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在國內年輕人群的影響力會不會越來越薄弱?
看了看乒超聯賽和lpl比賽的觀眾席,差距太大,是什麼讓乒乓球影響越來越潛的?
業餘和職業差距這麼大是很正常的啊,任何領域都一樣。
國內乒乓球確實群眾基礎越來越差了,除了娛樂方式越來越多這個普世性的問題,還有一個很可笑的原因是門檻太高。
門檻高不是說難學,或者沒條件玩,而是現有的愛好者圈子水平太高,在大家都玩的情況下,圈子水平越高越好,但是如果有得選,水平高就很打擊新人積極性了……
老一輩人沒有別的娛樂,乒乓愛好者普遍很投入,你別看他們業餘,好歹也練了幾十年了,沒正經學過的年輕人去了就是被刷零蛋的命。我印象中同輩的人能下意識判斷對手旋轉方向的百中無一,50後60後很多人都有這個基本功,簡直神了。
中國國企和機關有很多退役運動員,雖然原本都是二隊或者陪練之類的小角色,但是到了業餘比賽完全就是無敵的存在。
同樣的情況在電子競技領域也發生了,格鬥遊戲以及即時戰略遊戲這些年都衰落了,因為黃金時代起來的那群愛好者水平太高,新人想要跟上就得花一年兩年練習基本功,新遊戲的門檻也高,但是大家都是同一起點,情況就好很多。可想而知,10年後的DOTA會和現在的FTG和RTS一樣慘……
門檻確實是個大問題。
奧運會讓乒乓球火了一把,但這批新粉絲也僅限於看看比賽和微博聊聊八卦,想融入打球的圈子,太難。想玩lol,一個qq號就能登錄,進遊戲就有新人指導,完成後就能匹配水平相當的隊友和對手,水平循序漸進,輕鬆愉快。想打乒乓球,首先你要一塊拍子,成品拍和玩具沒什麼區別,你得找個懂點的幫你挑底板,挑套膠,再粘好,剪邊兒。價格倒是不貴,一百多足夠新人入門。然後,你至少得會攻球,不然誰給你練啊,所以要有一個教練或者熱心的老手教你,引拍,重心轉換,收小臂,練上一段日子。到這兒能堅持下來的,如果想繼續下去,你還得找到和你水平相當的球友,乒乓球這運動,水平差一檔次是完全打不了的,你吃發球,吃搶攻,大部分時間在撿球中度過,還得不到一點提升。到這裡,十個里就走了九個。現在的年輕愛好者中,大部分都是有娃娃功的,錯過了那個年紀,大學社團也是不錯的選擇,再往後,沒人帶你的話,想學就難了。當然,有錢什麼都能解決。上手難度大
作為一個業餘球友 抓上羽毛球拍 朝天打 哎 空中飄挺高 互相吊高球玩玩 多有意思 網球用點勁 玩玩完全無壓力..... 乒乓球 想把球打過去 有點難......旋轉判斷關 這一關一輩子都要過 怎麼判斷旋轉 怎麼讓對方判斷錯你的旋轉 你要會對付反膠正膠生膠長膠削球直板橫板防弧 每一項都能勸退不少年輕人 辛苦過了這些關之後........ 打打業餘比賽大一點的國家隊會和你搶錢 小一點的什麼省隊 省退再小的比賽 自己去也沒啥意思 留下來的都是真愛粉了.......
同樣 作為一個體育運動 雖說ittf瞎改之後 旋轉下降太多了 但是 作為一個體育運動 乒乓球費的體力實在太少(業餘) 然後你的體力優勢幾乎發揮不出來 比我跑得快? 比我跳的高? 卧推深蹲硬拉甩我100kg? 不好意思 吃發球面前人人平等......年輕人難以對抗長球齡的老球油子(作為小球友子壓力就很大) 會使年輕人感到這運動就是老年人打的.....會。
現在的年輕人能玩的東西太多,我們上中學的時候能玩的就那幾樣,看課外書,聽隨身聽,男生打籃球或者乒乓球,班裡男生差不多人人能掄兩下,現在小學生都人手一機王者農藥,打乒乓球的少多了。
這個項目不夠」酷「,形象上有點老,對年輕人吸引力不足。用來泡妞吧妞能接好發球的不多,不像羽毛球好歹能打幾個回合。用來健身練不出肌肉塊,用來減肥普通打打運動量也不夠。
大多數中學的普通學生沒有機會得到專業師資訓練,不像日本個個學校還有個乒乓球隊。專業隊又太多太強,一個普通愛好者再怎麼練,一參加有點規模的比賽遇到專業練過的完全沒的打,很打擊積極性。
本項目的頂級聯賽在世界上影響力不足,場面不夠大,吸引不來湊熱鬧的觀眾。
現在也不是項目成績決定關注度的時候了,不然根本無法解釋國足成績那樣兒中超場均幾萬觀眾。別的項目還能看看新聞知道下比賽結果,乒乓球的國際比賽不看新聞都能知道冠軍是哪國的,一點都不刺激。
LOL的火原因無他,玩起來爽,爽到的肯花錢;主辦方積極推廣各區聯賽和造星;世界賽高端大氣上檔次。主要就是這三點。·別看它是個遊戲,各個行業做事不如個遊戲廠商上道的多了去了。
本來劉胖子主導的球員偶像化和乒超國際化都是對症良藥,意圖擴大年輕觀眾群體,光大中國乒乓球的世界影響力,在體制外尋找項目的生機。中國是乒乓球的王國,別說丟金牌沒那麼容易,蛋糕如果能做大影響力上的收益還抵不了丟塊金牌?結果劉胖走人,網紅們被迫低調,現在又禁止了外國選手參加中國聯賽。
還想發展個卵?
乒乓球運動員達一波。
現在一直看到乒超聯賽覺得觀眾少,其實還可以看看十年前的大型比賽的觀眾人數。近幾年,體育界有向娛樂圈發展。先不說對運動員們帶來的外部影響有多大,實際上對乒乓球的推廣也的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以前的乒乓球運動員,真的只能在比賽或者專欄里看到。
國際上對乒乓球做了多次改革:
1.乒乓球的大小和材質,改了又改2.膠水從有機改成無機3.比賽報名規則
不管是哪一項來看,都是主要針對亞洲人,特別是針對中國人的。
以劉國梁和鄧亞萍時代舉例,是以速度為主。現在讓我打38mm的球,我連球都看不清..
到了馬琳王勵勤的時候,以弧圈結合全台正手為主。現在全台正手同水平的來說,很難沖死別人。
到現在更追求全面技術,正反手都有。
規則導致不得不一直更新技術和打法。力量始終不是亞洲人的特點。
這也很直接的說明了一個問題:
中國太強了,沒人和你玩了。該規則吧。不單是在國際上,國內同樣的。
政府很少組織業餘乒乓球少年賽,大多是成年人自發的組織一些業餘比賽。國內前些年始終都是走專業輸送路線,為的就是打比賽,不重視興趣培養。
乒乓球為什麼在青少年中一直都不會像籃球,像電競一樣引人注目,我覺得有三點
1.設備要求高:一個框一個球?不存在的。
一個檯子,一個網,兩個拍子,一個球。就算這些質量都巨次,也抵不過在室外玩的時候來一陣風,或者飄點小雨。2.特點:乒乓球不像足球和籃球一樣身體對抗激烈,沒水平的兩個孩子互端一會兒就沒意思了。一個人又沒法打。
3.在眾人認識中,乒乓球屬於「養老項目」,有點像羽毛球這種,業餘來打的話,不會很容易受傷。當然對於小孩來說,除了極有興趣的,別說乒乓球,就算籃球也不一定能把他從網吧拉出來。
總體來說:乒乓球現在的影響比以前大多多多多多了。但是想全面推廣下去,政策、設施都是非常重要的。就我個人感覺,乒乓球的群眾基礎確實越來越差了。現在更多的年輕人去打籃球之類的了,很少再見到打乒乓球的年輕人。原因,我小時候沒別的手段,有個水泥球台就可以打乒乓球,籃球之類的根本沒條件。現在方便多了,農村都有籃球場地。手機的流行還促生了一大批根本不運動的年輕人。
太難入門了 弧圈球流行後 觀賞性是比以前提升了一大個檔次 但是也把職業和業餘之間的差距擴大了一大個檔次
另外一個是轉播技巧中國非但沒有改進反而越來越差 其實乒乓球最好的觀賞角度是斜後方偏30度 那個角度對弧圈球的二次加速展示很明顯 央視那個角度那叫啥玩意 但沒辦法 誰叫NBA有美國專業的轉播方 也肯花錢去不停改進轉播體驗 中國的是央視呢
反對所有說因為業餘能力相差大而入門難的答案(包括弧圈球)。
我自己小學學過三年,後來也打了很久,目前的水平大概1750分左右?(暑假輕鬆虐殺打過積分賽1650分的學弟,打他不過5分)勉強在業餘里算個高手吧。
首先,任何時期都會有高手,20年前依舊有高手,乒乓球那時並沒有因為高手而群眾基礎差。
其次,高手不代表不帶水平相對較低的玩家玩,在我周圍,除非是打過職業的朋友(前省隊,體工隊的朋友),都很願意和不太會玩乒乓球的朋友一起打。
再補充一點,會拉很好的弧圈球的人很少的,更多的人連下旋都起不了。
至於有的人說,被老大爺一板抽球懷疑人生的,如果老大爺不是用的特殊膠皮,只能說明你比老大爺弱,不是他的對手。老大爺打了三四十年球,對球的旋轉力量線路把控的能力比你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作為青年的唯二優勢體能和絕對力量,在較低水平的乒乓球競技中體現的不明顯。所以你該打不過。
順便支一招,你自認自己打得好的話,就控制好落點啊,多拉加轉弧圈球,長者們也不是那麼好回你的。
至於為什麼乒乓球的群眾基礎看起來最近弱了很多,是因為現在年輕人的運動娛樂方式的可選項豐富了很多。
娛樂方式:受益於網路以及手機電腦的發展,更多人會選擇電子遊戲。體育競技:羽毛球場地越來越多,籃球場地越來越多,足球場地越來越多,包括大學裡明顯多了很多打網球的,都會佔領乒乓球的「市場份額」。
比起二十年前,群眾基礎應該是差了點;但橫向比較,依然算不錯。
以前運動條件差,乒乓球這種低成本運動很適合大眾娛樂健身。學校砌一堆水泥檯子,拿紅磚當網,就足夠課間十分鐘大家排著隊玩了。現在條件整體好多了,許多學校都很難看到這種水泥乒乓球台了。當乒乓球運動必須在市內專門球台上打的時候,參與的人肯定大幅減少。
但所謂群眾基礎下降是相對的。畢竟乒乓球雖然娛樂性不如籃球足球,但適宜面尤其方便度是大球無法比擬的。現階段雖然因為學校普遍財政寬裕教學器械豐足,不需要靠乒乓球台這種便宜方式滿足學生運動,但是,土地資源更加緊張,乒乓球運動佔地小的優勢註定還能保證相當不錯的群眾影響力。
至於題主說的乒超聯賽觀眾席情況,與群眾影響力關係不大。乒超上座率不高是因為其觀賞性尤其現場觀賞性不強。群眾影響力在於很多人都了解點乒乓球,都玩乒乓球,都會個哪怕野路子的一招半式,但不代表這些廣大玩乒乓的人水平能接近專業水準或必須到比賽現場看。業餘和專業是兩個概念,正如早十幾年時候,很多孩子們還拿著十塊錢的拍子在水泥台上打的津津有味,論技術水平,跟專業隊十萬八千里,但能說群眾基礎差?
開始玩乒乓球是在初中,因為有興趣相同的同學,到大學之前就沒覺得玩乒乓球的人少。上了大學,運動就只有跑步,或者能一個人靜靜的運動,的確覺得乒乓球基礎人數越來越少了。去年實習,剛剛到北京,住在天通苑北一區,有一陣子就想打乒乓球,每個周末想玩,大夏天,2點就得搶位置,不然沒地方。老人和小孩佔比6:2,還有像我這年紀到35的也有2/10。為什麼人少?初中生和小學生,和底子薄的老爺子遇上我那就是白給,我遇見比較厲害的老爺子,同齡北京人,那也是白給,打到我懷疑人生。後來我就識趣,去北二區玩,那檯子多,水平比較差,有一次我和女朋友玩,隔壁桌是一家人,母親拿球,父親給他們孩子練多發,孩子虎頭虎腦的,最多小學三年級,有兩個球都沒接住,第三個猛打沒沾台,他爸怒了,說了一句我至今都懷疑人生的話:艹!你個煞筆!他才三年級不到啊~後來去一些迪卡儂啊,俱樂部啊,看到很多小學生,水平真的很高,唉
長者們的一次抽殺,會讓你懷疑人生。
對於乒乓球項目來說,應該和羽毛球、網球對比,不應和足籃排對比,拿國際巡迴賽單打獎金舉例,乒乓球國際巡迴賽白金站單打冠軍獎金2萬美刀出頭,羽毛球是乒乓的兩倍,網球是幾十倍還不止,網球二輪被淘汰拿的獎金和其他項目冠軍獎金差不多。獎金額度表明項目的商業價值,贊助商將錢投入項目能不能產生效益,產生的效益與投訴能不能成正比。中國是世界乒乓的霸主,上屆乒超聯賽無冠名商,裸跑,本年度乒超聯賽已到10月還沒開打,連官宣都沒有,除去國家隊教練調整等原因不說,沒有更多的贊助商將資金投入項目是不能忽視的因素。單靠幾個乒壇名將撐不起整個市場,項目普及度和影響度提升,需要更多專業的營銷人員,懂市場的專業人士去努力,對於乒乓項目的發展中國不缺技術人才,但是營銷人才是短板!
沒覺得乒乓球的總的影響越來越淺啊,在年輕人中的影響么,應該說本來就不太高。而近兩年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倒有所提升,畢竟什麼三創,什麼運動員網紅化還是有點效果的,甭管那些迷妹是不是只看臉的腦殘粉,至少當大多數妹子們不再把這項運動當作只有老頭子們玩的屌絲娛樂時,更多的小夥子們就會在籃筐和球門之外找到一個新的耍帥地點。
乒乓球相比於其他運動還是有自己的優勢的:對身體素質要求低,對環境要求低,裝備簡單便攜,時間靈活,手腦並用等等……腦補一下膝蓋有點積水的大叔隨身帶個拍子外出開會,開會間隔去隔壁房間擺開案子打兩局球回來繼續開會的畫面,除了乒乓球,還有哪項運動可以這麼玩?
隨著歲數增加體力下降,走上工作崗位後時間緊張,環境又有諸多限制,乒乓球的這些優勢就會愈發明顯,所以總的影響力不會下降的。
但對於年輕人來說,這些優勢就不太能體現了。年輕人基本可分為愛運動的和不愛運動的。對於愛運動的,除非練過一段時間,否則乒乓球的運動量是不太夠的,足球籃球羽毛球都更適合揮灑青春,我本人最早也是足球狗;對於不愛運動的,乒乓球的上述優勢被手機遊戲完爆。所以說乒乓球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本來就不高。
說到乒乓球的門檻,我覺得主要是交流上的門檻,技術上的門檻其實各項運動都存在,但跟其他運動不同,乒乓球是一對一的,足球籃球可以大佬帶菜鳥飛,乒乓球的話,水平有點差距的就沒法一起玩。所以很多剛入坑的人都覺得找球友難,所謂約球難於約X是也。
所以我認為乒乓球搞一個個人實力的評分、匹配、社交、約球的機制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據我所知已經有人在做這個東西了。
會. 不展望以後的事情,就說最近幾年情況
1.項目本身的原因
乒乓球誰都能來幾下 老外都覺得自己好NB 上手就會;這樣對業餘國人來說 顯示不出自己NB;但是遇到水平不在一個層次的呢 又沒得打。。。所以隔閡很大地的一方被碾壓的渣的不剩.這樣導致這個項目水平低的兩個人打 感受不到樂趣 ;一高一低的呢雙方也都很痛苦.只有水平相當且都還不錯的打起來才有點意思,但這種又不容易湊到.所以久而久之,普及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而且不適合不熟悉水平的人互相交流2.歷史原因
國球被賦予的歷史意義太重大,導致在很長很長的時間裡,這個項目是不需要經受市場經濟的考驗和改造的.國家大量資金和人力投入,國家隊教練科研團隊和非常高水準的陪練制度,越發讓這個運動成為金字塔尖尖的運動.還真是應了起源的「貴族運動」一說.金牌么,全世界就一塊,老百姓會不會玩就不重要了.傾國資源培養冠軍,導致資源傾斜成了最大的力矩.國內幾歲的小孩子要想走職業培訓路線,六位數的費用是少不了的.不是器材貴場地貴,是為了有機會入教練的眼.
久而久之,家長當然不樂意了,那麼渺茫的機會只能搶幾萬分之一的冠軍,其他人都是分母又不能像網球足球那麼流行和商業化,強身健體的功效又不是那麼明顯不能當業餘活動投資投資像報英語班一樣.
3.項目本身非常有意思,希望國球長虹,中國的乒乓球長盛不衰.不是指冠軍和獎牌層面的.我也算是個老球迷了(並不是現在跟風喜歡莫一個或兩個球迷),是真的喜歡這個運動。
但是現在乒乓球運動員被跟風似的娛樂偶像化了。
前天和一個同學說這乒乓球,她奧運會之後某一個明星球員的粉絲,跟著跑了很多比賽,卻不懂乒乓球,也不會打。
她突然說:乒乓球是最噁心的運動了。
我一下子愣住了,是什麼讓一個連球都不會打的人說出這樣的話。
等我仔細聽才明白,她們通過自己「偶像」的角度去了解乒乓球的種種黑幕。
我突然覺得這很可怕,現在大波的「粉絲」湧進乒乓球的世界,但是他們大多數都只是為了「追星」而不是真正喜歡這項運動,卻要如此抹黑乒乓球,可運動本身沒有錯。
其實除了前面的人所說的原因之外,還有兩點蠻重要的,那就是宣傳和解說。你看看足球和籃球,每次開賽時不是各種鋪天蓋地的宣傳以及各種大陣仗的表演賽之類的,就連電子競技不也是各種活動以及主題曲什麼的。但你反過來看看乒乓球,沒什麼拉拉隊,也沒什麼激情澎湃的主題曲,也沒什麼明星隊員(除了去年張繼科,馬龍,丁寧和劉詩雯等人)。所以,你想讓國內的年輕人喜歡真的很難。然之後就是解說,說真的特想吐槽,我看了那麼多的乒乓球比賽,對解說的評價就是非常專業的一本正經進行解說。必須承認,解說人員很專業,但是缺乏趣味性以及激情,而且,客觀到都是專業術語。你自己可以對比一下足球,籃球,電子競技的解說以及乒乓球的解說,你就會深有體會。
因為是單挑的項目,「業餘愛好者」和「以前沒玩過突然想打乒乓球玩玩的」的差距大到來一個打跑一個來兩個打跑一雙的程度了,新人根本進不去圈子上了大學之後才開始一個項目,足球你可以在後面摸魚想跑就上去混兩腳,從來沒摸過籃球的全新的新人也有能力把球扔進籃筐,團隊項目對新人友好度相對高一點遊戲就不用說了,主流點的遊戲再菜的都能匹配到跟你一樣菜的人打而且現在年輕人娛樂項目越來越多了,新人不容易進去的圈子就是首先被擠壓的,乒乓球如果你不是和青梅竹馬下定決心一定要拿下學校乒乓比賽的冠軍,新人在漫長的入門過程中很容易流失
個人感覺乒乓球在年輕人群中的影響力不比當年,小時候是九十年代,國球也剛剛走出困境,學乒乓球人特多。。長大一點讀到大學,打乒乓球真的是小眾運動,好多人打籃球踢足球,還有羽毛球。。乒乓球玩的人少好多。。
跳水、體操、兵乓球、舉重,他們存在的最大價值是奧運會可以拿冠軍,中國獎牌榜可以名列榜首,然後媒體炒作,然後——作為中國人,我驕傲。沒有商業價值、群眾幾乎不從事的運動,我們的體育主管部門都極度重視,這些項目容易拿冠軍,容易做出業績來。偌大一個北京,你能看到幾個免費的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
玩過兩年大學乒乓球社團,而且玩的比較深(記得大一大二的時候天天翹課去打球,滿腦子都是練球),也可以說算是當過社團骨幹,現大三,我想說我們學校社團招新人數多年來是越來越少的,乒乓球也越來越被視為老年人的遊戲,然而在里約奧運國胖隊火了之後,社團招新人數又開始上升,對乒乓球關注的小孩子也多了(雖然有很多是只看比賽的迷妹),可以說是乒乓球的第二春。
看乒乓球比賽的人也比以前多很多了好嘛……票價都高了不少,國胖隊運動員們現在也都很火……
但不得不說的是,現在玩乒乓球的確實越來越老齡化,主要玩的都是老年人(那種純業餘的動作五花八門但超級厲害的球館大爺大媽真的很可怕),學乒乓球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業餘打球玩的也越來越少(我上中學的時候男生們都在打籃球....)
不僅如此,據已畢業並投身乒乓球事業的學長說,搞乒乓球產業的人也越來越老齡化,想投身乒乓球相關事業的年輕人很少,看看現在乒乓球網站的交互設計就完全是老年人的思維(參考微信上親戚群里的各種表情包)。
還有前面有大大說的圈子水平問題,說的真的很對啊!
學過球的和業餘的幾乎打不起來好嗎!水平高的想和更厲害的打,野路子去打幾乎只有被虐的份。(這裡說的野路子是指沒有人指導過,自己小學或初中玩過的同學們,當然球館大叔大媽幾十年的無敵野路子除外)像我自己就是初中學過一兩年球,然後很久不打,上大學又撿起來的。我身邊也有好多這種例子。平時和我打球玩的也是差不多水平,我們把它(小時候學過一段時間,大學又撿起來的)叫做半專業或半業餘。半業餘的人水平相差不是特別大,但是和純業餘的人有著幾乎不可逾越的鴻溝……基本上要約球都成了教球。而半業餘的人和專業的人(專業的指的是小時候練過多年的球,得過獎拿過一級二級運動員的,省退甚至國家隊沒有發展前途退下來去學校學習的)也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專業的人可以吊打我們這些半業餘的,退下來的國手基本在高校圈無敵(坐標高校超多的帝都),被我們這些渣渣們仰望。當然,專業的人和職業的運動員,更是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林高遠和樊振東會師2017亞洲杯的決賽?
※世界第二運動是什麼?
※為什麼日式直板沒有直板橫打?
※如何看待「7-26!資格賽國乒就遭血洗 單日吞七敗失雙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