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是個偽概念嗎?
謝題主 @陳昆廷 的邀請。
這東西各執一詞,我只能從我的角度去解讀。
「漢服」是個偽概念嗎?不是。
什麼是偽概念?即這個概念邏輯上自相矛盾,或者所描述的東西無法存在,而不是說所有新造出來的、不完善的概念一律以「偽概念」打壓。
我無數次和人發生這樣的對話:
——漢服就是個偽概念,要不然你告訴我什麼叫漢服?——漢服是漢民族服飾,可以作為漢族形象的民族服飾。——哦,那你說秦漢唐宋那麼多朝代,復興哪個的?——……這個問題不是說我被問倒了,而是比較難交流,因為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是不願意聽你再扯下去的,你說什麼他就哼哼幾下,或者置你所說於不顧,依然照著自己的成見去辯。
這種問題就有點像這個:
你們整天說漢人,漢人歷史上和少數民族那麼多融合,血統早就不純了。如果和他辯漢人血統其實是純的,balabala。。。那就不對了。
漢人是一種文化概念,漢族是民族概念,與西方的以血統劃分的種族是不一樣的。漢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群落,夷狄入華夏則為華夏,我們更重視的是文化觀念與習俗,所以「漢人血統」就是個偽概念,血統本身就和漢族在邏輯上無法建立直接關係。而作為一個龐大的服飾體系,漢服如果再以朝代去劃分,就容易出問題。雖然各代風格不一,但有的形制並不局限於一個朝代,你說它是「某朝」服飾是說不起來的。再者,如果用朝代去看待服飾,那漢服就和古代服飾史沒什麼區別了,體現的是「歷史」,而不是「民族」。三者,中國曆朝歷代各有特點,並無完全的高下之分,並不能用「某個朝代」去代表整個漢族歷史,也並不能僅用某朝服飾作為漢族的民族服飾。
漢服是新概念,是在新時代重新提出,而在古代也有相關的使用,所以不能說是現代人憑空杜撰的、是偽概念。受古代文化交流與地域的限制,我們祖先並不需要刻意強調自己每天穿的服飾叫做「漢服」這個名字,但這不是我們今天也需要放棄這一概念的理由。就像古代不會說「中醫」,因為沒有西醫的對比,但不能說中醫就是偽概念。
然而和中醫不同的是,我們可以用「中國古代服飾」來命名這一套體系,為何要找出「漢服」這個詞語?
主要基於幾點:
1.經濟基礎:78年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在經濟較為富裕的地方,人們有了更多的精力來進行文化等方面的建設,這在以前吃都吃不飽的時代斷然是很難出現的。2.導火索:2001年,上海的APEC會議中,「唐裝」出現,這一以滿族馬褂為基礎的服飾,代表了中國的形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3.民族政策與關係: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的民族政策主要是「偏向於少數民族」,並且以「迴避」的方式對待。就像我高中時學校有「新疆班」,班主任是一再強調嚴禁與他們發生衝突,哪怕自己占理也盡量忍讓些。
所以,漢服的提出最初是解決這個問題的:
在56個民族大團結時,漢族穿什麼?有人無所謂,有人說西裝就好,但也有人是不滿意的,於是找到漢服。
3.2、古籍中直接出現的「漢服」
感謝 @荊光裕 給的鏈接。這個鏈接中,其作者給出了很多「漢服」「漢裝」在古代的使用,除去個別用於專指漢朝服飾,均是用於表示漢人所著服飾。可見,在古時,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用「漢服」或者還有「唐服」、華服之類的詞來區分我們和別的民族的服飾。
而今天,在「中國」、「中華」的含義發生變化、用以表示56民族之時,「華服」就比較容易引起爭議。那麼用漢服來表示漢族的傳統服飾是再合適不過了。並且在新的時代重新提出,明確賦予了「民族服飾」的涵義。
這不是僅僅說「眼饞」韓服、和服,所以我們也要有,而更是對於民族政策與關係的重新審視,在中國傳統文化受多年批判、現在重新重視的同時,對其中服飾文化的探索。
當然,這個概念對於目前的大眾來說是新概念,不具備很廣的群眾基礎,宣傳、推廣中有很多的誤解、成見。
同時這也是個不完備的概念,比如至今無法解決這樣的重大問題:
什麼樣的服飾算漢服?前段時間和一個朋友說了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符合傳統漢文化審美的、並在一定歷史時期為漢人所穿著的服飾。
但很顯然這個範圍很模糊,「文化審美」是個什麼標準?我們可以通過對某種服飾的歷史、風格進行探討,然後說這個服飾可以算作漢服、或者並不適合算作漢服,但沒有給出一個能夠十分精確地判定一個服飾的完備的、成熟的概念。
但不應當就此解釋為偽概念,現在越來越多人在為此努力,不是那些什麼微博上的腦殘粉,而是有一群思考、探索漢服理念的人在堅持著,更多的研究傳統文化、古代服飾的學者們也在提供著幫助,相信這個概念會越來越完善。
喵喵。魯迅說,世界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路是一個偽概念嗎?
當然,在中國古代漢服並不是這樣稱呼,對他們而言,這只是衣服而已。清朝易服之後,漢服逐漸被人遺忘。尤其是近代西學東漸,當然我們稱西化的過程為現代化。當我們原有的東西被改變之後,對於我們的本土文化,我們應該如何稱之。無非是傳統之類的字眼。而漢服便是我們漢族的傳統服飾。她是相對於西服而言的。當然,如果漢服是偽概念,西服也是。西服對於西方人而言也是一件衣服。只是衣服這件事情,從一個族群或者社會整體面貌來看,便不單單是一件衣服了。
孫中山先生,設計中山服為民國禮服。到後來旗袍馬褂與西裝革履並存,這就是那個時代的風貌,新舊交替。
以及古代等級森嚴的統治與其不同的服飾相配。服飾背後更重要的是文化內涵。所以說,漢服更重要的也是其文化內核。無論其外在如何,相信與否,內在的東西神聖而不可褻瀆。如果漢服是偽概念,那漢字是不是偽概念?
他們說:"漢服是被歷史淘汰的,這群人愛好漢服,是逆歷史潮流,還形成了圈子,要給他們歸個類,就叫"漢服黨" ""如今所謂的漢服都是古代貴族的服飾,代表等級觀念,漢服黨這是在復古,搞等級制度""漢服歷朝歷代變化太多,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歷史上並沒有漢服這個東西,漢服是今天創造出來的偽概念"漢服在歷史上的確並非一成不變,漢字同樣也一直在變化.
如果滿清當年連漢字一起禁止了.致使中國人現在說滿語.那漢人復興漢字,是不是也要被人批評搞漢族沙文主義?是不是所有漢字愛好者,都要被歸類到"漢字黨"里,只要發現個別"漢字黨",因為痛恨滿清禁止漢字,而言行過激,就要讓全部的"漢字黨"來背鍋?
是不是因為他們復興漢字,就要被稱為"皇漢",貶低其他民族,影響民族團結?是不是因為漢字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東周各國不同字體,就要被人批評"漢字"並沒有公認的統一的標準,歷史上並沒有"漢字"這個東西,"漢字"是今人創造出來的偽概念?是不是因為漢字中有"剎那","煩惱","執著"等外來詞語,就要被人批評"漢字黨"一方面復興漢族傳統的漢字,一方面復興外來的梵文詞語,簡直是自相矛盾?是不是因為古代90%的平民不識字,就要說漢字是上層社會的文字,復興漢字就是要復興等級觀念,復興科舉?還有一種人更可笑,言必"我曾經也是漢服黨,後來了解到blablabla後,就反感漢服和漢服黨了."就像是說"我曾經也是漢字黨,後來了解到回字有5種不同的寫法,就反感漢字和漢字黨了"看來中華文化也是個偽概念呢,一代有一代的文化,董仲舒的儒家與王陽明的儒家都不是同一個儒家。要重拾傳統文化,到底是重拾哪一代的文化呢?偽概念。
漢代和宋代各有自己的文化,但這不代表中華文化就是一個偽概念。中華文化也好,漢服也好,人也好,都是一條在流動中不斷變化的河流。只看到水而看不到河流,便妄稱「河流是個偽概念」,這是犯了相對主義的錯誤。
即使同一朝代,不同的階級、地域、性別、場合,都會有不同的服飾,即使是同一階級地域性別場合,因為不同的個人喜好,也會有不同的衣著。而這個時代所有階級地域性別場合的衣著的集合,以及這個集合的共性,便是該時代的服飾體系。同樣地,古代漢人的服飾,即使從春秋到明代,也必然有某種一脈相承而不同其他民族的共性。這種從古至今一脈相承的共性,叫它靈魂也好核心也好,便是在今天被稱為「漢服」的存在。中華民族是不是偽概念??因為這個概念還沒有漢族清晰穩定統一,但是中華民族不但存在還包括了漢族。事實上,關於中華民族這個概念一直有爭端,但是到現在已經沒人否定它的存在。
漢服存在了很久,漢服概念在很早就出現了,宋代的時候,少數民族把宋人稱為漢人,或者稱為漢子(帶有貶義,後來卻成了略帶褒義的詞),把漢人穿的服飾叫做漢服。這個並不是為了說明漢服這個詞的由來,而是說明漢族這個稱呼,自漢朝以後,漢人就成了這個民族的人民的名字。漢服就和和服,韓服等等一樣,代表著漢族傳統服飾,雖然在那個時候沒有傳統服飾這個概念。
好,再說現代漢服。現代是有傳統服飾概念的,只不過漢族人一直在搞特殊化,我們走著數千年文明,連個傳統服飾都沒有。後來盛行唐裝馬褂,就是那些滿族服裝的變體,於是就有人思考了,作為世界上文化傳承最久的民族,我們的民族服飾是什麼?在考據和討論之後才找到了漢服。漢服的概念是什麼,古代或許不清晰,現代對於漢服的定義清晰無比,而且只要不偷換概念,只講論點不講論據和論證的耍流氓的話,這個定義無懈可擊。漢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
現代漢服和古代漢服是不一樣的,復興不是全盤的把古代的漢服都拿來,那不叫復興,那叫復古和Cosplay。除了必要的復原外(這種復原考古學也在做,所以有心人別拿這個做文章),不可能每種服飾都拿來穿,我們不是古代人。現代漢服,是現代漢人的民族服裝,經歷過斷代的她,很難一下子復興起來,而且也不能用某一個朝代為基準。她的最好發展方式就是復原和自然選擇,她需要適應現代社會而存在,不然和作秀沒區別也沒有意義。復原出來的漢服,能適應現代生活的存在下去了,而且有的會經過一些適應現代生活以漢服基本特徵為基礎的進化。
漢服不是偽概念,偷換概念,和只給論點不給論據不去論證是可恥的。西服是個偽概念嗎?外國是一個國家嗎?
蛋白質是白的嗎?蛋白質是從蛋裡面來的嗎?日本人真的回會日自己嗎?印度洋屬於印度嗎?
滿族人很滿嗎?馬褂是給馬穿的嗎?旗袍上有插旗子嗎?松花江上是不是有很多松花蛋?熊貓是貓嗎?郭德綱砸過缸嗎?以上問題源自某些「漢服黑」的邏輯,荒謬絕倫,無力吐槽。
類似的還有,姚明和小四身高差這麼多,肯定不是一個國家的人。
漢服究竟是漢族人的服飾還是漢朝人的服飾?什麼不是唐服,宋服,明服?你們自己都搞不清概念和源流,所以漢服是個偽概念。各個朝代的衣服差異巨大,不能歸為一類,所以漢服是偽概念。我覺得主要元素為漢族傳統元素的禮服都可以稱為漢服。在這個定義下,歷史上漢人正式場合穿的禮服都可以叫漢服。但是傳統服飾如今只能作為禮服。因為我們現在有更加方便的現代服飾,比如體恤衫、牛仔褲。傳統服飾在實用性方面可以說已經被完全淘汰了,世界各個民族差不多都是如此。
如果創製出華麗的漢式禮服,可以適用於各個正式場合,漢服未必不能發揚光大。
漢服是民族國家自我構建民族神話過程中的一個副產品。
打從民族國家出現,大家都熱衷於重構歷史,塑造民族神話。我國這些年一直鼓吹民族主義,新一代人民族認同感自豪感爆棚再正常不過。
如今城市社會富足,文化多元,時尚時尚最時尚的年輕人想表達愛國情操劃分各種小圈子的最好的方式不就是這個漢服。又小眾又政治正確又美美噠簡直優越感爆棚啊。
至於漢服到底是不是偽概念,不是偽概念的話應該怎麼嚴格定義,這種問題討論起來只會引發無窮無盡的占隊和爭執。反正人閑得發慌了總是要佔隊劃圈子黨同伐異的,在文化問題上撕總比撕政治社會問題安全嘛。
漢服黨請加油,好好讀書好好學習好好打扮好好戀愛。看不慣小孩兒優越感爆棚的大人們也請輕點黑,反正你就算把漢服運動黑死了,你煩的那些小朋友還是會換個別的什麼東西來招你煩。有說人家的功夫,自己也多干點有建設性的事情吧。在眼下如火如荼的漢服復興運動中,相比於同袍們的滿腹熱忱,大眾們的態度卻始終是無可無不可,著漢服上街依然是一種「奇觀」。復興不利於行、不便於勞的漢服意義何在?所謂的「漢服熱」會不會只是同袍們的集體臆想與形勝於質的孤芳自賞?西方文明早已浸透、日韓文化不斷湧入,祭出漢服只是為了打響文化自衛反擊戰嗎?被迫中斷了自身傳承的漢民族,重拾起漢家衣冠,又能否重新覓得失落的鄉愁與榮光?
何為漢服: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同袍」,語出《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裡的「同袍」指的是戰友。而現代漢服復興者之間,亦多以「同袍」互稱,既有互稱戰友,共襄此舉的勉勵,又暗示了此處的「袍」即漢服。
漢服,指的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而並非單指漢朝一朝的服飾。其基本特點是褒衣大袖,右衽系帶。《易傳》里說道,「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炎黃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雖不敢說是黃帝創製了衣冠,然其必然也對服飾作出了一定的規範與要求,可以認為上古是漢服真正的起源之時。此前的漢服,稱為衣冠,華服。直至清朝入關剃髮易服,漢服在主流社會中消失,漢族失落了自己的民族服飾。
漢服,漢人兩個詞語,都存在著先表示朝代,而後擴大概念至漢族的過程。如《漢書》:「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指的是漢朝服飾,即《周禮》《禮記》里的冠服體系;而如《遼志》中所言,「國主與漢官即漢服」中的漢服,指的則是漢人的服飾。是因為漢朝時國力強盛,華夏人的概念逐漸被漢人取代,華夏衣冠也逐漸被稱為漢服。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屈原在《涉江》中提到的「奇服」便是漢服。屈原是楚人,而漢朝之興與楚地有莫大關係,漢代服飾的曲裾繞襟袍便源自於楚地。除了曲裾,秦漢時的直裾繞襟袍,魏晉時的褲褶服,隋唐的圓領袍衫、齊胸襦裙,宋明的褙子、道袍、襖裙等,都成為了現代漢服體系中的重要部分。歷經數千年的演變,漢服在寬大飄逸、靈動脫俗的基本風格之下,演繹出數百種款式,其中既有漢文化體系的自然更替,也融合了「胡服騎射」等其他民族的風格。在現代的復興運動中,同袍們選擇其中具有代表性、易於復原考據的形制加以普及,形成了現代「不論朝代,只論形制」的漢服體系,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漢文化熔鑄百家、包羅萬象的特點。所以現在展現在世人眼前的漢服,不一定是漢朝的服飾,也不一定是哪一朝哪一代的款式。漢服並不為任何一個時代局限,又可以在任何時代擁有自己的生命力。
漢服運動:存續綿延、方興未艾
其實在清初的剃髮令中,有「俗從而僧道不從」的講究,故而漢服雖在大眾視野里消失,卻從未離開過世間,從蘇格蘭人約翰.湯姆遜拍攝的清末僧侶所穿的僧袍可以看出,這些還保留明制漢服特點的僧袍,與傳統的漢服款式——明制道袍(直裰)在外觀上幾乎無異;清末,太平天國也曾試圖推翻滿清服飾、恢復漢服,然而因為一方面時間久遠,一方面資料匱乏、考據不力,難以實行,甚至一些太平軍將士還將戲服穿在身上作戰;到了民國,一些小範圍的漢服復興漸露鋒芒:章太炎愛穿一件前胸綉一「漢」字的交領衣,是為近代漢服第一人;夏震武束髮深衣、錢玄同著玄端辦公、張大千寬袍大袖遊歷歐洲;1914年頒定民國禮制七種,包括玄衣纁裳玄冕的祭服。李叔同先生祭孔、曲阜孔門合影、袁世凱祭天等照片,都可佐證漢服在民國時期的影響。
當時的復興運動規模並不很大,也沒有固定的團體與宗旨,加上社會形勢混亂,很快就被歷史揭過,直到現代,藉助互聯網的力量,這些追問者才得到自己的答案。
2001年的APEC會議上,各國領導人身著唐裝與會,引起了關於民族服飾的討論。其實唐裝是根據滿族馬褂改良的中國風時裝,既不是唐朝人的服裝,也並不是任何一個民族的民族服飾,自然也並非唯一可以代表中國的禮服。當然,漢服也從來無意覬覦「官方唯一指定傳統禮服」之名,漢服只是漢族的民族服裝,與旗袍、唐裝一道,在國際舞台上展現著傳統中國的華服之美。
在2002年,唐裝方興未艾之時,有一批年輕人以網路為基本活動空間,提出了一項與國民服飾生活有重大關係的新話題,也即漢服復興運動。2002年初,網友「華夏血脈」發表了題為《失落的文明——漢族民族服飾》的文章,使得「漢服」一詞從塵封的歷史中重新破土而出;2003年7月21日,王育良上傳自製漢服照,成為當代公開自製漢服第一人;2003年11月22日,河南一名工人身著漢服,寬袍廣袖過鬧市,被新加坡媒體報道,引發了諸多討論,漢服復興運動從此進入公共視野,2003年也被稱為「漢服復興元年」。2004年至2010年,在中國各主要城市,個人或漢服愛好者群體在公共場所或特定場合展示漢服,以漢服作為禮服的行動日益頻繁。
如今全國大大小小的漢服社團正以迅猛的速度開枝散葉,漢服愛好者的數量也與日俱增。早期漢服復興者多是以網路宣傳、理論研究為主,年齡層次上也以已工作或在校大學生為主。近年來研究方向則越來越向考據服飾方面發展,也逐漸吸納了很多其他年齡層次的人,甚至一些漢服愛好者的父母也在兒女的影響下參加漢服活動,穿漢服慶祝傳統節日。依據對漢服的理解程度,這些人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漢服愛好者,也即已接觸漢服,對漢服有一定了解,認同漢服復興的主要觀點與理念;二是漢服生活者,即將漢服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傳統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三是漢服復興者,主要進行理論研究或服飾考據,或負責引導社團、舉辦活動,較大範圍地復興推廣漢服。
漢服運動的主要途徑可歸納如下:通過公共事件將漢服置於輿論焦點;將漢服作為各種傳統節日的禮服;藉助或設計禮儀場合以突出漢服的禮服功能;組織線上活動;從事漢服生產製作。同袍在組織活動過程中,並不局限於漢服,而是積極拓展至禮儀、音樂、舞蹈、香道、茶道等亟待復興的傳統文化,這也正是漢服復興的初衷所在:始自衣冠,達於博遠。
漢家衣裳:和服?韓服?影樓裝?
日本人或韓國人穿著民族服飾走上街頭,並不會引起圍觀,西南山區的少數民族穿著他們的民族服飾生活,也不會有什麼不適。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合影,卻因漢族代表穿了一件白襯衫多了些許尷尬。華夏不識自衣冠,恐怕是漢服復興者們最為痛心的事,雖有傳承被迫中斷的歷史原因在,卻始終不可謂之無憾。漢服復興的第一步,也理當由引導漢族人認識並進一步認可漢服始。
服飾在傳統文化中一直是個比較偏門的領域,更遑論是斷代了三百多年的漢服了,大眾對漢服有一定的陌生感,也是情理之中。這樣一種自發的文化復興運動,自然也存在很多問題。隨著漢服運動的發展,漢服一詞的知名度已經越來越高,著衣過市,也有些人會認的出是漢服。但總體看來,大眾對漢服的形制還是缺少一定的知識。
前幾年大家把漢服說成戲服,這幾年大家又把戲服說成漢服,一方面漢服的知名度提高,另一方面漢服的辨識知識還是需要科普。其實漢服都有一定的形制,用料方面也比較講究,首先現代漢服在學界達成的共識是一般前襟後襟會有中縫,以示人道正直,現代漢服最常用的料子,如棉、麻、一些化纖如提花綢,滌卡等等,但是絕不會出現如影樓裝中那些亮閃閃的料子。因為漢服是生活中穿著的民族服飾,當然要舒適而貼合身體,不會用過分誇張的布料。再如一些開胸,露腿等等不符合古代主流審美的衣服,也不可能是現代漢服體系里承認的漢服,(當然唐制襦裙除外)。
漢服與和服、韓服的區別也很明顯,和服韓服雖然都是學自中國,卻在長期的發展中產生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如和服後的小枕頭,韓服襖裙寬大的下擺和提高到胸的下裙,韓國長衫的淺交領更像v型而不是y型……當然最主要的區別是,和服韓服整體上呈現出硬線條的感覺,漢服則追求線條的流暢與飄逸。在用料上,漢服遠超出身體正常尺寸的需要,袖子的用料一般會比手臂長,當人曲臂之時,這種大袖會形成流暢的豎式線條,配合肩、胸等處因尺寸放量形成的豎式線條與上窄下寬的塔式審美,給人以行雲流水的飄逸之感。在平面裁剪的時代,袖子巧妙化解了漢服溜肩的缺陷,在保證了身體靈活自如之外,更追求人的精神氣度。
同袍共濟:始自衣冠,達於博遠
復興不利於行、不便於勞的漢服意義何在?所謂的「漢服熱」會不會只是同袍們的集體臆想與形勝於質的孤芳自賞?西方文明早已浸透、日韓文化不斷湧入,祭出漢服只是為了打響文化自衛反擊戰嗎?被迫中斷了自身傳承的漢民族,重拾起漢家衣冠,又能否重新覓得失落的傳承與鄉愁?自漢服運動萌芽至今,這些質疑與討論就一直存在。
誠然每個人都有選擇著裝的權利,但即便是打上復古標籤的衣冠,本質上依然是我們祖先曾穿著並看重的一項重要的文化內容,不容輕視,亦應懷有適當的敬畏之心與傳承之念。事實上,漢服的斷代並不屬於自然消亡,一件服裝的失落可能只需要一場戰爭、一次改朝換代,其復興卻需要重新打撈起其身後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合,而非簡單地把一件早已被歷史塵封的衣服翻出來穿在身上。漢服是傳統美學的集大成者,也是刺繡、染織等三十餘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承載者,在全球化的今天,凸顯自己民族的特色、彰顯華夏古族的風範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外來文化傳入,的確是復興漢服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漢服復興的目的卻不局限於文化自衛,同袍更多的還是希望在現代社會裡為傳統文化找到些許再次生髮的可能,也開啟一個與世界對話的新方式。古英文的失落使得歐洲人越來越難以理解莎翁的幽默橋段,復興漢家衣冠,也是為了讓同儕及後人在誦起「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時,不至於茫然到只能從影視劇中追索一個並不確切的影像。某種程度上,漢服也是一個民族在現代社會的身份認知與鄉愁歸處。
漢服復興並不是排斥其他民族文化的一項運動,總體而言基本是平和與理性的。但在早期的確埋下了一些民族主義的種子,現在的隊伍中也摻進了不少民族主義者。這些民族主義者,大部分認為中國是個漢本位國家,主張漢族人應建立對傳統漢文化的自尊、自信,肯定漢文化的價值,贊成吸收外族文化的優點以豐富漢文化的內涵。如果說漢本位者還屬於中肯的面對歷史與現狀的人,那麼相對較極端的大漢族主義者則有排斥滿族與蒙古族甚至其他少數民族傾向,會較偏激地對現在的民族政策提出一些異議,也會較片面地看待民族文化。這類人在同袍隊伍里雖然屬於少數,但卻十分活躍,也在大眾層面上加劇了對漢服的誤解。
此外,漢服運動內部依然存在很多分歧,也還有很多的問題留待解決:比如過度文藝化;再如各朝制式的「穿越問題」;漢服復興的理論精英與積極實踐者常會產生自我優越感;漢服運動始終不能貼近基層等等。
已故的漢服運動前輩溪山琴況寫過一段話:「漢服應『新民』,它本身即是精神獨立的產物,它應該重塑一群更加擁有獨立精神和自主思考能力的人;漢服應『新民』,它應該塑造一群擁有世界級文化大國氣度和自信的國民;漢服應『新民』,它應該撐起強勢崛起的民間力量,實現中國前所未有的民間的文明覺醒。」復興不是復古:古人用得我用不得,是復古;古人用得我也用得,方是復興。
作者:射陽心猿,漢服生活者。
如果指本世紀產生的某種服飾文化現象,是真概念。
如果指古代服飾,則是偽概念。因為古代服飾只能作時期劃分,不能以民族劃分。每一個歷史時期的服飾,都是之前歷史時段民族融合的產物。且一代有一代之衣冠,未聞一代有一代之漢服。天子制禮,天下共之,本不以漢人為限。凡屬齊民,皆得被服。荒服遠國,俱可沾化。所重者天下也,何曾措意一漢。多圖慎入!2015.7.22更完,8.22整理2015.7.27補充:想了解漢服運動先看這個漢服復興運動回顧與展望(正式版)由於之前篇幅太長,我決定精簡一下。首先,感謝可以有理有據、理性看待和討論問題的人,那怕是反對漢服,我也覺得有意義。我個人是支持漢服復興的,儘管它存在各種問題。我想把一些基本常識和漢服運動的情況介紹一下,大部分主要是針對對漢服以及漢服復興缺乏了解的人。全篇的重點在最後一部分關於漢服運動的敘述,由於篇幅過長我整理了個目錄。另外,我不太會歸納和排版,回答較亂請見諒。目錄:一至七主要是科普,順便澄清一下類似「學術界不承認(或一味反對)漢服」、「形制是現代人捏造,不存在於古代」、「漢服沒有什麼文化內涵」、「中國近代以前不存在民族意識和民族國家」等不實觀點。而八才是重點,著重分析了現代漢服運動中的問題和漢服運動的發展,回應一些反對漢服運動的說法。
- 一、關於漢服的研究
- 二、漢服的起源、概念與發展
- 三、關於漢服的形制
- 四、漢服的遺失與傳承兼談近現代服飾發展
- 五、漢服的文化與審美體現
- 六、關於左祍現象
- 七、華夷觀念與民族意識辨析
- 八、關於漢服運動和一點雜談
一、關於漢服的研究
《漢服論》《「服」以載道——漢服的文化內涵研究》《「漢服」的形制特徵與審美意蘊研究》二、漢服的起源、概念與發展《漢服論》三、關於漢服的形制 引用@待語的回答:此外,漢服黨常說漢服形制傳承自皇帝千年不易。但是以春秋戰國論,趙武靈王以胡服來改革「上衣下裳」制,在駁斥胡服騎射破壞服制和禮法之傳統時,他說「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布相襲,何禮之遁?。
《墨子·公孟篇》稱齊桓公「高冠博帶」,晉文公「大布之布,羥羊之裘」,楚莊王「鮮冠組纓,縫衣博袍」,勾踐「披髮文身」。地理上北胡穿短衣、長褲、革靴,南楚興褒衣博袖、峨冠寬頻。可見,秦滅六國,漢立文定製是對全中國服裝體系的一次整合。之後的南北朝、五代十國、元朝又給中原地區的人們的服裝帶來許多新的元素。
上文提到了,漢服的發展受到了生活條件的限制和文化觀念的驅使,其中包括了諸子服飾觀、宗教影響和民族融合等。因此在形制上漢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有所吸納和創新的。那旗袍馬褂之類為什麼不算漢服?我後面會提到(包括左祍現象),先說一說漢服的形制。另外,最好不要隨便代表別人,我也沒指望我能代表多少人。
上圖最後一個表應為明代,原文打錯字了上表依然為明代,下同這個小結已經說得很明白了。糾結上衣下裳、交領右衽的,只能說看問題太狹隘。漢服有沒有傳承,我想也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而另一個問題:「漢服真的與中華傳統文化有本質上的聯繫嗎?」我後面會提到。四、漢服的遺失與傳承兼談近現代服飾發展5.1.1中「統治者對於各國使節的來訪,一律看做『屬國』朝貢,所有通商要求均不予理睬,認為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無需與『外藩』對等貿易」說的並不是中國歷史上的常態,而恰恰是滿清政府。詳見為什麼清朝會閉關鎖國? - 荊光裕的回答在滿清時期,漢服雖未完全消失,但在滿清政府的強制政策下不可避免的衰落了,即漢服斷代的來由5.1、前代覆亡給予滿清深刻刺激5.2、清代畫作中的漢服形象5.3、通過皇帝語錄管窺清廷嚴禁漢服200年5.4、《四庫全書》篡改漢服史料5.5、滿清統治使衣冠涵義變質五、漢服的文化與審美體現《「服」以載道——漢服的文化內涵研究》《漢服論》我對 @鹿鳴的回答中引用的一段話簡單發表一下看法:後邊又說「從黃帝即位至明末這近四千年中」,真正是狂人說夢,謬之千里,無怪乎使人發笑。黃帝即位在何年數?唐虞夏之事迹尚渺不可尋,徑將之扯到更遼遠之黃帝時代,真真是胡說八道了。往上追溯,最多言至殷商後期便足矣,何言「從黃帝即位」乎?
舉一個例子:《中日服飾文化對比研究》
首先,關於漢服定義目前本來就眾說紛紜2、對漢服概念和定義的考察隨意代表別人或者一個群體是不好的行為。其次,這種說法出自《周易·繫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黃帝確實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但這樣否定有意義嗎?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難道都要否定?我們史書上都要講黃帝,難道說明我們一直在胡說八道?這麼說,世界上有不知多少個民族真正是狂人說夢,謬之千里,無怪乎使人發笑。六、關於左祍現象《歷代漢族左衽服裝流變探究及其啟示》傳統的關於左右祍的觀念,並非現代人建構的,而是古代漢族先民建構的4.1、從陸遊詩稿和船山史論看左衽含義4.2、附:二十四史中的「左衽」記載而這種觀念的形成,是有歷史淵源和相應背景的最後一段「十八世紀」應改為「十九世紀」承認歷史上漢族服飾中左祍現象的存在,與漢服右衽的特徵並不衝突,更不能作為否定漢服的理由。上文是從「漢族服裝」的角度來說的,也就是主要從歷史角度而非漢族的民族文化角度,因此是從炎黃時期一直講到近現代。通過左祍指代周邊落後野蠻的異族或指代國家淪落於異族是有道理的,這通常都是在華夏(漢)民族面臨異族威脅、對異族表示貶低或單純強調異族與本族的差別的背景下提出的,而左祍進入漢族人的生活中則是在和平的情況下。右衽是漢族傳統,左祍是異族傳統,這些傳統都是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並被文化賦予了更多內涵。因此,強調右衽也可以作為民族精神的體現(這點在歷史上華夏/漢民族面臨民族危機時體現得尤為明顯)。畢竟,只聽說過用「右衽」指代漢民族、漢族政權或漢文化之類,而沒聽說過用「左祍」吧?儘管歷史上漢族左祍現象層出不窮,但右衽始終是漢族服飾的主流,現代漢服復興繼承這點無可厚非。七、華夷觀念與民族意識辨析引用 @待語的回答:我們知道,自古以來的中國人本只有文化的觀念而沒有民族(race or ethnicity)的概念,古代中國信奉的是「天下觀」,華夏是一種文化認同的概念,執政者對不屬於中原王朝的邊民的態度一般都是:「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孔老先生關注的是文化的高低,而不是民族或生存條件: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故而,華夷之別在於文化。所謂的漢人與唐人、宋人、晉人是可以互相替換的使用,隨著朝代變化的,而不是說皇帝文人們共同開了個會說:「我們是漢人,漢是我們的固有稱呼。」總歸,在中華大地上雖然一直以儒家政治秩序為道統,法統,但是各民族的通婚,文化間的交流都是不間斷的,以中華大地為舞台,中原出現了大統一王朝之時,游牧民族也出現了統一的政權,或曰匈奴,或曰女真。不僅是血脈的通婚,文化上漢人除了繼承商周之外,還取捨混合了大量胡人的文化,比如琵琶,椅子,褲子等。中國傳統文化並不僅僅是純粹的漢文化,他是各族的混合而漸漸捨短取長成為一種混合的文化。P.S.英文的 nation、ethnicity、race,可以譯為民族,種族。而國家,又有nation,country和state……箇中滋味,自己體會吧~*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一個近代舶來的民族概念,能夠對接歷史上「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文化認同觀,繼承和復興中華傳統文化呢?
古人有民族意識嗎?中國古代是否是民族國家
中華民族芻議《秦漢華夷觀念與民族意識研究》未完待續,後面將就漢服運動及一些其他問題進行探討。2015.7.22更新八、關於漢服運動和一點雜談關於漢服運動,我不必介紹太多了,估計大家都知道。但是有一種奇怪的論調,就是「漢服不適合現代生活」,這個帽子扣得實在太大了,我們看看:穿漢服的人怎麼體育運動? - 運動你穿著深衣去踢球也活該覺得漢服不方便,要穿漢服請挑件合適的好吧?你會在大夏天穿羽絨服上街嗎?還有,有人一個勁地說漢服不如西裝方便,以此作為漢服不適合現代生活的理由,我的看法是:穿漢服不一定比西裝方便,也不一定不方便。還是那句話,挑對合適的就好。但有些人的邏輯實在難以理解,我模擬一下下面的對話:某說英語的外國人遇到一個中國人。外國人:中文真是太難了,說中文實在是不方便,還是我們英文好。中國人:是嗎?可我沒覺得啊?外國人:什麼?你竟然認為中文比英文容易?你真是世界觀有問題!......中國人:......(我TM沒說中文比英文容易啊,我只是覺得並不比英文難而已,這因人而異吧?到底誰TM世界觀有問題......)所以,漢服和西裝哪一個更方便,這也是和主觀看法關係很大的,不能說得太絕對。把自己的看法強加給別人是一種很無理的行為。還有對清朝的認識,歡迎參見我的回答:如何評價清朝? - 荊光裕的回答如果你真的能堅持從頭看完,想必也會有清楚的認識。還有「中華」的定義,參見中華 這個詞意義的演變。它在何時出現,最初它的本意是什麼? - 荊光裕的回答還有,關於目前漢服復興中的種種問題,我認為只有親身參與者才最有發言權。比如形制問題,即使是漢服界內部,甚至是大神也會有很多不同看法,比如:【話題】形制是什麼?漢服的形制_漢服吧【漢服運動中最泛濫的影樓款式——"直裾"】【漢服運動中最泛濫的影樓款式——所有款式】還有關於所謂「改良」的問題:【群講座】小議「改良論」好了,我們先把這些問題拋在一邊,因為這即使對漢服復興者而言也太「專業」了,就算是大神說的話也會有不同意見不是么?所謂「形制」與「改良」問題是漢服界內部的爭論,和什麼漢服適不適應現代生活無關,我們沒必要隨便插嘴。要想插嘴,還是要先提高自己的姿勢水平。再說了,撕逼又如何?漢服運動不照樣在向前發展嗎?絕對平靜的水是死水,是沒有生機的。從側面來說,這些「撕逼(我更傾向於把它叫做「爭論」,畢竟都是為了漢服復興,當然無理亂噴不算)」也是推動漢服運動發展的動力。我支持將考據作為漢服復興的基礎,反對目前的「改良」論。為什麼?首先,漢服復興尚屬起步階段,漢服自己的問題尚難解決,改良缺乏標準,而且如果沒有考據作為基礎容易走偏,誰能保證「改」出來的「漢服」還能叫「漢服」呢?其次,考據是對古籍和文物進行研究,是最嚴謹、最靠譜的方法,對解決目前漢服復興(尤其是形制問題)中的爭議和存疑之處最有幫助;而且,考據對漢服製作是最有幫助的,古代既有的版型和規範是經過實踐證明的,自有其道理(如深衣【深衣】【相關內容之簡述】),如果不明所以地改,容易出問題,看這個一篇來自隔壁吧關於考據的文章,與大家分享。嚷嚷「改良」最凶的人,往往並沒有實際參與制作,或並不了解相關知識,只是因為那是古代的就覺得一定不適合現代,必須要改。如果是局外人這麼說也就算了,但一旦參與漢服復興的人持這種論調的多起來,對漢服復興是一大危害。可見,漢服復興的過程中出現過很多問題和爭執,目前還在繼續,未來也將繼續,但漢服運動停滯不前了嗎?沒有。因為這些爭執就可以否定漢服了嗎?不能,因為事實就是如此。漢服運動沒有統一的標準和領導,核心就是一些靠研究歷史、實地考察、研習製作、組織活動等等的同袍,他們可以說是漢服界的精英和推動漢服運動的主力(但他們通常都比較低調)。比如:《大唐圓領細節初探》(一).前言、第一章:領先秦兩漢時期的服裝立體構造手法通用袴裝製作指南......還是那句話:要想插嘴,還是要先提高自己的姿勢水平。當然,關於漢服的理論也是在不斷有人完善的,比如:【現代漢服結構體系1.1版本】【完善版】【曹長出品】當然,由於這是由個人完成,很可能有不同意見,但這已經是一大進步了,說明漢服運動由最開始的萌芽,經過了幾個階段,開始像樣了。漢服復興運動回顧與展望(正式版)【漢服大講堂第一期】漢服復興第四階段與大漢服理念齊魯風不愧是前輩,我覺得我不用再說什麼了。再來看兩篇分析漢服運動的論文,作者都是周星。這是周星2014年寫的《本質主義的漢服言說和建構主義的文化實踐——漢服運動的訴求、收穫及瓶頸》再看看周星在2008年寫的這篇《新唐裝、漢服與漢服運動——二十一世紀初葉中國有關「民族服裝」的新動態》周星長期以來作為局外人追蹤和研究漢服運動,可以說他的分析還算不錯的。我們對比一下他的上述兩篇論文,一篇2014年,一篇2008年,從中可以明顯的看出這些年來漢服運動的發展。再看上面齊魯風的那個帖子(【漢服大講堂第一期】漢服復興第四階段與大漢服理念),這是從漢服復興資深參與者的角度分析。無論是從參與者還是局外人的角度分析,都不得不承認漢服運動這些年來的顯著發展,這和七八年前肯定不一樣了。因此,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要想做到這點,親身參與無疑是最好的方式)。目前一些大眾對漢服運動的看法要麼缺乏客觀,要麼還停留在七八年之前,而目前我見過的漢服黑的觀點也基本是七八年前玩剩下的了;除了那個陳囧冰拉到了贊助開始大肆用影樓裝和邪教思想抹黑漢服(不知道的看這個【話說囧冰】),沒看到什麼更有新意和能耐的了。所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啊!同袍在實踐,所以我們能看到現在的問題和爭論,像囧冰這樣的漢服黑也知道實踐;總之,嘴炮並沒有什麼卵用。補充:歷史上漢服是等級分明的,理論上不能僭越(參考我前面貼的資料),有人以此為理由反對漢服復興,說什麼漢服等級分明,而現在不存在那樣的等級劃分,甚至說這是封建糟粕云云。我們來看看古代的現實情況,這種理論真的站得住腳嗎?
對於那些持上述論調的人,以及那些進行漢服朝代之爭的人,我只能說:無聊!難道我們現代人還不如古代人思想開放?============我的回答目前算是寫完了===========感謝您耐心地看到最後,想必你是一個真正希望了解或支持漢服復興的人。當然,也許您還是反對漢服,我覺得這也無所謂,有自己的主張並不是什麼壞事。我也不是那麼玻璃心,見不得一點反對。但我希望,無論對漢服看法如何,有正確的認識和相關知識才是評判的前提。這是最早發起漢服運動的一批元老寫的文章 作於2003年《轉載》還我漢家服,歸我漢家魄壯哉漢服。於泱泱五千年,長袖當舞,傲視群儕。壯哉漢服,「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族之存,在於衣裳。衣冠華族,所以別於禽獸。故漢服洒脫,在於漢之魂魄。漢服之美,或於風中屹立,或於行揖作別之態,或於柳樹婀娜,美酒狂放,駿馬奔騰,一舉一動間竟得天地間靈氣所在。漢人行止之美,得漢服才冠倫於人世之間。悲哉漢服,甲申之變,滿韃侵我中原。滿韃以野人進文明不可速得,絕文明於蠻荒不過殺戮而足,是故以殘暴易我之服裝,絕我文化,殺我人民,有明一代,生死分際,不過忠貞與順降而已。忠貞者,死著華服,順降者,胡衣胡冠。至此,華夏衣冠為絕。每每思之,情敗神傷,痛徹髮膚,不能自已。然此役成就漢服之名,其浸染漢族之血淚,復以犧牲者之魄,漢服亦因之為漢魂所附,我族不屈強暴之魂魄,俱聚之百年不散,唯寄望生而降者背負含屈忍辱復興之責。非如此,生者之存,道德之意不能昭彰;死者之恨,不得以雪。然悲哉漢服,時至今日,以漢族人口之眾,絕祀漢服於今。犧牲者英靈當哀鳴不絕於天地之間。於斯,我輩所負之責何存?我輩有負漢魂矣。勾踐不過百越之君,尚聞:「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大概恢復之志,人皆有之,唯我漢族,不思故漢,徒留垢笑於世人。不忘根本,本為古訓,今之圖之,始覺前途艱難。漢服之興,其意之重,不在衣冠,漢家魂魄,終可重歸中原。漢族一日不死,漢服當興於廟堂之間矣。招我漢魂,時不待我,其為職所在,責之歸。凡我漢族,當心與神歸,復我衣裳,明華族為堂皇貴胄,與日月同歸,不以小我而廢大節。漢裝所在,漢魂所系,詆之者,不過心有戚戚,畏漢魂重返,中華重現強漢之魄。漢裝得復,先賢禮之得存,或祭於天,或告於地,漢家子孫,必為世人敬,世人畏。堂堂中國,亦收四方咸懾之功。吾輩不負華夏之名於此矣。於此呼籲同胞,或奔走相告,或考尋溯源,或正其服式,凡盡薄力於興復漢服之業,必能告慰:先烈之於漢服之死難者。死者於斯亦可瞑目矣。還我漢服,彼為暗香盈袖,聞歌起舞之服。還我漢服,彼為金戈鐵馬,英雄淚襟之服。還我漢服,此我漢家魂魄所依矣。03年8月22日悲怒作此文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我以逸秋的網名和志同道合的一批人,他們包括壯志凌雲、寒門仕族、萬壑聽松、鐵血漢魂、晨澍、寒音館主、漢流蓮等人,推動了漢服運動。然而,這場運動以民族悲情作為開端,到如今卻以一種古典愛好、商家賣點而持續,期間過程令人唏噓不已。在此,我無意去討論一場運動的得失,但是我要強調的是:無論漢服運動還是國學傳統的回歸,都要搞明白的一些基本的問題。例如:我們究竟是傳統文化的愛好者,還是文化復興的殉道者?我無意去評判二者的高下,但時至今天,中國的思維,華夏的文化,已經近乎蕩然無存。這個上古時代就已經流傳的血統的後裔,必不敢放棄華夏的名字,必不敢完全以玩賞之心承載起複興之名。1、漢服的概念與定義
漢服(Hanfu),即中國漢族傳統服飾,曾稱漢衣冠、漢裝、衣冠、中國衣冠、華服等,是發展、傳承了四千多年(清代因剃髮易服而消亡,21世紀初開始復興),遵循一定的形制標準,區別於其他民族,體現漢族禮儀風俗、審美品格、思想哲學等文化內涵,並彰顯中華民族認同精神的服飾體系。
詳見:《漢服簡考——對漢服概念和歷史的考證》,http://www.gzhf.org/file/2014/hanfu-jiankao.pdf。
至於具體怎麼從形制等服飾學專業方面來限定釐清漢服體系,這是漢服復興和服飾專家的共同任務,這個任務至少還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才能完成。
2、考察左衽的文化含義
4.1、從陸遊詩稿和船山史論看左衽含義
4.2、附:二十四史中的「左衽」記載
3、關於《漂海錄》的左衽記載
公元1488年,朝鮮官員崔溥乘船遭風暴,漂流至浙江台州登陸,一路向北,其在《漂海錄》中記述了弘治初年的服飾風俗,其中江南婦女穿左衽,通州以北才是全部右衽:
江南人皆穿寬大黑襦袴,做以綾、羅、絹、綃、匹緞者多;或戴羊毛帽、黑匹緞帽、馬尾帽,或以巾帕裹頭,或無角黑巾、有角黑巾、官人紗帽,喪者白布巾或粗布巾;或著靴,或著皮鞋、革翁鞋、芒鞋;又有以巾子纏腳以代襪者。婦女所服皆左衽。首飾於寧波府以南,圓而長而大,其端中約華飾;以北圓而銳如牛角然,或戴觀音冠飾,以金玉照耀人目,雖白髮老嫗皆垂耳環。江北服飾大概與江南一般,但江北好看短窄白衣,貧匱懸鶉者十居三四,婦女首飾亦圓而尖如雞喙然。自滄州以北,女服之衽或左或右,至通州以後皆右衽。[280]
很顯然,這正是蒙元統治的後遺症。《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頒布《大誥》時就指出蒙元統治對華夏禮儀的破壞之甚:
元氏以戎狄入主中國,……辮髮左衽,將率而為夷,至元天曆之時,雖稱富庶而先王之制蕩然矣!……上嘗嘆曰:華風淪沒,彝道傾頹,自即位以來,制禮樂、定法制、改衣冠、別章服、正綱常、明上下,盡復先王之舊,使民曉然知有禮義。[281]
但改衣冠並非一帆風順,此後至少60多年間,仍有孔子像左衽現象而不能禁絕。永樂八年(1410年),山東給事中王鐸:「濟南府長山縣等文廟聖賢塑像衣服左衽,此蓋前代夷狄之俗,因循未革,宜令天下學官,凡文廟聖賢衣服冠繪塑不合古制者悉改正從之。」[282]宣德七年(1432年),河南彰德府林縣訓導杜本上奏說:「本學先師及四配十哲神像,服制俱左衽,宜改正。」皇帝說:「此必前元所制,宜悉正之。」[283]正統十三年(1448年)明朝政府下令:「各府州縣儒學,孔子像在故元時塑有左衽服者,悉改右衽。」[284]
由此看來,受到王法約束更少的民間在更長的時間內仍然穿著左衽,更正過來需要更長時間也就不奇怪了。但明朝士人、官員仍是一以貫之地排斥左衽。正德十四年(1519年),監察御史虞守隨在批評武宗皇帝時說:「蓋中國之所以為中國者,以有禮義之風、衣冠文物之美也。況我祖宗革胡元腥膻、左衽之陋,冠服、禮儀具有定式……」[285]天啟五年(1625年),戶科給事中周洪謨憤恨指出:「(熊廷弼)致祖宗疆土陷於腥膻,皇上黔黎變為左衽,凡為臣子誰不切齒?腐心日夜圖度冀雪恥,除凶以報。」[286]天啟六年(1626年),明熹宗朱由校也感慨說:「沃野盡歿腥膻,衣冠化為左衽,……全遼盡陷,每一言念切齒痛心。」[287]都表明左衽從來被視作異族入侵、國土淪喪的標誌。
實際上,在《漂海錄》中崔溥也有以下記述:「蓋我朝鮮地雖海外,衣冠文物悉同中國,則不可以外國視也。」[288]「又曰:『你國冠服與中國同否?』臣曰:『凡朝服、公服、深衣、圓領一遵華服,唯貼里、襞積少異。』」[289]「今大明一洗舊染之污,使左衽之區為衣冠之俗,朝廷文物之盛有可觀焉」[290],表明朝鮮官員也將左衽視作胡風。到18世紀,出使北京的朝鮮使者仍發出「古所謂左衽者,或指別種耶」[291]的議論。
注釋:
[280] [朝]崔溥:《漂海錄》卷三·弘治元年六月初四日。引自:葛振家著:《崔溥〈漂海錄〉評註》,線裝書局2002年,第193頁
[281] 《明太祖實錄》卷176,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2665-2666頁
[282] 《明太宗實錄》卷108,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1399-1400頁
[283] 《明宣宗實錄》卷97,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2190頁
[284] 《明英宗實錄》卷166,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3221頁
[285] 《明武宗實錄》卷170,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3285-3286頁
[286] 《明熹宗實錄》卷60,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2811-2812頁
[287] 《明熹宗實錄》卷69,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3287頁
[288] [朝]崔溥:《漂海錄》卷一·弘治元年閏正月二十五日。引自:葛振家著:《崔溥〈漂海錄〉評註》,線裝書局2002年,第72頁
[289] [朝]崔溥:《漂海錄》卷二·弘治元年二月十八日。引自:葛振家著:《崔溥〈漂海錄〉評註》,線裝書局2002年,第109頁
[290] [朝]崔溥:《漂海錄》卷三·四月二十三日。引自:葛振家著:《崔溥〈漂海錄〉評註》,線裝書局2002年,第162頁
[291] [朝]李押:《燕行紀事》,[韓]林基中主編:《燕行錄全集》第53冊,韓國: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第41頁現在漢服愛好者有個誤區,歷朝歷代但是漢族統治王朝的服飾就是漢服嗎?我覺得現代漢服應該進行改良規整後才能成為民族服飾,像和服韓服也不是拿來就套而是改良後的,還有在古代其實普通百姓穿的衣服是很破舊的
如果是偽概念的話那麼人民日報微博就不會有漢服科普貼:
話說對漢服的看法什麼樣的都有,但是說漢服不存在我也是醉了。
就吐槽一句,要是不存在的話我們都在討論啥?轉載自人民日報微博:
source: http://www.weibo.com/2803301701/C4q4QckPq?type=comment#_loginLayer_1437626824578漢服在歷史上長時間和其他服飾系統有交流,沒有獨有性特徵是(distinct feature)是很正常的,但卻有突出性特徵(distinguishable feature)存在,比如交領右衽。
交領右衽並不是漢服特有,但是是漢服的突出性特徵。每個朝代的漢服雖然流行不同,但都有交領右衽的款式存在。
關於獨有性特徵以及的突出性特徵的不同:
比如,美國文化這個概念,美國文化的存在毋庸置疑,你能找到很多美國文化的突出性特徵,比如崇尚自由、新教傳統。但是法國人也崇尚自由,英國人也有新教傳統。說到底有哪樣東西就只有美國文化里有別的文化就沒有嗎?估計你也找不出來。同樣道理,漢服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所以沒有獨有性特徵很正常。
就算你去和服、韓服裡面也未必能找到獨有性特徵,如果哪位找到了請告訴我。
但一個系統本身沒有獨有性特徵那就是偽概念了?那美國文化、英國文化、德國文化等等系統難道都是偽概念?問@萱叔寶 也問所有人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和【南中國海】兩句話里的「中國」有什麼相同和不同?概念有內涵外延兩方面,請從兩方面分別論證兩證的相同與不同~~
@萱叔寶 你回答不了,所以通過拉黑的方式,自行退散嗎?在漢服剛剛復興的那幾年,污衊漢服的更多。但仍然阻擋不了漢服復興的腳步。更何況現在?那些反對漢服的人有本事你們再對漢服復興者來一次剃髮易服?
漢服本身不是偽概念,但是現在「漢服愛好者」所定義的「漢服」包括可笑到不行錯漏百出的現代「漢服」體系百分百是偽概念。他們一方面認為漢服是漢族傳統服飾,這點沒錯。但是什麼是傳統?世代相傳,一脈相承。然而「漢服愛好者」穿的是什麼?根據陶俑壁畫甚至電視劇草率想當然做衣服,美其名曰民族服飾,定義也隨便強拉硬拽比如「長曲短曲小曲齊胸襦裙對襟襦裙」巴拉巴拉,對最重要的現成的最值得研究的出土服飾不屑一顧。其他搭配配色面料做工多不考究粗製濫造這就不說了。一身化纖,戴個假髮包,一腦門金屬片。真是古人看到也要視為服妖。偏偏「漢服圈」容不得你半點置疑,否則就「滿遺漢奸」大帽子亂扣。現在漢服不是沒有做的好的,只是實在太少。大多數做「漢服」和穿「漢服」的,只是葉公好龍,過一把低端cos癮。
瀉藥~本來已經不想編輯這個答案,直到看到了這個問題:給四年級的學生上歷史課有什麼弊端? - 教育毛骨悚然。//關於漢服的bug//為了準確表述問題,我會用「中國傳統服式/古代服飾」 或者深衣、圓領袍來指代中國古時候人們的衣服。當我提到漢服時,我指的是現代這個以形製為核心建構的定義和運動。//漢服剛出來的時候定義是漢民族的傳統服式。然後不斷修正,分支越來越多,但無論怎麼修正,漢服還是要以形製為不可撼動的核心,但漢服是03年建構出來的定義,或者說它是一種以形制去篩選古代服飾的逆向操作。比如,漢服形制中最著名的就是右衽。那麼,如果我們挖出來一套漢朝書畫,裡面畫的人是左衽的,或者挖出來個陶俑什麼,陶俑的衣服是左衽的。那麼,這陶俑穿的就不是漢服。它穿的是古代服式或中國傳統服式,唯獨不是漢服。當一件衣服左扎的時候不是漢服,右扎是漢服的時候,這個定義不是格外荒誕么?此外,中國太大了。而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時候,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並不是如我們今天想的那麼強。一個是政令未必能夠推廣,如沈從文在其《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寫到:或者是人們根據當地氣候、自然條件、宗教信仰等,發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服式。惠安女的衣服、客家人、鳳陽漢裝什麼的。這些衣服倒是真正沒有斷代的漢民族服裝——並不在漢服體系裡面。總而言之,當我們用漢服的形制去觀察生活和歷史的時候,就會發現許多漢人曾經穿過、用過,甚至正在穿用的衣服不屬於漢服。故而漢服並不是單純的對傳統服飾的復興,而是用形制去建構一套代表漢民族傳統/審美/文化的服裝。*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認為這套形制和中國傳統文化有本質聯繫呢?或者為什麼說推廣這套形制能夠復興華夏,始於衣冠達於博遠呢?//接下來我們看看復原有多麼難。//用現在現在漢服裡面賣得最好的齊胸襦裙做例子。目前並沒有挖出來圖上這種衣服的實物,也沒有挖出來穿衣指南——估計古人也不會寫這些東西……然而現在的史料圖一般長這樣……所以,所有復原基本都是看圖腦補,即便圖的精度很高,我們也未必能看出衣服的結構。比如這件韓服,你能看出外裙裡面還有一條帶肩帶的襯裙么?然而,現代復興齊胸襦裙依然通過漢服的形制考驗,成為漢服龐大體系中的銷量之王,可見漢服運動在實踐中還是充滿了變通和適應。最近很火的周立波事件, @春梅狐狸 在《中國夢想秀》唐風婚禮Vs周立波 =『沒頭腦和不高興』一文中也寫到現在「復」興的漢服其實吸收了很多元素。此外,漢服黨常說漢服形制傳承自皇帝千年不易。但是以春秋戰國論,趙武靈王以胡服來改革「上衣下裳」制,在駁斥胡服騎射破壞服制和禮法之傳統時,他說「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布相襲,何禮之遁?。
《墨子·公孟篇》稱齊桓公「高冠博帶」,晉文公「大布之布,羥羊之裘」,楚莊王「鮮冠組纓,縫衣博袍」,勾踐「披髮文身」。地理上北胡穿短衣、長褲、革靴,南楚興褒衣博袖、峨冠寬頻。
可見,秦滅六國,漢立文定製是對全中國服裝體系的一次整合。之後的南北朝、五代十國、元朝又給中原地區的人們的服裝帶來許多新的元素。
比如,這是漢朝流行的服裝大約長這樣:到了唐朝流行服飾大約長這樣…………敢問這真的是千年不易?又比如說漢服的系帶特點。實際上許多文物已經證明,古人在某些衣服上已經使用了扣子——畢竟扣子方便。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的袍服上的盤扣明朝的//現在你們理解學術界對漢服的不滿了吧~【攤手//在歷史上文獻中出現的漢服,指的是中原漢文化集團的人們的衣冠。這衣冠不僅包括了士大夫的寬袍大袖,還有大量不被歷史記載的民俗服式,更重要的是不同的衣服顏色、形製表達了中原朝廷規定的尊卑貴賤等級,此外,還有指代此人是中原朝廷治下百姓的意思,不過」漢服「這個詞在歷史文獻上出現的不多,畢竟中國一直是以漢文化為核心,人們也沒必要時不時的自稱一下,多是在和其他政權交流的場景中使用,加上漢服所指稱的東西一直在變化,現今的《辭海》並沒有收錄。無論如何,和今天這個漢服體系完全不是一個意思。你們可以自己感受一下:3.2、古籍中直接出現的「漢服」所以 @汗青 在中國官媒及政府單位是否對漢服採取漠視態度? - 汗青的回答 寫到:*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相信這套並不能很好表達中國歷史上服式演變的 "形制" ,能夠復興中國傳統文化呢?因為看起來像么?當一個連 復 都做不到的概念成為一種運動的核心,真的能帶來 興 的未來么?--------------------------------------------中場休息------------------------------------------------看到這裡,很多同學會有疑問:為什麼漢服運動要非要頂著學術界強調漢服形制千年不易,強調右衽的特徵呢?因為,孔老夫子曰:「微管仲,吾披髮左衽已!」——右衽,強調華夷之別。前文說到現代漢服這一定義的製造者們認為漢服能夠始於衣冠達於博遠,那麼,就需要論證證漢服在歷史上的本質性,延續性。於是就出現了各種帖子,比如 @荊光裕 推薦的 漢服簡考 | 嶺南漢服 中的4.2、附:二十四史中的「左衽」記載大家可以看下,這帖子里的左衽就基本是「如何用左衽指代非中原漢王朝居民/風俗」。早期漢服黨的邏輯是這樣的:漢族創造了偉大的文化,他們不斷往外擴張,他們有自己的千古不變的服裝體系和附麗其上的各種意義,直到清朝剃髮易服。偉大的衣冠伴隨著偉大漢文化一起消失了。我們要復興漢文化就要從衣服開始。用千年漢文明的陽光滌盪滿清三百年的黑暗。現在分支太多,我就說不清了。不過,如果按人數投票的話,大家可以去看下明朝吧。明朝吧的一個加精貼分類就是漢服。皇漢和漢服黨對歷史的敘述一般如下:「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既然漢即華夏,為了和夷狄區分開,自然得要右衽啦。//那麼,中國古代所謂的華就是漢人么?而這個漢人,就是僅僅商周的後裔么?我們知道,自古以來的中國人本只有文化的觀念而沒有民族(race or ethnicity)的概念,古代中國信奉的是「天下觀」,華夏是一種文化認同的概念,執政者對不屬於中原王朝的邊民的態度一般都是:「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孔老先生關注的是文化的高低,而不是民族或生存條件: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故而,華夷之別在於文化。所謂的漢人與唐人、宋人、晉人是可以互相替換的使用,隨著朝代變化的,而不是說皇帝文人們共同開了個會說:「我們是漢人,漢是我們的固有稱呼。」據《元史》記載:「女直(即女真)、契丹同漢人。若女直、契丹生西北不通漢語者,同蒙古人;女直(其下當遺契丹二字)生長漢地,同漢人。」——在元朝廷眼中的漢人,便是通不通漢語的問題。百越遷入中原,賜了漢姓顧。那麼同一時期的匈奴說的漢人,便包括了百越。鮮卑入中原,那麼唐宋時所謂漢人/唐人也包括了他們。民族服裝就是民族服裝,從來就沒有什麼「漢服」。
漢族的民族服裝,一直在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變化,幾乎所有的元素,尤其是領、袖、襟這幾樣最基本的服裝要素的形狀和結構,都曾經消失和變更過,沒有一樣是從古到今一直不變的。所以一定要談,目前為止,就只能談什麼朝代的甚至得具體到某一年代的漢民族服裝是什麼樣的,而不是一個不知所謂的「漢服」是什麼樣。這事的核心不在於穿什麼,而在於概念。有這麼一群人,你們自己愛怎麼玩都沒問題,誰管你啊。但是,如果誰整出來一個東西,然後告訴我說這代表漢族民族服裝,叫漢服,那就必須要掰斥清楚。
繼蒙古人之後統治中國的是漢族,稱明朝,初期曾下令恢復「唐代衣冠」,禁止胡服胡語胡姓。用行政命令來改變民族風俗習慣和語言都是徒勞的。據《明實錄》引用公元1442年的一奏摺中有當時「韃裝」盛過唐服的話。但是民間交流卻起作用。明末清初的顧炎武在他的《日知錄》里關於當時民族混雜的情況曾說;「華宗上姓與氈裘之種相亂,惜乎當日之君子徒誦『用夏變夷』之言,而無類族辨物之道。」又說;「今代山東氏族其出於金、元之裔者多矣。」
那麼,清入關前,所說的漢人,自然也包括這些蒙古的後裔了。
關於華夏文化,這邊推薦下 @浮生未半 的華夏文明、華夏文化到底是什麼? - 歷史//總歸,在中華大地上雖然一直以儒家政治秩序為道統,法統,但是各民族的通婚,文化間的交流都是不間斷的,以中華大地為舞台,中原出現了大統一王朝之時,游牧民族也出現了統一的政權,或曰匈奴,或曰女真。不僅是血脈的通婚,文化上漢人除了繼承商周之外,還取捨混合了大量胡人的文化,比如琵琶,椅子,褲子等。中國傳統文化並不僅僅是純粹的漢文化,他是各族的混合而漸漸捨短取長成為一種混合的文化。而今天,以文化而論,顯然華夷之辨變成了東方和西方的爭論。然而往往許多同袍們在「漢服「的漢字引導下,固執於華夷之辨,估計梁啟超那幫人會氣得活過來。P.S.英文的 nation、ethnicity、race,可以譯為民族,種族。而國家,又有nation,country和state……箇中滋味,自己體會吧~*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一個近代舶來的民族概念,能夠對接歷史上「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文化認同觀,繼承和復興中華傳統文化呢?*你要復興的究竟是古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你心中的漢族盛世?-------------------------------------------------現在是2015年----------------------------------------------各位,這是洛陽,現在是2015年。//現代中國已經沒有漢化。古代說的漢化,是中原漢民族在文化上有壓倒性的優勢,少數民族政權哪怕統一中原,依然會接受漢中原地區的政治文化。民族融合是以漢文化結構為終點的。但是,現代中國整體朝向是現代化,所有民族的不合時宜的意識形態全部會被拋棄,最後形成的是現代化的中華民族。由於高考和科技的把握,漢語必將最後成為中華民族的基礎語言,但是古代漢中原的父子君臣政治結構和鄉土家族將會完全拋棄。復興和研究古代服飾是有意義的,喚起傳統文化、尋找民族符號,也是由於這個時代的潮流。但我們應該尋找的是一個連通未來和過去的建構符號,而不是帶著西方的理論內核去分割古中國的歷史——這是漢人的,那是胡人的,這是明朝的,那是清朝的。我們現在要思考的是,中國這些古老的東西,當他們的政治,經濟基礎不存在以後,哪些可以留下來,或者以怎樣的方式留下來,這些東西如何成為中華民族的共通文化。大家都覺得日本傳統文化保護得好,私以為日本的好處在於做到了極好的商業體系。讓這些傳統的文化掌握者能以此謀生——即便收入不高,至少在精神層面代表著雅,或是把日本風格的東西和現代工藝相結合。或許這和日本傳統文化中對匠人精神的提倡有關係吧,在中國這些都是細枝末流……比如建築方面的風格:日本、韓國比中國保存得更好的中國傳統文化有什麼例子? - 錢亦成的回答比如圍棋的棋手收入:圍棋職業選手收入調查 日本最高中國含金量最足各種現代元素的混搭:有哪些源於中國的文化卻在日本得到了更好的發揚? - 知乎用戶的回答但是除去生活習俗層面的東西,日本文化的內核已經是現代的公民意識了:為什麼有人說日本人冷漠? - 日本文化年輕人也未必喜歡那些傳統的東西:花道和茶道為什麼在日本逐漸不受年輕人歡迎_flowerplanet_新浪博客而中國呢?還有大量的土地保持著中國傳統文化——家族意識:如何理性看待「最美鄉村教師候選郜艷敏:被拐女成為山村女教師」相關新聞? - 徐小疼的回答這樣看來,似乎中國更傳統一些?不過這些傳統文化在未來一定會消失。so~商業化,適應現代社會才是正途。 還好這個時代不歧視匠人~:)比如古風音樂就做的不錯,他可能不夠完美,不夠專業,每天被古文圈吊打。但是他和時代結合的很好,沒有任何複雜的規則,通過二次翻唱等方式和受眾有著良好的互動,擁抱這個互聯網時代。或許,古風、傢具、古裝婚紗等這種通過對傳統文化文本的吸收再轉化的商業形式會喚起人們趨向傳統的審美,打通一條連接未來中華民族和過去中華民族的傳承之路。
-----------------------------------------------tips 這篇算回答了「漢服和傳統文化真的有本質性聯繫么?」//請戳鏈接:顧頡剛:中華民族是一個什麼民族是中華民族? - 知乎用戶的回答宅茲中國 (豆瓣)中國思想史(全三冊) (豆瓣)日本侵華和元清兩朝入主中原有本質區別嗎?為什麼大多數人用完全不同的態度看待? - 待語的回答逐漸漢化的蒙古族悲哀嗎? - 歷史那些反對漢服的人是怎麼看待文藝復興的呢? - 待語的回答為什麼日本傳統文化的保留和傳承做的比中國好? - 待語的回答梁啟超在東大時,門人羅時實、朱雨鋒問曰:「國粹將亡,奈何?」
梁反問:「何以國粹將亡?」對曰:「先生不見今日讀經之人少乎?」梁勃然拍桌曰:「從古就是那麼少!」
穿啥衣服是個人自由,怎麼賣衣服是商業自由。叫漢服也罷,叫唐服也罷,或者可以(秦,西漢,東漢,三國,……元,明,清)+服,只要穿出來不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隨便了。喜歡就穿穿,不喜歡就不穿,可以支持,可以吐槽,注意文明就好。靠食古不化充不了話費,不充話費就不送大公雞,自己看看想要什麼唄
漢服理論上講不是一個偽命題,畢竟一個民族存在,有其特色服裝是正常的。但是現在的同袍口中的漢服,個人覺得有待商榷。對於古代的服飾我沒有研究,可是看各種襦裙啊什麼的款式,總覺著不太對啊。哎,這是哪個朝代的卧槽?這和這不是一個朝代的吧?復興漢文化是好事,但是首先你要確定這是漢文化啊。現在所謂的漢服,到底是怎麼確定的呢?誰能保證不是某個同人畫家圈出來的。反正我不太保證。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中華傳統講,服飾顏色是有明確規格的。如果復興漢文化,是不是這方面也要考慮呢?現在打開某寶,各式各樣的漢服太多了,比較出名也有些小貴的,我也比較關注。好看啊。但是在看著花花綠綠的甚至黃色布料紅色布料的時候,我就想,這玩意在傳統上講真靠譜?或許有人說,時代在進步。……那你告訴我漢服是怎麼進步的?漢服不是進步,現在的漢服好像一塊泥土,隨人揉捏,因為沒有歷史證據,沒有依據。這樣談文化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啊,當你決心去做,就要認真撒
推薦閱讀:
※漢服社能做什麼?
※那些反對漢服的人是怎麼看待文藝復興的呢?
※彈古琴適合穿什麼漢服呀?
※這套漢服哪裡可以買到?
※想要購置/定製一套赤壁中小喬所著款式的漢服,該怎麼做?
TAG:漢服 |