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律所之間的鄙視鏈是怎樣的?

我的一個朋友畢業後進了一家律所——其實就是盈科。在做了半年後發現其他律師對盈科的風評並不好,後來跟業內人士打聽,像是盈科,大成這些律所,雖然規模大,但是在國內似乎都不是很受人待見。有一點新生暴發戶的感覺。

這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國內的律所間的鄙視鏈是怎樣的?是怎麼形成的呢?有沒有什麼標誌性的事件?


所謂鄙視鏈這個玩意,大概就是剛剛走出法學院,進入律所的年輕人特有的事情吧。

我當年剛進某所的時候,也很以自己所在的機構為榮,以自己跟的老闆為榮,很以自己打交道的人是摩根高盛之流為榮,同時又有點遺憾自己沒有在外資所工作。等工作10年了,再看當年很多的自我驕傲的點,一下子就很慚愧了。腦海漂來兩個字,裝逼。自己在某個有點名氣的大所,彷彿自己與有榮焉,瞧不上這個,瞧不上那個,覺得左邊人啥都不懂,右邊人一點也不專業,前面人不會講英語,後面人畢業於不知名法學院,但是自己肚子里有什麼呢?皮毛都不懂。

工作到現在這麼多年,我見過做香港IPO的兢兢業業的外地省會小所,用紮實的法律功底和真正的律師思維(就是法律是怎麼說的,而不是政府的確認函怎麼說的來認真的分析境外機構的「傻問題」,如同在法庭上說服法官一樣);我也見過所謂什麼紅圈所,什麼錢伯斯的band1的中國律師,能流利的講英文,但是在做盡職調查的時候卻連被投資方明顯的國有產權轉讓的「瑕疵」(其實也談不上瑕疵,但是絕對是看到盡調資料後律師必須應該提的問題)不懂、也不關心,什麼事都是讓政府出確認函來糊弄。我見過何斐這樣真正讓人肅然起敬的前輩,我也見過更啥都不懂名不符實的所謂錢伯斯業界賢達。

至於所謂的大所的associate看著所謂不知名土土的local所的合伙人/主任(或者其他在他們看來土土的頭銜)以及他們手下拿著1000塊錢工資,為案源發愁的律師的油然而生的優越感,那就更是淺薄的不得了了。正是這些人和他們的法官、檢察官同行們構建了中國的法律體系,正是這些人在你們去代表外資機構投資或者去pitch IPO之前,幫著可能還啥都沒有的草根企業家們活到了企業可以去做股權融資的那一天,讓企業有基礎被你們盡職調查,問一些他們早已經殫精竭慮提企業解決了的傻問題。對你們來說,一切都是讓政府出個確認函或者訪談就搞定的事情,對他們來說,要不出事兒,該乾的事情多著呢。至於收入,一個白領年薪百萬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歷練,哪裡是一個草根律師30萬收入所經歷的一切可能比的,更何況等他們熬出頭的時候,他們能獲得財富遠不是這些此時可能已經上岸做inhouse的前白領律師所能想像的。

所以,一開始如果為了讓自己的父母開心(覺得孩子有出息找了好工作),讓自己的男/女朋友為自己驕傲,讓自己在同學和身邊人面前有點小驕傲,那麼為自己在什麼金君方海中自豪一下也就罷了,就如同剛考上北大法學院時候的一點小自豪一樣,如果等到十年後,自己仍然只是所謂金君方海中一個除了paperwork外別無所長的白領,我不知道還會不會關注什麼鄙視鏈。

增加部分:

突然想到了這麼多年下來,還是有一種鄙視的。幾個傳統的比較優秀的所,有一點共同的地方就是相對來說都還比較體面,競爭也是君子之爭(雖然合伙人們未必是君子之合),大家基本靠本事吃飯,關係什麼的肯定也會用到,但是也都有一些底線,留一點餘地。但是有的所卻不具備這樣的文化,這樣的所哪怕包裝的再好,業績再高,也會出問題。比方說,有的所,在同行遇到困難的時候,把外媒的報道如獲至寶的翻譯成中文在中文媒體圈大肆傳播,生怕別人不知道同行遇到困難了,然後趕緊到處去打電話撬客戶,也比方說,我親身經歷的,一個境外IPO的案子,105萬人民幣的律師費的一個不大的事兒,我啟動會都去了,委託協議都簽了,某個所的律師居然能夠打出一個根本不在他們所工作的人的旗號,把所謂的關係鏈直接扯到政治局常委那一頭,硬生生讓客戶和我解約,去委託他們做。這就是沒有底線了。這種律師恐怕只能處在鄙視鏈的最底端。而這種律師大行其道的律師事務所,恐怕也永遠只能是追趕別人。


要說鄙視鏈的話,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小姑娘A讀了LLM回國去外所做律師助理,她老闆是大par,因為同事都太牛了升律師無望,A跳到了內所作律師,要說鄙視的話,各方面她前老闆該鄙視她到土裡。然而,過了二三年,A又跳槽去甲方作法務,某海外投資項目她是法務負責人,律所招標的時候正好她前老闆過來競標,她屁顛顛過去喊老大,然後前老闆特別特別誠懇的說,A總,以後請您多關照,沒有任何調侃的意思,而且在此之後,一直都是特別特別誠懇的叫A總。

所以說,別鄙視人,沒準你的同行哪天就成了你的客戶。

第二個,我有一同學在某中院作法官專門審專利案件,有次一個合作多年的客戶遇到了專利糾紛,我說這方面我一竅不通啊我也不認識作專利的律師要不您再找找別的律師,但客戶仍然老是來找我諮詢,我也很無奈啊。然後我這同學被我騷擾慘了,每次她耐心的回答完我的問題後就會十分鄙視的說,下次不要再問我這麼弱智的問題,你這專業水平要是我辦的案子的代理律師我一定把你罵到狗血淋頭,我低聲下氣的說,是是是,我這不是不想被罵才先來您這找抽么,總之,那段時間,她隔三岔五就要鄙視我一番,感覺快要友盡了。然後,哈哈哈哈哈,她老公經營的倉庫及倉庫里的設備因為園區政策變動遇到合同糾紛,近千萬的資產危在旦夕,然後變成她天天騷擾我了,一天二十多個電話,在我幫她解決問題後,換我鄙視她了,你這啥專業水平啊,連這點合同糾紛也解決不了,下次問我點高端的問題行不行。

所以說,別鄙視人,說不準哪天同行就成了你的人生道路上的明燈。

總之,風水輪流轉,做人要謙遜,作律師更要謙遜。


1、XX這種所,放哪兒都被人鄙視。

2、我做法官,從來不管你是不是大所的律師,也不管你是不是律所的主任。有業務能力、工作態度端正的律師,大家都喜歡。反之,一上來就喜歡裝逼的,業務水平一塌糊塗的,具體案情沒有認真研究的,管你是不是大所,管你是不是主任律師,管你是不是老資歷,先訓一頓再說。

為什麼要訓?因為你對於案情的不熟悉,因為你的業務能力低下,導致本來一次開庭就能搞定的事情拖成三次五次,浪費了當事人、對方律師以及法官的時間。不罵你罵誰?

3、做到極致,什麼律師最賺錢?還是訴訟律師最賺錢。雖然非訴律師好像年紀輕輕就牛逼哄哄做的事情都很高大上,但是,年入千萬的律師,都是動不動就做幾個億標的的訴訟律師。所以,金杜君和方達海問中倫的年薪30萬的年輕非訴律師,你們還真別瞧不起訴訟律師。

訴訟律師大多是草,但是真正厲害的訴訟律師,個個都是寶。

祝所有法律共同體的朋友們,都能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特別是那些正在訴訟律師道路上熬資歷的年輕律師們,祝你們好運。

以上。


沒有什麼固定的歧視鏈,主要是屁股決定腦袋,各有各理。

外資所:我們高端大氣,工資高,門檻高;

內所:我們實在,外所業務受限。中國市場未來還是我們的。

大所:我業務齊全,要啥有啥,榜單提名上榜無數。中國律所還得看大所

小所:大所不過是攤子大,業務並非人人精通,林子大了什麼都有。

精品所:發展專註於幾個業務才是王道,盤子大什麼都做不好!

綜合所:哦

一流所:他們不過是價格低而已!壓低價格就是做壞市場,阻礙中國律師市場發展。

二線所:Top所不過如此,活誰都能做,不過客戶好而已。逼格好高。

哦,似乎大家黑盈科和大成的時候不受上述規則約束...

(國外律所:........)

(客戶:哦,好的,知道了,把你們資料和報價拿來給我看看,我選選吧)


確實沒想到,被某公眾號轉載後,在法律小圈子裡引起了一點點反響。 本想靜靜地答個題,被大家轉轉樂樂也不當個事。只是剛剛看到法院圈的朋友們也開始轉發,覺得還是有必要來補充兩句,不管補充內容是否會繼續受到關注,心裡總是踏實些許。

原文涉及的律所,除了盈科,我都是非常尊重和敬佩的。寫這個東西,無非就是調侃,也僅僅是調侃。 幾乎,除了盈科,這些律所里都有我的好朋友在做合伙人和律師,他們無一不是精英中的精英。同時,除了盈科,這些律所也都是目前中國律師市場中的佼佼者。無論是金杜、大成或是國浩,都是中國法律業務前行中不可或缺的寶貴力量。

當然,律師界的佼佼者眾多,我心目中(非按「錢多撕」排名)至少還包括但不限於天元、漢坤、中倫文德、德恆、君澤君、金誠同達、環球和天同等等。之前沒把這些律所加上,確是因為答題時是在路上想到寫到,隨手寫就。如果覺得有被怠慢,還望海涵。 那麼,話鋒一轉,我也藉此難得的機會狗尾續貂,把各位一一補齊。然後,封貼。

=========================原文分割線=============================

繼續匿。

金杜: 母們是國際律所。什麼金君海方,幹嘛把我和這些所相提並論! 他們見過大交易么! 什麼什麼? 盈科大成和金杜是中國三大律所,我靠你……

君合: 金杜活兒太糙,其他所就別和我們比了。別問我為什麼止步不前,這叫穩健。

海問: 關我什麼事……。哦,對了, 我家的logo 設計費就很貴。 哦,又對了,我們是有底線、情操和不懂中國法的國際合伙人的高端律所。

方達: I am the best. I am the best. I am the best.

通商: 我就想悶聲大發財。但還是要操君合他姥姥。

競天: 同意樓上。

中倫:眼看就要熬出頭了,我們是下一個金杜!

中倫文德: 樓上!怎麼又要改叫中倫金杜了么? 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天元:為什麼把我排得這麼靠下!他們哪個北大畢業的比我多?對,就比這個!

漢坤:本所專註於服務互聯網企業投融資,憑藉傲視一眾律所的工資待遇吸引了大量搭拆VIE的能工巧匠加入我們,並且將持續不斷地吸引其他知名律所合伙人... 剛才誰在下面說漲薪慢的,給我站出來!

天同: 服務互聯網企業算什麼。我就是互聯網企業!

金誠同達:我覺得吧,看一個律所的優劣,關鍵要看他的辦公室位置。

君澤君:咳咳,恐怕也沒人知道我到底是做什麼的... 揀重要的事情說 -- 我跟段和段每一毛錢關係。

德恆:就跟誰不是大型國際律所似的,來看看我這雙握過無數國家領導人的環球合伙人的手。你,你才山東律所呢!

環球: 樓上叫老衲幹嘛?

國浩: 我們很便宜,你憑什麼嫌我們不懂法?

大成: 大成很大,歡迎你來看看。 我們和金杜的區別只是管理機制不一樣嘛。么么噠。

盈科: 梅大老闆,千秋萬載,一統江湖!


謝邀。鄙視鏈這個話題很有意思。

世界排名第一的律所Wachtell是不是可以鄙視所有律所?人均合伙人每年利潤500萬美元。可是,他家只有250個律師,只在美國干高端交易。要做Multi-Jurisdiction的Deal, 肯定不請Ya啊。

國內的金杜、君合、中倫是不是可以鄙視其他所?在山東某個法院弄個案子試試?還不如當地律所好使。

鄙視鏈這種東西,來自於自身優勢比他人劣勢,其實,沒啥好鄙視的。

都你媽服務業,各有各的路子,各掙各的錢,沒必要。

推薦看Big dog這本書,有些意思的。

錄兩句:

「實際上掌控資源、社會統御和有效的炫耀行為,都是高級猴子和穿高級衣服人類的根本藥物。假裝不在乎,只是為了表示禮貌和修養,人類不得不假裝不在乎。」

「一輛法拉利前任車主警告過,他說:「人人看了都較好,只有開車的人有苦說不出。」「有錢」似乎是這麼一回事:從外面看比活在裡面舒服。有錢人的車子,華宅、名畫、上流社會的時髦朋友,都是擺出來給人看的裝飾。這些往往需要付出犧牲自在舒適的代價,其後果不是心滿意足,而是一股按耐不住的想要換更體面裝飾品的需求。我見過的有錢人似乎都是在封閉的寬闊空間里晃來晃去,就像動物園裡的籠中獸,在渴望著別的東西。他們要得不是端上來的美味飯食,而是那股飢餓感與追獵行動。」


不請自來,盈科和大成都是比較出名的所,我所在的城市剛好都有這兩家所的分所,剛好也都有一些接觸,來說說。

首先是盈科,這家分所具體在哪不清楚,辦公環境、設施、人員素質等都不知道,但是我對它卻敬而遠之,為什麼呢?因為這家所不講規矩。我這裡所說的規矩,不涉及到司法黑幕、行賄什麼的,而是作為律師同行之間的一些職場規矩。說實話,我對盈科的最初印象是在天津衛視的《非你莫屬》,盈科有去招聘,當時就覺得一家律師事務所怎麼可以這樣?律所不是不能打廣告的嗎?怎麼盈科可以?然後就看到那個負責人各種吹噓他們有多好多好,開了多少家分所,有多少執業律師,與多少家國外的律所有合作等等,這些內容拿來忽悠外行人可能還行,但是作為同行,我們都知道一個律師做的好壞,其實與律所沒有什麼必然聯繫,關鍵還是看律師本人的能力,律所充其量只能提供一個平台,當然我也不否認一家上檔次、有資歷的律所會給律師提供某些幫助,但這些都不是必然的。

下面我說一下我所在的城市的盈科分所為什麼給我的感覺是壞規矩,幾乎我們所的律助和新律師都接到過該所的電話,內容無外乎兩個方面:第一是該所近期將舉辦什麼什麼活動、講座、培訓等等,如果是簡簡單單地通知、告訴,我們還是很高興很歡迎的,但是他們會反覆打電話、換著法兒的打電話、換不同的人不同的號碼給你打電話,而且還會給你發郵件,一封接一封的發!律師一般都比較忙,這樣高頻率的電話和郵件難免會影響我們的工作,而且出於職業敏感性,我們對自己的信息都是比較看重的,所以當有人不知道從哪種途徑弄到了我們的電話和郵箱的時候,我們就會很反感,覺得自己的信息可能被泄露了。這是第一點,其實還好。第二點是他們惡意挖人!這個果斷不能忍,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接到過來自盈科的電話,說他們所現在正在招人,然後blabla他們有多牛逼多好,希望我們去看看怎樣怎樣的。如果你確實牛逼,我們作為同行,肯定是有所耳聞的,如果你們的平台很好,我們肯定巴不得去你那裡發展,不用你這麼上趕著來推銷,這種行為只會讓人覺得很low。

其次是大成,他們在我所在的城市設的分所我去過,也接觸過幾個在那裡工作的同行,從高級合伙人到實習生都有,也許大成在北京或者說大成作為一個整體做的是比較好的,但是我接觸到的這家分所我並沒有看出來他們做的有多好,他們的律師水平也沒見得有多高,整個所里冷冷清清的,而且,由於這家分所是新設立不久的,主任、執行主任都是一家人,親姐弟,我們業內同行都說這家所就是他們家的所,所以我覺得這種家庭作坊式的所是很難有大的發展的。他們的執行主任也跟我談過讓我過去執業,但是考慮到我的成本問題、發展問題,沒有答應。

其實一家大所之所以成為大所,肯定有其過人之處的,大成和盈科這兩家所為這麼多人熟知,在各自擅長的領域肯定有著傲人的成績,這些我們必須承認,但是在各地的分所就質量參差不齊了,可能他們的名聲壞就壞在了某些做的不是很好的分所上面了,要說鄙視鏈,我還真的不敢鄙視這些所,因為我所在的律所,還遠遠不能跟他們相比,但作為同行,還是希望行業內的規矩能夠被所有同行所遵循。

以上。


匿了。

一直覺得律師行業跟其他服務行業問題都是相通的。比如把問題內的top所、涉外所、精品所、小所、法務這些詞,替換成天上人間、七星城、東莞、洗頭房/洗浴中心、樓鳳。問題是不是迎刃而解?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不同的地方無非時間、金錢、自由度三個要素組合不同罷了,怎麼選怎麼有理,自己身心愉悅就好。

都特么出來賣的,鄙視個屁。


從畢業前實習到畢業後正經工作入職,在一家所的某個分所定了下來,呆在某名所主任身邊實習過大半年,也在一家剛成立的定位精品的所實習三四個月,也在近幾年排名top1的證券公司分公司和總部都實習過,蹦躂來去,最後來南方跟了現在的boss,感覺非常幸福,沒有什麼上級律師壓著我,什麼都可以和boss平等討論,做項目做案子都能得到boss的反饋、指點乃至批評,遠遠比曾經的paper work或者直接被下放到項目上好…………啰里八嗦的只想說說自己的體驗:有名無名排名高低的律所跟你完全沒關係,跟對boss和進入一個積極的、敬業的、專業的團隊才是應該多想的。當然,好boss可遇而不可求,努力自己成為好boss好par吧。


哎呀看到這些回答真是欣慰。。。。

趕腳讀法的人腦子清楚的很 不會亂說鄙視鏈而是把重點放在律師個人和團隊上(?????????)

律所都很看重reputation啦,基本上大家都是一個圈子,不存在鄙視之說。某些比較不負責任的代表某高校說話的答案還把金誠同達都打錯我也是醉 (-_\)


這總是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循環。律所在自己的行業互相鄙視了一圈之後,出去被投行,審計和甲方鄙視。


謝邀,鄙視同行?怎麼會?不管律所還是律師,大量案源來自同行介紹,如果不是腦子有水鄙視同行做什麼?

看答案很多同行都提x所不好,我猜原因可能在於x所是大賣場模式,租賃辦公室再分租出去,管理費抵消辦公室成本後,靠現金流做理財提高律所利潤。所以他不優先追求質量,他首先追求的是數量,營業額越高現金流越大理財收益越高。

中國99%的律所都是賣場模式,無非是做不做現金流,做多大規模,對律師客戶合伙人篩選到什麼程度的區別。這種鄙視有點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一邊罵人家,一邊把自己也弄成那樣。明明自己團隊就五個人非要搞上千平米,然後拚命拉人,然後又破產。不管罵得多厲害,能做到一定規模的也屈指可數。可見所主任的管理水平和商業眼光都是業界翹楚。

另外一面,律師成長到一定水平之後,客戶才不在乎你在哪家律所,常常是客戶追著律師走而不是追著律所走。掛靠所給律師多提供了一個選擇,可以用極低的現金和管理成本換到一個不錯的門面:這些所在客戶眼裡依然是大所。


我是特意來開個回答,贊成那個鄙視盈科的。這是真事

首先,樓主在魔都

盈科魔都分所很高大上,反正樓主真的覺得高大上,非常羨慕裡面上班的。

然後樓主有幾家客戶是全國企業,樓主需要經常出差打官司,然後發現不管去哪裡,總能遇到盈科xx分所,一時間被這個所得大氣再一次折服。

然後就是訴訟中,3次遇到盈科是打到底的,不打到底的不說。盈科這些地方分所的律師讓我非常失望,樓主的這幾個訴訟標的都不大,四五百萬左右,最大的也就八百萬,盈科普遍是派一個實習律師一個執業律師,這也就算了,發言的竟然是實習律師?這放在魔都等著被法官罵吧,魔都的實習律師簡直不如狗,還發言?送材料都鄙視你。這三個案件,感覺他們完全沒有準備,甚至連自家的證據都沒看過幾遍,被法官問幾個問題就卡住了,有些問題就抖機靈,覺得自己辯論技巧很高,證據被我證明是偽證,就說當事人給我的,我也不知道,真看不出是什麼專業律師。

後來出了魔都的盈科,其他的我只好當同名同姓了。

林子大了,果然什麼鳥都有


國內律所之間不僅沒有鄙視鏈,而且非常重視交流與協作,糾其原因:

第一,移動互聯時代律師營銷模式的變化

典型者如天同律師事務所的成功,相當程度上得益於其以最高法院民商事再審業務為專業領域和商業旗幟,以微信、微博得互聯網營銷為重要手段,以訴訟可視化等技術性主題現場培訓為抓手,拓展律師的「業內市場」——據稱,其業務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源自全國律師同行主動上門與其進行的合作,律所之間的合作亦是如此,有利於提高辦案質量,實現互利共贏。

第二,律師事務所的規模化、專業化、協同化發展

移動互聯不僅宏觀上促進了全球化的進程,更使個體間的溝通、協作變得便捷。多方、遠程交流便得格外容易,異地辦公根本不是問題,業務協作日益多元、豐富與頻繁。在此前提下,出現各種形式的聯盟體出現的各種律師事務所聯盟。諸如近年來成立的各種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律所聯盟,實現異地跨區的協助服務,為當事人提供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的法律服務。

第三,律所的專業化發展。

移動互聯時代,智慧共享也是一種趨勢,司法是經驗的科學,一個人的智慧有限,知識共享,抱團發展,是律師專業發展的正確姿勢。律所之間的聯盟體系打造,有利於實現優勢互補,各取所長,共同提升專業化水平。有賴于于此,近年來還出現了專業化律所之間聯合的常態化的內訓制度和交流制度。


永遠不要把一個機構的偉大誤以為是自己的資本,在這個龐大的機器下,你只是一顆螺絲,很輕易就可以再換一顆...

----------------------------------------------------------------------

某個在微信瘋傳的匿名答案,回答了鄙視鏈是什麼,我大德恆連鄙視鏈都排不上...


說賣場是比較客氣的。其實是菜市場收攤位費呢。


這個問題在幾年前我出入律師行業就聽前輩提起過,最近一段時間在朋友圈更是瘋傳。

其實律師事務所業務各有特色,並不是說誰一定專業,誰一定高端。

中國有很多規模並不是很大的精品小所也實力強勁,雖然綜合收入來看比不上大所,但是人家人均收入高啊。最重要的是業務也精。

圈內有位前輩說過,所謂高端,就是把自己的專業做精。如果沒水平,天天給你什麼上市併購的,也是白瞎。

至於國內大所之間的鄙視鏈,圈內也確實有一些傳聞,無非是商業邏輯下摻雜個人心理問題在律師行業凸顯出來而已。總體來說,大所各有優劣吧,每個所有實力強勁的律師,也有水貨律師。


在知乎法律板塊,鄙視鏈最底層的難道不是金君方海中和外所中國代表處那些「不接地氣」、「英語比法律好」、「只會做paper work」、「一輩子給人打工」、沒去過幾次法庭、協議拿著模板改改完事、站在資方說話、無法為人權和正義做主還帶著「莫名其妙的優越感」的律師證都不一定有的「律師」嗎?


中國做的比較好的律所在北京和上海。以北京的律所為例,分為外資所和內資所。顧名思義,外資所都是一些外國律師事務所在北京設立的辦事處,比如CC、KKL,主要是美資和英資所,包含少部分西班牙、法國、德國等非英語國家的律所(一般總部設立在香港,開在大陸的也會被歸入外所序列)。內資所呢,就是我們大中華自己人開的律所。從外所來看,華爾街著名律所身段自然較高,而美資所在總體薪資上對英資所的碾壓也有點意思。從內資所來看,很多法律圈的人也許會認為有幾個比較明顯的梯隊:第一梯隊:方達、海問、金杜、君合和中倫,是謂金君方海中。但現在諸如漢坤、環球等律所衝勁明顯,特別是漢坤在股權投資領域已經聲名在外。第二梯隊:諸如通商、嘉源、金城同達之類。第三梯隊可能就是緊緊團結在我們的全球第一大所和宇宙第一大所盈科和大成周圍的一些律所了。梯隊之間要往上走一個層級,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

上述內所三個梯隊的考慮可能主要是基於一些綜合條件吧,比如業務水平、薪資待遇、收費情況等。相應的人才背景和客戶檔次自然在總體趨勢上會有所差別。但大成盈科也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律師團隊,而第一梯隊無能者自有人知。

總體而言,如果有鄙視,那都是基於聲譽和薪資帶來的直接的社會地位的體現。但說到底,律師都是幫合伙人打工,合伙人幫甲方(公司)或次甲方(投行)打工,賺的都是辛苦錢。

你以為,你西裝革履、羽扇綸巾暢懷笑,肩背Prada,手戴OMEGA,你一出門,似乎旁邊的風都靜止了,只剩下崇拜,跪在地上仰望的崇拜。

你以為,你出入國貿,侍女微唇先生好,吃飯Maksim,喝酒三里屯,你一進店,好像牆壁都在發光,照耀著英雄,沙場征戰歸來的英雄。

誒,你知道嗎?奧特萊斯打折!Boss西裝只要588!啥?動物館ARMANI只要288?

誒,卧槽,這二手Prada多少錢?還有這個OMEGA,打包一起,2000!賣不賣?

(誒,卧槽,假貨還敢賣我2000!)

誒,走走,哥帶你去吃Maksim,最近Enjoy有折扣,雙人套餐258!(哎,你少給我吃點!我今天報銷額度只有100!誒,都有套餐了,你還要單點啥呀!誒,不是!啥玩意?還要再加兩菜?你!不是,你要點就點個飲料得了,還加啥牛排!啥玩意?飲料要68?別介,待會哥給你買富含礦物質的農夫山泉哈,大品牌,喝的更讓人放心。

妹子,挺漂亮啊?帶你去三里屯轉轉啊?來,服務員,給我上點喝的!啤酒瓜子啥的可勁給我上!啥玩意,我要雞尾酒!你拿個百威幹啥玩意呢?(不是,卧槽,啥?你剛說啥?不是,這一杯要58?)誒,姑娘,你喜歡看書嗎?你喜歡看百年孤獨嗎?你知道何塞·阿爾卡蒂奧是他們家族第幾代傳人不?你喜歡蕾梅黛絲不?誒,姑娘,別走啊!不是,你好歹喝口水啊!我從家裡接的水,乾淨的!別走啊!姑娘,誒你聽我。。

求輕拍!


我們法律談判課的老師出身北仲,他講盈科內部潛規則比較嚴重,在業界名聲極差,建議我們女生不要去。這話未經考證,諸位姑且一聽吧。不過本班的確沒人投這家所就是了O(∩_∩)O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文章《南京相親鄙視鏈:十代須是本地人》?
對醫生來說,不同科室之間有「鄙視鏈」嗎?

TAG:律師 | 律師事務所 | 鄙視鏈 | 律師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