時,從來不談社會主義經濟起點比西方差得多。甚至如《私有經濟在中國》一書作者還暗示東歐在戰前領先西歐似的),所以實物增長速度比西方高出很多的。似乎社會主義的高速發展和社會制度無關,只與經濟發達程度有關,經濟越落後,發展速度越高。但是,這種說法根本經不起實踐的檢驗。聯合國一個統計資料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未包括中越朝等)分為三大群體: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國家、蘇聯及東歐國家。並給出1960~1980年工業生產多數實物產品數量年均增長情況如下:
(《1982》第76、77頁)
資產階級為了保住為利潤而生產的極惡制度,必然要利用他們掌控的資源和豢養的學者來大肆散布不實言詞,以欺騙群眾。事實就是和資本主義辯護士喋喋不休的,關於蘇聯東歐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失敗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優越的談論相反,蘇聯東歐國家的工業發展,實物生產速度遠遠高於兩類市場經濟國家(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是美、日、西歐、加、澳等國,其他非社會主義國家被聯合國歸為發展中市場經濟國家)。發展中市場經濟國家並沒有因為經濟遠比蘇聯東歐國家經濟落後而使其工業增長速度更高。相反,當原蘇聯東歐地區的國家接受西方推薦的,能「增強經濟活力」,「提高經濟效率」的私有化和自由經濟的建議之後十幾年,工、農業年均增長速度卻是戰後最低的,許多國家還是負增長速度。該地區資本主義化後的工農業增長速度遠遠不及社會主義時期。因此,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哪一種經濟制度優越,是很明顯的。
所謂金錢收入遊戲,只不過是錢支配人勞動的權力遊戲,而不涉及具體的實物生產。
——————————————————————-
給商品(貨幣)拜物教的庸人們一耳光! 全世界的GDP都假的,主流實際GDP的概念代表的含義是邏輯錯誤,它(錢或者說價值、產值)代表的不是什麼財富、蛋糕,而是資本主義的權力關係!——教唆民族主義者、社會主義者、民族國家的大國如何破壞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論文系列!
在目前的經濟分析中,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的統計變數成為經驗問題研究的基礎,經濟學家從理論上歸納和運用這些統計資料,構成對現實經濟問題的解釋和制定政策的依據。主流經濟學教科書告訴人們,這些統計資料與教科書中生產函數的原理是完全對應的,統計中的實物產出——GDP來自於生產要素的投入和技術進步,國民收入核算統計中的那些變數就是為了這種生產的技術分析所設計的。雖然它們由名義的貨幣值來表示,但這些名義變數是與貨幣供應量相對應的,當採用貨幣數量論把名義值的變動剔除而改變為實際變數後,這些統計變數就與教科書中生產函數的概念完全一樣了,從而使用教科書中的原理即可以對資源有效配置進行分析,而達到我們想要得到的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依據。這樣,目前的經濟學就象物理學和其它自然科學一樣,在理論與經驗觀察上存在著高度的一致性,事實果真如此嗎? 自1929年現代的國民收入核算體系開始應用和隨著宏觀經濟學的發展,實際GDP成為經濟學中的最重要的概念和統計指標。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首先教給學生的就是這裡有一個衡量實物產出的指標——實際GDP。當然,同時還有一個價格指數表示物價總水平,實際GDP是用名義GDP減去物價指數。這樣,所有的學生都學會了這個概念並被所有的人所認同,隨後這個概念就成為教條而加以應用了。這裡有一個例子可以充分說明這個實際GDP作為實物統計的觀念對人們的影響。大家都知道,在GDP的統計時,首先得到的是名義GDP,但是在所有的國民收入核算的統計表中(如《中國統計年鑒》),竟然沒有名義GDP的增長率這一指標,而是告訴你實際GDP的增長率和物價指數,要想得到名義GDP增長率指標,你自己去加吧,之所以沒有名義GDP增長率這一指標,因為經濟學家認為GDP就是為了衡量實物產出的,名義GDP的增長率沒有用。 但是,實際GDP這個指標很不好用。例如,在實際GDP的統計中,美國1820年時人均GDP是1600美圓,中國2000年時的人均GDP不到1300美圓,更要命的是中國宋朝時的GDP相當於2000美元的水平,是不是2000年時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比美國1820年或中國宋代的時候還要差呢?這顯然有些荒唐,你只要把美國或者中國宋代當時有的那些產品的人均產量和現在中國的人均產量作個對比就可以了,更不用說我們現在消費的東西絕大部分是當時美國或宋代沒有的。如人們經常說的,中國現在是「世界工廠」,幾乎所有的消費品、包括汽車和民用飛機的擁有量都居世界前列,而且每年向美國出口大量的消費品,怎麼可能比美國1820年的生活水平還要低呢?在一本宏觀經濟學教科書中有一個應用實際GDP的例子,作者在講到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增長時寫到,這些國家和地區通過努力工作和技術進步,使實際GDP的增長率連續三、四十年保持在7%左右,這段話是沒有問題的,但接下來又說,這種7%的增長率使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均GDP從戰後到90年代發生了巨大變化,日本的人均GDP從戰後的130美圓增加到30000美圓,韓國從50美圓增加到12000美圓,台灣地區從80美圓增加到16000美圓等等。當我們把上下兩段話放在一起就出笑話了,因為GDP每年增長7.2%,10年會增長1倍,這些國家和地區怎麼可能按7%的增長率在40年的時間裡增長這麼多呢?上面的數字當然是名義GDP,要解釋這些數字當然也要用名義GDP,比如日本在高增長時期名義GDP的增長率超過15%,同時日圓對美圓的匯率提高了3倍,而韓國在高增長時期名義GDP的增長率接近30%,而在目前採用實際GDP來說明實際產出的增長,同時分離出物價水平的變動和匯率的變動是經濟學家做不到的,這裡可以肯定的說,這在將來也做不到,那麼這樣使用「實際GDP」的統計指標就有些希奇古怪了。
我們還可以舉出更多的例子來說明使用實際GDP比較實物給經濟學家帶來的尷尬。比如要說明中國的GDP究竟是多少美圓就必須先解決人民幣對美圓的匯率問題,經濟學家試圖用購買力平價的方法進行計算,結果怎麼樣呢?從東南亞金融危機時主張人民幣貶值時的低估到現在主張人民幣升值的高估,經濟學家從2美圓到14美圓之間竟然給出了十多種計算結果,這種誤差可能達到7倍的計算是不是還能應用呢? 1930年,凱恩斯在《貨幣論》一書中針對這種國民收入的統計含義提出疑問,GDP統計中的各種產品是異質的,怎麼可以加總在一起表示實物產出呢?實際上,這種加總和指數問題在理論上是有確定的結論的,即只能是單一產品或穩定狀態增長(即所有的產品按同樣的比例增長),比如說有蘋果和梨兩種產品,如果它們的增長率都是10%,可以確定的說產出的增長率是10%;但如果蘋果的增長率是15%和梨的增長率是5%,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指數的。這一問題實際上很容易理解,比如對於我們現實生活的異質品世界來講,說GDP增長8%,顯然不如說去年生產的是21寸電視而今年生產了29寸的電視更清楚。對於物價指數的統計也是如此,這種統計只能在單一產品和穩定狀態下才是可能的,比如蘋果和梨的價格都增長了10%,可以確定的說物價上漲了10%;但如果蘋果的價格上漲了15%和梨的價格上漲了5%,或者價格同時上升而蘋果和梨的產量比例變化了,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物價指數的。前面所舉的用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人民幣的匯率出現的尷尬結果就是一個例子。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也說,物價指數的統計可能忽視了產品質量的變化,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如果物價指數的統計考慮產品的質量變化,由於產品的質量變化太快(比如電視機),那將使物價指數的統計失去意義,因為只要質量變化了就要把它視為一種新產品而不能與原來的產品構成時間序列的指數。聯繫到國民收入核算的實際,現實中物價指數統計的困難遠超出前面的例子,不僅產品的質量經常在變動,而且新產品層出不窮。可以舉一個例子說明這一問題,目前我國物價指數的計算是以1990年為基期的,而如今在市場上幾乎難以找到與1990年完全相同的產品,更不用說占消費支出很大比重的新產品。顯然,這種物價指數的計算與實物量的統計相差甚遠。
就人們通常所說的物價指數是指消費者價格指數(即CPI),這種消費者價格指數經常被作為計算實際國民收入的依據。然而,這種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然不是全部產品和勞務的統計,比如資本品的價格變動被排除了,資本品的價格變動是用單獨的指數來表示的,由於資本品在我國GDP統計的全部產品中要佔到30%左右,所以GDP並不能表示實物量的變動是顯而易見的。就消費品而言,消費者物價指數所包含的產品也不是全部消費支出的構成,比如在上個世紀90年代,家用電器在我國居民消費中已經佔有很大的比重,但只是在2000年時才考慮將其加入到物價指數的計算中。顯然,用這種物價指數的方法來計算實際GDP是大有疑問的。 從上述分析可見,這種實際GDP作為表示實物的統計變數是主流經濟學創造的一個神話,之所以把它叫做神話,是因為這種異質實物產品的加總和統計在理論上是不可能的,在實際應用上也是沒有意義的,或者說,實際GDP是根本不存在的,但主流經濟學卻使它成為人們頭腦中的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並被用於所有的經濟學應用領域。 當然,這種假的實際GDP和物價指數的統計在現實中並不是毫無用處的,正如這種實際GDP和物價指數一直是宏觀經濟分析的重要指標,但只要對目前的宏觀經濟分析有所了解的話就很容易發現,經濟學家實際上是把實際GDP和物價指數的變動加在一起考慮宏觀經濟波動,但二者加在一起就是名義GDP,那為什麼不直接使用名義GDP呢?名義GDP正是我們所要研究的最重要的指標,但這種名義GDP絕對不是實物產出的數量和它的貨幣價格單位,而是與實物或技術完全無關的。 什麼是GDP 我們現在來討論名義GDP。在國民收入核算中,名義GDP是一定時期中(如1年)新生產的商品和勞務的價值總和,這一定義中的關鍵是價值,這裡的價值概念即是商品和勞務的貨幣價格,從而是可以加總的,但這樣加總的名義GDP已經不表示任何實物,而是一個貨幣交易增加值的概念。如計算國民收入的一種方法就是增值法,即把各個企業新增加的價值加在一起,由此構成企業的總收入,這種收入必等於人們的總支出,因為收入和支出是貨幣交易的賣和買,二者必然相等。這樣,從總支出的角度看,人們花1美圓一定有1美圓的GDP。由於GDP所統計的是貨幣交易值,凡不是貨幣交易的產出(包括勞務)將不會被計入GDP。比如,足球明星的高額報酬被計入了GDP,而農民自己生產和消費的農產品只要不通過市場交易,就不會計入GDP。 由於GDP是一個經濟中全部貨幣交易量的增加值,我們可以用貨幣的交易方程式來表示:MV=PT,即貨幣數量(M)和貨幣流通速度貨幣(V)相乘等於全部貨幣交易值PT(T表示交易的實物量,P表示價格),而名義GDP的計算則只是所有的交易量的增加值,或從企業會計帳戶上考慮的增加值。因此,當假設全部交易值與企業的增加值之間保持一個固定的比例,即GDP在PT中的比例是穩定的,再假設貨幣流通速度不變,則貨幣交易的增加值或名義GDP和貨幣供應量之間將保持穩定的比例,即。 上述對名義GDP的說明似乎是多餘的,因為這些定義在教科書中都可以找到,但我們這裡重述這些定義是為了說明與教科書完全不同的含義,即這些定義可以清楚地表明,GDP根本就不是實物的統計,而是一個貨幣值。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這個貨幣值是沒有意義的,從而要用實際GDP和物價水平把這個貨幣值拋棄掉,然後用生產函數去說明實際變數。但正如前面所表明的,這在邏輯上是根本不能成立的,而主流經濟學所拋棄的貨幣和名義變數則正是我們現在所生活的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經濟)中最本質的東西,即這些名義變數所表示的正是資本主義經濟關係。在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經濟中,一個最典型的特徵是競爭,這一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無時無刻都感覺到的。在競爭中人們想要得到的和為之奮鬥的是什麼呢?不是任何實物,而是金錢或貨幣這種純粹的價值符號,普通人為了生活和發財的夢想整天忙碌著,企業家和資本家在殘酷的商戰中沉浮,甚至一些政府官員為了金錢而喪失良心和道德,他們所考慮和追求並不是實際變數而是名義變數,即貨幣本身。在這樣一種比誰掙錢多的遊戲中,出現了GDP或名義GDP,這個名義GDP包含著一組由貨幣量值構成的名義變數,其中有工資、利息、利潤、資本、折舊和儲蓄、消費、投資等名義變數,由這些名義變數構成了企業為獲取利潤而產生的財務帳戶,即貨幣量值的成本收益計算。這種成本收益計算完全是以貨幣價值的投入和產出進行的,而根本不涉及任何實物的考慮。正是這一點,使名義GDP成為重要的統計變數,如果假設企業的成本不變,則名義GDP的增加意味著企業贏利的增加,而企業贏利的增加則是企業經營的目的。
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我們前面所列出的國民收入核算的那些統計變數(工資、利息、利潤、資本、折舊、儲蓄、消費、投資)都被作為實際變數來使用,被聯繫到生產函數和人們消費的時間偏好,可是這些統計變數都只是名義的貨幣值。但主流經濟學有辦法處理,即參照名義GDP和實際GDP的解決方法,把貨幣工資除以價格水平就成為實際工資,名義利率除以價格水平就成為實際利率,而廠商在沒有貨幣幻覺的條件下只是考慮實際變數,這樣就可以把這些變數套用在生產函數上了。如前所述,當這些變數根本就不表示實物,那麼主流經濟學的這種濫用一定是漏洞百出的。
先來看折舊,折舊這個概念在實物或技術上是表示固定資產磨損的,但這裡卻是個價值概念,即由政府規定固定資產的價值按幾大類每年攤入企業成本的比例。顯然,各種不同的機器設備在技術或實物上的磨損是不同的,而且是政府不可能知道的,那麼為什麼政府要嚴格規定統一的折舊比率呢,道理很簡單,如果政府不這樣嚴格規定,那麼企業一定會逃稅,這種折舊與固定資產的物質磨損以及精神磨損沒有一點關係,美國政府曾採用過的「加速折舊」政策只是減稅。實際上,企業在做投資時,即使完全從價值上考慮也不把折舊率作為成本計算的依據,而是採用毛利和投資回收期的方法進行計算。 對於工資和利息這兩種構成企業成本的因素,企業在進行成本收益計算時顯然只是採用名義量值,最簡單的道理是物價指數只是政府在事後計算和公布的,企業不可能根據政府公布的物價指數向工人和銀行修改以前簽定的契約,而對產品價格的預測也只能是名義的貨幣值,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對實際變數和價格水平進行「理性預期」,只要對企業實際的成本收益計算稍有了解就可以明白這一點。但遺憾的是,在主流經濟學的教科書中根本就沒有這種真正的企業的成本收益計算,更沒有貨幣利潤的概念。 這裡最使人困惑的一個概念就是資本了。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資本被作為實物的機器設備納入到生產函數中,即Y=F(K,L),以表明其對實物產出的生產力。但在國民收入統計中,資本只是一個價值概念,它來自於以前用貨幣計量的投資。奇怪的是,主流經濟學在採用生產函數分析時把資本的產出—GDP用物價指數方法分出實際GDP,同時把資本的收益—利率除以價格水平而變成實際利率,但從來沒有把生產函數中的資本以及投資去除以價格水平而變成實際資本及實際投資,這種生產函數的計算顯然存在著邏輯錯誤,即把名義值和實際值攪在一起了。同樣,在生產函數中,勞動的計量採用的是實際值,而資本卻是沒有被價格水平除過的名義值,這又怎麼能夠計算它們各自的邊際產出呢?把名義值和實際值的資本勞動比率(K/L)放在一起又是什麼意思呢?這種邏輯上的混亂引起實際經濟分析中更為嚴重的思維混亂。例如,在實際中,所有的資本勞動比率很低的發展中國家都在採用那些資本勞動比率很高的技術,而在美國則出現了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列昂惕夫悖論」,可以說,只要使用這種生產函數來分析實際問題,就會導致這種悖論,我們把這些問題留待後面詳細討論。 實際中的資本是不是主流經濟學生產函數中的機器呢?對此在統計資料中是不難找到說明的。按照統計資料,美國的總資本中65%左右是地產,而且這個比例在長期中一直保持穩定,由於美國的投資率在長期是穩定的,那麼就意味著,由投資所轉化的資本增加或資本積累只是地產的增值或地價上升,而根本不是機器的增加。這樣,資本就只是那塊兒地,資本積累只是人們用更高的價錢(投資)去買那塊兒地。當然,除去地以外還有35%的資本,它們是不是機器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在剩下的35%的資本中,絕大部分或50%以上是由專利和商標等無形資產構成的,機器的價值只是佔總資本中很小的比重。教科書中總是使用統計數據來說明美國的資本勞動比率是中國的40倍,但大家都知道,機器是由勞動生產的中間產品,美國現在所使用的機器存量只是近20年生產出來的,以前的機器都報廢了,美國的產業工人只有幾百萬人,而中國卻存在幾個億的剩餘勞動力,如果資本是機器的話,中國完全可以用這些人在1年中生產出美國的這些機器(當然要知道這些機器的生產技術),實際上,中國現在也正在按照這個速度生產機器而成為世界工廠,但在資本的價值上趕上美國的可能性卻很小,因為這意味著中國的投資和貨幣供應量要以比現在高出幾十倍的比率增加,當然這裡排除了人民幣匯率成倍升值的可能性。再來看投資概念,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投資意味著固定資產或機器的形成。但現實中的投資卻只是一個貨幣額的支出,它可以用於購買各種商品和勞務(比如股票和球星),與消費不同的是,投資的目的是要形成價值上的資本存量以獲取利潤。舉一個例子,美國的摩托羅拉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如果按照教科書的定義就是把美國的機器運到中國來,但實際上摩托羅拉公司投資的絕大部分並不是把機器運到中國,而是在中國購買土地和僱用工人蓋廠房,並僱用我國的管理人員和工人進行生產,所帶來的「機器」只是一個晶元,摩托羅拉公司的投資顯然只是使用美國的銀行印發的美圓而不是機器。
採用簡化的方法,我們可以把投資所購買的商品和勞務分成三類,即僱用工人、購買機器設備和直接購買原有的資本存量;對這三類還可以簡化為僱用工人和資本存量兩類,因為機器只是生產機器的廠家僱用工人和購買原有的資本存量生產出來的,從而可以把機器「還原」掉;再進行簡化,使用前述的地產在總資本中佔有絕大的比重,我們可以把資本存量理解為就是一塊兒數量固定的土地。上述簡化可以使我們清楚地看出投資的含義,投資作為一種增加的貨幣額的支出,當它用於僱用工人時將增加工人的工資和同時增加企業的成本,當被用於購買原有的資本存量或土地時將引起資本存量的價格或地價上升,這種資本存量的升值就成為企業的利潤,利潤就來自於新增的投資購買原有的土地而引起的地價上漲的部分。因此,從實物角度看,投資還可能生產機器,但從價值的角度看,投資與機器是完全無關的,只是與作為價值量的工資和利潤相聯繫。 最後來看儲蓄和消費。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儲蓄和消費的比例取決於人們消費的時間偏好,比如有一種產品——綠豆芽,你今天不吃它明天就會長一節兒,長的長度就是資本的邊際生產力,和原來的豆芽相比就是利率,那麼,人們什麼時候把豆芽吃掉取決於人們的時間偏好,即豆芽的生長速度和人們的忍耐性。按照這種理論,經濟學家創立了各種消費函數模型來解釋宏觀經濟的變動,如生命周期假說和世代交疊模型。然而,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儲蓄和消費只是一筆貨幣額,或者說是人們在一定時期獲得的金錢支出掉和沒有支出的比例,還可以說人們是把錢花掉還是存起來或用於投資去掙更多的錢,而根本就不是按照時間偏好去消費某種實物產品。凱恩斯在《貨幣論》和《通論》中提出了節儉的悖論和建立在富人有更高儲蓄率的消費函數和收入決定理論,但凱恩斯的消費函數理論被主流經濟學完全曲解了,並被用於對現實經濟的解釋。舉我國現實中的例子,自1997年以來,我國經濟出現了經濟增長率下降和失業增加的經濟衰退,其中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消費的大幅度下降。國內的許多經濟學家都按照主流經濟學的消費函數理論來對此進行解釋,即消費的下降是由於社會福利制度的變革引起的人們消費傾向的改變,比如要存錢支付養老、醫療、購買住房和子女的教育費用等,但這種似乎有道理而又看似符合實際的說法卻是大有問題的。我們把複雜一些的理論分析留到後面,這裡只是指出一個重要的經驗事實,即在美國的長期國民收入統計中消費傾向是相當穩定的,是不是美國在一百多年中社會福利制度沒有發生變化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不僅美國的社會福利制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在技術(如新技術革命)和人們的文化理念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老一代的美國人拚命的攢錢而現在年輕人卻大量的負債消費,但奇怪的是,統計上的消費傾向竟然沒有變化。確實,上述這些技術上的因素會影響人們消費的時間偏好或時間選擇,但它們只能改變商品的相對價格(期貨價格),而不能影響國民收入核算統計中貨幣的消費和儲蓄變數,因為這些變數只是表示人們社會關係的貨幣量值,而與技術或時間偏好完全無關。 消費和儲蓄既然是貨幣量值,我們可以從貨幣的角度來解釋上述問題,如果假設人們的儲蓄是作為銀行存款保持的(這在貨幣供給的統計上即是),那麼人們能不能把作為儲蓄的銀行存款多取出10%用於消費呢?顯然不可能,這必然會使商業銀行倒閉;同樣,人們也不能多儲蓄10%作為銀行增加的存款而沒有相應的投資貸款,這也會使商業銀行倒閉,當人們試圖這樣做時,必然會使商業銀行改變貨幣供應量,從而引起收入水平的變化而阻止人們改變貨幣量值消費與儲蓄比例的企圖,或通過經濟波動來加以調節,這即是凱恩斯的收入決定理論和節儉的悖論。對於我國1997年以來的消費下降,其重要原因是從1991年以來收入分配發生了嚴重的兩極分化,或工資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消費傾向的改變則是次要的。 以上對國民收入核算中的統計變數的分析表明,這些以貨幣量值表示的統計變數與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所說的實物、生產函數、時間偏好等技術關係是完全無關的,而是表示資本主義經濟關係,或用於表示這種特殊的比誰掙錢多的競爭遊戲。我們現在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加總問題,即在國民收入的統計中那些球星和歌星超過千萬的高額收入怎麼會和麵包加在一起構成GDP。為什麼麵包工人的微少工資可以和球星、影星的收入加在一起構成GDP總量呢?原因只是在於他們都是資本家僱用的,假如利潤率是10%,資本家付給麵包工人100美圓的工資,就要把麵包賣110美圓而得到10美圓的利潤,而付給影星的1000萬美圓的工資就要從出售電影中收回100萬美圓的利潤,正是這種性質才使不同質的產品和勞務得以加總。自20世紀30年代人們使用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以來,並沒有從理論上考慮它的性質和意義。
反到是馬克思對生產勞動的定義似乎可以作為GDP等國民收入統計的理論依據,在批評了斯密把物質產品的生產作為生產勞動的定義後,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經濟關係中,只有能夠為資本家帶來剩餘價值的勞動或僱傭勞動就是生產性勞動,而生產性勞動就是價值。在這裡只要用貨幣計量價值量就可以聯繫起GDP概念。只要把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用貨幣計量即可聯繫到GDP增長的統計。如前面所表述的,當採用貨幣交易時,假設所有的企業都是資本主義企業和所有的工人都被資本家所僱用,則馬克思的生產性勞動的定義是與國民收入的統計相一致的,即所有的產品都是經過貨幣的買和賣兩個過程,以使貨幣增殖,而根本不涉及生產剩餘價值的勞動的具體形式。但是在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邏輯中,價值是異化的人類勞動本身,那麼它代表的就不是財富、蛋糕,而是權力!
因此,對於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經濟關係來講,重要的是名義GDP,而不是反映實物產出的「實際GDP」,而且這種「實際GDP」根本就不存在。人與人的權力關係被說成是物的屬性,我們生活在一下高度貨幣(商品)拜物教化的社會。說一個事情,凱恩斯是反對所謂實際GDP代表財富含義或者總生產函數含義的,在通論與貨幣論中都有論證的,呵呵,我估計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先入為主了,經濟學中非常多的概念都是經不起推敲的,所以一般說來,現在的經濟學還不是真正的科學。
————————————————————
最後再讓你們搞清楚,一個事實,GDP不是什麼統計指標的問題,而是市場經濟的生產目的性的問題,因為市場經濟追求的就是金錢,而金錢的增值源於剩餘價值生產,只要所謂的GDP不增長資本主義就得癱瘓。 我們這個社會,無論數成功的標誌不就是金錢么?像官僚腐敗、商人黑心追求的都是這個東西——錢,而你們確把它說成是一種統計指標合不合理,這完全是十分荒唐的。 這根本就不是統計指標的問題,而是社會制度的問題,以及民族國家的問題。
————————————————————————————
實際GDP(價值總量)代表的是財富么?如中國2000年時人均GDP不到1300美元,而美國1820年就是1400美元,更要命的是宋朝時人均GDP相當於2200美元水平,難道中國2000年時,生活水平,比美國1820年,或者宋朝時還差?像電燈、電話、飛機那時有么?還有人均的各種實物產量,不說2000年時的中國,就是五六十年代的中國都不是美國1820年或者宋朝時能比的。並且GDP核算中,異質的蘋果與梨加總起來是什麼意思。比如異質的蘋果與梨都增長百分之十,你可以說總財富增長10%,但一個增長15%,一個增長5%,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指數的,同樣物價指數也是如此。
並且十年前,20年前,五十年前生產的消費品一樣么,不一樣又如何有比較性。
可見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對的,價值(金錢原子)不是實物代表的財富,而是被支配的某種人類勞動本身代表的權力。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拜物教的社會,人們的大腦都被格式化了,我們多數人的思維,都是馬克思批判的商品拜物教,即把人支配人的權力硬要說成是財富蛋糕。
而事實上GDP在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確代表了力量,正如誰的錢越多,誰的權力就越大。但只是在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這種力量對比才成立。而在資本主義體系以外,這種力量對比就不能成立,如蘇聯沒有解體以前,國際資本就不可能以他們想要的價格任易調動蘇聯的勞動力和資源,就算把1美元確定為換1億盧布都沒有用,蘇聯不會與國際資本交換,或者只會拿很少的資源出來交換。這種權力關係就不可能實現。
正如匯率不包含任何物質屬性的原子一樣,交換的比例,本質上代表的就是一種權力關係。又如美國現在貧民窟里的窮人,你們看照片就知道了,非常窮,生活在下水道的都有。但人均GDP高於中國高於中國的中產階層,因為中國還沒有完全開放,越完全開放,這種力量對比越成為現實,但是美國窮民窟里的窮人,如果能跑到中國來,他們就能成為爺——成為洋大爺,這正是GDP代表金錢權力關係表現。
同樣南韓80年代中層以上的人生活水平也不怎麼比中國好,但中國90年代開放,按國際資本確定的權力關係,確讓他們也成為了洋大爺。
比如蘇聯解體後的朝鮮生產力已經大倒退了,但有人推算在平壤修建一幢摩天大樓需要佔朝鮮國民生產總值的十分之一,但事實上朝鮮直接、間接修這樣的摩天大樓只動用了幾千勞動力。
而且上面有些答友,把GDP說財富,並整天腦子裡認為社會問題都是財富、蛋糕如何分配,在這裡動支配方式不同,財富的形式就會不同,正如醫生的手術刀某些人是不是要去分配幾刀、假肢生產工廠的假肢,某些健康人是不是也要去分配,要知道勞動支配方式不同,生產組合就不同,生產出來的消費品就不同,正如富人們不可能一天吃一千個人的飯,穿一千個人的衣,但富人們一天消耗的奢侈品確可能消耗成千上萬人的勞動。在這裡怎麼能把金錢(價值)說成是財富、蛋糕呢?
又如30年前你父母給你存錢,30年後你取錢出來夠買MP5、手機、個人電腦等,如果金錢(價值量)代表的是財富,難道說30年前就生產了這些來庫存?並且現實中除機器的折舊時間是二三十年外,絕大多數消費品庫存量就幾周到一年不等,停止生產一個月試試,看是否有所謂的財富,有所謂的蛋糕來兌現。可見錢(GDP)代表的不是具體實物(或服務)代表的財富,而是被支配的人類勞動本身,代表的權力,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完全對的。
當然知道這種規則,民族國家的大國就知道怎麼破壞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這是主流輿論絕不能容許的。當然不是說GDP沒有意義,一個社會中誰的錢越多,誰的權力就越大,並且只要所謂的GDP不增長,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就會癱瘓,大量的資本就得破產,大量的工人就得失業。
但要明白至於國家之間這種權力關係上的力量對比,是建立在上層資本主義國家的軍事、政治力量確定的規則之上的。至於民族國家的大國是否值得去做依附性的國家,你們自己思考。
鐵幕當初是有在英吉利海峽甚至大西洋的拉開的可能的,在二戰時期法國本土的游擊隊都是由法共控制的,當二戰結束後蘇共命令法共與戴高樂組建聯合政府,結果沒過多少年法共就被戴高樂擠出政府了;還有德國三大工業區雖然倆被西德佔了,西里西亞工業區仍然在德共手裡,結果蘇共強行將西里西亞劃給波蘭並拆毀大部分機器,將這裡的德國人趕往東德;丘吉爾下台後繼承他的是社會民主黨的工黨艾德禮政府,也是偏左的,西方曾經譏諷艾德禮長得就像列寧,西歐三大發達國家英法德本來紅色陣營可以控制一個半的,如果能爭取社會民主黨的支持甚至指不定可以控制2.75個,結果只有一個被閹割的東德,蘇共不背這鍋誰背?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我不清楚
但我知道有人清楚,比如說Jeffey Sachs
What I did in Russia
沒有,不存在的,三十年代美國倒牛奶的時候,蘇聯糧食都接不上餓死人,你說這個時候差距大還是八十年代差距大?幾十年來差距明顯縮小,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數據可證。怎麼就「擴大數倍」了呢?既然所謂「大分流」根本就不存在,那自然就沒有負責不負責的問題了。當然,你如果認為信用貨幣是真實財富的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哪個差距擴大了?以下引用《1949年和1978年中美蘇日德英法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
糧食總產量:1949年,美國15740萬噸,中國11318萬噸,蘇聯8810萬噸,日本1780萬噸,法國1610萬噸,西德1450萬噸,英國1025萬噸。1978年,美國32807萬噸,中國30477萬噸,蘇聯25506萬噸,法國4717萬噸,西德2609萬噸,英國1870萬噸,日本1818萬噸。
棉花總產量:1949年,美國350.8萬噸,蘇聯84.4萬噸,中國44.4萬噸。1978年,美國236.0萬噸,蘇聯264.0萬噸,中國216.7萬噸。
粗鋼產量:1949年,美國7074萬噸,蘇聯2329萬噸,英國1580萬噸,法國915萬噸,西德916萬噸,日本311萬噸,中國15.8萬噸。1978年,蘇聯15100萬噸,美國12389萬噸,日本10211萬噸,西德4126萬噸,中國3178萬噸,法國2284萬噸,英國2030萬噸。
生鐵產量:1949年,美國4982萬噸,蘇聯1639萬噸,英國968萬噸,法國841萬噸,西德717萬噸,日本160萬噸,中國25萬噸。1978年,蘇聯11100萬噸,美國7957萬噸,日本8017萬噸,中國3479萬噸,西德3014萬噸,法國1919萬噸,英國1141萬噸。
焦炭產量:1949年,美國5773萬噸,西德2514萬噸,蘇聯2430萬噸,英國1574萬噸,法國690萬噸,日本258萬噸,中國54萬噸。1978年,蘇聯8640萬噸,美國5250萬噸,中國4690萬噸,日本4389萬噸,西德2541萬噸,英國1225萬噸,法國1030萬噸。
原油產量:1949年,美國24892萬噸,蘇聯3344萬噸,西德84萬噸,日本19萬噸,英國16萬噸,中國12萬噸,法國8萬噸。1978年,蘇聯57246萬噸,美國42919萬噸,中國10405萬噸,英國5338萬噸,西德506萬噸,法國112萬噸,日本54萬噸。
煤炭產量:1949年,美國43597萬噸,蘇聯23550萬噸,英國21861萬噸,西德11740萬噸,法國5304萬噸,日本3974萬噸,中國3243萬噸。1978年,蘇聯72400萬噸,中國61800萬噸,美國59915萬噸,西德20750萬噸,英國12354萬噸,法國2239萬噸,日本1909萬噸。
天 然 氣:1950年,美國1779億立方米,蘇聯58億立方米,法國2.5億立方米,日本0.7億立方米,西德0.6億立方米,中國0.07億立方米,英國0.6億立方米(1959年)。1978年,美國5331億立方米,蘇聯3724億立方米,英國372億立方米,西德203億立方米,中國137億立方米,法國79億立方米,日本29億立方米。
發 電 量:1949年,美國3451億度(淨髮電量),蘇聯783億度,英國506億度,日本410億度,西德357億度,法國303億度(淨髮電量),中國43億度。1978年,美國22860億度(淨髮電量),蘇聯12000億度,日本5640億度,西德3534億度,英國3534億度,中國2566億度,法國2226億度。
硫酸產量:1949年,美國1037萬噸,蘇聯220萬噸,英國169萬噸,日本161萬噸,法國115萬噸,西德114萬噸,中國4萬噸。1978年,美國3481萬噸,蘇聯2240萬噸,中國661萬噸,日本643萬噸,西德468萬噸,法國458萬噸,英國346萬噸。
純鹼產量:1950年,美國362萬噸,英國125萬噸,蘇聯75萬噸,西德74萬噸,法國72萬噸,日本17萬噸,中國16萬噸。1978年,蘇聯488萬噸,英國190萬噸(1971年),美國164萬噸,法國137萬噸,西德135萬噸,中國133萬噸,日本118萬噸。
燒鹼產量:1951年,美國282萬噸,英國55萬噸,西德39萬噸,蘇聯35萬噸,日本33萬噸,法國26萬噸,中國4.8萬噸。1978年,美國960萬噸,西德325萬噸,蘇聯276萬噸,日本270萬噸,法國134萬噸,中國133萬噸,英國92萬噸(1972年)。
化肥產量:1950年,美國426萬噸,西德184萬噸,法國165萬噸,蘇聯124萬噸,日本64萬噸,英國56萬噸,中國1.5萬噸。1978年,蘇聯2365萬噸,美國1941萬噸,中國869萬噸,法國470萬噸,西德447萬噸,日本215萬噸,英國164萬噸。
塑料產量:1952年,美國89萬噸,西德17萬噸,英國12萬噸,蘇聯6.7萬噸(1950年),法國4萬噸,日本4萬噸,中國0.2萬噸。1978年,美國1238萬噸,西德675萬噸,日本587萬噸,蘇聯352萬噸,法國291萬噸,英國277萬噸,中國68萬噸。
乙烯產量:1960年,美國247萬噸,英國45萬噸(1963年),西德23萬噸,蘇聯18萬噸,日本8萬噸,法國8萬噸,中國0.07萬噸。1978年,美國1247萬噸,日本439萬噸,西德322萬噸,法國197萬噸,蘇聯148萬噸(1976年),英國125萬噸(1975年),中國38萬噸。
汽車產量:1949年,美國625.4萬輛,英國62.9萬輛,法國28.6萬輛,蘇聯27.6萬輛,西德16.2萬輛,日本2.9萬輛,中國無。1978年,美國1287.6萬輛,日本924.0萬輛,西德458.4萬輛,法國408.0萬輛,蘇聯217.3萬輛,英國160.8萬輛,中國14.9萬輛。
載重汽車:1949年,美國113.4萬輛,蘇聯23.0萬輛,英國21.6萬輛,法國9.8萬輛,西德5.7萬輛,日本2.8萬輛,中國無。1978年,美國370.8萬輛,日本326.4萬輛,蘇聯85.9萬輛,法國45.6萬輛,英國38.4萬輛,西德30.0萬輛,中國9.6萬輛。
拖 拉 機:1949年,美國60萬輛,蘇聯9.3萬輛,英國9.0萬輛,西德2.7萬輛,法國1.7萬輛,日本和中國無。1977年,蘇聯56.9萬輛,中國41.9萬輛,日本28.8萬輛,美國20.5萬輛,英國14.7萬輛,西德13.0萬輛,法國6.0萬輛。
水泥產量:1949年,美國3594萬噸,英國936萬噸,西德846萬噸,蘇聯815萬噸,法國688萬噸,日本328萬噸,中國66萬噸。1978年,蘇聯12928萬噸,日本8489萬噸,中國7390萬噸,美國7174萬噸,西德3350萬噸,法國2820萬噸,英國1592萬噸。
木材產量:1950年,美國28266萬立方米,蘇聯26600萬立方米,日本5136萬立方米,西德2659萬立方米,法國2033萬立方米,中國664萬立方米,英國337萬立方米。1977年,蘇聯37670萬立方米,美國33844萬立方米,中國4967萬立方米,日本3431萬立方米,法國3039萬立方米,西德2873萬立方米,英國389萬立方米。
化學纖維:1949年,美國47.8萬噸,英國13.0萬噸,西德12.8萬噸,法國7.1萬噸,日本5.7萬噸,蘇聯2.5萬噸,中國無。1978年,美國390.7萬噸,日本184.8萬噸,蘇聯110.0萬噸,西德88.2萬噸,英國59.8萬噸,法國33.5萬噸,中國28.5萬噸。
電 視 機:1958年,美國528萬台,英國200萬台,西德149萬台,日本121萬台,蘇聯98萬台,法國37萬台,中國0.02萬台。1977年,日本1521萬台,美國786萬台,蘇聯707萬台,西德468萬台,英國218萬台,法國191萬台,中國28.5萬台。
捲煙產量:1950年,美國784萬箱,蘇聯250萬箱,英國225萬箱,中國160萬箱,日本129萬箱,法國63萬箱,西德49萬箱。1978年,美國1390萬箱,中國1182萬箱,蘇聯755萬箱,日本603萬箱,西德303萬箱,英國213萬箱,法國165萬箱。
糖 產 量:1949年,蘇聯222萬噸,美國199萬噸,法國83萬噸,西德61萬噸,英國52萬噸,中國20萬噸,日本3萬噸。1978年,蘇聯935萬噸,美國523萬噸,法國406萬噸,西德297萬噸,中國227萬噸,英國111萬噸,日本62萬噸。
機製紙及紙板:1949年,美國939萬噸,英國163萬噸,蘇聯100萬噸,西德89萬噸,法國87萬噸,日本51萬噸,中國11萬噸。1978年,美國5752萬噸,日本1650萬噸,蘇聯940萬噸,西德687萬噸,法國496萬噸,中國439萬噸,英國415萬噸。
棉紗產量:1949年,美國171萬噸,蘇聯61萬噸,英國37萬噸,中國33萬噸,法國23萬噸,西德23萬噸,日本16萬噸。1978年,中國238萬噸,蘇聯161萬噸,美國112萬噸,日本45萬噸,法國22萬噸,西德16萬噸,英國9萬噸。
棉布產量:1949年,美國76.8億米,蘇聯36.0億米,中國18.9億米,英國18.3億米,法國10.9億米,西德8.7億米,日本8.2億米。1978年,中國110.3億米,蘇聯69.7億米,美國36.4億米,日本23.2億米,法國10.1億米,西德9.6億米,英國3.8億米。蘇聯對外對抗,對內剝削,能不負責?
二戰以後,極右翼道路全面破產,資共非正常化,鐵幕對抗導致國際關係敵對化,兩個陣營基本上各玩各的,進出口貿易與擴大消費等刺激經濟的要素,受到極大的抑制。
蘇聯利用分工體系,在社會主義陣營中大力盤剝其他國家。要理解這種剝削,可以參考毛時代城鄉二元社會中,工業對農業的系統性剝削。要。如果蘇聯當初從法西斯德國手裡奪得東歐後又主動撤軍,而不是扶持起一個個傀儡政權,那無論美國和西歐如何對待東歐諸國,無論東歐諸國是好是壞,都跟蘇聯無關。蘇聯將作為解放者永遠銘記在東歐諸國的歷史上。然而蘇聯選擇了建立受自己操縱的兒子黨。這些兒子黨們主動或被動地把蘇聯的利益而不是本國人民的福祉放到第一位。那麼問題來了,納粹德國來了,東歐諸國僕從政權們對內獨裁統治,實行警察國家;對外把德國的利益放在本國之上;蘇聯人來了,東歐諸國兒子政權們也是獨裁統治警察國家,對外也是蘇聯第一本國第二,請問蘇聯跟納粹德國有什麼區別?
「體制」是沒法「負責」的,要負責的是人。
至於是什麼人,不言自明。
現在看來,所謂「蘇聯式社會主義」模式,只不過是本輪現代化的後發國家所採取的一種「過渡」模式。不能說它沒有帶來絲毫進步,但「過渡」終究只是「過渡」,而且有其固有弊端,不可能永久。
至於什麼是「真正的」社會主義,馬恩沒講清楚;後來者講的則不靠譜,多是宣傳口號。
如果非要提「中國模式」,就應該說,中國模式是對過渡模式的一種超越,顯示了現代化進程當中的「中國智慧」。但中國模式,就目前來說,僅是一種「後過渡模式」,距離可見的「現代模式」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對有些國家來說,擺脫過渡模式,是經歷了動蕩的。可見,任何時候,「與時俱進」都是很必要的。畢竟,歷史是有大限的。二戰前,1939年,波蘭是唯一一個經濟水平沒有達到大蕭條前的國家,在歐洲人均收入僅高於阿爾巴尼亞(憶自吉林人民出版社《波蘭經濟地理》)整個東歐歷史上就窮
不需要負責 你窮必須自己負責 真的
先問是不是真的存在這樣的現象,再搞清楚蘇聯是不是應該背鍋,不過反正人家死了背個鍋也沒啥吧。
左派們遇到這個問題就開始比爛,就開始說相對速度,說增速,說平均數。就是不說實際生活水準,自由度、物價、供應等等。
說不存在的,我只想知道蘇聯排隊買麵包的場景是西方國家虛構的嗎?我發現工業黨似乎是可以靠鋼鐵電力產量指標吃飯的,蘇聯70年代鼎盛時期的商店也不見得商品充足,什麼雙喇叭磁帶機等新玩意兒更見不到。發展工業是手段,提升人民生活水品是目的,光看什麼鋼產量縮小多少多少,結果那些鋼和電換不來消費品,消費品的質量還差,那些好看的指標又有什麼用?蘇聯生產中存在巨大的浪費,所以同樣的物資能換的消費品自然少,蘇聯70年代的官員都要去黑市才能買到磁帶機等設備這裡舉個例子,蘇聯單位工業品原料消耗量是美國的1.6倍,燃料消耗量是美國的2.1倍,農業上化肥用量是美國的6倍,收割機數量跟美國相等,當糧食產量卻低於美國,而且每年生產的拖拉機和報廢的拖拉機數量相差不大。穀物浪費年均3500-4000萬噸,金屬浪費和腐蝕年均2000-2500萬噸木材的砍伐運輸加工綜合損耗超過50%能源利用率,在80年為46%,巨大的產量伴隨著巨大的浪費,能投到老百姓頭上的寥寥無幾其實用那麼多指標還不如用德國做對比,戰前兩國是一個國家,結果到了80年代,東德作為最富有的國家,人均小汽車保有量都只有西德的一半,這個數字各位大神怎麼說,說東部工業本來就不行的,萊比錫德累斯頓被你吃了?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先簡單回答,這個鍋必須由蘇聯背。要回答這個問題,幾乎可以寫上一篇巨作了。可惜能力有限,簡單說幾句吧。首先要說的是,二戰後的二、三十年,鐵幕兩邊並沒有產生分流。分流似乎是從70年代開始的。工業革命的高峰是在50年代,二戰後的十年。之後開始衰退(或者說是發展速度回落)。這期間,東西方都趕上了這個潮流,甚至東方陣營還存在部分領先。公有制大國企似乎更適合大工業化。然而到了70年代末,隨著發展速度的回落,特別全球性滯漲和石油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後,伴隨電子信息航天海洋遺傳等技術興起,西方開始了第三次技術革命,在這個過程中東方陣營開始落後了。究其原因,不同的人或許有不同的見解。東方陣營落後也許可能大概的原因:1、靠海的少,海洋工程天生沒有優勢。2、電子信息似乎點錯了科技樹3、航天並不落後,但主要轉軍事4、遺傳似乎受到社會倫理的約束而深層次的原因或許是:1、個人人性發展與社會性vs集體主義2、豐富多彩的多元文化vs物質生活豐富3、專利保護vs無私奉獻4、自我批評和反思vs成就宣揚和自信5、中小企業和風投發展vs發展計劃綱要等等。這些都是蘇聯斯大林和赫魯曉夫時代繼承下來的,蘇聯不背誰背?先說這麼多吧。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美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要求FBI公開特朗普與俄政府的聯繫,並表示懷疑FBI局長是俄羅斯間諜?
※有關「蘇聯」這個稱呼的由來和那些國家用這個稱呼?看到《追風箏的人》里稱呼蘇聯為俄國?
※怎樣看待俄羅斯搜救直升機被擊落?
※俄羅斯展開軍事行動後,烏克蘭局勢走向可能會是什麼?
※摩爾曼斯克看極光需要的準備?
TAG:俄羅斯 | 蘇聯 | 東歐 | 東歐劇變 | 社會主義social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