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個人交易員的真實獲利情況是如何的?

希望能說自己知道的真實情況


n

這個問題我想很多人接受不了真實的答案。

我2001年入資本市場,到現在16年,見過的人,加過的群,就像天上的星星那麼多。

每個人都曾經有過自己的輝煌,2007年股票牛市,幾乎所有人都是橫著走的,你要是沒一兩個漲停板,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2008年幾乎所有人都是從橫著走,到卧床不起,你可能會看到很多人說2008年他6000點逃頂了,我身邊也有,但是事後的語言能騙人,當時的聊天記錄和當時的情景騙不了人,暴跌的時候一片死一般的寂靜,有人說7賺,2平,1虧,但是那時候,沒有一個人敢說,我還活著的。

我說這些的意思是,職業投機16年,我見識最深的就是人性,有的人跟你說他躲過了大跌,實際晚上回家被老婆打斷了腿,有的人說他翻倍了,其實夜裡一個人,關燈吃面。

資本市場里的故事,說起來太長了,最後總結一句,股票市場明著統計是721,期貨市場真實統計是萬分之三。先盈利,才能有盈利數據。


2016年,有一次我跟期貨行業的一個前輩聊天,他給我說過一個情況。聲明一下,這個只是據說而已,據說:

2010年4月16日X金所開張的首個交易日,正式開戶的自然人客戶數量差不多是有幾萬個,2016年股災之後,再次做統計,這幾萬個客戶里還在交易的鳳毛麟角,絕大多數都已經不活躍很久了。

這個說法我無法考證,但我傾向於相信是真的。

我的看法是:世界上沒有比以交易為生更難的職業了。絕大部分職業,只要你人不笨,兢兢業業工作,認認真真付出,一定是有收穫的,無論是金錢,還是社會地位等等。但是專業從事投機,大部分人都是越努力、越勤快,虧得越多、死得越快,堅持多年之後,最終證明自己確實不是那塊料。

我在期貨行業幹了快十年了,見過了很多浮浮沉沉的人和事,如果你提這個問題的目的是想看看以交易為生的成功概率有多大,我還是勸你最好還是不要,如果有份還不錯的工作能糊口,最好別選這條艱難的路。

張化橋《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里有一句話,我時時用來提醒自己,與諸君分享:

我們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比大多數人聰明;而實際上,我們就是大多數人。


期貨和外匯,盈利具有可持續性的大概在千分之一這個程度吧,暫時幾年內能盈利的大概百分之一級別吧。虧的減掉手續費剩下的就是賺的人的利潤。盈利水平會怎麼樣是可以算的。手續費是第一吞金大戶,多年盈利的老手是第二吞金大戶,剩下的才是小嘍嘍們瓜分。

個人交易員能盈利的人也比較兩極分化,像馮成毅、王寶峰這樣資金量大的頂級高手,不僅穩,而且還能大資金做出高收益。

小資金用短線跳蚤戰術能做出連續幾年平均10倍級別的利潤,之後會迅速下降,資金量越大總體盈利水平就越低。

我看做得好還做得穩的,大多年化在15~50%之間,關鍵是要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去獲利,那麼個人交易者應該先不要想什麼賺大錢,能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賺到正常工作的錢養家就夠了,控制風險為先,在這個基礎上提升能力和積累本金,能力增長要在盈利增長之前,有什麼樣的能力就賺什麼樣的利潤,絕不要貪能力範圍以外的。

有個普遍現象是盈利能力越強的人越不怕虧損,比如傅海棠、林廣茂這些人,虧掉70~80%的時候都有,但是他們成功的量級也很大,有些做短線的人回撤也很大,但盈利能力是恐怖級別的,這些人的盈利能力能支撐他們的大幅回撤,不是絕大部分人可以學習的,無論回撤還是盈利都不可借鑒。能夠小回撤做出年化100%以上收益的,能力都很強,交易手法也會很細膩。

我的建議是先把交易當做一個很普通很正常的工作,以養家糊口為目標,風險度最低,成功可能性最大,吃虧可能性最小,等能力練出來了,盈利水平上去是自然而然的事,交易者也會少受很多心理折磨。以養家糊口為目標,成功概率要大十倍,而且交易也可以變成一個輕鬆幸福的工作,對絕大部分交易者而言,這是最好的選擇。

比如,在期貨上用1~2倍槓桿做,每年抓到行情10%波動,虧損控制在10%以內,應該算是比較簡單,比較容易做到的,這已經比絕大多數人創業開公司或者開店穩妥10倍了,從這個角度看,交易應該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之一。我目前與人合作也是採用這種模式,只是我能抓到的行情波動更大,回撤控制能力也比較強,槓桿可以到3倍左右,在我偷懶不細膩操作也不做短線的情況下,回撤有較小可能會超過10%,但是相對於我的預期盈利,只相當於最多1/10左右,應該是有相當高的安全度了。國際知名的一些基金,最大回撤和年化收益率很多都比較接近,最大回撤在10~20%的比較多,對應的盈利在10~25%的比較多(相當多的基金還達不到這個水平,這已經是好基金的盈利水平了),這可能是國際上比較普遍的回撤和盈利對比,雖然因為他們自己體量很大而進出市場損耗更大,導致虧損增加盈利減少,但小資金如果能以同等的回撤和盈利水平獲得能與去做其它工作持平甚至略低的收入,已經算是可以了,做交易是可以持續做大的,相當於一個人開一家公司,打工是沒有這個效果的。

我覺得類比著開店和開公司做,10%以內回撤對應10%或者多一點的利潤,這已經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了,把期貨、期權、外匯都當做普通生意做,很容易就能得到遠超開公司開店的優勢,想想開店開公司的,他們那麼大風險才獲得那麼低利潤,我們能以遠小於他們的風險獲得相同甚至略高的利潤水平,難道不是一個好生意嗎?槓桿行業就是被少數人的高收益把大部分人帶偏了,低風險度下的高收益,只適合小部分人,他們的認知和經驗支撐得了他們滿足低風險高收益,大部分人其實適合的是低風險低收益,獲得一個比開公司低的風險和差不多的收益。


謝邀。

大周期的交易很簡單,賺錢的都大同小異,死死咬住盈利倉位就好。但是我看不上這種模式,因為回撤比較大,資金曲線不好看,接不到大的資金。

我主要是開發商品期貨日內交易策略,開發了很多策略,由於一個人精力有限,回測程序寫得太麻煩,註冊了多個SimNow賬戶,部署在多台電腦上模擬測試。

通過一台伺服器帶二十多個顯示器。

不斷地修改策略,不斷地調試,不斷地看書。

然後找到了沒優化且效果好的策略

看模擬曲線還可以

然後找朋友眾籌資金,實盤壓力非常大,連續虧錢三個月。

穩定地虧錢,有一段時間一開盤就去睡覺。後來意識到問題所在,在程序中修改了5行代碼,過濾了一些開倉信號。然後就穩定起來。

開始穩定地賺錢,儘管凈值還沒恢復,但我知道成功了。不是基於參數優化的策略,策略不會鈍化,理論上可以做到千萬級的資金規模。正在籌備成立公司,也在寫其他有趣的策略。

再貼一個模擬操作界面,同時做25個主力合約,實盤是掛在張江機房。

--------------------------------

更正一下內容,策略不是每天穩定盈利,只是有所改進。和一家私募談,有望深度合作,讓我提高倉位,評估一段時間便於對接大一點資金。由於接近三星期比較穩定地上漲,導致信心爆棚,就這兩天增加到之前平均倉位的3倍,正好遇上不對胃口的行情就悲劇了,相比之前的回撤很大。


國外有交易員做過觀察,不過觀察的是他自己工作的一家日內交易公司,在5年的時間裡面公司一共有近400人左右進來做交易員(在這家企業培訓後開始操盤的,培訓時間是2個月,國內很多企業也是採用這種大浪淘沙的模式),但是只有14人成為了 regular traders (人家用的是這個單詞,包括他自己,意思就是真正能賺錢的真正意義上的交易員,我不知道怎麼翻譯,你們想個詞好了),另有10人可以賺點錢,但是賺的錢不多(意思就是基本盈虧打了平手),所以,這家公司培訓後上崗且能在市場生存的日內交易員比例大概是6%,(24人VS400人,比例是6%),但是這家公司所培訓的交易員能真正賺錢的比例是3.5%(14人VS400人,比例是3.5%)

--------------

在交易方面,我相信國內國外差距不會很大! 至少國內期貨能賺錢的交易員(各種類型的綜合,包括日內)比例跟這個比例是比較符合的。交易這行是很殘酷的,真相會讓你驚訝!

-------------

什麼叫個人交易員?能講清楚點這到底是問的什麼樣的人嗎?我理解不了個人交易員是什麼意思!個人交易員是指自己開戶自己交易的散戶自然人嗎?如果是指散戶自然人的話,那麼期貨里的散戶成功率還要再小2個數量級,是萬分之幾的比例!整個國內期貨包括交易員和散戶在內的總體成功的比例是千分之3還不到。目前國內期貨開戶數超過200萬戶,跟證券沒法比,證券差不多2億.

-----------------

有些人的評論。。。。恩。。。。高手和天才您呢大駕光臨啊。。。呵呵呵呵


經歷過08、15年股災,16年熔斷,上過大部分交易相關論壇,跟進過無數大神,職業交易超過6年,目前操作三賬戶(託管親友兩個,小額度),身邊也認識一些職業股民(做國外的較多)至今為止,如果論穩定性,圈裡面不吹噓的講我算是相當強的,職業來一直貸款炒股,能在熊市弄點養家生活費。16年10月後,連生活費賺起來都費勁了。期貨玩的不多(雞島倒是經常上),因為老是送錢。過去一直覺得自己資金少,想籌資借力,17年開始,發現竟沒絲毫擴張慾望,有技術無用論的感覺(怕賺不夠利息),尤其最近的官方打壓,感覺能活著都費勁。我相信有交易牛人,但生活中真沒碰到。

如果不是夠年輕或無比愛好這條路,請盡量遠離!這玩意容易上癮

(補充:當你在所謂的價值投資以及技術投資路上狂奔若干年後,幸運者會發現,你苦苦追尋的不過是「術」而已)

…………………………………………………………………

既然有朋友點贊就補充兩句:最近常反思虧損原因,其實多空倉還是有機會賺錢,只是收益不如以前,且風險較大,目前這種行情短線最好不要貪便宜,碰弱勢股(閃崩票蠻多)。所謂「騎最快的馬,泡最好的妞」,另外最好把進場時間選在收市前,那樣風險相對就低了(其實我也常手癢)。


先不談別的,大家看看這個問題下面多少個搖唇鼓舌的廣告號就知道了……

為什麼呢?因為自己交易賺不到錢,所以只能收個智商稅啊……

另外補充一點,某人跟你唯唯諾諾的說:我一年啊,也就是20%-30%,年景好的時候50%+

這種人觀察一下,有些可以學的地方。

如果某人跟你興高采烈的說:我跟你講,我一年至少翻倍,行情好的時候多少倍都打不住

這種人離的遠一點,輕則騙錢,重則影響你的投資習慣,要命的事情。

(以上標準僅限於商品期貨,其他市場不熟,不敢妄言)


一年百倍的都很多,親眼見過10萬美金做到500萬美金的(本人的客戶!),做的日經指數,安倍經濟學剛出來的那一會,日經指數幾乎是不回頭的往上沖啊,客戶不停的盈利加倉盈利加倉,然後短短4個多月,賬戶資金到了500多萬美金,客戶對形式的判斷非常好,認為這一波上漲算是到頭了,要回調

於是客戶反手做空,實際情況確實也是這樣,安倍經濟學在後面誇誇誇的被打臉~

然而,為什麼我要講這個故事呢,因為日經在回調的過程中上下震蕩了一段時間,不過一個多月,當時網上一片罵安倍騙子,但是客戶依然是滿倉操作,幾乎不到一個月時間,賬戶歸零了,被強平。

我想說的是,期貨交易不代表你判斷對了方向,你就真的能賺錢,資金管理,心態管理這些,都需要去學去練去交學費,真真能夠做到連續盈利的人,才是真真的高手,能在期貨市場上保持20%的年化收益的人,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大家都想聽一年百倍的故事,但是這個市場更多的是,搞個幾萬塊,然後幾個月過去後就沒有然後的故事


我個人不建議全職在家做交易,除非你已經可以大資金穩定的盈利,能實現充分的財務自由,對於大多數還沒有大資金獲利的人而言,你需要和別的交易員接觸,不斷學習別人的交易優點,然後多讀書,再加上自己的實盤磨練。

不要人為自己是天縱奇才,如果你有廣泛的交易圈子,有固定的信息獲取和交流渠道,也可以在家交易,這樣在家和公司上班沒多大區別。


本人不貪,自家資金交易,正常2層倉極限6層倉操作,年收益基本30~50%,心滿意足。


快吃不起飯了...


大多數是死的,少部分半死不活,非常少部分盈利,極個別發達了。

原因?各行各業不都是這樣嗎,只不過,投機這玩意,更赤裸裸,更真實,沒法自己騙自己,而其他行業,騙騙自己,粉飾一下,你好像就沒那麼失敗了,然並卵。

哦對了,還有個,大概是因為門檻太低了,別的牛逼行業好歹還得考點什麼證先篩選一下,這個嘛,扔個幾萬塊就能進去當個「交易員」了,然後,所謂的輸7的死人,大概率就是這些人吧

別黑個人交易員了,你要黑就黑這准入制度或者,這些兼職的懷揣夢想的交易員吧


以我相對熟悉的股指期貨市場:13年時有統計稱三年生存率1%左右。所以如果沒有中途入金存活五年以上,應該是可以在市場中盈利。如何翻倍這些不完全反應生存能力,因為翻倍時都是判斷恰好正確的表現,14年7月突破之前有很多人做空表現的不錯,但看錯這一次就又有很多交易者重創。而看錯任何行情都是很正常的。

這個市場中相對波動率較低的持續盈利者的佔比可能在0.03%這樣一個量級。雖然股指期貨看起來有槓桿和雙向T+0靈活的特點,但對很多人來說,只是暴露錯誤的概率大大上升了,雖然翻倍發生的頻率提升,但重創的概率更大。

如果幸運的成為萬分之三,收益額的確很高。不過其中又有不少屬於高頻交易,資金容納不夠高,幾百萬的資金增長率經常是幾年後就快速走平。最好的主觀交易者年均增速在45%左右,同時回撤控制在10%以下。

說句題外話,我認為股指期貨不徹底恢復,市場的前景就依然黯淡,因為完全是存量資金博弈狀態。


中國四大有錢群體,企業主,炒房的,炒股的,還有金領!

這個市場傻瓜這麼多,虧得稀里嘩啦的,你就知道這些虧掉的錢能養肥多少職業投資人!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大家熱衷問交易員,操盤手,在我的腦海里交易員,操盤手之類的其實就是下單員而已。然後如果問個人交易員,是不是指個人投資者?我以前做過券商經紀人,之後自己做過私募,現在在QFII,圈子裡也大量私募,公募的朋友,這麼說吧,違法亂紀的我們不談,就談正常的情況,首先是整體看,這個市場就是7虧2平1賺,無論是整體還是散戶,大戶,公募,私募都是如此,即使是上市公司管理層在2015年高位加槓桿最後虧得一塌糊塗的都不少。接著這7虧里,有人虧得傾家蕩產,也有人就是套著不管,這1賺里也是一樣,3年幾百倍,幾十倍,幾倍,百分之幾十的人都有。我們看指數吧,2012年最低點到2015年最高點差不多7倍,理論上被動投資買個創業板股票不動一般就在7倍左右,大概率是超過7倍,如果懂市場,略微跑贏市場,那麼10倍就是一個很正常的投資收益率,13-15年如果收益率沒超過10倍,基本上可以認為這人不懂市場(事實上很多名聲在外的大佬就是不懂市場,13年漲到15年無數公司業績增長几倍到十幾倍從默默無聞的小公司變成全世界第一的龍頭公司在他們眼裡還是瞎炒)。

然後收益率角度來看,這輪牛市收益率最高估計還是漲停板敢死隊,本來到2015年牛市最高點為止,趨勢交易跟漲停板敢死隊收益率不相上下,甚至對於大資金而言可能趨勢交易更高,但是之後趨勢交易就失效了,而漲停板敢死隊收益率直線上升,一方面國家隊救市搞出無數妖股,一方面新股發行制度導致無數妖股,而趨勢交易失去了趨勢市場這個土壤。緊跟漲停板敢死隊的應該是趨勢交易,有沒有其他交易模式更高我不知道,我只是說我看到的,牛市畢竟是趨勢交易的天下,很容易做複利,做得好的人可以幾百倍,最差也是幾十倍,但是16年比較失效,17年也不一定好用,接著去年開始細摳基本面的方式開始奏效,這裡並非指那種只看市盈率的偽價值投資(不點名了),原因很簡單,牛市重勢,熊市重值,牛市隨便講個故事都有人信,熊市只有業績實實在在增長才有人買單。去年收益率最好的除了漲停板敢死隊以外應該就是死摳基本面的類型吧,去年做得好的靠鋰電池就能賺幾倍吧,不靠鋰電池賺30-50%也是正常收益。去年漲停板敢死隊收益依然很好,但是純趨勢交易收益非常差,認識個高手思維沒調整過來虧20%。如果把基本面配合上趨勢放棄不確定的機會收益率還會不錯,應該能有30-50%,不過要完全放棄不確定的機會感覺也不太可能,所以去年做趨勢的人估計收益率都很一般。今年好像漲停板敢死隊開始收益率下降了,一方面大家都盯著次新股了,越來越多大戶變成遊資,博弈上就吃虧,另外一方面國家也打壓這些。今年死摳基本面的收益依然不錯,平均應該能有30%吧,全年我估計能有50-70%

------------------

事實上我在我的回答里看到無數人連博弈的根本都沒理解,博弈的根本在於誅心,在於一致性預期,到2015年12月為止最成功的就是趨勢交易,7月以後漲停板敢死隊收益開始趕上來,所以2016年收益率最差的就是趨勢交易,到去年底幾乎滿市場都在看養家多麼nb之類的,漲停板敢死隊受到無與倫比的關注,這註定今年打板玩法的容量跟持續性會大幅下降,而今年死摳基本面的收益率也在上升,當大家形成高度一致預期後大家收益率又要輪換了


2018年1月5號來更新,2017年如願實現2個基金的收益率,一個70%,一個100%,而且果然打板族收益率大幅下降,死摳基本面的大賺,18年來個展望,可惜知乎更新晚了,去年底在雪球寫今年指數會比去年更好,今年1季度機構就會打消大小之爭跟牛熊之爭,全年可能上半年好下半年略清淡也可能全年都好,如果我們把2017年比作2012年-2013年初的話,那麼接下來就會逐步進入2013年4月以後的擴散階段,17年初復盤的結果只有白酒,家電,環保板塊是強勢的,而且環保到了4月就走弱了,之後又陸續有幾個板塊走強走弱,但是到17年底復盤就會發現整個消費,家電,地產,機械,化工,建材全部走強,所有能帶動指數的都走強,今年指數肯定會比去年更好,當然,知乎我更新晚了,現在已經5號了,新年上證已經4連陽了,但是我敢在這裡說一句,今年切記樂觀,下面鏈接個其他地方的回答,當時告誡了大家別錯過這個大牛市!

房價已然到頂,2018年會是股市牛市的一年嗎? - Qianyuan Xie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61742/answer/281110121


摸得清市場情緒的,年華100%以上很正常。95%的人摸不清,比如根本看不懂為什麼美聯儲3月加息,美元會暴跌。


我有個朋友,曾經是廣東省的蹦床冠軍,但他20歲就選擇退役了,問他這麼牛逼為什麼還要退役,他說在他這個冷門項目,廣東省冠軍是沒用的,一定要拿全國前三才能進國家隊,即便能進國家隊,也只是滿足溫飽而已,要達小康,那你必須在國際大賽拿獎牌,而要發達,只有四年一度的奧運會能拿金牌的那一位而已。到了20歲,他明白自己不是金牌的料,就主動退出了。

在我看來,全職個人投資要發達,機率不會比跳彈床奪奧運會金牌要高多少,但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我朋友20歲時的自知之明。

補充一下,全國從事蹦床的現役運動員(男),不到一千人。


你看,我為什麼要來寫知乎,為什麼要出來講課?沒錢了呀,不出來賣怎麼辦呢。。。你以為我想啊。。


有些不想工作,一個人在家做交易的,就不要稱作交易員了。不言不語不交流,虧損了,生活也一團糟,而後把原因歸結為交易,哎,你這不是交易員,走偏了兄弟。你把交易當做一方凈土,一夜暴富從一開始就錯了。

這本就是最難的一條路,很多人卻當做了捷徑。


有人收稅,有人繳稅


推薦閱讀:

炒股真的需要懂很多股票知識嗎?
擁有豐富投資經歷,又願意分享投資心理的知乎牛人有誰?
如何解析如家酒店反向吸收合併私有化回歸 A 股的方案?
為什麼這兩天日經貼連續被關閉?
什麼是形態走壞?怎麼樣的股票形態才是可持有的?

TAG:股票 | 期貨 | 外匯 | 交易 | 交易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