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部」在國內媒體中是種怎樣的存在?

最近,被認為是中國最好的非虛構寫作組織之一的 ONE 實驗室團隊宣布解散。非虛構寫作在今天正越來越受關注,國內多家媒體諸如《南方周末》《GQ》和中青報等,都設立有特稿部,在一家媒體的特稿部門工作是種怎樣的體驗?記者、編輯們需要做哪些工作?非虛構寫作的未來如何?歡迎各位特稿記者、媒體從業者們說說自己的經歷、見聞和理解。


謝邀。你的3個問題,我按順序一個一個作答

看題主的問題,感覺題主所說的特稿,專指【深度調查報道】。特點是:篇幅長,有深度,見人所未見,揭人所未知,所獲取的信息有一定的獨家性,寫法偏故事性可讀性比較高

這是特稿的一種狹義解釋

廣義的特稿,包含了除消息以外的其它大部分新聞報道(人物特寫,現場特寫,側記,通訊等)。

這裡專說狹義特稿,即【深度調查報道】

1、 在一家媒體的特稿部門工作是種怎樣的體驗?

不是所有的媒體都專門設立「特稿部」。大量的媒體一直沒有特稿部。有些媒體以前有,現在撤了。

因為,深度調查報道是成本最高的報道類型之一。耗時、耗力、耗錢。並且,深度調查記者往往需要採用暗訪、卧底、聯繫深喉等調查手段,有一定的危險性

最近,《紐約時報》調查好萊塢製片人哈維·韋恩斯坦的性侵案,前後秘密採訪了十幾位好萊塢女星,幾十個內幕人士,面對有權有勢、有頂級律師團伺候的好萊塢大佬,記者遇到的壓力可想而知。

但《紐約時報》仍會支持記者把這個調查報道做下去,為什麼?這是傳統大媒體彰顯實力的主要手段,是他們的鎮店工程,也是臉面工程(prestige project),雖然成本巨大,但值得一搏。

米國近年有部挺有名的電影《聚焦》(Spotlight), 該片根據《波士頓環球報》的一組真實的調查報道改編,以美國神職人員姦汙和猥褻兒童的醜聞為背景,講述了這家報紙的調查記者為了找出事實真相挺過了種種壓力,讓真相大白天下 。該片獲得第88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這個片子是談到國外深度調查報道的時候,經常拿來列舉的範例。

在國內的特稿部門工作,如果操刀的是這種深度調查性、監督性報道,例如黑心煤老闆、走私、販毒、洗錢、黑幫,那面臨的調查成本和危險性是相當的,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特稿也不必每一篇都是這種重磅揭黑性質的,有時走走小清新風格也未嘗不可,例如,針對一位富有個性的人物、一次離奇的事件,深入接觸和訪談,寫出這個人的心路歷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人物與環境、與時代的互動,也可以成就很好看的特稿。

2、 記者、編輯們需要做哪些工作?

成本、危險性越大,記者、編輯和媒體管理者需要做的事情越多。

記者需要做:

1) 相對成熟的採訪技能、暗訪技能;

2) 相對充分的前期調研和準備;

3) 必要的錄音錄像設備;

4)一定的身份隱藏能力/表演能力

(啥?記者還需要學表演?可不是?黑心煤老闆問你幹什麼的?你說你是記者?那還調查個毛?)

5) 應變能力。

6) 超強的講故事能力,把人、把事寫活,寫出氣氛、現場感、時代感、衝擊感。

編輯需要做:

1) 資深的編輯會和記者充分溝通採訪調研的環節;

2) 隨時關注調查記者的行蹤與調查進展;

3) 提前和記者設計必要的溝通暗號(以備萬一有需);

4) 指揮、指導記者的調查、採訪方向與進程;

5) 對稿件進行籌劃、潤色、把關、修改。

媒體管理層需要做:

1) 為調查記者和編輯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用車、保鏢、接應,至於電話費什麼的不用提了);

調查記者在前方調查的時候,有時媒體會派另一撥記者/員工假裝路人在附近守候,一旦有緊急情況,有自己人在旁邊接應。

2) 為調查記者和編輯團隊提供道義支持,排除來自各個方向的干擾、公關。

3、 非虛構寫作的未來如何?

非虛構寫作(non fiction writing),這個詞最近幾年有被人濫用的嫌疑

啥叫「非虛構寫作」?只要不是基於想像、編造性質的寫作(如小說),都是非虛構寫作。

知乎上90%以上的問答都是非虛構寫作(有些編造的假段子吸粉的不算),非虛構寫作是相對於虛構作品(fiction)而言的,不是一種特殊的體裁。

非虛構寫作的未來?這就好比問「非小說類的寫作未來如何」?

學生黨會繼續寫論文,教師會繼續寫教案,公司職員會繼續寫策劃文案,自媒體會繼續發雞湯,《人民日報》會繼續寫國泰民安、國強民富(只要別寫畝產萬斤)的社論,小學生會被老師要求寫日記,這都是非虛構寫作,它會一直這麼參差多態地存在下去

而深度報道的未來?它仍會是媒體機構證明實力、打造名聲、贏得讀者、增加粉絲、維護臉面的重要手段,一個實力派媒體都不忍放棄的大殺器

以上。

2017年10月16日

(碼字不易,覺得回答得還行,點個贊再走唄:)


紙媒「特稿部」這種叫法有,我個人覺得這個名字一點都不酷,還是諸如「深度報道部」、「調查新聞部」、「特別報道部」甚至簡稱「深度部」都更帶感。

操作模式無非就是:能頂住壓力的老闆 + 能指點迷津的編輯 + 勤快好學堅韌不拔的年青記者 + 無數次確認事實和修改的文章 + 找到合適的時機和由頭髮布 = 影響力 → 促成改變 / 毫無改變 / 自己被改變。

我的回答僅限於 2010 年 5 月之前的紙媒,那之後我離開了。


謝邀。

以下是樓主問題我的一一回復。

-

Q:最近,被認為是中國最好的非虛構寫作組織之一的 ONE 實驗室團隊宣布解散。非虛構寫作在今天正越來越受關注,國內多家媒體諸如《南方周末》《GQ》和中青報等,都設立有特稿部,在一家媒體的特稿部門工作是種怎樣的體驗?

A:我曾經在《時尚先生》雜誌工作5年,但我所在的部門是lifestyle生活方式組,因此說實話其實我不是很有資格回答樓主的問題,但是可以根據我的個人認識,提供一些回答。

先生雜誌是一本時尚男刊,因此生活方式、時尚類的內容是很大一部分。先生雜誌的版權來源於全球Esquire品牌,作為曾經的其中一員,在那工作的5年里,我認為這是一個偉大的品牌,Esquire之所以有現今的地位,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為它的作者群體、它的特稿的深度程度,它專題的觀點、視角等等,舉幾個例子,海明威等等作家都曾是Esquire的作者。

咱們國內的先生雜誌來講,也非常重視專題(也就是樓主所說的特稿部門),從我所看到的,這個部門的同事平常出現在辦公室的時間較少,因為他們大多數時候是在各地跑,去接觸自己的採訪對象和事件,比我們這些其他板塊的編輯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鋪在某一個專題特稿上面。他們有男有女,在我看來都是寫作能力很強、具有相對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比如很榮幸的,我曾和這些人一起共事過:

周雅婷,她曾經做過一個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專題叫做《中國瘋子》,內容在這裡不多贅述,感興趣可以查閱:中國瘋子_艾炆_新浪博客 (這篇博客中只轉了專題的一個篇章,不完整)

謝丁,我們曾一起出差採訪中國各地的環保人士、探險家,他是個很有趣的人,採訪時非常乾脆、直接,理性。

葉三,在辦公室我們也叫她三爺,很多人認得,不多介紹。

張曉舟,也不用多介紹。

馬李靈珊,共事很短暫,想了解可見她的微博。

當然還有李海鵬,我在先生時期我的最後一個主編。

等等……

如果總體要給我們說做深度專題也好、特稿也好、長稿也好的這些人一個群體畫像,我個人而言也許是:獨特、似乎表面冷酷但實際內在非常豐富、孤獨、也許痛苦和快樂都很容易的人吧。 只是純我個人的一個形容,不敢說我的認識深刻或準確。

-哦哈哈,又想到一點,來補充:他們有些人寫稿非常快、當然有些專題會寫起來沒那麼順利;有些人採訪過程非常快,幾乎問幾個問題就夠了,然後可以寫出一篇長稿;有些則是更像聊天一樣,把自己的問題埋入其中。總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吧。(此段補充編輯於20171129 12:24)

Q:記者、編輯們需要做哪些工作?非虛構寫作的未來如何?歡迎各位特稿記者、媒體從業者們說說自己的經歷、見聞和理解。

A:如前面所說,從我的認識來講,他們會有自己「偏好」的選題,或者說是比較敏感的事情領域,比如人物、事件、現象等等。

另外記者和編輯,從媒體這個職業來講是有劃分和區別的,可能每個刊社的特點不同,也會有所不同。就我個人的認識而言,記者是前線的人,他們專精與採訪、接近事情,寫出文字;編輯需要更多的能力,更接近雜誌的製作,比如需要讓選題成立、聯繫各種人(根據專題需要可能會涉及記者、作者、被採訪對象、攝影師、化妝師等等,當然有時候記者和作者就是編輯自己)包括對內和美編溝通一起設計完成專題的排版等等。

非虛構寫作的未來會如何?這個問題我想我沒資格回答,可以尋求和看更專業的人的看法。

最後,我認為無論時代怎樣變化,寫作這件事都不會消失。因為這世界上永遠會有人需要閱讀,也永遠會有人需要去寫作。我在先生雜誌的時候,也有幸參與過一些大型專題的製作,雖然是一本時尚男刊,但是我們在冬季去過可可西里、德欽等高原地帶找到想找的人進行採訪和拍攝;我也帶著攝影師去爬過北京的黑垃圾廠裡面的垃圾山去採訪和拍攝……等等,我很熱愛這些經歷,非常寶貴。有時候探尋真相重要的也許不是真相本身,因為這世上可能根本沒有真相吧。

-漏掉一點,二次編輯補充:除了關注社會問題,我們也會非常關注人的健康問題,作為時尚男刊,我們希望為男人提供物質推薦的同時,也提供關於身體、健康、精神和心理、還有性的專題內容,比如我曾經做過一個20P的癌症專題。(此段補充編輯於20171129 12:19)

以上,作為媒體人,我不算資深,不敢賣弄自己那5年的經歷,只能說根據自己的認識,盡量客觀地回答,以供大家了解和參考。


謝邀。剛進知乎不久,第一次回答問題,突感好緊張。

我想有新聞理想的媒體記者都希望能從事特稿寫作吧,一是因為特稿的題材涉及重大社會事件,能參與進去會是一種榮耀。二是特稿是最考驗記者的新聞報道形式,需要成熟的採訪技巧,敢於挑戰的決心,被人拒絕的耐心和引人入勝的寫作手法,對於一個記者來說,即可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才能,也可讓他得到很好的鍛煉。三是特稿作品一經報道,一般能引起比較大的社會反響,能給參與者帶來榮譽感,一點點虛榮心。對於有新聞理想的記者而言,能對社會進步起推動作用,那是這個職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也是記者們前進的動力。

但特稿寫作又是及其不易的,一篇好的特稿要花去作者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據說創作《太平洋大逃殺》時,作者杜強先到東北,用了幾天時間和事件主人公建立信任,之後又花了10天進行採訪,後來又輾轉到威海等地繼續調查。這還只是採訪的時間,最痛苦和漫長的其實是整理材料和寫稿的時間。

這整個過程需要1,2個月。可以說出稿的周期十分長,這對於記者或記者所依附的平台損耗都十分大,特別是在當今這個講究效率和物慾充斥的時代,能堅持下來的人和組織就很少了。這也是國內許多紙媒建立了特稿團隊後又紛紛解散的原因。

那麼特稿最好的出路是什麼呢?作品改編為影視無疑是最好的形式。

非虛構寫作是特稿的延伸,已經有一些非虛構作品被影視公司收買的實例,但畢竟還是少數。one實驗室集齊了國內眾多有實力的非虛構作家,但他們的產出,從他們的公眾號也可知,真的不多,雖然大部分質量還不錯,但被影視公司購買了改編權的也僅是一兩篇而已。

one實驗室解散了,實在是很可惜的事,但似乎也是必然事件,希望能有更好的模式讓非虛構故事和這個行業的人得到更有利的生存環境。


謝邀。

從「非虛構寫作」、「特稿」、「深度觀察稿件寫作」等概念的包裝來看,感覺媒體人還是很會包裝自己的職業,這是媒體從業者天生的技能和優勢。

在傳統媒體工作了9年。從某種程度上考察,當初崇拜並且追求成為一名媒體人,很多原因是被「特稿」所吸引,像十多年前,我還在學校讀書的時候,看到《南方周末》、《北青》冰點這樣的稿件,覺得簡直就是一束光。

記得看過一個老南周人的文章,裡面說到南周之所以感覺影響力沒之前那麼大了,並非是稿件弱,而是後來很多媒體都已經學習掌握了特稿的手段並推出了相關的產品,見怪不怪後,自然也沒有那麼神話了。

一般來說,特稿或者非虛擬寫作這套,大陸媒體大多是學習西方媒體,也是以前南方報業所經常提起的「新聞專業主義」,方法論大多沿襲了像《紐約時報》等西方先進新聞媒體的框架。

在十多年前,南方都市報自黛安娜王妃車禍策劃開始,到後來的孫志剛事件,再到後來的安元鼎黑監獄,漸漸到了這幾年輿論監督大環境收縮後的卧底江西替考等,特稿也就是深度新聞寫作,走了一條大波段曲線——興起,高潮,沒落。某些不能坦承的原因,現在很多公共媒體的深度新聞部,實際上都名存實亡了。

至於提問中問及的在特稿部工作是什麼感覺,個人覺得是很累卻會有榮譽感吧。以前合作過的深度新聞部記者,大多數都在出差,和家庭是聚少離多的,像以前南都的袁小兵老師,他和我說每次他寫完大稿都會發燒,後來心生疲倦去了雲南信息報,再後來乾脆到洱海邊去倒騰醒來客棧,聽說現在客棧也轉手了,也許他更喜歡自由吧。

但是榮譽感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媒體人所追逐的,而深度新聞特就是特稿,本身內容關注度高,操作成本高,對采寫記者的專業技術要求也相對高,傳播可能會比較廣,影響也相對較大,做好了的話自然收穫讚譽也多,對於媒體人而言無異於像是一種褒獎,如同是新聞報道皇冠上的寶石珍珠。像後來在互聯網企業做到內容高管的網易陳峰、騰訊付劍鋒等,媒體業內談及他們的時候,還是逃不開陳峰曾經是孫志剛事件的報道采寫記者嗎?

遺憾的是,現在收緊了之後,媒體能不能做特稿,能不能做出有影響力的深度稿件,已經不再是技術問題,而是新聞紀律的範疇了。也正是這樣,才催生了現在自媒體大張旗鼓的「非虛構寫作」。

個人所理解的「非虛構寫作」的延展面更大了,和所謂的媒體特稿相比,「非虛構寫作」自由度更大一些,比如你要寫你自己的真實故事,也算是「非虛構寫作」吧,既然定義為「寫作」,那麼和「深度新聞特稿」的新聞要求仍然是不在一個維度的,所以我不認同把新聞特稿幾乎等同於「非虛構寫作」,我認為「非虛構寫作」大概是借鑒了「新聞特稿」的操作技術和經驗,還有部分形式感吧。

至於說做稿件要做什麼樣的工作,無非就是走訪積累素材,然後就使勁寫吧。媒體操作有媒體操作的作業流程,大同小異,有些比較特別的可能會涉及到素材真實性核實流程,像《紐約客》、《南方周末》等據我所知都會有這些信源核實的環節,還挺有意思的。另外,像《紐約時報》也在今年針對新媒體傳播的規律,做了一些新的嘗試,比如像《雪崩》實驗這種產品,究竟如何準確定義,應該都是一個過程,不過在新媒體傳播手段下,「非虛構寫作」應該會更加靈活些吧。

你問未來如何?我不知道。

很多人還在嘗試,希望道路去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吧。


謝邀。我在報紙工作過八年,特稿一度成為拳頭產品,報社極為重視。

特稿,區別於普通新聞報道,強調深度,強調文本優美,強調言之有物,故稿件耗時長,要求精度高,顆粒度細。當時報社調集重點記者進入特稿部,初期創作了大量精品稿件。後來因為投入產出比過高,特稿部流於俗套,逐漸式微,消失於歷史。

特稿要求記著深入一線,仔細調查,反覆求證,耗時一月至數月,成文後反覆修改,方可刊發。基本一個選題做完,便可成為該領域半個專家。

歷史需要記載者,非虛構寫作的人便可承擔這一功能。不管社會怎麼發展,技術怎麼進步,都需要人記錄下曾經發生過什麼,所以,非虛構寫作未來需求仍會強烈,前景仍然光明。普通新聞記者的作用,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可能會越來越不重要,但是深度思考歷史的人,則無法被替代。

以上是我粗淺的認識。


我在海外媒體,在美國除了「美國之音」是公辦媒體,這唯一的公辦也只在美國以外的地方播,其它所有媒體都是私人的,我所在「中國日報」「台灣時報」是在美國的洛杉磯地區,不設特稿部,但是,我們也會用特稿的方式報導一些新聞,謝謝提問。


哈,謝邀。首先我覺得不存在專門針對「特稿」的要求,只有針對「記者」的要求,你面對一件事情,寫500字也好,寫5000字也好,你首先得把這件事搞明白吧?那為了把這件事搞明白所要準備的資料和採訪,該下的功夫,就是擺在那裡的。其次,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都是要完成分內工作的基本要求。不存在情懷化和理想化。等於你干一攤活總得幹完吧,任何工作都是這樣。第三,沒必要熱淚盈眶。這行業賺錢挺少,可是也自由散漫啊,不坐班不擠早晚高峰,愛幹嘛幹嘛,要是好奇心特別嚴重的,還能以工作之便去滿足自己的趣味。就看你看重什麼了。哪有那麼十全十美的事兒。最後,經營不下去的因素一定是很多的,不要歸結到一點上。這就是個職業吧,跟會計,程序員之類就是品類不同。各歸各位,該幹嘛幹嘛,別總加戲。事實不是證明了嘛,加沒用的戲也持久不了。不如把心思放在本職工作上。


作為一名時政新聞工作者,我們的首要任務還是傳達時政新聞的內容,近似於特稿的也無非是相對進一步的新聞評論與深度解析。


謝謝邀請。我在《VISTA看天下》當了三年特稿記者,雖然有這麼個頭銜,也寫了幾篇長報道,但未必都稱得上是「特稿」。要麼有些不夠精彩,要麼陷入細枝末節沒能從小故事中體現出大問題。總之,我就是個半吊子特稿記者。

先說一下「ONE實驗室」團隊解散。「特稿」也好、「非虛構」也好,都是有價值的。就算完全不考慮那些精彩的真實故事有多少意義,單說到底值不值錢這件事,我個人覺得,是值錢的,有商業價值的。比如說美國電影公司「PLAN B」,公司製作的《為奴十二載》、《大空頭》、《點球成金》,都是真實故事。電影拍得好,票房應該也可以。當然這種套路放在國內,似乎大家還不知道怎麼玩。

至於在媒體寫特稿的體驗,我覺得是幸運。

我是在人們高呼著傳統媒體要完的時候入行的。放在過去,估計非得寫上幾年「豆腐塊」大小的稿子,才有可能讓記者去寫特稿(我是這麼聽來的)。我運氣好,當時雜誌社想招成熟的特稿記者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而我自己主動跟領導說想寫特稿,於是一邊干著當時的新媒體編輯的工作,一邊試著採訪寫稿。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犯了非常多的錯誤,幸好編輯們願意教我,我也願意學,也讀了不少國內外的報道和非虛構書籍。就結果來說,算是混下來了。

寫特稿是挺奢侈的一件事(各種自媒體甚至某些央媒發在公號上的那種,起著「特稿|深長」的標題,內容彷彿是抒情散文般的稿子不算真的特稿)。怎麼說這個事情很奢侈呢,大體上就是只要記者和編輯足夠有耐心有方法,你們可以非常深入地了解一件事或一個人。我曾經用了三個月時間去採訪一個鼓手生前的親朋好友,這期間反覆和編輯討論採訪的收穫,編輯會把每一份採訪記錄通讀,要知道那可是三十個人的採訪量,我粗略算過大概有三十多萬字,還不算查到的相關資料。當然,多數時候操作一個題是在一個月左右,但也已經足夠奢侈。

寫特稿能逼著你去提高自己,無論是對資料的搜集整理,還是你的思維方式,寫作技巧。當然寫的過程中也是蠻辛苦的。每次我寫大稿,熬夜是避免不了的,雖然我也不想這樣......另外寫稿期間我的食量會暴增,一天吃四頓(平時我都一天兩頓飯)。每次都會有自己寫不出來,要廢了的錯覺。費勁寫出來,反覆改個三五遍甚至更多,終於發表了,成就感是很高的,尤其是發到網上,看到人們對這篇稿子的理解時。

非虛構有什麼未來,這我不知道。但總覺得,這是不可或缺的一塊內容,總會有人需要的。雖然就目前看來,這塊內容提供不了豐厚的回報。但當你遇到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令人感動或絕望的故事,誰不想去表達去深入描述呢?誰不想看精彩的故事呢?

另外,我現在沒有工作,求推薦^_^


如圖,先膩了


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必然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演變或者衰亡!


首先謝邀,現在還是新聞傳播路上的一枚考研生,很久沒上知乎。剛剛又看了一些前輩的回答,內容對我大有裨益。從特稿分析,因為我也沒有過實踐經驗,就不班門弄斧了。ONE這個APP我倒是用了一段時間,可以說下用戶體驗吧。一開始下載是同學介紹,說裡面的文章她很喜歡,我就也下載了一個。確實,很適合大學生那種文藝的思想。這也是受眾定位就在這個年齡段吧。有些人下載了也說內容很無聊,主要還是沒有實質性內容吧,多是些偏文學性的作品。要是走入社會的人,尤其是為生活努力拚搏掙錢的人,大概會不大喜歡這種詩和遠方吧,畢竟眼前的苟且還沒處理好。而且ONE實驗室團隊解散也有經濟原因吧。

以上個人見解,而且遠離這些好久了,現在就是每天充斥著肖八,1000題和英語作文。好了,有不同想法請賜教。


瀉藥,我還以為是學術期刊裡面的特刊呢,原來是特稿。

不了解,不亂說,謝謝


我是尷尬的媒體從業者,在平面媒體做著影視的工作。

09年在某嚴肅的媒體裡面加入了新開設的影視部,拿起單反相機就開始拍視頻。還記得那時候5D mark ii是一個顛覆性的存在,可以拍攝看上去很美的畫面,我的工作卻用這個機器拍一些慘情——強拆、交通事故、跳橋、被遺忘的角落、暴斃……然後剪輯成幾分鐘的短片,放在沒有觀眾的平台。

回頭看,從前一起工作的同事們,有的去了「非虛構」的行當。才知道原來我曾經做的事情,也是類似題主說的「特稿部」——專註於社會凄慘個案的深度挖掘,滿足大眾悲天憫人的上帝心情。

「啊,這個人,好慘啊。」

大概看完我拍的片子,他們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後來,我發現拍攝的對象並沒有如我所願過上好生活,反而依賴者媒體繼續和有關部門談判(難聽說敲詐),成為著名的釘子戶、難纏的刁民、死不斷氣的可憐百姓……我有點覺得心灰意冷,因為媒體不能真正幫助弱勢群體,便轉型生活類的媒體,專註於吃喝遊樂,不在涉足現實,逃避現實去了。

在那個時候,刻骨銘心的一句話是來自於當時帶我的老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事必有難言之隱。

現如今,很多朋友還在從事非虛構的寫作,關注社會邊緣群體,繼續抱負著新聞理想,為那些難以理解的真相,不可言表的事件,非和諧幸福的生活狀態而發聲,每次到北京和這些朋友喝酒,都會讚歎他們的堅持和毅力,可以獨身一人從事非虛構的調查報道,耗盡心神去撰寫發人深省的好故事,雖然主流媒體上看不到這些故事,但是只要你想看,還是能找得到。

反觀自己,有了家庭孩子,投身商業影視,他們的工作給我的衝擊不減當年。

比如說我的老師依然堅持著紀錄片創作,與毒販交朋友,去戰地過日子,遊走在社會邊緣,挖掘深度的真實,屢獲國際大獎,但是過著簡單的生活,獨身一人,無牽掛,無憂慮,狀態很好。他就是題主所說的南周元老。可惜這種模式不可複製,因為驅動我們活著的目標是虛構的創作和商業的利潤。

當大部分人都奔著「賺錢過好日子」的目標度日,自然非虛構的未來就會變得暗淡。

以前的媒體朋友大都成了自媒體紅人,還有些聰明人可以將虛構與非虛構混合成為營生模式,剩下極少數的,還在努力非虛構的朋友(極少數在13億基數下還是不少),只能依靠大平台養活。所以要問我個人的意見,非虛構的未來如何,在這個社會下,只能說會變成少數派的娛樂。

在這一行待久了,也會反覆思考所謂真實究竟是何物,縱觀歷史,我們所在的地方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要細分析就扯大了,簡單而言,一個社會的信仰決定著這裡所呈現的故事、內容。需要原素材的人永遠是極端的少數,而大部分的人只需要汲取改編過後的某些養分過好這一生,就功德無量。所以非虛構的未來,我覺得還是會有人堅持去做,只要你留意也會看得到,不過這些人不會變成大眾媒介中的主流,也不會變成商業電影中的主角,但是我們都可以在大熒幕上看到非虛構的影子,或者說是非虛構的靈魂。


建議對紙媒《特稿部》有什麼誤解的麻瓜請多讀幾篇特稿和深度報道再做發言……


從業者逼格比較高,比一般記者牛氣;文章的寫作深度遠高於日常新聞;特稿部的存在更多是媒體之間的競爭,需要獨家有深度的報道去吸引眼球,如果只是天天轉載,或者發一些一般性的稿件,很快就被市場淘汰了。

在下之前所在的公司也在組織深度報道組,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其實也沒有必要寫原創,但是要想突出重圍,就要走最簡單也最難的一條路,深度觀察、獨家首發,重之之重。


謝邀。第一次被邀請,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創作與編輯方向的學生,雖然有在媒體實習過的經歷,但是對於特稿部,非虛構寫作的了解有限。

個人理解,任何寫作不管是虛構還是非虛構,報告文學還是新聞紀實。其字裡行間都蘊含作者本人的理解與立場,理想化的新聞報道應該是中立的,但是作為負有監督職能的媒體,報道是不可能完全中立的,捕風捉影與信息的不全面很容易誤導受眾。

中大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教授在他的公開課─深度報道中說過「我們離事實很近,離真相很遠」我們可以通過調查無限接近真相卻永遠無法與真想重合


謝邀。

過去我們叫機動部,就是日常並不具體採訪那個行業,應對突發性新聞和一些新聞調查報道。

這類部門一般有幾個特點: 1、記者寫作和吃苦能力要強,很多重大事故、事件採訪,都需要很強大的體能,在奔波中完成採訪,還要成稿。

2、具備24小時被調動的準備,哪怕半夜發生重大交通事故都要出發。 3、調查性報道記者要求更高,需要綜合調查能力。4、一般考核方式不同,基礎薪水會更高,對稿件數量要求也低一些,但質量要求很高。

我本人在騰訊體育時也負責過原創組,就是所謂的特稿部。

一般機構是以一群人去支撐,但在體育是欄目主導。有些新聞需要調查,一般由編輯部來完成案頭工作,線索、策劃等等,然後尋找相應的記者去完成。現在也還可以搜到騰訊體育《深度》欄目,但現在已經半荒廢狀態了。


在媒體工作過7年,當時的報社都沒有特稿部。不過別人的報紙,讀者群和出版周期都不一樣,也就專門有了一個特稿部。但特稿不管多特,還是新聞的。

後來好像很多人把特稿等同於非虛構寫作。我不知道具體兩者在定義上有多大區別。但至少非虛構寫作主要是文學層面的。但特稿則是新聞業內的。兩者當然有交集,但卻不能等同的。

從商業變現的角度,特稿就是通過報紙的廣告獲得回報。但非虛構寫作,則是作家通過出版來掙錢,如果有人看上買了版權拍電影那當然好啊,但幾率很低的吧。


雖然不知道為啥被邀請……潛水多年……還是瀉藥

沒有在媒體坐過班,只供過稿

對事件全貌也沒有特別深入的了解

非虛構寫作在我的世界裡,只是紀實文學……

只是把看到的,聽到的,整合,分析,歸納總結後,講述給他人的一種形式……

我曾經以為,這就應該是新聞工作者,編輯和記者的本分

直到有一次我的責編,讓我嘗試一次「虛構寫作」才讓我明白,絕大多數媒體在國內,就只是個器官,而並非發聲源

倒不是崇洋媚外,在哪都一樣

只是我個人認為,非虛構,不應該是一條未來之路……它應該只是新聞工作的基本……


謝邀剛入職場小白一枚。我的理解是記者最重要技能就是文筆。關於ONE,我下載過,但是很快刪除,對我不是很具吸引力。看了這麼多大神對他們的高度評價,我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太low。沒有了解沒有發言權。大學時買過團隊成員紅拂夜奔不復還的書,就她個人作品來說,對目前的我不再具吸引力,不覺得有什麼深度。另外,大家話里話外都有寫手團作品高級,很難迎合市場的既視感,就像馮小剛說的垃圾電影是因為受眾的垃圾。我不敢苟同,真正的優秀小說劇本雅俗共賞。作品足夠優秀,粉絲粘合度很強,不至於不能生存。


推薦閱讀:

記者是否應該在報道中加入個人觀點?
像一些媒體最近曝出的文姚事件這種算侵犯隱私嗎?
中國人說外國好話會被罵做「漢奸」,外國人如果說中國的好話會不會被罵「英奸」「美奸」?
觀察者網是一個怎樣的網站?
如何看待這個眼鏡女把流浪漢趕走事件?

TAG:媒體 | 記者 | 特稿 | 新聞業 | 非虛構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